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上册)课外阅读练习10篇(含答案)
【10篇】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及答案

【10篇】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及答案1.中国老一辈革命家把自己当成普通老百姓的不乏其人。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练习。
普通的人,伟大的心我的家住在西郊一个叫挂甲屯的幽静的小村,离我的住宅不远有一处荒废了多年的吴家花园。
1959年下半年,吴家花园搬来了一个新住户。
不久,人们就常常看到一位老人背着双手在村街的土路上沉思漫步。
后来,也不知谁走露了“风声”,小村子里的人们都知道了这个新住户就是被罢了官的彭老总。
从此,村里的老年人都亲切地喊他“老头子”,孩子们则尊敬地称他“彭爷爷”。
一天黄昏,我和母亲在院子里乘凉,彭老总精神爽逸地来到我家。
他穿一身染成了黑色的旧军服,脚上一双旧布军鞋,是再普通不过了。
他和蔼可亲地询问我母亲的年龄,母亲告诉了他,他爽朗地笑着说:“你比我大两岁,你是我的老姐姐。
”从此,他便一直喊我母亲“老姐姐”,我的母亲也乐意地认下了这个找上门来的“弟弟”。
后来,他便常常到村里一些人家去串门,询问人们的生活、队里的生产,拉家常,问疾苦,亲亲热热,无间无隔。
谁也不相信终日生活在他们身边的这位如此平易近人的老人,竟是当年威震敌胆、横扫千军的元帅。
有一回,他在街上碰见了我,问我是否读过《马克思传》这本书,说这是一本好书,要我认真读一读。
他还很有兴味地跟我讲起了马克思怎样为共产主义奋斗了一生。
末了,他说:“一个人活在世上,如果老想着自己,为自己活着,那他活着就是没有意义的。
”从他那自言自语的神态中,我感到他并不是专门讲给我听的,倒像是他内心的严格的自励。
最使我不能忘怀的是我结婚那天,彭老总来我家串门。
一进门就嗔怪起我的母亲来,说这样的大事为什么不告诉他。
看他那认真的样子,倒真像是我家的一位至亲。
他坐了坐,说了些祝福我们的话就走了。
不一会,就派人给我们送来了礼物:一套玻璃酒杯和一幅仿制明代唐寅的《听涛图》织锦画。
那酒杯一共六只,装在一个精致的小盒子里;六只杯子,六种颜色,六种花纹,透过那不同的色泽,看到里边仿佛永远装满了美酒。
【10篇】新版部编语文五年级上册课外阅读练习含答案

【10篇】新版部编语文五年级上册课外阅读练习含答案1.阅读短文,做题。
夜,来临了,这是一个非常美丽的海滨夏夜。
夕阳落山不久,西方的天空,还燃烧着一片橘红色的晚霞。
大海,也被这霞光染成了红色。
每当一排排波浪涌起的时候,那映照在浪峰上的霞光又红又亮,刚刚消逝,后面的一排又闪烁着涌了过来。
随着夕阳逐渐西沉,天空的霞光渐渐淡下去了。
当这一切红光都消失的时候,那高而远的天空中出现了启明星,它又大又亮,活像一盏挂在高空的明灯。
夜色加浓,城市各处的灯火也陆续亮了起来,尤其是山坡上的那一片灯光,它们从半空中倒映在乌蓝的海面上,像一串流动着的珍珠。
踏着软绵绵的沙滩,望着这夏夜的景色,我怎能不感到兴奋和愉快呢?(1)根据短文内容,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
________的晚霞________的沙滩________的启明星(2)选字填空。
印映应_____ ___照________象呼________失逝_____ ___败消________________世(3)全文是围绕哪句话写的?在文章找出来。
【答案】(1)橘红色;软绵绵;又大又亮(2)映;印;应;失;逝;逝(3)夜,来临了,这是一个非常美丽的海滨夏夜。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运用修饰语的能力,在于平时对词语的积累和对课文的掌握。
这道题从结构上看是“形容词(或限制词)+的+名词”,应注意搭配合理。
比如:橘红色的晚霞、软绵绵的沙滩、又大又亮的启明星。
(2)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用同音字组词的能力。
音同,形、意不同,组词不同。
如:映照、印象、呼应;失败、消失、逝世。
(3)考查找中心句的方法。
中心句是一段文章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句子。
