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午餐》教学设计与反思

合集下载

营养午餐教学反思

营养午餐教学反思

营养午餐教学反思
营养午餐教学反思
一、教学目标
1、教育学生关于营养午餐的重要性;
2、让学生学会如何制作营养午餐,促进其营养良好;
3、引导学生辨别营养午餐的来源。

二、教学内容
1、以“营养午餐的重要性”为主题,让学生了解午餐的重要性以及营养午餐的作用;
2、分组准备营养午餐,引导学生学习如何制作合理的营养午餐,学习各种食物组合与营养成分的重要性;
3、通过实验与游戏的形式,引导学生培养营养午餐的认知能力。

三、教学过程
1、开篇:让学生讨论午餐的重要性。

2、引入:介绍营养午餐的作用和重要性。

3、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制作营养午餐。

4、实践:让学生实际操作制作营养午餐,帮助他们体会如何搭配食材,如何制作出营养午餐。

5、游戏:让学生玩游戏,帮助他们辨别不同食物的营养成分,让他们学会如何搭配出营养午餐。

四、教学总结
1、本次教学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了营养午餐的重要性和正确的
制作方法;
2、学生表现出了良好的主动性,通过实践体验的方式让学生记住了更多关于营养午餐制作和营养成分的知识;
3、本次活动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还能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增强学生的营养观念和营养行为。

营养午餐教案和反思

营养午餐教案和反思

营养午餐【教学内容】教材第101~102页内容。

【教学目标】1.了解健康常识,知道吃好午餐的重要性。

2.懂得科学、合理营养饮食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3.会用专家的建议正确地分析午餐菜肴中营养成分,综合运用简单的排列组合、统计等相关知识设计调配科学、合理午餐食谱。

4.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重点难点】1.能合理地调配午餐食谱,对学生平时不正确的饮食习惯有所改变。

2.理解“不低于、不超过”的含义。

【教学准备】课件、纸、笔、表格,计算器等。

教学过程【情景导入】师:同学们,民以食为天,每个人都离不开吃。

这里老师准备了一些精美的菜肴图片想和大家一起来欣赏。

说说你此时的心情吧!生:汇报看到美味的菜肴口水直流、大吃特吃……师:这些看上去诱人的美食是否营养健康呢?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进入《营养午餐》共同探讨。

板书课题:营养午餐。

【新课讲授】师:那么谁能说一说,什么样的午餐才是营养的呢?生:味道好、有营养。

师:一份好的午餐,除了满足好吃之外,营养均衡也很重要。

同学们正是长身体的时候,科学的饮食更加重要。

让我们一起看看专家的意见。

教师出示有关热量,脂肪,蛋白质的资料,学生阅读师:你是怎样理解“不低于”,“不超过”的含义?你能用数学符号表示出来吗?师:有了这两个指标,我们就可以衡量这所小学食堂提供的午餐菜谱是否营养健康。

厨师长很细心把每种菜进行编码,搭配出三种套餐课件出示:菜中热量、脂肪和蛋白质的含量表。

师:你会选择哪一种套餐呢?哪份套餐符合营养标准呢?生:A:热量总和:1254+899+911=3064(千焦)脂肪总和:19+15+11=45(克)生:B:热量总和:2462+1020+564=4046(千焦)脂肪总和:25+16+12=53(克)生:C:热量总和:1033+1095+497=2625(千焦)脂肪总和:18+23+7=48(克)师:请你判断一下,这3份菜谱是否符合营养标准?生1:A热量3064千焦>2926千焦B热量4046千焦>2926千焦生2:A脂肪45克<50克C脂肪48克<50克生3:午餐A的两项都符合营养标准,午餐B脂肪超标,午餐C热量不达标。

