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金属护套层的接地
金属屏蔽电缆接头的用法

金属屏蔽电缆接头主要有两种用法:
1.金属屏蔽层一端直接接地,另一端通过护层保护器接地。
当电缆线路较短时(500m以内),金属护套一般采用护层一端直接接地,另一端通过护层保护接地方式,对地绝缘没有构成回路,可以减少及消除环流,有利于提高电缆的传输容量和电缆的安全运行。
如果与架空线路连接时,直接接地一般装设在架空线路端,保护器装设在另一端。
2.交叉互联接地。
当电缆线路很长时(一般超过1Km),电缆金属护层可以采用交叉互联方式安装。
交叉互联是将电缆线路分成3个等长小段(偏差不超过5%),在每小段之间安装绝缘接头,金属护层在绝缘接头处用同轴电缆引出并经互联箱进行交叉互联后,通过电缆护层保护器接地,电缆两个终端的金属护层直接接地,这样形成1个互联段位。
使用金属屏蔽电缆接头时,应确保电缆的正确连接和固定,避免过度弯曲或机械损伤。
同时应注意保护电缆的屏蔽层,避免损坏或接触不良。
一次小事故引发对单芯电缆金属护套接地重要性的关注

20 0 9年 l 2月 9日,秦 港 电 力 公 司 总 开 变 电站 1K 0 V低 压开关保护装 置改造过程 中 , 当 维修 人员为 5 3进 线开关 柜装设零 序互感 器 0 时 ,钳子与电缆接头处的金属护套发生打火现 象, 致使维修人员发生轻微触电。 这次小型事故 没有导致人员受伤害 ,事后值班人员迅速检查 此段 电缆两端的接地情况 , 经检查发现两处接 地线本身均无 问题 , 且接地牢靠 。 当用万用表测 量进线侧电缆时 ,发现 A、 c三相均 有 8 A B、 . 5
一
一
1 — 6
至 9 的交 流 电流 。 A 事例 分 析 :
4 I
-
图 1 电 缆金 属 护 套 一三芯铠装电缆 , 一端通过高压 架空线联接于 3 k2 5 v#站( 电源侧 )另一端接于 , 总开 53开关柜进线侧 。 0 由于该 1K 0 V线路 为高压架空线 , 共两路 , 路正常供电 , 另一路停电 , 且两端封地。由于 停电的一路与大地形成闭合 回路 ,正常供电的 另一线路产生的交变磁场在停 电线路电缆线 芯
科
一
科 技论 坛 J }f
次小事 故引发对单 芯 电缆 金属护套接地 重要性 的关 注
梁 伟
( 皇岛港股份有 限公 司电力分公 司, 秦 河北 秦皇岛 0 6 0 ) 6 00
摘 要: 结合 实际, 重点阐述 了一次小事故 引发对单芯电缆金属护套接地重要性的关注。 关键词: 事故; 单芯电缆 ; 接地
一
中产 生 感 应 电流 。
值得注 意的是此段停 电的线路存 在着特 图 2 电缆 金属 护 套 交叉 互联 接 线 图 殊性 , 由于接地端每相等 电势 , 等同于穿过金属 护套的单芯电缆 , 如果铠装钢带未经隔磁处理 , 套应在线路一端直接接地,另一端经过电压保 缆 , 都可以分成若干个单元 , 理论上这种接线方 那么线芯中的电流产生 的磁场又与金属护套相 护器接地 , 其他部位对地绝缘没有构成回路 , 可 式适用于各种长度 的电缆。 对切割 , 在金属护套( 钢丝护套 ) 中产生感 应电 以减少及消除环流 , 有利于提高电缆 的传输容 以上两种方式都需要装过 电压 保护器 , 因 动势 , 从而产生涡流 。 因涡流只在金属 内部形成 量及电缆的安全运行 。根据 G 5 2 7 9 B 0 1 — 4要求 此会增加运行维护工作 。 