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1919观后感心得观后感

合集下载

电影《我的1919》观后感5篇

电影《我的1919》观后感5篇

电影《我的1919》观后感5篇电影《我的1919》观后感一中国现代历史即将步入新世纪的今天,我回顾了这一部精彩的电影;这是一部以第一人称述说的电影,强烈的带入感,犹如身临其境,那一段黑暗到极致不堪回首的历史,换成新时代的我们谁能承受的起;我似乎置身在这一个时代,看到了懦弱政府、列强压迫下仍不妥协,在巴黎和会上虽深受嘲讽但仍上台演讲的顾维钧,用笔直的身杆、冷静智慧的头脑、铿锵有力的声音,短暂的发言让整个局势逆转,虽然结局依旧难以改变;压抑着的愤怒,身处高位却因当时的北洋政府懦弱,也是这一天,1919年5月4日,整个中华民族愤怒了,担负着一个时代希望的先进青年开始反抗,游行示威,哪怕被懦弱的北洋政府为了讨好列强而逮捕,也一直未曾停止;我不会忘记,凡尔赛条约签订仪式上顾维钧那低沉的声音吼出来的对列强的质问及警告“我很愤怒... ...我想问问这样一份丧权辱国的合约谁能接受,所以这份合约我拒绝签字,请你们记住,中国人民永远会记住这沉痛的一天”,说完便转身离去,这一天我们没有签字;为了这一天我们牺牲了多少像肖克俭这样的优秀青年,他们在这祖国最黑暗的时刻,将自己燃烧,犹如这破晓的晨曦,照亮这我们前行的道路。

这一部电影让我看到了青年该有的勇敢、奉献以及自信,他们背负着一个新时代的希望,为了这个希望,为了民族的未来,他们站在各个不同的位置用自己的方式向这个不公平的世界展示着我们国家不屈的铮铮铁骨;他们原可以凭借着拥有的过上安逸的生活,可如果没有他们从这一天站起来,我们的国家还会要在黑暗中彷徨多久,是什么他们燃烧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为我们中华民族的复兴点亮一盏永不熄灭的引路灯,是这一腔爱国热血,是这一副永不屈服的铁骨,是这电影里陆总长说的“良心”;如果他们不站起来,这懦弱的北洋政府还要继续懦弱多久,这片土地会被列强瓜分、霸占,我们多少中华儿女将陷入深渊。

这一百年来,我们赶走了日本侵略者,打趴了臣服于美帝的国民党,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中华儿女用自己的姿态向世界展示着我们的大国风采;走在复兴的伟大道路上,作为青年的我们是时代的接班人,我们强大的祖国使我们不需要再像一百年前的他们举步维艰,我们依旧是那时青年,延续着这一百年来前辈们的精神,我们分布在这片土地的各个角落,用我们自己的方式奉献自己。

电影《我的1919》观后感5篇

电影《我的1919》观后感5篇

电影《我的1919》观后感5篇电影《我的1919》观后感一中国现代历史即将步入新世纪的今天,我回顾了这一部精彩的电影;这是一部以第一人称述说的电影,强烈的带入感,犹如身临其境,那一段黑暗到极致不堪回首的历史,换成新时代的我们谁能承受的起;我似乎置身在这一个时代,看到了懦弱政府、列强压迫下仍不妥协,在巴黎和会上虽深受嘲讽但仍上台演讲的顾维钧,用笔直的身杆、冷静智慧的头脑、铿锵有力的声音,短暂的发言让整个局势逆转,虽然结局依旧难以改变;压抑着的愤怒,身处高位却因当时的北洋政府懦弱,也是这一天,1919年5月4日,整个中华民族愤怒了,担负着一个时代希望的先进青年开始反抗,游行示威,哪怕被懦弱的北洋政府为了讨好列强而逮捕,也一直未曾停止;我不会忘记,凡尔赛条约签订仪式上顾维钧那低沉的声音吼出来的对列强的质问及警告“我很愤怒... ...我想问问这样一份丧权辱国的合约谁能接受,所以这份合约我拒绝签字,请你们记住,中国人民永远会记住这沉痛的一天”,说完便转身离去,这一天我们没有签字;为了这一天我们牺牲了多少像肖克俭这样的优秀青年,他们在这祖国最黑暗的时刻,将自己燃烧,犹如这破晓的晨曦,照亮这我们前行的道路。

