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琪的礼物教案一等奖 麦琪的礼物教案
《麦琪的礼物》教案1

麦琪的礼物教案1
教学目标
•了解故事情节及主要人物
•熟悉故事中的情感表达方式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故事《麦琪的礼物》的课件或手写板书
•学生准备笔记本或纸张和笔
教学步骤
介绍故事
1.教师通过PPT或手写板书等方式介绍故事《麦琪的礼物》。
2.学生简单了解故事情节及主要人物。
阅读故事
1.学生阅读故事《麦琪的礼物》。
2.引导学生注意故事中的情感表达方式。
分析故事
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故事中的情感表达和情感语言,例如情绪色彩、动作描写和对话等内容,提醒学生对这些内容进行重点关注。
2.学生分析故事情营、人物心理和情感表达等方面。
讨论
1.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故事中的情感表达。
2.学生对故事中的情感表达进行讨论,并记录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写作
1.教师让学生进行写作,可以让学生发挥想象,创作自己的故事,或将故事中的某个情节进行扩展。
2.学生根据自己的熟悉程度和水平进行写作,要求写出对情感表达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教授一篇短篇故事,帮助学生熟悉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并通过分析故事中的情感表达,来帮助学生加深对情感表达的理解和运用。
通过小组讨论和写作环节,来锻炼学生的表达和写作能力,既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也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同时为了使教学课节更具可操作性,可以在课堂上运用教材中自带的教学素材,例如相关的配套小讲解,测验及提问等。
18.麦琪的礼物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18.麦琪的礼物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18.麦琪的礼物教案教学设计118.麦琪的礼物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能够听懂短文《麦琪的礼物》和该短文所包含的单词和句型。
(2)能够理解和使用描写性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3)能够在实际情境中使用所学单词及句型进行交流。
2. 能力目标:(1)能够在听、说、读、写、画的基础上,谋求通过视觉、手势、声音等多种方式表达或传达信息。
(2)能够通过团队合作实现学习活动的目的。
3. 情感目标:(1)能够用英语表达喜怒哀乐,丰富情感生活。
(2)培养学生自信心,增加学生参与和合作的积极性。
二、教学重难点重难点:(1)能够理解和使用描写性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2)能够在实际情境中使用所学单词及句型进行交流。
难点:能够在语境中准确地使用描写性词语表达自己的感受与看法。
三、教学内容(1)单词:gift, surprise, ribbon, bow, shiny, wonderful, disappointed。
(2)句型:What a wonderful gift! I'm so disappointed.(3)短文:《麦琪的礼物》四、教学过程1. 呈现短文《麦琪的礼物》Step 1. 教师出示《麦琪的礼物》的短文和短文配图,让学生看图说话,引导学生回忆和猜测故事情节。
Step 2. 听音环节。
播放录音带,让学生跟读,理解短文。
Step 3. 分组表演。
2. 学习单词和句型Step 4. 教师呈现单词和句型,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
Step 5. 搭配练习。
教师用图片和实物,让学生学会运用单词和句型进行对话,比如:Teacher: What a wonderful gift! Student: Thank you, teacher!Step 6. 基础练习。
教师呈现单词和句型,让学生进行单词拼写和句子构建。
3. 拓展活动Step 7. 手工制作礼物。
学生们根据所学单词和句型制作自己的礼物,或者教师提供礼物制作材料,让学生进行手工制作,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意。
《麦琪的礼物》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

《麦琪的礼物》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麦琪的礼物》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麦琪的礼物》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一、导课:同学们今天是12月几号?(16号)那么在过九天什么节日呢?(圣诞节)在圣诞节来临之前,你是否在想送朋友一件什么礼物?以及什么样的礼物最珍贵呢?刚好我这有一个发生在圣诞节前夕,一对恩爱但生活拮据的小夫妻互赠礼物故事,读后你也许会从中受益。
大家愿意知道吗?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个故事。
(电脑出示《麦琪的礼物》。
)二、出示教学目标:1、自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并复述故事2、学习巧用悬念安排故事情节的写法。
3、理解作者对主人公人性美的歌颂。
(指定学生阅读)三、简介作者:(指定学生回答——电脑出示:作者简介欧·亨利(1862—1910),美国著名的短篇小说家。
代表作有《麦琪的礼物》、《警察和赞美诗》、《最后的藤叶》等。
