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挺将军的故事
【党史故事】叶挺:“头可断,血可流,志不可屈!”

【党史故事】叶挺:“头可断,⾎可流,志不可屈!”故事给⼈以智慧,故事给⼈启迪。
包头市教育局推出【党史故事】专栏,回顾⾰命历史,铭记⾰命先烈的丰功伟绩,传承英雄先辈的光荣事迹,真正把“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落到实处,增强⾼质量发展的坚定信⼼,凝聚起⾼质量发展的精神⼒量。
头可断,⾎可流,志不可屈!叶挺叶挺在他的⾰命⽣涯中经历过胜利、失败、曲解、囚牢等各种考验,但他始终坚信党,坚信组织,以顾全⼤局、忍辱负重的精神坚守着⾃⼰的理想。
皖南事变后,叶挺坐了五年监牢。
叶挺在江西上饶集中营关押时,顾祝同奉蒋介⽯之命,多次“宴请”叶挺,并劝诱叶挺“归顺”。
叶挺与之展开针锋相对的⽃争。
有⼀次,顾祝同装出⼀副关⼼的⾯孔说:“你不是共产党员,何苦代⼈家受苦,不如投靠中央(指蒋介⽯),不但可以不死,⽽且有官做呢!”叶挺鄙视地⼀笑,泰然地说:“新四军是⼈民的抗⽇军队,共产党是⼈民的抗⽇党派,我是新四军的军长,我始终负责到底。
要打要杀,皆由你们,要我屈服不可能。
”顾祝同⽆可奈何,只得草草收场。
之后,顾再次“宴请”叶挺,说蒋介⽯很关⼼他,只要他说⼀句皖南事变是共产党挑起的,就可“以第三战区副司令长官相屈,合作抗⽇”。
叶挺听后⾮常⽓愤,他拍着桌⼦痛斥道:“请你们把这⼀套收起来吧!今⽇是国家危急存亡之秋,我叶挺⼀向⼒主抗⽇,别⽆他念。
可是你们却反复⽆常,不顾国共合作⼀致抗⽇的诺⾔,悍然发动皖南事变,陷害新四军,‘合作抗⽇’这四个字,亏你说得出⼝!”“叶挺头可断,⾎可流,志不可屈!”说罢,他拂袖⽽去。
在关押期间,叶挺通过各种途径传送条⼦给同志们,告诫⼤家要牢记党的教导,要为国家民族利益⽽⽃争,不要辜负党的培育。
铁窗的囚笼只能困住叶挺的⾏动,却摧折不了叶挺的伟⼤理想。
在囚牢期间,⽆论是“上饶宴请”,还是“蒋介⽯的封官”,还是“⾻⾁情的感化”,都丝毫动摇不了他的志向。
叶挺的⼼始终如⼀地向着⾰命,向着党!1942年叶挺被囚于“中美合作所”红炉⼚蒋家院⼦囚室时,有⼀次,⼀个军统特务头⼦问他:“你出狱的第⼀件事是做什么?”他毫不掩饰地说:“我若能出去,第⼀件事就是要求恢复共产党员的资格!”1943年春,叶挺被囚居于湖北恩施期间,我地下⼯作者秘密转送来周恩来给他的信。
抗战英雄叶挺生平简介

抗战英雄叶挺生平简介叶挺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始人和主要领导者,著名的抗战英雄。
下面是为你收集整理的叶挺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叶挺,生于1896年9月10日,1946年4月8日逝世,原名叶为询,字希夷,号西平,广东惠州人,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始人,新四军重要领导者之一,著名军事家。
所在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在北伐中被誉为“铁军”参与指挥南昌起义并出任前敌总指挥,参加广州起义时任起义军工农红军总司令,抗日战争中又出任新四军军长,皖南事变中被国民党扣押,他拒绝蒋介石的威逼利诱,写出了著名的《囚歌》以明志;抗战胜利后,获救出狱后被中国共产党重新接纳为党员,1946年4月8日与夫人李秀文以及秦邦宪、邓发、王若飞等同志在返回延安途中,不幸空难;1988年,被中央军委确定为36位开国军事家之一。
1989年11月,经中央军委确定,被冠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家”的称号。
叶挺与李秀文关系叶挺与李秀文二人是夫妻,叶挺是中国抗战时期著名的军事家,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始人,一生对中华民族贡献卓越。
叶挺李秀人二人结识很早,在李秀文还是中学生的时候二人就认识了,并于1925年结婚。
李秀文是澳门的一个士绅家庭的女儿,家庭很富裕。
李秀文还是中学生的时候,叶挺已经在孙中山大总统警卫团的第二营担任营长了,李秀文就读于执信女子中学,这个中学很是有名,因为是孙中山在1921年为纪念朱执信先生人亲手创办的具有纪念意义和示范意义的学校,当时的李秀文是该学校的“校花”,可见,李秀文还是很漂亮的。
因为李秀文的爸爸李少村和在孙中山大元帅府上任职的宪兵部队的司令李章达是好朋友,而叶挺又是李章达的好朋友,所以李章达成了叶挺和李秀文的月老,为二人牵针引线,经过一段时间的交往后,二人感情日渐深厚。
