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多酚的营养价值与应用(论文)
4茶多酚论文改

茶多酚功效与综合利用舒小红园艺林学学院 05级茶学班 050603027摘要:茶多酚是茶中一类含有多酚羟基的化学物质,具有显著的抗氧化特性,在医疗保健、日化、农业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
本文在综合了前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茶多酚功效及综合利用的作了一个综述。
关键词:茶多酚;功效;利用现状;发展前景茶作为世界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以其保健利用功效独特,而越来越受人们所青睐。
过去一直以来,人们以为喝茶有助于健康或预防疾病的功效源于茶叶中的维生素和其他一些微量元素。
但通过大量研究表明这种观点并不全面,对人身体健康最有益的应是具有强氧化能力的茶多酚近。
年来随着对茶多酚研究的深入,其开发利用前景更为广阔。
1茶多酚的结构组成与反应机理茶多酚(Green Tea Polyphenols,简称GTP)又名茶鞣质、茶单宁茶多酚是一种天然抗氧化剂。
茶多酚具有苦涩味和收敛性,它是茶叶滋味与品质的主要成分之一。
茶多酚纯品为白色无定形粉末,易溶于热水、乙醇、醋酸乙酯,微溶于油脂,难溶于苯、氯仿、石油醚;略有吸湿性;耐热性及耐酸性好;在pH值在2至5的范围内均十分稳定。
研究表明〔1〕,在碱性介质中不稳定,易氧化褐变。
1.1成分组成以儿茶素为主的黄烷醇类化合物占茶多酚总量的60%~80%,其中含量最高的几种组分为L-EGCG、L-EGC、L-ELG和L-EC。
在这四类物质中,儿茶素含量最高,儿茶素又分为许多种,各种儿茶素及其在茶多酚中所占的比例如下表:表1 各种儿茶素在茶多酚中所占的比例茶多酚是一类存在于茶树中多元酚的混合物。
茶多酚中除酚酸及缩酚酸外,均具有2-苯基苯并吡喃为主体的结构。
1.2抗氧化消除自由基机理从茶叶中提取的茶多酚(Tea Polyphenol),特别是其中氧化还原电位较低的儿茶素(catechin),其抗氧化能力比维生素E、C和BHT及BHA强好多倍。
儿茶素抗氧化机制如下:当儿茶素被氧化成醌型结构是,它就能提供3H+,使那些氧还电位值比儿茶素高的已氧化的物质还原,从而起到抗氧化作用。
茶多酚生活应用研究

茶多酚⽣活应⽤研究相关推荐茶多酚⽣活应⽤研究 茶多酚可⽤于⾷品保鲜防腐,⽆毒副作⽤,⾷⽤安全。
茶叶能够保存较长的时间⽽不变质,这是其他的树叶、菜叶、花草所⼤不到的。
以下是yjbys⼩编为您搜集整理的茶多酚⽣活应⽤研究论⽂,希望您能喜欢。
摘要:茶多酚(GreenTeaPolyphenols,简称GTP)是⼀种从茶叶中提取的纯天然复合物,是茶叶中具有保健功能的重要化学物质,茶多酚由约30种以上的酚性物质组成,按其化学结构可分为⼉茶素、黄酮及类黄酮醇、花⾊素、酚酸及缩酚酸4类。
关键词:茶多酚,⾷品及应⽤ 1.茶多酚的概念及性质 茶多酚(GreenTea Polyphenols,简称GTP)是⼀种从茶叶中提取的纯天然复合物,是茶叶中具有保健功能的重要化学物质,茶多酚由约30种以上的酚性物质组成,按其化学结构可分为⼉茶素、黄酮及类黄酮醇、花⾊素、酚酸及缩酚酸4类。
茶多酚是很稳定的,pH在4-8稳定,遇强碱、强酸、光照、⾼热及过渡⾦属易变质,存放于阴凉、避光、⼲燥处,⼀般保质期为两年。
是较安全的⽆毒性的添加剂。
茶多酚的感观指标:1、外观:茶多酚TVP20为棕褐⾊的粉状固体,TVP40、TVP50为棕绿⾊带茶⾹粉状固体;其它均为淡黄或淡绿⾊粉状固体。
2、性状:本品易溶于⽔和含⽔⼄醇,味苦涩。
2.茶多酚在⽇常⽣活和⾷品⼯业中的作⽤ 2.1在⾷品⼯业中的应⽤ 茶叶的许多作⽤都是因为茶叶中的茶多酚在起作⽤:茶多酚可⽤于⾷品保鲜防腐,⽆毒副作⽤,⾷⽤安全。
茶叶能够保存较长的时间⽽不变质,这是其他的树叶、菜叶、花草所⼤不到的。