它在全文中起主导作用,是这段话中最重要的句子。
“找中心句”是概括段意的一种形式,有些文章的段落就是围绕中心句写的。
我们在阅读时找准了中心句,也就把握了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概括了段意。
这段话的中心句在句首:夜,来临了,这是一个非常美丽的海滨夏夜。
【10篇】新部编五年级上册语文上册课外阅读训练含答案

【10篇】新部编五年级上册语文上册课外阅读训练含答案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孔雀鱼我们班的自然角里,新添了一个水族箱。
箱子里有许多热带鱼,有神仙鱼、红剑鱼、斑马鱼和孔雀鱼,都是同学们捐出来的。
我最喜欢的是孔雀鱼。
它只有一寸多长,头部跟身子一样大,看起来好像一枚钉子。
但是它的尾鳍却特别发达,而且还长满了许多小花点,展开来的时候,就好像孔雀开屏一样,美丽极了,也许因为这样,才被人叫做孔雀鱼吧。
孔雀鱼是一种合群的鱼类,它好像很怕寂寞,一遇到同伴,便会立即跟随着。
有一天刚下课,我又到自然角去,看见一条孔雀鱼正拼命地追赶着它的同伴,而那淘气的同伴却像有意捉弄它似的,直在打转。
两条鱼在水里团团转动,摆动着漂亮的尾鳍,好像两个久别重逢的好朋友,相互拥抱跳舞似的。
我被这难得的景象吸引住了,直到上课的铃声响过了,才依依不舍地走回座位去。
(1)从字典中查出下面的字,把读音写在横线上。
添________斑________捐________鳍________(2)这种鱼叫孔雀鱼是因为________。
(3)因为________,所以它一遇上同伴就会立即跟随着。
【答案】(1)tiān;bān;juān;qí(2)它的尾鳍满许多小花点,展开来的时候就好像孔雀开屏一样,美丽极了。
(3)很怕寂寞【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本课我会认的字的掌握情况,学生应在理解的基础上认读生字。
添tiān、斑bān、捐juān、鳍qí。
(2)此题考查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从文中第2自然段找到答案。
这种鱼叫孔雀鱼是因为它的尾鳍满许多小花点,展开来的时候就好像孔雀开屏一样,美丽极了。
(3)此题考查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从文中第3自然段找到答案。
因为很怕寂寞,所以它一遇上同伴就会立即跟随着。
【点评】(1)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母、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10篇】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含答案

【10篇】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含答案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水滴”船世界上最大的动物是什么?是生活在海洋里的哺乳动物——鲸。
其中,最大的蓝鲸身长约几十米,体重一百吨左右,相当于十几头大象或三十多头公牛。
谁能想到,如此庞大的鲸,_____(竟竞)是海洋中最优秀的游泳健将之一。
“海上霸王”——虎鲸,每小时可游五十五千米;抹香鲸还是海洋中的潜水冠军呢!另外,大鲸还有这样一些本领:从静止不动,立_____(即既)达到全速游动,又能立即“刹车”;既能快速下潜,也能快速上浮。
这些本领,是任何舰艇都望尘莫及的。
鲸的体形特殊:硕大的头部,急速收缩的尾部,前肢演变成不大的鳍,后肢已经退化,整个身体像一_____(棵颗)拉长的“水滴”。
这类体形能大大减少水的阻力,十分适应在水中活动,这样就给舰船设计师们带来了灵感。
他们由大鲸的体形联想到船舶,设计了多种水滴似的鲸形船。
(已以)_____往的一些客轮、货轮的水下部分都是刀形,现在都改成鲸形,有的超级油轮也模(仿妨)_____鲸的体形,因而加快了航速。
原先的核潜艇是雪茄形的,现在,出现了一些水滴形的现代化水下核潜艇。
与雪茄形的核潜艇相比,水滴形核潜艇所受到的水的阻力可以减少很多,再加上核动力装置,功率有所增加,在水下航行时,速度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1)用选择文中的括号内用得正确的字。
