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电阻的串并联
电阻计算公式初中物理

电阻公式
1、定义式:R=U/I。
(U表示电压,I表示电流)。
2、定义公式:R=ρL/S。
(ρ表示电阻的电阻率,是由其本身性质决定,L表示电阻的长度,S表示电阻的横截面积)。
3、电阻串联:R=R1+R2+R3+...+Rn。
(R1...Rn表示n个电阻,电阻值是由其本身性质决定)。
4、电阻并联:1/R=1/R1+1/R2+1/R3+..+1/Rn。
(R1...Rn表示n个电阻,电阻值是由其本身性质决定)。
5、与电功率相关公式:R=U2/P;R=P/I2。
(U表示电压,I表示电流,P表示电功率)。
6、与电能(电热)相关公式:R=U2t/W;R=W/I2t。
(U表示电压,I表示电流,t表示时间,W表示电热)。
电阻公式3个并联电阻值计算
3个并联电阻值的计算公式:
1/R=1/R1+1/R2+1/R3
3个并联电阻值计算举例:
例如:R1=10Ω(欧姆)、R2=5Ω(欧姆)、R2=3Ω(欧姆)
1/R=1/10+1/5+1/3
1/R=3/30+6/30+10/30
1/R=19/30
R=30/19≈1.6Ω(欧姆)
多个并联电阻值的计算公式:
1/R并=1/R1+1/R2+1/R3+...1/Rn
多个并联电阻值计算跟上面一样的计算方法,只是增加多个1/Rn(n:表示多个)。
初中物理电阻计算公式

初中物理电阻计算公式
电阻是物质对电流流动的阻碍程度的量度。
电阻的大小和物质的性质、形状、温度等因素有关。
在初中物理中,常用的电阻计算公式有以下几个。
1.电阻的定义
电阻的定义是U=IR,其中U是电压,I是电流,R是电阻。
这个公式
表明了电流通过一个电阻时所产生的电压与电阻大小成正比,与电流大小
成正比。
2.串联电阻的计算
串联电阻是指多个电阻依次连接在一起,电流从一个电阻流过后再流
入下一个电阻。
当几个电阻串联时,总电阻等于各个电阻之和,即
Rt=R1+R2+...+Rn。
3.平行电阻的计算
平行电阻是指多个电阻同时连接在电路中,电流可以分成几个不同的
分支。
当几个电阻并联时,总电阻可以通过公式
1/Rt=1/R1+1/R2+...+1/Rn计算得到。
4.直流电路中的功率计算
在直流电路中,功率可以通过公式P=IV计算得到,其中P是功率,I
是电流,V是电压。
根据欧姆定律U=IR,可以将功率公式改写为P=I^2R
或者P=U^2/R。
5.恒流电源下的电阻计算
当电流经过一个恒流电源时,电阻的大小可以通过公式R=U/I计算得到,其中R是电阻,U是电压,I是电流。
根据欧姆定律U=IR,可以将电阻公式改写为R=P/I^2或者R=U^2/P,其中P是功率。
以上是初中物理电阻的计算公式,可以通过这些公式来计算电阻、电流、电压和功率的关系。
理解和掌握这些公式,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电路中的各种问题,并且能够更好地理解电阻与电流之间的关系。
初中物理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3 沪科版优秀课件

V
P
滑到最右端时,电压表示数由 6 V变化为1.2 V,则电流表示数 变化范围是多少?当滑片P在最
R1
R2
A
S
右端时串联电路的电阻多大?
解:(1)滑片P在最左端
U1 = U = 6 V
I=
U R
=
6V 20 Ω
=
0.3
A
I R1=20 Ω U=6 V
(2)滑片P在最右端
I'
=
U1 R1
=
1.2 V 20 Ω = 0.06 A
R=
U I'
=
6V 0.06 A
=
100
Ω
I' R1=20 Ω R2=80 Ω
U1=1.2 V U=6 V
答:(1)0.3 A~0.06 A (2)100 Ω
拓展知识: 两个电阻串联:总电阻 R =R1+R2 。
二、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特点
并联电路中的 电阻有什么规律?
我们可以应用实验和 欧姆定律进行研究。
小结
I = I1 = I2 U=U1+U2
R=R1+R2 I一定,电压与 电阻成正比
I = I1 + I2
U=U1=U2 1/R=1/R1+1/R2 U一定,电流与 电阻成反比
练一练
1、有两个导体,电阻分别为10欧和30欧,把它 们串联接通后通过10欧电阻的电流是0.5安 求:①电源电压是多少? ②两个电阻上的电压分别是多少? ③串联电路中电阻和电压有什么关系?
蔡康永曾说过:“当你没有上进心的时候,你是在杀人,你不小心,杀了你自己。” 朋友大学毕业后,凭着高学历进了一家大公司,以为从此一生安稳,本职工作完成后便悠闲地追剧。 身边有同事下班后忙着考证、进修时,她嗤之以鼻,认为别人学历不如自己,再怎么努力也无济于事。
初中一年级物理电路的串联和并联

