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婴儿期心理发展
医学心理学第三章 心理发展与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与不健康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
判断一个人的心理是否健康,应从整体上根据其经常性的行为方式作综合性
的评估,因为心理健康的人在特别恶劣的环境中,可能也会出现某些失常的
行为。
医学心理学(第7版)
二、健康与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与疾病的关系 心理健康与疾病之间互为因果:不健康的心理可导致疾病的发生,而躯体的 疾病与痛苦又可影响个体的情绪,反过来又可影响心理的健康。
的心理健康。
谢 谢 观 看
医学心理学(第7版)
二、中年期的心理健康
注意身心健康,避免心理负荷过重 合理安排时间及工作量:中年人要合理地安排自己的时间,注意劳逸结合,避免 超负荷的工作,避免身心过劳。 学会处理各种烦恼、保持心态平和:注意保持心态的平和,学会心胸开阔地面对 现实,正确对待名与利。 缓解压力反应、维护身心健康:中年人有着诸多的压力,学会自我调整和缓解压 力显得尤为重要。当压力过大时,通过适当的方法宣泄和放松自己,定期参加体
医学心理学(第7版)
二、健康与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的维护与促进 心理健康维护:加强心理健康和消除身心不健康因素,提高生活质量。 心理健康促进:使人们能增强自我控制感并能改善他们的健康。
第二节
儿童心理健康
医学心理学(第7版)
一、胎儿期及婴幼儿期心理健康
胎儿期心理健康 孕期营养及保健与胎儿健康:胎儿期是大脑发育的关键时期,而胎儿的营养 完全依赖于母体的供养,因此孕期的营养状况,将严重地影响胎儿的健康。
医学心理学(第7版)
三、儿童期心理健康
儿童期的心理健康 科学合理安排学习 组织社会劳动 培养开拓创造性思维 注意“情商”的培养
第三节
青少年与青年心理健康
第三章__乳儿期(1月—1岁)心理

(二)语言开始萌芽
在心理发展方面,乳儿期是儿童学习说话的准备期。 满半岁以后,会发出各种声音 9-10个月以后,乳儿能听懂一些词,并按成人的话 去做一些动作。如“欢迎”、“再见”。 将近1岁时,会用单词招呼别人。如“爸爸”、 “妈妈”。(一周岁时已能说出第一个与特定对象 相联系的词,如妈妈、爸爸等,并开始逐步用词语 与人交往。)
出生后1年内的乳儿,如果没有得到足够的母爱,容易导致孩子将来没有爱心,不关 心他人。父母及照料者应常和乳儿讲话,对乳儿发出的各种声音也要积极响应,这样 才能促进孩子的语言发展。
父母还经常让孩子接触外界刺激,频繁地使用视、听、嗅、味觉来感知周围环境,同 时也促进了孩子本身视、感、知的发育。父母应掌握乳幼儿动作发育过程,帮助乳儿 学习翻身、坐、爬以及手动作的发展,这样既可以锻炼身体,又可以促进乳儿更好地 探索、认识这个世界。
到了乳儿期,除了这两种反射的强化作用以外,定向反射的 强化作用开始不断增长,并且逐步占有更重要的地位。
第一批条件性的定向反射,在儿童出生后第三个月就已经形 成,在第五个月,它们就非常巩固了,而到第七个月,只要 经过几次的结合,定向反射就已经能形成起来。这样,儿童 就开始能对周围的“新鲜事物”(如发声的、光亮的、活动 的东西等等)产生定向探究反应。
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一、熟悉掌握乳儿期、婴儿期心理特征 二、能根据乳儿期、婴儿期的心理特征 做好心理卫生宣传工作
乳儿期(1月—1岁)心理 ——人生变化最快的阶段
乳儿期的三大变化
从吃乳------断乳-------吃普通食物
从躺卧状态------用手操作物体-------直立行走 从完全不能说话------掌握一些简单的词
认生
第三章习题