茶多酚参⼊其他有机物(主要是⾷品)中,能够延长贮存期,防⽌⾷品退⾊,提⾼纤维素稳定性,有效保护⾷品各种营养成份。
其主要⽤途如下: 2.1.1 ⽤于糕点及乳制品 对⾼脂肪糕点及乳制品,如⽉饼、饼⼲、蛋糕、⽅便⾯、奶粉、奶酪、⽜奶等,加⼊茶多酚不仅可保持其原有的风味,防腐朽,延长保鲜期,防⽌⾷品退⾊,抑制和杀灭细菌,提⾼⾷品卫⽣标准,延长⾷品的销售寿命。
茶之精华茶多酚

茶之精髓茶多酚摘要:茶多酚是从茶叶中分离提纯出来的多酚类化合物的复合体,大约占茶叶干重的15-30%左右,具有优越的抗氧化能力,并具有降血脂、抑制肿瘤、提高免疫力、抗辐射损伤、延缓衰老、减肥美体、美容养颜、调理肠胃,通便排毒、护齿明目等保健功能。
茶多酚作为抗氧化剂在糕点及乳制品、饮料生产、水果和蔬菜保鲜、畜肉制品、海鲜类、食用油贮藏等多类食品中均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就茶多酚的保健功能及应用作一概述。
关键词:茶多酚性质功效应用走进任何一家超市,你都可以看到货架上琳琅满目的饮料。
现在很多人都喜欢喝可口可乐、康师傅、统一、美汁源等系列的饮料,而我却对茶情有独钟。
茶,是我国传统的“饮料”。
作为一种著名的保健饮品,茶是古代中国南方人民对中国饮食文化的贡献,也是中国人民对世界饮食文化的贡献。
茶的可考历史可以追溯到中国上古神农时代,最早做为药用。
“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
”唐陈藏器《本草拾遗》:“诸药为各病之药,茶为万病之药”;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也记载说:“茶苦而寒,最能降火,火为百病之因,火降则百病清也”;诗人李白在《茶序》中更是写道:“还童振枯,扶人寿也”。
日本茶圣荣西禅师所著《吃茶养生记》也说到“茶乃养生之仙药,延龄之妙术”。
这些都是历史经验的总结,说明古代人们对茶的保健、防病除病等功效已有了非常深刻的认识,而且广泛地应用于日常生活实践中。
现代科学研究揭示,茶独特的防病健身功效主要来自茶叶中的茶多酚,也就是说茶多酚是茶叶中最主要、最精华、对人体最有益的成分。
从我国几千年茶文化史和现代科学研究成果中,茶多酚对人体的保健作用是非常综合的,正如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所说的,茶叶(主要功效成分是茶多酚)是一种广谱的对人体常见病有预防效果的保健食品。
一、茶多酚的性质茶多酚是茶叶中的主要水溶性物质,是茶叶主要功能成分之一。
茶多酚是茶叶中多酚类物质的总称,包括黄烷醇类、花色苷类、黄酮类、黄酮醇类和酚酸类等。
绿茶中茶多酚的生物活性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

绿茶中茶多酚的生物活性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目录1. 内容概述 (2)1.1 茶多酚的概述 (2)1.2 绿茶的研究现状 (3)1.3 茶多酚的生物活性 (5)2. 绿茶中的茶多酚组分 (6)2.1 儿茶素类物质 (7)2.2 黄酮类物质 (9)2.3 酚酸类物质 (10)2.4 其他非色素有机化合物 (10)3. 茶多酚的生物活性 (12)3.1 抗氧化作用 (13)3.2 抗炎作用 (14)3.3 抗癌活性 (15)3.4 改善心血管疾病 (15)3.5 免疫调节作用 (16)3.6 其他生物活性 (18)4. 茶多酚在食品中的应用 (19)4.1 抗氧化保鲜 (20)4.2 改善食品组分 (21)4.3 功能性食品添加剂 (22)4.4 改善营养质量 (24)4.5 特殊人群食品 (24)5. 茶多酚的提取与纯化技术 (26)5.1 提取技术 (27)5.2 纯化技术 (28)5.3 提取纯化技术的发展 (29)6. 茶多酚标准化与质量控制 (30)6.1 标准化 (31)6.2 质量控制 (32)6.3 食品安全法律法规 (33)7. 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展望 (34)7.1 茶多酚含量与质量不稳定 (36)7.2 提取与纯化效率 (36)7.3 法规和标准化问题 (38)7.4 应用领域的拓展 (39)1. 内容概述绿茶作为一种传统饮品和重要的茶类,因其独特风味和丰富的bioactive compounds而备受关注。