这一部电影让我看到了青年该有的勇敢、奉献以及自信,他们背负着一个新时代的希望,为了这个希望,为了民族的未来,他们站在各个不同的位置用自己的方式向这个不公平的世界展示着我们国家不屈的铮铮铁骨;他们原可以凭借着拥有的过上安逸的生活,可如果没有他们从这一天站起来,我们的国家还会要在黑暗中彷徨多久,是什么他们燃烧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为我们中华民族的复兴点亮一盏永不熄灭的引路灯,是这一腔爱国热血,是这一副永不屈服的铁骨,是这电影里陆总长说的“良心”;如果他们不站起来,这懦弱的北洋政府还要继续懦弱多久,这片土地会被列强瓜分、霸占,我们多少中华儿女将陷入深渊。

这一百年来,我们赶走了日本侵略者,打趴了臣服于美帝的国民党,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中华儿女用自己的姿态向世界展示着我们的大国风采;走在复兴的伟大道路上,作为青年的我们是时代的接班人,我们强大的祖国使我们不需要再像一百年前的他们举步维艰,我们依旧是那时青年,延续着这一百年来前辈们的精神,我们分布在这片土地的各个角落,用我们自己的方式奉献自己。

观看《我的1919》有感

观看《我的1919》有感

观看《我的1919》有感观看《我的1919》有感(通用21篇)观看《我的1919》有感篇11919年6月28日是中国人不应该忘记的日子,那一天,做为弱国的中国,第一次向世界说“不”。

刚刚看完电影《我的1919》,内心很强的感受,想写下来。

可真的提笔了,又有点不知道该从何开始。

顾维钧,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最卓越的外交家之一,北洋政府和国党政府时期外交界的领袖人物,中华民国高级外交官员。

被誉为“民国第一外交家”。

1919年他代表中国当时的政府参加了巴黎和会的谈判,期间,他为中国山东的主权问题据理力争,以出色的辩论才能阐述中国对山东有不容争辩的主权,他的才华不仅让那些列强们畏惧,在会议代表中引起强烈支持,更是赢得了广大法国民众对中国山东问题的关注和支持。

但是,“弱国无外交”,虽然我们有着这样出色的外交家,有着广大民众的支持,在巴黎和会上,中国山东的主权还是被英、美、法三国的首脑,为了其自身利益而出卖给了日本。

这是民族的耻辱!但是,国家的懦弱并没有抹杀一个出色外交家的业绩,面对列强、面对国内频频发来的要求签字的电报,顾维钧勇敢的向世界说出了“不”,并拒绝在对德合约上签字,在历史上留下了中国外交的光辉一笔。

难怪史学家唐德刚评价“细察全部近现代中国外交史,我国外交人员,真正出了大风头,也只此一次。

”顾维钧,的确是一个值得尊敬的外交家,由此,我细查了一下他的生平。

他在76岁高龄的时候,还代表国党政府参加了海牙国际法庭副院长职位的竞聘并获胜。

的确是位出色的法学家和外交家。

顾维钧的才智和勇气,以及他一腔爱国热情都值得我们去学习。

我写下这些话,或许与我最初想写的内容形成了差异,但是,归根结底,我希望我的儿子将来也能像他一样,成为一个有作为的人,在中国、乃至世界都是一个人物。

观看《我的1919》有感篇2影片《我的1919》是以1919年一战刚结束在法国召开凡尔赛会议为背景来讲述中国驻美公使,亦巴黎和会中国代表团全权代表之一顾维钧在会议上与法、英、美、日各国斡旋,中去中国主权而却最终外交失败的历史故事。

《我的1919》观后感7篇

《我的1919》观后感7篇

《我的1919》观后感《我的1919》观后感7篇当看完一部作品后,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吧,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观后感吧。

