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DS的问题

合集下载

mds诊断标准

mds诊断标准

mds诊断标准MDS诊断标准。

慢性髓性白血病(MDS)是一类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其诊断需要依据一系列标准来进行。

MDS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临床表现、骨髓形态学、细胞遗传学和免疫学等方面的指标。

本文将详细介绍MDS的诊断标准,帮助临床医生更好地诊断和治疗MDS患者。

首先,MDS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贫血、出血、感染等症状。

贫血是MDS最常见的表现之一,患者可能出现乏力、乏力、头晕等症状。

此外,由于骨髓功能受损,患者还容易出现出血和感染。

这些临床表现对于MDS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骨髓形态学是MDS诊断的重要依据之一。

MDS患者的骨髓常常呈现出增生异常、细胞异型增生和细胞减少等特点。

骨髓形态学的改变可以通过骨髓穿刺和骨髓活检来观察,对于MDS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另外,细胞遗传学是MDS诊断的另一个重要指标。

MDS患者常常伴有染色体异常、基因突变等遗传学改变,这些改变可以通过细胞遗传学检测来观察,对于MDS的诊断和分型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免疫学是MDS诊断的另一个重要依据。

MDS患者的免疫学指标常常异常,如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异常、NK细胞活性异常等,这些指标可以通过免疫学检测来观察,对于MDS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MDS的诊断需要综合临床表现、骨髓形态学、细胞遗传学和免疫学等多方面的指标。

对于临床医生来说,需要充分了解MDS的诊断标准,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相关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以便尽早进行诊断和治疗。

同时,对于疑似MDS的患者,还需要排除其他类似疾病,以确保诊断的准确性。

希望本文能对MDS的诊断标准有所了解,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帮助更多的MDS患者得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

mds血液病诊断标准

mds血液病诊断标准

mds血液病诊断标准MDS血液病诊断标准。

MDS(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是一组由骨髓干细胞异常增生引起的骨髓疾病,其特点是骨髓造血功能异常,导致外周血细胞减少和骨髓增生异常。

MDS的诊断需要根据一系列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以及国际上制定的诊断标准进行综合判断。

本文将介绍MDS的诊断标准,帮助临床医生更准确地诊断和治疗MDS 患者。

1. 临床表现。

MDS患者常见的临床表现包括贫血、出血倾向、感染等症状。

贫血主要表现为乏力、乏力、头晕、心悸等症状;出血倾向表现为皮肤、黏膜出血,鼻出血,牙龈出血等;感染主要表现为反复发生的发热、咳嗽、咳痰等。

2. 实验室检查。

MDS患者的外周血象和骨髓象检查是诊断的重要依据。

外周血象常见的表现包括贫血、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等;骨髓象检查主要表现为骨髓增生异常,包括骨髓造血细胞的形态异常、数量异常等。

3. 诊断标准。

根据国际上制定的MDS诊断标准,MDS的诊断需要符合以下条件,①存在贫血、出血倾向、感染等症状;②外周血象和骨髓象检查符合MDS的特征;③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贫血、出血倾向、感染等症状。

4. 分类和分期。

根据MDS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可以将MDS分为不同的类型和分期。

目前常用的分型系统包括WHO分型系统和IPSS分期系统,这些系统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评估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

5. 治疗策略。

MDS的治疗主要包括支持疗法和特异性治疗。

支持疗法包括输血、抗感染治疗等,可以帮助缓解贫血、出血倾向、感染等症状;特异性治疗包括造血干细胞移植、化疗、靶向治疗等,可以帮助控制病情发展,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总结。

MDS的诊断需要根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以及国际上制定的诊断标准进行综合判断。

正确的诊断对于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和预后评估非常重要。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结合MDS的诊断标准,进行综合判断,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时间。

mds最好的治疗方法

mds最好的治疗方法

mds最好的治疗方法MDS最好的治疗方法。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种由于骨髓干细胞功能异常而引起的一组血液疾病。

