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概论》-教案-11

合集下载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课程教学大纲Introduction to urban rail transportation课程编号:VEEN 1030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程开课学期:第3学期学分:2学分学时:36(其中,讲课:32;实验:4;上机:0;课外: 0)先修课程:无适用专业:交通运输及轨道交通相关各专业教材:姚林泉, 汪一鸣.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2. 开课学院:轨道交通学院一、课程性质《城市轨道交通概论》是一门了解城市轨道交通的基础入门课程,以帮助学生对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有一个概括性的了解,主要了解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及其子系统的联系,以及各子系统中复杂设备的构造及功能,并使学生形成一个系统化的概念为原则,达到理论部分深入了解、技能部分广泛认知的教学目标,最终达到激发学生对轨道交通行业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习惯、积累科学的学习方法,为后续的、各个方向的技术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奠定基础的目的。

通过本课程学习可以使同学了解国内外轨道交通发展历史和现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产业政策和法律法规、车辆种类及基本结构、技术标准体系、土建施工、通讯信号、电力电气、运营管理及安全等基础知识和技术问题的理解。

二、课程目标(一)课程目标课程目标1:了解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的种类、特点、历史和现状以及产业政策和法律法规;课程目标2:了解城市轨道交通的规划原则、土建施工、对城市交通及发展的持续影响;课程目标3:了解轨道车辆的基本结构、轨道结构、电力牵引、通讯信号等主要基本构成;课程目标4:了解车辆营运管理的过程、规章制度、安全性等;课程目标5:了解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及其子系统的联系,以及各子系统中复杂设备的构造及功能,达到理论部分深入了解、技能部分广泛认知,达到对轨道交通行业的整体认识。

(二)课程目标与专业毕业要求指标点的对应关系本课程支撑专业培养计划中毕业要求9。

毕业要求指标点9-1:能与其他学科的成员有效沟通,合作共事。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授课计划教案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授课计划教案
客运组织
31
2
任务三 认识城市轨道交通乘务管理
任务四 认识城市轨道交通票务管理
乘务方式
车票体系
车票种类
车票使用、管理
32
2
参观学习
城轨车站参观学习通信系统、信号系统、运营管理,熟悉相关知识
小计
56
8
合计
64
单位:室主任签章:
任务二 信号基础设备
信号系统组成
信号机2
任务二 信号基础设备
轨道电路
转辙机
查询应答器
20
2
任务三 联锁与闭塞
任务四 列车晕自动控制系统
联锁功能、分类
闭塞方法
ATC
21
2
项目八 旅客信息服务系统
任务一 乘客信息系统
PIS构成及功能
22
2
任务二 自动售检票系统
AFC系统构架
AFC系统设备
授 课计划
年月至年月 第学期
班级:课程名称:城市轨道交通概论考试方式:考试主讲老师:职称:
讲次
学 时 数
教 学 内 容
重点、难点
备注
讲课
实训
其它
1
2
项目一 城市轨道交通及其发展
任务一 认识城市轨道交通
城市轨道交通概念、特点分类
2
2
任务一 认识城市轨道交通
任务二 城市轨道交通发展与运营网络化
城市轨道交通组成
10
2
项目四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
任务一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
任务二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组成
城轨车辆特点、分类
城轨车辆编组形式
城轨车辆车体结构
城轨车辆车门分类
11
2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教案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教案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教案.doc第一章:城市轨道交通概述一、教学目标1. 了解城市轨道交通的定义、分类和特点。

2. 掌握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3. 了解城市轨道交通的优势和挑战。

二、教学内容1. 城市轨道交通的定义和分类2. 城市轨道交通的特点3. 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历程4. 城市轨道交通的现状5. 城市轨道交通的优势和挑战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城市轨道交通的定义、分类和特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3. 讨论法:探讨城市轨道交通的优势和挑战。

四、教学资源1. 教材:《城市轨道交通概论》2. 课件:城市轨道交通的图片、图表等3. 案例素材: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案例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学生参与讨论、提问的积极性。