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观后感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我的1919》观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我的1919》观后感1今天天气还蛮不错的,老师让我们观看了《我的1919》后,我的心情充满了愤怒,《我的1919》观后感。

历史上的1919就是近代史和现代史的转折点,而电影[我的1919]却是记录了1919年那个时代所发生的事情。

回顾中国的历史,我们总是看到了江山的满目创伤,多少的英雄长眠地下,多少失去家园和儿女的中国人在哭泣。

我的心情很沉重,总觉得中国那个时候的因果关系是:清的闭门锁国和糜烂的王朝,腐败的官僚,造成的民不聊生。

人们的无知和社会的现实,让中国的历史上重重的落下了耻辱的痕迹。

[我的1919]是外交官顾维钧的回忆录,里面记实了本世纪初中国外交才子顾维钧作为中国代表团全权代表参加1919年巴黎和会的种种经历和他的挚友肖克俭,为抗争列强,为讨回正义,在凡尔赛宫广场自焚的感人肺腑的事件。

肖克俭自焚的场面,我仿佛和大多数的人一般,看到了中国大地上燃起的熊熊烈火,在不断的壮大,永不熄灭。

列强们的逼迫,中国人却是不屈。

我们仍然要昂首,我们要向前看。

山东的割据,让我们看清楚了列强们的无耻,这也让他们在以后的历史中受到了惩罚。

我想到了弱国的悲哀,没有在国际上占据地位,所以我们的土地就要受到列强们的割据,却割给日本。

这个恶心的民族,观后感《《我的1919》观后感》。

我们的一系列的内斗,已经是创伤累累,已经没有办法和他们斗了。

所以我们就要受到不公平的待遇。

只有向上,别人才不会看不起你,只有向上,我们才不会带着耻辱。

只有向上,我们才能够站在世界的顶峰。

我们要迎头向上,冲破前面的阻隔,冲破黑暗的束缚。

黎明,永远都是象征!我们不要背负着亡国的耻辱。

我们更不能让那个充满了幻想的民族凌驾于我们的头上。

我的1919观后感

我的1919观后感

我的1919观后感我的1919观后感范文(通用44篇)认真观看完一部影视作品以后,相信大家增长不少见闻吧,这时候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观后感了!观后感你想好怎么写了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我的1919观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我的1919观后感篇1个让我对国际政治有了比较好的或者说是第一次让我知道了国际政治游戏的视频,就是陈道明主演的以巴黎和会为背景的电影《我的1919》。

在这部片子里,我们看到了中国作为一个战胜国,在以战胜的大国姿态参加巴黎和会的时候,却被告知五票的席位只有两票了。

在中国要求收回山东主权的时候,却被告知已经把山东的主权转手交给了日本。

在这部片子中,我们看到了克里蒙梭为了榨干德国而参战,为了和其他几个国家瓜分这个世界而进行的一系列的谈判。

在那个时候,法国作为世界上的第一大国,伙同英美意日作为五大常任理事国在这个世界的规则制定以及格局分配上占有最重要的位置。

是啊!在国际政治之中,有了资本才有话语权。

而中国,一个东方的羸弱的国家,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只能处于被动的等待宰割的地位。

和当时的朝鲜代表一样,在克里蒙梭的客厅里等了2个小时才能得到克里蒙梭的接见。

但是我们比朝鲜代表团好的是我们有了在大会上发言的机会,而朝鲜代表团连发言的机会都没有。

在那个时候,威尔逊总统作为理想主义的代言人,一度希望可以按照公正的原则处理战后的事物。

从而还给各个弱国一个公道。

给包括中国在内的战胜国中的弱国一个可以伸张自己权利的机会。

但是,在别的国家的压力和自己国家利益的面前,威尔逊也向当时的形式妥协了。

虽然在影片中威尔逊以一贯的美国人在国际政治中的态度那样,表述了“到了那个时候我们可以想出一个更好的解决方案。

”但是我们都知道,美国人在国际政治中的圆滑性。

到了那个时候,美国肯定是以自己的国家利益为首,撇开法国英国等过,为自己的亚洲利益取得更多,而中国依然无法获得更多的合法权益。

在影片的最后,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全部移交日本。

《我的1919》观后感5篇

《我的1919》观后感5篇

《我的1919》观后感5篇影片《我的1919》是以1919年战刚结束在法国召开凡尔赛会议为背景来讲述中国驻美公使、即是已顾维钧为首的中国代表员与法、美、日各国在巴黎和会上周旋的故事。