患者常常表现出贫血、出血、感染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针对MDS的治疗方法,目前医学界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下面将为大家介绍MDS最好的治疗方法。

首先,对于MDS的治疗,药物疗法是目前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

通过使用生长因子、细胞因子等药物,可以刺激骨髓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从而提高血液细胞的数量和功能。

此外,还可以使用免疫调节剂、抗代谢药物等进行治疗,以达到改善患者症状和延缓病情进展的目的。

其次,对于一些高危MDS患者,骨髓移植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通过移植健康的造血干细胞,可以重新建立正常的造血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

但是骨髓移植对于患者的身体状况和配型要求较高,且手术风险较大,因此需要慎重考虑。

此外,对于一些不适合手术治疗或者手术效果不佳的患者,放射治疗和化疗也是一种选择。

通过放射治疗可以清除异常的造血干细胞,而化疗则可以通过药物抑制异常细胞的增殖,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

最后,对于MDS患者来说,积极的支持性治疗也是非常重要的。

包括输血、抗感染治疗、营养支持等,都可以帮助患者度过疾病的难关,提高生存质量。

总的来说,针对MDS的治疗方法有药物疗法、骨髓移植、放射治疗、化疗以及支持性治疗等多种选择。

在选择治疗方法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病情严重程度、年龄、身体状况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同时,在治疗过程中,患者也需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保持良好的心态,合理饮食,保持适量的运动,以提高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MDS的治疗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患者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并在治疗过程中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以期望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希望本文所述内容对于MDS患者及其家属有所帮助。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治疗方法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治疗方法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治疗方法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种由骨髓干细胞异常增生和分化引起的血液系统疾病。

MDS主要表现为贫血、出血倾向和感染易发。

治疗MDS的方法包括支持疗法、药物治疗、免疫治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等。

下面将对这些治疗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1. 支持疗法支持疗法是治疗MDS的基础,主要包括输血、抗感染和营养支持等。

输血可以改善贫血症状,减轻疲劳和贫血相关的其他症状。

抗感染治疗可以预防和治疗感染,减少传染病的发生。

营养支持包括口服或静脉营养,以维持身体的营养平衡,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2.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治疗MDS的重要手段,主要包括细胞毒药物、免疫调节剂和生长因子等。

细胞毒药物主要是通过抑制异常增生的骨髓细胞来改善贫血、出血和感染症状。

常用的细胞毒药物包括沃拉法尼(Vidaza)和依马替尼(Revlimid)等。

免疫调节剂可以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抑制异常克隆的增生。

生长因子可以促进造血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改善贫血症状。

3. 免疫治疗免疫治疗是治疗MDS的新方法,主要包括免疫抑制剂和T细胞治疗。

免疫抑制剂可以通过抑制免疫系统的活性,改善骨髓中异常增生的细胞。

常用的免疫抑制剂包括甲氨蝶呤和环孢素等。

T细胞治疗是一种新型的免疫治疗方法,通过改变患者自身的T细胞,使其攻击和杀灭异常增生的骨髓细胞。

4. 造血干细胞移植对于年轻且适合移植的患者,造血干细胞移植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通过移植健康的造血干细胞,可以重新建立正常的造血系统,达到治愈的效果。

但是造血干细胞移植也伴随着一定的风险,包括移植排斥、感染和移植相关的并发症等。

总的来说,治疗MDS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严重程度和生活质量等因素进行选择。

在治疗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疗效和副作用,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同时,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也需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指导,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以提高治疗的成功率和生活质量。

