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与非糖尿病性脑梗塞的临床对照分析
糖尿病与脑梗塞的相关性研究

[ ] 席刚, 4 侯东哲, 刘芳, 陆彤, 李毅, 张春时. 糖尿病合并急性 心肌梗死和缺血性脑梗塞患者血浆 纤溶成分 与血脂水平 的 变化 [ ] 中国慢 性病 预 防 与控制 ,02 ( )5 J. 20 ,1 :8 [ ] 许 文灿 , 5 陈慎 仁 , 陈永 松 等. 尿 病 并脑 梗 死 的 发病 和 预 糖 后 与血脂 的关 系[ ] 医师进 修 杂 志 , 0 , ( )3 J. 2 52 1 :2 0 8 [ ] 马炳 生. 尿 病对 脑 梗 塞 影 响 的 临 床 研 究 [ ] 现 代 保 健 6 糖 J.
【 中图分类号】 57 1 R 8.
【 文献标识码】 B
【 文章编号】06—15 (00 0 0 5 O 10 99 2 1 )3— 0 8一 1
13 治 疗方 法 : 均 给予 吸 氧、 司 匹林抗 血小 板凝 聚 , . 两组 阿 前 列地 尔改 善脑 微 循 环 , 橼 酸 雷 尼 替 丁 保 护 胃粘 膜 , 枸 门冬 氨 酸 钾镁 改善 水 电解 质 平 衡 , 对 症 予 脱 水 、 血 压 、 血糖 、 并 调 调 抗 感 染等 常规 治疗 。肢 体 功能 障 碍 者早 期被 动 活 动 恢复 功 能位 。 糖尿病组用胰岛素降糖 , 使空腹血糖维持在 8 3 1 1 m l 。 . —1.m o L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平 显著 高于非 糖尿 病组 ( 0O ) 两组 治 疗后 神 经功 能 缺 损 评分 值 均 较 治疗 前 明显 改善 , 糖 尿 病 组 改 善 度 更 大 ( < .1 。 P< .1 。 非 P 0 O ) 糖 尿病 组 总有 效率 为 7 .3 , 58 % 非糖 尿病 组 9 .7 。糖尿 病 组 出现 并发 症 的比例 显 著 高于非糖 尿 病组 。结论 : 62% 糖尿 病 患者 的肥 胖 、 高血糖 、 高血脂 与 脑梗 塞的 发病 密切相 关 , 尿病 患 者发 生脑 梗 塞后 预后 较 非糖尿 病 患者 差 。 糖 【 关键词】 糖尿病; 塞 脑梗
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125例临床分析论文

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125例临床分析【摘要】目的分析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的临床特征,并探讨相关影响因素对预后的影响,为其防治提供依据。
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将65例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dmci)与60例非糖尿病脑梗死(ndmci)进行危险因素、临床特点等进行比较。
结果dmci组血糖、血脂水平、高血压及冠心病发病率较ndmci组显著升高,统计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dmci组女性患者较ndmci 组明显增多,而两组发病年龄、脑梗死部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疗效及预后dmci组低于ndmci组。
结论血糖、血脂代谢紊乱是脑血管病的两个重要危险因素,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
【关键词】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脑血管病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6103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2898-01糖尿病作为脑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对其发病起着重要的作用。
2010——2012年,我院收治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65例和非糖尿病脑梗死患者60例。
现将其危险因素、临床表现、脑梗死病灶特点和预后进行分析,并探讨血糖、血脂水平对预后的影响。
1 研究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连续收集2010——2012年入院患者,经头部ct或mri确诊为脑梗死125例,其中男性64例,女性61例,年龄为31-86岁,平均年龄6236±724岁。
按照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并排除血管炎、血管畸形及严重心、肝及肾功能衰竭等患者,分为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组(dmci)65例,非糖尿病脑梗塞组(ndmci)60例。
12 方法所有患者均于入院后24h内空腹采血,常规测定血糖、血脂等指标。
临床神经功能损伤分型按照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评分标准分为轻型(0-15分),中型(16-30分)和重型(31-45分)。
住院期间给予改善脑代谢、减轻脑水肿、控制血糖及对症支持治疗。
合并糖尿病的脑梗塞临床特点及分析

