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化学实验(四)习题及答案九

合集下载

基础化学实验(一)习题及答案九

基础化学实验(一)习题及答案九
2m n 2

2

可求得反应速率常数 k。
k
(3)求活化能(3 分) 根据 得
r C
m 2 S 2O8
C In
k Ae
lg k

Ea RT
Ea Ea 1 1 lg A C 2.303R T 19.147 T

lg k
Ea 1 图,可得一条直线,其斜率= , T 19.147
三、问答题(70 分) 1.关于粗盐提纯的实验,请思考后回答以下 5 个问题(25 分): (1)除去 NaCl 中杂质的主要化学原理(写出相关的离子反应式)?(5 分) (2)为什么选用 BaCl2、Na2CO3 作沉淀剂?除去 CO32-为什么用盐酸而不用 其它强酸?(5 分) (3)溶解粗食盐时加水量的根据是什么?加水过多或过少对粗食盐的提纯有 何影响? (5 分)
4
(5)(5 分) 答:因为 KCl 的溶解度大于 NaCl,尽量抽干可除去 K+。 若太干,一会造成 K+留在产品中,二会造成固体产品飞溅出来, 影响产量。 2.(10 分) (1)(6 分)
答:pH 计的标定步骤: (1)温度补偿:调节 pH 计上的温度补偿旋钮到被测溶液的温度; (2)pH 定位:将玻璃电极放入第一种标准缓冲溶液(该缓冲溶液 25℃时的 pH=6.86)中,按溶液温度查出该温度时溶液的 pH,调节定位旋钮至仪器显 示该温度时溶液的 pH; (3)斜率校正:将玻璃电极放入第二种标准缓冲溶液(该缓冲溶液 25℃时的 pH=4.00)中,按溶液温度查出该温度时溶液的 pH,调节斜率校正旋钮至仪器显 示该温度时溶液的 pH。
(2)(4 分) 答:测定醋酸 pH 值的时不能从高浓度到低浓度,因为醋酸溶液的 pH 受初

2018基础化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2018基础化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一、判断题 4 ×1.氧化数在数值上就是元素的化合价。 ×2.NH4+中,氮原子的氧化数为-3;ClO-中,氯原子的氧化数为+7。 ×3.两根银丝分别插入盛有 0.1 mol·L-1 和 1 mol·L-1 AgNO3 溶液的烧杯中,且用盐桥和导线将 两只烧杯中的溶液连接起来,便可组成一个原电池。 √4.在设计原电池时,EӨ值大的电对应是正极,而EӨ值小的电对应为负极。 √5.原电池中盐桥的作用是盐桥中的电解质中和两个半电池中过剩的电荷。 √6.标准电极电势表中的EӨ值是以标准氢电极作参比电极而测得的标准电极电势值。 √7.电极电势大的氧化态物质氧化能力强,其还原态物质还原能力弱。 一、 判断题 5 1.配合物在水溶液中全部电离成外界离子和配离子,配离子在水溶液中也能全部离解为中心 离子和配位体。() 2.中心离子的配位数等于配合物中配位体的数目。() 3.复盐就是配合物。() 4.配合物转化为沉淀时,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度愈小,则愈易转化。(√) 5.配离子在任何情况下都能转化为另一种配离子。() 6.酸度对配合物稳定性无影响。() 7.任何氧化还原反应都能改变配位平衡移动的方向。() 8.配合物转化为沉淀时,配合物的稳定常数越大愈易转化。() 一、 判断题 6
左手按前面滴定操作方法滴加溶液右手运用腕力摇动锥形瓶使溶液向同一方向作圆周运动边摇边滴滴定时当接近终点时应一滴或半滴地加入并用洗瓶吹入少量水冲洗锥形瓶内壁使附着的溶液全部流下直至终反应题chchchptchchchchchchkmnohcchcl无水alclcoohchclalcl
基础化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E Sn4 / Sn2
0.154V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E Fe2 / Fe
0.44V 。
在标准状态下,下列各组物质中能共存的是 C 。

分析化学实验课后部分习题答案(第四版)

分析化学实验课后部分习题答案(第四版)

