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合集下载

科学论文哲学与科学的关系论文:探析哲学与科学的关系

科学论文哲学与科学的关系论文:探析哲学与科学的关系

科学论文哲学与科学的关系论文:探析哲学与科学的关系摘要:哲学和科学在当代是两个及其重要的学科,哲学是智慧之学,是人类精神世界的最终归宿,而科学涉及到了人类现实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哲学总是在不知不觉中引领着社会前进的方向。

科学,作为推进人类现代化文明的手段,极大地丰富了社会的物质条件,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

人类社会离不开哲学思维的追问、解释和反思,同时也离不开科学的实践。

关键词:科学;哲学;融合哲学从古希腊发源开始,始终没有哪位哲学家能对哲学下一个明确的定义,这其实反映出了哲学的一个特征,即,哲学是时代发展的产物。

因而每个时代都有伟大的哲学家,即使他们是思想能影响整整几个时代,但他们也只能是自己那个时代伟大的哲学家。

科学也一样,没有哪位科学家得出了可以令整个科学界都信服的结论。

现在对哲学和科学关系的研究却又很多,也有很多不同的观点,如:“改造论”,这种观点认为,科学之所以能够取得辉煌成就,应该归功与科学方法的使用,因此,只有用实证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去改造传统的哲学,使其如同科学一样具有“实证性”,哲学才有可能进步和发展;“并行论”,这种观点认为:哲学与科学作为两种不同的知识类型,有各自独特的问题领域,二者并不相悖。

哲学研究人与世界的关系,科学研究对象世界的内部关系;以及“对话论”,这种观点主张“哲学既不是凌驾于全部科学之上的科学的科学,也不是作为全部知识基础的第一原因,而只是与科学、宗教、艺术等各种文化形式平起平坐的一种文化形式。

”我个人认为在不明了哲学和科学是什么的情况下,似乎更应该从他们历史发展的角度对其关系进行梳理。

一、科学源于哲学哲学起源于古希腊,相信这是人尽皆知的事实。

“早起的古希腊哲学家,同时也是自然科学家。

”他们对于世界本质的哲学追问总是与其关于“终极实在”的科学假设交织在一起,由此,自然哲学成为了哲学与科学的共同载体。

柏拉图也曾经说过,“在古希腊人看来,哲学科学一而二,二而一,初无区别。

浅谈自然科学与哲学的关系

浅谈自然科学与哲学的关系

浅谈自然科学与哲学的关系自然科学是研究无机自然界和包括人的生物属性在内的有机自然界的各门科学的总称。

认识的对象是整个自然界,即自然界物质的各种类型、状态、属性及运动形式。

认识的任务在于揭示自然界发生的现象以及自然现象发生过程的实质,进而把握这些现象和过程的规律性,以便解读它们,并预见新的现象和过程,为在社会实践中合理而有目的地利用自然界的规律开辟各种可能的途径。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是社会意识的具体存在和表现形式,是以追求世界的本源、本质、共性或绝对、终极的形而上者为形式,以确立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内容的社会科学。

综上所述,自然科学与哲学是的关系是具体和一般,实践和理论的关系。

二者是互为联系,互相促进。

研究自然科学离不开哲学的思维、判断、与逻辑,研究哲学也要以自然科学为基础,二者是不同的学科,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第一、自然科学是哲学发展的基础。

首先要了解哲学的起源。

源出希腊语philosophia,意即“热爱智慧”。

早期的哲学家研究的对象是自然,探讨的问题是什么是万物的本原,宇宙万物是如何从本原产生变化而成的。

由于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与动物、社会与自然、主题和课题、物质和精神等问题的显现,亟待解决,后期放弃了对自然的研究,哲学家把注意力转向政治和有益于人类美德的问题。

研究人的内心活动,研究人的观念和意志力,人生事务和社会问题。

研究的是人和社会,探讨的是什么是正义以及国家与法律是如何产生的问题,目的是更好的认识人和社会。

哲学在以前是人们为了研究自然科学而分离出来的。

哲学最先是被判断成自然科学的,但是由于科学的发展,逐渐被自然科学分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

