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1《网线制作及局域网组网》
网线的制作和局域网的制作实验报告

姓名系别实验地点学号年级、班实验时间年月日实验项目实验一网线的制作一、实验目的网线制作实验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具备网络架设最基本的动手能力,完成局域网物理上的连接,学会网线的色彩标记和连接方法,学会使用RJ-45插头的使用技巧和网线制作有关工具的使用。
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有关两种网线的制作方法:直通线与交叉线。
二、标准及材料和工具1、网线标准:T568A标准线序从左到右依次为:第1条线白绿第2条线绿第3条线白橙第4条线蓝第5条线白蓝第6条线橙第7条线白棕第8条线棕T568B标准线序从左到右依次为:第1条线白橙第2条线橙第3条线白绿第4条线蓝第5条线白蓝第6条线绿第7条线白棕第8条线棕直连线接法:网线两端用相同的线序,如都使用T568A标准或T568B标准。
交叉线接法:一端用T568A标准,另一端用T568B标准。
2、实验材料与工具:4个RJ-45水晶头,两根3米长左右的网线,一把制线钳。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1、先将网线抽出一小段线,约长5cm.2、用制线钳在离网线头约5cm的地方,卡入剥线刀。
3、旋转剥线刀,剥去网线的外皮。
4、然后将双绞线反向解开缠绕。
5、如果制作直连线,那么网线两端同时按T568A或T568B标准的线序排序。
如果制作交叉线,那么一端按T568A标准线序排序,另一端按T568B标准线序排序。
6、将8根已排好序的网线对齐插入RJ-45水晶头中。
7、将RJ-45水晶头放入制线钳的压线槽内,压紧。
8、再用简单电缆测试仪测试网线制作是否成功。
9、将直连网线把计算机与桌面交换机连接,看是否能ping另一台计算机。
10、再将交叉网线把两台计算机直接连接起来,看是否能ping能对方。
四、实验结果:1直通线与交叉线的区别正线,即直通线,标准568B):两端线序一样,从左至右线序是: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
反线,即交叉线,(568A):一端为正线的线序,另一端为从左至右:白绿,绿,白橙,蓝,白蓝,橙,白棕,棕。
网线制作及局域网组网与测试

实验一网线制作及局域网组网与测试实验1.1 双绞线的制作与连接实验1.2网卡的配置与常用指令的使用实验1.1 双绞线的制作与连接1. 实验目的(1)了解双绞线的制作标准化。
(2)掌握不同类型双绞线的制作方法。
(3)掌握如何用双绞线连接设备。
2. 实验环境(1)双绞线一段。
(2)水晶头3只。
(3)压线钳一把。
(4)测线仪一只。
3. 实验内容(1)直通线的制作:按网线制作要求将双绞线两端以T568B标准来排列线序,制作直通线。
制做完毕后用测线仪测试通断性,如果对应的灯都亮,则说明双绞线制作成功。
(2)交叉线的制作:剪下一端的水晶头,在此端以T568A标准排列线序,制作交叉线。
制作完毕后用测线仪测试通断性,对应1和3交叉,2和6交叉。
4. 实验报告实验1.1 归纳直通双绞线与交叉双绞线的制作方法与测试方法。
5. 相关知识双绞线可分为非屏蔽双绞线(UTP)和屏蔽双绞线(STP)两大类。
STP虽然比UTP数据速率高,但其价格相对较高,安装复杂,且要使用特殊的连接器,技术要求比UTP电缆高,而且UTP电缆因其没有像STP那样在双绞线与外层绝缘保护层之间有一层金属材料,故重量轻,易弯曲,易安装,且组网灵活,非常适用于结构化布线。
所以在无特殊要求的计算机网络布线中,常使用UTP电缆。
非屏蔽双绞线UTP是局域网中最常见的一种传输介质。
UTP作为水平布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用于各种类型的结构化布线工程中。