1924年孙中山与共产党合作,叶挺被派遣去苏联学习,但是当时也挺和李秀文又正在热恋的阶段,于是叶挺在去苏联前便向李秀文求婚了,李秀文虽然心里满是欢喜,但还是矜持地跟叶挺说,自己要回家问问老爸老妈,刘秀文的父亲认为婚姻要作为鼓舞彼此前进的动力,说白了就是刘秀文的父亲想等到叶挺做到团长的时候再风风光光的嫁女儿。
最新叶挺的英雄事迹700字

叶挺的英雄事迹700字1940年云岭抗敌,新四军军长叶挺,凭着地利设伏,仅以200兵力,击退日军3000。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写叶挺的英雄事迹的作文,接下来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写叶挺的英雄事迹的作文1叶挺爷爷是我最感动的英雄人物,因为叶爷爷的那种坚贞不屈的精神不仅让我感动,更重要的是,叶爷爷的那种精神还蕴含着爸爸寄予我的期望和思念……就在今年,妈妈和哥哥先去了外地,爸爸说:“我再留下来陪你几个星期。
”顷刻间,几个星期便过去了,爸爸也马上要走了。
就在爸爸走的前一天晚上,我搂着爸爸,和爸爸一起看了电视剧——《叶挺将军》。
爸爸对我说:“叶挺将军是一位共产党员,在一次战斗中被敌军给俘虏了,由于蒋介石看中了他的才华,就千方百计的想劝他归降,曾派过许多人去劝服他,都以小时的同学、同窗好友、朋友的名义去的,可都始终没有改变叶挺将军的那份如熊火般沸腾的爱党、爱国、爱人民的雄心壮志。
后来,蒋介石想杀掉他,可是又舍不得,就将他一直关押在牢房里,等着他归降的那一天,可是叶挺将军始终都没有……爸爸也希望你和叶挺将军一样,做一个效忠祖国,效忠人民的人,现在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一定要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一切要为了祖国,明白吗?”“嗯!”我点点头,一把钻进爸爸的怀里,泪水哗哗倾泻而下……知道不久前几天,我们又上了《囚歌》这一课,是叶挺爷爷写的,上面写道: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一个声音高叫着:——爬出来吧,给你自由!我渴望自由,但我深深地知道——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将我连这活棺材一起烧掉,我应该在这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多么热情奋发的一首诗啊!在上这课的时候,老师曾对我们说过:“这首诗歌写的是叶挺将军在国民党反动派的囚禁中,面对国民党的威逼利诱,他始终坚贞不屈,表现了他为了革命事业的胜利,为了推翻黑暗的旧中国,建立光明的新社会,投身革命,献身革命,不怕坐牢,哪怕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的豪情壮志。
中国抗日战争中的抗日名将叶挺

中国抗日战争中的抗日名将叶挺叶挺,是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之一,也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的抗日名将之一。
他的英勇事迹和卓越贡献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本文将重点介绍叶挺在中国抗日战争中的英勇表现和对国家解放事业的巨大贡献。
一、叶挺的早期经历叶挺于1902年出生在中国江苏省的镇江市,年轻的他展现出了非凡的领导才能和军事天赋。
他早年在陆军士官学校学习,通过优异的表现成为一名军官。
在中国国共合作初期,他选择加入中国共产党,为国家民族事业而奋斗。
二、叶挺的抗日战争征战在抗日战争初期,叶挺积极参与研究和实施抗日战略。
他组建并指挥了中国工农红军,以小股游击队的形式对敌人进行袭扰和破坏,有效削弱了日军的实力。
叶挺的作战风格勇往直前,敢于冲锋在前,并且他具备极高的军事智慧,善于抓住敌人的弱点进行打击。
他在多次战役中展现了卓越的军事才能,成为了中国抗日战争中的重要抗日名将之一。
三、叶挺的突围战1940年,叶挺率领中国工农红军主力被困于云南瑞丽地区。
在日军的重重围追堵截之下,叶挺发扬顽强斗志,决心带领部队突围。
经过了一个月的准备和策划,他率部突围,穿越险恶山区和河流,最终安全抵达国民党控制区。
这次突围战成为了中国抗日战争中的一段壮丽史诗,彰显了叶挺的英雄气概和领导才能。