实验一阳离子第一组(银组)的分析思考题:1.沉淀第一组阳离子为什么要在酸性溶液中进行?若在碱性条件下进行,将会发生什么后果?答:在系统分析中,为了防止易水解离子的水解生成沉淀而进入第一组,所以沉淀第一组阳离子时要在酸性溶液中进行。

若在碱性条件下进行,第一组以后的大部分阳离子将生成沉淀,这样就不到分离的目的。

2.向未知溶液中加入第一组组试剂HCl时,未生成沉淀,是否表示第一组阳离子都不存在?答:向未知试液中加入第一组组试剂时,未生成沉淀,只能说明Ag+,Hg22+不存在,而不能说明Pb2+不存在,因为当试液中Pb2+的浓度小于1mg•ml-1,或温度较高时,Pb2+将不在第一组沉淀,而进入第二组。

3.如果以KI代替HCl作为第一组组试剂,将产生哪些后果?答:如果以KI代替HCl作为第一组组试剂时,酸度太小,第二组易水解的阳离子将水解进入第一组,达不到分离的目的。

另外具有氧化性阳离子将与I-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这些离子的浓度降低不能鉴出。

实验二阳离子第二组(铜锡组)的分析思考题:1.沉淀本组硫化物时,在调节酸度上发生了偏高或偏低现象,将会引起哪些后果?答:沉淀本组硫化物,若酸度偏低时,第三组阳离子Zn2+将生成ZnS 沉淀进入第二组。

若酸度偏高时,本组的Cd2+不生成硫化物沉淀而进入第三组。

2.在本实验中为沉淀硫化物而调节酸度时,为什么先调至0.6mol·L-1HCl酸度,然后再稀释一倍,使最后的酸度为0.2 mol·L-1?答:因As(III)的硫化物完全沉淀需在0.6 mol·L-1HCl酸度下,Cd2+的硫化物完全沉淀需在0.2 mol·L-1HCl酸度下。

因此为了使本组离子完全生成硫化物沉淀而与第三组阳离子分离,所以在调节酸度时,先调至0.6 mol·L-1HCl酸度,然后再稀释一倍,使最后的酸度为0.2 mol·L-1。

3.以TAA代替H2S作为第二组组试剂时,为什么可以不加H2O2和NH4I?答:以TAA代替H2S作为第二组组试剂时,因TAA在90℃及酸性溶液中,可在沉淀时间内将As(V)还原为As(III),故不需另加NH4I。

国开大学应用化学基础形考任务

国开大学应用化学基础形考任务

国开大学应用化学基础形考任务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农科基础化学》形考任务4试题及答案形考任务4(有机化学实验报告)本部分共四个实验:苯甲酸的制备;乙酸乙酯的制备;有机化合物官能团的定性反应;设计性实验:烃及烃的衍生物的定性检验,请任选其一学习并完成后面的练习题即可,多次多个完成实验练习题系统默认将记录最高成绩。

实验一苯甲酸的制备实验一、试验目的掌握甲苯液相氧化法制备苯甲酸的原理和方法。

掌握回流、减压过滤的操作步骤。

二、实验原理苯甲酸(benzoic acid)俗称安息香酸,常温常压下是鳞片状或针状晶体,有苯或甲醛的臭味,易燃。

密度1.2659(25℃),沸点249.2℃,折光率1.53947(15℃),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氯仿、苯、二硫化碳、四氯化碳和松节油。

可用作食品防腐剂、醇酸树脂和聚酰胺的改性剂、医药和染料中间体,还可以用于制备增塑剂和香料等。

此外,苯甲酸及其钠盐还是金属材料的防锈剂。

苯甲酸的工业生产方法有三种:甲苯液相空气氧化法、三氯甲苯水解法、邻苯二甲酸酐脱酸法。

其中以空气氧化法为主。

氧化反应是制备羧酸的常用方法。

芳香族羧酸通常用氧化含有a-H的芳香烃的方法来制备。

芳香烃的苯环比较稳定,难于氧化,而环上的支链不论长短,在强裂氧化时,最终都氧化成羧基。

制备羧酸采用的都是比较强烈的氧化条件,而氧化反应一般都是放热反应,所以控制反应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反应失控,不但要破坏产物,使产率降低,有时还有发生爆炸的危险本实验是用KMn04为氧化剂由甲苯制备苯甲酸,反应式如下:三、主要仪器和药品三口烧瓶(250ml)、球形冷凝管、温度计(0~200℃)、量筒(5ml)、抽滤瓶(500ml)、布式漏斗、托盘天平、电热套、玻璃水泵、胶管等。