茶多酚作为绿茶最重要的bioactive component,体现出显著的生物活性,对人体健康具有多重益处。
本文将系统地阐述绿茶中茶多酚的种别、结构特性及其生物活性,包括抗氧化、抗炎、抗肿瘤、改善心血管健康等方面。
本文将探讨茶多酚在食品产业中的应用,例如作为天然抗氧化剂、食品添加剂、开发功能性食品等,以及其加工与应用的未来发展趋势。
1.1 茶多酚的概述茶多酚(Tea Polyphenols)是一类存在于茶叶中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化合物,主要包括儿茶素(Catechins)、没食子酸(Gallic Acid)、黄烷3醇(Flavanols)和黄酮类化合物(Flavonoids)等。
茶多酚的功效及在食品中的应用概述

茶多酚的功效及在食品中的应用概述摘要:茶多酚是一种天然的食品添加剂,本文论述了茶多酚的组成及其理化性质,毒理性质,生物活性,药理作用和应用,并展望了今后在食品工业今后的热点研究方向。
关键词:茶多酚;天然抗氧化剂;应用;前景0前言茶多酚安全、无毒、具有多种生物学功效,是一种天然的氧化剂。
19世纪中叶,人们就开始对茶叶中的多酚类物质进行研究。
上世纪50年代,茶多酚的提取、分离与鉴定等工作发展迅速。
60年代初,日本学者探明了茶叶中含有大量的抗氧化活性成分——茶多酚[1]。
70年代初,中国农科院茶研所、日本伊藤园中央研究院等科研机构最先从茶叶中成功分离出茶多酚。
80年代中期,茶多酚的提取技术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并实施了工业化生产。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由于茶多酚的特殊生理活性,其研究范围已涉及食品、医药、日用化学品等许多领域。
我国于1995年7月,在第十一届全国添加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上,把茶多酚正式列为食品添加剂,并作为我国“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而使得茶多酚在食品领域的研究应用备受关注。
随着国际上相继宣布禁止BHA(叔丁基经基茵香醚) 和BHT ( 2,6一二叔丁基一4一甲基苯酚) 等合成抗氧化剂在食品领域,特别是在植物油、脂肪、蛋白质中的使用,更奠定了茶多酚在目前以及未来作为食品主要抗氧化添加剂的地位。
1茶多酚的组成及其理化性质1.1化学组成茶多酚(Tea Polyphenols,简TP )是茶叶中多酚类物质的总称,又称茶鞣或茶单宁。
它包括黄烷醇、羟基一黄烷醇类、花色苷类、黄酮类、黄酮醇类和酚酸类等。
其中以黄烷醇类物质(儿茶素)最为重,约占TP总量的60~80%。
儿茶素类主要有:表儿茶素(Ec) 、表没食子儿茶素(EGC)、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 和表没食子儿茶酸酯(EGCG) 4大类。
其中EGCG含量最高,占儿茶素的50 %左右。
儿茶素结构中至少A、B、C三个环核,是2-苯基苯并吡喃的衍生物茶多酚[2]。
茶叶中茶多酚的生理功效

茶多酚是茶叶中多酚类物质的总称,具有延缓衰老、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美容护肤等功效,同时也存在影响消化功能、导致失眠等副作用。