四、叶挺的牺牲与传承1944年,叶挺在贵州执行任务时不幸牺牲,以生命捍卫了祖国的尊严和民族的独立。
他的牺牲使许多人痛失一位杰出的领导者和军事家,但他留下的革命精神和英勇事迹将永远激励和传承给后人。
叶挺的战友们始终铭记着他的奋斗精神,继续为中国的解放事业而坚持战斗。
总结:叶挺作为中国抗日战争中的抗日名将,他英勇无畏、崇高牺牲的事迹鼓舞着亿万中国人民,他的光辉形象仍在中国人民心中永远闪耀。
他的杰出贡献将永远被铭记在中国历史中,他为国家的解放和独立事业付出了宝贵的一生。
他的精神将继续激励着中国人民,激励着中华民族的儿女们继续为国家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
叶挺的英雄事迹800字左右

叶挺的英雄事迹800字左右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
从此,中国的命运开始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国人民吃饱饭了!中国逐渐走向繁荣富强!今天wtt在这给大家整理了叶挺的英雄事迹作文,接下来随着wtt一起来看看吧!叶挺的英雄事迹篇1让我感动的是一名将军,他的别名是叶洵字希夷,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信仰是共产主义,他就是叶挺。
叶挺出生于农民家庭,7岁入小学读书,1911年入惠州府立蚕业学院,1914年12月叶挺到河北陆军第二预备学院攻读军事。
1918年,经他努力学习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院。
1919年追随孙中山革命,在福建加入建国粤军,并加入中国国民党,1924年在苏联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和红军学校学习,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12月加入共产党。
1988年被中央军委确定为36位开国军事家之一。
1940年,皖南事变,何应钦,白崇禧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的名义,强令黄河以南的新四军,八路军在一个月之内全部撤到江北,中国共产党从维护抗战大局出发,答应将皖南的新四军调离;1941年1月4日,新四军军部及附属支队9000多人由云岭出发北移;6日,行至皖南泾县茂林时,遭到国民党军8万多人伏击,新四军奋战7昼夜,弹尽粮绝,除约2000人突围外,大部分被俘或牺牲;叶挺与国民党军队谈判时被扣押,项英、周子昆被叛徒杀害。
他在牢中写下了令人振奋的诗《囚歌》,当中把叛徒比作狗,写出某一天他将与国民党反动派同归于尽的思想,表达了他对国民党反动派与叛徒的痛恨。
叶挺将军不怕牺牲不屈不挠视死如归坚持信仰与真理的精神,深深地感动者我,我相信他的名字已经深深地刻在中国人民的心中。
叶挺的英雄事迹篇2今天是国庆长假的第三天。
国庆节当然要去一些有关国庆有纪念的景物观赏一下。
我和家人就来到了北伐将军叶挺的纪念馆。
它座落在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秋长镇的一个小山村,也就是叶挺将军的故居,那里山清水秀,风景怡人。
进门就可以看见一个用石头刻成的大书,上面刻着“北伐名将,抗日英雄。
叶挺的英雄事迹

叶挺的英雄事迹叶挺作为一位抗战名将,一生英勇无比,从小立志军事救国的叶挺,用他之后的成就完美的诠释了自己伟大的抱负。
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叶挺的英雄事迹,希望对你有帮助。
叶挺的英雄事迹叶挺参与指挥南昌起义,在寡不敌众的情况下,叶挺等人将病中的周恩来护送转移到香港,也正是因为如此,周恩来与叶挺也成为了生死相交的好友及兄弟。
四个月后,叶挺等人发动了广州起义,并担任工农红军总司令,只可惜广州起义失败。
1941年,皖南事变发生,新四军军长叶挺被敌方扣押囚禁,囚室中暗无天日,既潮湿又寒冷,地上也只有几把发霉的稻草。
就这样的环境,叶挺始终没有为了自由而出卖尊严。
为了诱骗叶挺,国民党顾祝同将叶挺接去参加宴会,只是叶挺一本正经,板着脸,不理会他们。
顾祝同说“只要你发个宣言,说你们新四军违反了军令,之后你就可以立马出狱,还可以做官”。
叶挺听完很是愤怒,拍着桌子就呵道:“无耻,是你们陷害新四军,破坏一起抗日,认罪的应该是你们才对”!之后,蒋介石也对叶挺威逼利诱,承诺官职给叶挺,但叶挺都一一回绝了,说道:“当务之急是要一起抗日才对,对于做官那些,根本就没时间考虑”。