甲苯、高锰酸钾、浓盐酸、亚硫酸氢钠、刚果红试纸。

四、实验装置图五、实验内容1.氧化:在250ml两口烧瓶种加入2.7ml甲苯、8.5g高锰酸钾和100ml蒸馏水及几粒沸石,中口装上冷凝管,侧口装上温度计,注意温度计的水银球浸入液面。

【精品】北京市中考化学基础复习4:生产实际分析习题(含答案)

【精品】北京市中考化学基础复习4:生产实际分析习题(含答案)

题型突破(四) 生产实际分析生产实际分析题实质是把工业上的一些生产原理结合初中化学知识进行考查。

一般此类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流程图的信息提取以及对题中陌生流程的综合分析能力。

考查的问题多样,有生产方程式书写、元素化合价计算、反应流程中物质的作用、操作目的、可循环利用的物质等。

此专题题目一般有金属类生产流程、教材原型生产流程或变形以及新生产流程。

做好生产实际分析题的关键1.读懂实验目的是前提,带着目的做题,思路更清晰。

2.化学式要勤标记,正推逆赶出答案。

3.遇到过量要注意。

4.设备周围箭头要注意,反应物和生成物要分清。

5.题中资料都用到,未知物质勿害怕。

1.[2017·西城一模] 氨气(NH 3)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1)氨气属于________(填序号)。

A .混合物B .纯净物C .化合物D .氧化物(2)在高温和催化剂的条件下,可由氨气获得氢气,其反应类型与水电解制氢气相同。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尿素[CO(NH 2)2]可以制氨气,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T4-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17·东城一模] 半水煤气是工业合成氨的原料气,其主要成分是H 2、CO 、CO 2、N 2和水蒸气。

半水煤气经过下列步骤转化为合成氨的原料。

图T4-2(1)在铜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半水煤气实现CO 的转化,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T4-3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关于铜作为催化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A .不加入铜,该反应就不能进行 B .铜可以作为任何化学反应的催化剂 C .加入铜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该反应的速率(2)合成的氨气可以用来制造化肥硝酸铵(NH 4NO 3),该肥料属于化学肥料中的________肥。

化学实验练习题

化学实验练习题

化学实验练习题一、基础实验题1. 如何制备二氧化碳?•答案:将白醋与小苏打混合,二氧化碳气体会产生。

实验方程式为:NaHCO3 + CH3COOH → NaCH3COO + H2O + CO22. 如何用化学方法检测硫酸铜中是否有水分?•答案:将硫酸铜加热至熔点,若出现绿色气体,说明硫酸铜中含有水分。

实验方程式为:CuSO4·5H2O → CuSO4 + 5H2O↑3. 如何用化学方法检测食盐中是否含有碳酸氢钠?•答案:将食盐与酚酞溶液混合,若出现红色,说明食盐中含有碳酸氢钠。

实验方程式为:NaHCO3 + H₂O + C₂H₅OH → Na⁺ + H⁺ + 2C₂H₅O⁻ + CO₂↑二、中等难度实验题1. 如何制备氯化氢气体?•答案:将氯化钠与浓硫酸混合,即可生成氯化氢气体。

实验方程式为:NaCl + H₂SO₄ → NaHSO₄ + HCl↑2. 如何用化学方法检测柠檬酸中的氧化剂?•答案:将柠檬酸与硫酸铁混合,在加入硫酸氢二钾,若出现紫色,说明柠檬酸中含有氧化剂。