如果电缆线路很短 , 传 的闭合 回路中流动 , 如果感 生磁场很强 , 则产生 应采用金属护套一端接地的电缆线路在与架空 输容量有较大 的裕度 , 金属护套上的感应 电压 的涡流会导致金属护套过热, 影响外层绝缘 。 线路联接时 ,直接接地一般装设在与架空线路 极小 , 可以采用金属护套两端直接接地 。 金属护 在三芯电缆正常运行情况下 , 三相负荷平 相 接 的 一 端 , 护 器 装 设在 另 一 端 , 短 路 等 故 套中的环流很小 , 的损耗不显著 , 保 在 造成 对电缆载 衡, 每相中的电流矢量和为零 , 所以产生 的磁场 障情 况 下 ,金 属 护 套绝 缘 的 冲击 耐 压 和 过 电 压 流量影响不大 , 运行维护工作较少 。 也会相互抵消 , 不会产生涡流 。 如果三相负荷不 保护器在冲击电流作用下的残压 ,配合 系数不 平衡时 , 剩余电流产生的磁场在钢丝护套 中仍 小 于 1 。如 图 1 示 。 . 4 所 会形成涡流 , 加快绝缘老化或烧毁绝缘 , 所以在 2单 芯 电缆 金 属 护 套 中点 接 地 ,两 端 保 护 运行中应注意三相 电流是否平衡 。 接 地 对 于此 次小事故 ,在今后铺 设单芯 电缆 电缆金属护套中间直接接地 、两端经过电 时, 我们要注意 的是经常被忽略的金属护套的 压保 护器接地 , 是一端直接接地 的引伸 , 可以把 感应 电动势, 以及采用实用 的接地措施 。 其中有 端直接接地电缆 的最大长度增加一倍 ,接线 效 的接地措施有 : 方式和原理与一端直接接地一样。 l 单芯 电缆金属护套一端接地 电缆线路较长时 ,即使采用金属护套中间 如果仅将 电缆的金属护套一端直接接地 , 接 地 , 有 很 高 的感 应 电压 。这 时 , 以采 用 也会 可 在正常运行时 ,电缆的金属护套另一端感应电 金属护套交叉互联。如图 2所示 。 压 应不 超 过 5 V ( 0 或有 安 全 措 施 时 不 超 过 如果 三相电流对称 ,那么电缆末端金属护 10 , 0 V)否则应划分适 当的单元设置绝缘接 头。 套感应 电压就是零 , 可以直接将其接地 , 而不会 在发生短路故障时 , 导体中有很大的电流 , 可能 在金属护套中出现环流。感应 电压最高的地方 会在金属护套上产生很高的过电压 , 危及护层 出现在绝缘接头处 ,因此在此处应装设过电压 绝缘 ,为了解决电缆金属护套两端 同时接地存 保护器 , 同样 , 在短路 等故障情 况下 , 金属护套 在 环 流 , 端 直 接 接地 , 另 一 端 会 出现 过 电 绝 缘 的 冲 击 耐压 和 过 电 压保 护 器 在 冲 击 电 流作 和一 在 压矛盾的问题 ,电缆金属护套应针对 电缆长度 用下的残压配合系数不小于 1 。 . 如果把这样一 4 和导体中电流大小采取不同的接地形式。 个交叉互联接地 , 看作是一个单元, 由于该单元 电缆 线路较 短( 0 m以内 ) 电缆金属 护 金 属 护套 是 两 端直 接 接 地 ,所 以任 何 长 度 的 电 50 , 责任编辑 : 杨春沂
110kV高压单芯电缆金属护套接地方式探讨

110kV高压单芯电缆金属护套接地方式探讨摘要:我国现行《电力安全规程》当中有明确规定:电气设备非带电金属外壳均需要做接地处理,高压电缆金属屏蔽层需正常接地。
目前,110kV高压电缆线路多采用单芯电缆,其线芯部分与金属屏蔽层的关系可以视作“变压器初级绕组装置”,即在高压单芯电缆线芯有电流通过时,会产生磁力线交链金属屏蔽层,线芯两端出现感应电压。
高压电缆长度与感应电压大小有正相关关系,即在高压电缆线路较长的情况下,金属护套感应电压叠加后所会对人身安全产生危害。
