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工与返修的区别
返工返修处置方案

返工返修处置方案在生产过程中,难免会发生产品质量问题,这时候我们就需要制定一个完善的返工返修处置方案来解决问题。
本文将会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返工返修处置方案的制定。
1. 返工和返修的定义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返工和返修。
返工是指在产品生产加工过程中,发现问题,以便加以纠正的行为。
返修是指已经生产出的产品需要修理等原因,进行重新生产加工的行为。
2. 返工返修的影响返工和返修工作所需的人力、物力资源是非常巨大的,而且会对企业的效益、客户满意度等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在制定返工返修处置方案时,需要充分考虑各方面的影响因素。
对于大规模返工返修,会对企业的安全生产和产品质量造成极大威胁,因此我们也需要对风险因素进行全面评估。
3. 返工返修处置的流程在制定返工返修处置方案时,我们所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制定可靠的处理流程,以确保处理返工返修过程中不出现问题。
下面介绍返工返修处置的流程:3.1 返工流程•检查发现问题:在产品加工、组装、测试过程中,发现了问题需要返工,员工应立即在班组长和质量管理员的指导下,及时进行记录和问题原因分析。
•执行纠正措施:返工原因分析后,应及时修补错误,纠正问题,确保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并同时将纠正措施及时记录和汇总。
•确认返工完成:班组长应及时安排人员对返工产品或零部件进行检验,确保返工工作完成和质量合格,以便下一步程序顺利进行。
3.2 返修流程•接收返修:由客户或检验员检查时被检测出问题的成品向公司反馈相关信息,公司的相关部门接收问题产品。
如果产品有严重的问题,需要及时响应客户,安排人员对问题进行处理。
•分析和评估:接到问题产品之后,需要进行初步的研究和分析,并判定是否需要返修处理。
如果产品已经超出质保期限,则需要另行处理。
•返修产品处理:对问题产品进行返修处理,确保产品质量合格。
为确保产品质量,产品返修后需要重新进行测试和检验,如果合格则继续下一步程序,否则需要重新返修。
4. 返工返修问题的预防返工返修会给企业的管理带来诸多压力,因此,我们需要深入探讨和解决这个问题。
返工、返修要不要做FMEA?怎么做?

返工、返修要不要做FMEA?怎么做?问返工和返修的区别?返工、返修如何做PFMEA?答通过返工将产品变成合格品,而返修只满足使用要求,是一种可以使用的不合格品,按新版七步法实施返工、返修的风险分析,重点在于理解返工与返修加工的预期与非预期功能要求。
1什么是返工、返修?有什么区别?Martin老师你们生产线有返工、返修吗?工程师好像有···Martin老师你们有对返工、返修进行PFMEA风险分析吗?工程师有的,有的···返工返修还有哪些要求呢?Martin老师返工返修要做PFMEA分析,在控制计划上体现,并制作返工作业指导书,确保返工与返修的产品可以追溯,而且返修的产品在发运前要通知客户等等····工程师哦,这么多要求···我们公司不要返工、返修了···在ISO术语与定义中,返工是为了符合所有的技术要求而采取的措施,也就是说,返工的目的是将产品合格,符合所有的技术要求,而返修是满足预期用途的要求而采取的措施,返修的目的是符合使用要求,但不一定符合所有的技术要求,返工是让产品从不合格变为合格品,而返修是让产品从不合格变为“可以使用的不合格品”。
比如焊接工序,焊接虚焊,强度不达标准,判定为不合格品,我们增加一个焊点,使用强度达成标准要求,不影响到客户的使用要求,因为从2个焊点增加到3个焊点,不满足所有技术标准的要求,但不影响使用,我们把这一种叫返修。