1.延缓衰老:茶多酚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和生理活性,是人体自由基的清除剂。
茶多酚能够有效阻断脂质过氧化反应,清除活性酶,从而达到抗衰老的作用。
2.抑制动脉粥样硬化:茶多酚促进机体内的脂肪代谢,改善血液高凝状态,增加血液流动性,改善微循环,抑制动脉粥样硬化。
3.美容护肤:茶多酚是水溶性物质,具有清除面部油腻,收敛毛孔,抗皮肤老化,减少日光中的紫外线辐射对皮肤的损伤等功效。
4.影响消化功能:长时间过量使用茶多酚,可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引发腹泻等胃肠不适。
5.导致失眠:茶多酚会刺激中枢神经系统,大量摄入茶多酚时可出现失眠、焦虑、烦躁等症状。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适量饮茶,出现胃肠不适时应及时就诊。
茶叶中茶多酚的功能及应用前景

┊┊┊┊┊┊┊┊┊┊┊┊┊装┊┊┊┊┊订┊┊┊┊┊线┊┊┊┊┊┊┊┊┊┊┊┊┊摘要茶多酚是从茶叶中提取的以儿茶素为主要成分的多酚类化合物总称。
具有消除有害自由基,预防和抑制癌细胞,抗辐射等作用。
是目前人工尚不能合成的天然抗氧化剂。
本文主要介绍茶多酚的理化性质、提取方法、功能作用、在日化加工中的应用、在医药中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关键词茶多酚功能特性提取方法应用领域┊┊┊┊┊┊┊┊┊┊┊┊┊装┊┊┊┊┊订┊┊┊┊┊线┊┊┊┊┊┊┊┊┊┊┊┊┊AbstractTea Poly phenols are extracted from tea to tea catechuic as the main component of poly phenols compounds. With the elimination of harmful free radicals, preventing and inhibiting cancer cell, resisting radiation effect. Is the artificial is not the synthesis of natural antioxidants.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tea polyphones, extraction method, function, in the chemical processing application, application in medicine and its development prospect.Keywords: Tea polyphones function characteristic extraction method applied fields┊┊┊┊┊┊┊┊┊┊┊┊┊装┊┊┊┊┊订┊┊┊┊┊线┊┊┊┊┊┊┊┊┊┊┊┊┊目录摘要 (1)Abstract (2)前言 (5)第一章茶多酚 (6)1.1 茶多酚的特点 (6)1.2 茶多酚结构和理化性质 (6)第二章茶多酚的生产工艺 (7)2.1 溶剂提取法 (7)2.2离子沉淀法 (7)2.3 树脂吸附分离法 (7)2.4 盐析法 (7)2.5 微波浸泡提取法 (8)2.6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8)第三章茶多酚的功能作用 (9)3.1消除有害自由基 (9)3.2预防和抑制癌细胞 (9)3.3抗衰老功能 (9)3.4抗辐射功能 (9)3.5抗菌,杀菌作用 (9)3.6抑制艾滋病病毒 (9)3.7其他保健功能 (10)3.7.1 抗脂质过氧化,预防衰老 (10)3.7.2 对重金属盐和生物碱中毒的抗解作用 (10)┊┊┊┊┊┊┊┊┊┊┊┊┊装┊┊┊┊┊订┊┊┊┊┊线┊┊┊┊┊┊┊┊┊┊┊┊┊3.7.3 