UTP电缆具有价格低廉、施工简单、布线容易等诸多优点,是结构化布线工程和各种局域网络工程中必须掌握的技术。
UTP电缆的电气特性决定着其所能达到的最大传输速率,正是根据电气特性,将UTP分为3类、5类、超5类、6类等。
5类UTP可支持100Mbps,虽然也能支持1000Mbps,但在其他性能上不如超5类和6类UTP,在目前的网络布线中多使用超5类UTP电缆。
3类UTP已经淡出市场,5类UTP也将很快淡出市场。
6类UTP虽然价格较高,但由于它可以与5类和超5类布线系统相兼容,且能很好地支持1000Mbps,已成为结构化布线的新宠。
实验一:网线的制作实验报告

实验一:网线的制作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让我们熟悉网线的制作过程,掌握网线制作的基本技能,了解网线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并且能够通过制作网线实现计算机之间的网络连接。
二、实验环境1、工具和材料:网线钳、水晶头、双绞线(五类或超五类)、测线仪。
2、实验设备:计算机若干台。
三、实验原理1、网线的结构网线通常由八根不同颜色的导线组成,这些导线被包裹在一层绝缘外皮中。
按照国际标准,网线的线序分为两种:T568A 和 T568B。
T568A 的线序为:绿白、绿、橙白、蓝、蓝白、橙、棕白、棕;T568B 的线序为:橙白、橙、绿白、蓝、蓝白、绿、棕白、棕。
2、网线的工作原理计算机之间通过网络进行数据传输时,数据是以电信号的形式在网线中传输的。
网线中的每根导线都承担着特定的传输任务,通过不同的线序排列,可以保证数据传输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四、实验步骤1、准备工作首先,将所需的工具和材料准备齐全,并确保工作环境整洁、安全。
然后,根据需要确定要制作的网线类型(直通线或交叉线),本次实验我们制作直通线。
2、剪线使用网线钳将双绞线的一端剪齐,长度约为 15 2 厘米。
注意要保持切口平整,以免影响后续的制作。
3、剥线将双绞线的外皮剥开一段,大约 3 4 厘米。
在剥线时要小心操作,不要损伤内部的导线。
4、排线按照 T568B 的线序将八根导线依次排列整齐。
排列时要注意导线的颜色和顺序,确保准确无误。
5、剪线将排列好的导线剪齐,使每根导线的长度相同,大约 12 15 厘米。
6、插线将剪齐的导线插入水晶头中,注意要确保每根导线都插入到水晶头的底部,并且导线的外皮要进入水晶头的卡槽中。
7、压线使用网线钳将水晶头压紧,使导线与水晶头的金属触点紧密接触。
压线时要用力均匀,确保水晶头压接牢固。
8、重复步骤 2 7 制作网线的另一端9、测试网线使用测线仪对制作好的网线进行测试。
将网线的两端分别插入测线仪的主测试仪和远程测试端,打开测线仪电源,如果测线仪上的指示灯依次亮起,说明网线制作成功;如果有指示灯不亮或闪烁,说明网线存在问题,需要重新制作。
实验一 局域网组建实验

实验一局域网组建实验/姓名:贺艺雪班级:软件一班学号:20135516041.小组成员贺艺雪,胡丹丹,刘瑶,高扬2.实验设备器材机柜设备:交换机swich路由器router防火墙firwall入侵检测IDS3.实验环境各实验室有5组实验台,每实验台对应一个机柜。
实验台里面有3种编号的RJ45接头的双绞线,编号与用途的对应:1-1,1-2,1-3…. 连接外网用,自动获取IP2-1,2-2 ,2-3 …实验组网用,已经延长到对应机柜下部模块上3-1,3-2 ,3-3 …设备配置线,用于超级终端连接网络设备,已经延长到对应机柜下部,成一捆的线.4.实验目的1、学会双绞线的制作和测试,网线布线材料及工具的认识(双绞线,水晶头,压线模块,压线钳,打线器,电缆测试仪)。
2、通过对IP地址与连网参数的设置与应用,掌握连网的基本步骤和技术。
熟悉网络命令的使用。