在这一背景下,围绕110kV高压单芯电缆金属护套的接地方式进行探讨,以保证高压电缆运行的安全性。
关键词:高压单芯电缆;金属护套;接地方式一、110kV高压单芯电缆金属护套接地问题在我国现行《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程》的要求下,对于电压等级在35kV及以下水平的电缆线路,多设置为三芯电缆形式。
电缆线路的运行过程中,流经三个现行的电流综合为零,因此,在金属屏蔽层两端均未检测有感应电压的存在。
这意味着对此类电缆线路而言,在对两端进行直接接地的条件下,不会有感应电流流经金属屏蔽层。
但在电压等级高于35kV的情况下,电缆线路多采取单芯形式。
当单芯电缆线芯通过电流时,就会有磁力线交链金属屏蔽层,使它的两端出现感应电压,感应电压的大小与电缆线路的长度和流过导体的电流成正比。
当高压电缆很长时,护套上的感应电压叠加起来可达到危及人身安全的程度,在线路发生短路故障,遭受操作过电压或雷电冲击时,屏蔽形成很高的感应电压,甚至可能击穿护套绝缘。
在这一情况下,若仍然按照常规方法将金属屏蔽层两端做三相互联式接地处理,则金属屏蔽层上将会产生非常大的环流,换流值可以达到电缆线芯电流的50%~95%,导致明显的电缆损耗。
同时,还会致使金属屏蔽层表面发热,影响电缆线路运行过程中的载流量水平,加速单芯电缆的绝缘老化。
即对于35kV电压等级以上高压单芯电缆而言,不能采取电缆两端直接接地的接地方式。
110kV高压单芯电缆线路金属护套接地方式

110kV高压单芯电缆线路金属护套接地方式110kV高压电缆线路护套必须接地运行,并且考虑限制其护套感应电压,文章讲解其不同的接地方式和原理,以便运行人员更好地巡查、维护和消缺,以免造成高压电缆过电压导致电缆外护层击穿,从而形成环流和腐蚀,最终影响电缆线路物载流量、运行寿命及人身安全。
标签:电缆护套不接地危害;护套接地方式;中点接地方式;交叉互联接地方式近年来,随着城市改造建设的加快,110kV高压电缆线路大量投入运行,并且大量110kV高压电缆线路敷设在人群密集区,其运行的安全性倍感重要。
《电力安全规程》规定:电气设备非带电的金属外壳都要接地,因此电缆的金属屏蔽层都要接地。
通常35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电缆都采用两端接地方式,按照GB50217-1994《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程》的要求,35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电缆基本上为三芯电缆,在正常运行中,流过三个线芯的电流总和为零,在金属屏蔽层两端基本上没有感应电压,所以采用两端接地不会有感应电流流过金属屏蔽层,两端就基本上没有感应电压,所以两端接地后不会有感应电流流过金属屏蔽层。
但是当电压超过35kV时,大多数采用单芯电缆,单芯电缆的线芯与金属屏蔽的关系,可看作一个变压器的初级绕组。
当单芯电缆线芯通过电流时就会有磁力线交链金属屏蔽层,使它的两端出现感应电压,感应电压的大小与电缆线路的长度和流过导体的电流成正比,高压电缆很长时,护套上的感应电压叠加起来可达到危及人身安全的程度,在线路发生短路故障、遭受操作过电压或雷电冲击时,屏蔽上会形成很高的感应电压,甚至可能击穿护套绝缘。
此时,如果仍将铝包或金属屏蔽层两端三相互联接地,则铝包或金属屏蔽层将会出现很大的环流,其值可达线芯电流的50%~95%,形成损耗,使铝包或金属屏蔽层发热,这不仅浪费了大量电能,而且降低了电缆的载流量,并加速了电缆绝缘老化,因此单芯电缆不应两端接地。