实验方程式为:C6H8O7 + 2FeSO4 + 3KHSO4 → Fe2(SO4)3 + 3K2SO4 +K3Fe(C6H5O7)2 + 3H2SO43. 如何用化学方法制备氧气?•答案:将过氧化氢加入二氧化钴中加热,即可制备氧气。

实验方程式为:2CO3O4 + O2 → 8CO2 + 4O2三、高难度实验题1. 如何用化学方法检测番茄酱中的酸度?•答案:使用滴定法,加入已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观察番茄酱颜色变化,当颜色由红变成黄色时,表明瓶装番茄酱中酸的占比已经被氢氧化钠完全中和,终点记为pH8.1。

实验方程式为:利用钠氢化物标准溶液与选择性指示剂来测定弱酸的浓度,KOH标准溶液为碱滴定液,溶液通过测定放出的热量来了解热反应进行的情况,溶液可能会产生的气体在量上需满足,气体少于0.05压,钠氢化物溶液不得超过2mol/L.2. 如何用化学方法检测水中的铜离子?•答案:使用草酸铵法,加入已知浓度的草酸铵溶液,观察水的颜色变化,当颜色从蓝色变为淡黄色时,表明水中的铜离子已被草酸铵完全还原,终点记为pH8.1。

【精品】2019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课后习题(全上下册)及答案(36页)

【精品】2019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课后习题(全上下册)及答案(36页)

【精品】2019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课后习题(全上下册)及答案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下列现象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并简要说明判断的理由。

(1)铁生锈有新物质(Fe2O3)生成,为化学变化(2)石蜡熔化没有新物质生成,为物理变化(3)纸张燃烧有新物质(二氧化碳和水)生成,为化学变化(4)瓷碗破碎没有新物质生成,为物理变化(5)铜在潮湿的空气里生成铜绿有新物质(Cu2(OH)2CO3)生成,为化学变化(6)潮湿的衣服被晒干了没有新物质生成,为物理变化(7)下雪后天气晴暖,雪融化没有新物质生成,为物理变化(8)在寒冷的冬天向窗玻璃上哈气,会出现一层水雾。

没有新物质生成,为物理变化2.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如何判断物质是否发生化学变化?举例说明。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主要区别是:是否新物质生成。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为化学变化,如:铁生锈、铜在潮湿的空气里生成铜绿、物质燃烧、食物腐烂、酿酒、新陈代谢、工业制碱、浓硫酸脱水、石灰浆刷墙,墙面变硬、玩火自焚、烈火焚烧若等闲、用酸除铁锈、烽火戏诸侯、动植物呼吸、中毒和解毒等3.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描述中,哪些是指物理性质,哪些是指化学性质?为什么?(1)酒精能燃烧。

化学变化中表现的性质(燃烧为化学变化),所以为化学性质(2)酒精能挥发物理变化中表现的性质(挥发为物理变化),所以为物理性质(3)水变成水蒸气物理变化中表现的性质(变为水蒸气为物理变化),所以为物理性质(4)以粮食为原料能酿酒化学变化中表现的性质(酿酒为化学变化),所以为化学性质(5)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所以为化学性质(6)空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不发生化学变化即表现出来的性质,所以为物理性质(7)铜的密度是8.9g/cm3,熔点是1083℃不发生化学变化即表现出来的的性质,所以为物理性质(8)石灰石(或大理石)遇到盐酸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有机化学 实验练习题及答案

有机化学 实验练习题及答案

有机化学实验练习题一一、单项选择题1.用无水氯化钙作干燥剂是,适用于()类有机物的干燥。

A.醇、酚B.胺、酰胺C.醛、酮D.烃、醚2.薄层色谱中,硅胶是常用的()A.展开剂B.吸附剂C.萃取剂D.显色剂3.减压蒸馏时要用()作接受器。

A.锥形瓶B.平底烧瓶C.圆底烧瓶D.以上都可以4.鉴别糖类物质的一个普通定性反应是()A.Molish反应B.Seliwanoff 反应C.Benedict反应D.水解5.下列化合物与Lucas试剂反应最快的是()A.正丁醇B.仲丁醇C.苄醇D.环己醇6.鉴别乙酰乙酸乙酯和乙酰丙酸乙酯可以用()A.斐林试剂B.卢卡斯C.羰基试剂D.FeCl3溶液7.鸡蛋白溶液与茚三酮试剂有显色反应,说明鸡蛋白结构中有()A.游离氨基B.芳环C.肽键D.酚羟基8.锌粉在制备乙酰苯胺实验中的主要作用是()A.防止苯胺被氧化B.防止苯胺被还原C.防止暴沸D.脱色二、填空题1.一个纯化合物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的温度范围叫做,当含有杂质时,其会下降,会变宽。

