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心理学-第四章 婴儿期的发展(2014)
发展心理学一些重要的有关的年龄知识点

1.婴儿期(出生至2岁):-婴儿在出生后几个月内发展出感知和运动的能力,如头部抬起、翻身、爬行等。
-婴儿与主要照顾者的亲密关系对其发展至关重要,这种亲密关系被称为“依恋”。
-婴儿通过触摸、视觉和语言发展认知能力。
-婴儿产生了一种称为“对象持久性”的意识,即物体或人继续存在即使它们不可见。
2.儿童期(3岁至12岁):-儿童逐渐发展出更复杂的感知、运动、语言和认知能力。
-儿童的自我概念开始形成,并对社会角色、性别和身份产生兴趣。
-儿童开始发展友谊关系,并学会分享、合作和解决冲突。
-儿童的想象力变得更加丰富,他们开始进行角色扮演和创造性的游戏。
3.青春期(13岁至19岁):-青春期是身体和心理上的快速变化期,通常与青春期早期的性征和性成熟相关。
-青春期者开始探索自我身份,包括价值观、职业兴趣、性取向等。
-青春期者通常经历与父母的冲突,同时渴望独立和自主性。
-青春期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时期,与同龄人和社交群体的关系变得更加重要。
4.成年期(20岁至中年):-成年人经历到达生理和性成熟的最终阶段,身体功能开始逐渐下降。
-成年人面临着生活中的重要决策,如职业、配偶、家庭等。
-成年人开始培养和维护长期的伴侣关系,并开始发展独立的身份。
-具备责任感和自我管理能力,以应对工作、家庭和个人需求。
5.老年期(65岁及以上):-老年人面临身体和认知能力的衰退,如运动功能、记忆和注意力的下降。
-老年人可能面临身份角色的改变,如退休和丧偶。
-老年人经历社会角色的重塑,如成为祖父母、关心子女、在社区中起到支持和导师的角色。
-老年人在面对死亡和丧失时可能会经历不同的心理调整过程。
以上是一些关于发展心理学中重要的年龄知识点。
这些知识点帮助我们理解人类发展的模式和特点,并对个人和社会的各个阶段有所了解。
发展心理学第四章 胎儿的发展

5.第25-28周 在第25周开始时,胎儿的身长约为36厘米, 体重约为900克。 6.第29-32周 在第29周开始时,胎儿的身长约为40厘米, 体重约为1400克。 7.第33-36周 在第33周开始时,胎儿的身长约为50厘米, 体重约为3200克;在第36周,胎儿的身长变为 52厘米,体重增到3500克左右。
一合子的形成18世纪中叶德国解剖学家卡斯帕尔?弗里德里希?沃尔夫向科学界向全人类宣布父母双方对于一个新生命的起源做出了相等的贡献新生命不是预先形成的而是从一个来自男性和一个来自女性的单细胞中发育起来的
第四章 胎儿的发展
【本章重点】本章将重点讲述胎儿的发生与 生理、心理的发展,母亲与环境对胎儿生 理与心理发展的影响。
(二)胚胎阶段(3周—8周)
研究表明,胚胎期的发展非常迅速,发展模式为从 头到脚,由内及外,也就是说头,血管和心脏等发展 要早于胳臂、腿、手、脚的发展。
1、第3-4周的发展情况 在第3-4周中,胚胎中的某些细胞开始形成 神经系统,另一些细胞开始形成心脏。
2、第5-8周的发展情况 从第5周开始,胚胎的发展速度更加迅速,它的 一些主要结构在前几周的发展基础上,几乎天天都 有变化。到第8周末,胚胎约有2.5厘米,胚胎开始 变得有点“人样”了,已经分化了的结构开始骨化 的过程。骨化意味着胚胎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胎儿阶段。因此,可以认为,骨细胞的出现,是 胚胎发展到胎儿的一个重要标志。7-8周,胚胎的性 发展开始。 由此可看出胚胎期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在这个 时期,胚胎一旦受到有害物质的侵入,便会导致永 久的、无法弥补的损伤。
(三)胎儿阶段(9-38周)