初中一年级物理电路的串联和并联电路是物理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学习电路是一项基础而重要的内容。
而在电路中,串联和并联是两种常见的连接方式。
本文将介绍初中一年级物理电路的串联和并联,其中包括定义、特点、公式和应用。
一、串联电路串联电路是指将电路中的各个电器(包括电源、电阻、电灯等)依次连接在同一条电路中的一种连接方式。
串联电路的特点是电流在电路中的各个电器之间是相等的,而电压在电路中的各个电器之间是累加的。
1. 串联电路的定义串联电路是指将多个电器按照顺序连接起来,形成一个闭合回路的电路。
电流在串联电路中只有一条路径可以流动,而电压则是依次按照电器的顺序累加的。
2. 串联电路的特点(1) 电流相等: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在各个电器之间是相等的,因为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可以流动。
(2) 电压累加:在串联电路中,电压在各个电器之间是按照顺序累加的。
电压是电势差,当电流通过电阻时,会产生电势差,因此电压在串联电路中是累加的。
3. 串联电路的计算公式在串联电路中,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计算总电阻、总电流和各个电器的电压。
(1) 总电阻的计算公式:总电阻等于各个电器电阻的累加和,即 R = R1 + R2 + R3 + ...(2) 总电流的计算公式:总电流等于电源电压与总电阻的比值,即 I = U / R。
(3) 各个电器的电压计算公式:各个电器的电压等于其电阻与总电阻的比值乘以电源电压,即 U1 = (R1 / R) * U。
4. 串联电路的应用串联电路在生活中有许多应用,比如家用电路中的灯泡、电视等电器都是串联连接的。
在工业生产中,也有很多串联电路的应用,比如电子设备、机械运行控制等。
二、并联电路并联电路是指将电路中的各个电器同时连接在不同的路径中的一种连接方式。
并联电路的特点是电流在各个电器之间是累加的,而电压在各个电器之间是相等的。
1. 并联电路的定义并联电路是指将多个电器同时连接在不同的路径中,形成一个闭合回路的电路。
初中物理电阻计算公式是什么

初中物理电阻计算公式是什么电阻元件的电阻值大小一般与温度有关,还与导体长度、横截面积、材料有关。
衡量电阻受温度影响大小的物理量是温度系数,其定义为温度每升高1℃时电阻值发生变化的百分数。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初中物理电阻计算公式,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电阻计算公式计算公式串联: R=R1+R2+...+Rn并联:1/R=1/R1+1/R2+...+1/Rn 两个电阻并联式也可表示为R=R1·R2/(R1+R2)定义式:R=U/I决定式:R=ρL/S(ρ表示电阻的电阻率,是由其本身性质决定,L 表示电阻的长度,S表示电阻的横截面积)控制电阻大小的因素电阻元件的电阻值大小一般与温度有关,还与导体长度、横截面积、材料有关。
衡量电阻受温度影响大小的物理量是温度系数,其定义为温度每升高1℃时电阻值发生变化的百分数。
多数(金属)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一些半导体却相反。
如:玻璃,碳在温度一定的情况下,有公式R=ρl/s其中的ρ就是电阻率,l为材料的长度,单位为m,s为面积,单位为平方米。
可以看出,材料的电阻大小正比于材料的长度,而反比于其面积。
电阻物理量:1欧电压产生一鸥电流则为1鸥电阻。
另外电阻的作用除了在电路中用来控制电流电压外还可以制成发热元件等。
初二物理电阻计算公式中考物理复习电阻知识伏安法测电阻:把导体接入电路,使导体中通过电流,用电压表测出灯泡两端的电压,用电流表测出通过灯泡的电流,再用欧姆定律公式算出灯泡的电阻。
电功和电功率1. 电功(W):电流所做的功叫电功2. 电功的单位:国际的单位:国际单位:焦耳。
常用单位有:度(千瓦时),1度=1千瓦时=3.6×106焦耳。
3. 测量电功的工具:电能表(电度表)4. 电功计算公式:W=UIt(式中单位W→焦(J);U→伏(V);I→安(A);t→秒)。
5. 利用W=UIt计算电功时注意:①式中的W.U.I和t是在同一段电路;②计算时单位要统一;③已知任意的三个量都可以求出第四个量。
初中物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总结