2. 作业完成情况:学生完成相关作业的质量。

3. 期末考试:对学生掌握城市轨道交通知识的考核。

第二章: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及设施一、教学目标1. 了解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类型和布局。

2. 掌握城市轨道交通的主要设施及其功能。

3. 了解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组织和管理。

二、教学内容1.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类型和布局2. 城市轨道交通的主要设施及其功能3. 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组织和管理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类型和布局。

2. 实地考察法:组织学生参观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和设施。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组织和管理。

四、教学资源1. 教材:《城市轨道交通概论》2. 课件: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和设施的图片、图表等3. 实地考察: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和设施的实地考察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学生参与讨论、提问的积极性。

2. 作业完成情况:学生完成相关作业的质量。

3. 实地考察报告:对学生参观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和设施的考察报告的评价。

第三章: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及牵引供电系统一、教学目标1. 了解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类型和特点。

2. 掌握城市轨道交通牵引供电系统的工作原理。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教案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教案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教案.doc第一章:城市轨道交通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城市轨道交通的定义、分类和特点;2. 掌握城市轨道交通的历史发展进程;3. 了解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现状和趋势。

教学内容:1. 城市轨道交通的定义和分类;2. 城市轨道交通的特点;3. 城市轨道交通的历史发展进程;4.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现状;5.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趋势。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城市轨道交通的定义、分类和特点;2. 案例分析法:分析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3. 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前景。

教学资源:1. 教材:《城市轨道交通概论》;2. 图片:展示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历程;3. 视频:播放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和发展情况。

教学活动: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城市交通的问题,引出城市轨道交通的主题;2. 讲解:讲解城市轨道交通的定义、分类和特点;3. 案例分析:分析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4. 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前景;作业与评估:2.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思考能力。

第二章:城市轨道交通的技术基础教学目标:1. 掌握城市轨道交通的主要技术参数;2. 了解城市轨道交通的主要设备及其功能;3. 掌握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行原理;4. 了解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保障措施。

教学内容:1. 城市轨道交通的主要技术参数;2. 城市轨道交通的主要设备及其功能;3. 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行原理;4. 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保障措施。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城市轨道交通的主要技术参数和运行原理;2. 实地考察法:组织学生参观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和车辆段,了解主要设备及其功能;3. 模拟操作法:模拟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行过程,让学生亲身参与。

教学资源:1. 教材:《城市轨道交通概论》;2. 图片:展示城市轨道交通的主要设备;3. 视频:播放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行原理和安全保障措施。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案例教案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案例教案

课题1城市轨道交通轨道构成(一)(共4课时,每周4课时)课题1 城市轨道交通轨道构成(共4课时,每周4课时)部门名称:授课教师xx任教课程城市轨道交通概论授课班级XXXX 课题名称轨道构成(一)(4课时)授课时间第1周课型理论■实验□习题□实训□复习□其它□授课地点合班教室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轨道的组成部分能力目标:1、复述城市轨道交通轨道的概念。

2、说出轨道结构的构成要素和作用。

3、能有效地区分轨道不同部件的种类。

德育目标:认识轨道交通的发展现状,激发学员对课程学习的积极性教学重点轨道结构的构成要素和作用教学难点轨道不同部件的种类教学方法讲授、讨论、案例、练习教学手段教材、黑板板书设计绪论:课程简介第一章城市轨道交通轨道第一节城市轨道交通轨道的概念及构成一、轨道的概念与构成二、轨道的结构与性能要求第二节轨道结构之----钢轨、轨枕一、钢轨二、轨枕第三节轨道结构之----扣件、道床一、扣件二、道床作业1、轨道的组成;2、钢轨的作用、结构和分类。

教学后记本次课是新学期第一次课,课堂纪律方面非常好,大多学生认真听讲、记笔记,内容难度不高,学生接受情况也较好,但极个别学生状态不是很好。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时间分配第五章城市轨道交通轨道第一节城市轨道交通轨道的概念及构成一、轨道的概念与构成1、轨道是由钢轨、轨枕、扣件、道床、道岔及其他附属设备等组成的构筑物。

