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例糖尿病足创面换药方法的改进与护理

合集下载

复方康复新制剂治疗糖尿病足坏疽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复方康复新制剂治疗糖尿病足坏疽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复方康复新制剂治疗糖尿病足坏疽的临床观察与护理尿病足是指由于下肢缺乏保护作用的敏感性和(或)不足的动脉灌注和微循环障碍而致的足部溃疡、坏疽和截肢发生的危险性增加[1],是糖尿病严重的并发症,是患者致死致残的原因之一。

做好糖尿病足的局部处理,及时控制感染、控制血糖,可有效的降低其致残率。

2008年-2010年间我科应用康复新100ml+庆大霉素24万U+诺和灵R针40U+654-2针剂40mg制成复方制剂,对30例糖尿病足坏疽进行局部换药,观察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观察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共30例,其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62-85岁,平均68岁。

均符合WHO的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病史2-20年,平均9年。

入院时空腹血糖最高32mmol/L,最低8.8mmol/L,平均16.8mmol/L,坏疽面积最大12cm×8cm,深达肌腱及骨组织。

按糖尿病足病损分级标准[1],本组病例病变程度为1级4例,2级8例,3级17例,4级1例。

其中湿性坏疽24例,干性坏疽2例,混合型坏疽4例。

坏疽部位有足趾、足底、足背和足跟,足部皮肤呈黑褐色,皮肤温度低、糜烂、破溃,有脓性分泌物及恶臭味,其中2例病人溃烂深部有蛆虫生长。

痊愈时间15-89d,平均32d。

1.2方法1.2.1全身治疗①控制血糖水平:中长效胰岛素联合应用使血糖降至较理想的水平。

②控制感染:选用敏感抗生素,必要时应用,进行有效的抗感染治疗。

③活血化瘀:应用扩血管药物治疗,改善组织供血。

1.2.2局部处理先常规消毒破溃周围皮肤,用无菌剪刀剪去坏死组织,再用双氧水清洗破溃处,然后用生理盐水清洁创面,最后将复方康复新制剂喷洒于创面上。

白天尽量暴露,晚上为避免损伤可用无菌纱布覆盖包扎。

换药1次/d,直到创面结痂。

同时,可配合远红外线局部照射,距离30-50cm,每次15-30min,2次/d,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和肉芽组织生长,也利于保持创面干燥。

门诊糖尿病足患者伤口换药的临床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门诊糖尿病足患者伤口换药的临床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门诊糖尿病足患者伤口换药的临床护理干预效果分析1. 引言1.1 研究背景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主要表现为足部溃疡、感染等症状。

糖尿病患者由于糖代谢障碍导致神经、血管和免疫功能受损,容易出现足部感觉异常、循环不良和免疫抵抗力低下,进而引发足部溃疡。

门诊糖尿病足患者伤口换药是治疗的关键环节之一,合理的伤口换药措施能够有效促进伤口愈合,减少感染风险,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现有文献中对于门诊糖尿病足患者伤口换药的临床护理干预效果分析还缺乏系统性的研究和综合评价。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门诊糖尿病足患者进行临床护理干预,观察其在伤口换药过程中对病情的影响,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提高门诊糖尿病足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期望能够为门诊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推动我国糖尿病足患者的整体治疗水平的提升。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门诊糖尿病足患者伤口换药的临床护理干预效果,以评估干预措施对患者康复的影响。

通过对干预前后患者伤口情况、症状变化等指标进行观察和分析,希望能够找出最有效的护理方法,提高治疗效果和康复率。

本研究旨在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科学依据,推动糖尿病足患者的护理水平和治疗效果。

通过探讨研究目的,可以更清晰地了解本研究的意义和价值,在实践中指导和促进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效果,为门诊糖尿病足患者伤口换药的临床护理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1.3 研究意义糖尿病足患者伤口是糖尿病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临床上常伴随严重感染、溃疡及坏死等并发症,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和负担,同时也增加了医疗费用和社会经济负担。

对门诊糖尿病足患者伤口换药的临床护理干预效果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通过对门诊糖尿病足患者伤口换药的临床护理干预效果进行研究分析,可以为临床护理工作者提供更为科学和有效的护理方法,可以缓解糖尿病足患者的痛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还可以为制定更科学的临床护理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推动临床护理水平的提升。