四年级数学下册《营养午餐》教案、教学设计

四年级数学下册《营养午餐》教案、教学设计
1.生活化教学: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选取贴近学生生活的午餐案例,让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中感受营养知识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展示不同午餐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分析、讨论,发现午餐中的营养问题。
-设计午餐食谱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操作中学习营养计算方法,提高实践能力。
2.情境创设:创设有趣的情境,如设计一场“营养午餐大赛”,让学生在竞赛中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实践操作:让学生设计午餐食谱,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4.总结反思:通过评价午餐的营养价值,引导学生总结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关注健康:使学生认识到合理膳食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2.珍惜粮食:培养学生节约粮食、反对浪费的观念,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5.观察记录:要求学生连续一周记录自己的午餐饮食情况,包括食物种类、营养成分等,并在周末进行总结,分析自己的饮食结构是否合理,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1.设计一份符合营养均衡的午餐食谱:学生需要结合所学知识,设计出一份营养均衡的午餐食谱,包括主食、蔬菜、肉类、豆制品等食物的搭配。在设计中,要求学生关注食物营养成分的搭配,力求做到营养全面、均衡。
2.撰写一篇关于营养午餐的感悟文章:学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写作:
-对营养均衡的认识和体会;
-在设计午餐食谱过程中的心得和感悟;
四年级数学下册《营养午餐》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营养均衡的概念,了解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及作用,如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2.学会使用简单的计算方法,计算出午餐中所含营养素的大致比例,并能根据此比例评价午餐的营养价值。

人教版数学四下数学活动《营养午餐》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四下数学活动《营养午餐》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四下数学活动《营养午餐》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营养午餐》是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的一个数学活动,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本节课通过设计一个午餐的营养搭配问题,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应用、加减法和乘除法的运算规律,以及数据的收集和处理等数学知识。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知识,对加减法和乘除法也有一定的理解。

他们具备了一定的问题解决能力,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但他们在数据的收集和处理方面可能还比较薄弱,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来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运用分数的知识,解决实际的营养午餐搭配问题;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合作交流,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运用分数的知识,解决实际的营养午餐搭配问题;2.难点:学生能独立思考,合理搭配午餐的营养成分。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合作交流法和实践活动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思考,解决营养午餐的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午餐搭配的案例和问题;2.学生准备笔记本、笔等学习用品;3.教室准备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案例和问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真实的午餐搭配案例,引发学生对营养午餐的关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营养午餐的搭配问题,让学生观察和思考如何合理搭配午餐的营养成分。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每组设计一个营养午餐的搭配方案,并解释搭配的理由。

4.巩固(10分钟)学生互相交流各自的搭配方案,讨论哪种搭配更加合理,为什么。

5.拓展(10分钟)教师提出更深入的问题,如:如何根据个人的需求和喜好来搭配午餐?如何评价一个营养午餐搭配的好坏?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营养午餐》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营养午餐》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营养午餐》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营养午餐》是一节实践活动课,通过设计营养午餐的方式来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应用。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知识,对分数的加减法有了一定的理解。

但学生在实际应用分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方面还略显不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应用,能够运用分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应用。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

教师通过设计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分数知识解决问题;同时,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食材图片和营养午餐设计模板。

2.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3.提前分组,每组选定一名组长。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展示各种美食,引导学生关注营养午餐的重要性。

提问:“你们认为怎样的午餐才算是营养午餐?”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案例,讲解营养午餐的设计原则。

引导学生了解午餐中各营养成分的比例,以及如何运用分数表示这些比例。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一份营养午餐。

每组选定一名组长,负责统筹组内讨论和成果展示。

4.巩固(10分钟)各小组展示自己的设计成果,其他小组对其进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分数知识对午餐设计进行优化。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思考:如何将营养午餐的设计原则应用到日常饮食中?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提出自己的建议。

营养午餐 教案

营养午餐 教案

营养午餐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营养午餐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搭配一份营养均衡的午餐。

2、帮助学生认识不同食物的营养价值,培养学生合理选择食物的能力。

3、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提高学生对健康饮食的关注度。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了解营养午餐的基本标准和食物搭配原则。

(2)学会根据营养需求选择合适的食材和烹饪方式。

2、教学难点(1)如何将营养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制定个性化的营养午餐计划。

(2)改变学生不良的饮食习惯,培养长期的健康饮食意识。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营养午餐的相关知识和概念。

2、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自己的饮食习惯,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改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让学生明白合理搭配午餐的重要性。

4、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搭配一份营养午餐,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包含营养午餐的标准、各类食物的营养价值、食物搭配的图片等。