mds护理问题及措施

mds护理问题及措施

mds护理问题及措施哎呀,咱今儿就来说说这 MDS 护理的事儿哈。

MDS 可不是啥小问题呀,这就好比咱身体里的一个小军队出了乱子。

那在护理方面,可得好好下功夫嘞!先来说说这病人的身体状况观察吧,那可得像老鹰盯着小鸡似的,时刻留意着。

看看有没有啥异常的症状出现呀,比如发烧啦、出血啦,要是不仔细看着,那出了问题可咋办哟!咱得随时准备应对这些小状况,不能让它们成了大麻烦。

饮食也是个大问题呢!不能啥都乱吃呀,得给病人准备营养丰富又好消化的食物。

就像给汽车加好油才能跑得顺溜一样,病人吃好了才有劲对抗病魔呀。

那些辛辣刺激的食物,就赶紧靠边站吧,可别来捣乱啦。

病人的心情也很重要嘞!要是整天闷闷不乐的,那对恢复可没啥好处。

这就好比花儿没有阳光照耀,能长得好吗?所以呀,咱得想法子让病人开心起来,讲个笑话呀,陪着聊聊天呀,让他们知道有人关心着他们呢。

再说说这卫生问题,那可得讲究得很嘞!病房得干干净净的,就像咱自己家一样整洁。

病人自己的个人卫生也不能马虎,勤洗手、勤换衣服,这样才能减少感染的风险呀。

还有呀,病人的休息也得保证好。

不能让他们太累了,该休息的时候就得好好休息,这就跟手机充电似的,电充满了才能更好地工作呀。

要是休息不好,那身体怎么能恢复得快呢?那要是病人出现了出血的情况咋办呢?别急别急,咱得冷静应对呀。

看看出血的部位和程度,赶紧采取相应的措施呀。

就像消防员灭火一样,得迅速行动起来。

哎呀呀,这 MDS 护理真的是一点都不能马虎呀!每一个细节都得照顾到,就像织一张大网,不能有漏洞呀。

咱得用心去做,让病人感受到温暖和关爱,让他们知道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这可不是开玩笑的事儿,咱得认真对待,不然怎么能帮助病人战胜病魔呢?大家说是不是这个理儿呀!。

mds的治疗和用药方案

mds的治疗和用药方案

mds的治疗和用药方案一、MDS的定义和病因分析MDS是一种骨髓造血干细胞恶性增生性疾病,具有骨髓内造血干细胞异常克隆增殖、骨髓内造血细胞分化受阻、外周血细胞减少、贫血、血小板减少及形态异常等特征。

其病因复杂,包括环境和遗传因素。

二、MDS的分类和临床表现MDS按国际预后评分系统(IPSS)分为低、中、高风险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贫血、疲劳、出血易、感染等。

具体分类和表现可结合患者个体情况进行评估。

三、MDS的治疗原则和方法治疗原则包括控制症状、延长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

目前主要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支持治疗等,具体应根据患者病情和年龄等情况选择。

四、MDS的用药方案药物治疗主要包括:1. 促红素(EPO):用于治疗贫血,可提高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水平。

2. 奥沙利铂:用于治疗MDS相关贫血,可提高贫血缓解率和生存率。

3. 阿仑膦酸钠:用于治疗骨髓纤维化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可减轻疼痛和骨质疏松等症状。

4. 达拉菲:用于治疗MDS相关贫血,可提高贫血缓解率和生存率。

5. 雷公藤酸钠:用于治疗MDS相关贫血,可提高贫血缓解率和生存率。

五、MDS治疗中的护理措施护理措施包括:1. 定期测量患者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等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2. 加强营养支持,增加蛋白质摄入、补充维生素等,提高患者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3. 加强口腔护理,避免口腔溃疡和感染。

4. 定期进行心理疏导,缓解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六、MDS治疗后的随访和预防治疗后应定期进行随访,包括常规血常规、骨髓活检等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复发和转化等情况。

预防措施包括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增强体质、健康生活方式等。

范文:MDS是一种临床常见的骨髓造血干细胞恶性增生性疾病,其病因复杂,包括环境和遗传因素。

MDS主要表现为贫血、疲劳、出血易、感染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期。

因此,对MDS的治疗和用药方案需要高度重视。

骨髓异常增生综合症治疗方法

骨髓异常增生综合症治疗方法

骨髓异常增生综合症治疗方法骨髓异常增生综合症(MDS)是一类由于骨髓干细胞异常增生导致的疾病,通常表现为血液细胞数量减少和功能异常。

治疗骨髓异常增生综合症的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和支持性治疗等多种手段。

在选择治疗方法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情严重程度进行综合考虑,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药物治疗是治疗骨髓异常增生综合症的常见方法之一。

