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心理学 第四章

合集下载

发展心理学第4章 儿童认知发展理论—维果斯基

发展心理学第4章  儿童认知发展理论—维果斯基

一、社会—文化发展理论
维果茨基认为人类具有两种心理机能:初级心理机能和高级心理机能。
• 高级心理机能是人类所特有的能力,主要 • 初级心理机能是与生俱来的心理结构,主 指个体对自己思维的有意识关注,对其行 要由生物特点决定,人和动物都具有这种 为的有效掌控,处理抽象的观念以及运用 功能,这种机能的特点是由环境的刺激所 逻辑关系和概括的能力。如问题解决和思 引发,依赖于具体经验,思维与行动联系。 维的功能。
二、心理发展观
• 3.各种心理机能之间的关系不断变、重组,形成间接的、以符号为中介的心 理结构。
维果斯基认为:言语对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在社会交往中,言语可以使 儿童获得他人掌握的知识。同时,言语有为个体提供了一种认知的工具,帮 助儿童认识世界。此外,言语又是控制和反映儿童思维的一条重要途径。
二、心理发展观
果跳 一 跳 就 能 摘 到 苹
D1=儿童现有发展水平 D2=儿童潜在发展水平 最近发展区 =D2-D1
教育和发展的关系
维果斯基认为教学必须考虑儿童已达到的水平,并要走在儿童发展的前面。 儿童现有水平与经过他人帮助可以达到的较高水平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 发展区” 。教学应该着眼于最近发展区,并把这种潜能变为现实,同时创 造新的最近发展区。 教学的作用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可以决定儿童发展的内容、水平、速度 等,另一方面也创造着最近发展区。只要教学充分考虑到了儿童现有的发展 水平,而且能够根据儿童的最近发展区给儿童提出更高的发展要求,就一定 能促进儿童的发展。
四、维果斯基的研究在教育中的应用
1.教学支架
• 教学支架:即指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需要为他们提供帮助,并在他们能力增 长时撤去帮助。
二、心理发展观
维果斯基提出了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观点。他认为,心理发展是个体的心理 自出生到成年,在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 高级机能转化的过程。包括四个主要的表现: • 1.随意机能的不断发展 随意机能是指心理活动的主动性、有意性,是由主体按照预定的目的而自 觉引发的。儿童心理活动的随意性越强,心理水平越高。 • 2.抽象—概括机能的提高 儿童随着词、语言的发展和知识经验的增长,各种心理机能的概括性和间 接性得到发展,最后形成最高级的意识系统。

最新发展心理学教案:第四章.课件PPT

最新发展心理学教案:第四章.课件PPT

网络安全态势理解现存的问题
• 1)由于使用的相关建模方法是从历史数据中得出关 关联性基础上进行分析,这就使得传统方法对与一些 为及相似的攻击行为的变体均需要额外处理,使得准 低;

(3)调节和监督功能
❖ 例如,执行功能(EF)中的注意抑制。
❖ 注意的发展阶段:
❖ (1) 阶段一(0—4个月)
❖ (2) 阶段二(4—7个月)
❖ (3) 阶段三(8—12个月)
❖ 实验:婴儿形状知觉中的整体性知觉
❖ 幼儿的“画所知与画所见”
8
❖ 3、 信息获得更加经济 ❖ (1)确定刺激的外部特征 ❖ “轮廓密度理论”(Kamel,1909,1975) ❖ (2)获得恒常性 ❖ 获得恒常性可避免对事物的重新感知 ❖ 实验:大小恒常性——1m与3m处边长为10cm和30cm物体 ❖ 研究方法:习惯化法/伴随联系强化法 ❖ (3)形成知觉结构单元 ❖ “图形视觉理论”(Bank&Salapalek,1981) ❖ 个体对对称、集中、结构良好的更容易分辨且注视时间更长。
❖ 主要荣誉:P41
2
❖ 三、吉布森知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 (一)知觉是人类主动的活动
❖ 知觉是与人的活动的目标直接联系着,在环境中积极主动地探索信息, 为实现活动目标服务。
❖ 吉布森强调知觉是适应过程,其意义在于有助于有机体在环境中生存和 种族延续。
❖ 有意义自然反应法:
❖ 1、视崖反应
❖ 视崖装置: ❖ 研究内容:(1)深度知觉
9
❖ (五)知觉发展的机制
❖ 1、抽取
❖ (1) 抽取事物特性(大小、颜色、轻重、形状等)
❖ (2) 抽取事物之间的关系(上下、前后、左右等)
❖ 2、过滤

