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证券化操作流程——券商操作流程

合集下载

资产证券化业务(ABS)定义及操作流程手绘

资产证券化业务(ABS)定义及操作流程手绘

资产证券化业务(ABS)定义及操作流程手绘一、资产证券化的定义首先,您进入百度搜索ABS,居然有一个解释,叫做“防抱死系统”,这个概念,指的是汽车的防抱死系统。

而在资产证券化领域,ABS 是英文Asset Backed Securitization的缩写。

指“企业将其资产进行资产证券化的过程”;也可以做名词(Asset Backed Securities),即“通过资产证券化发行的资产支持证券”。

通常是将缺乏流动性、但具有可预期收入的资产,通过在资本市场上发行证券的方式予以出售,以获取融资,以最大化提高资产的流动性。

目前美国一半以上的住房抵押贷款、四分之三以上的汽车贷款是靠发行资产证券提供的。

资产证券化是通过在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发行证券筹资的一种直接融资方式。

(欢迎关注ladylian公众号)大家感兴趣可以去看看《大空头》的书和电影。

男主角通过发现房屋贷款中存在的商机,而与银行、券商联名发行了新型信用贷款产品。

里面可以看到一些类ABS化资产规划内容。

(一)如果从广义化分析资产证券化的定义:它包括以下四类:1)实体资产证券化即实体资产向证券资产的转换,是以实物资产和无形资产为基础发行证券并上市的过程。

2)信贷资产证券化是指把欠流动性但有未来现金流的信贷资产(如银行的贷款、企业的应收帐款等)经过重组形成资产池,并以此为基础发行证券。

3)证券资产证券化即证券资产的再证券化过程,就是将证券或证券组合作为基础资产,再以其产生的现金流或与现金流相关的变量为基础发行证券。

4)现金资产证券化是指现金的持有者通过投资将现金转化成证券的过程。

(二)狭义的资产证券化是指信贷资产证券化(上ladylian手绘图,对不住,5555555)简而言之,就是将能够产生稳定现金流的资产出售给一个独立的专门从事资产证券化业务的特殊目的公司(SPV:special purpose vehicle),SPV以资产为支撑发行证券,并用发行证券所募集的资金来支付购买资产的价格。

[业务]资产证券化业务介绍及典型案例介绍

[业务]资产证券化业务介绍及典型案例介绍

资产证券化业务介绍及典型案例介绍“如果你有一个稳定的现金流,就将它证券化。

”这句华尔街的名言有望在中国资产管理行业变成现实。

2013年2月26日,证监会最新发布了《证券公司资产证券化业务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券商资产证券化业务新规”),该规定的部分修改内容不仅可能进一步推动券商资管业务升级发展,也有可能对包括信托公司在内的泛资产管理行业产生深远影响。

本篇报告试图对券商资产证券化业务新规的重点条款进行解读,并就券商资产证券化业务的操作流程及典型案例予以展示,希望能够为我司今后相关业务开展提供借鉴指引。

第一篇券商资产证券化业务概况1.资产证券化业务定义资产证券化是将缺乏流动性但能够产生可预见的稳定现金流的各种资产,通过一定的结构安排,对资产中风险与收益要素进行分离与重组,进而转换成为在金融市场上可以出售的流通的证券的过程。

进行资产转化的机构称为资产证券化的发起人或原始权益人,发起人将持有的各种流动性较差的金融资产,如信贷资产、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基础设施收费权等,分类整理为一批资产组合(基础资产),出售或信托给特定的交易机构(SpecialPurposeVehicle,SPV),再由SPV根据购买下的基础资产进行证券化处理,发行资产支持证券,以收回购买基础资产支付的资金。

受托人(计划管理人)管理的基础资产所发生的现金流入用于支付投资者回报,而发起人则得到了用以进一步发展业务的资金。

因此,资产证券化不仅仅是金融机构进行基础资产流动性与风险管理的工具,也为广大非金融机构的企业进行融资提供了一条现实的可行路径。

目前,我国信托公司的资产证券化业务还主要集中于与银行合作的信贷资产证券化,而证券公司过去发行的“专项资产管理计划”则更多集中于对企业资产进行证券化。

不过,根据2013年2月26日证监会最新发布的券商资产证券化业务新规,券商开展此类业务的运行模式与资产范围均有了颠覆性的重大突破,对泛资产管理行业未来业务的开展可能产生巨大的影响。