防辐射损伤,减轻放疗的不良反应 (10)3.7.4 防龋固齿和清除口臭的作用 (11)3.7.5 助消化作用 (11)第四章茶多酚的应用 (12)4.1在医药方面的应用 (12)4.1.1 除活性氧自由基,阻断脂质过氧化过程,提高人体内酶的活性 (12)4.1.2 治高脂血症引起的疾病 (12)4.1.3 高人体的综合免疫能力的功效 (13)4.2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13)4.3在畜肉制品中的应用 (13)4.4在农业中的应用 (14)4.5在饮料中的应用 (14)4.6在糕点及乳制品中的应用 (14)4.7在油类中的应用 (14)第五章茶多酚的研究进展及展望 (15)谢辞 (16)参考文献 (17)┊┊┊┊┊┊┊┊┊┊┊┊┊装┊┊┊┊┊订┊┊┊┊┊线┊┊┊┊┊┊┊┊┊┊┊┊┊前言茶多酚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性和生理活性,是人体自由基的清除剂。
[茶多酚,发展前景]浅谈茶多酚的应用与发展前景
![[茶多酚,发展前景]浅谈茶多酚的应用与发展前景](https://img.taocdn.com/s3/m/195a37d1cc1755270622087c.png)
浅谈茶多酚的应用与发展前景摘要:茶多酚因其独特的化学结构和卓越的抗氧化性,具有很多生物生理效应,对人体的健康,起到了不俗的成就。
论文就茶多酚的物化性质、特点、在食品和医疗中的应用和发展进行了粗浅的论述。
茶多酚又称茶鞣或茶单宁,是茶叶中多酚类物质的统称,主要以黄烷醇类物质为主,同时还包括花色苷类、黄酮类、黄酮醇类和酚酸类等。
受大众喜爱的茶叶色香味也茶叶本身含有丰富的茶多酚有关,同时由于茶多酚分子结构的特点,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能及解毒和抗辐射作用,被健康及医学界誉为“辐射克星”[1-3]。
所以研究茶多酚的功效及成分,成为了当今社会的热门话题。
摘要:茶多酚抗氧化性应用1 茶多酚的物化性质2 茶多酚的特点茶多酚广泛存在与各类茶之中,可以通过萃取方式、树脂吸附方式和离子沉淀方式从茶叶中提取茶多酚物质。
茶多酚因为化学结构中存在大量的酚羟基而具有非常强的抗氧化能力,其抗氧化能力远远超过常见的抗氧化剂,如VC、VE和人工合成抗氧化剂BHT、BHA,并且茶多酚在使用时只需要少量的使用就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另外由于其化学结构的特点,该物质在具有抗氧化能力的同时对食品中的色素和营养物质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能够使食品药品及其他生活用品能够在较长时间内保持新鲜,且不会有潜在的副作用。
3 茶多酚在食品中的应用茶多酚可广泛用于食品保鲜防腐,经研究表面,食品中添加茶多酚无毒副作用,食用安全。
茶多酚加入到食品中,能够较好地防止食品被氧化变色,提高纤维素稳定性,有效保护食品中存在的各种营养成份,从而延长食品贮存期。
茶多酚可加入糕点及乳制品,果味茶、柠檬茶等饮料,新鲜水果和蔬菜,肉类及其腌制品,食用油等日常生活用品中。
糕点及乳制品中茶多酚的加入可以较好的抑制和阻滞油脂的自动氧化而出现过早的食品变质;饮料中加入茶多酚可以较好地保证果汁中的各种维生素不被氧化;在肉类及腌制品的表面打上一层薄薄的茶多酚膜,就能较好的抑制和阻滞脂肪的氧化和细菌的产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茶多酚的功能和作用摘要茶多酚(TP)是从茶叶中分离提纯出来的多酚类化合物的复合体,大约占茶叶干重的15-30%左右,具有优越的抗氧化能力,并具有降血脂、抑制肿瘤、抑菌抗毒、解酒及保护肝脏、解毒、防止皮肤紫外损伤、抗脂质过氧化等保健功能。