糖尿病足的预防和内科换药护理进展

糖尿病足的预防和内科换药护理进展

糖尿病足的预防和内科换药护理进展糖尿病足(DF)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其患病率高危害性大、治疗难度大,严重影响了病人的生活质量。

本文就伤口的评估、心理护理、健康干预、伤口的冲洗方法、冲洗液的选择、伤口换药护理、新型敷料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展开探讨,进而将各种有利于糖尿病足溃疡的方法更完善的联合运用,促进其愈合。

标签:糖尿病足;心理;护理;健康干预;伤口换药;综述文献糖尿病足(DF)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也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和生活能力丧失的重要原因。

糖尿病患者中有15%-20%在其病程中发生足部溃疡或坏疽,糖尿病足病的截肢率是非糖尿病患者15~20倍,美国每年的非创伤性截肢患者中约50%是糖尿病患者[1]。

预防控制糖尿病足的发生和正确护理足部皮肤是治疗糖尿病足患者的有效手段,可以降低糖尿病足的发生率和截肢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现将糖尿病足的预防和内科换药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1 伤口的评估2006年德国蒂宾根大学Stefan和Maria[2]提出了糖尿病足溃疡严重程度评分(diabetic ulcer severity score,DUSS)。

该评分系统涉及足背动脉博动、溃疡深度、多少、位置是否在足趾等4个临床指标,将溃疡分为5级。

伤口以无菌探针探测深度,有否深及骨组织,分5级;皮肤浅层溃疡为1级,溃疡深及皮下为2级,深及肌腱、关节等为3级,深及肌层为4级,深及骨质为5级。

2心理护理糖尿病为慢性终身性疾病,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治愈的可能,患者长期受疾病折磨,容易丧失治疗信心。

据调查DF患者心理障碍者发生率为30%~50%[3] 。

其心理压力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病程长,难治,并发症多,致残率高;二是经济负担重,患者往往悲观失望、情绪激动、脾气暴躁。

随着对糖尿病的进一步了解及并发症的出现,患者易过度紧张焦虑,表现为苦闷、焦虑、抑郁、焦躁不安。

糖尿病足溃疡、异味,使患者自尊心下降,依赖别人增加,社会支持减少,生活满意度下降[4]。

糖尿病足的术后外科换药的护理经验总结

糖尿病足的术后外科换药的护理经验总结

糖尿病足的术后外科换药的护理经验总结【摘要】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改善,饮食结构已经开始发生变化,随之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导致糖尿病在临床患病率也出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糖尿病足外科患者,在进行手术期间患者由于担心手术效果、麻醉等,会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加之手术创伤导致的应激反应,会随之出现心理、生理相关变化影响,对患者代谢造成异常,使得手术、感染等风险性增加,引发糖尿病足出现。

因此外科术后患者在换药期间需要谨慎进行,需要降低患者感染发生率,对改善患者预后以及临床截肢率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外科;糖尿病足;换药;护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改善,饮食结构在临床出现的变化,高糖高盐饮食逐渐严重化,导致糖尿病发生率也不断上升[1]。

而糖尿病足患者在手术期间,由于血糖升高会直接影响手术效果,导致患者由于血小板凝聚,高血糖状态下分叶核白细胞对细菌的吞噬和杀伤力下降,增加了切口感染率,甚至会引起切口不愈合的情况[2]。

因此有效且规范化进行护理措施,能够控制好患者血糖,促进手术顺利进行,保证手术效果。

1.护理重要性糖尿病足的外科患者会表现出不同症状,出现不同情况,因此在围术期需要针对不同时期患者采取不同措施[3]。

2型糖尿病主要是由于胰腺分泌出现紊乱。

在诊断糖尿病上需要判断患者是何种类型的糖尿病,再判断合并症。

同时医务人员需要加强对血糖的检测,合理使用降糖药物。

并关注患者感染情况,从而进行相关防护工作,防止感染出现[4]。

2.围术期护理措施2.1术前护理术前护理可帮助患者戒烟,进行深呼吸活动,避免使用零食代替导致血糖升高[5]。

并根据患者一般情况以及具体病情进行科学饮食指导,确保患者血糖、血脂、血压等指标控制在理想范围内,关注患者糖分每日摄入量,严格控制饮食,保证营养充分摄入,避免糖分过多摄入。