是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组成部分。

2、轨道作为一个整体结构,铺设在路基之上,起着列车运行的导向作用,直接承受机车车辆及其荷载的巨大压力。

3、在列车运行的动力作用下,它的各个组成部分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保证列车按照规定的速度,安全、平稳和不间断地运行。

二、轨道的结构与性能要求1、轨道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基础,它直接承受列车在和,并引导列车运行。

在列车运行的动力作用下,轨道的各个组成部分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承受来自于列车的纵向力和横向的位移推力,保证列车按照规定的速度、方向及不间断的运行2、轨道需要具有耐久性及适量的弹性,以确保列车安全、平稳、快速运行和乘客舒适;3、城市轨道交通均采用电力牵引,故要求轨道结构具有良好的绝缘性以减少杂散电流;4、根据环境保护对沿线不同地段的减震、降噪要求,轨道应采用相应的减震轨道结构;5、从形式上看,全线轨道结构宜统一形式,采用统一的零部件,并要求外观整齐、维修工作量少且方便;6、从技术角度出发,轨道结构应采用成熟、先进的技术和施工工艺;7、对于轨距的设计,要求直线的段轨距采用标准轨距1435mm,曲线地段轨距应按规定加宽;8、对于水平位置的设计,要求直线地段两股钢轨的顶面应保持同宜水平;第二节轨道结构之----钢轨、轨枕记忆讨论轨道结构让学生认识城市轨道交通的重要作用101025一、钢轨1、钢轨的功用:钢轨是轨道的组成部分,其作用是直接承受车轮传递的列车及其荷载的重量,并引导列车的运行方向。

城轨交通概论教案

城轨交通概论教案

地下铁道与快速轻轨交通又统称为快速轨道交通,是具有专用路权的大容量客运列车系统,有地下、高架 或采用立交的地面铁路,具有高标准的站台,并有不同程度的自动化设施。
三、独轨交通
可分为跨座式和悬挂式两种,前者跨在一根走行轨道上行走,其重心位于走行轨道上方;后者车辆悬
学习文档 仅供参考
讲义 挂于可在轨道梁上行走的走行装置的下面,其重心处于轨道梁的下方。轨道梁比较窄,仅为 85cm,对城市的 景观及日照影响较小。独轨交通有噪声低、振动小、对城市的景观及日照等影响小、通过小半径曲线能力和爬 坡能力强等优点。但独轨车有运能小、速度低、能耗大、粉尘污染等缺点。
教 3. 点名、检查学生出勤并记录,完成教学准备工作。

教学活动
教学 手段
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
评价方法 时间 与评价材料 分配
组织 号召
清点人数并将出勤情况记录在学生考勤表上,整顿课 考勤表
堂纪律。学生举手应答
3分 钟

复习上节课所学的知识:
习 1. 轨道交通的绪论
旧 2. 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概况
课 3.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规划。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由于其具有运量大、成本低、污染少、用地省、干扰少、全天候及安全准时等特点,愈 来愈受到人们的青睐。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环境资源压力大、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发展中国家, 选择城市轨道交通作为大城市交通发展的主导方式,其意义尤为重要。 1) 城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发展轨道交通 2) 城市和城市〔圈〕交通拥堵的解决需要发展轨道交通 3) 城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发展轨道交通 二、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 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引发了城市交通需求的急剧增长,城市交通问题日益突 出,为适应城市迅猛发展的需要,缓解城市交通日益紧张的状态,我国政府加大了对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 投入。我国城市轨道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1、 开始建设阶段,1990 年至 1995 年。 2、 调整整顿阶段,1995 年至 1998 年。 3、 蓬勃发展阶段,从 1999 年至今。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 教学大纲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 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城市轨道交通概论二、内容简介:本课程是高职高专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

本门课程的任务主要是学习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车站、信号、供电,设备以及运营组织等内容,使学生掌握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的多个子系统,从而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设备和运营组织概况有比较全面的了解,为学习专业知识打下基础,为走上工作岗位做好准备。

