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1第4章 婴儿期的发展--身体发展
儿童发展的几个阶段及特征

儿童发展的几个阶段及特征引言:儿童是社会中最宝贵的资源,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对于社会的未来有着重要的影响。
而儿童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经历着一系列的阶段。
本文将围绕儿童发展的几个阶段及其特征展开讨论。
一、婴儿期(0-2岁)1.身体发展:婴儿期是儿童发展中最快速的阶段,身体各部位的器官和系统都在迅速成长。
从出生到2岁,婴儿的体重会增加3-4倍。
2.感知与运动:在婴儿期,婴儿的感觉器官逐渐发育完善,开始能够感知声音、光线和触觉等刺激。
他们也逐渐掌握了抓握、翻身、爬行等基本运动技能。
3.语言与认知:婴儿期是语言和认知能力迅速发展的时期。
他们开始发出简单的音节,理解和使用一些简单的词汇。
二、幼儿期(2-6岁)1.身体发展:幼儿期是身体发展的关键时期,儿童的身高和体重迅速增长。
他们逐渐掌握站立、行走、奔跑等各种运动技能。
2.社交与情感:在幼儿期,儿童开始与其他人建立联系,并逐渐学会与他人合作和分享。
他们也开始表现出情感的复杂性,如愤怒、喜悦和恐惧等。
3.语言与认知:幼儿期是儿童语言和认知能力迅速发展的阶段。
他们开始能够用简单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意思,理解和使用更多的词汇。
三、儿童期(6-12岁)1.身体发展:儿童期是身体发展的稳定期,儿童的身高和体重增长缓慢。
他们的运动技能进一步提升,能够进行更复杂的体育活动。
2.认知与学习:儿童期是儿童认知和学习能力迅速发展的阶段。
他们开始能够进行逻辑思维,解决简单的问题,并学会运用科学方法进行探索。
3.社交与情感:在儿童期,儿童逐渐学会与同伴建立友谊,并开始理解和掌握社会规范和道德价值观。
四、青春期(12-18岁)1.身体发展:青春期是儿童身体发展的最后一个阶段,伴随着生理和生殖系统的成熟。
男孩和女孩开始发育性征,身高和体重也迅速增长。
2.认知与学习:青春期是认知和学习能力进一步提升的阶段。
儿童开始具备抽象思维能力,能够进行推理和分析,并开始为未来做出规划和决策。
3.社交与情感:在青春期,儿童逐渐独立于父母,开始建立自己的身份和价值观。
《美国儿科学会儿童发展百科》(第三版)

《美国儿科学会儿童发展百科》(第三版)美国儿科学会儿童发展百科(第三版)摘要本文档是《美国儿科学会儿童发展百科》第三版的内容概要。
该百科全面介绍了儿童的发展过程和相关知识,旨在为父母、教育工作者和医疗专业人员提供关于儿童发展的全面指导。
介绍儿童的发展是一个复杂而多层次的过程,涉及到身体、认知、情感和社交等方面的变化。
《美国儿科学会儿童发展百科》第三版是基于最新研究成果和临床实践经验编写的权威性文献,为读者提供了全面而权威的信息。
内容概述本百科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 婴儿期发展- 身体发展:包括身高、体重、脑部发育等方面的变化。
- 运动发展:介绍婴儿各个阶段的运动能力和发展特点。
- 认知发展:讨论婴儿的感知、注意力和记忆能力的发展过程。
2. 幼儿期发展- 语言发展:探讨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和语言得的重要里程碑。
- 情感和社交发展:介绍幼儿情感认知和社交技能的培养方法。
- 知觉与认知:涉及幼儿的思维方式、观察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
3. 学龄前期发展- 学前教育:介绍学龄前教育的原则、方法和重要性。
- 动手能力和研究技能:探讨学龄前儿童的动手能力、研究技能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
- 社交技能:讲述学龄前儿童应具备的合作、沟通和解决冲突的基本技能。
4. 青少年发展- 身体和性征发展:介绍青少年身体和性征发展的特点,提供相关的健康指导。
- 心理和情绪发展:探讨青少年心理和情绪发展的特点,提供相关的心理健康建议。
- 研究和职业规划:讨论青少年研究和职业规划的重要性,提供相关的指导建议。
结论《美国儿科学会儿童发展百科》第三版是一部全面而权威的儿童发展参考资料,旨在为父母、教育工作者和医疗专业人员提供指导和支持。
