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多酚的应用及前景
茶多酚的营养价值与应用(论文)

茶多酚的功能和作用摘要茶多酚(TP)是从茶叶中分离提纯出来的多酚类化合物的复合体,大约占茶叶干重的15-30%左右,具有优越的抗氧化能力,并具有降血脂、抑制肿瘤、抑菌抗毒、解酒及保护肝脏、解毒、防止皮肤紫外损伤、抗脂质过氧化等保健功能。
茶多酚作为抗氧化剂在肉制品、油炸食品、水产品、食用动植物油脂、焙烤食品、糖果、饮料等多类食品中均有广泛的应用。
现代科学研究证明,茶多酚具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增强免疫力、降血糖、降血脂等诸多功效。
茶多酚是一种新型的天然抗氧化剂,在食品加工、医药、日用化工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
本文就茶多酚的保健功能及应用作一概述。
关键词:茶多酚性质及提取营养价值功能成分应用茶多酚是茶叶中的主要水溶性物质,是茶叶主要功能成分之一,是茶叶中多酚类物质的总称。
其多酚分子结构中具有活泼的羟基氢,能终止自由基的连锁反应,清除体内超氧阴离子自由基、防治心血管疾病、抑制肿瘤等优异功能,研究表明:茶多酚卓越的抗氧化性,能阻止和延缓不饱和脂肪酸的自动氧化分解。
茶多酚的抗氧化能力是二丁基羟基甲苯(BHT)、丁基羟基茴香醚(BHA)的4—6倍,是VE 的6—7倍,VC的5—10倍,而无合成物的潜在毒副作用[1]。
我国对茶多酚的研究始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初己开始专项研究,现在此方面也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确认了茶多酚天然抗氧化剂为我国食品添加剂之一。
现今茶多酚的功能引起了各国的广泛重视,成为各工业化国家的技术竞争目标和研究开发热点。
1 茶多酚的性质及提取1.1 组成茶多酚可分为黄烷醇类、4-羟基黄烷醇类、花色苷类、黄酮类、黄酮醇类和酚酸类等。
茶多酚在茶叶中的含量一般在15%—20%。
在茶多酚中各组成份中以黄烷醇类为主,黄烷醇类又以儿茶素类物质为主。
儿茶素类物质的含量约占茶多酚总量的70%左右。
1.2 理化性质外观:棕黄、淡黄或淡黄绿色粉末。
性质:易溶于水,可溶于乙醇、甲醇、丙酮、乙酸乙酯,不溶于氯仿,味苦涩。
绿茶中茶多酚的生物活性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

绿茶中茶多酚的生物活性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目录1. 内容概述 (2)1.1 茶多酚的概述 (2)1.2 绿茶的研究现状 (3)1.3 茶多酚的生物活性 (5)2. 绿茶中的茶多酚组分 (6)2.1 儿茶素类物质 (7)2.2 黄酮类物质 (9)2.3 酚酸类物质 (10)2.4 其他非色素有机化合物 (10)3. 茶多酚的生物活性 (12)3.1 抗氧化作用 (13)3.2 抗炎作用 (14)3.3 抗癌活性 (15)3.4 改善心血管疾病 (15)3.5 免疫调节作用 (16)3.6 其他生物活性 (18)4. 茶多酚在食品中的应用 (19)4.1 抗氧化保鲜 (20)4.2 改善食品组分 (21)4.3 功能性食品添加剂 (22)4.4 改善营养质量 (24)4.5 特殊人群食品 (24)5. 茶多酚的提取与纯化技术 (26)5.1 提取技术 (27)5.2 纯化技术 (28)5.3 提取纯化技术的发展 (29)6. 茶多酚标准化与质量控制 (30)6.1 标准化 (31)6.2 质量控制 (32)6.3 食品安全法律法规 (33)7. 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展望 (34)7.1 茶多酚含量与质量不稳定 (36)7.2 提取与纯化效率 (36)7.3 法规和标准化问题 (38)7.4 应用领域的拓展 (39)1. 内容概述绿茶作为一种传统饮品和重要的茶类,因其独特风味和丰富的bioactive compounds而备受关注。