2、食物模型或图片:展示不同的食物,便于学生直观了解。

3、活动表格:用于学生记录自己的饮食情况和设计营养午餐。

五、教学过程1、导入(5 分钟)通过播放一段关于学生在学校吃午餐的视频或图片,引发学生对午餐的关注。

提问学生:“你们觉得自己的午餐营养吗?”引导学生思考午餐的重要性,从而导入新课。

2、知识讲解(15 分钟)(1)介绍营养午餐的概念和标准。

营养午餐应包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且比例要合理。

(2)讲解各类食物的营养价值。

如碳水化合物主要来自谷类、薯类等;蛋白质来自肉类、鱼类、豆类等;脂肪来自植物油、动物油等;维生素和矿物质来自蔬菜、水果等。

(3)强调食物搭配的原则,如多样化、适量、荤素搭配等。

3、小组讨论(10 分钟)组织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自己平时的午餐习惯,包括喜欢吃的食物、经常选择的菜品等。

然后让每个小组派代表发言,分享讨论结果。

教师在学生发言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自己午餐中存在的问题,并思考如何改进。

《营养午餐》的教学设计与反思

《营养午餐》的教学设计与反思

《营养午餐》的教学设计与反思《营养午餐》的教学设计与反思一、教学理念1、教材分析《营养午餐》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中的综合应用知识,这部分教材结合学生的实际,围绕午餐的营养问题设计相应的教学综合应用活动。

2、学情分析学生对于生活中的数学尤为感兴趣,四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合作意识和自主探究能力,有较为严谨的思维习惯,学生的兴趣和较良好的学习习惯及对排列组合、统计知识的理解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综合运用简单的排列组合,统计等相关知识解决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学、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等方式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学生养成科学饮食的习惯,感受祖国对下一代的关心和爱护。

三、教学重点、难点综合运用简单的排列组合,统计等相关知识。

四、教法与学法1、教学方法:以合作式学习及探究式学习为中心,通过不同的教学活动,使学生感知、体验、实践、参与。

2、学法指导(1)提高学生自学、探究和合作学习的能力,课堂上把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与培养学生个性健康发展有机结合,体现人文主义教育,引导学生要均衡营养、不挑食、偏食等。

(2)注重过程评价,用恰当的、合理的、充满激情的评价语言进行师生或生生评价,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教具学生:10种菜肴图片教师:菜谱多媒体课件画有统计表的小黑板4、课时:1课时五、教学互动设计(一)总观全课,明确任务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上本节课我们要达的学习目标,仔细阅读并理解本节课要完成的任务,好吗?(设计意图:在进行新课前,先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这样达让学生更有目的性。

)(二)以“趣”切入1、师:请同学们欣赏大屏幕上展示的10岁儿童的照片(特胖和特瘦的),看后你有什么想说的?(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这些跟教学内容有关的照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师:怎样用餐才不会让我们的身材出现这样的问题呢?其实用餐中是有很大的学问的,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索点菜中的奥秘。

2024年四年级数学下册《营养午餐》教案设计

2024年四年级数学下册《营养午餐》教案设计

2024年四年级数学下册《营养午餐》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调查、收集数据,了解营养午餐的意义,增强健康意识。

2.培养学生运用统计方法整理和分析数据的能力。

3.激发学生合作交流的欲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培养学生运用统计方法整理和分析数据的能力。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三、教学准备1.课件或黑板2.数据收集表3.计算器四、教学过程1.导入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营养午餐的重要性吗?为什么我们要吃营养午餐呢?生:营养午餐可以让我们身体健康,提高学习效率。