如果我们将两个焊接件拆解,检查零件符合标准,然后在发送到焊接工位重新生产,那么重新焊接的产品应满足所有的技术要求,我们把这一种叫返工,因为是按原始工艺和流程再做一次是一种在线返工,PFMEA分析重点不是重做一次,因为与原始工艺和流程是一样的,如组件在拆解过程中零件是否已受损等。
那么质量管理体系中,返工与返修需要什么不同的处理方式呢?我们从目的、风险分析、顾客批准、WI、追溯记录等几个方面来分析一下返工与返修的异同点。
返工和返修的区别

返工和返修的区别关注返工质量体系编辑话题网站上有不少人提出返工和返修两者差别问题。
为此,我专门列出这个专题进行讨论。
一、有关的定义ISO 9000:2000标准中对这两个术语的定义是:第3.6.7条返工rework为使不合格产品(3.4.2)符合要求(3.1.2)而对其所采取的措施。
注:返工与返修不同,返修(3.6.9)可影响或改变不合格产品的某些部分。
第3.6.9条返修repair为使不合格产品(3.4.2)满足预期用途而对其所采取的措施。
注1:返修包括对以前是合格的产品,为重新使用所采取的修复措施,如作为维修的一部分。
注2:返修与返工(3.6.7)不同,返修可影响或改变不合格产品的某些部分。
二、两类产品和产品的使用要求我认为,要理解这两者区别,先要理解标准ISO 9001第1.1条注中的两类产品和这两类产品的使用要求:1、两类产品是:a)有意向顾客提供的产品。
譬如,组织设计的计算机、饮用水、按照标准规格制作衣服上市销售的衣服;b)根据顾客要求提供的产品。
譬如,针对顾客要求设计的专用计算机、顾客量身定做的衣服。
2、产品的使用要求。
我们生产产品,让产品具有某些特性,用特性去满足顾客对产品的“使用要求”。
上述两类产品使用要求的确定是不同的。
前者产品的使用要求是组织根据自己认定的顾客群的需求和期望来确定对产品特性的要求,后者是顾客规定的要求。
通常产品中同时包含有这两类使用要求。
这两类使用要求总称“预期用途”。
或者准确一些说是和预期用途有关的使用要求。
要求注意的是,为了可以执行、检查,有的时候把这些要求用书面规定下来,或者口头规定下来,也有叫规定要求。
看实际是什么,实际上是使用要求,那么,也可以叫“规定的使用要求”。
因为没有严格的定义。
必须自己把握好。
我这里简单叫它是“产品的使用要求”。
三、产品使用要求和规定要求产品中与顾客预期用途有关的使用要求,是如何达到的。
组织先要按照标准7.2.2条确认这些要求;然后,按照7.3条通过设计和开发过程把顾客使用要求转换成对组织内部各个职能的规定要求。
返工与返修的区别

返修:通常指产品已经卖给(或交付给)用户之后,发现问题,打回加工单位,或维修单位,返工”定义为:“为使不合格产品符合要求而对其采取的措施”。
中文:返工意思:返回来重做;凡是质量不合格的产品一律返工。
2010版GMP返工定义:将某一生产工序生产的不符合质量标准的一批中间产品或待包装产品的一部分或全部返回到之前的工序,采用同样的常规生产工艺进行再加工,以符合预定的质量标准。
返修,指为使不合格产品满足预期用途而对其所采取的措施。
在GB/T1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标准中,将“返工”定义为:“为使不合格产品符合要求而对其采取的措施”。
在GB/T19000-2000《基础和术语》标准中,将“返工”定义为:“为使不合格产品符合要求而对其采取的措施”。
从以上定义可以看出,返工和返修是有明显区别的。
其主要区别是,返工后的产品可以消除不合格,使原不合格产品经采取措施后,可以成为合格产品。
例如对某机械产品在轴加工中对需与轴承配合的“轴肩”部位,加工结果尺寸偏大超差,轴承装配不进去。
则该轴肩部位属不合格产品。
针对这样的不合格产品,可采取重新到磨床上加工的措施,使轴肩部位达到公差要求,从而使原不合格的产品,可以在采取措施后,达到合格要求。