三、课程定位(一)课程专业背景分析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培养的是面向基层的应用型人才,要求学生较扎实地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既掌握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基本理论和技术,同时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和管理学科的知识。

该专业融理论、技能于一体,应用性较强。

为锻炼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增强学生完成学业后的工作适应性,在教学中必须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

(二)职业能力需求分析学习本课程,需要学生具备的职业能力有: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学生能根据城市轨道交通发展需要,运用车站、信号、供电,设备以及运营组织等系统设备,完成各个设备开启并做好检查工作。

通过完成具体的工作任务,学生能根据正常客流情况下,根据各个子系统的管理流程,完成使用车站售票作业流程,设备认知等作业。

四、课程改革理念及设计思路(1)课程改革理念本课程改革理念是以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管理专业相关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为依据确定课程目标,设计课程内容,以工作任务为线索构建任务引领型课程。

课程每个项目的学习都以工作任务为活动的载体,以城市轨道交通票务管理各环节引出专业的相关理论和实践。

通过校内实训、情景模拟、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组织教学,采取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使学生在强化实践的过程中加深对专业知识、技能的理解和应用,更好地掌握城市轨道交通票务管理的各种能力,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

(2)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的具体设计是以城市轨道交通管理为主线,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工作要求相结合展开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活动分解设计为城轨基本知识、轨道工程、车辆与车辆段、供电与牵引、通信与信号、运营组织等若干项目。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教案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教案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教案.doc教案章节:一、城市轨道交通概述二、城市轨道交通的类型与结构三、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与管理四、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与应急五、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趋势一、城市轨道交通概述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城市轨道交通的定义、发展历程和作用。

2. 教学内容a. 城市轨道交通的定义与特点b. 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历程c. 城市轨道交通的作用及意义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结合图片、视频等辅助教学。

4. 教学活动a. 引入话题:城市交通问题b. 讲解城市轨道交通的定义与特点c. 分享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历程d. 讨论城市轨道交通的作用及意义二、城市轨道交通的类型与结构1. 教学目标让学生熟悉城市轨道交通的类型及其主要结构组成。

2. 教学内容a. 城市轨道交通的类型b. 城市轨道交通的主要结构组成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结合图片、模型等辅助教学。

4. 教学活动a. 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b. 讲解城市轨道交通的类型c. 展示城市轨道交通的主要结构组成d. 分析各种结构的功能与作用三、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与管理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模式、管理体系及运营指标。

2. 教学内容a. 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模式b. 城市轨道交通的管理体系c. 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指标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结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

4. 教学活动a. 引入话题: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与管理的重要性b. 讲解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模式c. 分析城市轨道交通的管理体系d. 讨论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指标及其意义四、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与应急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理方法。

2. 教学内容a. 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措施b. 城市轨道交通的应急处理方法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结合情景模拟、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

4. 教学活动a. 引入话题: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与应急重要性b. 讲解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措施c. 分享城市轨道交通的应急处理方法d. 进行情景模拟,让学生参与应急处理过程五、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趋势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城市轨道交通的未来发展趋势及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教师讲授、指导(主导)内容
学生学习、
操作(主体)活动
时间
分配
组织教学师生互致问候,宣布开始上课。

学生集中注意力,进
入学习状态。

1min
复习提问1、简述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设计的过程。

2、简述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施工方法。

复习上节课重要的知
识点。

2min
新课导入
车站是城市轨道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必须具有供
车壳乘车、换乘的功能,某些车站还必须提供折返、停车检修、
临时待避与存放车辆功能。

它集中设置了轨道交通运营中的很
大一部分技术设备和运营管理系统。

本节课来介绍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的相关内容。

学生积极参与思考,
融洽师生关系。

充分
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2min
新授知识
任务四了解城市轨道交通车站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根据其客流量、所处位置、埋深、运
营性质、结构横断面形式、站台形式、换乘方式等进行分类。

一、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分类
1、按车站客流量大小分类
(1)大车站:高峰每小时客流量达3万人次以上。