发展心理学教学大纲

发展心理学教学大纲

发展心理学教学大纲(适用于应用心理学)一、前言发展心理学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衰老的生命全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是面向应用心理学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必修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发展心理学基本理论有一个较为全面、系统地认识,并初步掌握个体毕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并学习运用基本理论分析实际问题,为进一步学习后继课程打下良好基础。

本课程四年制应用心理学专业总学时理论60学时。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第一章绪论目的要求:1.掌握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2.理解发展心理学的界定及其与心理学的关系,认识种系心理发展和个体心理发展及其关系,掌握发展心理学的四个基本研究问题和年龄特征的划分与研究。

3.了解发展心理学的历史演变过程中的主要学者、流派及其思想,了解中国化发展心理学研究的重要性及基本途径。

4.了解当前最新的发展心理学研究体制、方法和理论。

教学内容:第一节 发展心理学的界说心理学与发展心理学。

种系发展与个体发展。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第二节 发展心理学的变迁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和演变。

从儿童发展到个体毕生全程发展的研究。

发展心理学研究的中国化。

第三节 发展心理学的进展发展心理学研究体制的进展。

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的进展。

研究理论的进展。

第二章 发展心理学理论目的要求:1.了解各种心理发展观点的特点及其代表人物的主要观点。

2.掌握各种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标准及其缘由。

教学内容:第一节 精神分析的心理发展观弗洛伊德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

第二节 行为主义的心理发展观华生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斯金纳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班杜拉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第三节 维果茨基的心理发展观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发展的实质。

教学与发展的关系。

内化学说。

第四节 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皮亚杰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新皮亚杰主义简述。

第五节 朱智贤的心理发展观探讨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问题。

强调用系统的观点研究心理学。

提出坚持在教育实践中研究中国化的发展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第四章 胎儿的发展

发展心理学第四章  胎儿的发展

5.第25-28周 在第25周开始时,胎儿的身长约为36厘米, 体重约为900克。 6.第29-32周 在第29周开始时,胎儿的身长约为40厘米, 体重约为1400克。 7.第33-36周 在第33周开始时,胎儿的身长约为50厘米, 体重约为3200克;在第36周,胎儿的身长变为 52厘米,体重增到3500克左右。
一合子的形成18世纪中叶德国解剖学家卡斯帕尔?弗里德里希?沃尔夫向科学界向全人类宣布父母双方对于一个新生命的起源做出了相等的贡献新生命不是预先形成的而是从一个来自男性和一个来自女性的单细胞中发育起来的
第四章 胎儿的发展
【本章重点】本章将重点讲述胎儿的发生与 生理、心理的发展,母亲与环境对胎儿生 理与心理发展的影响。

(二)胚胎阶段(3周—8周)
研究表明,胚胎期的发展非常迅速,发展模式为从 头到脚,由内及外,也就是说头,血管和心脏等发展 要早于胳臂、腿、手、脚的发展。
1、第3-4周的发展情况 在第3-4周中,胚胎中的某些细胞开始形成 神经系统,另一些细胞开始形成心脏。
2、第5-8周的发展情况 从第5周开始,胚胎的发展速度更加迅速,它的 一些主要结构在前几周的发展基础上,几乎天天都 有变化。到第8周末,胚胎约有2.5厘米,胚胎开始 变得有点“人样”了,已经分化了的结构开始骨化 的过程。骨化意味着胚胎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胎儿阶段。因此,可以认为,骨细胞的出现,是 胚胎发展到胎儿的一个重要标志。7-8周,胚胎的性 发展开始。 由此可看出胚胎期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在这个 时期,胚胎一旦受到有害物质的侵入,便会导致永 久的、无法弥补的损伤。
(三)胎儿阶段(9-38周)
胎儿阶段始于第9周初(或第8周末),终于出生时。