第三章婴儿心理的发展第一部分习题一、选择题1. 胎儿的大脑形成时间是( )A.20周左右B.22周左右C.25周左右D.18周左右2. 新生儿出生后就会显示痛苦表情,但是新生儿愤怒的表情出现于( )A.5个月B.8个月C.4个月D.6个月3.认为不愉快反应通常是自然动作的简单增加,由所有不利于机体安全的刺激所引起的是心理学家( )A.林传鼎B.陈鹤琴C.斯皮兹D.霍姆林斯基4. 儿童的基本情绪主要包括微笑、哭泣、兴趣、惊奇、厌恶等,其中最基本的积极情绪是( )A.微笑、惊奇B.微笑、兴趣 C、微笑、厌恶 D.微笑、哭泣5. 乳儿期指的胎儿出生至( )A.2 岁B.3岁C.1岁D.1.5岁6. 提出情绪分化理论认为婴儿出生时就具有五大情绪是心理学家( )A.孟昭兰B.伊扎德C.斯皮兹D.林传鼎7.乳儿能辨别彩色与非彩色在( )A.4至5个月B.3至4个月C.2至3个月D.5至6个月8. 哪个不属于幼儿前期幼儿言语发展阶段( )A.单词句阶段B.多词句阶段C.复杂句阶段D.简单句阶段9. 以聊天,给胎儿讲故事,与胎儿一起欣赏文学作品,画册等方式进行的胎教是( )A.言语胎教B.音乐胎教C.抚摸胎教D.文学胎教10.婴儿期的年龄范围是( )A.0至2岁B.0至4岁C.0至1岁D.0至3岁二、判断题( )1.乳儿期是儿童动作发展最迅速的阶段,其发展是按照一定的顺序和规律进行的。
( )2.乳儿的动作起初是无意的,当他做出各种动作时,既无目的也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
6个月以后逐渐出现有目的的动作。
( )3.教育进度应按每个儿童的特点来决定,不应强求一致或操之过急。
( )4.恐惧是婴儿自出生就有的情绪反应,是一种本能的、反射性的反应。
( )5.刚生下来的宝宝对光线是没有反应的。
( )6.微笑是婴儿的第一个社会性行为,是情绪愉快的表现。
( )7.新生儿的哭很普通,不需要担心或紧张。
( )8.新生儿是指自脐带结扎至出生后满36天的婴儿。
第三章 幼儿心理发展概述

从总体发展趋势看,有 两个加速期:婴儿期及幼 儿早期是第一加速期,
随后是儿童期的平稳发 展;青春期为第二加速期, 随后是第二个平稳发展 阶段。老年期则开始了 各方面的下降趋势。
(四)发展的差异性
如有的人观察能力强,有的人 记性好;有的人爱动,有的人喜 静;有的人善于理性思维,有的 人长于形象思维;有的儿童发育 早,心理成熟早,有的就晚;在 个性方面也存在很大差异,在兴 趣、性格及能力等方面也都有不 同。
三、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与阶段划分
(二)年龄特征的阶段划分
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八阶段(依据:人一生中出现的心理社会问题)
0-1.5岁:基本信任对不信任
1.5-3岁:自主感对羞愧怀疑
3-6岁:主动对内疚
6-12岁:勤奋进取对自贬自卑
12-18岁: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18-25岁:亲密感对孤独感
25-65岁:繁衍对停滞
例如:儿童必须学会自主,自己吃饭、穿衣及照顾自己的个人卫生。儿
童若无法独立,可能会使学前儿童怀疑自己的能力,并觉得羞耻。
三、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与阶段划分
(二)年龄特征的阶段划分
心理发展八阶段(依据:人一生中出现的心理社会问题) 3-6岁:主动感对内疚感
观点:发展顺利者的心理特征是主动好奇,行动有方向,开始有 责任感;发展障碍者的心理特征是畏惧退缩,缺少自我价值感。
(2)形象记忆为主
形象记忆与语词记忆的再现比较
幼儿记忆的特点: 幼儿形象记忆占主导地位,语词记忆逐渐发展。 1、幼儿形象记忆的效果优于语词记忆。 2、形象记忆和语义记忆都随年龄的增长而发展。 3、形象记忆与语词记忆的差别逐渐缩小。
(3)机械记忆为主
出于两个原因: 一是幼儿大脑皮质的反应性较强,感知一些不理解的事物也能够留