这种对不合格品所采取的措施则属返工。
而返修的产品,经采取措施后,仍属不合格产品。
但采取措施后,产品可以满足预期的使用要求。
例如在机械产品轴加工中对需与轴承配合的“轴肩”部位,加工结果尺寸小于公差要求,则此处轴肩与轴承已无法配合完成装配任务。
为使该轴肩部位不报废而遭受损失,在尺寸超差不大的情况下,可将此轴肩部位到电镀车间镀上一层硬铬,然后到磨床上加工到要求的公差范围。
此时这一轴肩的公差符合轴承的装配要求,这一根轴是可以满足使用要求了。
但这一轴肩部位仍属不合格产品,因为这一根轴的轴肩部位已镀上一层硬铬,材质已发生变化,仍属不合格产品。
返工:是为使不合格产品符合要求而对其采取的措施。
返工返修管理规范

返工返修管理规范
标题:返工返修管理规范
引言概述:在生产制造过程中,返工返修是不可避免的环节。
如何规范返工返修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是每个企业都面临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从返工返修的定义、原因、管理流程、责任分工和改进措施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返工返修的定义
1.1 返工和返修的区别
1.2 返工返修的定义和概念
1.3 返工返修对企业的影响
二、返工返修的原因
2.1 设计不合理或不准确
2.2 原材料质量问题
2.3 人为操作失误
三、返工返修管理流程
3.1 返工返修的申请和审批流程
3.2 返工返修的执行和跟踪流程
3.3 返工返修的评估和反馈流程
四、返工返修责任分工
4.1 生产部门责任
4.2 质量部门责任
4.3 设计部门责任
五、返工返修改进措施
5.1 加强员工培训和技能提升
5.2 完善质量管理体系
5.3 强化供应链管理
结语:返工返修管理规范是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关键。
只有建立科学的管理流程、明确责任分工、持续改进措施,才能有效降低返工返修率,提升企业竞争力。
希望本文的内容能够为企业返工返修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返工返修管理的异同点

返工返修管理的异同点嘿,咱今儿就来唠唠返工返修管理的那些事儿。
你说这返工和返修啊,就像是一对性格有点不同的兄弟。
咱先来说说返工,返工呢,就好比是一件作品,有点小瑕疵,得重新打磨打磨,让它变得更完美。
这时候啊,工头就会喊:“嘿,这块得重新弄弄啊!”然后大家就开始热火朝天地干起来。
就说上次吧,我们那组负责做一批零件,结果做完一检查,发现有几个尺寸不太对。
工头脸一黑:“都返工去!”大家虽然有点不情愿,但也知道这是必须要做的。
于是就开始重新测量、切割、打磨。
这返工啊,就是得细心,不能再出岔子啦。
然后咱再讲讲返修。
返修呢,就像是一个生了病的人,得好好治治病才能恢复健康。
比如说一个机器出了故障,那咱就得把它拆开,找到问题所在,修好它。
这可就需要点技术啦!记得有一回,一台大设备出了问题,大家都围着它发愁。
这时候技术大拿老张出马了,他一边捣鼓一边说:“别急别急,咱慢慢找问题。
”经过他一番折腾,嘿,还真就修好了。
大家都松了一口气,笑着说:“老张,还是你行啊!”老张得意地一笑:“那可不!”要说这返工和返修的相同点呢,那就是都得认真对待,都得花时间和精力。
可不同点也很明显啊,返工更多的是对一些小问题的修正,而返修可能就涉及到更复杂的问题解决啦。
在实际工作中啊,咱可得把这俩区分清楚。
该返工就返工,该返修就返修,不能瞎糊弄。
而且啊,无论是返工还是返修,都得保证质量,不能马马虎虎的。
不然到最后出了大问题,那可就麻烦咯!反正我觉得吧,返工返修管理就像是一场战斗,咱得有策略,有技巧,才能打胜仗。
不能怕麻烦,不能偷懒,得踏踏实实地干。