茶多酚作为绿茶最重要的bioactive component,体现出显著的生物活性,对人体健康具有多重益处。
本文将系统地阐述绿茶中茶多酚的种别、结构特性及其生物活性,包括抗氧化、抗炎、抗肿瘤、改善心血管健康等方面。
本文将探讨茶多酚在食品产业中的应用,例如作为天然抗氧化剂、食品添加剂、开发功能性食品等,以及其加工与应用的未来发展趋势。
1.1 茶多酚的概述茶多酚(Tea Polyphenols)是一类存在于茶叶中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化合物,主要包括儿茶素(Catechins)、没食子酸(Gallic Acid)、黄烷3醇(Flavanols)和黄酮类化合物(Flavonoids)等。
茶多酚在食用植物油中的应用

茶多酚在食用植物油中的应用山东鲁花集团有限公司王珊珊一、茶多酚的概述茶多酚(teapolyphenols简写TP)是形成茶叶品质的重要成分之一,是一类存在于茶叶中的多羟基酚性化合物的混合物,俗称茶单宁、茶鞣质。
茶多酚是从绿茶中提取出来的最主要、最精华、对人体最有益的成分,是由茶叶中的黄烷醇类、黄酮、黄酮醇类、花青素类、茶白素类和酚酸及缩酚酸类组成的化合物,主要成分是黄烷-3-醇衍生物,俗称儿茶素。
这些儿茶素类化合物由于其分子中富含酚性羟基可以有效地终止脂肪氧化的连锁反应,因此在油脂及其制品中添加儿茶素类物质,能够防止或延缓油脂的氧化酸败二、茶多酚的功效及其应用茶多酚安全、无毒、具有多种生物学功效,是一种天然的氧化剂,我国于1995年7月,把茶多酚正式列为食品添加剂,并作为我国“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而使得茶多酚在食品领域的研究应用备受关注。
随着国际上相继宣布禁止BHA和BHT等合成抗氧化剂在食品领域,特别是在植物油、脂肪、蛋白质中的使用,更奠定了茶多酚在目前以及未来作为食品主要抗氧化添加剂的地位。
1、药理作用✓清除活性氧自由基,阻断脂质过氧化过程,提高人体内酶的活性,从而起到抗突变、抗癌症的功效。
✓防治高脂血症引起的疾病,增强微血管强韧性、降血脂,预防肝脏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提高人体的综合免疫能力的功效✓其它保健治疗功效:抗脂质过氧化,预防衰老;对重金属盐和生物碱中毒的抗解作用;防辐射损伤,减轻放疗的不良反应;防龋固齿和清除口臭的作用。
2、茶多酚在食品上的应用✓油脂:动植物油脂中含有一定的饱和脂肪酸,因此容易氧化而发生酸败变质,其过程为自由基的引发、传递、终止的链式反应机理,茶多酚的抗氧化作用是由于有较强供氢体的活性能够提供大量氢质子与脂肪的游离基结合,消耗脂肪酸的游离基,从而中断连锁反应,达到油脂抗氧化的目的✓肉制品加工和水产品保鲜:肉制品和水产品在保存期间常常因脂肪氧化和微生物滋生导致颜色变黄继而出现腐败味。
茶多酚的功能、制取方法及其发展前景

茶 多酚 的功 能 、 制取 方 法 及 其 发 展 前 景
梁 白达 沈舫 田军 万 云龙 甘 月明 徐 爱群 ( 七彩云南昆 明庆沣祥茶业 股份有限 公司)
摘要 : 多酚 ( P) 茶 T 是一类富含于茶 叶中 , 主要是 由表儿茶素 、பைடு நூலகம்表没食 子 子酸酯对位酚羟基 处, 也有在吡喃环的酚羟基 处。 在苯 并芘喃环和苯
有 更 深层 次 的认 识 。 关键词 : 茶 茶多酚 功 能
奶酪、 牛奶等 , 加入茶多酚不仅 可保持其原有的风味, 防腐败 , 延长保
鲜 期 , 止 食 品 退 色 , 制 和 杀 灭细 菌 , 高 食 品 卫 生 标; 延 长 食 品 防 抑 提 佳,