由于他描写的生活画卷广阔,他的作品曾被誉为“美国的生活的幽默的百科全书”。
他的小说以诙谐幽默见长,往往在幽默中揉进辛酸,形成“含泪的微笑”的独特风格。
小说情节生动,构思巧妙,结局往往出乎意料,而又符合真实,令人赞叹。
)四、解题:(电脑出示图片和文字:麦琪(Magi),指《圣经》所载耶稣降生时从东方来耶路撒冷给他送礼物的三个贤人:“光明之王”梅尔基奥尔赠送黄金表示尊贵,“洁白者”加斯帕赠送乳香象征神圣,巴尔撒泽赠送没药预示着基督后来遭受迫害而死。
麦琪首开圣诞馈赠礼物的风俗。
)五、掌握下列词语:(电脑出示、学生齐读)馈赠(kuì)抽噎(yē)吝啬(lìn)(sè)鹌鹑(ān)(chún)晦涩(huì)相形见绌(chù)忐忑不安(tǎn)(tè)白皙(xī)玳瑁(dài)(mào)啜泣(chuò)六、学生速读课文,理清故事情节,并复述故事。
《麦琪的礼物》优秀教案设计

《麦琪的礼物》优秀教案设计第一篇:《麦琪的礼物》优秀教案设计一、自己认真默读,然后小组接力朗读感知课文。
1.试着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写了一个什么故事?2.教师板书故事内容。
3.找本文的主旨句(或作者是怎样赞美如此圣洁的爱的?)进而完成课后第二大题。
(在一切馈赠礼品的人当中,那两个人是最聪明的。
在一切馈赠又接收礼品的人当中,像他们两个这样的人也是最聪明的。
无论在任何地方,他们都是最聪明的人。
)4.这样的结局令人感到遗憾吗?(遗憾:两位主人公的好意都落空了。
不遗憾:因为夫妇都送给了彼此一颗最真挚的心,他们之间体贴入微、相濡以沫的感情,才是彼此间最珍贵的礼物。
)5.标题的含义是什么(或作者为什么圣赞他们为麦琪呢)?(作者借此比喻赞美主人公的互赠爱情礼品就像三位贤人送给耶稣的礼物一样圣洁、完美,令人钦羡和赞叹。
)二、品味细节描写1.一元八角七分的反复出现;每周8元钱的房租;无人投递的信箱;无人按响的电铃;迪林厄姆的变化;一面壁镜等。
(渲染了家庭环境的窘况;为后文夫妇二人无奈卖掉金发、金表埋下伏笔)2.站在镜前,两眼晶莹透亮——为自己想到卖头发的办法而高兴;20秒内她的脸色失色了——金发毕竟是自己心爱的,舍之不能不心痛;解开,泼撒,神经质地起——一连串的动作。
(表现内心极度的痛苦)3.眼睛残留着晶莹的泪光,飘然走出。
(做出抉择后的轻松等句这些心理描写细腻而富有层次,将德拉卖掉金发前的复杂心理通过动作神态描写表现得淋漓尽致。
)4.壁镜及吉姆见到卖掉金发后的德拉的细节描写等。
(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三、语言特点作者精心构思情节的同时也不忘在语言上下功夫,请体会文中语言特点。
四、总结欣赏了欧亨利的一波三折、跌宕起伏、引人入胜的故事,让我们走进了纯洁善良、对爱情忠贞不渝、无私奉献的男女主人公,可以用一副对联对本文进行总结。
五、拓展提升第二篇:《麦琪的礼物》教案设计《麦琪的礼物》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在通读全文基础上复述、缩写故事情节。
麦琪的礼物教案三篇

麦琪的礼物教案三篇麦琪的礼物教案篇1一、素质教育目标(一)学问教学点1.作品巧妙的构思:引人人胜的悬念,出人意料的结尾。
2.详略得当地处理材料的方法。
(二)能力训练点领悟重要语句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崇高和善的人性,纯净,高尚的爱情。
尊重他人的爱,学会去爱他人。
(四)美育渗透点体会人性美,人情美。
二、学法引导读作品一想问题一总结思想内容一品评艺术特点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1.重点理清情节,把握思想内容,体会精巧的构思。
2.难点材料详略处理,以及重要语句的分析。
3.疑点故事的结局是—种遗憾还是—种美?4.解决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复述故事,在把握小说情节。
通过设计问题发挥想像补充略写材料,比较详略处理的好处。
四、课时安排2课时五、教具学具预备略六、师生互动设计1.学生熟悉课文,复述故事情节2.讨论分析:①圣诞前夕,德拉给杰姆买礼物的标准是什么?而家境的介绍对情节收展有何作用?②文中是怎样带有夸张手法介绍杰姆夫妇,两样特殊引以为像的东西?③文中为什么没有写杰姆收到德拉送表链的过程以及所表现出来的欣然与感慨?④小说为什么只写了德拉买礼物的全过程,而只字末提杰姆买礼物的过程呢?3.总结归纳主题七、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明确目标1.理清故事情节2、把握小说主题(二)教学过程:1.介绍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初中学习过的作品有:莫泊桑(法)《我的叔叔于勒》契诃夫(俄国)《变色龙》欧·亨利(美)《麦琪的礼物》欧·亨利终其—生,共创作了三百余篇短篇小说,若一言以蔽之,则可以说:它都体现了作家对健康的人性与健康的社会的剧烈憧憬与追求!它歌颂着小人物在贫困生存中的和善,相濡以沫的真淳的品行,尽管不无苍凉的苦笑;它们揭露着那些“社会宠儿”的骄奢yin逸,尔虞我诈,寡廉鲜耻的卑劣本质,虽然表面上轻松乃至调侃;它们的怒斥着社会的丑恶黑暗,却以“鬼脸”笑谑……2.看课文后,复述情节。
3.用一句话概括情节:一对夫妻在圣诞来临之际为对方预备了最惊喜的礼物,而礼物却失却了作用。
《麦琪的礼物》教案设计