胎儿阶段始于第9周初(或第8周末),终于出生时。
在胎儿期,所有的器官 和机能变得更像人,所 有的系统开始具有整体 功能。通过一些医疗仪 器,可以看到子宫中的 胎儿,它们比以前更有 活力。
发展心理学—第四章【笔记版】

有明显生物学意义的无条件反射
觅食反射 吮吸反射 吞咽反射 呕吐反射 眨眼反射 定向反射
婴儿动作发展的顺序
从头至脚(头尾原则) 从中心向外周(近远原则) 从大动作向小动作
手的动作的发展
手的动作发展的重要性: 种系发展的意义;个体发展的意义
手的动作的发展
手的动作发展的阶段: 0-3m:没有明确的手的动作,紧握拳头, 或散漫杂乱的手部动作; 3-5m:无意识的手的动作; 5-7m:有目的的手的动作(随意抓握动 作); 7m以上:双手协调动作;
婴儿发音能力的发展
咿呀发音向词汇过渡 在咿呀发音阶段向说出真正的词汇 过渡的过程中,婴儿会发出一些自己发 明的“词”,用来表示一类意思。例如, “dada”表示要东西,“ayi”表示所有的 人。这种“词”被研究者成为“原型词” 或“准词”。“原型词”常常伴以一定 的手势来表达某种意思。
婴儿发音能力的发展
婴儿语音知觉的发展
婴儿语音知觉的研究技术 快速吮吸技术—— 另一个缺点是不适合4个月以上的婴 儿。
婴儿语音知觉的发展
婴儿语音知觉的研究技术 条件性转头范式—— 向婴儿反复呈现一个声音刺激;当 声音刺激发生变化时,婴儿的另一侧出 现一个会动的玩具;婴儿很快就学会听 到声音变化就转头;利用这个条件反射 可以测查婴儿对声音的辨别。 这种技术适用于5-12个月的婴儿。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第四章

第四章婴幼儿心理的发展第一节婴幼儿发展的概述一、婴幼儿的生理发展(单选)(一)身体的发育婴幼儿身体发育的速度非常快。
主要表现在身高和体重的增加上。
其中,婴幼儿期身高的增加是人一生中最快的。
婴幼儿体重的增长与他们骨骼肌肉的发育密切联系。
(二)神经系统的发育1.神经系统的结构(1)脑的重量在儿童各个器官的发育过程中,脑的发育是最优先的。
刚刚出生的新生儿,其脑重大约是成人脑重量的25%,而这时新生儿的体重仅是成人体重的5%。
之后,儿童的脑重随年龄增长而迅速增加。
增加的速度是先快后慢。
(2)神经纤维婴幼儿神经纤维的髓鞘化是脑内部结构成熟的重要标志。
神经系统各部分神经纤维实现髓鞘化的时间不同,较早完成髓鞘化的是感觉神经,其次是运动神经。
与高级神经活动有关的额叶和顶叶部分的髓鞘化过程开始得最晚,大约7岁时才接近完成。
(3)大脑皮层婴幼儿大脑皮层的发育是按一定顺序进行的。
其中枕叶成熟最早,其次是颞叶、顶叶,额叶成熟最晚。
利用脑电图研究发现,脑发育的第一个加速期在5~6 岁。
2.神经系统的机能(1)大脑皮层兴奋与抑制机能的发展随着婴幼儿年龄的增长,大脑皮层兴奋机能增强。
这主要表现在:新生儿每天需要睡眠20~22 个小时,3 岁时可减少到14 个小时。
抑制过程的加强,使幼儿可以逐渐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减少冲动性,并逐步培养起一些生活习惯。
(2)第二信号系统的形成与发展第一信号系统在婴儿期就开始发展。
这时他们所建立起来的条件反射都是以具体刺激物作为信号的。
婴儿两种信号系统活动的发展大致经历以下四个阶段:阶段1,直接刺激-直接反应。
七八个月以前的婴儿属于此阶段。
这时他们只能以自身的动作来应答具体的刺激物。
阶段2,词的刺激-直接反应。
8 个月以后的婴儿开始能够对少数词做出一定的动作反应。
阶段3,具体刺激-词的反应。
1岁至1岁半的婴儿能够对熟悉的物体做出词的反应。
阶段4,词的刺激-词的反应。
1岁半以后,婴儿的词才开始摆脱与具体刺激物的直接联系,开始具有概括性,即词可代表一类事物。
发展心理学婴儿心理的发展