5.实验内容1.双绞线的制作、测试,直通线与交叉线的认识与区别;568A标准:绿白,绿,橙白,蓝,蓝白,橙,棕白,棕568B标准:橙白,橙,绿白,蓝,蓝白,绿,棕白,棕2.为计算机规划与设置IP地址、网络掩码,划出网络拓扑图,实现互通;先假设本网络中需要的子网数和主机数目,尽量不要使用默认的子网掩码, 。
3.网络参数查看与网络连通性测试;ipconfig 、Ping等命令使用。
改变IP等参数后,再次使用命令观察网络参数。
6.实验步骤(1)制作网线1.用网线钳把双绞线的一端剪入到网线钳用于剥线的缺口中。
,稍微握紧网线钳慢慢旋转一圈,让刀口划开双绞线的保护胶皮。
注意不要伤到里面的线。
注意:不要伤到里面的芯线,避免剥线过长或过短。
剥线过长会因为网线不能被水晶头卡住而容易松动,如果剥线过短则会造成水晶头插针不能跟双绞线完好接触。
2.将绞在一起的芯线分开,按照橙白、橙、绿白、蓝、蓝白、绿、棕白、棕的颜色一字排列紧密,并用网线钳将线的顶端剪齐。
3.使RJ-45插水晶头的弹簧卡朝下,然后将正确排列的双绞线插入水晶头插头中。
网络基础实验一 网线制作和网络硬件连接

实验一网线制作和网络硬件连接一、实验目的1.了解局域网组网的一般方法2.掌握双绞线和RJ-45接头的排列标准T568A、T568B。
3.学会非屏蔽(UTP)双绞线制作的方法。
4.学会网卡等硬件安装和网线连接的方法。
5.掌握通过交换机(集线器)实现星形拓扑连接的方法。
注:若学校实验条件不具备,可作演示。
二、实验内容局域网组网是常见的组网方式。
局域网由传输介质(双绞线)、交换机(集线器)、网络适配器(网卡)、网络服务器、用户工作站和网络软件组成。
建设一个局域网需要对相关软、硬件做出选择。
【知识点提示】双绞线的接法目前使用的有两种标准:T568 A和T568B,这样双纹线就有两种接法。
第一种叫直通接线法(一般用T568B):主要用于集线器/交换机/路由器与计算机结点上网卡的连接,双纹线的两头均采用T568B的连接方式,即以橙白、橙、绿白、蓝、蓝白、绿、棕白、棕的顺序依次装到RJ-45接头的1~8个脚,如图5.1(a)所示。
第二种交叫叉接线法(T568B/T568A混接):用于集线器与集线器、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的接线。
双绞线的一头采用T568B接法,另一头采用T568A接法。
如图5.1所示。
(a)T568B标准(b)T568A标准图5.1 RJ-45水晶头及信息插座引线/线对正视图【操作步骤】1)网络规划网络建设目标将决定网络的结构、规模和性能。
所选拓扑结构将决定电缆和接头类型,规模和性能决定服务器、工作站、协议和操作系统的选择。
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有许多连接计算机或创建网络的方法。
对于家庭或宿舍局域网,最常用的是对等网模型。
为实现共享网络中软硬件资源、所有计算机共享一个Internet连接,可采用以太网100Base—T规范,用交换机(集线器)和双绞线连接成星形拓扑。
除计算机外,其他硬件需要多端口的交换机(集线器)、PCI总线网卡(每台计算机一块,最好用同一品牌,以保证良好的兼容性)、RJ-45连接器(俗称水晶头,需2×计算机台数颗)、非屏蔽5类双绞线(线缆上有CAT 5标志)。
实验一,双绞线制作及局域网组网

实验一双绞线制作及局域网组网一、实验目的(1)掌握双绞线的标准EIA/TIA568-A;(2)学会两种双绞线制作方法;(3)掌握普通网线测试仪的使用方法;(4) 掌握双绞线和水晶头的组成结构;(5)初步了解交换机、网络接口卡等设备。
二、实验环境交换机,PC机,RJ-45接口网卡,双绞线,水晶头,压线钳,测线器。
三、实验内容(1)双绞线制作;(2)局域网络连接;(3)网卡的安装与网卡驱动程序的安装;(4)IP地址、子网掩码等配置;(5)对等网共享文件夹、共享文件等设置;(6)网络故障的判断、解决方法。
附:1 网络传输介质及布线辅助工具介绍网络布线是一项繁重的工程。
除了在开始网络布线之初拟定好网络拓扑、制定布线方案,另一重要工作就是根据布线方案选用合适的布线材料。