《麦琪的礼物》教案设计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了解并欣赏美国文学的经典作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文学鉴赏能力1.2 教学内容介绍作者O. Henry及其作品特点介绍小说背景及主题引导学生阅读小说开头部分,激发兴趣1.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作者和作品背景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小说开头的吸引力第二章:文学分析2.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理解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关系培养学生的文学分析能力2.2 教学内容分析小说的情节结构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小说中的象征手法2.3 教学方法解析法:分析情节结构和人物性格引导法:引导学生发现和解读象征意义第三章:主题探讨3.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3.2 教学内容探讨小说的主题思想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关系和情感变化引导学生思考现实生活中的礼物意义3.3 教学方法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主题思想和人物关系第四章:文化背景4.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了解小说的文化背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4.2 教学内容介绍美国圣诞节的文化传统分析小说中涉及的圣诞节习俗和文化元素引导学生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的差异4.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美国圣诞节的文化传统比较法:引导学生比较中美文化的差异第五章:创意表达5.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帮助学生理解文学作品的多样性5.2 教学内容分析小说中的创意表达手法引导学生进行文学创作尝试分享和讨论学生的创作成果5.3 教学方法解析法:分析小说的创意表达手法创作法:引导学生进行短篇创作分享法:学生分享和讨论创作成果第六章:深入分析人物心理6.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人物内心世界培养学生的心理分析能力6.2 教学内容分析小说中主要人物的内心冲突和动机探讨人物心理对于小说情节发展的影响引导学生从心理学角度解读人物行为6.3 教学方法心理分析法:分析人物内心冲突和动机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人物心理特点第七章:文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7.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理解文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7.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探讨小说中的情节和人物在现实生活中的对应物分析小说对现实生活的反映和启示引导学生思考文学作品的现实意义7.3 教学方法联系法:引导学生联系现实生活中的例子批判性思维法:引导学生对文学作品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第八章:比较阅读8.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比较阅读能力帮助学生理解不同文学作品之间的异同8.2 教学内容选择另一部与《麦琪的礼物》主题相似的小说进行比较分析两篇作品在情节、人物、主题等方面的异同引导学生思考不同作品对同一主题的不同表现方式8.3 教学方法比较法:引导学生对两篇作品进行比较分析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作品的异同点第九章:综合评价与总结9.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对整个学习过程进行总结和反思培养学生的综合评价能力9.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回顾学习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班级总结讨论,分享学生的评价和感受9.3 教学方法总结法:引导学生回顾学习内容和过程分享法:学生分享和讨论评价报告第十章:拓展阅读与研究10.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拓展阅读和研究能力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学作品的背景和内涵10.2 教学内容推荐与《麦琪的礼物》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阅读和研究10.3 教学方法推荐法:推荐拓展阅读材料阅读法:引导学生进行深入阅读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分析了《麦琪的礼物》这部经典小说的教学设计,共分为十个章节。
麦琪的礼物(教案)

麦琪的礼物(教案)章节一:导入与背景介绍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麦琪的礼物》的作者、作品背景及主题。
2. 引导学生关注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
教学内容:1. 介绍作者奥斯卡·王尔德及其作品特点。
2. 阐述《麦琪的礼物》的背景及主题思想。
3. 分析小说的人物设定和情节安排。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作者背景、作品主题和人物分析。
2. 互动法:引导学生提问和讨论。
章节二:人物形象分析教学目标:1. 让学生深入了解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形象。
2. 分析人物性格特点及其在故事中的作用。
教学内容:1. 分析主人公麦琪的性格特点及其成长变化。
2. 探讨其他人物形象如父亲、母亲、麦琪的男友等在故事中的角色和意义。
教学方法:1. 分析法:引导学生从文本中找出描述人物的语句进行解读。