就这样,蒋介石拿叶挺也没有办法,叶挺被重新关押进囚室,写下了气势雄伟的《囚歌》。
叶挺的简介叶挺原名叶为询,字希夷,号西平。
1896年9月10日出生在广东省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
而最后却成为了我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始人。
因为剪掉辫子反对清朝统治、支持黄花岗起义而被捕的叶挺,从青少年时期开始,叶挺就有了军事救国的伟大志向。
1919年,叶挺在何子渊的引荐下,加入中国国民党,至此追随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
次年,叶挺受命攻打莫荣新,这一战,以少胜多,让叶挺名声大振。
1924年,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之后加入中国共产党。
在北伐战争时期,叶挺任第四军独立团团长,随着参加的战役越来越多,胜战也变多,叶挺被誉为“北伐名将”,而他所在的第四军也被称为“铁军”。
1927年,南昌起义,在寡不敌众的情况下,叶挺护送病中的周恩来转移到香港。
叶挺英雄故事1000字

叶挺英雄故事1000字1.早期经历叶挺,1896年9月10日(清光绪二十二年八月初四)生于广东省惠阳县周田村一个农民家庭。
7岁入本村小学读书,毕业于广东陆军小学堂,1911年入惠州府立蚕业学校。
因剪掉辫子反对清朝统治、支持广州黄花岗起义而被捕,获释后转入惠州府立中学。
同年10月在武昌起义的鼓舞下,立志走军事救国的道路,先后就读于广东陆军小学、湖北陆军第二预备学校和保定军官学校。
1914年12月,叶挺到湖北武昌陆军第二预备学校攻读军事知识。
1918年,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
在校期间刻苦攻读军事课程,积极参加反对袁世凯复辟称帝的斗争,并广泛研读进步书刊,探讨哲学和社会政治学。
曾给《新青年》杂志写信,提出“道德根本之基”在于"觉悟",并表述其"振污世,起衰溺"的革命理想。
1919年,经辛亥革命元老、孙中山粤军总司令部参议何子渊(何贯中长兄)引荐,在福建漳州加入建国粤军,任支队副官,并加入中国国民党,走上了追随孙中山先生“三民主义”的革命道路。
1920年,孙中山命令建国粤军攻打桂系军阀莫荣新,黄皮径战役,叶挺一举击溃了四倍于己的敌人,声名大振。
后任粤军第1师少校参谋、工兵营营附。
1921年,调任孙中山之建国陆海军大元帅府警卫团第二营营长。
1922年6月,粤军总司令陈炯明叛变,他的部队炮轰总统府,叶挺奉命守卫总统府前院,掩护孙夫人宋庆龄脱险。
1924年,在苏联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东方大学)和红军学校中国班学习,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由信仰三民主义转而信仰共产主义。
2.北伐期间1925年9月,回国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粤军)参谋处处长(一说:12师36团团长),旋即参加讨伐军阀陈炯明的第二次东征战役。
不久奉命转往肇庆,参与组建以共产党员为骨干的第四军独立团,任团长。
随第四军12师师长张发奎参加湖北汀泗桥和贺胜桥等战役,获“北伐名将”之美誉,第四军亦有“铁军”之称,北伐军占领武汉后,部队大规模扩编,升任第十一军第二十四师师长。
叶挺的故事

叶挺的故事篇一:铁军军长叶挺铁军军长—叶挺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走的洞敞开着,一个声音高叫着:爬出来呵,给你自由!我渴望着自由,但也深知道——人的躯体那能由狗的洞子爬出!我只能期待着,那一天——地下的烈火冲腾,把这活棺材和我一齐烧掉,我应该在烈火和热血中得到永生。
这是一首诗,一首悲壮的著名诗篇——,是叶挺在囚室里写下的。
用现在还比较流行的话来说算的上是海归,是泡过“洋水”的人物。
在没去国外前他已经是个大人物了。
1988年他被中央军委确定为36位开国军事家之一。
2009年9月,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叶挺被评为“新中国百位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究其一生,他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始人和新四军重要领导人之一,是闻名国内外的军事家,他带领的独立团在北伐中被誉为“铁军”,他参与指挥南昌起义并出任前敌总指挥,参加广州起义时任起义军工农红军总司令,抗日战争中又出任新四军军长,后在皖南事变中被国民党扣押,他拒绝蒋介石的威逼利诱,写出了著名的以明志;抗战胜利后,叶挺获救出狱后被中国共产党重新接纳为党员,他与夫人李秀文以及秦邦宪、邓发、王若飞等同志在返回延安途中,因飞机失事而不幸遇难。