初中物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总结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是电路中最基本的两种电路方式,它们在电流、电压和电阻方面有着不同的特点。
```-----R1-------R2-------R3-----,E,,-------------------```1.电压特点:串联电路中的总电压等于各个电阻上的电压之和。
即V=V1+V2+V3+...+Vn。
这是因为电流在各个电阻上产生的电压相加。
2.电流特点:串联电路中的电流是恒定的,即电流穿过每个电阻的电流相等。
这是因为串联电路中只有一个电流路径,电流只能按照相同的大小依次通过每个电阻。
3.电阻特点:串联电路中的总电阻等于各个电阻的电阻之和。
即R=R1+R2+R3+...+Rn。
这是因为串联电路中电阻依次连接,总电阻等于各个电阻的叠加。
```-----R1--------------R2-------,E,,-----R3--------------R4-------```1.电压特点:并联电路中的各个电阻上的电压相等。
这是因为并联电路中各个电阻之间是平行连接,它们都在相同的电压下工作。
2.电流特点:并联电路中的总电流等于各个支路电流之和。
即I=I1+I2+I3+...+In。
这是因为并联电路中电流会按照一定比例分配到不同的分支。
3.电阻特点:并联电路中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个电阻的倒数之和的倒数。
即1/R=1/R1+1/R2+1/R3+...+1/Rn。
这是因为并联电路中电阻分流,总电阻等于各个电阻的倒数之和的倒数。
综上所述,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在电流、电压和电阻方面有着不同的特点。
串联电路中电流恒定,电压和电阻相加;并联电路中电压相等,电流分流,总电阻等于各个电阻的倒数之和的倒数。
了解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对于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和进行电路设计都是非常重要的。
初中物理电学部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解析及计算

初中物理电学部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解析及计算电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电荷的性质、电场、电位、电流以及电路等内容。
在初中物理学习中,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是电学部分的重点内容,本文将对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进行解析和计算。
一、串联电路串联电路是指电路中的电器元件按照线性的方式排列,电流从一个元件流向另一个元件,形成一个闭合的回路。
在串联电路中,电源正极与负极依次连接各个元件,电流穿过每个元件后发生变化。
串联电路中的元件之间是以水平排列的,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可以流通。
串联电路中,电流在各个元件中的数值相等,而电压则在各个元件之间相加。
这是串联电路的一个特点,也是处理串联电路问题的关键。
根据欧姆定律,电流I等于电压U与电阻R的比值,即I=U/R。
因此,在串联电路中,元件的电阻值相加即可得到整个电路的总电阻。
除了总电阻,串联电路中还需计算各个元件之间的电压分配。
根据电压分配定律,电源提供的电压会在各个元件上按照它们的电阻值比例分配。
例如,若一个串联电路中有两个电阻,电阻值分别为R1和R2,电源提供的电压为U,则根据电压分配定律有U1/U2=R1/R2。
根据这个比例,可以计算出各个元件上的电压。
二、并联电路并联电路是指电路中的电器元件按照平行的方式排列,电流在各个元件中分流,随后再汇合。
在并联电路中,电源的正负极连接各个元件的正负极,形成一个闭合的回路。
并联电路中的元件之间是以垂直排列的,电流可以多条路径流通。
并联电路中,电流在各个元件中分流,而电压则在各个元件之间相等。
这是并联电路的一个特点,也是处理并联电路问题的关键。
根据欧姆定律,电流I等于电压U与电阻R的比值,即I=U/R。
因此,在并联电路中,元件的电阻值的倒数相加的倒数即可得到整个电路的总电阻。
除了总电阻,并联电路中还需计算各个元件的电流分配。
根据电流分配定律,总电流会在各个元件中按照它们的电阻值比例分配。
例如,若一个并联电路中有两个电阻,电阻值分别为R1和R2,电源提供的总电流为I,则根据电流分配定律有I1/I2=R2/R1。
初中物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总结