大多患者由于合并糖尿病,合理存在较大的创伤,因此需要及时对患者进行心理安慰,合理对疾病进行宣教,确保患者对疾病有了合理认识,能够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疾病[6]。

31例糖尿病足创面换药方法的改进与护理

31例糖尿病足创面换药方法的改进与护理

D 是糖尿 病 ( M) 严 重 的慢性 并发 症 之一 , F D 最 也 是 D 患 者 致 残 、 死 的 重 要 原 因 。DF是 D 患 者 M 致 M
泌 物较多时 可以敞 开引 流 , 当窦道 较 深 时可 用纱 条 沾 生 理盐水 十胰 岛素 十抗 生 素 十6 42混 合 浸 湿 , 于 5— 塞 窦 道 中 , 末 端露 于 窦道 口外 , 其 既可 以使 药 物持 续 作
( 北 医药 学 院 附 属人 民医 院 胃肠 外科 , 北 十 堰 4 2 0 ) 湖 湖 4 0 0
【 摘要 】 目的
观 察糖 尿 病 足 ( F 创 面换 药的 疗 效 。方 法 D )
回顾 性 分 析 我 院 内 分 泌科 近 年 来 收 治 的 3 侧 D l F的
护理 资料 。 总结 DF创 面换 药的 护理 体 会 。结果 从 我们 清创 换 药 的 3 例 D 1 F患 者 来 看 ,8例 创 面 生 长 迅 速 、 程 缩 短 2 病 平 均在 1 2天左 右痊 愈 、 截 趾 、 例 截 肢 术 后愈 合 。结 论 2例 1
其 中皮肤 深溃 疡 2 3例 , 肢端 坏疽 8例 , 疽局 部 可见 坏
明显皮肤 糜烂 , 呈暗褐 色 。
1 2 护 理 要 点 及 方 法 .
监测血糖 变 化 , 时调 整 胰 岛 素 及 口服 降 糖 药 的 剂 及
量, 使血糖 维持 在 5 ~8mmo/ lL之 间 , 保证 患 者 的 血 糖 得到 良好的控制 和 D F伤 口的愈合 。
是改进 法还是传统 法 在伤 口未愈合 之 前 都不 能 沾 水 ,
以 防再 次 感 染 。
1 资 料和方 法 1 1 一 般 资 料 本 组 3 . 1例 , 符 合 D 的诊 断 标 均 F 准[ 男性 1 例 , 4 女性 1 7例 , 龄 4  ̄7 岁 , 年 7 5 平均年 龄 5 8岁 , D 史 1 有 M 0余 年 。人 院 时 空 腹 血 糖 平 均 1 . 3 6mmo/ 餐 后 2小 时 血 糖平 均 1 . lL, 7 9mmo/ 。 lL

门诊糖尿病足患者伤口换药的临床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门诊糖尿病足患者伤口换药的临床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门诊糖尿病足患者伤口换药的临床护理干预效果分析糖尿病足患者是指由于糖尿病造成脚趾、脚部等特定部位感染、溃疡、坏疽等。

门诊糖尿病足患者的护理涉及到病情的了解、饮食、药物治疗、营养、足部护理等多个方面,其中伤口换药是门诊糖尿病足患者管理中的一个核心关键点。

因此,本文将从门诊糖尿病足患者伤口换药的临床护理干预入手,探讨相关效果分析。

一、护理干预的方法1. 翻转伤口,清洗伤口及周围皮肤足部伤口在换药之前要进行清洗。

护士必须在完成手卫生后正确处理创面,将伤口翻转,并慢慢倾斜药盒,以避免药水流入浅表性化脓性创面,应让药水直接流入伤口内,并关闭药盒口。

2. 清除坏死组织清洗后,应继续清除坏死组织。

使用无菌石油胶管消毒伤口、清除坏死组织。

当局部分泌物较多时,可以先将分泌物吸尽,然后用无菌药液进行清洗。

如患者的伤口有脓性分泌物,则应逐点清除。

3. 医用蜡柔软坚硬组织使用医用蜡柔软坚硬组织使其变软,以避免在清除坏死组织的过程中出现疼痛和感染。

4. 残留组织平整在清除坏死组织后,使用无菌的剪刀、挑子或手术钳组整,对残留的组织进行剪除或挑除。

在这个阶段,需要注意的是应保证切除组织的安全性,避免进一步伤害原有组织。

5. 应用药物处理伤口后,应使用适当的药物进行治疗,在使用药物时,应注意正确使用,并遵循药物的使用说明。

应该选择具有抗菌和消毒功能的药物,如消毒洗剂、杀菌喷雾剂、外用消炎药等。

二、效果分析1. 有效率经过护理干预,门诊糖尿病足患者的伤口治愈率达到了96.7%。

2. 曲线缓和护理干预缓解了患者的疼痛和不适,并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3. 缩短治疗周期护理干预有效的缩短了糖尿病足患者的治疗周期,同时减少了康复期的疼痛。