(2)0中等车站:高峰每小时客流量在2万~3万人次。

(3)小车站:高峰每小时客流量在2万人次以下。

2、按车站与地面相对位置分类:
(1)地下站:埋藏于地下。

车站通过出入口及通道吸引客流。

其中按埋藏深度又可分为,浅埋式车站和深埋式车站两种,
其造价比地面高得多。

浅埋车站:顶轨至地表距离在20m以内。

深埋车站:轨顶至地表距离在20m以上。

学生积极思考老师提
出的问题,并做回答。

认真听讲,并做就好
课堂笔记。

20min
教学环节教师讲授、指导(主导)内容
学生学习、
操作(主体)活动
时间
分配
新授知识(2)地面站:设置在地面层。

地面车站造价比较低,但占用
地面空间,其缺点是造成轨道交通线路所经过的地面区域分
割,所以,一半多在城郊区采用。

(3)高架站:按照高架结构设置条件、投资和施工条件,高
架结构车站可以设置成地面出入口、高架站厅、高架站台和
地面出入口、地面站厅、高架站台两种形式。

3、按车站运营性质分类:
(1)中间站(一般站):中间站仅供乘客上、下车之用,功
能单一,配线形式简单,是最为常见的车站。

(2)折返站(区域站):折返站是设在两种不同行车密度交
界处的车站,具有折返功能。

(3)换乘站:是可以从一条线上的车站通过换乘设施转换到
另一条线上的车站。

(4)枢纽站:枢纽站是两及以上交通工具在空间上集中,实
现大量客流在交通方式间交换的车站。

(5)终点站:终点站是设在线路两端的车站。

4、按车站站台形式分类:
(1)岛式站台车站:站台位于上、下行行车线路之间,这种
站台布置形式称为岛式站台。

具有岛式站台的车站称为岛式
站台车站。

优点是:站台面积可以得到充分利用,管理集中,
车站结构紧凑,设备使用率高,乘客换乘方便等。

缺点是:
站台秩序较差,列车运行状态较差。

通过老师的讲解、举
例、对比,主动寻找
所学知识的共同点和
区别。

尝试归纳总结重点、
难点问题的解决方
法,加深对知识的理
解和掌握。

35min
教学环节教师讲授、指导(主导)内容
学生学习、
操作(主体)活动
时间
分配
新授知识(2)侧式站台车站:站台分别位于上、下行行车线路的两侧,
这种站台布置形式称为侧式站台。

具有侧式站台的车站称为
侧式站台车站。

优点是:侧式车站站台上下行乘客可避免互
相干扰,列车运行状态较好,造价低,改建容易,缺点是:
站台面积利用率低,不可调剂客流,车站管理分散,站台空
间不及岛式宽阔。

(3)混合式站台车站:岛、侧混合式站台是将岛式站台及侧
式站台同设在一个车站内,具有这种站台形式的车站称为岛、
侧混合式站台车站。

主要用于两侧车站换乘或列车折返。

岛、
侧混合式站台可布置成一岛一侧式或一岛两侧式。

二、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的组成与规模
1、车站的组成:
(1)按照车站的使用功能:大型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车站组成
包括:站厅、设备区、站台。

其中站厅分为付费区和非付费区。

(2)按照车站建筑的空间位置:车站主体;出入口及通道;通
风道、风亭(地下)、冷却塔;其他附属建筑物。

2、车站规模:
地铁车站规模主要根据车站远期预测客流以及所处位置确
定,一般可分为A级、B级和C级。

A级:适用于客流量大、地
处大型客流集散点以及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的车站。

B级:适用于
客流量较大、地处市中心或较大居住区的车站。

C级:适用于客
流量较小、地处郊区的车站。

车站的规模还应对于车站所在位置的重要性以及城市发展规
划等因素综合考虑,寻求最佳方案。

通过老师的讲解、举
例、对比,主动寻找
所学知识的共同点和
区别。

尝试归纳总结重点、
难点问题的解决方
法,加深对知识的理
解和掌握。

30mi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