茶多酚作为抗氧化剂在肉制品、油炸食品、水产品、食用动植物油脂、焙烤食品、糖果、饮料等多类食品中均有广泛的应用。
现代科学研究证明,茶多酚具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增强免疫力、降血糖、降血脂等诸多功效。
茶多酚是一种新型的天然抗氧化剂,在食品加工、医药、日用化工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
本文就茶多酚的保健功能及应用作一概述。
关键词:茶多酚性质及提取营养价值功能成分应用茶多酚是茶叶中的主要水溶性物质,是茶叶主要功能成分之一,是茶叶中多酚类物质的总称。
其多酚分子结构中具有活泼的羟基氢,能终止自由基的连锁反应,清除体内超氧阴离子自由基、防治心血管疾病、抑制肿瘤等优异功能,研究表明:茶多酚卓越的抗氧化性,能阻止和延缓不饱和脂肪酸的自动氧化分解。
茶多酚的抗氧化能力是二丁基羟基甲苯(BHT)、丁基羟基茴香醚(BHA)的4—6倍,是VE 的6—7倍,VC的5—10倍,而无合成物的潜在毒副作用[1]。
我国对茶多酚的研究始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初己开始专项研究,现在此方面也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确认了茶多酚天然抗氧化剂为我国食品添加剂之一。
现今茶多酚的功能引起了各国的广泛重视,成为各工业化国家的技术竞争目标和研究开发热点。
1 茶多酚的性质及提取1.1 组成茶多酚可分为黄烷醇类、4-羟基黄烷醇类、花色苷类、黄酮类、黄酮醇类和酚酸类等。
茶多酚在茶叶中的含量一般在15%—20%。
在茶多酚中各组成份中以黄烷醇类为主,黄烷醇类又以儿茶素类物质为主。
儿茶素类物质的含量约占茶多酚总量的70%左右。
1.2 理化性质外观:棕黄、淡黄或淡黄绿色粉末。
性质:易溶于水,可溶于乙醇、甲醇、丙酮、乙酸乙酯,不溶于氯仿,味苦涩。
茶多酚在pH4—8 稳定,遇强碱、强酸、光照、高热及过渡金属易变质。
最高耐热温度在1个半小时内,可达250℃左右,在三价铁离子下易分解[2]。
1.3 茶多酚的提取茶多酚的提取方法主要有:溶剂萃取法,沉淀法等。
1.3.1 溶剂萃取法溶剂萃取法是最传统的提取工艺,已先后开发出十多种提取工艺。
茶叶萃取溶液中,除茶多酚外,还含有咖啡因、色素、有机酸、脂质、胶质、糖类、蛋白质及悬浮物,茶多酚含量仅为30% — 40%,所以多数工艺还是用乙酸乙脂,氯仿等有机溶剂反复萃取的方法进一步去杂,纯化精制。
1.3.2 沉淀法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们开展了用沉淀法提取茶多酚,研究了可溶性金属离子提取茶多酚的条件,确定了较佳工艺与参数。
茶多酚在碱性条件下极不稳定,在酸性介质中比较稳定。
采用在酸性和中性条件下提取,无氧化损失,提取率可达10.5%,有效成分>99.5%。
该法具有如下优点:(1)选择性强,因而有效成分含量和提取率都较高,有效成分的含量>95%,有的高达99.5%;(2)使用有机溶剂较少,工艺比较简单, 成本低:(3)产品色泽好,水溶性好。
2 茶多酚的营养价值2.1 降血脂作用茶多酚能明显降低高脂血症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同时显著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此具有恢复和保护血管内皮功能的作用。
茶多酚的降血脂作用也是茶叶能使肥胖者减肥的主要原因之一。
2.2 抑制肿瘤茶多酚可以抑制肿瘤细胞DNA的生物合成[3]。
茶多酚在肿瘤细胞中可诱使DNA双带断裂,表现在茶多酚浓度和DNA双带断裂程度之间的正相关关系。
因而可抑制肿瘤细胞DNA的合成率,进一步抑制肿瘤的生长和增殖。
2.3 抑菌抗毒茶多酚能杀灭肉毒杆菌及其孢子,抑制细菌外毒素的活性。
对引起腹泻、呼吸道和皮肤感染的各种病原菌有抗菌作用。