2. 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人物形象的特点及其对故事的影响。
章节三:情节发展与主题思想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梳理小说的情节发展。
2. 引导学生探讨小说所传达的主题思想。
教学内容:1. 梳理小说的情节脉络,分析重要情节的作用。
2. 探讨小说所表达的主题思想,如亲情、爱情、成长等。
教学方法:1. 讲述法:教师详细讲解小说情节发展及其主题思想。
2. 思考法: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思考小说所传达的意义。
章节四:文学手法分析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小说中的文学手法。
2. 分析文学手法在小说中的作用和效果。
教学内容:1. 分析小说中的比喻、拟人、象征等文学手法。
2. 探讨文学手法如何增强小说表现力和艺术效果。
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文学手法的定义和作用。
2. 实例分析法:让学生从文本中找出相关文学手法进行解读和分析。
章节五:总结与拓展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总结学习成果,加深对小说的理解。
2. 引导学生进行拓展阅读,提高文学素养。
教学内容: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小说的人物、情节、主题和文学手法等方面的要点。
《麦琪的礼物》教案设计(通用13篇)

《麦琪的礼物》教案设计(通用13篇)《麦琪的礼物》教案设计(通用13篇)《麦琪的礼物》教案设计篇1[教学目的]1.领会小说构思之巧妙。
2.学习利用感受、分析、对比、推论等手段去鉴赏小说。
3.学习主人公纯洁善良、关爱他人的优良品德。
[教学重难点]1.小说精巧的结构,出乎意料的结局。
2.理解作者对小人物身上人性美的歌颂。
3.如何利用感受、分析、对比、推论等手段去鉴赏小说是教学难点。
[教学设想]教学方法1.讨论法。
2.再造想像法。
3.比较法。
总体构想1.摒弃按照小说情节“开端、发展……结局”而教的公式,采取“总体一局部一总体”的方法:先通览全篇,了解概貌(包括内容与形式),再深入局部(细部)。
仔细揣摩,最后又回到全文,综合理解与消化篇中精华。
2.这是一篇篇幅较长的小说,要求学生应充分预习课文,除了常规做到的借助工具书解决生难字词外,须准备用四五百字复述全文大意,注意交代清楚时、地、人、事、事件的因果。
媒体设计:投影仪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步骤]方案一第一课时一、导语设计首先给同学们讲一个一份圣诞礼物造就一个伟大作家的故事。
在1899年的圣诞节即将来临的日子里,美国俄亥俄州哥伦布城监狱里,一位代号34627的囚徒,正在为无钱给心爱的女儿买圣诞礼物而发愁、而痛苦。
他冥思苦想,有什么办法可以挣到钱呢?忽然,他想起从前办过的《滚石》讽刺幽默杂志,他所写的一些幽默小品和风趣故事,是市民们很好的消遣和娱乐。
为什么不再试试呢?——他想。
于是他在监狱准备迎接圣诞节的忙碌中,偷闲匆匆写下了一篇小说:《口哨狄克的圣诞礼物》。
小说获得很大成功,很快发表在1899年《麦克卢尔》杂志的圣诞专号上。
34627号罪犯终于得到了稿酬,如愿以偿地让女儿在圣诞节得到了心爱的圣诞礼物。
从此后,一发而不可收,34627囚徒变成了和契诃夫、莫泊桑齐名的短篇小说大师。
同学们知道他的笔名吗?对,是欧·亨利。
非常巧,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小说也是一个关于圣诞礼物的故事,这个故事到底是怎样的呢?(解说:小说的特点之一就是有引人入胜的故事,教师用关于作者的故事来导入,正好切合小说的特点,同时又可以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探究的热情:这位由囚徒到作家的人是谁?他的创作风格是什么?创作了哪些优秀作品?《麦琪的礼物》讲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真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二、解题欧·亨利(1862—1910),原名威廉·锡特尼·波特尔,是美国著名短篇小说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麦琪的礼物教案一等奖麦琪的礼物教案
麦琪的礼物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梳理故事情节
2、走近人物,理解主题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人物描写,理解主题
教学方法
自学—--交流---展示---反馈----训练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西方国家在圣诞节有互赠礼物,表达祝福的习俗。
某一年圣诞节的前一天,在一个遥远的美丽的国度,有一对生活穷困的小夫妻,他们因为为对方送礼物而演绎了一个动人的故事。
这个故事就出自美国短篇小说巨匠欧亨利的小说《麦琪的礼物》。
二、出示目标
1、整体感知,梳理故事情节
2、走近人物,理解主题
三、整体感知,梳理故事情节
1、复述故事
我们常说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是文章思想内容的高度概括。
麦琪在文中指谁?礼物是什么?礼物是怎么得来的?结果怎么样?请带着这些问题同桌相互复述故事。
2、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故事
学生动笔写,教师挑学生展示并予以评价
四、走近人物,理解主题
在一切馈赠礼品的人当中,那两个人是最聪明的。
在一切馈赠又接收礼品的人当中,像他们两个这样的人也是最聪明的。
无论在任何地方,他们都是最聪明的人。
为什么说:“在一切馈赠礼品的人当中,那两个人是最聪明的。
” 跳读课文,完成下列问题:
自主完成:
1、德拉和吉姆为什么要送给对方表链和发梳,而不是其他的礼物?