所以,以前西方的自然科学家许多都是哲学家。

第二、自然科学的发展具有深刻的哲学渊源。

任何一门自然科学的发展都离不开哲学.必然受着哲学思想的支配和制约。

特别是古代社会,哲学与自然科学尚未彻底分开之时,显得尤为密切。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社会科学学科关系_王荣江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社会科学学科关系_王荣江
自20在国内虽然各社会科学学科中越来越多纪70年代开始标志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马克思的学者开始关注并研究其本体论和认识论问题主义研究新阶段的英美的马克思主义研究摆在国外该问题一直是各社会科学及其不同脱早期根植于西欧大陆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只在学派争论和关注的核心问题在当代以社会科哲学的视阈内研究问题的局限在更为广泛的学哲学问题研究的形式出现但把该问题和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历史学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哲学联系在一起的研究并不多见
确立并建立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基础的本体论和方法论前提 , 以建立各社会科学的理论体 系 。近几年的一些研究数据表明 ,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各社会科学学科并没有实现真 正的结合。只有深切认识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各社会科学学科的内在辩证关系, 才能真 正实现源自西方的社会科学的中国转型, 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也只有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 与社会科学的真正结合, 社会科学才能在中国现实中发挥作用 。 马克思主义理论自产生以 来 , 为各主要社会科学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学术思想资源 , 挖掘这一学术史资源, 在确立马克 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上 , 研究并阐发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中国社会 科学学科的关系, 是学界的当务之急 。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国社会科学; 学科; 关系 中图分类号: C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 -8444( 2009) 05 -0596 -04
究都是 在研究对象层面 的 , 而缺 乏其背后 的 学理 层 面 的 理 论 分 析。 我 们 还 注 意 到, 除 了 政治哲学 外, 社会科学 及具体社会科 学的 学科名称 并未 进入 2005 2006 年 马克 思主 义 论文的关键词分析中。 以上学术现象 说明: 虽 然我们 今天 很难 看 到有像改革开放前那样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取代具体社会 科学研 究的 现象, 但不区 别学 科 层次和界限,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围内, 直 接进行社会现 实问题 研究 的还大 有人在; 另 一 方面, 在各社会科 学学科 内部, 脱离 中国 实际、 沿袭和照搬西 方学术 传统, 无视 马克思 主义 哲 学指导地位和 作用的 研究 也不在 少数, 马克 思 主义哲学和社会科学学科的关系成了貌合神离 的两张皮。这样, 二 者都不 能在建 设有 中国 特 色的社 会主 义 现代 化国 家 中发 挥 其 应有 的 作 用。这一问题, 在当 下中国 显得特 别突 出和 重 要, 因为当下中国 社会科 学学科 的主要 问题 是 如何在马克思 主义哲 学的 指导下 进行本 土化, 而正确解决这 一问题 的前 提和关 键, 就 是正 确

哲学期末考复习(第一、 二单元)

哲学期末考复习(第一、  二单元)

误区警示
× ) 1、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 论。( √ ) 3、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 4、哲学都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 )
结论:重点归纳: ★哲学是什么?
1、哲学是关于______的学说。 2、哲学是_____和______的统一。 3、哲学是对_______的概括和总结。 4、哲学是一定社会时代的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 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哲学全书基本框架
唯物论 4、5课 马 克 思 主 义 哲 学
辩证唯物主义 认识论 第6 课
辩证法 7-10课 历史唯物主义 11、12课
辩证唯物论 = 唯物辩证法 = 辩证唯物主义=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 认识社会和价值选择 =
哲学全书基本框架
唯物论 4、5课 马 克 思 主 义 哲 学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对立的两个基本派别,回答3~8题。 3.所有唯心主义都认为 ( ) A.世界是主观精神的产物 B.世界是客观精神的产物 C.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 D.世界是不可知的 4.“存在就是被感知”是一个 ( ) A.客观唯心主义命题 B.主观唯心主义命题 C.庸俗唯物主义命题 D.机械唯物主义命题 5.“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这种观点属于 ( ) A.主观唯心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 C.不可知论 D.二元论 6.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 ( ) A.“客观实在性” B.“理念” C.“灵魂” D.“原初物质” 7.一切唯物主义都主张 ( ) 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②物质利益高于一切 ③意识具有自觉能动性 ④世界是可知的 A. ①② B. ②③ C.③④ D. ①④ 8.近代唯物主义的局限性是 ( ) ①认识世界可知性 ②机械性 ③形而上学性 ④不彻底性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背景知识

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背景知识

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背景知识
嘿,朋友!今天咱就来唠唠哲学与其他学科那千丝万缕的关系。

你想想啊,哲学就像是个智慧的老大哥,其他学科就像它的小弟们。


物理来说吧,物理学研究物质的本质和规律,那哲学可不就思考着这些规律背后更深层次的意义嘛!这不就像是大哥给小弟指引方向一样?再比如生物学,生物学探究生命的奥秘,哲学呢,就在那琢磨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咱说数学,数学那是严谨的逻辑王国,哲学不也经常探讨逻辑的本质嘛。

就好比哲学是在幕后出谋划策的军师,让数学这个将军在战场上更能所向披靡呀!心理学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哲学则会深究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理和行为,这不就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追问吗?
那历史呢,哎呀,历史记录着过去的点点滴滴,哲学在一边冷眼旁观,
时不时就蹦出个问题来:这些事件背后反映了啥呀?这简直就是个爱发问的好奇宝宝嘛!
你说,要是没有哲学给其他学科提供这些深刻的思考和追问,这些学科
能发展得这么丰富多彩吗?哲学就像那灵魂导师,指引着其他学科不断前进。

