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各郡地图
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第1册 第11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敕封僧俗领袖 建立都司(乌斯藏都司) 贡赐、茶马贸易
设土司
虽然明朝在广大边境地区不设置流官管理,但以都司卫所的形式,仍然可以
有效控制这些地区。这些地区的官民百姓,对明王朝也保持着高度的文化认同。
这些地区仍然是明帝国版图的一部分。
——彭勇《明史》
军事平叛 土部回归
册封达赖班禅 设立办事大臣
宋辽的“澶渊之盟”。
四、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
1、秦汉时期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陆上通道:经河西走廊、西域向中亚、西亚延伸。 汉
朝
甘英出使大秦(罗马帝国),抵达波斯湾地
时
区。
期
的
对
外 交
海上通道:从合浦郡徐闻县(广东徐闻)至印度南部。
往
倭国遣使来朝,光武帝赐倭国国王
金印。
2、隋唐至两宋时期的对外交往
(1)隋唐时期与西域商路畅通。隋炀帝命裴矩驻张掖,掌管通商事务。 (2)唐朝与大食国的接触,使包括造纸术在内的中国技术传到了阿拉伯 地区。 (3)唐朝与外国之间的海路交流活跃。 (4)日本向唐朝派遣唐使,每次都有留学生、学问僧随船而来,将唐朝 文化带到日本。
1. 隋朝:
周边民族先后归附隋朝 (突厥、吐谷浑、党项等)
加强对岭南地区各族的治理 (册封谯国夫人)
在边疆推行郡县制 往往任用少数民族豪酋大姓任郡 守、县令。(因俗而治)
加强了与流求的联系
2. 唐朝
政策:开明的民族政策
“自古帝王虽平定中夏,不能服戎狄,朕才不 逮古人,而成功过之,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 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4.对外贸易与文化交流同步进行 汉朝丝织品传到西方,同时佛教传入中国;唐朝时中国和日本、新罗、印度的交
中国古代历史地图集(高清简单明了)

中国古代史地图1.中国原始人群,氏族公社遗址分布[大约170万年前至四,五千年前]2.原始社会部落分布[约前26世纪初-约前22世纪末至约前21世纪初]3.夏朝形势;商朝形势[约前22世纪末至约前21世纪初-前1046年]4.西周初期形势及主要诸侯国[前1046年-前771年]5.春秋列国形势[前770年-前476年]6.战国时期形势[前475年-前221年]7.秦灭六国;秦统一[前230年-前209年]8.秦末陈胜吴广起义,农民战争[前209年-前207年]9.项羽,刘邦楚汉战争[前206年-前202年]10.西汉疆域[前206年-公元25年]11.秦汉关中水利前221年-公元220年]12.西汉前期形势,七国之乱前206年-前140年]13.西汉同匈奴的战争和张骞出使西域[前138年-前60年]14.丝绸之路15.绿林赤眉起义;昆阳之战[17年-23年]16.班超出使西域[73年-97年]17.东汉羌汉人民反抗斗争形势[111年]18.黄巾起义[184年]19.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形势[199年11月]20.官渡之战[200年-201年]21.赤壁之战[208年]22.三国鼎立形势[229年-263年]23.魏灭蜀形势[263年]24.西晋境内内迁各族的分布及流民起义[301年-311年]25.东晋和十六国形势[304年-439年]26.东晋,前秦形势[351年-394年]27.淝水之战[383年8月-11月]28.北魏末年各族人民起义[523年-528年]29.南北朝宋,北魏[420年-479年]30.南北朝齐,北魏[479年-502年]31.南北朝梁,东魏,西魏[502年-557年]32.南北朝陈,北齐,北周[557年-589年]33.隋朝疆域[581年-618年]34.隋朝运河,广通渠[605年-618年]35.隋洛阳城[581年-618年]36.