只有这样,咱做出来的东西才能让客户满意,咱的工作才能顺顺利利的。
这就是我对返工返修管理的看法,你觉得呢?。
返工、返修作业指导书

返工、返修作业指导书返工、返修作业指导书1、引言本文档旨在提供返工、返修作业的指导方针,帮助员工正确处理返工、返修任务,保证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2、术语和定义返工:指对产品的不合格部分进行修复或改进的操作。
返修:指将不合格产品退回生产线或工作站进行修复或改进的操作。
3、返工、返修流程3.1 返工、返修申请3.1.1 员工在发现产品存在不合格问题时,应立即向上级报告,并填写返工、返修申请表。
3.1.2 返工、返修申请表应包括以下内容:- 产品名称和型号- 不合格问题的描述和定位- 相关质检报告或记录- 返工、返修的具体要求3.2 返工、返修评估3.2.1 审核返工、返修申请表,并进行初步评估。
3.2.2 判断是否需要进行返工、返修,并确定所需资源和时间。
3.2.3 制定返工、返修计划,并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
3.3 返工、返修执行3.3.1 根据返工、返修计划,将产品送至指定工作站或生产线。
3.3.2 按照返工、返修要求,进行修复或改进操作。
3.3.3 检查修复后的产品是否符合要求,并记录相关数据。
3.3.4 完成修复后,进行再次质检,并填写相应报告。
3.4 待定产品处理3.4.1 对于无法修复的产品,应按照相应流程进行报废或退货处理。
3.4.2 记录有关待定产品的详细信息,并报告给质量管理部门。
4、相关附件本文档涉及以下附件:- 返工、返修申请表格5、法律名词及注释5.1 不合格产品:指在生产过程中或出厂前经过验收检查,未达到规定的技术要求的产品。
5.2 退货处理:指将不合格产品退回供应商或生产厂家进行处理或退款。
5.3 报废处理:指对不合格产品进行销毁、处理或回收利用,以防止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损害。
返工与返修的道理

返工与返修的道理前面我在习拳笔录(34)里曾说到:“练拳要懂得返工与返修的道理,我们在前面的基本功不扎实,可以回去返工,这是很正常的事情,但练功方法或者说练功方向出了问题,那就只能返修了,白费了功夫,一切得从头来过。
”这里呢,我觉得还有进一步再讲讲这个问题的必要。
返工与返修一说,最早都是有关产品生产的,我们知道,任何合格的产品都是严格按照一道又一道工序生产出来的,每一道工序都有相应的标准和要求,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如果严格按照标准和要求生产,就不会出现需要返工或返修的产品。
我们习武之所以谈必须出错莫返厂,是因为出错与返厂的概念全然相同,就产品生产而言,出错所指的就是为并使不合格产品符合要求而对其实行的措施,返厂则所指的就是为并使不合格产品满足用户预期用途而对其所实行的措施。
可知,出错与返厂最小的相同,是出错之后的产品还是合格的产品,而返厂之后的产品,虽然需用,但已经不是合格的产品了。
练拳其实也是差不多的道理,因为功夫也是一步一步的练出来的,师父讲,练拳最重要的是要把握好这样两点:一是千万别练错了;二是基本功要扎实。
这里的千万别练错了,说道的就是我们一定不要偏移拳术的主线,拳练略偏了就是方向性的问题,再怎么下功夫也就是白费,如果你还想要练习不好功夫,那就就可以返厂了。
所以,师父特别强调说道,习武不怕快就怕错,快了,只是战线变长的问题,而弄错了,就是方向错误的问题了。
当然,拳术里谈的返厂问题,与产品生产还是稍存有相同,产品返厂了就不再就是正品,但习武返厂之后,还是可以练就不好的功夫,只不过就是习武跑略偏了,方向弄错了,没办法,一切就可以从头再来,但貌似直观的一个从头再来,可能将你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功夫也就白费了,人这辈子的时间其实非常的非常有限,我们无法总是在方向问题上一再犯错误,时间不容许,自己也不容许,因为上天给与每一个人从头再来的机会并不多,一定必须学会珍视。