让学生从课文中找为什么是对方最需要的,引导学生理解聪明的表现
是关心体贴
小组讨论
2、找出描写德拉决定卖秀发的句子并揣摩她的内心活动。
作者为什么要详写这一过程?
通过分析德拉的内心活动,进而理解德拉是美的化身,她不仅人长得
漂亮,尤为可贵的是心地纯洁善良,对丈夫一往情深,为了爱可以牺
牲一切。
3、当吉姆回到家看到满头小卷发的德拉,他又有怎样的反应?他为什么不生气,不埋怨呢?
在这种表情语言的背后,我们的杰姆在想什么?
教师点拨学生展开想像的翅膀,把这一神情下的杰姆的心理补充出来,这样就可以切身体会出杰姆对德拉的感情。
再通过吉姆紧紧地搂的动作,深情地说的语言理解吉姆对德拉的爱,对德拉的包容和理解
为什么说:“在一切接收礼品的人当中,他们两个这样的人也是最聪明的。
”?
请从文中找出德拉和吉姆接收毫无用处的礼物时的表现
德拉神经质
吉姆文静
个性相反
心意相通
他们都理解接收的是比秀发更美,比金表更珍贵的爱,所以他们
很理解对方,很尊重对方。
归纳文章主旨。
学生发言后教师再点拨归纳:《麦琪的礼物》叙写了一个一对穷困的年轻夫妇为互赠圣诞礼物而忍痛卖掉引以自豪的长发和怀表,却换来了不再起作用的
发梳和表链的故事,反映了美国下层人民生活的艰难和辛酸,赞美了主人公善良的心地和相濡以沫的爱情。
正如作者所说他们是傻孩子,傻得不计成本,忘我的去爱,傻得让人心疼,他们又是最聪明的,他们在圣诞节送给对方的是不会因贫穷而暗淡的爱。
他们也送给了我们一份爱的礼物,那就是让我们明白了:爱是付出,是包容,是理解,是尊重,是珍惜!
、整合小结,升华主题。
1、好,现在我们一起来以德拉为线出一上联。
德拉满头秀发换表链链回表去
同学们商量着对下联如何?
杰姆祖传金表变发梳梳有发无
假如我们以促使他这样做的原因去对一横联又将如何?
圣洁的爱、真挚的爱、深情的爱
2、当我们被文章曲折的情节,无限的悬念吸引,被这份浪漫,真挚的爱感动时。
我惦心中却又生出缕缕悲凉苦涩。
如果他们生活好些,金表不卖,秀发依然,常常闲情漫步,那该多好。
如果再好些,有自己的一幢房子,有着一个属于自己的大大的花园,常听鸟语,常闻花香,那又该多好啊!回到现实,悲凉又倍
增了几分,家境每况愈下,明年对诞节他们还能卖什么,送什么?
德拉和杰姆这一对恩爱夫妻虽然生活困窘无奈,虽然失去了引以为豪的祖传金表,满头秀发,但他们却拥有了纯粹的金钱与物质不能带来的无比温馨与幸福,获得了真挚,圣洁的爱,这人性中的善良与崇高,无么与奉献,在此环境中更是震憾人心,你们此时认为他们聪明在何处?让我们寄上最深情的祝福:让真爱永驻。
读写联动
爱是什么?仿照例句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爱的理解。
爱是你摔门而出后,妈妈站在巷口焦急找寻的目光;
-------------------------------------------------------------------;
-------------------------------------------------------------------。
结束语
同学们,下课铃响了,我们的学习也结束了,但我相信,这颗爱的种子已经种在了我们的心里。
从此,让我们做一个会爱、懂爱的幸福的人!
板书:
麦琪的礼物
德拉杰姆头发珍贵金表表链无用发梳注:在“珍贵”这个词语的周围用一个红心图形画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