我希望本文档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儿童发展的过程,并提供有益的行为建议和资源。
*注意:该百科仅供参考,请在实践中结合个体差异和专业意见进行决策。
*。
宝宝的身体发展关键期

宝宝的身体发展关键期宝宝的身体发展关键期,是指在成长过程中,某一阶段对身体发育和健康的重要性较高的时期。
这个时期对于宝宝的健康和发育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在这个阶段,宝宝的身体系统快速发育,脑部、骨骼、肌肉等也得到相应的成长和改善。
宝宝的身体发展关键期主要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婴儿期:在宝宝的婴儿期,根据研究,这是宝宝身体发展的最重要阶段。
在这个时期,宝宝的脑神经和骨骼体系都在高速发展。
宝宝的大脑会经历显着的改变,从而促进其智力和认知的发展。
同时,骨骼系统的发育也是这个阶段的重要任务之一。
因此,家长在这个阶段要注重宝宝的营养摄入和体育锻炼,给予适当的刺激和体验,能够帮助宝宝塑造一个健康的身体和智力。
幼儿期:进入幼儿期,宝宝的大脑继续发展,对感官刺激的接受能力也愈发提高。
在这个时期,宝宝通过各种肢体活动来促进肌肉的发展和协调性的增强。
因此,家长可以鼓励宝宝进行一些适合他们年龄段的运动,并给予他们足够的自由空间,以促进他们的身体发展和健康成长。
学龄期:学龄期是宝宝身体发展关键期的重要阶段之一。
在这个时期,骨骼系统的发育仍然非常重要。
此外,宝宝的视力、听力、语言和运动技能也需要更多的发展和培养。
因此,家长要关注孩子的生活环境,确保他们接受到良好的教育和身体锻炼。
睡眠、饮食、体育活动以及规律的生活习惯对孩子的身体和智力发展至关重要。
青春期:青春期是宝宝的身体发展的最后一个关键时期。
在这个阶段,宝宝的身体会经历巨大的改变,从男孩到少年、从女孩到少女。
这个时期的身体发育对孩子的未来健康和发育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家长需要给予足够的关注和指导,帮助孩子度过这个阶段。
饮食的均衡、注意心理健康以及适当的锻炼,都是保持青春期宝宝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
总结起来,宝宝的身体发展关键期是宝宝成长过程中的重要阶段。
在每个阶段,宝宝的身体和智力都会经历重要的变化,对于家长来说,关注宝宝的营养摄入,提供适当的刺激和锻炼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注重每个关键期的身体发展,家长能够培养出健康、自信和有活力的宝宝。
婴幼儿体格发育规律

婴幼儿体格发育规律婴幼儿期是一个人生长发育最为迅速的阶段,体格发育的规律对于婴幼儿的健康和发展至关重要。
在这个阶段,婴幼儿的身体各个方面都在快速发展和成长,包括身高、体重、头围等方面的变化。
了解婴幼儿体格发育规律对于父母和照顾者来说至关重要,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关注婴幼儿的发育情况,并及时采取措施以促进其健康成长。
婴幼儿的体格发育规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婴儿的身高和体重增长迅速。
婴儿出生后的头几个月,身高和体重会有一个快速的增长期。
通常,婴儿在出生后的头三个月内体重会增加一倍,身高也会增加10%至15%。
此后,婴儿的增长速度会逐渐减慢,但仍会保持稳定的增长。
2. 婴儿的头围也会增长。
头围的增长是婴幼儿大脑发育的重要标志。
婴儿出生后的头围通常为32-36厘米,随着时间的推移,头围会增加,到婴儿一岁时,头围通常会达到45-47厘米。
3. 婴儿的身体比例逐渐趋于正常。
婴幼儿出生后,由于各个部位的生长发育速度不同,其身体比例可能会有所不同。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婴儿的身体比例会逐渐趋于正常。
一般来说,婴儿的头部相对较大,占整个身体的比例较大,但到一岁左右,婴儿的头部比例会与身体比例相对平衡。
4. 婴儿的运动能力逐渐提高。
婴儿的运动能力也是婴幼儿体格发育的重要方面。
婴儿出生后,他们的运动能力非常有限,只能做一些简单的动作,如抬头、翻身等。
然而,随着婴儿的发育,他们的运动能力会逐渐提高,可以自主爬行、坐起、站立甚至行走。
5. 婴儿的牙齿开始生长。
在婴幼儿期,婴儿的牙齿也会开始生长。
通常,婴儿在出生后的6个月到一岁之间会长出第一颗乳牙。
牙齿的生长对于婴幼儿的咀嚼能力和语言发展都非常重要。