发展心理学婴儿心理的发展引言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人类生命周期内心理变化的学科,而婴儿心理的发展则是其中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
婴儿期是人类生命周期中最早的阶段,对婴儿心理的了解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心理的发展过程。
本文将系统地介绍婴儿心理发展的几个关键方面。
婴儿从出生开始就有一定的社交能力,但这些能力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发展。
对于新生儿来说,他们主要通过视觉和听觉来与外界交流。
他们会通过注视、眨眼和表情来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情绪。
随着婴儿的成长,他们开始学习通过身体语言、笑声和咿呀声来与父母和其他人交流。
在这个过程中,婴儿逐渐学会了理解他人的情绪和意图,并逐渐发展出自己的社交技能。
感知能力是指婴儿通过感觉器官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能力。
新生儿的感知能力相对较低,主要集中在对声音和触觉的感知。
随着婴儿的成长,他们的感知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他们开始学会通过视觉感知周围的人和物体,通过嗅觉感知不同的气味,通过味觉感知不同的食物味道,通过触觉感知物体的质地和温度等等。
这些感知能力的发展为婴儿认知能力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认知能力是指婴儿对外界信息进行处理和理解的能力。
婴儿的认知能力也是从出生开始就在不断发展。
最初,婴儿对外界信息的认知主要是基于感知和感觉。
他们通过对声音、光线和触觉的感知来建立对外界的认知。
随着婴儿的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发展,他们逐渐开始学会通过观察和探索来获得新的认知。
在婴儿认知能力的发展过程中,关键的里程碑是婴儿开始学会认识并区分各种对象。
他们能够注意到不同颜色、形状、大小和纹理等特征,从而能够将物体进行分类和识别。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记忆和问题解决能力也逐渐发展。
这些认知能力的发展为婴儿进一步学习和掌握更复杂的知识和技能打下了基础。
语言能力的发展语言能力是指婴儿理解和使用语言的能力。
婴儿在出生后不久就开始通过听觉感知语音,并逐渐学会模仿发音。
他们开始对一些简单的语音、音节和单词产生兴趣,并试图用各种声音来模仿。
(完整版)发展心理学[第四章婴儿期心理的发生和发展]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完整版)发展心理学[第四章婴儿期心理的发生和发展]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680fd2568bd63186bdebbc5b.png)
第四章婴儿期心理的发生和发展婴儿期是个体生理发育最迅速的时期,也是心理发展最明显的时期,因此婴儿生理心理的发展一直受到各方面有关学科的关注。
第一节婴儿期的一般问题一、婴儿的年龄阶段特征(一)年龄阶段国际上比较通用的分法是:0~3岁。
(二)基本特征婴儿期心理发展的~般特点是:第一,学会了独立行走,手的动作也有了很好的发展;第二,言语能力获得很大的发展;第三,开始了最初的游戏活动;第四,各种心理活动还带有明显的直觉行动性。
二、婴儿期的生理发展(一)婴儿期的大脑功能1.婴儿大脑形态的发展(1)脑重和头围。
