【精品】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教案.doc

合集下载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教案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教案

科学五年级下册教案第一课什么叫机械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能够通过分析,区分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

能够通过对比,认识机械的作用。

能够在提示下调动生活经验对概念的外延进行搜索。

知识与技能:*知道什么是机械和机械的作用。

知道简单机械与复杂机械的区分。

知道复杂机械是由简单机械组成的,复杂机械又叫做机器。

知道人类很早就开始制造和使用机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机械是我们创造和使用的,科学在不断发展。

为人类祖先知道和使用机械的历史感到自豪。

勇于探索和发现工具中隐含的科学道理。

教学重点:知道什么是机械和机械的作用。

知道简单机械与复杂机械的区分。

知道复杂机械是由简单机械组成的,复杂机械又叫做机器。

知道人类很早就开始制造和使用机械。

教学材料起子、刀、蔬菜、盒子教学步骤第二课怎样移动重物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能够利用杠杆进行省力的操作。

能够找出杠杆上的支点。

能够分析阿基米德用杠杆撬起地球预言的原理。

能够通过实验发现杠杆省力的原理。

知识与技能:*知道杠杆是一种简单机械,利用杠杆可以省力。

懂得杠杆的特点,了解杠杆省力的原理。

知道杠杆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运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喜欢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并从中体验和感受乐趣。

留心周围事物,关注有关机械的使用和研究。

教学重点。

知道杠杆是一种简单机械,利用杠杆可以省力。

懂得杠杆的特点,了解杠杆省力的原理。

知道杠杆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运用。

教学材料杠杆模型,垫片教学步骤第三课斜坡的启示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能够针对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能够就斜面角度的大小与用力关系提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观察记录结实规律。

能够发现斜面的变形及其功能。

能够运用斜面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知识与技能:*知道斜面也是简单机械,了解它的结构特征及其组成。

知道斜面的变形及其功能了解斜面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科学实验活动,体验和感受科学探究的乐趣。

关注身边简单机械的应用。

教学重点知道斜面也是简单机械,了解它的结构特征及其组成。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第一单元神奇的机械1、什么叫机械一、教学目标(一)过程与方法:1、能够通过分析,区分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

2、能够通过对比,认识机械的作用。

3、能够在提示下调动生活经验对概念的外延进行搜索。

(二)科学知识:1、知道什么是机械和机械的作用。

2、知道简单机械与复杂机械的区别。

3、知道复杂机械是由简单机械组成的,复杂机械又叫做机器。

4、知道人类很早就开始制造和使用机械。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到机械是我们创造和使用的,科学在不断发展。

2、为人类祖先制造和使用机械的历史感到自豪。

3、勇于探究和发现工具中隐含的科学原理。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知道什么是机械和机械的作用。

2、教学难点:知道简单机械与复杂机械的区别。

三、教学筹办:一些机械工具,教学碟片等。

4、教学过程:(一)揭示研究主题1、(出示各种机械)提问:在教师的讲台上有一些工具认识吗?(笤帚、叉子、筷子、起子、锤子、镊子……)知道他们的用途吗?12、讨论:人类为什么要制造这些工具?(引导学生明确:降低工作难度、省力)你们能具体说说在生活中怎么给人类带来好处的?3、讲述:这些工具在生活中能够帮助人们降低工作难度或省力,所以他们被统称为——机械。

(板书)今天我们就是来研究机械的。

(板书完整课题)(二)研究新课1、区分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1)提问:以前听过机械这个词吗?在你的脑海中认识的机械有哪些?为什么筷子、笤帚……这些小东西也被称为机械?(再次明确机械的概念)(2)讲述:工厂的那些制造物品的大机器是我们所认识的机械,因为他们为人类制造物品提供了方便,省力、降低了工作难度。

但是他们的内部构造也是非常复杂的,所以被称为复杂机械。

而像筷子、镊子等这些比较小巧、简单的工具由于也为人类提供了方便、省力等益处,所以也是机械类,由于简单所以被称为简单机械。

而复杂机械其实就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简单机械构成。

(3)阅读P2概念(4)观看教学碟片(5)填写作对应作业2、揭示机械的作用(1)教师出示一块木板上面有钉子,请同学帮忙用手将钉子拔出来。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教案