目前,常用的药物包括抗代谢药物、免疫调节剂和生长因子等。

抗代谢药物可以通过抑制骨髓干细胞的异常增生来改善患者的症状,如环磷酰胺、阿糖胞苷等。

免疫调节剂可以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抑制骨髓干细胞的异常增生,如依马替尼、沙利度胺等。

生长因子可以刺激造血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促进血液细胞的生成,如重组人血红素、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等。

在使用药物治疗时,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血液学指标和药物的副作用,及时调整用药方案,以确保治疗的安全和有效性。

除了药物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也是治疗骨髓异常增生综合症的重要手段之一。

造血干细胞移植可以通过输注健康供者的造血干细胞来重建患者的免疫系统和造血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对于适合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这种治疗方法可以取得长期的疗效,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如移植排斥反应、感染和移植物抗宿主病等。

因此,在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前,需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评估,选择合适的供者和移植方案,以及加强术后的支持性治疗和监测。

此外,支持性治疗也是治疗骨髓异常增生综合症的重要手段之一。

支持性治疗包括输血、抗感染治疗、营养支持和心理支持等。

输血可以帮助患者补充缺乏的血液成分,改善贫血和出血的症状。

抗感染治疗可以预防和治疗感染,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营养支持可以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增强免疫力,促进康复。

心理支持可以帮助患者树立信心,积极面对疾病,减轻心理压力,提高生活质量。

综合来看,治疗骨髓异常增生综合症的方法多种多样,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情严重程度进行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mds血常规判定标准

mds血常规判定标准

mds血常规判定标准一、什么是MDS呢?MDS就是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啦,这可不是个小事情呢。

血常规在判断MDS的时候可是很重要的哦。

血常规就是咱们平常去医院抽血检查的那个项目,看起来小小的血常规,里面的门道可多啦。

二、白细胞的情况。

1. 白细胞数量。

- 在MDS的血常规判定中,白细胞的数量常常会出现异常。

正常的白细胞是咱们身体的小卫士,能抵御病菌入侵。

对于MDS患者来说,白细胞可能会减少。

就像本来有一群很厉害的士兵在守城,突然士兵数量变少了,那这个城就有点危险啦。

一般来说,正常成年人白细胞的数量在(4.0 - 10.0)×10⁹/L,如果白细胞计数低于这个范围,就可能是一个提示哦。

不过呢,也有些MDS患者白细胞可能会正常或者稍微偏高一点,但这种情况比较复杂啦。

2. 白细胞的分类。

- 白细胞又分为好几种类型呢,像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之类的。

在MDS患者的血常规中,中性粒细胞的比例或者绝对值可能会有改变。

中性粒细胞可是对抗细菌感染的主力军呀。

要是它的数量或者比例不正常,就好像战斗队伍里少了大将一样。

比如说,中性粒细胞的绝对值如果低于1.5×10⁹/L,那就要多留意啦,这可能是MDS的一个表现呢。

三、红细胞相关的判定。

1. 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含量。

- 红细胞就像是一个个小小的运输船,把氧气运送到咱们身体的各个角落。

在MDS患者中,红细胞计数常常会减少,血红蛋白的含量也会跟着下降。

正常男性的血红蛋白一般在120 - 160g/L,女性在110 - 150g/L。

如果血红蛋白低于这个范围,人就会出现贫血的症状,像脸色苍白、容易疲劳之类的。

这在MDS患者中是很常见的现象呢。

红细胞计数如果也低于正常范围,那就更要怀疑是不是MDS在捣乱啦。

2. 红细胞的形态。

- 不仅仅是数量和血红蛋白的问题哦,红细胞的形态在MDS患者的血常规里也可能不正常。

正常的红细胞是圆圆的,中间有点凹进去,像个小盘子一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DS是世界范围的疑难病,现代医学缺乏满意疗法,近年来多主张联合用药,中西医结合成为提高MDS疗效的唯一途径。