婴儿的大脑从胚胎时开始发育,出生时达到350~400克,是成年人脑重的25%(这时的体重只是成人的5%);6个月时脑重达700~800克,约占成人脑重的50%;12个月时已达800~900克,24个月时增到1050—1150克,约占成人脑重的75%;36个月时已接近成人的脑重范围,以后发展速度变慢,15岁时达到成人水平。
婴儿头围在刚出生时已达到34厘米,大约是成人头围的60%,12个月时达46~47厘米,24个月达48~49厘米,以后的增长速度变慢。
(2)大脑皮质。
胎儿在6~7个月时,脑的基本结构就已经具备,出生时脑细胞已分化,大多数沟回都已出现。
皮质细胞迅速发展。
到2岁时,脑内各部位大小的比例已基本上类似于成人的大脑。
2.大脑机能的发展(1)脑电图的情况。
5个月胎儿已显示出了脑电活动,8个月以后的胎儿已显示出与新生儿相同的脑电图。
新生儿出现了同步节律α波,这表明新生儿在皮质神经成分方面的一定的成熟性,在新生儿的皮质投射区还记录到对各种感觉运动刺激的诱发电反应,出生后5个月是婴儿脑电活动发展的重要阶段,12~36个月,婴儿脑电活动渐趋成熟。
(2)皮质中枢。
婴儿大脑是按着其基因结构的顺序而发展的,遵循着头尾原则和近远原则。
婴儿出生时大脑两半球还不能正常发挥功能,皮质兴奋处于弥漫状态。
此后,发展最快的区域是脑干和中脑。
[学习]发展心理学-婴儿期的心理发展
![[学习]发展心理学-婴儿期的心理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2a1ca4d26294dd88d1d26b0d.png)
决定环决境定与作主用。体相乔姆互斯作基用理论
LAD
强化说 普遍社语会法学习说个别语法
此理论的贡献在于从根本上改 变了语言获得中儿童被动模仿的 看法,注意了儿童本身的特点, 强调了语言获得与脑结构有关, 语言获得是一个主动的创造性的 过程。
但其理论只是一种推测,在方 法论上是思辩的,在观点上是先 验的、唯理论的。
3、听觉的发展
⑴ 听觉辨别能力 感受抚慰 警觉 痛苦 ⑵ 语音感知 ⑶ 音乐感知
6个月以前:旋律、曲调 6个月左右:表达愉快的动作 1岁左右:伴随音乐的动作
⑷视听协调能力
4、味觉、嗅觉和肤觉的发展
味觉(最发达) 嗅觉(24小时 1周) 肤觉
5、空间知觉的发展
⑴ 形状知觉(3个月) ⑵ 深度知觉(6个月)
明。
(3)药物和烟、酒对胎儿的影响
很多药物对正在发育中的胎儿有潜在影响,这种影响大小, 根据药物本身的特点,使用的剂量、次数和时间而不同。因此, 一般,孕妇要小心掌握剂量并选择作用类似,影响较小的药。
反应停、性激素、镇静剂、烟、酒
反应停——可以使孕妇减轻怀孕反应象恶心、呕吐及无名状的难 受等,它可有镇静、止痛、平定神经、提高睡眠等作 用。孕妇在怀孕的前两个月使用,会生出四肢严重受 损害的儿童。
单个字或单音重复、一词多义、以音代物、以词代句
2、双词句(1.5——2岁)(电报句) 儿童的语言形式是断续的、简略的、结构不完整的。
“双词句爆炸”事件 由250句/月到1500句/月
3、完整句(2——3岁) 能说完整的简单,并出现复合句、词汇量迅速增加
(5)精神压力和意外事件
在怀孕期间过度担心和焦虑的妇女会引起高血压。高血 压最常发生在怀孕的最后3个月。它会使肾功能受阻,从而造 成孕妇手、脚、关节肿胀。一般,高血压不会损害胎儿,但 严重者会使母亲处于危险中,胎儿不得不提前取出。
发展心理学知识-新教材(2014年秋)

高尔顿: 家庭谱系研究——祖先遗传律(977名人/977普通人) 双生子实验:同卵双生子和异卵双生子
不同血缘关系者智商间的相关系数
返回
三、遗传和环境共同决定心理发展——二因素论: 认为遗传和环境共同决定心理发展,但孤立存 在。 代表人物:施太伦 ( 两者作用之关系相加 ) ;吴 伟士(相乘) 四、通过社会学习获得行为发展 ——社会学习理论: 认为个体是通过社会学习获得行为发展的理 论。( 1)观察学习;( 2)替代性强化。代表人 物是班都拉。突出个体自身的主动性和自我调节 能力。
问儿童:两根棒一样长还是不一样长?