还 酸 消 味感 甘 爽 。 茶 叶在 我 国 种植 并 加 以饮 用 有 近 千年 的历 史 ,其作 为 中 国人 民 的 销售 寿 命 。 另 外 , 可 使 甜 味 “ 尾 ” 失 , ② 用 于 饮 料生 产 : 多 酚 不 仅 可 配 制 果 味 茶 、 檬 茶 等饮 料 , 茶 柠 还 的传 统 饮 料 ,是 世界 三 大 无 酒 精 饮 料 之一 ,健 康 饮 料排 名 第 一 是 绿 能抑制豆奶、 水 、 汽 果汁 等 饮 料 中 的 V V 等 多 种 维 生 素 的 降 解 破 A、 C 茶 。 O世纪 6 2 O年 代 初 , 日本 科 学 家 发 现茶 叶提 取 物 中含 有一 种 抗 氧 从 化 活 性成 分 , 国科 学 家相 继 深 入 研 究 , 明 它 是 一 类 多 酚 化 合 物 , 坏 , 而 保 证 饮料 中 的各 种 营养 成 份 。 各 证 ⑧ 用 于 水 果 和 蔬 菜保 鲜 :在 新 鲜水 果 和 蔬 菜 上 喷 洒低 浓 度 的 茶 即 茶 多酚 (P。而 对 茶 叶 中多 酚 类 的研 究始 于 1 纪 中叶 , 到 2 T) 9世 直 O 就 保 蔬 达 世纪 中叶 , 由于 层 析 法 的应 用 , 关于 多酚 类 的研 究 才得 到 了迅 速 的 发 多酚 溶 液 , 可 抑 制 细 菌繁 殖 , 持 水果 、 菜原 有 的颜 色 , 到 保鲜 防腐 的 目 的。 展, 目前 , 内外 学 者 对 茶 多 酚 的 大量 研 究 表 明 ,P具 有 增 强 机体 抵 国 T ④ 用 于 畜 肉 制 品 : 多 酚对 肉类 及 其 腌 制 品如 香 肠 、 茶 肉食 罐 头腊 抗 力、 氧化 、 癌 、 肿瘤 、 辐 射、 菌、 抗 防 抗 抗 抑 抗病 毒 、 降血 糖 和 血 脂 、 预 肉等 , 有 良好 的 保质 抗 损 效 果 , 具 尤其 是 对 罐 头 类食 品 中耐 热 的芽 胞 防 心血 管疾 病 、 衰 老等 多种 天 然 生物 活 性 。 抗 菌等具有显著的抑制和杀灭作用 , 有消除臭味、 味 , 并 腥 防止 氧 化 变 1 茶 多 酚 的简 介 色的 作 用 。 食 用 油 贮 藏 中加 入 茶 多 酚 , 阻 止 和 延缓 不饱 和 脂肪 酸 在 能 11 茶 多酚 又 名 茶 单 宁 、 . 茶鞣 质 , 茶 叶 中含 有 的一 类 多羟 基 酚 是 的 自动 氧 化 分解 , 而 防止 油 脂 的 质 变 哈败 , 从 使油 脂 的贮 藏 期 延长 一 类 化 合 物 的 总 称 , 称 为 T (e l p e os, 量 约 占 茶 叶 干 物 简 PT a po h n l 含 y ) 倍以上。 质 总量 的 2 % ~3 %。 T 0 O P是一 类 以儿 茶 素 类 (ae c i s为主 体 C t — hn ) e ⑤ 在食 用油贮藏中加入茶 多酚 ,能阻止和延缓不饱和脂肪酸 的 的 多酚 类 化 合 物 , 除儿 茶 素 类 外 , 黄 烷 醇 类 (l a os、 烷 酮 类 有 F vn l 黄 a ) 自动氧 化 分解 , 而 防止 油 脂 的质 变 哈败 , 油 脂 的贮 藏 期延 长 一 倍 从 使 (l a o e )酚 酸 类 (h n l c s ̄ 花 色 苷 及 其 苷 元 ( y o i F v n n s、 a P e oi a i )n c d Gl sd c s 以上 。 a d tera l o so l tpg ns。 中儿 茶 素 类 化合 物 为 茶 n h i gy n fp n ime t) 其 e a 22 消 除 自由基 茶 多 酚是 一 类 氧 化 还 原 电位 很 低 的还 原 剂 , . 具 多 酚 的主 体成 分 , 占茶 多酚 总量 的 6 % ~8 %。 儿 茶 素 类 化 合 物 约 5 0 有供 氢 能力 , 与 自由 基 结 合 ,使 之还 原 为惰 性 化 合 物 或 较 稳定 的 H 主 要包 括 表 儿 茶 素 、 没食 子 儿 茶 素 、 儿 茶 素 没食 子 酸 酯 和 没 食 子 表 表 从而 清 除机 体 内过 多 的有 害 自 由基 。 儿 茶素 没 食 子 酸酯 四种 物 质 ,具 有保 健 功 能 的 主 要 是儿 茶 素 和 黄 酮 自由基 , 按 照 自 由基 学说 的理 论 ,衰 老 的原 因是 组 织 中 自由基 含 量 的 改 类 物质 。 变, 这种 改 变使 细 胞 功 能 遭 到破 坏 , 而 加 速 肌 体 的 衰老 进 程 。