________(竟竞)是立________(即既)一________(棵颗)(已以)________往模________(仿妨)(2)“这些本领,是任何舰艇都望尘莫及的。
”这句话中“望尘莫及”的意思是:________。
“这些本领”指的是________(多选)A.从静止不动,立即达到全速游动,又能立即“刹车”。
B.捕食技巧。
C.既能快速下潜,也能快速上浮。
D.伪装能力。
(3)选择正确的说法________①鲸的体形适宜游泳。
②蓝鲸是世界上最大的动物。
③鲸有蓝鲸、白鲨、虎鲸、抹香鲸等种类。
【10篇】新版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课外阅读练习含答案

【10篇】新版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课外阅读练习含答案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以雪充饥最香甜天下着鹅毛雪,四面的山都盖上了厚厚的白雪,山间的羊肠小道被雪埋没了。
一支部队在雪地中艰苦地行进着。
他们是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是奉党中央的命令到浙江南部去建立抗日根据地的。
队伍中,一位右手裹着绷带的首长不时地鼓动着战士:“战鼓冬冬,红旗飘飘,红军战士真英雄……”他就是军政委刘英同志。
他的右手在战斗中负了伤,由于没有药品治疗,伤口已经脓了,胳膊又红又肿。
高烧使刘英同志的嘴唇也枯焦了。
同志们都劝他上担架,可他说什么也要跟着大伙一起走路,一起吃野菜草根。
部队已经在雪地上走了三天了,雪海茫茫,连野菜草根都难找。
寒冷和饥饿在考验着红军战士。
刘英同志一边走一边问战士你们说世界什么东西最甜什么东西最香大家纷纷说:“白糖最甜。
米饭最香!”有的边说边咂着嘴,好象香喷喷的大米饭就摆在眼前似的。
刘英同志却说:“为革命事业,以雪充饥也感到最甜最香,你们说是吗?”说完,就顺手抓起一把雪,津津有味地吞咽起来。
看着负伤的首长这样坚定,这样乐观,战士们也不怕寒冷和饥饿了。
(1)给短文中没有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
刘英同志一边走________一边问战士________你们说________世界什么东西最甜________什么东西最香________(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茫茫:________津津有味:________(3)写出下列词语反义词:寒冷─________坚定─________(4)你认为军政委刘英是一个怎样的人?________【答案】(1),;:“;,;,;。
”(2)形容一望无边的白雪。
;指吃得很有味道。
(3)炎热;动摇(4)坚定,这样乐观,不怕寒冷和饥饿。
【解析】【分析】①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掌握及运用。
常用的点号有顿号、逗号、分号、句号、问号、冒号、叹号;常用的标号有引号、省略号、破折号、书名号、括号等。
要了解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重点掌握每一种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10篇】部编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含答案

【10篇】部编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含答案1.中国老一辈革命家把自己当成普通老百姓的不乏其人。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练习。
普通的人,伟大的心我的家住在西郊一个叫挂甲屯的幽静的小村,离我的住宅不远有一处荒废了多年的吴家花园。
1959年下半年,吴家花园搬来了一个新住户。
不久,人们就常常看到一位老人背着双手在村街的土路上沉思漫步。
后来,也不知谁走露了“风声”,小村子里的人们都知道了这个新住户就是被罢了官的彭老总。
从此,村里的老年人都亲切地喊他“老头子”,孩子们则尊敬地称他“彭爷爷”。