师:很好!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如何设计一份营养午餐。

2.数据收集师:我们需要了解同学们平时午餐的菜谱。

请大家拿出数据收集表,记录下自己一周内的午餐菜谱。

生:(填写数据收集表)师:同学们,你们觉得哪些食物是营养丰富的呢?生:蔬菜、水果、肉类、豆类等。

3.数据整理师:我们将这些数据进行整理。

请同学们将数据收集表上的食物分类,并统计各类食物的出现次数。

生:(整理数据)师:同学们,你们可以分享一下自己的统计数据吗?生1:我发现肉类出现次数最多,达到了10次。

生2:我发现蔬菜出现次数也很多,有8次。

生3:我发现水果出现次数较少,只有3次。

4.数据分析师:很好!根据大家的统计数据,我们可以看出肉类和蔬菜是午餐中比较常见的食物。

那么,我们如何设计一份营养午餐呢?生:我们可以根据食物的分类,选择适量的肉类、蔬菜、水果等,保证营养均衡。

师:对!营养午餐要注重食物的搭配,保证营养均衡。

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各类食物的营养价值。

5.设计营养午餐师:请同学们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一份营养午餐。

要求:食物种类丰富,营养均衡。

生:(设计营养午餐)师:同学们,你们可以分享一下自己的设计成果吗?生1:我设计的营养午餐有红烧肉、炒青菜、炖豆腐、水果沙拉等。

生2:我设计的营养午餐有烤鸡、蒸鱼、炒胡萝卜、凉拌黄瓜、苹果等。

生:老师,我们明白了!我们会注意饮食营养,保持身体健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营养午餐》教案设计与反思望月湖二小陈华玲教案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48、49页。

教材分析:这部分教材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围绕午餐的营养问题设计了相应的数学综合应用活动。

教材用表格和专家发言的形式,给学生提供了10种菜肴的营养成分含量和10岁左右儿童应从午餐中获取营养物质的指标等相关知识,在此基础上设计了让学生判断学校提供的午餐是否合格、自己动手搭配符合营养标准的午餐、统计全班同学喜爱的五种搭配方案等活动。

一方面可使学生综合运用简单的排列组合、统计等相关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另一方面,学生通过了解各份菜中热量、脂肪、蛋白质的含量和营养午餐的一些基本指标,还能促使学生克服偏食、挑食的毛病,养成科学饮食的习惯。

教案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健康常识,知道吃好午餐的重要性。

(2)会用专家的建议正确地分析午餐菜肴中营养成分,能设计调配科学、合理午餐食谱。

(3)培养学生从繁杂的数据中,获取所需信息的能力。

(4)懂得科学、合理营养饮食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5)学以致用,学会健康生活。

2、过程与方法:通过了解各份菜中热量、脂肪、蛋白质的含量和营养午餐的一些基本指标,促使学生克服偏食、挑食的毛病,养成科学的饮食习惯。

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会与他人合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案重点:培养学生整理数据、利用数据的能力。

教案难点:理解“不低于”、“不超过”的含义。

教案过程:一、联系生活实际,导入新课。

1、谈话。

师生交流平时常吃的菜肴和比较喜欢的菜肴。

2、创设情境。

(1)大家都有自己喜欢吃的菜,如果今天你自己做主,你想怎样安排自己的午餐呢?(指名说)师:你认为刚才的同学的安排科学、合理吗?(学生初步判断是否合理。

)(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步感知饮食要注意基本的荤素搭配)(2)今天老师想让我们班的同学都来做一个——小小营养师,从老师提供的这些菜中选出最喜欢的三道菜为自己搭配一套午餐。

(出示图片)(设计意图:通过图文结合,让学生能更直观的进行想象和思考,启发学习兴趣。

)二、自主讨论,研究1、自主配餐。

(1)学生根据要求自主搭配一份菜谱。

(2)交流,展示学生的搭配方案。

(教师随机选择搭配方案)2、科学评判。

(1)介绍科学的配餐要求。

那我们点的菜是否符合营养学标准呢?同桌计算三种营养菜谱的热量和含脂肪量。

(教师提供相应的营养成分表)①师生交流。

“不应低于”、“不超过”是什么意思?用数学符号应该怎样表示?②汇报结果。

A符合标准,B脂肪超标,C热量不达标。

(2)了解每份菜中热量、脂肪和蛋白质的含量情况。

(P48)交流:①了解老师提供的菜普的营养含量。

②从营养含量表中你能得到什么信息?(3)计算调整。

①利用菜谱的营养含量表,用口算、估算的方法或利用计算器算一算黑板上的三道菜热量总和和脂肪总和分别是多少?②提出问题:如果你的配菜方案不符合标准,准备怎样调整?(将超标的调低,将不足的调高。