试验名称:探讨杠杆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5页。

教学目的:1、能用试验探讨的方法,找出访天平保持平衡的规律。

2、能找出日常生活中应用了杠杆原理的工具。

3、培育学生动手操作实力。

试验打算:铁架台、木棍、线绳、杠杆尺、钩码、重物试验过程:1、相识杠杆尺(确定支点位置,动力点和阻力点的方位)2、学生动手试验三次通过试验明白,阻力点到支点的间隔 X钩码数=动力点到支点的间隔X钩码数3、汇报试验结果4、理论应用,举诞生活中的例子。

试验名称:探究不同坡度斜面的作用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8页。

教学目的:1、能用比照试验的方法验证不同斜面的省力状况。

2、可以举例说明哪些物体是变形的斜面。

3、培育学生视察实力,动手操作实力。

试验打算:木板2块、木板(与木板宽一样)圆木(长与木板宽一样)测力计、斜面3快(高15、20、30cm各一块)重物一个。

试验过程:1、提出问题(1)运用斜面省不省力?(2)不同的斜面省力一样吗?2、试验:(1)学生动手做试验,验证运用斜面可以省力。

总结、汇报。

(2)试验:不同的斜面省力不同的试验。

学生总结、汇报。

(3)通过试验总结:斜面的坡度不同,所用的力不同,坡度越小(即斜面越长)越省力。

试验名称:探讨轮轴的作用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10页教学目的:1、能用比照试验的方法验证不同轮轴的省力状况。

2、能找出日常生活中应用了轮轴省力的工具。

3、培育学生动手操作实力。

试验打算:轮轴2个(轴一样,一个轮大,一个轮小),固定支架、线2根、钩码一盒、弹簧秤一个。

试验过程:1、提出问题:运用轮轴省不省力?不同的轮轴省的力一样吗?2、试验过程:(1)学生动手做试验,验证运用轮轴可以省力。

总结、汇报。

(2)不同的斜面轮轴省力不同的试验。

学生总结、汇报。

试验结论:在轴一样时,轮越大越省力。

试验名称:探讨定滑轮的作用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1~12页教学目的:1、通过试验,使学生理解定滑轮不省力也不费劲,是一个等臂杠杆,但可以变更用力方向。

新苏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册)

新苏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册)

新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册)第1单元神奇的机械1-1什么叫机械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能分析比较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能通过对比,认识机械的作用;●能够在教师或同伴提示下调动生活经验,对概念的外延进行搜索。

知识与技能:●知道什么是机械,了解机械的作用;●知道简单机械与复杂机械的区别;●知道复杂机械是由简单机械组成的,复杂机械又叫机器;●知道人类很早就开始制造和使用机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机械是我们人类创造和使用的,意识到科学在不断发展进步;●为人类祖先制造和使用机械的历史感到自豪;●勇于探究和发现工具中隐含的科学原理。

重点:知道什么是机械。

难点:能分析比较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

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大力士”赛事1:请三名学生做如图滑轮拔河的比赛,同学预测结果,之后通过观看比赛结果引入本节课要学习的知识“什么是机械”。

二、探究新知(一)感知机械:1.请学生出示课前填写好的有关机械的表格,并且以小组为单位简要汇报搜集到各种机械。

2.教师出示简单工具实物及图片,请学生判断这些工具是否属于机械。

(二)说明机械的含义:1.学生达成共识,明确以上出示的简单工具都是机械。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感兴趣的简单工具讨论:这些工具主要是哪些部分在工作,给我们带来什么方便,记录并汇报。

3.揭示机械的概念,并说明简单机械与复杂机械的区别与联系。

(三)揭示机械的作用:1.“大力士”赛事2:请两位学生进行如图转球棒比赛。

请学生预测结果,并尝试讨论教学导入环节中的比赛与这次赛事中的机械所起的作用。

2.以小组为单位选择教师提供的工具做使用与不用机械的对比活动,体会机械给人类带来的益处。

讨论机械的哪些部分降低了工作难度,进一步揭示机械的作用。

(四)介绍古代机械:1.教师出示几组古代简单机械图片及金字塔建造图片,讲解古代人类制造、使用机械的悠久历史。

2.启发学生分析古代工具是如何降低工作难度,让学生感受先人的智慧。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教案(完整版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教案(完整版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教案1.什么是机械【教学目标】1.能够通过分析,判断哪些物品属于机械。

2.能够通过对比,知道机械可以降低工作难度或省力。

3.知道复杂机械是由简单机械组成的,复杂机械又叫做机器。

4.知道人类很早就开始制造和使用机械,科学在不断发展。

【教学重点】知道什么是机械。

【教学难点】判断哪些物品属于机械。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

学生材料:每组钳子1把、细铁丝若干、筷子1双、扫把1把、螺丝刀1把、螺丝若干。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师问:听到“机械”这个词,你首先想到了什么?生自由回答,尽量表达自己的认识,师此时不必作出是非判断。