隋末农民战争[611年-618年]37.唐朝疆域[618年-907年]38.唐长安城[618年-907年]39.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640年-907年]40.黑水都督府和渤海都督府[726年-907年]41.唐朝主要对外交通[618年-907年]42.唐玄奘西游[627年-645年]43.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形势[755年-907年]44.唐末农民战争[859年-883年]45.五代十国;幽云十六州[891年-979年]46.北宋,辽,西夏形势[1038年-1125年]47.北宋东京城[960年-1127年]48.宋辽边境形势[960年-1125年]49.南宋,金,西夏形势[1127年-1234年]50.王小波,李顺起义[993年-995年]51.宋江起义;方腊起义[1119年-1122年]52.钟相,杨么起义[1130年-1135年]53.蒙古兴起;成吉思汗西征[1205年-1227年]54.元朝疆域;岭北行省北部[1279年-1368年]55.元大都城[1264年-1368年]56.元朝运河和海运[1206年-1368年]57.元末农民战争[1351年-1368年]58.明朝疆域[1368年-1644年]59.明朝长城[1368年-1644年]60.明北京城[1420年-1644年]61.奴儿干都司形势;永宁寺附近[1409年-1644年]62.郑和下西洋[1405年-1433年]63.倭寇侵扰和援朝战争[1522年-1598年]64.明朝中后期工商业分布[1522年-1644年]65.明末农民战争[1628年-1644年]66.明初女真族分布;满族兴起[1616年-1644年]67.清朝疆域[1644年-1840年]68.郑成功收复台湾[1661年-1662年]69.清初抗击沙俄侵略;尼布楚条约[1643年-1689年]70.清前期巩固西北[1690年-1759年]71.清朝中期苗民起义和白莲教起义[1795年-1806年]中国原始人群,氏族公社遗址分布[大约170万年前至四,五千年前]原始社会部落分布[约前26世纪初-约前22世纪末至约前21世纪初]夏朝形势;商朝形势[约前22世纪末至约前21世纪初-前1046年]西周初期形势及主要诸侯国[前1046年-前771年]春秋列国形势[前770年-前476年] 战国时期形势[前475年-前221年] 秦灭六国;秦统一[前230年-前209年] 秦末陈胜吴广起义,农民战争[前209年-前207年] 项羽,刘邦楚汉战争[前206年-前202年] 西汉疆域[前206年-公元25年]秦汉关中水利前221年-公元220年]西汉前期形势,七国之乱前206年-前140年] 西汉同匈奴的战争和张骞出使西域[前138年-前60年] 丝绸之路绿林赤眉起义;昆阳之战[17年-23年] 班超出使西域[73年-97年]东汉羌汉人民反抗斗争形势[111年] 黄巾起义[184年]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形势[199年11月] 官渡之战[200年-201年]赤壁之战[208年]三国鼎立形势[229年-263年] 魏灭蜀形势[263年]西晋境内内迁各族的分布及流民起义[301年-311年] 东晋和十六国形势[304年-439年] 东晋,前秦形势[351年-394年]淝水之战[383年8月-11月]北魏末年各族人民起义[523年-528年] 南北朝宋,北魏[420年-479年]南北朝齐,北魏[479年-502年]南北朝梁,东魏,西魏[502年-557年] 南北朝陈,北齐,北周[557年-589年] 隋朝疆域[581年-618年]隋朝运河,广通渠[605年-618年] 隋洛阳城[581年-618年]隋末农民战争[611年-618年]唐朝疆域[618年-907年]唐长安城[618年-907年]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640年-907年] 黑水都督府和渤海都督府[726年-907年] 唐朝主要对外交通[618年-907年]唐玄奘西游[627年-645年]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形势[755年-907年] 