一天黄昏,我和母亲在院子里乘凉,彭老总精神爽逸地来到我家。
他穿一身染成了黑色的旧军服,脚上一双旧布军鞋,是再普通不过了。
他和蔼可亲地询问我母亲的年龄,母亲告诉了他,他爽朗地笑着说:“你比我大两岁,你是我的老姐姐。
”从此,他便一直喊我母亲“老姐姐”,我的母亲也乐意地认下了这个找上门来的“弟弟”。
后来,他便常常到村里一些人家去串门,询问人们的生活、队里的生产,拉家常,问疾苦,亲亲热热,无间无隔。
谁也不相信终日生活在他们身边的这位如此平易近人的老人,竟是当年威震敌胆、横扫千军的元帅。
有一回,他在街上碰见了我,问我是否读过《马克思传》这本书,说这是一本好书,要我认真读一读。
他还很有兴味地跟我讲起了马克思怎样为共产主义奋斗了一生。
末了,他说:“一个人活在世上,如果老想着自己,为自己活着,那他活着就是没有意义的。
”从他那自言自语的神态中,我感到他并不是专门讲给我听的,倒像是他内心的严格的自励。
最使我不能忘怀的是我结婚那天,彭老总来我家串门。
一进门就嗔怪起我的母亲来,说这样的大事为什么不告诉他。
看他那认真的样子,倒真像是我家的一位至亲。
他坐了坐,说了些祝福我们的话就走了。
不一会,就派人给我们送来了礼物:一套玻璃酒杯和一幅仿制明代唐寅的《听涛图》织锦画。
那酒杯一共六只,装在一个精致的小盒子里;六只杯子,六种颜色,六种花纹,透过那不同的色泽,看到里边仿佛永远装满了美酒。
【10篇】新部编人教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含答案

【10篇】新部编人教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含答案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永远都要坐前排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英国一个不出名的小镇里,有个叫玛格丽特的小姑娘,自小就受到严格的家庭教育。
父亲经常教导她: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力争一流,永远在别人的前面。
玛格丽特牢记父亲的话。
她上大学时,学校要求学五年的拉丁文课程,她凭着自己顽强的毅力和拼搏精神,硬是在一年内全部学完了。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她的考试成绩竟然名列前茅。
其实,玛格丽特不光在学业上出类拔萃,她在体育、音乐、演讲及学校的其他活动方面也都一直走在前列,是学生中凤毛麟角的佼佼者之一。
当年她所在学校的校长评价她说:“她无疑是我们建校以来最优秀的学生,她总是雄心勃勃,每件事情都做得很出色。
”正因为如此,四十多年以后,英国乃至整个欧洲政坛上才出现了一颗耀眼的明星,她就是连续四次当选保守党领袖,并于一九七九年成为英国第一任女首相、被世界政坛誉为“铁娘子”的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
“永远都要坐前排”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激发你一往无前的勇气和争创一流的精神。
在这个世界上,想坐前排的人不少,真正能够坐在“前排”的却总是不多。
许多人所以不能坐到“前排”,就是因为他们把“坐在前排”仅仅当成一种人生理想,而没有采取具体行动。
那些最终坐到“前排”的人,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们不但有理想,更重要的是他们把理想变成行动。
一位哲人说过:无论做什么事情,你的态度决定你的高度。
撒切尔夫人的父亲对孩子的教育,给了我们深刻的启示。
(1)许多人之所以不能“坐在前排”,是因为________。
(2)“永远都要坐前排”是()A. 一句普通的话B. 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C. 一时立下的决心D. 对自己的约束【答案】(1)他们把“坐在前排”仅仅当成一种人生理想,而没有采取具体行动(2)B【解析】【分析】(1)考查筛选相关信息的。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从文中第5自然段中找到答案。
【10篇】新版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及答案