通常说来,在综合布线的所有设备中,除了最为主要的双绞线、光纤线缆等传输介质外,另外还有一些布线辅助工具也需要注意选用,比如剥线钳、打线钳、网线钳、网线模块、RJ45插头、信息插座、配线架、光纤连接器等。
在本文中,将向大家具体介绍这些布线设备的作用及相关的产品介绍。
1.1 网络传输介质介绍:1.1.1双绞线:双绞线(TP:Twisted Pairwire)是综合布线工程中最常用的一种传输介质,它是由两根具有绝缘保护层的铜导线组成;双绞线可以分为屏蔽双绞线(STP)与非屏蔽双绞线(UTP)两大类。
双绞线只需通过RJ45水晶头即可实现与计算机、交换机设备的连接(图1-1)。
图1-1、双绞线其中屏蔽双绞线分别有3 类和5 类二种,非屏蔽双绞线又分别有3类、4 类、5 类、超5 类四种,各类双绞线的速率及用途如下:●1类速率1~2 Mbps ;●2类速率1~2 Mbps,用于语音;●3类速率16 Mbps,用于10BaseT及4Mbps Token Ring;●4类速率20 Mbps,用于10BaseT及16Mbps Token Ring;●5类速率100 Mbps,用于100BaseTX。
实验一 制作网线及常用网络配置命令的操作

软件学院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报告201 ~201 学年第学期级专业班级:学号:姓名:实验一制作网线及常用网络配置命令的操作一、实验目的1.学会用双绞线制作网线方法2.掌握常用的网络命令的使用3.了解常见网络故障的原因4.掌握常见网络故障诊断方法二、实验内容1.用双绞线制作网线2. IP配置查询命令ipconfig3. 网络连通测试命令ping4. 路由分析诊断命令tracert5. TCP/IP网络连接状态查询命令netstat6. 查询域名信息命令nslookup三、实验环境1.分小组操作2.工具和材料:压线钳,非屏蔽双绞线,RJ-45水晶头,测线仪3.每组交换机一台,PC机若干,直通网线若干四、实验步骤利用双绞线制作网线有EIA/TIA T568A和EIA/TIA T568B两种标准(水晶头有弹簧片一面朝下,开口朝向自己):EIA/TIA T568A标准接线规定:RJ-45水晶头第1引脚到第8引脚的对应关系如下:常用网络用非屏蔽双绞线(5类线)是4对8芯的双绞线缆,根据连接设备的不同,有两种接线方式:直连线和交叉线。
(1)直连线(连接不同设备)。
实际应用中,一般采用EIA/TIA T568B标准接线。
RJ-45水晶头塑料弹片朝下,金属引脚在上,开口朝向自己,从左到右编号为1~8引脚。
两端接法一致。
1 2 3 4 5 6 7 8绿白绿橙白蓝蓝白橙棕白棕也可以采用EIA/TIA T568A标准接线。
(2)交叉线接法当使用双绞线连接两台计算机(同种设备)时,另一端的线序应作相应的调整,即第1、2线和第3、6线对调,制作为交叉线(Crossover Cable)。
例如采用EIA/TIA T568A标准接线,当一端线序从左到右依次为:绿白、绿、橙白、蓝、蓝白、橙、棕白、棕时,另一端线序从左到右依次为:橙白、橙、绿白、蓝、蓝白、绿、棕白、棕。
1.利用双绞线制作网线EIA/TIA T568B标准直接线的制作。
实验一-网线的制作

实验一网线的制作【实验目的】(1)了解网络传输介质如双绞线、同轴电缆和光缆的作用及适用场合。
(2)熟练掌握568APB 标准具体内容及RJ45 直通网线(双机对连线) 和交叉网线(计算机与HUB 连接线) 制作、测试方法和使用场合。
【实验性质】验证性实验【实验条件】需要以太网集线器、微机(带RJ-45接口的网卡)、5类双绞线、水晶头、压线钳、测线器或万用表。
【实验指导】双绞线是局域网布线中最常用到的一种传输介质,尤其在星型网络拓扑中,双绞线是必不可少的布线材料。
双绞线电缆中封装着一对或一对以上的双绞线,为了降低信号的干扰程度,每一对双绞线一般由两根绝缘铜导线互相缠绕而成,每根铜导线的绝缘层上分别涂有不同的颜色,以示区别。
双绞线一般分为非屏蔽双绞线(UTP)和屏蔽双绞线(STP)两大类。