资产证券化的基本运作程序

资产证券化的基本运作程序

资产证券化是指将特定资产的现金流通过发行证券方式进行变现的过程。

其基本运作程序如下:
1.资产筛选和池化:首先,需要筛选符合条件的资产,如房地产抵押贷款、汽车贷款、信用卡债务等。

然后将这些资产进行池化,即将它们合并到一个资产池中。

2.资产评估和风险定价:对资产进行评估和风险定价,包括评估资产质量、现金流情况、预期收益等。

这些评估和定价的结果将有助于确定证券化产品的发行规模和定价水平。

3.设计证券化结构:根据资产池的特点和投资者的需求,设计证券化结构。

通常,资产证券化结构包括不同级别的证券,如优先级证券、次级证券、股权证券等。

优先级证券享有首先偿付的权益,次级证券在优先级证券偿付完毕后才能获得偿付,股权证券则享有剩余现金流的权益。

4.发行证券化产品:发行证券化产品,将资产池中的资产转化为证券进行发行。

发行的证券化产品可以通过公开发行、私募发行等方式销售给投资者。

5.管理和服务:资产证券化后,需要进行管理和服务。

这包括进行资产管理、现金流管理、风险管理等工作,确保证券化产品的正常运作和投资者权益的保护。

6.还本付息:根据证券化产品的结构和相关协议,按照约定的还本付息方式和时间表进行还本付息。

7.评级和交易:证券化产品通常会由信用评级机构对其进行评级,以提供给投资者一个参考。

同时,证券化产品也可以在二级市场上进行交易,投资者可以买入或卖出这些证券。

以上是资产证券化的基本运作程序,不同具体情况下可能会有一些细微的差异和补充步骤。

资产证券化业务流程

资产证券化业务流程

资产证券化业务流程资产证券化是一种将特定资产转化为证券的金融业务。

它通过将资产池中的资产打包成证券产品,以便投资者购买和交易。

资产证券化业务的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资产证券化业务的第一步是确定资产池。

资产池可以包括各种类型的资产,如房地产抵押贷款、汽车贷款、信用卡债务等。

这些资产需要满足一定的标准,如质量、稳定性和流动性等。

第二步是对资产进行评估和定价。

评估机构会对资产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评估,确定其价值和风险。

定价是根据资产的特性、市场需求和预期收益等因素来确定的。

第三步是将资产打包成证券产品。

这一步骤通常由投资银行或金融机构来完成。

他们会根据投资者的需求和市场状况,将不同类型的资产进行组合,并发行相应的证券产品。

第四步是进行证券发行和交易。

发行机构会将打包好的证券产品进行销售,吸引投资者购买。

投资者可以通过证券交易所或场外交易市场进行交易,实现对资产的投资和交易。

最后一步是对证券产品进行管理和监督。

发行机构和投资者需要对证券产品的运作进行监督和管理,确保其合规性和风险控制。

资产证券化业务的流程有助于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和风险分散。

它为投资者提供了多样化的投资选择,同时也为资产持有者提供了资金融通的渠道。

然而,资产证券化业务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挑战,如资产评估的准确性、市场流动性的变化等。

资产证券化业务是一种重要的金融创新方式,它通过将特定资产转化为证券产品,实现了资金的有效配置和风险的分散。

在合规和风险控制的前提下,资产证券化业务有望进一步发展壮大,并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融资渠道。

资产证券化流程图

资产证券化流程图

资产证券化流程图资产证券化是指将具有一定收益潜力的资产转化为可交易的证券化产品。

资产证券化的过程包括资产筛选、资产打包、证券化产品发行和投资者购买等多个环节。

下面将介绍资产证券化的流程图。

资产证券化的流程图如下所示:1.资产筛选:首先确定需要证券化的资产类型,可以是房地产、汽车贷款、信用卡账户等。

然后通过评估其收益潜力和风险水平,选择具有较高质量和稳定现金流的资产作为证券化对象。

2.资产打包:将经过筛选的资产进行打包,形成信贷资产支持证券(Asset-backed securities,ABS)。

打包的方式主要有单一资产证券化和多样化资产证券化两种。

3.评级:对打包后的证券进行评级。

评级机构将根据资产质量和风险水平对证券进行评估,并对其进行信用评级。

评级的目的是为了提供给投资者一个衡量证券风险的标准,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参与。