【10篇】新版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及答案1.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溪水和石头一块石头顺着山势又蹦又跳地落到小溪里,挡住了溪水前进的路。
那天然生就的棱角,像一把锋利的钢刀,保护着躯体,大有不可侵犯之势。
溪水唱着歌儿,由远而近。
石头说:“伙计,你还是绕道而行吧,不然我会把你劈得落花流水。
”溪水说我前进的道路是不会改变的宁可粉身碎骨说完挺身向前后面的伙伴犹如千军万马前赴后继不知过了多久,石头锋利的棱角变秃了,高傲的身躯变小了。
溪水依然唱着歌儿,深深地流着……(1)“天然生就”中的“就”如果查字典,应查________部,在这篇短文里“就”字是________的意思。
(2)“石头锋利的棱角变秃了,高傲的身躯变小了。
”这是因为()A. 溪水不断地冲刷;B. 石头原来的棱角太锋利;C. 石头挡住了溪水前进的道路。
(3)给短文第四自然段加标点符号。
(4)短文结尾处的省略号省略了什么?(5)这篇短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答案】(1)亠;本来就这样(2)A(3):“!。
”,。
,。
(4)省略了内容。
(5)这篇短文告诉我们:只要看准了目标,哪怕有天大的艰难险阻,只要勇往直前,坚持不懈去战斗,就一定能实现。
【解析】【分析】(1)此题考查汉语拼音、音序、汉字结构、偏旁部首、笔画笔顺、字义等方面的知识。
因此,应全面扎实地掌握各方面的知识,同时在运用知识时,注意把握其不同的特点和要求。
(2)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3)分析句子中分句之间的关系,根据标点符号各自的作用,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4)省略号的作用:①表明省略的话②列举的省略③表明说话断断续续。
做题时细读句子,掌握句子意思,依据句意进步去分析句子。
(5)本题考查概括文章给人的启示和道理。
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作者所要抒发的感情。
故答案为:(1)亠;本来就这样(2)A(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课外阅读习题10篇1、种辣椒常识课上,老师对植物的讲解,把我带到植物世界里。
听完课,我动了心,决心种点什么,仔细观察它的生长过程。
回到家,我找到了两个花盆,满心欢喜地种下了辣椒籽。
下种后,我每天都要给它浇些水,盼望种子早些发芽。
一天中午,弟弟告诉我花盆里出小苗了,我飞一样地跑到窗台前,只见一棵小嫩芽拱出土,又过了两天,好几棵小芽出来了。
小芽越来越多,我给小辣椒间苗,把太密的小苗小心翼翼地拔掉了一些。
到了盛夏,每株辣椒已有半尺多高了,它们的茎上都缀满了欲放的花苞,几天后,一朵朵雪白的小花,先后开放了.大约又过了四五天,辣椒就开始结果了,出现了青绿的椭圆形的小辣椒,一个个缀在茎上,真惹人喜爱。
秋风吹进窗来,带进一股香气,辣椒开始由青变红,看上去更让人喜爱。
一个个两寸多长的小辣椒挂在枝头对我微笑,感谢我对它们的辛勤培育。
收获的时节到了,我满怀欣喜地把成熟的辣椒一个一个摘下,竟收了小半筐.我看着筐里的辣椒,心想:这多有意思呀!知识来源于实践,而实践又必须付出辛勤的劳动,这难道不是真理吗?1.找出文章中点明中心的句子,在下面画横线2.把文章分成三段,在段尾用“‖”表示,并写出段意。
3.读下面句子,在括号里写出各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①小辣椒挂在枝头对我微笑,感谢我对它们的辛勤培育.()②我飞一样地跑到窗台前.()2、蒙蒙的小雨蒙蒙的小雨正落着,陈红骑着自行车悠然于柏油路上。
她没有穿雨衣,因为她觉得在这样细雨中骑车很浪漫。
她望着路两边来去匆匆的行人,心想:这些人真是的,干嘛要东躲西藏的.忽然迎面一辆的士飞驰而来她猛地拐向路边但车把挂在树干上她摔倒了小妹妹没事吧一个小伙子站在她身边问道陈红白了他一眼,没有理他.心想:谁是你的小妹妹?她一翻身想站起来,可左腿的剧痛却使她不得不重新坐在地上,她接连两次试图站起来,都没成功。
最后,只好放弃了努力。