每条双绞线通过两端安装的RJ-45连接器(俗称水晶头)与网卡和集线器(或交换机)相连,最大网线长度为100m,如果要加大网络的范围,在两段双绞线电缆间可安装中继器(一般用HUB或交换机级联实现),但最多可以安装4个中继器,使网络的最大范围达到500m。
在局域网中,双绞线主要用于连接网卡与集线器或集线器与集线器(因为集线器的连接方式与交换机相同,所以如无特殊说明,集线器的连接方式同样适用于交换机的连接),有时也可直接用于两个网卡之间的连接。
1、双绞线连接网卡和集线器时的线对分布在局域网中,从网卡到集线器间的连接为直通(MDI),即两个RJ-45连接器中导线的分布应统一。
5类UTP规定有8根(4对线,只用了其中的4根,其中1和2脚必须成一对,3和6脚也必须成一对)。
当RJ-45连接器有弹片的一面朝下,带金属片的一端向前时,RJ-45接头中8个引脚的分布如图1-1所示。
其中引脚1(TX+)和引脚2(TX-)用于发送数据,引脚3(RX+)和引脚6(RX-)用于接收数据,即一对用于发送数据,一对用于接收数据。
其他的2对(4根)线没有使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1《网线制作及局域网组网》一、实验目的:●了解常用网线的种类●掌握在各种应用环境下非屏蔽双绞线制作网线的方法及连接方法●掌握网线连通性测试方法●了解计算机网络组网的层次化原则●掌握局域网组网中从物理层到网络层所应完成的一般任务●掌握网卡的设置和检测方法●了解IP 地址和子网掩码的作用●掌握PING 和IPCONFIG 命令的使用二、实验设备●压线钳一把、测线仪一个、双绞线若干段、RJ-45 水晶头若干●安装了windows 98/2000/XP的计算机两台(必须带网卡),直通线二根,集线器或交换机一台三、背景知识●网线制作网线常用的有: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等。
双绞线可按其是否外加金属网丝套的屏蔽层而区分为屏蔽双绞线(STP)和非屏蔽双绞线(UTP)。
从性价比和可维护性出发,大多数局域网使用非屏蔽双绞线(UTP,Unshielded Twisted Pair)作为布线的传输介质来组网。
双绞线由8根不同颜色的线分成4对绞合在一起,成对扭绞的作用是尽可能减少电磁辐射与外部电磁干扰的影响。
在EIA/TIA-568标准中,将双绞线按电气特性区分为:三类、四类、五类线。
网络中最常用的是三类线和五类线。
UTP网线由一定长度的双绞线和RJ-45水晶头组成。
做好的网线要将RJ-45水晶头接入网卡或Hub等网络设备的RJ-45插座内。
相应地RJ-45插头座也区分为三类或五类电气特性。
RJ-45水晶头由金属片和塑料构成,制作网线所需要的RJ-45水晶接头前端有8个凹槽,简称“SE”。
凹槽内的金属触点共有8个,简称“8C”(Contact ,触点),因此业界对此有“8P-8C”的别称。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RJ-45水晶头引脚序号,当金属片面对我们的时候从左至右引脚序号是1~8,序号对于网络连线非常重要,不能搞错。
EIA/TIA的布线标准中规定了两种双绞线的线序568A与568B。
(1) EIA/TIA 568A 标准:白绿/绿/白橙/蓝/白蓝/橙/白棕/棕(从左起)(2) EIA/TIA 568B 标准: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从左起)网线制作方法有两种:(1)直连线:双绞线两边都按照EIAT/TIA 568B 标准连接水晶头。
(2)交叉线:双绞线一边是按照EIAT/TIA 568A 标准连接,另一边按照 EIT/TIA 568B 标准连接水晶头。