个别情况(如短电缆或轻载运行时)方可将铝包或金属屏蔽层两端三相互联接地。
单芯电缆金属护套接地方式比较分析

选 择 合理 的金 属 护 套 接地 方 式 。 关 键 词 : 芯 电力 电缆 ; 属 护 套 ; 流 : 地 方 式 单 金 环 接 中 图分 类 号 :M 4 T 27 文 献标 志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3 7 9 (0 1 0 — 0 8 0 1 7 — 5 8 2 1 )2 0 4 — 4
广 的是 1 V 0k 电力 电缆 , 一般使 用交 联聚 乙烯铠 装三
芯 电缆 , 而j 芯 电缆都采 用两 端接 地方式 , 因为在 电 缆 正常 运行 中 ,流 过3 线芯 的 电流相量 和为 零 , 个 在
电缆铜 屏蔽层 及金 属铠装 层两 端基 本上 没有感 应 电 压 , 芯 电缆 铜屏 蔽及 金属铠 装两 端一般 只需 直接
0 10 ) 7 0 3
59 0 ; 100
3 华 北 电力 大学 电气与 电子工程 学院 . . 河北 保 定
摘
要 :10k 1 V电力 电缆 以其设计寿命长 、 受外界 自然条件影响小、 日常维护工作量相对较小 、 不影响城 市景观
等优 点得到广泛使 用。但是, 1 V电力 电缆是单芯电缆, 10k 必需考虑其金属护套上的环流 问题。针对金属护套上
作用 : 属铝 护 套部 分起 机械 保 护作 用 , 金 能够 使 电缆 承 受一 定正 压力 , 高 电缆抗 机 械损 伤 的能力 。 能 提 并 起 到一 定 的电磁 屏蔽 作用 , 如果 电缆 绝缘 发生 破损 。
泄露 出来 的 电流 可 以顺 屏 蔽 层 流人 接地 网 , 到安 起
芯上 绕包 内半导层 ,可使绝 缘 和电缆导 体有 良好 的 接触 , 除 了气 隙 , 除和 减少 了局 部放 电 。 到 均 排 消 达
浅谈电缆金属护套的接地方法和措施

浅谈电缆金属护套的接地方法和措施随着我国电网改造的深入,大量的架空线被电力电缆取代。
电力电缆跟架空线不同,它被埋在地下,运行维护较困难,正确使用电缆,是降低工程投资,保证安全可靠供电的重要条件。
在城市配电网络中,应用最广的是10 kV的电力电缆,一般是使用交联聚乙烯铠装三芯电缆,这种电缆金属护套一般只需直接接地即可。
而单芯电缆金属护套的接地和三芯电缆不同。
现从单芯电缆使用过程中经常被忽略的金属护套的感应电动势,现分析一起变电所单芯电力电缆金属护套错误接地引起的故障,并介绍实用的接地措施。
1 单芯电缆金属护套过电压和环流的产生单芯电力电缆的导体中通过交流电流时,其周围产生的磁场会与金属护套交链,在金属护套上会产生感应电动势。
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导体中的电流大小、电缆的排列和电缆长度有关。
对三相等边三角形排列的电缆,如果将金属护套两端直接接地,就会在金属护套中形成环流,环流的大小与电缆相应的长度,导体中电流大小有关。
出于经济安全考虑,在一些电缆不长,导体中电流不大的场合,环流很小,对电缆载流量影响也不大,是可以将金属护套的两端直接接地的。
如果仅将电缆的金属护套一端直接接地,在正常运行时,电缆的金属护套另一端感应电压应不超过50 V(或有安全措施时不超过100 V),否则应划分适当的单元设置绝缘接头。
在发生短路故障时,导体中有很大的电流,可能会在金属护套上产生很高的过电压,危及护层绝缘,因此在电缆线路单相接地时,在电缆的未接地端,应加装过电压保护器接地。