《幼儿心理学》第三章第一节 幼儿注意发展的主要特征

一、注意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 1.注意的概述
• 概念:注意是一种心理状态(非独立心理过程),是 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球
其他刺激
其他刺激
集指
排
中向
排
除
人
除
• 指向性
• 是指人在清醒的每一瞬间,他的心理活动都指 向某个对象,而离开其他对象。
• 举例:
• 一个人在剧院看戏,他的心理活动和意识选择了 舞台上演员的台词、动作表情、服饰,而忽略了 剧院里的观众。
• 视频素材:1岁10个月幼儿的注意发展
• (1/2)外因:客观条件(刺激的强度、新异性、运 动变化、对比鲜明等)。
• 举例:万绿丛中一点红、鹤立鸡群。
• 如何有效利用无意注意的外部诱因特点,做好 幼儿的教育活动。
➢玩具、教具的制作和选择:颜色鲜明,对比 性强、形象生动、新颖多边。
➢教师的言语表达:(声音)抑扬顿挫,有节奏 ➢幼儿园环境的布置:避免繁杂干扰,又能适
• (4/5)言语指导和言语提示(成人对幼儿注意的 组织是通过言语指导来实现的)
• (5/5)幼儿的性格与意志特点(细心、坚持性强、 不爱认输的幼儿,一般易于克服困难,注意稳定 性好)
• 练习巩固
1.“当你垒宝塔的时候,下面要选最大的积 木,…对!就是那个最大的,还有没有了,再找 找看!”于是幼儿就找最大的积木搭他的宝塔 了.
• 2.幼儿的有意注意初步发展
• 有意注意:有预定目的,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 举例:幼儿园老师,在组织活动前,常常提醒幼
儿说:“注意啦,老师开始讲故事了……”
• 幼儿的有意注意产生的条件
• (1/5)依赖于丰富多彩活动的开展
• (2/5)幼儿对活动目的、活动任务的理解程度。 • (3/5)幼儿对活动的兴趣与良好的活动方式
儿童发展心理学教案-第三章婴儿心理的发展

第三章婴儿心理的发展出生后的第一年,是儿童生长发育最迅速的时期,也是心理迅速的时期。
这个时期儿童的进步是非常明显的。
第一节婴儿的生理发展一、身体的发育出生第一年,儿童身体发育非常快。
从外部指标看,生后,身高平均每月增长3厘米以上,半年后有所减慢,每1一1.5厘米,1岁时,身高可达70—75厘米。
体重增加的更明显,1岁时可达9—10公斤,等于出生时的3倍。
婴儿的骨胳肌肉系统发育得也较快,从2—3个月开始,脊柱的四个生理性弯曲相继形成,肌肉的力量也不断增强,儿童逐渐能支撑住身体重量,逐渐能抬头、翻身、坐、爬、站、甚至能走上几步。
但婴儿的骨化过程远未完成,骨賂仍易变形,肌肉也容易疲劳,所以让婴儿练习各种动作时,必须注意适时适量,不要过早让儿童坐、站,每次练习的时间不宜过长。
二、神经系统的发展(--)婴儿神经系统结构的发展婴儿脑的发育比身体其它部位更快。
出生时头围约34厘米,1岁时可达46厘米左右,而成人的头围也不过55厘米。
1岁儿童的脑重可达900克,比初生时增加了一倍多。
这是因为,婴儿脑细胞的体积显著变大,树突的分支增多,轴突变长,大脑皮层的厚度增加,因而婴儿的脑重增加了,皮层的沟回也增多和加深了。
神经突起的发育使神经突触的数量不断增加,这就为建立复杂的神经联系提供了可能。
婴儿的神经纤维开始了髓鞘化过程。
神经纤维的髓鞘化,是脑内部结构成熟的重要标志,它保证神经冲动沿着一定的通道迅速而准确地传导。
神经系统各部分神经纤维实现髓鞘化的时间不同,较早完成的是感觉神经,其次才是运动神经,这也是i 嘢儿动作发展落后于感觉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联络皮层各: 部分的神经纤维中,与高级智力活动直接有关的额叶和顶叶部分髄销化过程开始得晚,大约7岁时才接近完成。
(二)婴儿神经系统机能的发展婴儿神经系统机能的发展主要表现为:1.皮质兴奋机能增强:明显表现为睡眠时间M减少,清醒时间不断增加。
新生儿每日可睡20个小时,周岁时已减少到14个小时左右。