茶多酚对引起化脓型感染、烧伤、外伤的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型杆菌、绿脓杆菌等有明显抑制作用。
2.4 解酒及保护肝脏酒精性肝损伤主要是乙醇引起的自由基损伤,茶多酚作为自由基清除剂,具有抑制酒精性肝损伤的作用。
2.5 解毒作用重金属元素是导致人体疾病和中毒的原因之一,环境的重金属污染已对人类造成危害。
茶多酚类物质可以与大多数金属离子进行络合,在一定条件下能够抑制某些金属离子的吸收,缓解某些重金属导致的中毒症状。
多酚类物质还可通过氧化还原作用把有毒的高价态重金属离子还原为无毒或毒性较小的低价态离子,从而增强了免疫功能。
2.6 防止皮肤紫外损伤自由基是引起衰老的重要因素,而紫外线是皮肤自由基的主要来源,茶多酚可直接吸收紫外线,因而茶多酚可直接阻止紫外线损伤皮肤[4]。
有紫外线“过滤器”之称的茶多酚,是皮肤最大的有效保护剂。
2.7 抗脂质过氧化作用茶多酚能显著升高高脂血症动物的血清超氧化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力,同时降低脂质过氧化物(LPO)的含量,茶多酚具有清除自由基和抗脂质过氧化反应的作用[5]。
研究发现动脉粥样硬化症患者的血浆中脂质过氧化物含量往往增高,茶多酚的抗脂质过氧化作用使得它在治疗和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方面也有一定的效果。
3 茶多酚的应用我国专家已从茶叶中提取纯度达99%的茶多酚,并得出茶多酚具有广泛使用的理论依据,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不言而喻的。
目前茶多酚作为一种天然抗氧化剂已在食品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6]。
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规定,茶多酚可用于食用油脂、月饼、火腿等食品中,用量为0.4g/ kg。
使用方法是先将其溶于乙醇,加入一定量的柠檬酸配成溶液,然后以喷涂或添加的方式用于食品。
3.1 茶多酚的作用茶多酚的抗氧化作用是由于儿茶素的酚性羟基特有供氢体的活性与脂肪的游离基结合,消耗脂肪酸的游离基,从而中断连锁反应,达到油脂抗氧化的目的[7]。
单分子的茶多酚能提供多个酚式活性羟基,由于其极性较强,在油脂中使用时会因溶解性较差而影响其效能的发挥,通常先将其乳化后再添加于油脂中。
溶解茶多酚的溶剂为多醇类表面活性剂,其单个分子能提供多个羟基,它不但能与茶多酚形成氢键,有利于溶解茶多酚,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起了茶多酚抗氧化的增效和协同作用,也减少或消除了其对植物油外观色泽的影响[8]。
3.2茶多酚在食品中的应用3.2.1肉制品中的应用茶多酚对肉类及其腌制品,如香肠、肉食罐头、腊肉等,具有良好的保质抗损效果,尤其是对罐头类食品中耐热的芽胞菌等具有显著的抑制和杀灭作用。
肉类及其制品在保存期间常因脂肪的自动氧化而颜色变黄,出现哈败味。
在肉制品加工中,将各种肉制品浸泡或喷涂配制好的茶多酚溶液,能使肉制品表面的蛋白质与茶多酚形成一层不透气的硬膜,抑制肉制品表面氧化腐败和细菌的生长等具有良好的效果[9]。
添加量一般为0.03%,用95%乙醇溶解或用白酒溶解液表面喷涂或浸渍。
3.2.2油炸食品中的应用油炸食品在煎炸过程中,由于氧化其颜色变深、发黑,在贮存中随着油脂氧化酸败作用的逐渐深化,制品的香气、风味受到严重影响[10]。
茶多酚是一种“携带性”比较好的抗氧化剂,对油炸食品的抗氧化效果比较好,可使氧化酸败现象延缓,提高食品的货架寿命。
添加量一般为0.03%,用水或白酒溶解后加入。
3.2.3食用动植物油脂中的应用动物性油脂因其自身不含天然抗氧化剂,极易自动氧化而变质。