研 究 从 茶 多 酚 为淡 黄 至 茶 褐 色 略 带茶 香 的水 溶 液 、粉 状 固体 或 结 晶 等 表 明 , 氧 化 脂 质 在 体 内 的增 加 与 肌 体 衰 老 进程 是 一 致 的 , 过 当体 内 自 形式存在 , 具涩味。 易溶于水、 乙醇、 乙酸 乙酯 , 微溶于油 脂。 茶多酚耐 由基 呈 过 剩 状 态 时 , 就表 现 出肌 体 的逐 渐 衰 老。 热性和 耐酸性较好 , 6 ℃油 脂中 3 mi 10 0 n降解 2 %, H值 2~7范 0 p 荼 多酚 对 自由基 的清 除 作 用使 之也 能 向构 成 肌体 防御 脂质 过 氧 围 内十 分 稳定 , H值 兰8时和 光 照 下 易 氧 化 聚 合 ,易 与 铁 离 子 络 合 P 化 系 统 的 内 源成 分( 过氧 化物 歧 化 酶 、 氧 化 氢 酶 、 氧 化 物酶 ) 样 过 过 那 成 绿 色 物质 , 水溶 液 中长 期 保 存 或 p H值 3 ~4时 的 酸 性 条件 下 易被 阻 止体 内脂质 过 氧 化 进 行 。 茶 多酚 可 以抑 制 皮肤 线 立体 中脂氧 合 酶 氧 化 成 棕 色物 质 。 和 脂 质 过氧 化作 用 , 从而 起 抗 衰 老 效 应 。大 量 试 验 表 明 , 多酚 的抗 茶 12 茶 多 酚 的 化学 结 构 如 下 所 示 : . 氧化活性比 V E还 强 , 与 V 若 C和 V E配合 还 具 有 增 效作 用 。 0瓣 23 参 与免 疫 调 节 , 高 人体 的综 合 免 疫 能力 S kn g (9 7 . 提 a a a a18 ) 0 等 报道 茶 多酚 可 以提 高机 体 的免 疫 力 。 贤强 等 (9 3研 究 表 明 , 杨 19 ) 茶
茶多酚在日用化工方面的应用

茶多酚在日用化工方面的应用
茶多酚是从茶树叶中提取出来的一种有机化合物,常常被用作日
用化工品的添加剂。
它的主要应用场景如下:
1. 抗氧化剂:茶多酚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能,可以在化妆品、
食品、保健品等领域被作为天然抗氧化剂和防腐剂使用。
2. 染料:茶多酚的化学结构中含有大量的苯环和氢氧基,是一
种很好的染料前体。
它可以与其他有机化合物反应生成稳定的天然染料,被用于日用化工品的染色。
3. 去臭剂:茶多酚具有优秀的抗菌性能,在垃圾桶、厕所、鞋
子等日常使用的场景中,加入适量的茶多酚,可以有效地去除异味。
4. 环保型杀虫剂:茶多酚能够使昆虫神经系统失调,进而起到
驱虫、杀虫的作用。
它被广泛地应用于室内和室外的环保型杀虫剂中。
5. 助剂:茶多酚还可以被用作制造各种助剂,如催化剂、缓蚀剂、表面活性剂等,提高其它化工原料的性能。
茶多酚的提取方法及应用研究进展

01 引言
03 结论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目录
02 正文 04 参考内容
引言
茶多酚是茶叶中一类重要的化合物,具有丰富的生物活性,如抗氧化、抗炎、 抗肿瘤等。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茶多酚的度不断提高,其提取方法及应用研究也 得到了广泛。本次演示将介绍茶多酚的提取方法及在各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以 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参考内容
引言
茶多酚是茶叶中最为重要的生物活性成分之一,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 等多种生物活性。因此,茶多酚的提取方法对于其生物活性的研究和应用具有重 要意义。本次演示将围绕茶多酚提取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相关研究 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茶多酚、提取方法、抗氧化、抗 炎、抗肿瘤
提取方法
感谢观看
3、茶多酚的应用领域及市场前 景