了解婴幼儿体格发育规律的重要性在于,父母和照顾者可以根据婴幼儿的发育情况提供适当的营养和照料。
例如,在婴幼儿的快速生长期,提供充足的母乳或适量的配方奶粉,以满足婴幼儿身体的需求。
同时,父母和照顾者也可以通过观察婴幼儿的发育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任何发育异常的情况,以便婴幼儿得到及时的医疗干预。
发展心理学—第四章【笔记版】

有明显生物学意义的无条件反射
觅食反射 吮吸反射 吞咽反射 呕吐反射 眨眼反射 定向反射
婴儿动作发展的顺序
从头至脚(头尾原则) 从中心向外周(近远原则) 从大动作向小动作
手的动作的发展
手的动作发展的重要性: 种系发展的意义;个体发展的意义
手的动作的发展
手的动作发展的阶段: 0-3m:没有明确的手的动作,紧握拳头, 或散漫杂乱的手部动作; 3-5m:无意识的手的动作; 5-7m:有目的的手的动作(随意抓握动 作); 7m以上:双手协调动作;
婴儿发音能力的发展
咿呀发音向词汇过渡 在咿呀发音阶段向说出真正的词汇 过渡的过程中,婴儿会发出一些自己发 明的“词”,用来表示一类意思。例如, “dada”表示要东西,“ayi”表示所有的 人。这种“词”被研究者成为“原型词” 或“准词”。“原型词”常常伴以一定 的手势来表达某种意思。
婴儿发音能力的发展
婴儿语音知觉的发展
婴儿语音知觉的研究技术 快速吮吸技术—— 另一个缺点是不适合4个月以上的婴 儿。
婴儿语音知觉的发展
婴儿语音知觉的研究技术 条件性转头范式—— 向婴儿反复呈现一个声音刺激;当 声音刺激发生变化时,婴儿的另一侧出 现一个会动的玩具;婴儿很快就学会听 到声音变化就转头;利用这个条件反射 可以测查婴儿对声音的辨别。 这种技术适用于5-12个月的婴儿。
发展心理学课程教案

发展心理学课程教案一、课程简介1. 课程名称:发展心理学2. 课程目标: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发展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深入探讨个体从婴儿期到老年期的心理发展过程,提高学生对人类心理发展的认识和理解。
3. 适用对象:心理学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4. 课时安排:32课时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发展心理学导论发展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方法发展心理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发展心理学的重要理论2. 第二章:认知发展认知发展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婴儿期的认知发展儿童期的认知发展青少年期的认知发展3. 第三章:情绪和社会性发展情绪发展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婴儿期的情绪发展儿童期的情绪发展青少年期的情绪发展社会性发展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婴儿期的社会性发展儿童期的社会性发展青少年期的社会性发展4. 第四章:人格发展人格发展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婴儿期的人格发展儿童期的人格发展青少年期的人格发展5. 第五章:身体发展身体发展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婴儿期的身体发展儿童期的身体发展青少年期的身体发展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阐述发展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和发展心理学的知识体系。