“B更长”或“A更长”(不守恒)
“一样长” (守恒)
物质守恒(7~9岁)
基本原理:不管橡皮泥形状改变,它们仍是一样大 向儿童呈现(Ⅰ)
A与B一样大小
向儿童呈现(Ⅱ)
B球变了
A
B
A
B
问儿童:两个球是一样大,还是不一样大? “B更大” (不守恒) “一样大” (守恒)
1.人为的联结性 1.时效性较差 2.组群效应(年龄效应可能与组 2.被试容易流失 群效应相混淆) 3.可能出现练习效应和疲劳效应
取长 补短 兼两 者之 优点
三、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新趋势
(一)跨文化比较研究(发展的相似性和差 异性) (二)跨学科、跨领域的综合性研究 (三)研究方法的整合(如临床法是观察 法、实验法和谈话法的结合) (四)训练研究与教育实验越来越受到重视
六 、 心 理 发 展 是 主 体和 客 体相 互 作 用 的 结 果——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皮亚杰 —— 儿童心理发展领域最杰出的 一个代表人物。 人的认识来自于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相互 作用,即机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 皮亚杰(J.P.Piaget,1896-1980)瑞士发展心理 学家、发生认识论创始人。 1915 、 1918 年相继获 学士学位和博士(生物学)学位,后在苏黎世、 巴黎从事过精神病诊治用儿童测验工作。曾当选 为瑞士心理学会、法语国家心理科学联合会和第 14 届国际心理科学联合会主席,还长期( 19291967 )担任设在日内瓦的国际教育局长和联合国 教科文组织助理总干事之职。 1955 年,在日内瓦 “国际发生认识论中心”并担任主任直到去世为 止。他曾被哈佛、巴黎、剑桥等 20 多所著名大学 授予名誉学位,并获得埃拉斯穆斯、巴尔赞、桑 代克等多种科学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婴儿认知的发展
一、感知觉的发生发展
(一)研究婴儿感知觉的方 法
1. 习惯化和去习惯化方法
➢ 习惯化:
一种由于重复或不断受到某种能导致个体选择定向反应的刺激, 而引起个体对该刺激反应减少的现象。
➢ 去习惯化
个体对某种刺激习惯后,又出现新的刺激,这时个体又恢复了反 射行为,表明个体能将新刺激和旧刺激加以区别。
复杂行为的发生发展
(二)动作:生理发展的里程碑
1. 粗大运动技能
新生儿的体型和比例完全不利于简单的运动 学会后退的爬(6个月前) 坐着 走路
2. 精细运动技能
2020/3/4
(三)动作发展的规律或原则
头尾原则(cephalocaudal principle) 近远原则(proximodistal principle ) 等级整合原则(principle of hierarchical Integration) 系统独立性原则(principle of the independence of
1.在胎儿末期,就已发生记忆(听觉记忆), 出生后有再认反应。
2.新生儿末期具备长时记忆能力,12个月后, 婴儿具备了语词逻辑记忆能力和延迟模仿 能力。
➢ 0-3个月:条件反射的保持时间不断延长 ➢ 3-6个月:长时记忆可保持数周 ➢ 6-12个月:认生、寻找物体、模仿动作 ➢ 12个月以后:言语记忆和延迟模仿。
2020/3/4
三、记忆的发生发展
(一)什么是记忆 1. 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 2. 从信息加工的角度:记忆是人脑对外界输