说到这里,同学们知道怎么写《我的1919》观后感吗?小编整理了相关范文,接下来欢迎查阅:《我的1919》观后感《我的1919》观后感1《我的1919》令我头雾水。

主要在于对个问题没有理清头绪:顾维钧从挣扎着痛苦着要不要签字,到最后慷慨陈词,坚决拒签——这中间的转变到底是怎么发生的?仅仅从我个人这个观众的角度来看,这部影片给人的感觉就是,有英雄主义历史观的倾向。

但是,从某种程度上,我觉得这种倾向有定的真实性,这又与我们直所学习的群众历史相违背,二者对立,影片就有了趣味性——因为我们远在2011,所有的斗争、燃烧、鲜血,都只是小小屏幕里的热闹。

那么,顾维钧到底是怎么下定决心拒签的呢?爱国?这个理由似乎不太充分,作为个必须遵循列强所制定的国际法则的中国外交官,他无时无刻都体现着冷静与理智。

“外交事务很复杂,你们无法理解。

”他的爱国之心,体现在勇气和责任感上。

当陆徵祥这个看起来洋化的人,跪在天父面前祈祷精神上的宁静,在比利时夫人的温柔中需找安慰,最后狼狈地逃离法国的时候,顾维钧的形象就开始高大了。

骨子里同样是中国人,陆徵祥体现的是所谓的“良心”,不敢背负千古骂名,而顾维钧则是需找解决之道,纵使切现实条件都处于劣势。

但是直到签字的前刻,这种爱国依然被埋得很深,深得无法作为拒签的理由。

那么是五四运动的作用吗?这个理由最符合高中课本的描述:“五四运动取得了定胜利——罢免、释放、拒签”。

然而看看大洋的这边,优雅的法国,列强们并不关心中国的派如火如荼,他们所作的就是权衡利弊,然后“出卖”而已。

那么中国的外交官呢?陆徵祥反复强调他们是为北洋政府做事的。

北洋政府呢?次次地下达指令:“要与各国共同协商”、“切勿直接与日本讨论青岛问题”、“顾维钧的言辞让政府不满意”……知道最后,北洋政府依然没有对拒签有任何的指示。

2023年我的1919观后感(8篇)

2023年我的1919观后感(8篇)

2023年我的1919观后感(8篇)我的1919观后感11919年,是残酷的战争结束的一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中国驻美公使作为本国政府的全权代表赴法国参加巴黎和会。

中国虽然是战胜国,但在和会上却处处受到歧视,日本政府更企图继承德国在胶东半岛的特权。

辩论会上,顾维钧从很多方面阐明中国必须收回山东的严正立场,但巴黎和会最终拒绝了中国的正义要求,决定由日本继承德国在胶东半岛的特权。

国内由此爆发了声势浩大的“五四”运动。

在这部影片中,有一个镜头深深的震撼了我:顾维钧在和会上的第一次亮相,眉宇之间英气逼人,他左手一扬,掌心摊开,指缝一松,一块怀表吊着链子垂了下来。

他说:“请允许我在正式发言前给大家看一样东西。

进入会场之前,牧野先生为了讨好我,争夺山东的特权,把这块金表送给了我。

”会场开始交头接耳,顾维钧彬彬有礼的样子,稍稍停顿一下,接着发言,“牧野男爵愤怒了,姑且算是我偷了他的金表。

那么,我倒想问问牧野男爵,你们日本在全世界面前,偷了整个山东省,山东省三千六百万人民该不该愤怒呢?日本的这个行为,算不算是盗窃?是不是极端的无耻?”说完他提起右手叉开五指朝上前方虚空处猛的一插,随即猛的一侧头,满脸的正义凛然和潜藏已久的怒火一起化为一道凌厉的目光,射向那无能的日本人。