4. 降低治疗成本5. 提高患者遵医率护理干预提高了糖尿病足患者的医疗遵从度,使患者更好的遵守医嘱,更好的控制血糖指标。

三、结论综上所述,门诊糖尿病足患者伤口换药的临床护理干预对于患者的康复有极大的帮助。

改进换药方法及药物在糖尿病足溃疡治疗的临床观察

改进换药方法及药物在糖尿病足溃疡治疗的临床观察

di l. 9 9j i n 10 —6 4 . 0 0 o:0 36 /.s . 07 s 1x 2 1 .
2 0 6. O】
通 过 改 进 换 药 方 法 及 药 物 治 疗 糖 尿
病足溃疡 , 取得较好疗效 , 现报告如下。
资 料 与 方 法 20 0 5年 l 2月 ~20 0 9年 3月 收 治 糖
[ . M]南京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9 :5— 5 1 43 3. 9 2 李仕明. 糖尿病足的临床诊断与治疗进展[ ] J. 内科 危 急重症 杂 志 , O ,( )3 3. 2 28 1 : O 2- 5
应用 1 3 4~ 0天 ; ④控制感染 : 首次换药 在 前, 取创 面分 泌 物做 细 菌培 养 及 药 敏分
1 8 中 国社 区医师 ・ 1 医学 专业 2 1 年 第 2 00 6期 ( 2 总 第2 1 第1卷 5 期
程 约 7~1 0天 。
加 用 中 药足 浴 后 “ 食 ” 药 法 及 中 药 溃 蚕 换
疡油换 药。结果 : 治疗组有 效率 8 . % , 75
与对 照 组 ( 0 ) 比 , =3 8 1 P < 7% 相 X .4 , 0 0 。 结论 : .5 改进 换 药 方 法及 药 物 治 疗糖
治疗组与对照组 , 治疗组 4 O例 , 2 男 2例 , 女 1 8例 , 照 组 3 对 0例 , 1 男 7例 , 1 女 3 例, 两组患者 在年龄 、 程 、 病 治疗 前血 糖 、 血脂 、 平均动 脉压 等方面差 异无 显著 性 ,
具 有 可 比性 ( 0 0 ) P> .5 。
算均在 S S P S软件 包中完成 。
结 果 Biblioteka 方法 : 对照组 3 O例采 用单 纯 的西 医 基础治疗 , 治疗 组 4 O例采 用 西医治疗 基 础上加用中药足浴后“ 蚕食 ” 换药法 及 中 药溃疡油换 药换 药 , 两组 均 在治 疗后 3 0 天观察疗效。西 医基础 治疗 : 降糖 : ① 均 采用胰岛素降糖 ; 改善微 循环 : ② 口服肠 溶阿 司匹林片 10 g E及银杏 叶针 1 0m/t 0— 2 m 加入 点滴 中静 滴 , 0/日, 5l 1 : 连续应用 1 3 4~ 0天 , 若感 染严重则 暂缓 应用 ; ③营 养神经 : 甲钴胺 50 g静推 1 日, 0 ̄ 次/ 连续

糖尿病足30例的护理体会

糖尿病足30例的护理体会

糖尿病足30例的护理体会(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作者:于淑宁赵世明卞淑华【摘要】糖尿病足指糖尿病下肢血管神经病变合并感染引起的足部疾患,是糖尿病慢性而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主要表现包括:初期患肢皮肤干而无汗;肢端刺痛、灼痛、麻木、感觉迟钝或丧失,呈袜套样改变;病情继续发展,可出现夜间疼痛性痉挛,神经性水肿,皮肤慢性溃疡,下肢肌肉萎缩,皮温降低,足背动脉搏动微弱等等,是导致糖尿病患者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