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
2020/3/4
(二)记忆系统及其加工过程
环境输入
受到注意
复述
感觉记忆 短时记忆
长时记忆
迅速消退
遗忘 新异、重要
遗忘
(三)婴儿记忆的发生发展
systems)
➢ 从整体→分化动作
➢ 从上部→下部动作
a
➢ 从大肌肉→小肌肉动作
➢ 从无意→有意动作
b
2020/3/4
20
例:眼手协调动作的发展
本能抓握:3-4个月
先天具有的抓握反射在 这段时间里仍然影响着 儿童手的抓握动作。
眼手协调:5-6个月
眼手协调,即看见东西 并能抓住它,即眼睛控 制手的活动。
“视崖”实验结果
当婴儿到能爬行时(一般为7个月左右),表现出 逃避深侧的倾向(36人中27人爬过浅滩,只有3 人爬过悬崖)。
将2个月的婴儿置于视崖深侧时,他们的心率比处 于浅侧时的心率要低,说明他们能够从知觉上区 分这种差异。他们只是注意到悬崖,而不是害怕。
当婴儿的年龄稍大,能爬的时候,他们在接近深 侧时,心率加快,表现出恐惧。
最佳期和关键期
印刻的启示:洛伦兹(Lorenz)与他的“鸭宝宝”
24
(四)动作发展的影响因素
成熟是影响儿童动作发展的重要因素。
动作发展基本上都按同样的顺序达到成熟。
长期的动作训练可以加速某些动作的发展
不同的抚养方式可以影响动作发展的速度。
(四)动作发展的影响因素
婴儿期的营养促进运动的发展
味觉和嗅觉
新生儿的社会性能力—回 应互动
模仿
➢表现出回应 ➢能促进对他人情绪的了解
第一节 婴儿期的生理发展及 其心理学意义
婴儿期是指个体0-3岁的时期。
新生儿(0——1个月) 乳儿(1个月——1周岁)
➢生理发育最迅速,心理发展最迅速,这一阶段儿 童心理的进步是极为明显的。
2020/3/4
一、婴儿的生理发展
(一)大脑功能的新认识
1.大脑的形态发展 ➢脑重和头围
头围过小(新生儿<32cm;3岁后<45cm ) 头围过大(新生儿>37cm )
➢大脑皮质
脑重量的增长(出生时约为成人脑重的1/4,2岁时3/4, 3岁达90%); 大脑皮层的增长速度较快 神经纤维髓鞘化,防止泛化
2020/3/4
嗅觉
➢和大人类似 ➢12—18天就能凭气味分辨母亲
味觉
➢喜甜食
痛觉和触觉
痛觉
➢对疼痛反应迟缓(新生儿)
触觉
➢怀孕32周后触觉就非常敏感 ➢是新生儿高度发展的感觉系统,也是最早发展的
系统 ➢嘴的触觉,用嘴对物体的触觉反应获得对物体结构
的信息
如何锻炼孩子的身体和器官
以不同的姿势抱婴儿
(二)感知运动阶段(0-2岁)
儿童是靠感觉动作来适应和探索外部环境(儿童的 智力局限于它自己的感觉运动)
➢ 语言和表象尚未出现(直到感觉阶段后期才出现语言和表 象的萌芽)。但是随着感觉输入和动作反应的逐渐协调, 儿 童 能 够 构 成 一 种 复 杂 的 动 作 —— 图 式 体 系 , 并 按 照 空 间—时间和因果的结构来组织现实的东西,最后成功地解 决许多动作方面的问题
2020/3/4
(一)研究婴儿感知觉的 方法
2. 视觉偏好法 同时给婴儿呈现两种刺激,并测量他们注
视每种刺激的时间长度 3. 诱发电位法 通过记录儿童脑电波的变化推论其是否感
知到新的刺激
2020/3/4
一、感知觉的发生发展
(二)感知觉的发生发展 感知觉是婴儿认知发展的主要内容,是最
先发展而且发展速度最快的一个领域。
增长10cm。
2020/3/4
(二)生理发展及其正常值
3.上下部量与胸围
➢ 上下部量比例:
出生时:男婴为1.64;女婴为1.62; 1岁:男婴为1.45;女婴为1.40; 2岁:男婴为1.34;女婴为1.32;
4.牙齿与骨骼发育
➢ 婴儿的乳牙在出生后6-9个月才开始生长。 ➢ 成人骨头共有206块, ➢ 儿童的骨头217~218块。 ➢ 初生婴儿的骨头竟多达305块。
2020/3/4
二、动作的发生与发展