茶多酚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如食品、医药、保健品、化妆品等。在食品领 域,茶多酚可以作为食品添加剂,提高食品的抗氧化能力,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在医药领域,茶多酚具有抗炎、抗肿瘤等作用,可以用于药物研发和治疗。在保 健品领域,茶多酚可以作为功能性成分,提高保健品的功效。在化妆品领域,茶 多酚具有抗氧化、抗炎等作用,可以用于化妆品的研发和生产。随着人们对健康 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茶多酚的应用前景越来越广阔。
浸提法的研究进展主要是优化提取条件,如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微波辅助 提取等手段提高提取效率。另外,一些新的浸提溶剂,如乙醇、丙酮等也得到了 研究与应用。
氧化法的研究进展主要是寻找更为环保和高效的氧化剂,如过硫酸盐、过氧 化氢等,以提高茶多酚的提取率和纯度。
还原法的研究进展主要是寻找更为环保和高效的还原剂,如葡萄糖酸钙、抗 坏血酸等,以保持茶多酚的天然活性。另外,还原法还被应用于茶多酚的分离纯 化过程中。
茶多酚在食品工业中的作用

茶多酚在食品工业中的作用概述茶多酚是一种来自于茶叶中的类黄酮化合物,其具有多种生理活性,包括抗氧化、抗炎症、抗癌等作用。
除了在医药领域有重要用途外,茶多酚还在食品工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茶多酚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及其作用机理。
茶多酚的种类及化学性质茶多酚是一类由苯丙酸和香豆素合成的类黄酮,含有苯丙基酮、儿茶素、黄酮等多种化合物。
基于其单元之间的连接方式,茶多酚又可分为儿茶素和非儿茶素两类。
儿茶素是茶多酚的主要成分,占总茶多酚约70%~80%,而非儿茶素主要由黄烷醇、黄烷酮等构成。
茶多酚是一种具有强抗氧化作用的物质,其氧化还原电位较低,可以有效清除人体内的自由基,从而具有抗氧化、抗衰老、保健及医药等多种作用。
此外,茶多酚还具有抗炎症、抗肿瘤、降脂血压、抑制病毒等作用。
茶多酚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食品添加剂茶多酚作为一种食品添加剂,被广泛应用于饮料、烘焙、肉制品、蛋糕、巧克力、奶制品等食品中,主要用于增加食品的营养价值、防止食品氧化以及增强其口感和色泽。
抗氧化剂茶多酚对食品的氧化稳定性有很好的作用,可以帮助食品延长保质期、增强其抗氧化能力。
此外,茶多酚可以与自由基进行结合,形成不稳定中间物,使其生化反应得以平衡,从而达到抗氧化的效果。
调味剂茶多酚具有独特的苦味和涩味,适量添加可改善食品的口感和风味,特别是在咖啡、葡萄酒、啤酒、巧克力等食品中的应用很广泛。
食品加工除了作为食品添加剂外,茶多酚还可以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发挥不同的作用。
烘焙在烘焙过程中,茶多酚可以保持食品的色泽、减少营养损失,同时可以延长烘焙食品的保质期。
腌制茶多酚可以有效地保护腌渍食品(如火腿)的色泽,并且增强食品的保质期。
保鲜从减少微生物生长、防止氧化、保护食品色泽等多方面来说,茶多酚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保鲜剂。
茶多酚在食品中的作用机理抗氧化作用茶多酚对于自由基的清除作用是由于其能够增加人体内的抗氧化酶的活性,从而使自由基不断地被捕获和清除。
我国茶多酚保健食品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三、市场趋势
三、市场趋势
1、产品创新:为了满足消费者对乳制品多样化的需求,我国乳制品行业不断 加大产品创新力度。例如,推出针对不同年龄段和消费群体的功能性乳制品,如 孕妇奶粉、儿童酸奶等。
三、市场趋势