)(教师以其中的一个方案为例进行指导)③利用这个方法判断自己设计的菜谱是否符合营养标准,并适当调整。

④汇报交流:学生将调整菜谱的方法及调整后的菜谱在小组内交流。

⑤讨论:热量不够或脂肪超标对我们的身体有什么影响?(设计意图:让学生将平时生活中所了解到的生活常识运用到课堂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三)实践运用1、小组合作:你能搭配多少种营养午餐?(不必要求学生列出所有的搭配方案)2、分组讨论。

(教师可巡视班级,检查监督学生的活动情况,也可参与到学生的讨论活动中,了解学生的讨论情况,给予必要的帮助并相应调整课堂计划)3、集体汇报。

各组派代表汇报本小组的搭配方案。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在讨论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在合作、讨论的过程中产生对知识认知的欲望]4、师生共同分析总结营养搭配的要求:晕素搭配,营养均衡。

(四)调查统计1、展示全班同学搭配的所有方案。

2、统计全班同学最喜爱的5种搭配方案。

(1)分发调查问卷,每个人选择自己最喜爱的5种方案。

(2)运用统计方法统计出全班同学最喜爱的5种方案,并制成统计表。

(3)根据统计表绘制成复式条形统计图。

(4)分析统计结果:哪一种搭配获取的蛋白质最多?(五)深化运用1、了解班上一些人,如:肥胖儿童、偏瘦儿童、运动员的饮食情况。

[设计意图:让这节课的内容更进一步渗透到学生的脑海里,知道营养对人体的重要,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2、提出问题:如果要为他们各搭配一份合理的菜谱,应该注意什么?3、小组合作,运用科学营养配餐的原则为这三种人群各搭配一份合理的菜谱。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学以致用,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实践是数学知识的延伸,也是数学知识的来源]4、汇报交流。

(六)全课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课后可以通过其他方法获得更多的有关食物营养成分的知识,为自己搭配更为丰富的营养午餐。

反思:本节课在教案中,我采用谈话了解学生的饮食爱好入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为自己做主设计午餐为前提,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通过交流、讨论,提高对课程知识的认识;以小组活动的形式,通过合作,讨论完成对营养午餐的认识、理解与提高。

,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用所学数学思想解决现实中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与主张。

在学习方法上,鼓励学生通过合作学习、自主探究,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对营养专家指出的一些关于合格营养午餐的指标,学生在合作交流的基础上,让学生在交流中发现“理想中的午餐”与“科学的午餐”的冲突,从而产生疑问,再通过同桌合作解决问题。

通过讨论交流,使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在营养午餐的合理搭配上达成共识,在此过程中增强学生的合作交流水平,培养团队意识,使学生学会倾听他人意见,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与主张,勤于思考、善于总结,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

最后,引导学生结合本次实践活动,了解班上偏胖或偏瘦同学的饮食习惯,看一看偏胖或偏瘦与饮食习惯之间的关系。

在分析问题时,主要应从营养的角度提出看法和建议。

如:偏胖的同学可能是日常饮食中脂肪含量超标,偏瘦的同学可能是饮食中脂肪的摄入量过少,偏胖或偏瘦同学可能都不同程度的存在挑食、偏食的习惯,等等。

指导学生就营养角度给偏胖或偏瘦同学提出相应的建议。

如:饮食中获得的热量应该达标,脂肪的摄入不要超标,应当均衡营养,不要挑食、偏食等。

也可让学生在课外了解自己熟悉的偏胖或偏瘦的人的饮食习惯。

《营养午餐》教案设计选题说明:人教版数学教材第八册49页活动目标: 1、能根据需要灵活运用口算、估算、或利用计算器进行计算;2、培养学生获取信息、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的能力;3、学会学以致用,健康生活。

活动准备:1、学生课前调查;2、发现身边的营养不均衡现象;活动过程:一、创设问题的情境师:同学们,你们看老师身材怎么样?生:……师:(出示一组肥胖、偏瘦儿童的图片)再来看这张相片上的孩子们,……师:孩子们,你们知道吗,我国共有 3.7亿儿童,其中肥胖儿童大约有3000万,偏瘦(营养不良)的2000万。