叶挺作为军人,北伐期间南昌起义,广州起义都有参与,1927年8月1日与周恩来、贺龙、朱德、刘伯承等领导南昌起义,任前敌总指挥兼第十一军军长。
起义军进入潮汕地区,在寡不敌众而遭失败的情况下,叶挺等护送病中的周恩来转移到了香港。
1927年12月11日从香港回到广州出,任工农红军总司令领导广州起义。
后来起义失败,辗转再次到了当时的苏联,一个他留学学习的地方,在苏联的留学学习逐渐坚定了共产主义信念。
进入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期间,叶挺是在孙中山和廖仲恺以及中共领导人周恩来的支持下付诸实践的派赴苏联留学的第一名国民党军人,也是班里唯一的非共产党人。
在这之前,即叶挺认识其后来的夫人李秀文后,渐渐受到共产主义思想的影响,渐生了去苏联留学的愿望,并在那坚定了共产主义信念,并在1924年底,叶挺在莫斯科加入中国共产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叶挺将军的故事
冀州市北漳淮乡第一小学六(1)班闫明玮辅导教师王会芹
走过金秋的岁月,我们即将迎来的将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纪念日。
这90年来的沧桑,使中国有了一个奇迹般的转变。
小时候,经常听老人们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当时我很困惑,不懂所谓的新中国共产党是什么含义。
直到有一天,我看了《历史的选择》这本书,知道了叶挺、江竹筠等革命先烈的故事。
皖南事变后,新四军军长叶挺,被反动派囚禁在上饶集中营。
关他的那间囚室既黑暗,又潮湿,冰凉的地上,铺着几把发霉的稻草,上面尽是臭虫和跳蚤,叶军长受尽了折磨。
为了诱骗叶挺投降,反动派挖空了心思,耍进了手段。
一天,国民党第三战区司令顾祝同,把叶军长接到司令部参加宴会。
顾祝同假惺惺的向叶挺敬酒,叶挺板着面孔,坐在那里毫无表情。
顾祝同虽讨了个没趣,还是迫不及待的倒出了心里话:“叶军长,我劝你发表个宣言,声明你们新四军违犯了军令,这样,你就可以出狱,甚至可以做官。
”叶挺一拍桌子,勃然大怒,:“无耻,你们制造皖南事变,陷害新四军,破坏抗日,该是你们向人们认罪才对。
”叶挺光明磊落,大义凛然,句句话如同利剑。
顾祝同见机不妙,便用威胁的口吻说:“叶将军不听劝告,后果不堪设想呀?”叶挺仰面大笑,斩钉截铁的说:“我叶挺头可断,血可流,志不可屈!”蒋介石又亲自出马,劝叶挺投降。
面对老蒋的威逼利诱,叶挺理直气壮的回答:“委员长,依我看当务之急是释放新四军,一致抗日,至于做官,国难当头,我压根还没有考虑呢!”叶
挺一席话顶的蒋介石无言以对。
蒋介石气急败坏的把叶挺关进重庆渣滓洞监狱。
在那里,叶军长受尽非人的折磨和迫害,但他始终坚贞不屈,在牢房中写下了著名的《囚歌》。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
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
一个声音高叫着:
爬出来吧,给你自由!
我渴望自由,
但我深深地知道——
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
我希望有一天,
地下的烈火,
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
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
看了叶挺将军的故事后,我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叶挺将军的精神深深感动了我,每每遇到困难,他就给了我无穷的勇气,给了我无尽的力量,使我有信心、能力去战胜困难!其实,像叶挺这样英雄还有很多很多。
正是因为有了他们,才有了祖国的繁荣富强。
让我们继承先烈的遗志,为家乡的建设、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学习,共创美好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