在胎儿期,所有的器官 和机能变得更像人,所 有的系统开始具有整体 功能。通过一些医疗仪 器,可以看到子宫中的 胎儿,它们比以前更有 活力。

2024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教案

2024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教案

2024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优秀教案第一章:绪论1.1 课程介绍了解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理解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重要性和价值1.2 儿童发展概述掌握儿童发展的基本概念和特点了解儿童发展的不同理论和观点1.3 研究方法学习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技巧掌握如何观察、记录和分析儿童行为和发展第二章:儿童认知发展2.1 感知觉和注意力理解儿童感知觉和注意力的发展过程学习如何促进儿童的感知觉和注意力发展2.2 记忆和语言掌握儿童记忆和语言的发展特点探索如何促进儿童记忆和语言能力的提升2.3 思维和问题解决了解儿童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成长学习如何培养儿童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技巧第三章:儿童情感和社会发展3.1 情感和情绪发展掌握儿童情感和情绪的发展过程探索如何理解和管理儿童的情感和情绪3.2 社会认知和交往能力理解儿童社会认知和交往能力的发展学习如何培养儿童的社会交往技巧和合作能力3.3 道德和价值观探索儿童道德和价值观的形成过程学习如何引导儿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第四章:儿童个性和自我意识发展4.1 个性特征和人格发展掌握儿童个性特征和人格的发展过程探索如何培养儿童的积极个性和健康人格4.2 自我意识和自我概念理解儿童自我意识和自我概念的形成学习如何帮助儿童建立积极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概念4.3 自尊和自信探索儿童自尊和自信的培养方法学习如何提高儿童的自尊和自信心第五章:儿童发展中的问题和干预策略5.1 常见发展问题了解儿童发展中常见的问题和挑战学习如何识别和应对儿童发展中的常见问题5.2 干预策略和方法掌握儿童发展中的干预策略和方法探索如何通过教育和支持促进儿童的发展5.3 家庭和学校的合作理解家庭和学校在儿童发展中的合作重要性第六章:儿童发展中的心理健康6.1 心理健康概述理解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和影响因素学习儿童心理健康的评估和识别方法6.2 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掌握儿童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常见类型探索针对儿童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干预策略6.3 心理创伤和逆境了解儿童心理创伤和逆境的影响学习如何帮助儿童应对心理创伤和逆境第七章:特殊儿童的发展7.1 特殊儿童的定义和分类理解特殊儿童的定义和分类标准学习如何识别和评估特殊儿童的需求7.2 特殊儿童的发展特点掌握特殊儿童的发展特点和挑战探索如何适应和支持特殊儿童的发展7.3 特殊教育的策略和方法了解特殊教育的原则和目标学习特殊教育的策略和方法,以促进特殊儿童的发展第八章:文化和社会背景对儿童发展的影响8.1 文化背景对儿童发展的影响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儿童发展的差异学习如何尊重和促进儿童的文化多样性8.2 社会背景和环境因素掌握社会背景和环境因素对儿童发展的影响8.3 社会公正和平等了解社会公正和平等对儿童发展的重要性学习如何推动社会公正和平等,以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第九章:观察和评估儿童发展9.1 观察和评估的重要性理解观察和评估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学习有效观察和评估儿童发展的方法和技巧9.2 发展适宜的评估工具掌握常用的评估工具和量表探索如何选择和使用适合儿童发展的评估工具9.3 评估结果的应用和改进了解评估结果对儿童教育和干预的意义学习如何根据评估结果进行教学改进和家长支持第十章:未来趋势和研究前沿10.1 技术在儿童发展中的应用理解科技对儿童发展的影响和机会学习如何利用技术促进儿童的学习和发展10.2 跨学科研究的兴起掌握跨学科研究在儿童发展中的应用探索如何通过跨学科合作推动儿童发展研究10.3 未来发展趋势和挑战了解儿童发展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和挑战学习如何为儿童发展做好准备,应对未来的变化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关注章节:第二章、第三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第二章:儿童认知发展重点关注儿童感知觉、记忆、语言、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