虽然最终没有换来整个民族想要的结果,但他让我看到了中国人的执着,中国人的勇气,中国人的坚定信念,中国人的铮铮不屈!这样的一个外交才子,或许在那样的一个年代,只是茫茫黑暗宇宙里一颗小星星,但他发出的光芒足够让我们让那一时代的青年看到希望!“中国不能没有山东就像西方不能没有耶路撒冷一样。

”我在那一刻感受到了中国人的气魄,一种尊严的力量。

顾维鈞以自己的言辞诉说着中国的尊严,而肖克俭这位华裔留法爱国学生却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一颗拳拳爱国心。

一缕烟顺着巴黎污浊的天空缓缓升起,肖克俭的身体在凡尔赛广场化为灰烬。

肖克俭无畏的自我牺牲精神,我想每一位中国人看到了都会觉得呼吸沉重的,中国,该如何踏上兴旺的道路,该如何摘掉弱国的破帽子?肖克俭给了我们最好的答案,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敢于自我牺牲。

我的1919观后感

我的1919观后感

我的1919观后感我的1919观后感(大全15篇)我们在人生的旅途上,会观看欣赏许多优秀的作品,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吧,撰写观后感可以帮助我们提升自己。

到底应如何写观后感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我的1919观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我的1919观后感1观看了《我的1919》这部电影后,才明白现在的我们根本不能体会到1919年的外交是多么困难重重,公理在利益面前是多么的无力。

在巴黎和会正式开始前,我们本应得到五个席位,却只分配两个。

原本,我们可以在巴黎和会上从德国收回山东,然而到最后,却只讨论山东的.分配问题。

但是中国代表团说出了“中国不能失去山东,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的豪言壮语,并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留下任何一笔,都体现了我们的抗争决心。

我的1919观后感2展望未来,了解过去,以史为鉴,砥砺前行!听着影片中激情澎湃的的'演讲,看着一位位愤怒的国人,仿佛穿越时空般进入了那段时间,随着他们悲,跟着他们怒,想让他们所求所皆得所愿。

看完这部影片,让我深深认识到作为一个中国人,爱国是最基本的底线。

我们以爱国为荣,传承爱国精神,从自身开始,以自己为中心影响其他人。

让爱国的种子发芽,成长。

我的1919观后感3在《我的1919》影片中描述上世纪初,中国外交才子顾维钧作为中国政府全权代表参加1919巴黎和会的种种经历和他的`挚友华裔留法爱国知识分子肖克俭为抗争列强,讨回正义感人肺腑的事件。

影片充分表现了中国在列强的国际会议讨回正义讨回平等是何等的艰难。

但是,中国终于挺起胸膛,第一次面对列强说:“不”。

从此开始了中国上世纪新篇章,是中国人民觉醒而奋起的出彩华章!“弱国无外交”,又一次被提到案上,这是饱含悲痛的五个字,就是深刻烙印在所有中国人心上的字。

我们必须时刻记住,一刻不忘,世世代代都要铭记。

在这个和平年代,这句话我们需要常响耳畔。

须未雨绸缪,须知居安思危。

我的1919观后感41919年,在国家和民族生死存亡之时无数爱国青年勇挑历史重担,挺身而出冲在反帝反封建的最前沿,在斗争中展现出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伟大精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的1919观后感心得观后感
当前位置:日记300字>我的1919观后感心得-观后感>日记我的1919观后感心得-观后感发布于2019年09月13日分类:作者:电影《我的1919》讲述的是一战后作为中国代表团公的顾惟钧参加巴黎和会的始末。