北京中西医结合血液病医院专家经过长期临床验证提出对MDS采取不同中西医疗法,中医认为其多见气血两虚,气阴两虚,脾肾阳虚为本。

治疗的关键在于调整肝、脾、肾的功能,达到恢复机体免疫力的目的,为此我们以中西药刺激造血,重点选用对原始细胞有分化作用的药物并使之逐渐凋亡,如调肝化癥诱导方为主,参麦饮、诱导分化剂及细胞因子等。

此外还可以用益肾扶正诱导方为主对抗化疗的副作用,消除残留的白血病细胞;应用益气生血解毒抗白法,促使正常造血功能恢复并减少出血感染等并发症。

总之,中医扶正培本诱导抗白法,既可促进造血恢复,又可抑制病态造血。

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和辨证辩病相结合,治疗该病,可收到满意的效果。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分为难治性贫血(RA)、难治性贫血伴环形铁粒幼细胞增多(RAS)、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RAEB)、转变中的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RAEB-t)、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CMML)五个类型(WHO将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归类到骨髓增殖性疾病,转变中的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归类到急性白血病)。

其临床表现以贫血为主,大多数有症状的患者往往主诉逐渐发生疲倦、乏力、气短和面色苍白、口唇指甲苍白,甚者头晕、心悸、发热,鼻腔、牙龈出血,约20%患者脾脏肿大,但半数患者无症状,在体检时偶然发现。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检查表现为贫血,红细胞、血红蛋白减少者占90%,半数患者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均减少,也有少数单纯血小板减少,且见巨大红细胞、有核红细胞等病态造血,骨髓增生正常或活跃或明显活跃者占95%,仅少数患者增生减低,伴有病态造血。

目前西药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多采用支持疗法、诱导分化、刺激造血、细胞毒药物化疗、骨髓移植等方法。

我国临床工作者已把中西医结合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作为主要研究课题,积极开展发病原因和药物疗效的研究工作,认为该病中医属“虚痨”范畴,发病原因与环境污染、化学药物以及放射性物质接触有关。

基本病机在于肾精亏虚、热毒内蕴。

肾主骨,生髓藏精为五脏之术。

肾精亏虚、热毒内蕴引发“虚痨”,表现为贫血、面色苍白或面黄、口唇指甲苍白、疲倦、乏力,甚者头晕、心悸、气短。

热毒炽盛则见发热,破血妄行可见鼻腔、牙龈出血,热毒瘀滞见肝脾肿大。

根据中医传统理论,结合现代科学技术,西医辨病,中医辨证,中西医有机结合治疗该病。

补肾填精、解毒清热化瘀为其治疗方法。

常用药物有西洋参、鹿茸、鹿角胶、冬青子、金凌草、羚羊角、双花、八月扎等,以贫血为主者表现为头晕、疲倦乏力、心慌气短、面色萎黄或苍白、指甲淡白、舌淡脉细,治以补肾填精为主。

以贫血伴发热、出血、肝脾肿大舌暗苔黄者,治以补肾解毒为主,抑制病态造血,诱导分化幼稚细胞向成熟细胞转化,恢复骨髓造血功能,可使临床症状消失,血象,骨髓象缓解。

MDS是骨髓异常克隆性疾病,无特效治疗方法,晚期多进展为造血功能衰弱或转为白血病。

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3例MDS-RA,达长期缓解。

报道如下。

1 病例资料例1:,男, 30岁。

因头晕、乏力2月齿龈出血2天,于1982年5月入院。

查体:贫血貌、肝脾淋巴结不大。

血常规:Hb 42.0g/L,RBC 1.42×1012/L, WBC 2.6×109/L,BPC 10.0×109/L, N 0.58, L 0.31 M0 0.11。