2. 案例分析法:教师提供典型案例,引导学生运用发展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3. 小组讨论法: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思考,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4. 实践操作法: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如心理测验、观察等,增强学生对发展心理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四、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参与、作业完成情况等,占总成绩的30%。
2. 期中考试:包括选择题、简答题、案例分析题等,占总成绩的40%。
3. 期末考试:包括选择题、论述题、分析题等,占总成绩的30%。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发展心理学教材,如《发展心理学》、《人类发展心理学》等。
2. 参考书籍:提供相关的发展心理学参考书籍,如《发展心理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儿童发展》等。
婴幼儿的身体发展和运动技能

婴幼儿的身体发展和运动技能婴幼儿是身体发展最为迅速的阶段,他们的身体逐渐从无力到具备一定的运动能力,这一过程对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婴幼儿早期的身体发展中,他们经历了头部控制、躯干控制、手臂控制和双腿控制等各个阶段,同时通过不断地重复和练习,他们也逐渐掌握了一些基本的运动技能。
首先,在婴幼儿的身体发展中,头部控制是一个关键的里程碑。
刚出生的婴儿往往无法自己支撑头部,但在3个月左右,他们能够逐渐控制颈部的肌肉,可以伸直和转动头部。
通过不断尝试抬头和观察周围环境,婴儿的头部控制能力得到了加强。
这对于婴幼儿的发展至关重要,因为头部控制是其他各项运动技能的基础,也有助于他们以后的坐立、爬行和行走。
其次,躯干控制是婴幼儿身体发展的下一个阶段。
在婴儿大约两个月大时,他们能够控制自身躯干的肌肉,能够坐稳并且抬高胸腔。
这种躯干控制的发展使得婴儿能够更加灵活地支撑身体,进一步培养了他们的平衡能力以及上肢的协调运动能力。
从侧身躺到仰卧位,坐起来再到爬行,婴幼儿逐渐通过掌握躯干的运动来探索周围环境,并为后续的行走打下了基础。
接下来,手臂控制是婴幼儿身体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一环。
通常在婴儿3-4个月的时候,他们开始探索手臂的运动能力,能够通过伸展和收缩手臂来抓住周围的物体。
这种手臂的控制能力对于婴儿的心理和感官发展有着莫大的影响。
通过手臂的运动,婴儿能够开始接触不同形状、颜色和质地的物品,从而感受到更多的触觉刺激,进一步促进了他们的认知和感知发展。
最后,双腿控制是婴幼儿身体发展的重要一环。
从大约6个月起,婴幼儿开始尝试坐立和站立,他们的双腿得到了更多的运动自由度。
通过不断地练习站立和行走,婴幼儿逐渐学会了掌握自己的双腿,能够站立、行走和奔跑。
这种双腿的控制能力不仅给婴幼儿带来更多的运动乐趣,同时也有助于他们的肌肉发育和协调能力的提升。
总结起来,婴幼儿的身体发展和运动技能的培养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
通过不断地掌握头部控制、躯干控制、手臂控制和双腿控制,婴幼儿在身体发展和运动技能上逐渐获得了更多的自主能力。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考核要点:第四章 婴幼儿心理的发展

第四章婴幼儿心理的开展〔一〕婴幼儿的生理开展1、识记身高的开展:婴儿出生头几个月,身高平均每月增长3厘米以上,半岁以后身高增设速度放缓,平均每月1-1.5厘米。
幼儿期儿童身高增长的速度比3岁前降低了,但与以后各开展时期相比,身高增长仍属较快的。
体重的开展:婴幼儿体重的与他们骨骼的发育有密切关系。
婴儿的骨骼发育得信息论快,从2-3月开始,脊柱的四个生理性弯曲相继形成,肌肉力量也不断增强。
1-3岁骨骼继续骨化,弹性大,易弯曲。
大肌肉已开展,但耐力差,易疲劳;小肌肉没开展起来,精细活动能力差。
4-6岁骨骼发育较明显,虽然坚硬,但骨化过程还没完成。
脑重的开展:在儿童各个器官的发育过程中,脑的发育是最优先的。
刚出生时,其脑重大约390克左右,是成人的25%,体重是成人的5%。
第一年内速度最快,平均每天1克,至9个月时平均达660克。
二岁半至三岁时,至900-1011克,相当于成人的75%。
七岁时为1280克左右,到达成人的90%。
九岁达1350克,十二岁时达1400克,20岁左右,不再增长。