植物性油脂虽然含有一定的天然抗氧化剂,但在常温下保存较长时间也会因自动氧化而酸败。
在油脂中添加茶多酚,能阻止和延缓不饱和脂肪酸的自动氧化分解,有效地抑制油脂的氧化哈败,延长其贮藏期[11]。
添加量一般为0.03%,用95%乙醇溶解或用白酒溶解液表面喷涂或浸渍。
3.2.4 焙烤食品中的应用在月饼、饼干、蛋糕、方便面中加入茶多酚不仅可保持其原有的风味,防腐败,延长保鲜期,防止食品褪色,抑制和杀灭细菌,提高食品卫生标准,延长食品的销售寿命[12]。
另外,还可使甜味“酸尾”消失,味感甘爽。
在上述食品的生产中,添加茶多酚于面粉和含油物品混和物中其添加量一般为0.25%—0.5%,用水溶解后加入搅匀。
3.2.5 水产品中应用茶多酚在鱼类、虾类等水产品的保鲜和加工过程中具有显著的抗氧化,防腐败,防褐变等作用。
在制作干鱼制品时,用含茶多酚的水浸渍水产品,可以防止干鱼因“油烧”而引起的变黄及脂质的氧化。
在冷冻鲜鱼时,加入茶多酚制剂,也能使鱼类保鲜效果更好。
3.2.6饮料中应用茶多酚可用来配制各种茶饮料,应用到各种酒精饮料中,还能抑制豆奶、汽水、果汁等饮料中VA 和VC等多种维生素的破坏,从而保护饮料中的各种营养成分。
添加量一般为0.02%—0.1%左右,直接加入。
3.2.7糖果食品中应用茶多酚应用到口香糖、夹心糖、水果糖等糖果中,能有效抗氧化保鲜、固色固香、除口臭等作用[13]。
另外,茶多酚还可使高糖食品中的“酸尾”消失,使口感甘爽。
添加量一般为0.1%—0.3%,用水溶解后加入搅匀。
4 结束语茶多酚作为纯天然的产物具有极大的前景。
茶多酚是一种无副作用,安全性很好的天然添加剂,不仅来源充足,且抗氧化效果良好。
应用于产品中,可提高产品的档次,符合当今世界“回归自然”的潮流,而且在延长产品货架期上的效果显著,所需费用也很低廉,因而茶多酚作为一种抗氧化剂的应用前景非常乐观,而且它的应用对促进绿色食品的开发与食用,发展茶叶产品深度加工业也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1]张俊黎,王晓平.茶多酚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J].预防医学论坛.2007,(12)[2]宛晓春,茶叶生物化学[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3]朱桂勤,李建科.茶多酚功能研究[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5,(01).[4]毕彩虹,杨坚.茶多酚的保健作用研究进展[J]. 西南园艺,2006,(2).[5]姚开,何强,石碧.茶多酚的生理活性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J].四川食品与发酵,2001,(3).[6]孙华林.天然抗氧化剂—茶多酚在食品行业应用前景.2003,(1).[7]曾磊,张玉军,邹正.茶多酚的功能特性及应用[J].郑州工程学院学报,2002,23 [8]刘建,孟春丽,杨萍.茶多酚对食用油脂的抗氧化性探讨[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2007,(4).[9]李泽,靳烨.天然抗氧化剂茶多酚在肉制品上的应用[J].农产品加工,2006,(11). [10]陈玉香,刘阳等.茶多酚对豆油及猪油的抗氧化作用[J].食品科技,2001,(11). [11]梁俊玉,周纲,刘志杰,张继.茶多酚对植物油抗氧化的研究与应用[J].现代农业科技,2009,(15):348—349.[12]李海波.茶多酚的应用与研究[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4,(02).[13]吴琼洁,蔡碧琼.茶多酚的研究及应用[J].武夷科学,20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