影片末尾,顾维钧痛斥最高委员会不公,而拒绝在协约书上签字,随后拂袖而去,画面在这一刻定格。

下面是为您收集了我的1919观后感心得,欢迎阅读! 1919年,一个动荡的年代。

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

影片以“我”的视角,讲述了这个历史故事。

故事发生在巴黎,顾维钧作为中国的一名出色的外交官,一位中国政府的全权代表,在巴黎和会上进行发言,商讨关于是否将山东割让给日本。

中国作为一个战胜国,在和会上却只有两个席位。

顾维钧在和会上的激情发言,让我们领略到了中国人的风采——中国是战胜国;他面对日本牧野男爵的挑衅,面对和会主席,不卑不亢,慷慨激昂,让外国的总统连连称赞——一个充满斗志的诸葛亮;他用怀表来激起了牧野的愤怒,而从中引出了中国人对山东被剥夺的愤怒——那就是盗窃,那简直是无耻! 中国不能放弃山东正如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撤冷一样!——这不仅仅拥有口才便可以做到的。

他激情澎湃,用事实反驳,正是心中对民族的自信心,使他有了这份动力;这不仅仅只是充满斗志就可以做到的。

他大义凛然,义正言辞,正是胸中那份强烈的爱国情怀,让他的热血沸腾;这不仅仅只要有热烈的情绪就可以做到的。

他义愤填膺,声震天地,正是身上流淌的炎黄子孙的血液,令他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尊严。

肖克俭,一个充满正气的青年,强烈地
反对山东的割让。

他身为一个青年团队的组织者,组织巴黎的青年进行游行,激起青年们的爱国之心。

他心知谈判是没有结果的,于是,他在凡尔赛宫广场自焚。

他燃烧起的不仅仅是他的肉体,燃烧的更是他满腔的爱国之情,更是点燃了青年运动的热潮。

他告诉全世界的人:中国人真的愤怒了! 最终,各个国家为了各自的利益,出卖了中国。

所有战胜国都愉快地在合约上签了字,但只有中国,没有。

顾维钧在场上的短短几句话,震撼了所有人。

“请你们记住,请你们记住——中国人,永远不会忘记,这沉痛的一天。

”他合上了合约,脸色凝重地走出了会场。

中国人,第一次,向世界说:“不!”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国,不再是逆来顺受,任人宰割的列强的屠刀下弱小的羔羊,我们有我们的民族尊严! 这是在每个炎黄子孙心中,刻骨铭心的痛,而那也是每个华夏儿女血液中流淌的爱国之情。

我们之所以处处受宰割,是因为那时的我们,不够强大;我们之所以被各国出卖,是因为当时的我们,太弱小;我们之所以被称为“东亚病夫”,那是因为我们没有学会抬头与站立! 青年是国家的栋梁,我们作为祖国的花朵,更应该把握当下,珍惜每一个来之不易的机会,努力学习。

正如周恩来总理所说的那样:“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现在的中国,已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那么,让我们把握好自己,为振兴中华而读书! 历史步伐回到了1919年,思绪也追溯到了巴黎和会上,乌云密布就一定预兆着悲剧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中国从这里站起来了,他们没有在和约上留下任何笔迹。

一幅幅中国劳工在战争中受奴役的照片,清晰地可以看到他们过着苦不堪言的生活。

一片片白
色的墓地是劳工们所向往的“天堂”吗?难道中国人只有遭遇苦难才能得以生存吗?顾维钧作为中国代表愤怒地辩驳了日本代表指责中国未出动一兵一卒竟梦想着获得利益的谬言。

各国代表似乎也认同,响起了掌声,文化的差异却有着共同的情感认知。

东方睡狮还是没有凶猛的抗争,赢得掌声,难道是切实的利益,胜利的果实会降临到我们的头顶吗?弱国无外交,此刻一点也毋庸质疑了。

雷雨交加,一个不好的征兆,山东问题未能如愿解决,一群华人和留学生满脸的愤慨,无奈与悲痛,顾维钧真的可以给他们一个明确的解释与满意的答复吗? 惟独用鲜血染红巴黎和会,让有良知的各国代表知道他们的媾和是中国人用生命换来的。