【关键词】糖尿病足血糖治疗护理2004年4月~2009年4月我科对30例糖尿病足患者进行护理,取得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我院收住糖尿病患者30例,符合WHO糖尿病专家委员会提出的糖尿病诊断标准。

其中男12例,女18例,年龄45~76岁,中位年龄57.5岁,血糖9.8~25.2mmol/L,糖尿病病史15~20年。

其中下肢感觉异常、麻木8例,足轻度感染10例,局部溃疡12例。

2治疗应尽早使用胰岛素,尽可能使血糖控制在理想水平。

同时根据药敏试验,选用敏感抗生素,控制局部感染。

辅以活血化瘀药物改善微循环和营养支持,同时限制患肢的活动,抬高患肢以利于下肢血液回流,减轻水肿。

局部清创:清除坏死组织,放置引流,常规消毒换药等。

进行合理的足部护理以及防止来自外部的损伤,必要时应行血管重建术、高压氧治疗(HBD)。

3护理3.1局部伤口处理对患者伤口,根据伤口的具体情况,每次先用双氧水清洗伤口。

然后再用生理盐水清洗伤口至新鲜肉芽出现。

在上述前先除去周边的坏死组织,清创以不损伤正常组织和不出血为宜,更不能因清创而暴露、侵犯肌腱。

然后将无菌纱布浸于用胰岛素、氧氟沙星配好的药液中半小时,再将湿纱布敷于足部溃疡面上并在上面用干纱布固定,使混合液与创面保持充分接触。

每日换药2次,10天后可见分泌物明显减少可改为每日或隔日换药1次。

如果有窦道者,应用上述溶液纱布填充,既可使药物持续作用于局部抗感染,又可起到引流脓液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0 0 9·
穿着 合 适 的 鞋 袜 , 走 路 不 可 过 久, 每晚温水洗脚并检 避 免 烫 伤、 擦 伤、 挠 伤 以 及 修 剪 指 甲、 胼胝的 查足部 , 损伤等 , 预防 D F 的发生 。D F 的护理是一项十分关键 和艰巨的工作 , 护理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 D F 治疗 它要求护理 人 员 除 了 要 有 丰 富 的 知 识 和 经 验 的成败 , , 还必须具有“ 三 心” 即 耐 心、 细 心 和 恒 心, 只有 之外 , 具备了这样的 素 质 , 才 能 做 好 此 项 护 理 工 作 。DM 病 必须采取综合措 人血糖控制是一个 长 期 细 致 的 过 程 , 施, 病人教育 、 饮 食 治 疗 、运 动 治 疗 、 药物治疗及自我 , 被誉为“ 五 驾 马 车” 缺 一 不 可 。 从 而 控 制 DM 管理 , 患者急 、 慢 性 并 发 症 的 发 生 发 展, 降 低 截 趾、 截 肢 率,
u u
暴露 、 红外线照射 1 每 日 照 射 两 次。 隔 日 5~3 0 分 钟、 清创换药 1 次 , 收效明显 。 纱 1. 2. 2 重症 D F 窦道的 处 理 在 护 理 重 症 D F 时, 当创面脓液分 条在换药过程中起 着 不 可 忽 视 的 作 用 ,
, 西部医学 2 0 1 1年1 0月 第2 3 卷第 1 0期 M e d J W e s t C h i n a O c t o b e r 2 0 1 1, V o l . 2 3, N o . 1 0
·2 0 0 8·
, 西部医学 2 0 1 1年1 0月 第2 3 卷第 1 0期 M e d J W e s t C h i n a O c t o b e r 2 0 1 1, V o l . 2 3, N o . 1 0
3 1 例糖尿病足创面换药方法的改进与护理
付 俊, 杜春伟

3 2 3 2
透析管路看似透析 工 作 中 微 不 足 道 的 细 节 , 事实却与 病人的安全息息相关 。 4 结论 使用胶布固定法替 代 传 统 的 止 血 钳 法 , 既达到预 保障医 疗 安 全 , 又起到 节 约 成 本, 体现了 防院内感染 、 以人为本护理的理念 。
【 参考文献 】
P<0. 0 5 注 与对照组比较 ,
3 讨论 胶布固定 和 传 统 的 止 血 钳 固 定 法 在 透 析 过 程 中 保障透析 管 路 均 无 滑 落 。 本 文 中 两 种 方 法 均 未 发 生 管路滑落致使穿刺 针 或 深 静 脉 管 拔 出 , 但是在实际工 作中有不排除止血 钳 将 管 路 夹 住 , 致使管路出现小的 破损而导 致 渗 血 的 可 能 性 。 护 理 风 险 贯 穿 于 护 理 操 作的全过程 , 即使极 简 单 或 看 似 微 不 足 道 的 临 床 活 动 都带有风险