初中物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总结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是电流在电路中的两种传输方式。
它们在电流的分布、电压的分布、电阻的总和以及功率的分配等方面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首先,串联电路是指电流按顺序通过电路中的每个元件流动的电路。
它们的特点如下:1.电流相等:在串联电路中,电流沿着相同的路径流动,所以电路中的电流强度相等。
2.电压分配: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个电阻元件电压之和。
这是因为电流经过每个元件之后,电压都会有所下降,所以总电压会在各个元件之间分配。
3.电阻总和:串联电路中,各个电阻的电阻值相加即为总电阻。
这是因为电流在串联电路中经过每个元件时,要经过相等的电阻,所以总电阻就是各个电阻的和。
4.功率分配:串联电路中,各个元件的功率分配是不相等的。
由于功率等于电流乘以电压,而电压在串联电路中总是变化的,所以各个元件的功率也会有所差异。
其次,并联电路是指电流同时通过电路中的不同分支的电路。
它们的特点如下:1.电流分配:在并联电路中,总电流等于其中各个分支电路的电流之和。
这是因为电流可以选择流过不同的分支,所以总电流等于各个分支电流的总和。
2.电压相等:并联电路中,各个分支电路的电压相等。
这是因为并联电路中的各个分支都连接到相同的电源上,所以它们具有相同的电压。
3.电阻分配:在并联电路中,各个分支电路的电阻值乘以电流等于分支电压。
这是因为电流可以在不同的分支中选择流动,所以各个分支电阻的乘积等于该分支的电压。
4.功率总和:并联电路中,各个分支的功率总和等于总功率。
这是因为功率等于电流乘以电压,而总电流等于各个分支电流的总和,总电压等于各个分支电压的最大值,所以总功率等于各个分支功率之和。
总之,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在电流的分布、电压的分布、电阻的总和以及功率的分配等方面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了解这些特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电路中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从而应用于实际的电路设计和分析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节 电阻的串并联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和推导理解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等效电阻和计算公式
2、会利用串联、并联电路特点的知识、解答和计算简单的电路问题
【教学重点】
串联和并联电路总电阻的计算公式及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串并联电阻和它们的总电阻之间“等效替代”的关系;理解利用欧姆定律和串并联电路的电压、电流关系理论推导总电阻与各个分电阻的数值关系
【教学过程】
1 电阻的串联:串联电阻的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阻之和。
在实验室做实验时,用一个电阻R 来 代替R1=5Ω R2=10Ω电阻的串联,使原来的电路变成图2所示的样子,并且代替以后电路的电流和总电压保持不变。
这个代替串联电阻而使电路的状态不变的电阻R 称之为串联电阻R1R2的总电阻。
R1和R2叫R 的分电阻。
1.1公式:R=R 1+R 2+R 3+……Rn
1.2 串联电路中的欧姆定律:
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都相等: I=I 1=I 2=I 3=……In
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电压之和:U=U 1+U 2+U 3+……Un
理论推导:
由欧姆定律和串联电流关系可得:111U R I = 222U R I = 由串联电压关系得:12=+U U U 总 所以121212==U U U U U R R R I I I I
+=+=+总总
由于在串联电路中:12I I = 所以根据欧姆定律得:1212
U U R R = 分压定律:串联电路中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与其电阻成正比
2 电阻的并联:并联电路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电阻倒数之和。
2.1公式:1/R=1/R 1+1/R 2+1/R 3+……1/Rn
2.2并联电路中的欧姆定律:
并联电路中总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电流之和:I=I 1+I 2+I 3+……In
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都相等:U=U 1=U 2=U 3=……Un
理论推导: 由欧姆定律可得:11U I R = 22U I R = U I R =总总
由并联电流特点:12=+I I I 总
12=U U U R R R +总 12
111=R R R +总 由于R1R2并联,U 1=U 2
根据欧姆定律:1122I R I R = 整理可得:1221
I R I R = 分流定律:并联电路中,流过各支路的电流与其电阻成反比
【典型例题】
1.一个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流为0.5A ,电阻为9Ω,现把它接入10V 的电路中,为使它能正常工作,应______
联一个阻值为______Ω的电阻。
2.把电阻R 1=5Ω与电阻R 2=15Ω串联起来接入电路中,流过R 1、R 2的电流之比是_____,R 1、R 2两端的电压之比
是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