2.活动:出示蔬菜,让两位学生上台把它弄成小片,一位用刀,另一位同学用手。

3.引导学生讨论:使用刀和不是用刀有什么不同?4.师总结:像刀这种可以为人类带来方便的工具,我们就把它叫做“机械”。

二、探究新知(一)感知机械1.课前,老师让你们以团队为单位收集了各种工具,请你们拿出来向大家展示一下,说说你们收集了哪几种工具?2.团队内讨论:你们收集到的这些工具是机械吗?3.出示P2图,它们是机械吗?为什么?4.你觉得什么样的东西可以称为机械?(二)说明机械的含义1.出示机械的概念:课件:能够帮助人们降低工作难度或省力的工具装置,都可以称为机械。

2.再来看你们收集的工具,哪些是机械?学生达成共识,明确以上出示的简单工具都是机械。

3.学生以团队为单位选择感兴趣的简单工具讨论:这些工具主要是哪些部分在工作,给人们带来了什么方便,并记录汇报。

(每团队1张表格,团队成员合作完成)针、擀面杖、刀、小铲和叉属于简单机械中的斜面。

老虎钳、镊子、筷子、扫帚属于简单机械中的杠杆。

电钻的钻头属于斜面,内部传动是轮轴。

4.再来看机械的概念,区分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

有些机械很简单,如钳子、刀、筷子等,它们属于简单机械;有些机械比较复杂,它们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简单机械构成,这些复杂机械通常叫做机器。

新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含反思)

新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含反思)

2022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含反思)班级:任课教师:单元课程课时备注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生命世界1.搭建生命体的“积木”2.微小的生命体3.发霉与防霉4.微生物的“功”与“过”第二单元仿生5.生物的启示6.蛋壳与薄壳结构7.海豚与声呐8.我们来仿生第三单元地球的运动9.昼夜交替10.昼夜对植物的影响11.昼夜对动物的影响12.四季循环第四单元简单机械13.撬重物的窍门14.拧螺丝的学问15.升旗的方法16.斜坡的启示STEM学习立体小菜园专项学习像科学家那样科学阅读科技发展历程5第1课《搭建生命体的积木》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是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1单元《显微镜下的生命世界》中的第1课。

本课依据《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生命世界中生物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等方面的内容来构建的,属于“生命世界”中“生命的共同特征”的范畴。

本课引导学生使用显微镜观察,使科学探究深入到细胞水平,通过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装片,使学生认识到细胞是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单位。

细胞有不同的形状和作用。

让学生在初步接触细胞生物学的知识时了解人类对生命的探索过程。

并使学生意识到科学技术对人类认识自然的巨大帮助,进而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学习目标1.理解细胞是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单位,细胞有不同的形状、大小和功能。

2.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装片,发展动手操作能力。

能够比较洋葱表皮细胞和人体表皮细胞的不同与相同。

3.在探究活动中体验与人合作与交流的乐趣,愿意与同学合作交流。

意识到科学技术给人类与社会发展带来的好处。

重点与难点重点:洋葱表皮细胞和人体表皮细胞的比较。

难点:理解细胞是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单位,白细胞消灭病菌的过程。

教学准备显微镜、抹布、洋葱切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出示Flash:我是细胞,我是构成生命体的“积木”。

2.同学们,搭建生命体的积木是什么呢?(细胞)好,那就让我们走进“细胞”世界,探究微观世界里“细胞”的奥秘。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苏教版学校五班级科学下册教案苏教版学校五班级科学下册教案1教学目标:1.科学学问:让同学知道我们的身体在不断变化长大的相关事实。

2.科学探究:会收集我们在生长变化的感性事实,学会测量身高、体重、手脚、胸围、肺活量,学会观看记录测量数据,能够对结果作初步统计。

3.情感态度:意识到人的生长发育与饮食、熬炼、睡眠有关,形成科学的健康观和人文精神。

活动器材:体重秤、皮尺、直尺、三角尺、气球、吸管、胶管、自制仪器表格、小医生服装、帽子及红袖章。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谈话:上课前咱们先来聊谈天吧!这些时天气变冷,我看到好多同学都穿了新衣服。

买的衣服是大一点的还是刚刚适宜的衣服为什么要买大一点的呢2.小结:今日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我们在生长。