儿童心理发展理论 第四章行为主义发展理论

儿童心理发展理论 第四章行为主义发展理论
从发生的角度看,儿童的思维是从对白开始的,以后逐渐发展到嘴唇的微弱活动,最 后变成无声的言语活动。思维的高级形式,包括创造性活动,也都是言语活动,只不过其水
平比一般人更高些罢了。
第四章行为主义发展理论
习惯是形成了一系列的条件反射。华生认为,一个人的习惯是在适应
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过程中学会更快地采取行动的结果。当人的内外刺激所引起的 活动不再是随机的,而是在生活中变得越来越有规则、有秩序后,习惯便形成了。
例如,让一个已经掌握一定动作技能(拣起、打击、拖、踏等)的3岁儿童设法打开一只装有糖 果的小箱子,这个儿童会使出自己的全部动作技能(50个习得的和非习得的独立反应)来对付 这只小箱子,以达到打开箱子吃到糖果的目的。第一次,这位儿童用了20分钟才达到目的。以 后各次时间不断缩短,以致到最后,这位儿童只要用2秒钟便能打开箱子,得到糖果。华生认为, 儿童之所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将不必要的动作精简,使动作时间大大缩短,就是由于已经形 成了开箱子的习惯。看得出,华生关于习惯的解释,与学习有很大的相似之处。
在研究方法上,机能主义提倡主观观察(即内省) 和客观观察相结合;
学习是心理学的中心问题
第四章行为主义发展理论
机能主义已经被吸收到当今的主流心理学之中。作为一个理论系统,它是成功的。
但是,有一位心理学家不以为然,认为构造主义和机能主义是一 丘之貉,因为它们都是心灵主义的,并且都使用内省法,应该加 以抛弃。
此人即是行为主义心理学创始人华生。行为主义的兴 起在心理学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转变。而后,以斯金纳、班杜
拉为代表的新行为主义者,又把行为主义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第四章行为主义发展理论
02
华生的经典行为主义
第四章行为主义发展理论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第四章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第四章

第四章婴幼儿心理的发展第一节婴幼儿发展的概述一、婴幼儿的生理发展(单选)(一)身体的发育婴幼儿身体发育的速度非常快。

主要表现在身高和体重的增加上。

其中,婴幼儿期身高的增加是人一生中最快的。

婴幼儿体重的增长与他们骨骼肌肉的发育密切联系。

(二)神经系统的发育1.神经系统的结构(1)脑的重量在儿童各个器官的发育过程中,脑的发育是最优先的。

刚刚出生的新生儿,其脑重大约是成人脑重量的25%,而这时新生儿的体重仅是成人体重的5%。

之后,儿童的脑重随年龄增长而迅速增加。

增加的速度是先快后慢。

(2)神经纤维婴幼儿神经纤维的髓鞘化是脑内部结构成熟的重要标志。

神经系统各部分神经纤维实现髓鞘化的时间不同,较早完成髓鞘化的是感觉神经,其次是运动神经。

与高级神经活动有关的额叶和顶叶部分的髓鞘化过程开始得最晚,大约7岁时才接近完成。

(3)大脑皮层婴幼儿大脑皮层的发育是按一定顺序进行的。

其中枕叶成熟最早,其次是颞叶、顶叶,额叶成熟最晚。

利用脑电图研究发现,脑发育的第一个加速期在5~6 岁。

2.神经系统的机能(1)大脑皮层兴奋与抑制机能的发展随着婴幼儿年龄的增长,大脑皮层兴奋机能增强。

这主要表现在:新生儿每天需要睡眠20~22 个小时,3 岁时可减少到14 个小时。

抑制过程的加强,使幼儿可以逐渐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减少冲动性,并逐步培养起一些生活习惯。