理论3-发展心理学★★心理咨询师考证复习资料★医学心理学专业期末复习资料

理论3-发展⼼理学★★⼼理咨询师考证复习资料★医学⼼理学专业期末复习资料第三章发展⼼理学发展⼼理学的重点内容在婴⼉期、幼⼉期、⼉童期。
第⼀节概述⼀.发展⼼理学的起源1.霍尔,开发的问卷法,撰写了第⼀本青少年⼼理学著作《青春期:青春⼼理学以及青春期与⽣理学、⼈类学、社会学、性、犯罪、宗教和教育的关系》,将⼉童⼼理的研究范围界定为从出⽣到成熟。
2.精神分析学派:对个体⼀⽣全程的发展率先做了研究①弗洛伊德:童年经验,⼈格发展五阶段。
②荣格:最早对成年期⼼理学发展理论研究;⼀,提出了前半⽣与后半⽣分期个观点,25-40岁的分界的年龄;⼆,重视“中年危机”;三,论述了⽼年⼼理学,特别阐述了临终前的⼼理。
③埃⾥克森:在荣格理论的基础上,将弗洛伊德的⼈格发展五阶段理论扩展到⽼年期提出了⼈格发展的⼋阶段。
3.华⽣;最早进⾏⼼理发展的实验研究-----⼩奥尔波特实验推孟:基于智商分数的纵向研究格赛尔:⼉童发展常模研究。
4.何林沃斯:美国⼼理学家,1930年出版《发展⼼理学概论》,世界上第⼀部发展⼼理学著作。
⼆.⼼理发展的概念和性质1.⼼理发展的概念:⼴义:种系发展,种族发展,个体⼼理发展。
狭义: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成熟、衰⽼的⽣命历程中,⼼理发⽣、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也就是研究个体毕⽣⼼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2.发展⼼理学研究的两个领域:①认知发展的年龄特征,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思维的年龄特征是最主要的。
②个性与社会性发展的年龄特征,包括兴趣、情感、价值观、⾃我意识、⼈际交往,⼈格的年龄特征是最主要的。
3.发展的联系性和阶段性:个体⼼理发展既是连续的,⼜是分阶段的,前⼀阶段是后⼀阶段的基础,后⼀阶段是前⼀阶段的延伸。
----⼀边上楼梯,⼀边往前⾛4.发展的主动性和被动性:①机体论:认为⼉童是形成、控制和调节⾃⾝发展过程的积极因素。
(卢梭)②机械论:认为⼉童是被动的机体,⾏为主要由环境中的外部⼒量塑造(洛克)三.发展⼼理学研究的设计⽅式1.横断研究:在短的相同时间段内,同时考查不同年龄族群被试者的⼼理发展特点和发展⽔平,进⾏横向⽐较,从⽽了解年龄增长被试者组间的⼼⾥变化。
婴儿期的心理发展 PPT课件

三、婴儿的气质
• 气质:婴儿对环境进行反应和与环境互动的特有模式。 • 气质是日后人格发展的基础。 • 气质的绝大部分被认为是由生物学上的因素所决定的。
婴儿的气质
➢ 气质(托马斯-切斯气质类型说) 容易型(40%) 困难型(10%) 迟缓型(15%) 混合型(35%)
➢ 婴儿的社会性依恋(鲍比尔)
社会化的过程就是人格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过 程。
主要内容
• 婴儿的情绪发展 • 婴儿社会性发展的里程碑 • 婴儿的气质 • 婴儿期依恋
一、情绪的发展
(一)笑的发展 1.自发性微笑(0―5周):生理性微笑 2.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5周―4个月)
3.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4个月以后) (二)哭的发展 1.新生儿有多种不同模式的哭声,啼哭的规律相同。 2.婴儿啼哭的5种原因:饥饿、瞌睡、身体不佳、心理 不适、感到无聊。 3.生理反射性的哭→应答性的哭→操作性的哭。
24
说话和语言发展的里程碑 哭泣和叫 咿呀学语 喊“妈妈”和“爸爸” 除了“妈妈”和“爸爸”还会使用一些词语 使用很多词语并能指出身体的部位 开始使用句子 会用自己的名字称呼自己
• 请思考:“婴儿语言”的使用,有必要吗?