(一)反射:天生的身体技能 胎儿期的胎动和反射活动是最初的动作。
❖ 新生儿阶段的反射活动有40多种,常见的有六七种。
2020/3/4
反射的意义
婴儿对于自己肌肉的控制能力不断增强, 部分反射会逐渐消失
为日后掌握更加复杂行为的基础 刺激了大脑中负责复杂行为的区域,帮助
抱抱婴儿 对他们说话、唱歌 和他们一起玩耍
(二)生理发展及其正常值
1.体重
➢足月男婴3.3-3.4kg,足月女婴3.2-3.3kg ➢5个月体重翻一倍,12个月增加2倍
2020/3/4
(二) 生理发展及其正常值
2.身高 ❖ 足月新生儿约50cm,男婴比女婴略高 ❖ 头胎比二三胎略矮,第一年增长25cm,第二年
2.智慧的结构
认知结构组织的最基本单元称为图式。 儿童思维的结构就是在认知过程中发生的
动作和概念的组织。 组织的内容是动作或概念的,而组织的结
果就是结构
类似于计算机的软件:引导 并决定如何思考和处理来自 外部的 同化和顺应
皮亚杰所说的适应是通过同化(assimilation)和顺应 (accommolation)两个过程来实现的,“刺激输入的 过滤或改变叫做同化,内部图式的改变以适应现实, 叫做顺应。”
同化就是把外界元素整合在一个有体的正在形成或完整形成 的结构内 顺应则是同化性的结构受到它所同化的元素的影响而发生的 改变。
(2)平衡
平衡是指个体试图保持其认知结构处于一种稳定状 态的内在倾向性,是隐藏于个体发展背后的动力。
➢ 平衡不是静态而是动态的 ➢ 平衡是不断发展的,一个较低水平的
平衡,通过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 过渡到较高水平的平衡。 ➢ 某一水平的平衡成为另一较高水平的 平衡运动的开始。 ➢ 不断发展的平衡—不平衡的过程,就 是适应的过程,也就是认知结构的形 成和发展过程。
第五章 婴儿期的心理发展
婴儿期发展的一般特点
➢学会了独立行走,手的动作也有了很好的发 展。
➢言语能力获得很大的发展。 ➢开始了最初的游戏活动。 ➢各种心理活动还带有明显的直觉行动性。
Company Logo
新生儿的身体能力—适应 环境的要求
呼吸系统已经发育完全,运行正常 反射
认知(狭义):就是思维和记忆。
(一)皮亚杰理论的基本概念 (二)感知运动阶段(0-2岁)
(一)皮亚杰理论的基本概念
1. 智慧的本质——适应 2. 智慧的结构 3. 智慧的形成机制
1.智慧的本质——适应
智慧本质上乃是一种适应(adaption)
发展决不仅仅是技能和知识的获得,而是 主体在与客体的不断的相互作用中建构主 体内部认知结构的过程,是一个从低级水 平不断向高级水平过渡与转换的无止境的 过程。
2020/3/4
五、思维的发生和发展
(一)发生
3个月左右的婴儿
(二)思维的发展
处于感知运动阶段和前运算阶段的前期
(三)婴儿期客体永久性的出现和发展
客体永久性:物体不在面前时仍然相信物体持续 存在的意识
2020/3/4
六、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认知(广义):就是人的认知活动,包括注意、 知觉、记忆、解释、分类、评价、原则推理、规 则的演绎、想象各种可能性、产生各种策略、幻 想等。
2020/3/4
(五)动作发展对心理发展 的重要意义
3. 在个体早期心理发展中起着重要的建构作用
❖ 促进大脑发育 ❖ 感知觉精确化、空间认知的发展 ❖ 建构认知系统 ❖ 改变互动模式
4.动作的发展促进了社会交往能力发展
2020/3/4
第二节 婴儿认知的发展
一、感知觉的发展 二、注意的发生发展 三、记忆和学习的发生发展 四、思维的发生发展
营养不良 肥胖 母乳还是人工喂养? 何时引入固体食物
(五)动作发展对心理发展 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