(2)第二信号系统的形成与发展第一信号系统在婴儿期就开始发展。

这时他们所建立起来的条件反射都是以具体刺激物作为信号的。

婴儿两种信号系统活动的发展大致经历以下四个阶段:阶段1,直接刺激-直接反应。

七八个月以前的婴儿属于此阶段。

这时他们只能以自身的动作来应答具体的刺激物。

阶段2,词的刺激-直接反应。

8 个月以后的婴儿开始能够对少数词做出一定的动作反应。

阶段3,具体刺激-词的反应。

1岁至1岁半的婴儿能够对熟悉的物体做出词的反应。

阶段4,词的刺激-词的反应。

1岁半以后,婴儿的词才开始摆脱与具体刺激物的直接联系,开始具有概括性,即词可代表一类事物。

(完整版)发展心理学[第四章婴儿期心理的发生和发展]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完整版)发展心理学[第四章婴儿期心理的发生和发展]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第四章婴儿期心理的发生和发展婴儿期是个体生理发育最迅速的时期,也是心理发展最明显的时期,因此婴儿生理心理的发展一直受到各方面有关学科的关注。

第一节婴儿期的一般问题一、婴儿的年龄阶段特征(一)年龄阶段国际上比较通用的分法是:0~3岁。

(二)基本特征婴儿期心理发展的~般特点是:第一,学会了独立行走,手的动作也有了很好的发展;第二,言语能力获得很大的发展;第三,开始了最初的游戏活动;第四,各种心理活动还带有明显的直觉行动性。

二、婴儿期的生理发展(一)婴儿期的大脑功能1.婴儿大脑形态的发展(1)脑重和头围。

婴儿的大脑从胚胎时开始发育,出生时达到350~400克,是成年人脑重的25%(这时的体重只是成人的5%);6个月时脑重达700~800克,约占成人脑重的50%;12个月时已达800~900克,24个月时增到1050—1150克,约占成人脑重的75%;36个月时已接近成人的脑重范围,以后发展速度变慢,15岁时达到成人水平。

婴儿头围在刚出生时已达到34厘米,大约是成人头围的60%,12个月时达46~47厘米,24个月达48~49厘米,以后的增长速度变慢。

(2)大脑皮质。

胎儿在6~7个月时,脑的基本结构就已经具备,出生时脑细胞已分化,大多数沟回都已出现。

皮质细胞迅速发展。

到2岁时,脑内各部位大小的比例已基本上类似于成人的大脑。

2.大脑机能的发展(1)脑电图的情况。

5个月胎儿已显示出了脑电活动,8个月以后的胎儿已显示出与新生儿相同的脑电图。

新生儿出现了同步节律α波,这表明新生儿在皮质神经成分方面的一定的成熟性,在新生儿的皮质投射区还记录到对各种感觉运动刺激的诱发电反应,出生后5个月是婴儿脑电活动发展的重要阶段,12~36个月,婴儿脑电活动渐趋成熟。