4.证券化产品发行:根据评级结果,将具有不同信用级别的证券进行分别发行。

发行者可以通过公开招标、场内交易或私募等方式发行证券化产品。

5.投资者购买:投资者根据其风险偏好和投资需求,选择购买合适的证券化产品。

证券化产品可以通过交易所或银行进行购买。

6.资产服务:发行后,资产及相应的现金流将由专业的资产服务公司进行管理和监督。

资产服务公司负责收取债务人还款,并将现金流分配给投资者。

7.证券交易:证券化产品在二级市场上可以进行交易。

投资者可以通过买卖证券化产品来实现风险的转移和投资组合的调整。

8.偿付和违约处理:资产证券化产品的现金流主要来自于债务人的还款。

如果债务人在还款过程中违约,资产服务公司将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追偿,并根据合同规定进行违约处理。

9.到期退出:资产证券化产品通常设有到期日。

到期时,投资者可以选择将产品继续持有或者将其出售。

出售时,可以通过交易所或者银行进行。

10.再资产证券化:部分资产证券化产品可以进一步被转化为其他的证券化产品。

这种再资产证券化的过程称为二次证券化。

资产证券化的运作流程_投资银行学_[共3页]

资产证券化的运作流程_投资银行学_[共3页]

第九章 资产证券化 185 和少数的散户投资者。

二、资产证券化的运作流程
资产证券化是一个金融交易过程,一次完整的资产证券化的基本流程是:发起人将证券化资产出售给一家特殊目的机构(SPV ),或者由特殊目的机构主动购买可证券化的资产,然后特殊目的机构将这些适宜证券化的资产汇集成资产池(asset pool ),再以资产所产生的现金流为支撑,在金融市场上发行资产支持证券,最后以资产池产生的现金流来清偿所发行的资产支持证券。

资产证券化的运作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环节,如图9.1所示。

图9.1 资产证券化的基本结构和运作流程
注:实线表示当事人行为关系,虚线表示现金流。

1.选择证券化资产,确定资产证券化的融资目标
原则上,只要能够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产生稳定可靠的现金流的资产就可以进行证券化。

实际中,我们要选择同质性高,信用高且资产相关数据易得的资产进行证券化。

拥有该资产的原始权益人要根据自身的融资需求,确定信贷资产证券化的目标数量。

将这些具有共同特征的资产进行估算和信用考核,并根据证券化的目标确定把多少资产证券化,最后把这些资产汇集形成一定的资产组合。

2.组建特殊目的机构
特殊目的机构(SPV )是专门为资产证券化设立的一个特殊的信托实体。

在资产证券化融资结构中,特殊目的机构是核心,它的主要角色是充当发行主体,购买发起人需要证券化的资产,以此为支持来发行证券。

简述资产证券化abs融资的流程时间表

简述资产证券化abs融资的流程时间表

简述资产证券化abs融资的流程时间表资产证券化(Asset-Backed Securities,简称ABS)是一种金融工具,通过将各种资产(如房屋贷款、汽车贷款、信用卡债务等)进行打包和转让,再发行证券化产品,用于筹集资金。