唐末农民战争[859年-883年]五代十国;幽云十六州[891年-979年] 北宋,辽,西夏形势[1038年-1125年] 北宋东京城[960年-1127年]宋辽边境形势[960年-1125年]南宋,金,西夏形势[1127年-1234年] 王小波,李顺起义[993年-995年] 宋江起义;方腊起义[1119年-1122年] 钟相,杨么起义[1130年-1135年] 蒙古兴起;成吉思汗西征[1205年-1227年] 元朝疆域;岭北行省北部[1279年-1368年] 元大都城[1264年-1368年]元朝运河和海运[1206年-1368年]元末农民战争[1351年-1368年]明朝疆域[1368年-1644年]明朝长城[1368年-1644年]明北京城[1420年-1644年]奴儿干都司形势;永宁寺附近[1409年-1644年] 郑和下西洋[1405年-1433年]倭寇侵扰和援朝战争[1522年-1598年]明朝中后期工商业分布[1522年-1644年]明末农民战争[1628年-1644年]明初女真族分布;满族兴起[1616年-1644年]清朝疆域[1644年-1840年]郑成功收复台湾[1661年-1662年]清初抗击沙俄侵略;尼布楚条约[1643年-1689年] 清前期巩固西北[1690年-1759年]清朝中期苗民起义和白莲教起义[1795年-1806年]。
中国地图

华北地区∙河北石家庄张家口承德秦皇岛唐山廊坊保定沧州衡水邢台邯郸∙山西太原大同朔州阳泉长治晋城忻州晋中临汾运城吕梁∙内蒙古呼和浩特包头乌海赤峰通辽呼伦贝尔兴安盟鄂尔多斯锡林郭勒阿拉善巴彦淖尔乌兰察布华中地区∙河南郑州三门峡洛阳焦作新乡鹤壁安阳濮阳开封商丘许昌漯河平顶山南阳信阳周口驻马店济源∙湖南长沙张家界常德益阳岳阳株洲湘潭衡阳郴州永州邵阳怀化娄底湘西∙湖北武汉十堰襄樊荆门孝感黄石咸宁荆州宜昌随州鄂州黄冈恩施仙桃天门神农架潜江东北地区∙黑龙江哈尔滨齐齐哈尔黑河大庆鹤岗佳木斯牡丹江大兴安岭伊春双鸭山鸡西七台河绥化∙吉林长春延边白城松原吉林四平辽源通化白山∙辽宁沈阳朝阳阜新铁岭抚顺本溪辽阳鞍山丹东大连营口盘锦锦州葫芦岛西南地区∙四川成都广元绵阳德阳南充广安遂宁内江乐山自贡泸州宜宾攀枝花巴中达州资阳眉山雅安甘孜凉山阿坝∙云南昆明曲靖玉溪丽江普洱临沧德宏怒江迪庆楚雄昭通大理红河保山文山西双版纳∙贵州贵阳六盘水遵义安顺毕节黔东南黔南黔西南铜仁∙西藏拉萨阿里昌都林芝日喀则山南那曲西北地区∙新疆乌鲁木齐昌吉克拉玛依吐鲁番哈密石河子伊犁巴音郭楞和田阿勒泰塔城阿克苏博尔塔拉克孜勒苏喀什图木舒克阿拉尔五家渠∙陕西西安咸阳渭南延安宝鸡汉中铜川榆林商洛安康∙甘肃兰州酒泉嘉峪关张掖天水白银定西甘南金昌临夏陇南平凉庆阳武威∙宁夏银川石嘴山固原中卫吴忠∙青海西宁果洛海北海东海南海西黄南玉树华南地区∙特别行政区香港澳门∙广东广州清远韶关河源梅州潮州汕头揭阳汕尾惠州东莞深圳珠海中山江门佛山肇庆云浮阳江茂名湛江∙广西南宁桂林百色玉林钦州北海梧州柳州河池防城港贺州来宾崇左贵港∙海南海口三亚琼海白沙保亭昌江澄迈儋州定安东方乐东临高陵水琼中屯昌万宁文昌五指山华东地区∙江苏南京徐州连云港盐城泰州镇江南通常州无锡苏州淮安宿迁扬州∙浙江杭州绍兴宁波湖州嘉兴金华丽水温州台州舟山衢州∙福建福州莆田南平厦门泉州漳州三明龙岩宁德∙山东济南聊城烟台威海青岛泰安莱芜济宁菏泽临沂德州淄博潍坊日照东营滨州枣庄∙江西南昌九江景德镇上饶鹰潭宜春萍乡赣州吉安抚州新余∙安徽合肥芜湖黄山安庆蚌埠亳州巢湖池州滁州阜阳淮北六安马鞍山宿州铜陵宣城淮南∙台湾中国概要中国(汉语拼音:Zhōngguó)位于亚洲东部,传统意义上和现代地理概念上涵盖大中华地区。
图解京杭大运河,地图上人字形的一折,折断了天下

图解京杭⼤运河,地图上⼈字形的⼀折,折断了天下在隋炀帝众所周知的“暴⾏”当中有⼀条就是劳民伤财,尤其是京杭⼤运河修建,被认为是隋朝崩塌的⼀⼤象征。
《隋书》当中更是评价隋炀帝:“骄怒之兵屡动,⼟⽊之功不息。
”;直指隋炀帝穷兵黩武,劳民伤财。
但历史往往属于胜利者书写,这也不免会丧失很多真相本来的模样,例如⼤运河的修建,在⼀般⾓度看来。
隋炀帝修建⼤运河是为了能满⾜私欲,留恋于江南的富⾜。
可事实运河修建的意义并⾮⽌步于此,《⼤运河⽂化的灵魂》⽂章中就提到:“历朝历代有见识的统治者都⾮常重视运河的修造。