各个学科也给哲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问题,让哲学也不断成长和发展。

它们就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呀!
我的观点就是:哲学与其他学科那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缺了谁都不行!。

谈谈你对哲学的认识

谈谈你对哲学的认识

谈谈你对哲学的认识(哲学的含义、哲学的性质、哲学的功能、哲学与其他科学的关系)并谈谈学习哲学对当代大学生的现实指导意义哲学的含义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是社会意识的具体存在和表现形式,是以追求世界的本源、本质、共性或绝对、终极的形而上者为形式,以确立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内容的社会科学。

源出希腊语philosophia,意即“热爱智慧”。

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是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哲学的根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根据对这个问题的不同解释而形成两大对立派别:唯心主义哲学和唯物主义哲学。

可以归纳为:●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哲学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哲学既是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哲学的性质哲学是科学的科学;是科学之王;是艺术之母。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问。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一)哲学是使人聪明的学问在古希腊语中,“哲学”是“爱智慧”的意思,是使人聪明的学问。

为什么?这是因为:1、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2、哲学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3、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二)哲学是大智慧亚里士多德:哲学并不是一门生产知识,因此,人们研究哲学是为了摆脱无知和追求智慧,而不是为了实用。

总之,哲学是大智慧,是大学问,懂了哲学道理,就抓住了事物的根本。

哲学是大智慧,是大学问。

它不是一种实用技术,但是,不实用并不等于无用。

哲学的功能哲学的主要内容是:唯物论;辩证法;唯物史观,研究对象是客观现实世界社会历史发展及精神世界功能:1.指导认识改造世界。

2.指导生活实践。

3.为人们提供人生观价值观的指导。

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是很紧密的,哲学不仅是各学科发展的源头和理论基础,而且也是各学科之间的联结和辐射点,它们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互相交融共同发展。

一方面,哲学是抽象思维的产物,多数学科都需要运用哲学思维,如科学需要哲学原理才能建立科学体系和理论模型;社会学、政治学需要借助哲学的方法与思维方式处理社会现象和政治秩序等问题;文学艺术需要哲学思想创造现实出真正的文学和艺术作品等。

另一方面,其他学科的发展又反过来丰富和推进了哲学的深化和发展。

例如,生物学、人类学、心理学等研究使得哲学对人类的认知和理解更加深入精细;物理学、数学、计算机科学等让哲学在科学哲学、逻辑哲学、计算机伦理等领域得到了新的创作和应用。

因此,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是相互作用、相得益彰、互为支撑的。

作为综合性学科,哲学在不断进步和发展中,也在不断拓展和深化着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数学与哲学的关系

数学与哲学的关系

数学与哲学的关系数学是探讨数与形运动规律的学科,数学教学法是研究数学规律的,即研究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最有效地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和个性的学科。

这些都是研究数学和数学教学过程中的特殊规律的科学,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研究数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最一般、最普遍规律的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来源于实践,同时又对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它来自于具体学科的最普遍规律、方法的高度抽象和概括,同时又对具体学科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因此,数学教育工作者只有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辩证法思想、认识论思想贯彻于认识数学、研究数学及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为武器,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去分析、解剖数学内容和数学的教学过程,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去统帅数学的思想和方法,才能透彻明了地看待数学问题的思路,清晰、辩证地讲解数学演泽的逻辑过程,才能掌握好数学的思想和精神。

这就需要研究数学与哲学的联系,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数学有机的辩证的结合在一起,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数学学习和数学教学。

1、数学对哲学的作用美国数学家罗滨逊给出了实数的非标准模型,为无限大、无限小提供了严格的理论依据,为微积分增添了直观的因素,从而创立了新的微积分理论——非标准分析。

在非标准分析中,构建非标准实数轴并引入单子概念,使非标准实数轴成为一个层次结构空间。

在该空间中,单子外部表现为不同数量层次之间质的差异;单子内部是无穷小量,其间只是量的差异,其比值是有限数量,其运算性质是同单子外普通实数是一样的,可重新作为微分运算的出发点。