语音发展
▪简单发音阶段(0~4个月)
1个月内偶尔会吐露ei,ou等声音,第2个月发出m~ma声,第3月出现更多的 元音和少量辅音,比如a,ai,e,ou,m,h等。
• 四种类型的孩子:
• 轻松的孩子 (40%)
• 兴奋延迟型的孩子 (15%)
• “难伺候”的孩子 (10%)
• 混合型的孩子 (35%)
四、依恋:与照顾者的互动
年龄
0-2个月或3 个月
2-3个月到6 -7个月 6-7个月到1 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妈咪这样做
摄取均衡营养
感觉统合潜能开发执行长 高丽芷认为,母体的荷尔 蒙分泌与营养状况都会影 响到胎儿的成长,尤其前3 个月更是脑部细胞发展的 重要阶段。
这个阶段的胎儿虽然吸收 的营养有限,不过仍需注 重均衡,不要让自己有不 正常的饮食习惯或者让不 好的习惯介入(例如吸烟、 喝酒、药物成瘾等),基本 上都能达到很好的状况。
第三章 婴儿期的生理发展
内容摘要
一、胎儿期的生长发育 二、新生儿的生长发育 三、婴儿期的身体的生长发育 四、婴儿期动作技能发展特点
一、胎儿期的生长发育
1、关于胎儿期
• 胎儿期是指从孕第9周到胎儿出生的时期 ,此前的妊娠期专业上称为胚胎期。胚 胎期标志着从一个细胞即受精卵发育为 初具人形的个体;胎儿期则主要关系到 在胚胎期已开始出现的器官和组织的继 续生长和分化。
4、影响胎儿脑部发育的因素
影响因素
营养 孕妈妈的情绪
环境因素 孕妈妈患病 孕良能使脑细胞分裂期缩短,晚 期营养不良能使每个脑细胞的体积减小。 如果早期特别是胎儿期营养不良,虽然出 生后营养得到改善,智力恢复仍然较慢或 难以恢复。所以在胎儿生长发育期对于孕 妇及时的营养供给和营养支持是保证大脑 发育和智力发展的先决条件。
• 受精卵吸收母体供给的营养,细胞很快分裂、增 殖、发育。一部分细胞形成胚胎,发育为胎儿; 另一部分细胞形成胎膜、羊水、脐带、胎盘,叫 做胎儿附属物,保证胎儿的发育。胎儿在子宫内 生长在一个完整的、充满着羊水的胎膜囊内。胎 儿的脐部由脐带与胎盘相连,胎儿生长所需要的 营养是通过胎盘从母体内摄取的。
• 从一个卵子遇到精子直到胎宝宝分娩,这 个过程实际上需要266天左右,但整个孕 程一般按40周或280天来计算,这是从末 次月经的第一天算起的。我们按一般惯例 将末次月经的第一天作为孕期的第一天, 每4周计为1个月(28天)。这样算来,怀孕 全程即为280天,40周。
3、胎儿期是大脑发育的关键期
• 孕妈妈情绪的影响
多年来大量的临床调查发现,妊娠后7~10周内孕 妇情绪过度不安,可导致胎儿口唇畸变,出现腭裂 或豁唇,因为胎儿腭部的发育恰好是在这个时期。 在妊娠后期,孕妇精神状态的突然改变,如恐惧、 惊吓、忧伤、严重的刺激或其他原因引起的精神过 度紧张.会使大脑和下丘脑受影响,引起体内肾上 腺髓质激素分泌量增加,对母体心血管系统有一定 的影响,对于“胎儿血液循环”也会有影响,引起 胎儿缺氧等。
胎儿智力发育三个关键期
关键期一
怀孕前8周(脑细胞形成期)
关键期二
怀孕20周左右(脑细胞增殖期)
关键期三
怀孕30周左右到出生后(脑成长活泼期)
关键期一
• 据《打造黄金脑》作者美国著名神经医学权威 丽丝.艾略特(Lise Eliot)博士的研究显示,最初 的原生神经组织,约是在卵子受精后第18天, 从中胚层与外胚层的交互作用中所产生;一般认 为,神经胚形成约是在卵子受精后的第19天, 这时候通常也是妈妈发现受孕成功的阶段,在 确定自己即将成为父母时,胎儿的脑部组织也 就开始形成了,这时,“先天遗传”已经确定 ,而胎儿后续发展就要看父母亲如何给予“后 天环境”的培养了。