2 单芯电缆金属护套的连接与接地为了解决电缆金属护套两端同时接地存在环流,和一端直接接地,在另一端会出现过电压矛盾的问题,电缆金属护套应针对电缆长度和导体中电流大小采取不同的接地形式。
电缆线路不长时,电缆金属护套应在线路一端直接接地,另一端经过电压保护器接地,如图1所示。
电缆越长,电缆非直接接地端产生的感应电压越高,为保证人身安全,电缆在正常运行时,非直接接地端感应电压应限制在50 V以内,在短路等故障情况下,金属护套绝缘的冲击耐压和过电压保护器在冲击电流作用下的残压,配合系数不小于1.4。
浅析高压电力电缆金属护套接地方式

浅析高压电力电缆金属护套接地方式摘要:高压电力电缆线路保护接地,可以有效保障电力电缆线路的安全运行。
电缆金属护套采取合理的联接和接地方式,在提高电缆载流量、降低工程造价的同时,更加保证了线路的安全运行。
本文对高压电力电缆金属护套接地方式进行了深入分析。
关键词:高压电力电缆;金属护套;接地方式前言高压电力电缆导体为一次绕组,电缆金属护套为二次绕组。
当导体中产生交变电流时,交变电场会在电缆金属护套上生成感应电压。
电力电缆线路施工中,要格外重视金属护套的接地。
也就是说,电力电缆线路不论是在正常运行还是在发生接地故障的状况下,都需要利用大地作为电流回路,将电缆线路接地位置的电位钳制在允许的接地电位上。
1单芯电缆与统包电缆接地方式的区别三相三芯或四芯电缆都属于统包电缆,芯线在电缆中呈三角形对称分布,三相电流对称,金属护套不会产生感应电流,因此在施工时对金属护套只要可靠接地或者多点接地均符合要求。
但是单芯电缆的芯线与金属护套近似于一台变压器的初级绕组和次级绕组,当电缆通过交流电流时,其周围产生的磁力线一部分将与金属护套铰链,在金属护套中产生感应电压,感应电压的大小与电缆的长度、流过芯线的电流成正比。
如果把金属护套的两端接地,护套与导线形成闭合回路,护套中将产生环行电流,金属护套上的环行电流与芯线的负载电流基本上处于同一数量级,将在金属护套上形成热能损耗,加速电缆绝缘层的老化,降低芯线的载流量。
2单芯高压电缆的接地方式及特点2.1金属护套一端接地。
一端接地通常指的是电缆线路一端金属屏蔽直接接地,另一端金属屏蔽对地开路不互联,通常情况下采用架空线连接端一端接地,使线路受雷击时的过电压尽量减小。
采用一端接地可以防止护层循环电流产生,使线路损耗降到最低。
需要注意的是,开路端正常运行时会出现感应电压。
尤其当受在雷击和操作时,可能有很高的冲击过电压产生。
当系统有短路发生或当短路电流流经芯线时,金属屏蔽没有接地端可能会有很高的工频感应电压产生。
35kV及以上三相单芯电缆基本的接地方式

35kV及以上三相单芯电缆基本的接地方式在高压电缆线路安装运行中,单芯电缆线路的金属护套只有一点接地时,需要采取安全措施以保证不超过50V,同时对地绝缘。
然而,由于不规范的敷设和接地方式、电缆外护套受损、电缆护层保护器被击穿等原因,单芯电缆系统故障时常常出现接地环流异常的情况。
因此,监控金属屏蔽层接地环流是预防或减少事故发生的有效方法。
以下是三相单芯电缆常用的四种接地方式:1.金属屏蔽两端直接接地:这种方式适用条件比较苛刻,一般不宜采用。
2.金属屏蔽一端直接接地,另一端通过护层保护接地:适用于单相电缆线路长度X≤L(基本上为一盘电缆长度,L长500米内)。
3.金属屏蔽中点接地:适用于单相电缆线路长度X在L<X≤2L(基本上为两盘等长电缆,L长1000米内)。
有两种方式可选:方式A:中间接地点安装一个直通接头。
方式B:中间接地点安装一个绝缘接头。