神经系统的机能:〔1〕大脑皮层兴奋与抑制机能的开展〔2〕第二信号系统的形成与开展〔3〕大脑功能的侧化2、领会第二信号系统的形成与开展:第一信号系统在婴儿期就开始开展。
这时他们所建立起来的条件反射都是以具体刺激物作为信号的。
婴儿两种信号系统活动的开展大致经历以下四个阶段:阶段1、直接刺激-直接反响。
阶段2、词的刺激-直接反响,阶段3、具体刺激-词的反响,4、词的刺激-词的反响。
幼儿期两种信号系统在心理开展中的作用发生了变化,即第一信号系统的作用逐渐降低,第二信号系统的功能逐渐增加。
〔二〕婴幼儿主导活动的开展1、识记游戏:是促进儿童身心开展的一种社会性活动。
单人游戏:指单独一个人进行的游戏集体游戏:把多名儿童共同参与进行的游戏活动创造性游戏:指幼儿自己通过创造性想象而形成的游戏。
它有明确的主题、目的、角色分工、内容丰富、情节多变等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婴儿期的身体发展
二、婴儿期神经系统的发展
(一)出生第一年内神经系统的发展 ➢ 5、皮质机能的发展:条件反射、抑制机能和第
一信号系统活动
➢ 皮质机能的发展还表现在抑制机能的发展,特别是内抑 制的发展上。初生时只有外抑制,到第一个月的后半月 开始有内抑制。最初可以看到的是分化抑制。
➢ 皮质抑制机能的发展是儿童认识外界事物和调节、控制 自己行为的生理基础。
还远未发展,一般还不能从事需要手指活动的灵活 性、准确性很高的精细活动 ➢ 内脏器官:也有一定的发展,心脏搏动100次/分
第一节 婴儿期的身体发展
一、婴儿期身体发育
(三)婴儿身体发展的基本原则 ➢ 头尾原则。即身体发育是从头部和身体的上半部开始,然
后扩展到身体的其它部分。 ➢ 近远原则。即身体发育从中央部位向外围扩展。 ➢ 等级整合原则。即简单技能一般是独立发展的,之后这些
第一节 婴儿期的身体发展
二、婴儿期神经系统的发展
(一)出生第一年内神ຫໍສະໝຸດ 系统的发展 ➢ 5、皮质机能的发展:条件反射、抑制机能和第
一信号系统活动
➢ 儿童最初的条件反射是在食物反射和防御反射的基础上 形成的,这种条件反射在一个月内就可以看到。三个月 以后儿童的条件反射可以在定向反射的基础上建立。大 约五个月左右,条件反射可以在一切分析器范围内形成。
第一节 婴儿期的身体发展
➢ 所谓骨化即骨骼随年龄增长而变硬。骨骼是由胶质 (韧而有弹性)和石灰质(脆而硬)两部分组成。
➢ 儿童的骨骼比较软,他的骨化有一个过程,发育成 熟时,他的骨化才完成。年龄越小胶质的比例越大。
➢ 婴儿期大部分是含胶质的软骨,骨化刚从软骨中心 开始,骨骼有弹性,很容易变形,所以必须逐步按 骨骼系统加强程度教儿童坐、站或走。
➢ 小儿卧时四肢往往屈曲,这种肌肉紧张,上肢在生后2-2.5 月消失,下肢在3-4个月时变为正常。
➢ 肌肉的发展有一个规律:一般大肌肉发展较早,小肌肉发展 较迟。婴儿在第一年末大肌肉已有所发展,小肌肉尚远未发 展。
➢ 婴儿的肺活量和心脏每次收缩的容积也大大提高,约为出生 时的3-4倍。每分钟的心率已由150次降为120次。
第一节 婴儿期的身体发展
一、婴儿期身体发育
(一)身高、体重及各系统的高速发展 (到第一年末) ➢ 这是人类个体发育中发展速度最高的阶段,到
第一年末,婴儿的身高便由出生时的50cm增加 到70-75cm,一年之内长高25cm,比出生时长 高50%。体重的增加更为明显,从3-3.5kg增加 到9.4kg,几乎是出生时的三倍。
内抑制发生的根本原因是条件刺激不被无条件刺 激所强化。内抑制形成需要经历不强化的过程。 包括消退抑制和分化抑制。消退抑制:条件反射 建立后,如果多次只给条件刺激而不用无条件刺 激加以强化,结果是条件反射的反应强度将逐渐 减弱,最后将完全不出现。分化抑制:在条件反 射开始建立时,除条件刺激本身外,那些与该刺 激相似的刺激也是或多或少具有条件刺激的效应。
第一节 婴儿期的身体发展
二、婴儿期神经系统的发展
(一)出生第一年内神经系统的发展 ➢ 2、脑细胞的形状、大小都在变化,树状突和神经纤维
数量和长度都有很大发展,其中尤以锥体细胞(主要控 制运动)的发展,较皮质中其他各种细胞更快。 ➢ 到一岁时,发展较晚的前额部皮质六层次中的细胞也有 迅速发展。 ➢ 由于树状突和轴突的发展,从白质深入到皮质的神经纤 维到三个月时也迅速增加。同时突触的数量也不断增加。 ➢ 这就使复杂的暂时联系有了形成的可能。
第一节 婴儿期的身体发展
二、婴儿期神经系统的发展
(一)出生第一年内神经系统的发展 ➢ 4、分析器的完善化
➢ 分析器外围部分的完善化表现在眼的协调,网膜细胞的 成熟,耳能感受声音等。
➢ 在婴儿三个月时,分析器的皮质末端就在相当程度上发 展起来,生后头半年内,各分析器大部分已有较完善的 发展,能发挥它正常的机能作用。
丰富的经历=更大的大脑?