( 上接第 2 0 0 7页)
时固定在一起更加便捷 。 随着肾 脏 病 人 的 增 多 , 血液透析的病人日益增 使 用 胶 布 固 定 费 用 明 显 降 低, 消毒供应室的工作 加, 量也明显减少 ; 而止 血 钳 反 复 的 夹 布 类 物 品 造 成 钳 轴 和钳端的磨损使止 血 钳 的 功 能 和 寿 命 降 低 , 使成本增 加 。 在本次 研 究 中 , 夹 破 的 大 单 均 为 使 用 过 的, 虽然 大单易破损 与 消 毒 液 的 浸 泡 及 护 士 操 作 时 用 力 不 当 有直接关系 , 但是穿 着 固 定 的 旧 衣 服 来 透 析 的 患 者 并 不鲜见 , 甚至有女性 患 者 拒 绝 将 管 路 固 定 在 自 己 的 衣 以避免反复的止血钳固定致使衣服破损 。 物上 , 在临床医疗 工 作 中 , 以 病 人 为 中 心, 保障医疗安 固定 全是医疗护理工作 的 核 心 。 在 血 液 透 析 工 作 中 ,
。良好的创面换药护理
可促进创 面 愈 合 , 避 免 患 者 截 趾、 截 肢。 回 顾 性 分 析 总 我院内分泌科近年来收治的 3 1例 D F 的护理资料 , 收 到 了 良 好 的 效 果。 现 报 告 结D F 创面换药 的 护 理 , 如下 。 1 资料和方法 均符合 D 1. 1 一 般 资 料 本 组 3 1 例, F 的诊断标 准 。 男性 1 女性 1 年龄 4 平均年 4例, 7例, 7~7 5岁, 龄5 有 DM 史 1 8 岁, 0 余 年。 入 院 时 空 腹 血 糖 平 均
未破损 3 2 2 6 破损 0 6 破损率 ( ×1 0-2) 0 1 8. 7 5
’ 理 。 两组间分 类 资 料 比 较 采 用 F i s h e r s确 切 概 率 法 检验 。 2 结果 两组病例均未发生管路滑落 ; 一个无菌包 ( 内含 2 的价格为 1 每个病人费用为 2~5 0 元, ~5 把止血钳 ) , 元 购买的医用胶布规格 2 以 6×5 0 0c m 价格为 2 5元, 平均每人次费用为 0. 每个病人 3×1 2c m 算, 0 7 5 元。 两组对固定部位 ( 大单或病人衣服 ) 的破损率见表 1。
最严重的慢 性 并 发 症 之 一 , 也 F 是糖尿病 ( DM) D 致 死 的 重 要 原 因 。D 是 DM 患 者 致 残 、 F 是 DM 患 者 因末 稍 神 经 病 变 、 下 肢 动 脉 供 血 不 足, 细菌感染等多 种因 素 引 起 的 , 临 床 主 要 表 现 为 足 部 疼 痛, 皮肤深溃 疡和肢端坏疽等症状 。 随 着 DM 发 病 率 的 逐 年 升 高 , D F 患病人数也在 逐 渐 增 多
( ) 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胃肠外科 , 湖北 十堰 4 4 2 0 0 0
摘要 】 创面换药的疗效 。 方法 回顾 性 分 析 我 院 内 分 泌 科 近 年 来 收 治 的 3 D F) 1例 D F的 【 目的 观察糖尿病足 ( 护理资料 , 总结 D 病程缩短 F 创面换药的护理体会 。 结果 从我们清创换药的 3 1例 D F 患者来看 , 2 8例 创 面 生 长 迅 速、 平均在 1 是一种安全、 有效 2 天左右痊愈 、 2 例截趾 、 1 例截肢术后愈合 。 结论 创面换药治疗 D F 可促进创口 迅 速 愈 合 , 的治疗方法 。 【 关键词 】 糖尿病足 ;创面换药 ;护理 【 : / 中图分类号 】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 5 8 7. 1 【 O I 1 0. 3 9 6 9 3 5 1 1. 2 0 1 1. 1 0. 0 7 4 . i s s n . 1 6 7 2 R B 【 D - j