2、消费者需求:随着消费者对健康和营养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对乳制品的 需求也呈现出个性化、高端化的趋势。例如,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低糖、低脂肪、 高蛋白的乳制品。
四、挑战与机遇
2、成本上升:乳制品生产成本不断上升,包括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能源 成本等。为了保持竞争力,我国乳制品企业需要加强成本控制,提高生产效率, 同时加大品牌营销力度,提高产品附加值。
四、挑战与机遇
3、技术创新:为了提高乳制品的质量和产量,我国乳制品行业不断加强技术 创新。例如,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工艺技术,开发新型乳制品等。这些技术创 新将为我国乳制品行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1、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1、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茶多酚保健食品市场未来仍有较大的增长空 间。特别是在老龄化社会加速到来以及消费者对健康、养生的度不断提升的背景 下,茶多酚保健食品的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
2、产品创新与升级
2、产品创新与升级
为满足消费者对茶多酚保健食品多样化的需求,企业将加大产品创新与升级 力度,开发出更多具有新功能、新剂型、新口感的茶多酚保健食品。同时,随着 科技的不断进步,茶多酚保健食品的生产工艺也将得到进一步优化,提高产品质 量和生产效率。
参考内容
一、引言
一、引言
乳制品作为重要的营养食品,一直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近年来,随着人 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我国乳制品市场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 然而,在市场竞争加剧的背景下,我国乳制品行业也面临着诸多挑战。本次演示 将详细介绍我国乳制品的发展现状、市场趋势、挑战与机遇以及未来预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本性质
基本性质:茶多酚从茶叶下脚料(茶末、茶片、粗 老叶或修剪叶) 中提取,其得率在6% ~l0% 之间 茶多酚是茶叶中所含的一类多羟基酚类化合物, 为淡黄至茶褐色略带茶香的水溶液、灰白色粉状 固体或结晶,具涩味。易溶于水、乙醇、乙酸乙 酯,微溶于油脂 ,不溶于氯仿、苯等有机溶剂, 有吸湿性。对热、酸较稳定,将茶多酚加入 160℃油脂中,30min降解25%,且食用油的过氧 化值几乎不变,而未添加茶多酚的食用油过氧化 值则增大一倍。PH2~7均十分稳定,pH大于8或 光照下易氧化聚合。遇铁变绿黑色络合物;在碱 性条件下易氧化褐变,其主要化学成分为儿茶素 类(黄烷醇类)、黄酮及黄酮醇类、花青素类、 酚酸及缩酚酸类、聚合酚类鞥化合物的复合体。
目录:
1、茶多酚的来源 2、茶多酚的概述 3、几种茶的简介 4、茶多酚的应用 5、简述提取的方法 6、前景展望
茶叶
பைடு நூலகம்
茶属双子叶植物,约30属,500种,分布于 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我国有14属,397种, 主产长江以南各地。
茶叶基本成份
茶多酚类:俗称茶单宁,是茶叶特有成份, 具有苦、涩味及收敛性。 咖啡因 :带有苦味,是构成茶汤滋味的重 要成份。 矿物质 :茶中含有丰富的钾、钙、镁、锰 等11种矿物质。 维生素 :1、类胡萝卜素2、B群维生素及 维生素C 其他成份
茶多酚有什么用?