因而非标准分析的建立就为阐明质量互变规律在“无限”领域的具体表现提供了一个适宜的数学模型。

而在这之前,人们在讨论质量互变规律中的量时,还没有涉及到无限数量的变化发生质变的情形,因而非标准分析的创立丰富了质量互变规律的内容。

法国数学家托姆,在考察自然界、社会领域大量存在不连续现象的基础上,运用微分映射的奇点理论,为这类客观现象建立了数学模型,用以预测和控制该类客观对象,这就是突变论的产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
2.蔡元培在《北京大学月刊》中指出:“治自然 科学者,局守一门,而不肯稍涉哲学,而不知哲 学之归宿,其中如自然哲学一部,尤为科学家所 需要。”这说明( ) ①自然科学与哲学是相互联系的 ②自然科学需要哲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③哲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 ④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易错警示】
1.正确理解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哲学对社会变 革的作用,体现在可以通过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 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
2.哲学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所以哲学的作用并不 是都起积极的促进作用,哲学提供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并 非都是科学的。
3.不能认为哲学决定社会的进步。 任何反映自己时代的历史任务和客观要求的哲学,都 可以成为这一时代社会变革的先导,推动时代的步伐, 指导社会的变革。但是哲学并不能成为决定社会进步的 力量。决定社会进步的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社会发展 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 动中,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
D
考点三 哲学的作用 【归纳总结】
1.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哲学的任务就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
界。从哲学是教人如何看待世界,即如何对待宇宙和人 生,如何对待知识和规律,如何对待个人和社会、自己 与他人的意义上,我们既可以说哲学是指导我们认识世 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工具,又可以说哲学是指导人们生 活得更好的艺术。
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作用 (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是人生的根本指南,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的理论基础。
(2)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帮助我们树立 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我们在认识 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少走弯路;可以帮助我 们形成正确的思维方法,锻炼思维能力,激发想 象力和创造力;可以帮助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 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 活和实践,从而为我们的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 益的指导。
第一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第一课 美好生活的向导
考点: 1.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
2.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考点二 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归纳总结】
1.具体知识的内容 人类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各种各样具体的 知识,大致可以概括为三类: 一类是认识和改造自然的知识,即自然科 学知识; 一类是认识和改造社会的知识,即社会科 学知识; 还有一类是关于人的认识和思维的知识, 即思维科学知识。
4.(1)哲学的任务不等于哲学的作用。 任何哲学都能起到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 造世界的作用,但并不是所有的哲学都能 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2)能否完成哲学的任务,关键在于哲 学本身是否正确与科学,是不是真正的哲 学。只有真正的哲学,才能为人们的生活 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才能指导人 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C ②主张科学是哲学的知识前提,哲学是科学的最
高概括 ③强调离开了哲学世界观的指导,科学研究就不 能取得进展 ④指出哲学与科学具有一致性,哲学对科学具有 方法论的指导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5.与航天航空等空间技术相比较,地震预测仍是 世界性难题。要准确预测地震的发生,需要在正 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下,发展地震科学,深入 研究地壳运动规律。这是因为( ) A.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B.哲学是具体科学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C.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进行科学实验的基础 D.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能为科学研究提供正确 的指导
A
3.我国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曾说过:“以功用论哲 学,则哲学之价值失。知识之最高之满足,必求 诸哲学。”对此,正确的理解是( ) ①具体科学是哲学产生的基础 ②哲学对具体科学有指导作用 ③哲学可以凌驾于具体科学之上 ④哲学不以解决具体问题为任务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B
4.“今天科学技术不仅仅是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 还是认识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整个知识体 系,而这个体系的最高概括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钱学森关于哲学与科学关系的论断的合理性在于 () ①认为哲学是科学之科学,是最高概括的科学
2.哲学对具体科学的学习、研究具有指导作用 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科学 家的研究活动都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在某种世界观的指导 下进行的。
3.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1)任何反映自己时代的客观要求和历史趋势的 哲学,都可以成为这一时代社会变革的先导,推 动时代的步伐,指导社会的变革。 (2)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首先体现在它可以 通过对社会的弊端、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 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还体现在它可以 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 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动员和掌握 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2.正确理解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的关系
比较
哲学
具体科学
研究对 整个世界以及人与 世界某一具体领域、某一
象 世界的关系
具体方质和最 普遍规律
揭示世界某一特定领域的 特殊规律
作用
为人们认识世界 和改造世界提供最根 本的方法论指导
1.“知”与“智”是一种互为依托、互相促进的
关系。没有一定的知识积累,智慧便无从谈起;
而没有相应的智慧,知识再多也不能得到很好的
利用。哲学是“智慧之学”,要将具体知识转化
为哲学智慧,应该
A.用哲学取代其他的具体知识
B.对具体知识进行概括和升华
C.抛开具体知识思考整个世界
D.在实践基础上丰富具体知识
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 界提供具体方法指导
①二者都把现实世界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②哲学以具体
联系
科学为基础,是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具体科学的进 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反过来,哲学又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
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易错警示】 哲学与具体科学是共性与个性、普遍性
与特殊性的关系,而不是整体与部分、多数 与少数的关系。二者不能等同,更不能相互 取代。那些认为“哲学是具体科学知识的总 和”、“哲学是科学之科学”、“哲学是科 学之母”的说法都是错误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