实验对象
老鼠脑部是平滑的,对其大脑的检测和测量更容易 老鼠体型较小并且也不昂贵 老鼠一胎多子,允许研究者将同一窝的老鼠分配到不同
的实验条件下。
假设
饲养在单调或贫乏环境中的动物与饲养在丰富环境中的 动物相比,两者在大脑发育和化学物质等方面将表现出 明显的不同。
第一节 婴儿期的身体发展
二、婴儿期神经系统的发展
(一)出生第一年内神经系统的发展 ➢ 5、皮质机能的发展:条件反射、抑制机能和第
一信号系统活动
➢ 在婴儿期末,第一信号系统活动可以说已初步发展,具 有初步的分析综合能力了。
➢ 儿童在7-8个月时,在和周围人的交往中,词开始在复合 刺激物中占一定的位置,作为复合刺激物的一部分参与 条件反射活动。但最初,词在复合刺激物中是作用最微 弱的成分,起主要作用的是身体的位置或场所和说话的 人等因素,其后语言的音调起主要作用。到一岁后,词 作为条件刺激,参与条件反射活动。
技能会整合为更为复杂的技能。 ➢ 系统独立性原则。即不同的身体系统有着不同的发展速度。
重点关注
母乳喂养
第一节 婴儿期的身体发展
二、婴儿期神经系统的发展
(一)出生第一年内神经系统的发展 ➢ 1、婴儿出生时,脑重约为300-390克,为成人
脑重的25%,神经细胞超过千亿,皮层面积占成 人的42%;到1岁时,脑重会增加到800-900克, 约为成人脑重的60%,这些变化是由于脑内神经 元的发展所致。
资料1
巴甫洛夫认为,大脑皮质最基本的活动是信号活 动,从本质上可将条件刺激区分为两大类:一类 是现实的具体的刺激,如声、光、电、味等刺激, 称为第一信号;另一类是抽象刺激,即语言文字, 称为第二信号。对第一信号发生反应的皮质机能 系统,叫第一信号系统,是动物和人共有的。
资料2:条件反射的抑制
第一节 婴儿期的身体发展
Ø 各个机能定位区的发展与儿童各种相应能力的出 现是对应的,发育最晚和髓鞘化最晚的部分是额 叶区,它主管的是思维和意识。
婴儿出生时大脑两半球的功能就已经开始“偏侧 化” 。
语言发展较好的婴儿相比发展较慢的同龄儿童, 其左半球的语言区发展更好。 这也反映了大脑发育的“可塑性”。在丰富环境 中长大的婴儿相比成长环境受到严重限制的婴儿, 其大脑的结构和重量都是很不一样的。
第一节 婴儿期的身体发展
二、婴儿期神经系统的发展
(一)出生第一年内神经系统的发展 ➢ 3、神经纤维的髓鞘化逐步完成 ➢ 最早完成髓鞘化的是末梢感觉、运动神经,约在出生前六
个月已髓鞘化。 ➢ 其次是脊髓脑干传导通路的髓鞘化,在胎儿期亦开始,到
儿童出生时几乎已经完成。 ➢ 再次是联络脊髓与小脑神经的髓鞘化。 ➢ 大脑两半球与脊髓的传导通路的髓鞘化要在婴儿出生前后
二、婴儿期神经系统的发展
(二)1-3岁神经系统的发展 ✓ 三岁时皮质细胞已大致分化完成 ✓ 皮质机能的发展
➢ 内抑制的发展使抑制过程远弱于兴奋过程的状 况有所改变
➢ 两种信号系统的发展:直接刺激-直接反应; 词的刺激-直接反应;直接刺激-词的反应;词 的刺激-词的反应