茶多酚有什么用?
日用化工:
除臭剂:空气清新剂 香烟添 加剂:与尼古丁和烟焦油反应生成 复合 物。 牙膏添加剂: 花露水添加剂: 防晒霜:在200-330nm处有较强的吸收。
在食品中的应用
糕点及乳制品 对高脂肪糕点及乳制品,如月饼、饼干、蛋糕、方 便面、奶粉、奶酪、牛奶等,加入茶多酚不仅可保 持其原有的风味,防腐败,延长保鲜期,防止食品 退色,抑制和杀灭细菌,提高食品卫生标准,延长 食品的销售寿命。另外,还可使甜味“酸尾”消失, 味感甘爽 饮料生产 茶多酚不仅可配制果味茶、柠檬茶等饮料,还能 抑制豆奶、汽水、果汁等饮料中的VA、VC等多种 维生素的降解破坏,从而保证饮料中的各种营养成 份。
水果和蔬菜保鲜 在新鲜水果和蔬菜上喷洒低浓度的茶多酚溶液, 就可抑制细菌繁殖,保持水果、蔬菜原有的颜色, 达到保鲜防腐的目的。 畜肉制品 茶多酚对肉类及其腌制品如香肠、肉食罐头腊肉 等,具有良好的保质抗损效果,尤其是对罐头类食 品中耐热的芽胞菌等具有显著的抑制和杀灭作用, 并有消除臭味、腥味,防止氧化变色的作用。 食用油贮藏 食用油中加入茶多酚,能阻止和延缓不饱和脂肪 酸的自动氧化分解,从而防止油脂的质变腐败,使 油脂的贮藏期延长一倍以上。
乌龙茶: 乌龙茶也就是青茶,是一类介于红绿茶之间的半发 酵茶。即制作时适当发酵,使叶片稍有红变,是介于绿 茶与红茶之间的一种茶类。它既有绿茶的鲜爽,又有红 茶的浓醇。因其叶片中间为绿色,叶缘呈红色,故有 “绿叶红镶边”之称。乌龙茶在六大类茶中工艺最复杂 费时,其中做青工序是形成乌龙茶品质的关键步骤。 它有红茶的醇厚,而 又比一般红茶涩味浓 烈;其香气浓烈持久, 饮后留香,并具提神、 消食、止痢、解暑、 醒酒,减肥等功效。
黄茶的功效与作用:
黄茶是沤茶,在沤的过程中, 会产生大量的消化酶,对脾 胃最有好处,消化不良,食 欲不振、懒动肥胖、都可饮 而化之。黄茶中富含茶多酚、 氨基酸、可溶糖、维生素等 丰富营养物质,对防治食道 癌有明显功效。此外,黄茶 鲜叶中天然物质保留有85% 以上,而这些物质对防癌、 抗癌、杀菌、消炎均有特殊 效果,为其他茶叶所不及。
黄茶:
君山银针茶就属于黄茶。在制茶过程中,经过闷堆渥黄,因 而形成黄叶、黄汤。分“黄芽茶、“黄小茶”、“黄大茶”三类。 主要花色有:君山银针;蒙顶黄芽;北港毛尖;鹿苑毛尖;霍山 黄芽;沩江白毛尖;温州黄汤;皖西黄大茶;广东大叶青;海马 宫茶。 黄茶:黄茶的制作与绿茶有相似之处,不同点是多一道闷堆工序。 这个闷堆过程,是黄茶制法的主要特点,黄茶属于发酵茶类。
茶多酚的概述
定义:茶多酚是茶叶中儿 茶素类、丙酮类、酚酸类 和花色素类化合物的总称。 学 名:Tea polyphenol 简 称:TP 别 名:茶鞣质、茶单宁 物理性状:1、外观:淡 黄色至茶褐色的粉末或晶 体。2、易溶于水及有机 溶液,味苦涩。
成 分:茶多酚是茶叶中多酚类物质的总称,在 茶叶中的含量一般在15% ~ 20%。主要由儿茶 素类、黄酮类、花青素类及酚酸类四大类组成。 在茶多酚中各组成份中以黄烷醇类为主,黄烷 醇类又以儿茶素类物质为主,儿茶素含量占茶 多酚总量的60% ~ 80%。