A、B两种接地方式的区别:通过直通接头接地,减少一台“直接接地箱”,但电缆外护套出现故障时,不方便确定故障点位置;通过绝缘接头接地,多一台“直接接地箱”,成本略有增加,但能快速确定故障点位置,方便维护。
当电缆线路长度X略大于2L时,可在分段中再装设回流线。
这样可以降低屏蔽的感应电压,单段电缆长度也可以适当加长。
4.金属屏蔽层交叉互联:适用于电缆线路长度X在2L<X≤3L(基本上为三盘等长电缆,L长1500米内)。
每三段电缆为一单元,每单元内安装两个绝缘接头,通过同轴电缆引出金属护套并经互联箱进行交叉互联后,通过电缆护层保护器接地,电缆两端的金属护套直接接地,形成一个互联段位。
每单元之间安装直通中间头,金属护套互联后直接接地。
在电缆线路设计中,选择合适的电缆长度和数量是非常重要的。
根据实际情况,当电缆线路长度在3L到9L之间时,可以采取不同长度和数量的电缆。
当电缆线路长度在3L到4L之间时,我们通常选择四盘等长电缆,每盘电缆长度不超过2000米。
当电缆线路长度在4L到5L之间时,我们通常选择五盘等长电缆,每盘电缆长度不超过2500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缆金属护套的接地
10 kV的电力电缆,一般是使用交联聚乙烯铠装三芯电缆,这种电缆金属护套一般只需直接接地即可。
而单芯电缆金属护套的接地和三芯电缆不同。
现从单芯电缆使用过程中经常被忽略的金属护套的感应电动势,现分析一起变电所单芯电力电缆金属护套错误接地引起的故障,并介绍实用的接地措施。
1 单芯电缆金属护套过电压和环流的产生
单芯电力电缆的导体中通过交流电流时,其周围产生的磁场会与金属护套交链,在金属护套上会产生感应电动势。
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导体中的电流大小、电缆的排列和电缆长度有关。
对三相等边三角形排列的电缆,如果将金属护套两端直接接地,就会在金属护套中形成环流,环流的大小与电缆相应的长度,导体中电流大小有关。
出于经济安全考虑,在一些电缆不长,导体中电流不大的场合,环流很小,对电缆载流量影响也不大,是可以将金属护套的两端直接接地的。
如果仅将电缆的金属护套一端直接接地,在正常运行时,电缆的金属护套另一端感应电压应不超过50 V(或有安全措施时不超过100 V),否则应划分适当的单元设置绝缘接头。
在发生短路故障时,导体中有很大的电流,可能会在金属护套上产生很高的过电压,危及护层绝缘,因此在电缆线路单相接地时,在电缆的未接地端,应加装过电压保护器接地。
2 单芯电缆金属护套的连接与接地
为了解决电缆金属护套两端同时接地存在环流,和一端直接接地,在另一端会出现过电压矛盾的问题,电缆金属护套应针对电缆长度和导体中电流大小采取不同的接地形式。
电缆线路不长时,电缆金属护套应在线路一端直接接地,另一端经过电压保护器接地,如图1所示。
电缆越长,电缆非直接接地端产生的感应电压越高,为保证人身安全,电缆在正常运行时,非直接接地端感应电压应限制在50 V以内,在短路等故障情况下,金属护套绝缘的冲击耐压和过电压保护器在冲击电流作用下的残压,配合系数不小于1.4。
因此,一端直接接地的接线方式适用的电缆不能太长。
电缆金属护套中间直接接地、两端经过电压保护器接地,是一端直接接地的引伸,可以把一端直接接地电缆的最大长度增加一倍,接线方式和原理与一端直接接地一样。
电缆线路很长时,即使采用金属护套中间接地,也会有很高的感应电压。
这时,可以采用金属护套交叉互联。
如图2所示。
如果三相电流对称,那么电缆末端金属护套感应电压就是零,可以直接将其接地,而不会在金属护套中出现环流。