(2)皮质中枢。

婴儿大脑是按着其基因结构的顺序而发展的,遵循着头尾原则和近远原则。

婴儿出生时大脑两半球还不能正常发挥功能,皮质兴奋处于弥漫状态。

此后,发展最快的区域是脑干和中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半个月B.1个月C.2个月D.3~4个月
【答案】D
【解析】一般认为,母亲产生的强烈情感体验会对胎儿产生影响的时间是在母体怀孕3~4个月以后,在此之前,影响只是身体方面的,不会产生更高级的反应。这是因为,胎儿的大脑形成是在怀孕后期,无大脑的调节,胎儿不可能把这些神经激素进一步转化为情感体验,只是躯体的直接反应罢了。
【答案】ABC
【解析】在合子形成后13天左右,胚种中的胚胎圆盘开始分为外胚层、中胚层、内胚层,这时的胚胎圆盘变为胚胎。
4.过瘦的母亲在怀孕后很容易出现的疾病是( )。
A.贫血B.肌肉痉挛C.甲状腺肿D.风疹
【答案】ABC
【解析】低于标准体重的25%就被认为过瘦,过瘦的母亲往往本身缺乏营养,也没有补充足够的营养物质,她们在怀孕后很容易出现以下几种疾病:贫血、肌肉痉挛、甲状腺肿。
【答案】ABCD
【解析】环境危害主要包括核辐射、核工厂事故、工业化学废料(如在空气和水中的一氧化碳、铅、汞和聚氧联苯等)以及X光,还有农业化肥、杀虫剂及食物添加剂等,甚至气候过热和过潮也会使胎儿受到影响。
3.在合子形成后13天左右,胚种中的胚胎圆盘开始分为不同的层,它们是( )。
A.外胚层B.中胚C.内胚层D.里胚层
5.母亲年龄过高或过低,导致低体重儿和死胎的比率增加。约( )岁是生育的较好时机。
A.15岁以下B.15~22C.24~28D.29~30
【答案】C
【解析】母亲的年龄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到胎儿,一般认为,约23、24岁~27、28岁是生育的较好时机。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中,影响胎儿正常生长发育的因素有( )。[统考2009研]
5.在测查胎儿心率变化的实验中(实验者在母亲身边放噪音及其他突然的刺耳音响,同时测胎儿的心率),其结果发现胎儿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包括( )。
A.高反应型B.中反应型C.低反应型D.无反应型
【答案】ABC
【解析】为了测到胎儿的心率变化,实验者在母亲身边放噪音及其他突然的刺耳音响,同时测胎儿的心率。结果发现胎儿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高反应型,即一听到噪音,胎儿心率马上加快,同时伴有像踢腿、伸胳膊等激烈反应;第二种是中反应型,即听到噪音以后,胎儿的心率逐渐加快,同时伴有一些蠕动,动作不如前者剧烈;第三种是低反应型,这类胎儿任凭外面天翻地覆,没有任何动静,心率变化也不明显。
第四章
一、单项选择题
1.胎儿在发育过程中,细胞和组织分化非常迅速,并对环境极为敏感的时期是( )。[统考2008研]
A.第1~2周B.第2~8周C.第9~15周D.第21~30周
【答案】B
2.人类卵子的受精过程通常发生在( )。A.子宫B.卵巢C.输卵管D.宫颈
【答案】C
【解析】人类卵子的受精过程通常发生在输卵管,受精后发育一小阵子然后在子宫内膜着床。3.一般认为,母亲产生的强烈情感体验会对胎儿产生影响的时间是在母体怀孕( )以后。
A.孕妇的营养状况B.孕妇的情绪状态C.孕妇的年龄大小D.孕妇的文化程度
【答案】ABC
【解析】胎内外的环境及母亲自身的状况,都会影响胎儿的发展。而母亲自身的因素主要包括其体重、身高、孕史、营养、Rh因素、年龄等,而不包含文化因素。
2.环境对胎儿发展有很大影响,其中环境危害主要包括( )。
A.核辐射B.核工厂事故C.工业化学废料D.X光
4.( )的出现,是胚胎发展到胎儿的一个重要标志。
A.骨细胞B.合子C.胚芽D.胚胎圆盘
【答案】A
【解析】骨细胞出现在身体的结构分化基本完成的时候,它们的出现,使得已经出现分化了的结构开始骨化的过程。骨化意味着胚胎发育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胎儿阶段。因此,可以认为,骨细胞的出现,是胚胎发展到胎儿的一个重要标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