”;可见在运河修建上,京杭⼤运河的出现不但不是隋炀帝⾃掘坟墓的做法,反⽽是有远见的举措。
隋唐⼤运河,呈现“⼈”字形通过上图隋唐时期的京杭⼤运河显⽰,能够进⼀步论证运河的重要性和意义。
如今我们看到的京杭⼤运河已经是南北贯通的直线形状,但在隋唐时期京杭⼤运河却以“⼈”字形展开在淮河流域之间。
在“⼈”字的顶端则是隋朝时期的都城洛阳,两条分⽀的交汇贯通,实现了洛阳通过⽔路抵达各处的⽔路运输⽹络。
那么京杭⼤运河的作⽤能体现在哪些⽅⾯呢?运河修建的根源谈及运河修建的原因,就要说到⼀个影响了中国历史⼏个朝代的问题,那就是门阀制度。
杨⼴虽多有负⾯评价,但在治国理念上并⾮⼀个昏庸君王。
特别是有关于杨⼴私德不佳的评价,评价本⾝也缺乏证据。
若说杨⼴荒淫,但在《南史》、《尧⼭堂外纪》及《隋书》的记载⾥,只有7位确信⽆疑的后宫嫔妃,⽽且杨⼴有史可考的⼦⼥⼤部分出⾃萧皇后,可见杨⼴并⾮沉迷后宫美⾊。
所以杨⼴⾃毁长城可以归咎在其他原因上,⽽不是单纯“荒淫⽆度”四字就可概括的。
隋炀帝出⾏之所以论证杨⼴的私德,是为了体现杨⼴在⾝为君王⽅⾯的过⼈之处。
在隋⽂帝时期就已经认识到了门阀贵族是国家弊端,到了隋炀帝时期,杨⼴则倾向⼀次到位,决定动⽤⼯程来解决问题,这个⼯程便是京杭⼤运河。
那么运河的为什么能起到抑制门阀贵族的作⽤呢?之所以门阀贵族可以牵制皇权,原因在于门阀贵族根深蒂固,在⾃⼰的地盘上更是有着很强的势⼒。
统编版《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PPT完美课件2

(2)贵族、官宦醉死梦生 大运河的开凿沟通了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促进了沿岸城镇和工商业的发展。
安禄山控制的河
北三镇的兵力,接近
全国兵力的一半。
三、安史之乱、黄巢起义和五代十国
1.安史之乱 (2)经过
时间:755年——763年
叛乱者:安禄山、史思明
过程:范阳
洛阳
潼关
收复 洛阳
郭子仪,李光弼
收复长安
长安
(3)修建大运河
依据材料,概括隋朝灭亡的原因? 唐朝沿用了隋朝开辟的大运河。 杨国忠身兼40余职,妒贤嫉能,结党营私,生活奢侈。
——摘编自《贞观以政洛要》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
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戒奢从简
余杭,连接海河、黄河、淮河、长江 一旦战争胜利则主动和解,甚至不惜实行“和亲”政策,以达到“四海升平,天下一家”的目的。
——杜甫《无家别》
举天下之人十分九为盗贼,身丧国灭,实自取之。 尊崇儒学,大兴科举,大办学校
不利于人,必须极言规谏。
——《贞观政要·求谏》 黄巢起义流动作战,没有建立起义根据地,占领长安后不思进取,最后失败,但是,黄巢起义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
唐玄宗继位以后,稳定政局,选贤任能、改革吏治;
唐太宗
兼听纳谏
黄巢起义流动作战,没有建立起义根据地,占领长安后不思进取,最后失败,但是,黄巢起义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 黄巢起义流动作战,没有建立起义根据地,占领长安后不思进取,最后失败,但是,黄巢起义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
——杜甫和《无钱家别塘》江五大水系,全长2700多千米。
(2)贵族、官宦醉死梦生
注:上图为“【历史地图】隋朝大运河示意图”截图, 如需使用,请插入动画。
多者千万石,少者不减数百万石。天下
燕云十六州

燕云十六州——幽州、顺州、儒州、檀州、蓟州、涿州、瀛洲、莫州、新州、沩州、武州、蔚州、应州步辇图吐蕃使臣——禄东赞佛教四大道场——五台、普陀、峨嵋、九华少数民族存在走婚制——摩梭人梦溪笔谈——沈括酿酒全过程的图像——庖厨图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乱牛魔王发妻——铁扇公主冬季的节气——小寒官渡之战——曹操VS袁绍BOSS八大王技能特点——插旗诗经分为——风、雅、颂扁鹊——齐国人最早文字传下历史的朝代——商扬子鳄——长江中下游地区分布隋朝所作的贡献——开凿大运河汤显祖评价“风华悲壮”——《柳毅传》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如扉。