感应电压最高的地方出现在绝缘接头处,因此在此处应装设过电压保护器,同样,在短路等故障情况下,金属护套绝缘的冲击耐压和过电压保护器在冲击电流作用下的残压配合系数不小于1.4。
如果把这样一个交叉互联接地,看作是一个单元,由于该单元金属护套是两端直接接地,所以任何长度的电缆,都可以分成若干个单元,理论上这种接线方式适用于各种长度的电缆。
以上两种方式都需要装过电压保护器,因此会增加运行维护工作。
如果电缆线路很短,传输容量有较大的裕度,金属护套上的感应电压极小,可以采用金属护套两端直接接地。
金属护套中的环流很小,造成的损耗不显著,对电缆载流量影响不大,运行维护工作较少。
3 接地方式的实施和运行效果
浙江余杭供电局110 kV闲林变电站#2主变35 kV电缆,电缆单相长度80 m,电缆一端接于110 kV闲林变电站#2主变35 kV侧、另一端接于#2主变电站35 kV断路器侧,分相敷设于沟体中。
该电缆金属护层为钢丝铠装结构,与铜屏蔽同时在电缆两端直接接地。
电缆投运于2003年1月。
2006年6月13日,110 kV闲林变电站#2主变35 kV电缆A相,靠近主变侧屏蔽线发热达到73 ℃,其余两相为34 ℃,靠近35 kV断路器侧C相屏蔽线发热达71 ℃,其余两相32 ℃。
检修人员对该电缆屏蔽线进行了仔细检查,未发现异常情况,初步怀疑为电缆两端的钢丝铠装护层与电缆内部铜屏蔽、以及主接地线之间接触不良,金属护层中感应电流遇到高电阻后引起发热所致。
检修人员将接头处加强接触,并增加引下的铜接地线,投入运行后发现,电缆靠主变压器侧屏蔽线A相97 ℃,B相64 ℃,C相110 ℃。
超过电缆允许最高运行温度,被迫将该主变压器停运。
从故障过程来看,电缆发热主要是由于金属护套感应电压形成的环流引起的。
该电缆线路虽然较短,但是工作电流较大,正常情况达到300 A左右。
所以采取两端直接接地的方式是不妥当的,金属护套中的环流会引起电缆发热,由于在接头处电阻较大,所以在发热较严重,温升较大。
故障处理方式也不妥当,接头处加强接触,减少了整个回路的电阻,增大了回路的电流,所以屏蔽线发热,不但不降温反而温度有所上升。
经过分析,检修人员再次进行缺陷处理,将该电缆原先的两端屏蔽线直接接地方式,改为仅靠主变侧单端屏蔽线直接接地,对靠近35 kV断路器侧的屏蔽线采取保持一定距离,分层截断后,进行绝缘带包扎的处理方式,6月15日2时20分闲林变电站2#主变再次投入运行。
经测量,金属护套无发热现象,正常运行时的感应电压也在正常范围内。
故障的处理方式虽然解决了发热故障,但是为以后的安全运行带来了隐患,在故障情况下,可能在未直接接地端感应出很高的过电压,危及金属护套的绝缘。
鉴于此,随后安排停电,加装了过电压保护器。
即采取了一端直接接地,另外一端经过电压保护器接地的接地方式。
该电缆运行至今,没有发现异常。
电缆金属护套的接地直接影响电缆运行,金属护套采取合适的联接和接地方式,不仅可以提高电缆载流量,降低工程造价,而且对今后设备的运行维护都是非常重要,因此在电缆线路设计施工中,应特别注意金属护套的接地。
此外,对于单芯电缆,为减少涡流,不应采用未经磁化处理的金属铠装护层。
110 kV闲林变电站#2主变35 kV电缆选用钢丝铠装是不恰当的,通过改正为金属护套的接地方式,电缆发热量已经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所以未对电缆本身进行更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