髂后骨髓象:骨髓增生明显活跃、粒系0.58、红系0.24、淋巴细胞0.18、粒红二系明显巨幼样改变,病态造血,部分幼粒细胞核浆发育紊乱,胞浆颗粒粗大、增多,空泡易见,可见巨中、晚、杆状核粒细胞,幼红细胞可见双核、畸形核、奇数核,原始﹢早幼粒细胞0.04,可见小巨核细胞、巨核细胞12只,血小板少见。

外Fe3+,内Fe 54%,无环形铁粒幼细胞,血片未见幼红幼粒细胞。

诊断:难治性贫血,给予叶酸、VB12、VB6、康力龙、中药,输血治疗,半年不见好转,转天津、北京医院治疗。

诊断:难治性贫血,治疗半年无效。

返回佳市,采取中药治疗,定期到医院输血,半年后停止输血,血常规逐渐好转。

2年后血常规:Hb 60.0g/L,RBC 1.98×1012/L,WBC 3.0×109/L,BPC 40×109/L。

2006年血常规:Hb 80.0g/L,RBC 2.8×1012/L,WBC 4.2×109/L,BPC 80.0×109/L, N 0.50, L 0.46, M0 0.04。

例2:患者,女, 22岁。

因阴道流血不止10天,于1995年7月入院。

查体:贫血貌、肝脾淋巴结不大。

血常规:Hb 60.0g/L,RBC 1.98×1012/L,WBC 3.0×109/L,BPC 40×109/L, N 0.60,L 0.32, M0 0.06。

髂后骨髓象:骨髓增生明显活跃,粒系统0.50,红系统0.44,淋巴细胞0.16,原始+早幼粒细胞0.05,小巨核细胞易见。

粒系可见巨中、晚、杆状核粒细胞,红系可见双核、畸形核、奇数核。

幼红细胞,巨核细胞15只,血小板少见。

外Fe3+,内Fe 74%,无环形铁粒幼细胞,血片未见幼稚粒细胞。

诊断:MDS-RA,给予输血、止血、叶酸、VB12、康力龙、维甲酸、环孢菌素、中药等药物治疗3个月不见好转,转天津、北京医院治疗半年无效,返回佳市继续住院治疗。

最低Hb 20g/L,每周输血3次,因经济原因自动出院,边服中药,边定期输血,半年后不再输血,用药2年后血常规逐渐好转,治疗4年恢复正常工作和生活。

例3:患者,男, 19岁。

因头晕、乏力1个月鼻衄,于1998年3月入院。

查体:贫血貌,肝脾淋巴结不大。

血常规Hb 33.0g/L, RBC 0.96×1012/L,WBC 2.10×109/L,BPC 5×109/L, N 0.56, L 0.39, M0 0.05。

髂后骨髓象:骨髓增生明显活跃,粒系统0.46,红系统0.42,淋巴细胞0.12,原始+早幼粒细胞0.04,粒系统可见巨中、晚、杆状核粒细胞,部分幼红细胞胞体大,染色质疏松,可见双核、畸形核幼红细胞,可见小巨核细胞,巨核细胞12只,血小板少见,血片未见幼稚细胞。

诊断:MDS-RA,治疗3个月无效。

转天津、北京、沈阳医院治疗1年余,疗效不理想,血常规Hb 30.0g/L, RBC 0.92×1012/L,WBC 2.2×109/L,BPC 5×109/L,因经济原因返回佳市,主要以中药为主治疗,补气、补血、滋阴,治疗2年后血常规好转,不需要输血。

2003年血常规Hb 140g/L,RBC 4.62×1012/L,WBC 6.2×109/L,BPC 150×109/L, N 0.60, L 0.40,正常工作,停止治疗。