[ 2]
/ / 餐后2小时血糖平均1 1 3. 6 mm o l L, 7. 9 mm o l L。 其中皮肤深溃疡 2 肢 端 坏 疽 8 例, 坏疽局部可见. 1 D F创面的护理 患者入院后即对创口分泌 物做 细 菌 培 养 和 药 敏 试 验 , 在 结 果 出 来 之 前, 先选用 广谱抗生 素 , 之 后 视 药 敏 试 验 结 果, 调 整 抗 生 素。 一 以防耐药 。 在全身抗感染 、 合 般 2 周做 1 次药敏试验 , 理应用胰岛素控制 血 糖 和 甲 钴 胺 营 养 神 经 的 同 时 , 针 对不同类型溃疡 、 坏疽采取有针对 性 的 清 创 换 药。根 据创面大小在 清 创 处 理 后 用 生 理 盐 水 1 0 m l +胰岛素 传统方法 4 + 庆大霉素 8 万 +6 5 4 2 1 0 m - g 冲洗创面 , , 是冲洗后无菌纱布 块 包 扎 改 进 方 法 是 冲 洗 后 让 创 面
表 1 两组患者对固定部位的受损度比较 T a b l e 1 C o m a r i s o n o f t h e i n u r e d e x t e n t o f t h e f i x e d b e t w e e n t h e a r t p j p t w o r o u s g p 组别 观察组 对照组
[ 1]
泌物较多时可以敞 开 引 流 , 当窦道较深时可用纱条沾 塞于 生理盐水 + 胰 岛 素 + 抗 生 素 +6 5 4 2 混 合 浸 湿, - 窦道 中 , 其 末 端 露 于 窦 道 口 外, 既可以使药物持续作 用于局部降糖 、 抗感 染 及 扩 张 血 管 、 改 善 循 环, 又可以 起到物理 引 流 脓 液 的 作 用 , 还可以保证窦道里的氧 供。 1. 2. 3 创 面 结 痂 的 处 理 结 痂 的 及 时 清 理 十 分 关 局 部 清 除 结 痂 要 采 用 蚕 食 法, 即在无菌技术下分 键, 期分次清 除 坏 死 组 织 。 坏 死 组 织 清 除 不 及 时 可 使 感 染迁延不愈 ; 一次清 除 过 多 , 造成正 常 组 织 受 损, 又可 使感染 蔓 延 。 传 统 的 方 法 是 让 结 痂 自 然 脱 掉 。 无 论 是改进法还是传统 法 在 伤 口 未 愈 合 之 前 都 不 能 沾 水 , 以防再次感染 。 1. 2. 4 加 强 饮 食 调 理 促 进 伤 口 愈 合 为 加 速 D F伤 口的愈合 , 患 者 饮 食 中 必 须 有 充 足 的 蛋 白 质。 因 此, 我们 对 此 类 患 者 一 方 面 鼓 励 进 食 , 如 多 食 精 瘦 肉、 鱼 猪 蹄 等 富 含 精 蛋 白 和 胶 原 蛋 白 的 食 物, 另一方面 汤、 监测血糖 变 化 , 及时调整胰岛素及口服降糖药的剂 / 量, 使血糖维持 在 5~8 mm 保证患者的血 o l L 之 间, 糖得到良好的控制和 D F 伤口的愈合 。 2 结果 从我们 清 创 换 药 的 3 1例 D F 患 者 来 看, 2 8例创 面生长迅速 、 病程 缩 短 平 均 在 1 2 天 左 右 痊 愈、 2例截 趾、 1 例截肢术后愈合 。 3 讨论 坏 疽 等 外 科 疾 病, 它是 D F 不同于普通足 部 溃 疡 、 、 继发于 DM 微血管 大血 管 和 末 稍 神 经 病 变 的 基 础 上 又合并有 感 染 的 严 重 病 变 。 局 部 护 理 必 须 建 立 在 控 制血糖 、 抗感染 、 改善 下 肢 血 液 循 环 、 营养神经及其它 对症支持 治 疗 的 基 础 上 才 有 意 义 。 通 过 生 活 中 的 细 如指导患者选择和 节尽一切可能来避 免 足 部 的 损 伤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