小伙子一笑,“别逞强了,还是送你上医院吧."接着,拉起陈红的车子,又扶陈红坐到车架上,推起车子向医院走去。
温柔如丝的春雨淅淅沥沥地落着。
陈红已不再潇洒,只感到沉重。
她坐在车上,望着前面推车的小伙子,不知该说些什么.她发现小伙子走路不太自然,仔细观察,只见小伙子左腿的袜端与裤腿之间不时地露出一段刺目的棕色.那是什么?啊,他装着一只假腿.陈红想问问他的腿,却不愿张嘴。
这时,只听到小伙子自言自语地说:“三年前,我也喜欢在细雨中骑车,那的确很潇洒,可是我却重重地跌倒了,像你一样.不,还不如你.”“噢,你的左腿-—?"停了一会儿,小伙子说:“就在那次跌倒时被后面的汽车轧断了。
”听了这话,陈红陷入了沉思⋯⋯医院到了,小伙子搀着陈红进了急诊室。
“我去通知你父母,你知道他们的电话吗?”陈红把号码告诉了他.不一会儿,陈红的父母风风火火地赶来了.见到女儿腿上雪白的绷带,忙问这问那。
陈红把经过告诉了他们,又说,“要不是那位大哥哥,我真不知该怎么办好,哎,他呢?"这时,只听护土小姐说:“那个小伙子,看见你爸妈来后,他就离开医院了。
”陈红怔住了:“我还不知他叫什么呢!”父亲背起陈红,母亲在旁边扶着,一家人走出医院的时候,他们多么希望在人流中再次寻到那小伙子的身影。
1.给第二自然段中没有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2.联系上下文解释加粗词的意思。
逞强—-风风火火——3.用“~~~~”画出文中描写心理活动的一个句子.4.在第二自然段中用“”画出比喻句,这句是用比喻5.写出第二、三自然段段意。
第二自然段:第三自然段:6.为什么陈红一家希望在人流中再次寻到那个小伙子?3、情谊昨夜,一场无情的大火把我家的一切都烧成了灰烬。
第二天一早,妈妈催我去上学.书没了,书包也没了⋯⋯叫我怎么去上学呢?我带着悲伤和疲劳,慢慢地朝学校走去。
教室里,同学们都在读书,我低着头走进了教室.不知是谁小声说了声:“玲玲来了。
”同学们不约而同地放下课本,抬起头用同情的目光看着我,大家虽然都没有说话,但看得出大家又都想说些什么。
教室里出奇的静,好象没有人一样。
这时,中队长方萍手拿一个大纸包走过来,对我说:“别难过!这些都是同学们送给你的学习用品。
我给你买了一条红领巾和一块中队委员的标志.来,我给你戴上。
”“玲玲,这是我爸爸给我买的精致的彩色笔,我把它送给你。
”“玲玲,这个多功能文具盒是我姑姑送给我的生日礼物,你拿去用吧!”“玲玲⋯⋯”“玲玲⋯⋯”看着桌上的学习和生活用品,听着一声声感人的话语,我真想大哭一场.我用力咬着嘴唇,极力控制自己。
可是,不知为什么,那大颗大颗的泪珠还是不停地滚下来⋯⋯1.解释词语:出奇——2.给文章分段,用“‖”在文中标出,并写出段意。
3.选择短文的中心思想(在正确答案序号上打√)①反映了“我”受灾后悲伤的心情。
( )②抒发了“我”非常感激同学们的思想感情。
()③表达了同学们对“我"的纯洁真挚的友谊。
( )4.短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在正确答案序号上打√)①时间的变化②地点的转移③总分结构④事物几方面⑤事情发展顺序5.将“一场无情的大火把我家的一切都烧成了灰烬。
”改成被字句将“那大颗大颗的泪珠还是不停地滚下来”缩成最简句子6.短文最后一段除了标点符号停顿外,还有哪些地方朗读时需要稍加停顿,用“|"标出。
4、我四岁半时,爸爸和妈妈因感情不合而离异。
我听大人们议论:爸爸和我不像个家了。
‖时间不久,她突然来了。
我与她很陌生,格格不入.她比妈妈小好多岁,长得比妈妈好看.她话不多,手可勤,下班回到家就闲不住。
我和爸爸的世界在她手下很快变了样儿。
爸爸自然高兴,我心里却不舒服,仍想着自己的妈妈。
爸爸逼我叫她“妈妈”,我硬是不肯,而且哭了,还扬起手去打爸爸.“叫我阿姨好了.”她说,看不出她有生气的样子。
她下班回来常给我带些好吃的,还有玩具、衣服⋯⋯给什么我都要,可就是不叫“妈”。
她做了绝育手术,为的是只要我一个,爸爸又逼我叫她“妈妈”,我还是不开口.“就叫阿姨好了。
”她还是那句话。
我的生日到了。
那是她第一次为我过生日。
我的小房间布置得焕然一新,我换上了一身新衣服,她还给我买了许多学习用品。
吃得更新鲜,都是她亲手做的。
我最喜欢的还是那个大蛋糕,上面插着13 支蜡烛,蛋糕上用奶油镶嵌着四个字:新的旅程。
烛光与彩灯相辉映。
说笑之间,我飘然如梦。
恍惚中,我情不自禁地冲她叫了声:“妈。
”她马上应了一声,很自然。
爸爸当然高兴。
从这以后,我便开始叫她“妈”了。
‖我觉得眼前的妈妈就是我亲妈。