用户可根据实际需要选用直连线或交叉线,各种使用情况如下( PC :计算机、 HUB :集线器、 SWITCH :交换机、 ROUTER :路由器):PC —— PC:交叉线PC —— HUB:直连线HUB 普通口—— HUB 普通口:交叉线HUB 级联口—— HUB 级联口:交叉线HUB 普通口—— HUB 级联口:直连线HUB —— SWITCH :交叉线HUB 级联口—— SWITCH :直连线SWITCH —— SWITCH :交叉线SWITCH —— ROUTER :直连线ROUTER —— ROUTER :交叉线另外要注意的是在实际通信中只用到双绞线八根铜线中的第1、2、3、6四条铜线。
局域网组网1、计算机网络组网的一般任务和层次化原则(1)计算机网络组网的层次化原则:计算机网络组网也要依照ISO/OSI 参考模型或TCP/IP模型来进行,通过将复杂的网络组网任务分化至不同的OSI 层上,可以大大简化网络组网的复杂性。
(2)组建TCP/IP网络的一般任务:对于目前主流的TCP/IP协议组网方式,其任务涉及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与应用层。
层次化模型中的第一层均利用其直接相邻的下层,所提供的服务并为其直接相邻的上层提供服务。
由于传输层与应用层的配置与具体的应用层应用有关,所以本实验主要关注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的配置,该三层作为面向通信的层主要为上层的应用提供通信服务。
物理层主要涉及物理传输介质、物理接口,物理层的网络互连设备有中继器与集线器。
数据链路层则主要负责相邻节点之间可靠的帧传输。
在局域网中,数据链路层的功能(包括帧的封装和拆封、MAC访问控制等)主要在网卡中实现;数据链路层的网络互连设备有网桥与交换机。
网络层则负责“源网络”到“目标网络”的数据报(Packet) 传输,在TCP/IP 网络中,网络层的主要协议为IP 协议。
2、网卡(1)网卡的作用网卡是局域网中提供各种网络设备(如服务器、工作站)与通信网络通信介质相连的接口,其品种和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网络的性能和网上所运行软件的效果。
网卡的主要结构如下图所示,其主要实现数据的发送与接收、帧的封装与拆封、编码与解码、介质访问控制等功能。
其功能涵盖了OSI 的物理层与数据链路层,所以通常将网卡归于数据链路层的设备。
(2)网卡地址每一网卡在出厂时都被分配了一个全球唯一的地址标识,该标识被称为网卡地址,又称MAC 地址、物理地址或硬件地址。
网卡地址由48bit长度的二进制数组成。
其中,前24bit 表示生产厂商,后24bit为生产厂商所分配的产品序列号。
若采用12位的十六进制数表示,前6个十六进制数表示厂商,后6个十六进制数表示该厂商网卡产品的序列号。
如网卡地址00-90-27-99-11-cc,其中前6个十六进制表示该网卡由Intel公司生产,相应的网卡序列号为99-11-cc。
网卡地址主要用于设备的物理寻址(直接相连的网段,二层交换的情况),与下面所介绍的IP地址所具有的逻辑寻址作用有着截然不同的区别。
3、IP 地址(1)TCP/IP网络与IP地址TCP/IP是因特网使用的一个网络传输协议栈,它得到所有主流操作系统的支持。
TCP/IP 可以作为网络的唯一协议,也可以与其他的协议结合使用。
在网络中,用于进行网络通讯的设备(如路由器、服务器、工作站等)统称为主机。
在IP 网络中,每个主机必须有一个专门的地址,称为IP 地址。
在网络上的每个IP 地址必须是唯一的,两个或多个计算机的IP 地址如果发生冲突(即IP地址一样),则这些计算机就无法正确地访问和使用网络。
IP地址是一个32 位的二进制数,通常用点分十进制数字表示。
每个IP 地址分为4 段(每段8 位二进制数),分别用小数点隔开,如210.33.46.59。
IP 地址实际上包含两个信息项:网络地址和网络中的主机地址。
IP 地址是第三层地址,用于网络中的逻辑寻址(即进行路由选择的依据)。
(2)子网掩码(Subnet Mask)子网掩码的功能是告知主机或路由设备,其IP 地址的哪一部分是包括子网号的网络号部分,哪一部分是主机号部分。
子网掩码采用与IP 地址相同的编址格式,即4段8位组的32位长格式。