天明独去……不属于东方五老——蓝帝国别体第一步史书——《国语》梦游天姥(MU)吟留别涣然冰释丧妻击缶而歌——庄子三公九卿——秦王接李斯建议而推行的三家分晋中不属于的——韩、赵、魏最后一位禅让制首领——大禹折扇题字的字画称为——扇面我国最大无烟煤基地——山西阳泉孟姜女哭长城——秦一人得神、二人得趣、三人得味(形容品茶的)杭州的市树——香樟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封神演义——第一步神魔小说盘庚前商朝都城——西亳烽火戏诸侯——周幽王一人灭一国的唐代使节——王玄策皇帝部落——图腾崇拜开疆辟土昭君出塞——西汉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杜甫叶孤城出自唐谁的诗句——雪泥鸿爪——苏轼(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农耕高度发展——禹(错)(这个不知道,或许是商汤吧) 我国现存唯一的猿——长臂猿汉代最兴盛的文学体裁——赋火药——硫磺、硝石、木炭谁的妻子抗旨喝毒酒,也不允许丈夫纳妾——房夫人造茧自缚中国最早的农书——齐民要术搭救李谪仙的大臣——郭子仪一把二胡共俩琴轴同食无害的食物——山楂和月饼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融合了道家的儒家学说龙吟虎啸以时发、万籁百泉相与秋二甲进士——赐进士出身海上交通古代要道——陶瓷之路吴门四家——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归汉朝——隶书商朝迁都到殷_盘庚最大的外流盆地——四川盆地佛教未占有统治地位的原因——儒家统治的稳固水经注——北魏郦道远铁观音——色泽砂函谷关以东地区——关东《任氏传》——狐狸精南华真经——庄周《庄子》武当七侠改名的——殷梨亭攻城车采用的动力——人力崂山道士——穿墙术西洋绘画中西合璧——郎世宁空山百鸟散还合,万里浮云阴且晴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泊秦淮的作者——杜牧贾思勰——齐民要术、南北朝自古以来逐水草而居采用马头琴为乐器——蒙古族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下一句是:宋明理学的创始人——周敦颐齐桓公争霸口号——尊王攘夷,挟天子以令诸侯胡四相公遇见——狐妖龙朔操取材于——昭君出塞此种有真意、欲辩已忘言——陶渊明《饮酒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张角属于石头兵器的是——霹雳车青面兽——杨志黔之驴——柳宗元的“三戒”:《临江之麋》、《永某氏之鼠》胡笳十八拍——蔡文姬所作画家四祖——张增繇、顾恺之、吴道子、陆探微为了画出婀娜多姿的线条采用——长锋渔舟唱晚——夕阳下渔人的欢快韦编三绝——孔子读易经把连接竹简的绳子翻断好几次的传说《李娃传》——公子姓“郑”朝朝空自归——上半句:寂寂竟何待推行郡县制——秦纪传体的断代史——汉书不属于藏习俗——敬献哈达、酥油茶、奶茶,见面点头吐舌头,鞠躬45度;喝青稞酒窦氏中的负心人是——南三复《娇娜》中的男主人翁——孔生罢黜百家——董仲舒的建议与蹴鞠无关的——张明 (稀)奇古怪琵琶精收服的是——昴日星官花姑子相爱的男子——安幼舆千里江山图作者是——王希孟今夜闻君琵琶语,如闻仙乐耳暂明——《琵琶行》最早到印度取经的高僧——东晋的法显翘袖折腰之舞——汉朝《西京杂记》有记载,高祖之妻戚夫人擅长“翘袖折腰之舞”李谪仙——羽化成仙石之灵的“大慈悲”需要5种不同宝石,如果打上去不需要按照顺序,有几种打法:120(师妃暄童鞋补充。
明清两代山东的区划

(5)[转载]明清两代山东的区划明清两代山东的区划清代山东地图山东省在西周时代,有封国四十多个,其中齐国和鲁国是两个最大的诸侯国。
春秋时代,众多的小国相继被吞并,山东主要分属齐、鲁。
战国时代,齐国吞并大多数小国,势力强盛,形成与秦国之间东西对峙的局面。