茶多酚在医疗疾病方面作用相当突出,但 是由于技术以及其它方面的原因,现在尚 未能作为一种天然药物和保健品,取代其 它抗癌、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但多 酚类物质中其它成分开发利用不多,这些 成分有很好的应用价值,所以说茶多酚的 开发利用前景比较大。 但总体而言,茶多酚中分离提纯技术还不 够完善,并且目前广泛应用的溶剂萃取法 和离子沉淀法所得的产品具有潜在危害, 因此,茶多酚的提取工艺人需进一步的完 善与改进。此外,增强对茶多酚抗氧化能 力及抗癌机理进一步研究都是非常值得关 注的热点。
黄茶的主产区在湖南的君山
花茶 茶,又名香片,利用茶善于吸收异味的特点,将有香味 的鲜花和新茶一起闷,茶将香味吸收后再把干花筛除,制成 的花茶香味浓郁,茶汤色深,深得偏好重口味的中国北方人 喜爱。最普通的花茶是用茉莉花制的茉莉花茶, 花茶主要以绿 茶、红茶或者乌龙茶作为茶坯、配以能够吐香的鲜花作为原 料,采用窨制工艺制作而成的茶叶。根据其所用的香花品种 不同,分为茉莉花茶、玉兰花茶、桂花花茶、珠兰花茶等, 其中以茉莉花茶产量最大。
乌龙茶的功效 :
乌龙茶中含有大量的茶多酚, 可以提高脂肪分解酶的作用, 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有 降低血压、抗氧化、防衰老及 防癌等作用。最近发表在《肥 胖期刊》上的一项研究指出, 经常喝乌龙茶的人,身体质量 指数和脂肪含有率都比少的活 性,减少糖类和脂喝的人低。
而且,女人减肥的效果比男人显著。这是因为乌龙茶同红 茶及绿茶相比,除了能够刺激胰脏脂肪分解酵素肪类食物被吸 收以外,还能够加速身体的产热量增加,促进脂肪燃烧,尤其 是减少腹部脂肪的堆积。
怎么得到茶多酚?
有机溶剂萃取法 离子沉淀提取法 层析法
膜技术 树脂吸附分离法 微波辅助提取法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
超声波辅助提取法
前景展望
目前,茶多酚提取新工艺仍是热门研究课题。总 之,在提取茶多酚的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选 择合适的提取方法。同时,也可结合多种方法, 取长补短。既要勇于大胆尝试新的技术、新的工 艺、新的设备,又要注意尽可能降低生产成本。 茶多酚虽然有很多保健功效,但是很多机理研究 还不是很清楚,诸如茶多酚的抗氧化作用虽有共 识,然而与其他天然抗氧化剂之间的相互作用研 究较少,不同天然抗氧化剂之间是否存在互作, 这种互作是协同增效还是拮抗消弱,作用机理以 及对其客观评价体系该如何建立等都需要进一步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