那么造成肥胖和偏瘦这些营养不均衡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生:爱吃零食、油炸食品、不爱吃水果青菜、早上不吃早餐,还有偏食、挑食,……师:看来造成肥胖和偏瘦这些营养不均衡现象的主要原因跟“吃”有关。

那么怎样吃才能吃出健康的身体呢?想知道吗?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关于“吃”的问题。

(板书:营养午餐)二、点菜活动师:请看屏幕:1、出示十道菜肴(学生表情……)师:呵呵,想吃吗?给自己点一份套餐做为今天的午餐好吗?生:好的。

师:不过老师是有要求的:这里的菜以一份为标准,为了避免浪费,只点三道菜。

点菜的时候要说出编号和菜名。

2、学生根据自己的口味点菜。

(最好点3种)生:我点2、5、6,因为这三道菜都是我喜欢吃的。

生:……(学生讲,教师板书:……)师:这两方案是否符合营养标准呢?(学生困惑)请看专家的建议:三、了解营养知识1、了解午餐的营养标准;(课件出示专家的建议,全班齐读: 10岁左右的儿童从每餐午饭菜肴中获取的热量就不低于2926千焦,脂肪应不超过50克。

)师:从专家的话中你了解了什么?生:我知道了营养专家说的是“午餐”,还知道讲的是“10岁左右的儿童”。

生:我知道了从午餐中获取的热量不低于2926千焦,脂肪不超过50克。

师:真棒,××同学能抓住专家的话中重点词语与数据。

那么谁能说说热量“不低于”2926千焦是什么意思?生:不低于就是要大于或等于2926千焦。

(板书:热量≥2926千焦)师:“千焦”是热量单位,用来计量热量的多少。

师:不超过50克是什么意思呢?生:不超过就是小于或等于50克。

板书脂肪≤50克师:专家特别提到热量和脂肪,那么热量、脂肪对我们人体有什么用呢?(这部分知识让学生自己课前查找资料,课上汇报,事先要有充分的准备)(热量除了给人在从事运动,日常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外,同样也提供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血液循环,呼吸,消化吸收等。

脂肪食入以后通过代谢转化为热量供人体使用,或转化为体脂存储于脂肪细胞中。

当摄入的热量过多,长期超过人体活动所消耗的热量时,多余的热能将转化为体内脂肪,存储于脂肪细胞中。

2、了解各种菜肴的营养成份。

师:现在我们已经了解了午餐的营养标准,那么刚才我们的两种配菜方案是否符合营养标准呢?(出示营养成份表,适当引导学生看懂表中的内容)请大家根据上面十种菜肴的营养成份,用你喜欢的方法(笔算、估算或者计算器计算),算一算。

四、判断活动:1、分组计算。

师:2、汇报。

(学生汇报时,教师要板书:)生:1号方案的菜肴是,热量总和是:大于2926千焦,符合热量标准;脂肪总和是:小于50克,符合脂肪标准。

师:其它同学计算结果一样吗?(表扬)生:2号方案的菜肴是,热量总和是:超过了热量标准;脂肪总和是:也超过了脂肪标准。

所以这个方案的配菜不符合营养标准。

师:(表扬)你能帮她调整到符合标准吗?怎么调???(渗透计算方法)生:(具体说换上哪种菜肴)师:真是个聪明的孩子,想到了调整方法。

五、配菜活动。

1、配菜;师:如果只选三种菜肴做为午餐,那么这十种菜肴还能搭配出很多种符合营养标准的方案,你们会吗?生:会师:太好了,老师相信你们……,但是先听老师的要求好吗(1)每种方案限三道菜,必须符合营养标准。

(2)每小组的组长要做好分工……,合作完成。

(点菜、记录、计算热量、脂肪、蛋白质,核查填写。

)(3)算好了一种,就可以将其填在黑板上。

提示:要想很快搭配出符合营养标准的方案,先用估算的方法或荤素搭配的方法确定每组的搭配,然后再计算验证。

(这里讲的方法问题,如果能让学生自己说最好。

)师:清楚了吗?生:清楚了。

师:好,现在开始,活动时间4分钟,看看哪组同学表现得最好,搭配的方案又多又合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