但在子网掩码中,网络部分对应的位全为“ 1 ”,主机部分对应的位全为“ 0 ”。
通过将子网掩码与IP地址进行“与”操作,可提供所给定的IP 地址所属的网络号。
网络中的每一个主机在进行IP包的发送前,均要用本机的子网掩码对源IP地址和目标IP地址进行求与操作,提取源和目标网络号以判断两者是否位于同一网段中。
4、PING 和IPCONFIG 实用网络工具(1)ping是TCP/IP 环境下的一个非常有用的实用工具,我们经常借助于ping命令来测试网络中的主机的存在性或连通性。
ping基于TCP/IP 的网络层协议ICMP 实现,通过发送ICMP 的回送报文(echo back)到远程主机,以判断远程主机能否进一步用于实现TCP/IP业务。
若该命令给出了正确的结果,则表明主机至少在网络层及网络层以下是工作正常的。
ping的常用方法参见下表:命令格式功能描述Ping A.B.C.D A.B.C.D 表示主机的IP地址或域名,这是一般的用法Ping A.B.C.D +其他参数高级用法,详细用法请学生查阅机器上的在线帮助Ping 127.0.0.1 通过对回送地址连通性的测试来检查网卡工作是否正常。
(2)ipconfig是WINDOWS操作系统中用于查看主机的IP配置命令,其显示信息中还包括主机网卡的MAC地址信息。
该命令还可释放动态获得的IP地址并启动新一次的动态IP分配请求。
四、实验内容和要求●各小组制作直通线、交叉线各一条,长度均为1.5米。
●网络的物理连接●网卡的设置与检测●利用集线器组装简单的以太网●测试网络的连通性五、实验步骤:1.制作直连线和交叉线1)先用双绞线剥线器将双绞线的外皮除去 3 厘米左右。
2)将裸露的双绞线中的橙色对线拨向自己的左方,棕色对线拨向右方向,绿色对线拨向前方,蓝色对线拨向后方,如下图所示。
左:橙前:绿后:蓝右:棕。
小心的剥开每一对线,按EIA/TIA 568B的标准 ( 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 ) 排列好。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绿色条线必须跨越蓝色对线。
这里最容易犯错的地方就是将白绿线与绿线相邻放在一起,这样会造成串扰,使传输效率降低。
3)把线整齐,将裸露出的双绞线用专用钳剪下,只剩约14mm的长度,并剪齐线头。
将双绞线的每一根线依序放入RJ-45接头的引脚内,第一只引脚内应该放白橙色的线,其余类推。
4)确定双绞线的每根线已经放置正确,并查看每根线是否进入到水晶头的底部位置。
如到了底部就可以用RJ-45压线钳压接RJ-45 接头。
这样RJ-45头就制作完成了。
5)用 RJ-45压线钳压接RJ-45 接头,把水晶头里的八块小铜片压下去后,使每一块铜片的尖角都触到一根铜线,这样制作完成了一个RJ-45 头。
同样完成另一端的RJ-45 接头。
6)最后用测试仪测试一下通断性。
2.组建局域网1)用直连线将集线器和 PC 机,按照拓扑图的形式连接起来。
是否已连接好,可以用这两种方法检查:(1)查看集线器端口对应的指示灯是否已亮,如已亮则说明网线已连好(2)查看计算机上的本地连接,如出现“网络电缆没有插好”的提示,或本地连接图标上出现小红叉,则说明网线没有连好。
问题本地连接状况如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答电缆是否插好)速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接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网卡的检测可参照下面方法检测网卡:(1)鼠标右击“我的电脑”-> 属性 -> 硬件 -> 设备管理器,打开“设备管理器”窗口(2)单击网络适配器,双击相应的网络适配器,出现网络适配器的属性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