资产证券化的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主要步骤。

第一步:确定资产池资产证券化的第一步是确定资产池,即将要打包和转让的资产。

资产池通常包括各种类型的债务,如房屋贷款、汽车贷款、信用卡债务等。

这些债务需要符合一定的标准,如信用质量、偿债能力等。

第二步:成立特殊目的实体(Special Purpose Vehicle,简称SPV)成立SPV是为了将资产从原始贷款人手中转移到独立的实体中。

SPV 是一个独立的法律实体,其资产和负债与原始贷款人分开。

SPV发行证券化产品,以筹集资金用于购买资产。

第三步:转让资产在这一步骤中,原始贷款人将资产转让给SPV。

转让的方式可以是出售、委托、转让等形式,具体取决于国家法律和监管要求。

转让后,原始贷款人不再对这些资产承担风险和责任。

第四步:发行证券化产品SPV发行证券化产品,以筹集资金。

这些证券化产品通常分为不同的级别,包括优先级证券和次级证券。

优先级证券享有优先偿付权,而次级证券则在优先级证券偿付完毕后才能得到偿付。

这样的安排可以吸引不同类型的投资者,满足不同的风险偏好和收益要求。

第五步:定价和销售在这一步骤中,证券化产品的定价和销售会进行。

定价是根据市场需求和供应以及资产池的质量和风险来确定的。

销售可以通过公开发行、私募、交易所等多种方式进行。

第六步:偿付和管理一旦证券化产品发行成功,SPV将根据资产池的现金流向投资者支付本息。

在偿付过程中,SPV需要进行资产管理和风险管理,以确保偿付的顺利进行。

总结:资产证券化的流程可以归纳为确定资产池、成立SPV、转让资产、发行证券化产品、定价和销售以及偿付和管理。

这一过程可以帮助原始贷款人将资产转移,筹集资金,并提供给投资者多样化的投资选择。

资产证券化的运作流程

资产证券化的运作流程

资产证券化的运作流程
资产证券化是将非标准化资产包转换成标准债券,其运作流程包括三个基础步骤:资产池的准备、投资人的引入和发行展开。

第一步是资产池的准备。

这包括确定借款人的资质、尽职调查、进行价值评估、拟定结构化融资方案、合同签订等步骤。

通过这些步骤,资产管理者可以收集资产,形成资产池。

第二步是投资人的引入。

这包括确定投资者组成结构、收集投资者的意见、拟定发行结构、同意规则、协商并实施证券敞口方案等步骤。

第三步是发行展开。

这涉及的工作包括制定发行计划、实施法律、财务和税务等事项的处理、选定代理机构、营销及说明会等活动的开展等步骤。

所有步骤完成后,发行公司可以正式发行证券,资金也将流入经过结构化证券化流程改造的资产池。

至此,资产证券化的全部运作流程完成。

资产证券化也有可能遇到一些风险,这些风险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资产池的可操作性和协议条款的强制性。

因此,在资产证券化运作流程中,要极力确保建立全面、完善的资产池及辅助协议,以最大程度降低资产证券化投资的风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更具体的说,资产证券化的核心是破产隔离,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资产转移必须是真实销售的,二是SPV本身是破产隔离的。

破产隔离的实现有设立特殊目的信托(special purpose trust)和特殊目的公司(special purpose company)两种方式。

(1)组建资产池:资产证券化的发起人根据自身的融资要求,资产情况和市场
条件(包括证券需求,定价和其他融资选择等),对资产证券化的目标资产和规
模进行规划。

根据一定的资产入池条件,发起人要对己有的资产进行分析和评估,
将符合条件的资产纳入资产池,有时候发起人还会根据需要向第三方购买资产来
补充和完善资产池。

必要时,发起人还会雇佣第三方机构对资产池进行审核。

(2)设立特殊目的实体(SPV):特殊目的实体是资产证券化运作的关键主体,其目的是为了实现发行人(或原始权益人)和入池资产之间的风险隔离(破产隔离)。

SPV的经济行为明确简单,资本化程度很低,在整个资产证券化交易中扮演的是通道(Conduit)角色。

SPV通过发行证券获得资金,并以此来购买基础资产,组建资产池。

(3)构架和信用增级:根据市场条件和信用评级机构的意见,对资产池及其现金流进行预测分析和结构重组,以实现最优化的分割和证券设计。

在这过程中很重要的一步是利用信用增级措施来强化目标证券的现金流和信用保障,实现证券的目标信用评级和发行的最大经济效益。

信用增级的目的是降低投资者的风险,提高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吸引力。

专业机构做出评级并公布。

内部信用增级手段有优先/次级结构、超额担保、收益率差或超额支付和储备基金安排等。

外部信用增级手段有保险合约、第三方担保、信用证、现金担保账户和担保性投资额度等。

(4)信用评级:评级机构对交易发行的证券进行分析和评级,为投资者提供证券选择和定价的依据。

这一步和第(3)步之间往往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信用评级机构一般会从交易一开始或计划阶段就参与进来,在资产证券化的整个设计和发行过程提供意见和反馈,而且一般会在证券发行后一直跟踪观察交易的表现。

发起人有时还会聘用会计师事务所对交易的资产信息,建模结果和交易文件的披露进行审核以保证交易信息的质量。

(5)证券发售:由承销商通过公开发售或私募的形式向投资者销售证券。

特殊目的实体从承销商处获得证券发行收入后,按约定的价格向发起人偿付购买基础资产的资金。

(6)后期管理:上面所讲的5个步骤一般都是在几个月或几个星期内(有的甚至是几天内)完成的。

但是,资产证券化交易的具体工作并没有因为证券的出售而全部完成,其实,这才是交易的开始。

特殊目的实体会聘请专门的服务商或管理人对资产进行管理,在很多情况下,发起人一般有偿作为资产服务人对资产池资产进行服务。

这些管理和服务工作包括资产现金流的收集,账户的管理,债务的偿付,交易的监督和报告。

当全部证券被偿付完毕或资产池里的资产全部被处理后,资产证券化的交易过程才算真正结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