战国之前,山东是一个地域性的泛称,不是一个准确的行政区域。
山东的名称,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当时,关中的秦人,称崤山或华山以东的地区为山东,有时也泛指秦以外的六国领土。
战国末,大部属齐国,南部小部分属楚、赵。
秦实行郡县制后,山东分属临淄、胶东、济北、琅琊、薛等各郡,共设县五十余个。
汉代,主要属青、兖、徐三刺史各部之地。
三国时期,属魏国,承袭东汉,设置二十个郡国。
北周时期,境内有曹州、沂州、兖州、青州、齐州、光州等。
隋朝,分属于十五个郡。
唐初,沿用前朝制度,到了高祖武德元年(618年)去郡为州,实行州县两级制度。
太宗贞观十三年(639年),分属河南道和河北道。
五代十国时期,先后属于梁、唐、晋、汉周政权。
宋初,基本仿照唐制,属京东东路、京东西路及河北东路的一部。
金代并改京东东路、京东西路为山东东路、山东西路,“山东”第一次作为行政区域名称载入史册。
元代,山东和河北、山西、内蒙等地作为元朝的“腹里”地区,由中书省直辖。
明代明太祖洪武九年(1376年),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同时废路,省以下设府和直隶州,再下设散州和县,为地方三级行政体制。
当时除南京和北京两个“直隶州”直接隶属中央外,全国各地分设13个布政使司,山东为其中之一。
此时山东省省会在历城(今济南市历城区)。
晚清的山东省所辖区域,东及东南、东北濒临黄海和渤海,南界江苏省徐州府和海州直隶州,交界线与今天的行政区划基本上没有变化。
北及西连直隶省,辖区多有变更;原以老黄河口为基本界限的行政格局被打破,原属直隶省所管辖的庆云、宁津、东明等县,今属山东省管辖,还有部分地区,如原属山东省所辖的范县、寿张(今河南省台前县),现属河南省管辖。
第一单元复习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课件 2021-2022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

(1)结束分裂,统一全国、社会安定; (2)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币值度量衡; (3)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隋朝大运河
0 0 0 0
地图篇
• 1.隋朝大运河是谁开通的 ? 隋炀帝
• 2.开通的时间:605年;
• 3.目的:加强南北交通,、
•
巩固隋王朝的统;治
• 4.绘制隋朝大运河简图( 包括三点、四段、五河
“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
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 。
——唐.杜甫《无家别》
• 1.以上诗句中反映了怎样的社会景象?
• 2.是什么历史事件造成的?
• 3.该事件还造成哪些影响?
1.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尤其北方,田地荒芜、十室九空、人民家破人亡、 流离失所 2.安史之乱 0 3.影响:唐朝国势由盛转衰;
③社0会风气兼容并包,受西北少数民族的影响,刚健豪迈的尚武风气盛行一时
0
盛唐气象——唐诗 文字史料篇
阅读下列名句,你能根据风格分辨出这是谁写的吗?并说明理由
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
李白 杜甫
李白的诗飘逸洒脱,充满 想象力和感染力,具有浪 漫情怀,他有“诗仙”的 美誉
1.吐蕃:我国古代对外旅或异国人的泛称;“胡”是我国古代对北方和西 部各族的称呼
2.唐代周边0 少数民族向汉族学习农业耕作技术总是少数民族的音乐、服饰、 饮食0 、0 骑马在汉族广泛流传,各民族相互交融,共同发展
0
民族交往与交融的史实及方式
史实
方式
1、唐太宗反击东西突厥 2、唐玄宗封渤海国首领为渤海郡王,封回 纥首领为怀仁可汗,封南诏首领为云南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