妈妈的胸怀是我最安全的地方,妈妈的扶持是我学走路的拐棍,妈妈的宽容是我成长的雨露.1.给短文选个最合适的题目加上。
(1)好后妈(2)我和后妈(3)同是亲妈2.用“‖”把第二段画出来(第一、三段已用“‖”标出),并写出第二段和第三段的段意。
第二段:第三段:3.下面哪句话准确地概括了短文的中心思想,找出来打上“√”。
(1)通过“我"对后妈感情转变过程的记叙,说明后妈对“我”很关心。
(2)通过“我"对后妈感情转变过程的记叙,赞颂了后妈心胸的开阔和宽容。
(3)通过“我”对后妈感情转变过程的记叙,表达了“我”对后妈的感激之情。
4.按照句子的意思从文章里找出相应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1)感情激动,控制不住自己。
()(2)改变旧面貌,出现崭新的气象.( )(3)有抵触情绪,不相容. ()5、碗我们山村的孩子们吃饭都是用一种粗瓷大碗,叫海碗。
盛上一碗饭,夹一些菜放在饭上,一齐涌到村口的小场上来吃.我们有的坐在石板上,有的坐在木墩(dūn)上,有的干脆蹲在那儿。
大伙儿一边吃饭,一边说话,可热闹呢。
大家还可以自愿地你吃点我的菜,我吃点你的菜,结果一顿饭吃了好几种菜,比在家里吃强多了。
我们端着碗出场的第一个“节目”是猜菜:大家把手里的碗举得高高的,让对方猜,猜不着,就吃对方一口菜;猜着了,就让对方吃一口菜。
小小的手儿,要举起那么大个碗,是要有一点点技术的。
弄不好,碗打破了,饭吃不成还要挨一顿打.可尽管这样,这个“节目”却从未中断过.有一次猜菜,我的碗打破了。
我吓哭了。
隔壁一个比我大两岁的小姐姐,忽然把自己的碗给了我,自己抬起破碗回家去了。
不一会儿,我们就听到她妈妈的骂声:“打破碗了?你死去了!”接着是“啪"的一巴掌。
这一巴掌好像打在我的心上。
我端着碗默默地回家去,饭也没吃完.妈妈以为我病了,泡了一碗红糖茶给我喝。
我把茶端到屋后给正在屋檐下哽(gěng)咽(yè)的小姐姐喝.小姐姐喝了一口,笑了,一眨眼,两滴亮晶晶的泪珠落进了碗里。
后来我读大学了,回家看她。
她已经结了婚,生了个漂亮的小女孩,跟她小时候一模一样.当我们说起这打破碗的故事时,她回忆说:“你妈打起人来比我妈厉害,你又小,我怕你受不了⋯⋯”她说得很平静,我心里却像倒海翻江一般。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并在下面画横线.端着.碗(zhe zhuózháo zhāo)猜不着.(zhe zhuózháo zhāo)2.在文中用“‖”把文章分为三段,写出各段段意。
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3.小姐姐为什么把她的碗给了“我",自己拾起破碗回家去?4.第四自然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写了人物的外表。
从这外表你知道小姐姐会想些什么?5.第五自然段中的省略号表示什么?在正确答案后的括号里画“√”。
①表示省略了的话。
( ) ②表示断断续续的语气()6、手术成功了一天放学,我回到家,打开鸡窝,高兴得叫起来:“成功了!成功了⋯⋯"爸爸听了连声问:“什么成功了?"“试验成功了。
”我一边说一边拉着爸爸来到鸡窝前,指着那只吃了塑料管的小鸡说:“鸡嗉里的塑料管‘消化’了。
"“哪有这种事?"“不信你摸摸看.”爸爸一摸鸡嗉,更惊奇了,问我是怎么回事,我高兴地向爸爸讲起了事情的经过。
‖自从发现小鸡误吃了不能消化的塑料管后,我一直在想:能不能把小鸡嗉里的管子取出来呢?我左思右想,突然眼睛一亮:有了?医生能给病人剖腹取出瘤块,使病人康复,难道鸡嗉就不能剖开吗?我就借它做个试验吧。
于是我第一次当了外科医生,我想好了动手术的步骤后,拿来消毒药水、剪刀、镊子、针线⋯⋯并请小表弟做我的助手。
手术台就是小椅子。
我让小表弟把鸡仰在椅子上,按住小鸡的脚和头部,不让它乱动。
我先用剪子剪去鸡脖子下的毛,然后用棉花蘸上消毒药水擦洗要开刀的部位,又用一只手捏着鸡嗉上的皮,先划破鸡皮再刺破鸡嗉,这时,鸡“叽叽”地乱叫起来。
看来小鸡痛苦的样子,我的手不知不觉地停了下来,但是为了小鸡的生命,为了试验,我还是硬起头皮,继续将口子划大,然后小心翼翼地将镊子伸进鸡嗉,夹住管子的一端,慢慢拔了出来。
这时从刀口处冒出许多红色的血和气泡,小鸡发出无力的叫声,我心里一阵紧张,连忙用针线将伤口缝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