知识点
“突触修剪” 大体上,在儿童期和青少年期,大约40%的突触 会被修剪掉,最后达到成人的水平。所以,在这 一时期对儿童的大脑给予适当的刺激就非常关键 了,这时候正是突触形成的高峰期。也就是说, 神经系统的发展存在着“敏感期”。
资料2:条件反射的抑制
条件反射建立之后,如果反复应用条件刺激而不给 予非条件刺激强化,条件反射就会逐渐减弱,最后 完全不出现。这称为条件反射的消退。例如,铃声 与食物多次结合应用,使狗建立了条件反射;然后, 反复单独应用铃声而不给予食物(不强化),则铃 声引起的唾液分泌量会逐渐减少,最后完全不能引 起分泌。
结果
解剖老鼠的大脑发现,在丰富环境中生活的老鼠的大 脑和在贫乏环境中生活老鼠大脑有区别
在丰富环境中生活的老鼠其大脑皮层更重、更厚, 并且这种差别具有显著意义。
两组老鼠的脑细胞(又称神经元)在数量上并没有 显著性差别,但丰富的环境使老鼠的大脑神经元更 大。
在丰富环境中长大的老鼠大脑中的神经突触比在贫 乏环境中长大的老鼠神经突触大50%。
婴儿出生以后,神经元的体积继续增加,除了树突 继续生长之外,神经元的突触会覆盖上一层“髓 鞘”,这使得婴儿神经冲动传递的速度大大加快。
在神经元生长的同时,它们也会重新定位,根据功能 进行重组。一些神经元会成为“大脑皮层”,另一些 则成为大脑皮层下的“皮下组织”。
大脑皮层由许多具有不同功能的脑叶组成,它们有不 同的机能定位,通常分为感觉皮层、联络皮层和运动 皮层。
才能相继完成,其中首先是感觉神经的髓鞘化,而后是运 动神经的髓鞘化,人类完成运动通道的髓鞘化最迟,因此 初生婴儿最软弱无力。
第一节 婴儿期的身体发展
二、婴儿期神经系统的发展
(一)出生第一年内神经系统的发展 ➢ 3、神经纤维的髓鞘化逐步完成
➢ 皮质中,运动区和各感觉区的神经纤维最早完成髓鞘化, 联络皮质各部分的联络纤维主要都在出生后才逐步髓鞘 化,和高级神经活动直接有关的额叶、顶叶等部分的髓 鞘化则要在出生后两个月才开始,到七岁左右才基本接 近完成。由于髓鞘化,才使兴奋能沿一定的路线传导。
第一节 婴儿期的身体发展
➢ 新生儿的脊柱几乎是直的,在生后2-3个月,开始抬 头时就出现了颈弯曲;6-7个月开始会坐时出现胸弯 曲;当第一年末开始站立和行走时腰椎出现凸向前 方的弯曲,但这些弯曲在躺平时可以平复。
第一节 婴儿期的身体发展
➢ 婴儿肌肉白嫩柔软,含水分较多,蛋白质、无机盐较少,新 生儿及婴儿期头几个月,肌肉紧张度高,尤其是四肢屈肌更 显著。
条件反射的消退是由于在不强化的条件下,原来引 起唾液分泌的条件刺激,转化成了引起大脑皮层发 生抑制的刺激。条件反射的消退并不是条件反射的 丧失,而是从原先引起兴奋(有唾液分泌)的条件 反射转化成为引起抑制(无唾液分泌)的条件反射。 前者称为阳性条件反射,后者称为阴性条件反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