返修的道理比较好明白,也容易引起大家的注意,但返工的道理就不是那样简单了,可以说,不懂得返工的道理,你很难提高你的功夫,同样不懂得返工的道理,你也不可能当好老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返工与返修的区别
按照相关的规定定义:“返工”定义为:“为使不合格产品符合要求而对其采取的措施”。
“返修”定义为:“为使不合格产品满足预期用途而对其所采取的措施”。
返工处理后得到的产品可能是良品、次品或者废品;而返修处理后的产品始终还是非良品或者是修理不当变成废品;其主要区别是:“返工”后的产品可以消除不合格,使原不合格产品经采取措施后,可以成为合格产品。
例如对某机械产品在轴加工中对需与轴承配合的“轴肩”部位,加工结果尺寸偏大超差,轴承装配不进去。
则该轴肩部位属不合格产品。
针对这样的不合格产品,可采取重新到磨床上加工的措施,使轴肩部位达到公差要求,从而使原不合格的产品,可以在采取措施后,达到合格要求。
这种对不合格品所采取的措施则属返工。
“反修”的产品,经采取措施后,仍属不合格产品。
但采取措施后,产品可以满足预期的使用要求。
例如在机械产品轴加工中对需与轴承配合的“轴肩”部位,加工结果尺寸小于公差要求,则此处轴肩与轴承已无法配合完成装配任务。
为使该轴肩部位不报废而遭受损失,在尺寸超差不大的情况下,可将此轴肩部位到电镀车间镀上一层硬铬,然后到磨床上加工到要求的公差范围。
此时这一轴肩的公差符合轴承的装配要求,这一根轴是可以满足使用要求了。
但这一轴肩部位仍属不合格产品,因为这一根轴的轴肩部位已镀上一层硬
铬,材质已发生变化,仍属不合格产品。
值得注意的是,
针对不合格控制的要求,返工和返修同属对不合格品的处理,那么,这两种不同性质的不合格品又是如何予以划分和判定的呢?是在不合格品控制的哪一个子过程中所确定呢?这
一过程正如前所述,对不合格品控制的子过程中存在评审的子过程。
对不合格品列为返工还是返修正是在对不合格产品进行评审的子过程所确定的。
可以借助于对不合格产品评审人的资历、能力和经验予以判定。
例如前例中轴加工的实例,经评审人员的评审,轴加工大了,可以采取措施使其变小,而不影响产品的质量要求,则判定为返工。
而轴加工
小了,要使其变大,则必须采用改变材质等措施。
虽然产品可以使用,但由于材质不合格,仍为不合格产品,则可以判定为返修。
因此,返工还是返修,是由不合格品的评审过
程所判定的。
另外:而一般通俗意义上的返工是退回上生
产或者检查工序(或者前一步骤)处理;而返修是退回前一次修理人修理。
a)返工是为使不合格产品符合要求而对其所采取的措施。
返工是把不合格品变成合格品。
对产品任何部分都没有影响。
譬如,图纸规定20+/-0.2mm。
加工好后检验发现尺寸是20.4mm。
再车小一些使符合20+/-0.2mm要求。
这个
活动叫返工;如果加工好后尺寸是19.7mm。
就没有办法返工了。
只能报废或者返修。
b)返修是为使不合格产品满足预期用途而对其所采取的措施。
方法根据情况来定。
譬如,前面例子,可以把零件尺寸再做小一点,然后套上一个衬套,衬套的内径比零件尺寸小一点,采用紧配合,外径达到20+/-0.2mm要求。
这样做满足预期用途了,但是,对产品部分有影响了。
叫返修。
c)返工和返修的职责和权限。
返工应当由工艺部门来处理的。
处理的原则是对产品的各种特性都不能有任何影响。
也就是要全面符合原来的规定要求;返修必须通过产品设计来处理的。
通常必须要有文件规定的。
工艺部门没有权力自己处理的。
有时候,根据合同或者法规条例还必须通过顾客或者法规当局同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