2.蒸馏装置中,温度计的位置是。

3.常用来鉴别葡萄糖和果糖的试剂是。

4.甲基橙的制备中,重氮盐的生成需控制温度在,否则,生成的重氮盐易发生。

5.在加热蒸馏前,加入止暴剂的目的是,通常或可作止暴剂。

6.色谱法中,比移值R f= 。

7.进行水蒸气蒸馏时,一般在时可以停止蒸馏。

8.碘仿试验可用来检验或两种结构的存在。

三、是非题(对的打“√”,错误的打“×”,并改正)1.液体有机化合物的干燥一般可以在烧杯中进行。

2.减压蒸馏时,需蒸馏液体量不超过容器容积的1/2。

3.薄层层析中,只有当展开剂上升到薄层前沿(离顶端5~10mm)时,才能取出薄板。

4.Abbe折光仪在使用前后应用蒸馏水洗净。

5.在薄层吸附色谱中,当展开剂沿薄板上升,被固定相吸附能力小的组分移动慢。

四、问答题1.测定熔点时,遇到下列情况将产生什么结果?(1) 熔点管壁太厚;(2) 试料研的不细或装得不实;(3) 加热太快;2.在粗制的乙酸乙酯中含有哪些杂质?如何除去?请写出纯化乙酸乙酯的简要操作步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 在热导式热量计中, 把分别处在 283.15K 的 1.0763 g 四甲基硅烷和 1.7211g 的四甲基 锡相混合,并自动记录由混合热所产生的峰面积 A1, 再在热量计中的电阻为 28.132 的加 热器上通以 0.068450 A 的电流 14.193 s, 同样自动记录此热效应所产生的峰面积 A2 (温度同 为 283.15 K), 并得到 A2/A1=1.3011。 (1) 计算这两个液体样品在 283.15 K 时的混合焓 (2) 计算摩尔混合焓和混合物{(1-x)Si(CH3)4+xSn(CH3)4}中的摩尔分数 x。
问答题答案 1.答案 标准化操作这一步的作用:利用标准电池 Es 与 Ew 对消,标定电阻丝 AB 上的单位长 度的电位降,从而测定未知电池的电动势 Ex 。 精确测定 Ex 要注意: (1) 经常标准化操作; (2) 接触电键接触时间要短,使电池尽量 少极化。 2.答案 (1) 如电位差计的精确度为 △Ex,测量回路总电阻为 R0,则选用检流计的电流 检测灵 敏度应为 △Ex/R0,R0 应略大于临界电阻 RC,如 R0= (1.1~1.2)RC (2) 检流计应选择合适的阻尼状态下工作 3.答案 (1) 设计电池 Ag - AgCl(s)│HCl(aq)│H2(Pt) (2) 压力 p 一定时,测该电池于某温度下的电动势 E 和电池的温度系数 (E/T)p 可得电池的反应焓变值 △H = -zFE + zFT(E/T)p 此△H 即为该反应不在电池中进行时,反应的等压热效应。 (3) 因为反应不论是否在电池中进行,其初、终态相同,利用状态函数的性质 △H(电池中)=△H(烧杯中),在等 T ,等 p,Wf = 0 时,△H = Qp 4.答案在电池电动势测定等实验中用过标准电池。 在实验中用于标定工作电流, 是提供标准电位差的。 5.答案
意图, 并标出三个电极的名称。 6. 在 H2 超电势测定实验中,鲁金毛细管的作用是什么? 实验线路中为什么要有三个电
极,它们的作用是什么? 7. 在甲酸氧化反应动力学的实验中,在水溶液中,甲酸被溴氧化的反应机理经研究确认
可用下式表示: HCOO-+ Br2─→ CO2+ HBr + Br- … … … (1) 在该反应体系中又同时存在以下二个平衡: HCOOH = H+ + HCOOBr-+ Br2= Br … … … … (2) Ka
11.答案 Rx = R3(R1/R2) (如图)