二、知道人的身体是不断生长变化的1.提问:你用哪些现象来说明感觉到自己在生长呢2.同学汇报:个子长了、体重变重、手脚长大、胸围大了。

三、测量自己身体生长变化状况1.提问:是呀,我们的个子长高了,体重变重了,手、脚也变大了,胸围也变大了,长了多少呢你用什么方法来了解生长变化状况2.四人小组争辩。

3.指导测量方法①身高怎么量谁会,请你来教教我们。

②体重怎么测你是怎么读出来的③手、脚大小有变化吗怎么知道手、脚变大了多少④胸围大了怎么测你们认为这样测精确吗⑤小结:今日,我们学会了用测身高、称体重、测手、脚大小以及量胸围的方法来了解身体的生长变化。

⑥学测肺活量:下面我们来做个小玩耍,两边分别派出1名同学参与吹气球活动,这两名同学必需个子差不多,吸一口气吹完为止,看看你能吹多大a.提问:两个人个子差不多,吹的气球大小怎么不一样b.谈话:肺装气的多少,我们称为肺活量,他们俩谁的肺活量大,大多少知道吗怎么知道c.活动:我们现在就来测测这两个同学的肺活量。

4.叙述:今日玩了这个小玩耍,我们又学会了一个新的测量方法叫什么你想知道自己身体的生长变化吗现在,我们就要运用这些方法进行一次体检。

最新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

最新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一单元神奇的机械1.什么叫机械教学目标:能够通过分析,区分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

能够通过对比,认识机械的作用。

能够在提示下调动生活经验对概念的外延进行搜索。

知识与技能:知道什么是机械和机械的作用。

知道简单机械与复杂机械的区分。

知道复杂机械是由简单机械组成的,复杂机械又叫做机器。

知道人类很早就开始制造和使用机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机械是我们创造和使用的,科学在不断发展。

为人类祖先知道和使用机械的历史感到自豪。

勇于探索和发现工具中隐含的科学道理。

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知道什么是机械和机械的作用。

知道简单机械与复杂机械的区分。

学习成果评价概念发展层次1:学生不知道机械的概念也不会区分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

层次2:学生知道机械的概念但不会区分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

层次3:学生知道机械的概念也会区分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

探究能力:层次1:不会比较、区分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

层次2:能够区分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但不能抓住本质进行比较。

层次3:能够区分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也能抓住本质进行比较。

教学准备:起子、刀、蔬菜、盒子课时安排:1课时(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一单元神奇的机械1.什么叫机械(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一单元神奇的机械1.什么叫机械教学资源开发机械广泛存在于我们的生活生产中,给人们带来了诸多方便,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提升了我们生活的质量。

本节课中,教师指导学生从整体上了解机械。

让学生认识生活.娱乐中的简单机械,总结这些机械好处,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以后机械的学习做铺垫。

通过了解机械使用的历史发展过程,使学生认识到现代化机械是劳动人民在生产劳动实践中发明创造的,是智慧的结晶。

使学生体会到:现在我们学习和使用这些机械,将来也会创造更先进的机械。

关于简单机械,学生存在着片面认识,他们认为简单机械就是工地上的大吊车.公路上的汽车.自行车,而没有意识到我们每天用的筷子.勺子等物品都是简单机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名称:研究杠杆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5页。

教学目标:
1、能用实验研究的方法,找出使天平保持平衡的规律。

2、能找出日常生活中应用了杠杆原理的工具。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实验准备:
铁架台、木棍、线绳、杠杆尺、钩码、重物
实验过程:
1、认识杠杆尺(确定支点位置,动力点和阻力点的方位)
2、学生动手实验三次
通过实验明白,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X钩码数=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X 钩码数
3、汇报实验结果
4、实践应用,举出生活中的例子。

实验名称:探究不同坡度斜面的作用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8页。

教学目标:
1、能用对比实验的方法验证不同斜面的省力情况。

2、能够举例说明哪些物体是变形的斜面。

3、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

实验准备:
木板2块、木板(与木板宽相同)圆木(长与木板宽相同)测力计、斜面3快(高15、20、30cm各一块)重物一个。

实验过程:
1、提出问题(1)使用斜面省不省力?(2)不同的斜面省力相同吗?
2、实验:(1)学生动手做实验,验证使用斜面可以省力。

总结、汇报。

(2)实验:不同的斜面省力不同的实验。

学生总结、汇报。

(3)通过实验总结:
斜面的坡度不同,所用的力不同,坡度越小(即斜面越长)越省力。

实验名称:研究轮轴的作用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10页
教学目标:
1、能用对比实验的方法验证不同轮轴的省力情况。