然而,他们在烈火中真的永生了吗? 一辆黑色的马车载着中国代表缓缓驶入了和会现场,各国代表们正襟危坐,等待着亲手一笔后将带来无限的利益,中国代表心情是沉重而又是忐忑不安的。

顾维钧走到了红色的和约本子前,讲了一席让中国人听了热泪盈眶而又为之骄傲自豪的话语,斩钉截铁地说:“中国代表团不能签字!中国人会永远记住这沉痛的一天!”合上了和约,大跨步的走出了会场。

凝聚的空气终于流通了,广场上空的云朵也散去了,呈现出蔚蓝的天空,久久回荡的钟声也在称赞中国,中华民族崛起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1919年,我们的1919年,中华民族一个不同寻常的1919年。

历史的车轮不停地向前翻转,中华民族的明天将由我们去谱写华丽的乐章,跳动的音符此刻已经开始跃跃欲试了……让我们把真诚的祝福献给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 前些天,班里同学一同观看了影片《我的1919》,这部影片讲述的是在第一次世界
大战末,属于胜利国的中国,却在巴黎和会上只得到两个席位,并在多次谈判中饱受欺辱,直至最后拒绝签定凡尔赛合约的事。

由于事件过程发生在1919年,所以片名为《我的1919》,片中的“我”则是整部影片的主人公:悲哀的外交才子-----顾维钧。

1919年,正是国内动荡,外交紧张,英雄辈出的年代,李大钊、闻一多、鲁迅以及数不胜数的伟大思想家或政治家出自这个年代。

可影片中的顾维钧还有另一过人之处----雄辩。

电影开始不多久,顾维钧刚来到大使馆就随陆征祥总长就中国席位一事与法国总统克里孟梭进行秘密会晤,当时,顾维钧的不卑不亢的态度,严厉坚定而又不至于咄咄逼人的话语,将他在外交上的天才展露无疑,克里孟梭也对他十分赏识,可中国终究只有两个席位。

辩论会上,顾维钧利用日本外交官的丢失手表,发表了一场慷慨淋漓的演讲,动人心,鼓壮志。

“你们日本,在全世界的面前,偷了整个山东省,山东省的三千六百万人民,该不该愤怒呢?四万万的中国人该不该怒呢?……中国人不能失去山东,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一句句热烈澎湃的话语,让各国议员无不在下面交头接耳,点头默叹。

乱世多英雄,英雄多磨难。

坚定正义的的顾维钧却多次遭到同伴的误解,辩论会后,他的同伴都说他太气势逼人,锋芒毕露,不懂得外交方法,偷窃牧野男爵的手表,费大国风范。

可有谁能体会他的苦衷,每逢重任,所有人都把重任推给顾维钧,都怕承担不了责任,唯有顾维钧单枪匹马在各国领导面前代表中国谈判、会晤,为山东问题而努力。

顾维钧的好友肖克俭也在责怪顾维钧,说他懦弱无能,说谈判无法解决问题。

顾维钧没有一个知己,没有一个
支持者。

仅靠一己之力,终究无法挽回。

最终顾维钧大义凛然的没有签下辱国的凡尔赛合约。

外交关系永远是政治上最具有难度的题目。

现金,虽然社会较为安定,但外交并不顺利,与美国,与日本…中国与许多国家之间都存在隐秘的问题,或因为领土,或因为资源,或因为历史,数不尽的原因,数不尽的问题。

1919年的事件有着重大
的意义,在外交、军事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启示,决不能盲目动用军事力量,除非属于自卫,再动用军事力量之前一定要三思而后行。

在国际上,外交事务上,定要谨慎,不卑不亢,因为这不是个人恩怨,一个人代表的是一个国家。

顾维钧的事例值得我们思考,到底应当如何处理外交事务?很可惜,外交多变,没有永恒的定论。

不论怎样,我们都应学习顾维钧,遇事冷静,热爱祖国,让中国在新世纪的竞争中取得胜利。

上一篇:可可西里观后感-观后感下一篇:战马观后感
电影观后感
专题日记清明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