12.答案 (1) mixHm=(0.068450)2× 28.13× 14.193/1.3011=1.4378 J (2) nA=0.01220 mol, nB=0.009624 mol x=0.009624/(0.009624+0.01220)=0.4410 mixHm=1.4378/0.021824=65.88 J· mol-1
… … … … (3)
问 (A) 请导出反应 (1) 完整的速率方程式 (B) 请问应控制什么样的条件,才能得到如下简化了的反应速率方程 - d[Br2] / dt = k [HCOOH][Br2] 8. 反应 C2O + Br2 ─→ 2CO2↑+ 2Br- 请提出做该反应的宏观动力学测定的两种实验方 和 Br2 的反应级数的实验方案。
法,对其中的一种方法设计测定该反应的 C2O 9.
用物理法对某一反应的宏观动力学性质进行实验测定时, 选择跟踪反应的某一物理量,
一般希望它具有什么条件? 10. 在室温 20℃,标准大气压力下,用量氧气体积的方法测定 30.0℃反应
H2O2 ─→ H2O + 1/2 O2 的反应速率常数, 测定装置中量气管体积为 50 cm3, 若测定时取 过氧化氢溶液 20 cm3,则该溶液的浓度最大不能超过何值,才能适应所用的量气管。(假 设 O2 服从理想气体方程)。 11. 绘制惠斯登电桥的原理图。
同理, 使 [C2O 9.答案
(1) 反应体系的该物理性质,反应物与产物对它的贡献有较大的差别 (2) 该物理性质具有加和性 (3) 反应体系中某组分的该物理性质的值与该组份的浓度有正比关系,且不受其它组分 (包括中间物)的干扰。 10.答案 n = pV/RT = 2.04× 10-3 mol (T = 298 K) c = 0.20 mol· dm-3
6.答案 鲁金毛细管的作用是消除电阻超电势; 三个电极(待测电极,辅助电极,参比电极),辅助电极与待测电极,改变电路中电阻, 控制待测电极的电流密度, 得到不同的超电势; 参比电极与待测电极用对消法测定待测电极 的电位。 7.答案 (a) Ka= [H+][HCOO-]/[HCOOH] , Br2 的分析总浓度 [Br2]a = [Br2]+[Br ] Kt= [Br ]/[Br-][Br2] 则 -d[Br2]/dt = k1[HCOO-][Br2] (Ka[HCOOH][Br2]a)/[H+](1+Kt[Br-]) = k1× (b) 保持 [H+] 一定(缓冲溶液或过量)及 [Br-] 一定(大大过量),使 -d[Br2]/dt = k'[HCOO-][Br2] k' = k1Ka/[H+](1+Kt[Br-]) 8.答案 根据 Br2 有色,可用分光光度计测不同时间之吸光度 根据 CO2 气体可测不同时间的气体量(压力一定时) 原理:= -d[Br2]/dt = d[CO2]/2dt = k[C2O 使 [C2O ]1>> [Br2] 求 ]2>> [Br2] 用二次实验结果求 ][Br2]
物理化学实验习题九
问答题
1. 用电位差计测定原电池的电动势时,标准化这一操作起什么作用?. 在用对消法测定电池电动势的装置中, 要使用电位差计及检流计, 当选用电位差计的型
号及检流计的型号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3. 请设计一电化学实验,测定下列反应的等压热效应,并说明其理论根据(不写实验装置
及实验步骤)。 Ag(s) + HCl(aq) = AgCl(s)↓ + 1/2 H2(g) 4. 你在那个物化实验中使用过标准电池? 简述它在实验中起的作用, 它是提供标准电极
电位, 还是提供标准电流, 还是标准电位差? 5. 测定电极在有电流通过时的电极电势,通常采用三电极的方法,请画出此测量装置的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