2、能找出日常生活中应用了轮轴省力的工具。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实验准备:
轮轴2个(轴相同,一个轮大,一个轮小),固定支架、线2根、钩码一盒、弹簧秤一个。

实验过程:
1、提出问题:使用轮轴省不省力?不同的轮轴省的力一样吗?
2、实验过程:
(1)学生动手做实验,验证使用轮轴可以省力。

总结、汇报。

(2)不同的斜面轮轴省力不同的实验。

学生总结、汇报。

实验名称:研究定滑轮的作用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1~12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定滑轮不省力也不费力,是一个等臂杠杆,但可以改变用力方向。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实验准备:
固定支架、定滑轮、钩码1盒、弹簧秤1个
实验过程:
1、讲解实验步骤:
2、学生实验并认真填写实验记录:
实验名称:研究动滑轮的作用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1~12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动滑轮可以省一半的力,但是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实验准备:
固定支架、动滑轮、钩码1盒、弹簧秤1个
实验过程:
1、讲解实验步骤:
2、学生实验并认真填写实验记录:
通过实验并认真观察,你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名称:研究物体的形状与承受力的关系
教学内容:教科书16-18页
教学目标:
1、探究用一张纸不同形状托起一个重物的方法。

2、体会形状与承受力的关系。

实验准备:
A4纸、砖块、厚书
实验过程:
1、实验说明
2、把A4纸用不同的方式折叠或弯曲
3、一个纸筒只能做一次实验,不可重复使用。

实验结论:折叠或弯曲纸的不同形状,承受力也不同,圆柱体形状承受力比较大
实验名称:研究那种支架不易变形、最稳固实验内容:教科书19-21页
教学目标:
1、了解种支架不易变形、最稳固
2、知道三角形支架最不易变最稳固
实验准备:
搭支架的不同材料(自选),重物(自选)
实验过程:
1、明确实验要求
2、要求学生分组做实验
3、把实验的结果记录下来
4、对比不同支架的承受力
实验结论:三角形支架最不易变形、最稳固。

实验名称:观察并认识岩石标本
实验内容:教科书38-39页
实验目标:
运用多种方法认识岩石的特征
实验准备:
各种岩石标本
实验过程:
1、发给学生岩石标本、请同学仔细观察,找出每种岩石在颜色、软硬、结构等方面的特征
2、在每组汇报岩石的特征后,其他组可以补充完善。

3、强调稀盐酸是化学药品,有腐蚀性,要小心使用。

在颜色、软硬、结构等方面的特征是不同的。

实验名称:观察并认识矿物的性质
实验内容:教科书44-48页实验目标:
1、通过实验使学生知道认识矿物要从颜色、透明度、光泽、形状、硬度等方面来认识矿物的特征。

2、能知道一些特殊的矿物。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实验准备:
各种特殊的矿物、放大镜、水果刀、铜钥匙、玻璃、
实验过程:
1、从颜色上认识矿物的特征:在白色无釉瓷板上刻划,就能看到矿物的颜色。

2、从透明度来认识矿物的特征:分成三类秀明、半透明和不透明。

3、从光泽和形状来认识矿物的特征:某一种矿物,它的光泽和形状都是一
定的。

实验结论:某一种矿物,它的颜色、透明度、光泽、硬度和形状都是一定的。

实验名称:测试神经的敏感性
实验内容:教科书第58页。

实验目标:
1、认识神经就像电话电缆,起着传递信息的作用。

2、认识支皮肤里有些地方神经分布多,所以敏感性强,有些地方神经分布少,所以敏感性弱。

实验准备:
同桌学生准备两支削好的铅笔(有要太尖也不能太钝)实验过程:
1、把眼睛闭起来,让同学用两支铅笔的笔尖轻轻触碰你身体的手指、肘部、手背、膝盖等部位。

2、说说哪个部位可以感到有两个笔尖,哪个部位感觉只有一个笔尖。

实验结论:身体的不同部位感觉有很大的差异,说明神经末梢在身体的各部位
分布是不相同的。

有些部位分布多,有些部位分布少。

实验名称:研究身体不同部位反尖的快慢
实验内容:教科书第59页
实验目标:
了解身体不同部位的反应的快慢是不同的
实验准备:同桌同学准备1块比较大的橡皮,老师准备计时秒表。

实验过程:
1、橡皮从相同高度落下,砸到手背和脚背上时,你的反应是否
一样?
我觉得我的身体最敏感的部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身体不同部位反应的快慢是不同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