• 智力的物质基础是大脑,胎儿期和婴儿期是大 脑及中枢神经发育的最关键时期。 胎儿的脑神经系统从怀孕第5、6周就开始发展 ,直到第8周神经管愈合完成,也就是说,从 胚胎着床后,神经细胞便开始分化,接着产生 各种神经细胞移动与突触结合,在怀孕第8周 时,神经管便渐次愈合,但整个神经系统的发 育,会持续到孕期结束,甚至到宝宝出生后3 年内,才会达到97%的成熟。
妈咪这样做
• 适度活动刺激发展 : • 适当的运动,如散步、走路等,可以适度刺激胎儿的
前庭觉,如果前庭刺激不足,日后宝宝出生后,动作 协调度会有所影响。至于有些体质不好,必须安胎的 孕妈咪,则可以坐在安全度高的摇椅上来回晃动,同 样也能达到刺激的效果。 • 胎教能养出稳健个性的孩子,加拿大多伦多的精神科 医师德马斯.R.巴尼曾主张,应该从母亲怀孕期间开始 ,就让母亲和胎儿两方面进行交流。其中,可以唱歌 、说话等方式,积极营造良好的子宫内环境,这样可 以让胎儿的担心荷尔蒙下降,使他的害怕减少,降低 日后叛逆的行为,培养出具有稳健性格的孩子。
妈咪这样做
• 各种刺激交互使用 • 当妈妈感觉出现胎动时,可以用不同的胎教互动方式
给予刺激,例如,白天空档,可以听听悦耳的音乐、 轻轻的抚触,等到晚上爸爸回家后,一起进行子宫内 对话,跟胎儿做交流。如果想让肚子里的宝宝出生后 也能熟悉爸爸的声音频率,爸爸可以多跟胎儿说话, 告诉他“现在爸爸正要做什么”等。不过,记得要让 胎儿也有休息的时间,不要无时无刻都在逗他而过了 头,这样也会造成他的压力,毕竟胎儿也需要有休息 时间让大脑做整理,因此,胎教的方式应该以间歇性 刺激较好。
• 人脑细胞发育最活跃、最旺盛的时期是怀孕最 后3个月到出生后3个月,此期脑细胞的增殖和 细胞的增大重叠而发展迅速。脑细胞的这种重 叠发展直至两岁左右才停止。 脑细胞的增殖是一次性完成的,错过此机会则 无法补偿。因此,胎儿期和两岁之前是大脑生 长发育非常关键的基础阶段,关系着脑细胞数 量的多少和脑细胞发育的质量。而两岁以后主 要是大脑细胞体积和重量的增加,以及对大脑 智力的开发。
关键期二
• 妇产科专家赖宗炫医师表示,大约在怀孕20周 左右,胎儿的听觉、视觉等神经系统便陆续发 展,20周后,脑结构的发育会变得愈来愈复杂 ,而这个时期也是胎动出现之始,他说,即使 很多实证医学上无法证实胎教的效用,不过, 相信胎儿会随着神经系统的发育与外界的刺激 ,在子宫内就开始进行学习的功课,而这个阶 段,正是妈妈与胎儿互动最有效的阶段,最适 合给予胎儿良好的刺激,让他形成良好的神经 回路,协助脑细胞逐渐朝向良性发展。
关键期三
• 胎儿的脑部基础发展在怀孕4个月左右就已全部成形, 不过神经元之间相互联系的神经结构——树状突触会 持续发育,直到出生后约3岁左右,甚至到青春期都可 能持续发展。这些神经突触的刺激与发展,正是奠定 胎儿日后许多能力(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 前庭觉、运动觉等)的重要关键。长期研究幼儿感觉统 合议题的高丽芷老师认为,孕妈咪在怀孕期间的活动 力会影响胎儿日后的感觉统合现象,尤其,活动力太 少,更缺乏前庭刺激容易导致日后出现过动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