2 讨论MDS-RA型是低危MDS的,属于MDS疗程早期,病理表现为骨髓中造血细胞过度增殖和过度凋亡。

本文3例均经北京、天津、沈阳医院诊断和治疗,效果不满意,因经济原因,采用中药治疗。

中医认为血液的生成与脾肾两脏的关系密切,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成之源,肾为先天之本,主骨生髓主藏精,脾虚则气血无源,肾虚则精血不足,根据中医治疗血液病的理论,采用补脾肾,主要中药有:红参、党参、白术、熟地、当归、川贝、黄芪、阿胶、枸杞子、丹参、丹皮、菟丝子等药物,根据不同时期,对症论治,不断变化方剂,最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MDS)是造血干细胞克隆性疾病。

血细胞的生存有量与质的异常,临床上表现难治的程度不等,不同系列或三系血细胞减少,骨髓细胞增生,有病态造血现象,如不积极治疗可能转化为急性白血病。

我中心采用中西结合,以中医为主,配用本院以多年临床及数以万计患者成功治愈的经验研发的最新药剂,加上脐血干细胞的输注疗法,见效快、疗程短、费用低无毒副作用,可达到满意疗效,获根治目的。

疗程,三个月为一疗程,一般一疗程获效,2——4疗程达到临床治愈,再予巩固治疗达到根治。

疗效:①MDS-RA(难治性贫血)有效率98%,治愈率85%。

②MDS-RAS或RARS(环状铁粒幼细胞难治性贫血),有效率92%,治愈率70%。

③MDS-RAEB(难治性贫血伴有原始细胞增多),有效率92%,治愈率50%。

④MD-RAEB—T(转变中的难治性贫血伴有原始细胞曾多),有效率88%,治愈率30%。

⑤cmml(慢性粒一单核细胞白血病),有效率88%,治愈率30%。

附典型病例:①武汉市蔡甸区索河官乡桥村四组吴燕波男 19岁,患MD3—RA,治愈,七年,已工作。

②湖北仙桃市三伏镇个体户李小强,男,65岁,患MDS—RAS,治愈18年。

③江西省赣州市木材场聂艳奇,女,30岁,患MDS—RAEB,治愈10年。

MDS的治疗目前,西医尚无特效治疗方法,多数患者依赖输血维持生命,20%到30%的患者转变为急性白血病。

北京东四医院血液科已把中西医结合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作为主要研究课题,认为该病中医属“虚痨”、“髓毒”范畴,发病原因与环境污染、化学药物以及放射性物质接触有关。

基本病机在于邪毒内蕴、肾精亏虚。

肾主骨,生髓藏精为五脏之术。

邪毒内蕴暗耗精血,导致肾精亏虚,表现为贫血、面色苍白或面黄、口唇指甲苍白、疲倦、乏力,甚者头晕、心悸、气短。

邪毒化热,则见发热,热迫血妄行可见鼻腔、牙龈出血,邪毒瘀滞见肝脾肿大。

根据中医传统理论,结合现代科学技术,西医辨病,中医辨证,中西医有机结合治疗该病,我们研制出生血调控疗法治疗MDS。

最新药理学研究发现,许多中药能够从基因分子水平调控造血细胞的增殖与分化,最新药理学研究发现,许多中药能够从基因分子水平调控造血细胞的增殖与分化,常用补肾生血中药人参的有效成分人参皂甙能上调T淋巴细胞白介素-3、白介素-6基因的表达,从而促进这些造血症调控因子的分泌,刺激造血细胞增殖,补血要药枸杞有效成分枸杞多糖能下调血细胞凋亡基因Fas表达,上调抗凋亡基因Bcl-2的表达,从基因水平证实了其显著的抗凋亡作用,当归、川芎、丹参能上调骨髓单个核细胞Bcl-2/Bax比值,发挥抗凋亡作用。

还有一些中药具有促凋亡效应,如中药亚砷酸通过降解PML/RARα基因产物,促进早幼粒细胞的分化与凋亡,白英能够控制HL-60白血病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凋亡,防己能够下调多药耐药基因MDR的表达,逆转细胞耐药。

还有一些中药通过对造血基质细胞的影响,调控血细胞的分化与增殖。

基于这些研究,我们研制出生血调控疗法治疗MDS,使MDS的造血异常得到纠正,正常造血功能得以恢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