尿病 组进 行配 对分 析也 发现 , 两组 间病 变血 管数 量 、
cnrl ujcs A ado,9 78 ()5 0 ot bet m JC ri 1 9 , 5: 5 os . l 0
2胡 雪 松 。 准 , 卫 华 . . 心 病 合 并 2型糖 尿 病 与 非 糖 尿 病 患 者 虞 方 等 冠
的 冠状 动 脉造 影 配对 分 析. 中 国介 入 心 脏 病 学 杂 志 ,0 2,0 4 : 20 1 ( )
维普资讯
江 西 医药 2 0 0 7年
第4 2卷 第 1 期 1
究结果 互相 矛盾 【 】K vn等【 卜5 e i 5 】 对美 国心肺 血 液研 究 所等 l 6个 中心 注 册 的共 2 1 合 并 2型 糖 尿 病 的 8例 冠 心 病 患者 与 1 8 8 3例 非糖 尿 病 患 者进 行 冠 状 动 脉 造 影 比较发现 , 然两组 患 者左 室射 血分数 相 同 ( 虽 平
B md等阐 5 e 对 4例合 并 2型糖 尿病 的冠 心病 患 者 与非 糖尿 病患 者 3 8 通 过冠 脉造 影 分 析发 现 . 5例 两组 问在病 变 血管 支数 、病变 血管 狭窄 程 度等 方 面 差异 无统 计学 意 义 胡雪 松等嘲 过对糖 尿 病与 非糖 通
a e i p t n sT e a i n l atl n n b o d n t u e e c t - b tc a i t . h n t a h r, g a d l t
丁苯酞治疗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的效果研究

丁苯酞治疗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的效果研究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选取100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50例为实验组,接受丁苯酞治疗,另外50例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
两组患
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等基本情况均无显著差异。
实验组的患者口服丁苯酞片,每日一次,剂量为每次2毫克。
对照组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包括控制血糖、抗血小板、抗凝等治疗
措施。
研究结果:
经过治疗4周后,实验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较对照组更好。
实验组的平均空腹血糖
水平为6.8毫摩尔/升,而对照组为7.5毫摩尔/升。
两组患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82%,而对照组为68%。
实验组的患者在脑功能恢复方面也较对照组更好。
实验组患者的国际神经功能评分(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实验组为3.8分,对照组为4.5分(P<0.05)。
同样,实验组的患者在脑血流灌注方面表现更好,平均流量为42.5 ml/100g/min,而对照组为39.6 ml/100g/min。
两组患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以上研究结果表明,丁苯酞能够有效治疗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具有良好的血糖控
制和脑功能恢复效果。
丁苯酞还能降低血液粘稠度和血小板聚集率,改善脑血流灌注。
丁
苯酞是治疗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的有效药物之一。
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验证其长期疗
效和安全性。
糖尿病并脑出血与非糖尿病并脑出血对比分析

糖尿病并脑出血与非糖尿病并脑出血对比分析
谭小平
【期刊名称】《中国乡村医药》
【年(卷),期】2012(19)4
【摘要】@@ 我们将本院收治的脑出血患者按是否伴有糖尿病分为糖尿病组与非糖尿病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脑出血量及预后.现将结果报道如下:rn1 临床资料rn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 年3 月至2010 年11 月住院治疗的脑出血患者317 例,选择其中病历资料齐全的94 例,其中糖尿病脑出血31 例(33.0%),非糖尿病脑出血63 例(67.0%).
【总页数】1页(P12)
【作者】谭小平
【作者单位】浙江玉环县红十字医院,317602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糖尿病性脑出血与非糖尿病性脑出血的临床诊断与治疗 [J], 田振宇
2.分析糖尿病性脑出血与非糖尿病性脑出血治疗的疗效 [J], 王小林;王桂峰;张薇;王晶;刘帅
3.糖尿病性脑出血与非糖尿病性脑出血的临床分析 [J], 张胜冬
4.探析临床诊断治疗糖尿病性脑出血与非糖尿病性脑出血的效果 [J], 刘海娟
5.糖尿病性脑出血与非糖尿病性脑出血的临床诊断与治疗观察 [J], 李银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糖尿病与脑梗塞

糖尿病与脑梗塞糖尿病与脑梗塞关系密切,是脑梗塞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脑梗塞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指因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所导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
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发生脑梗塞,患病风险比普通人高几倍,主要发生于Ⅱ型糖尿病患者。
这类人不仅容易发生脑梗塞,也容易发生心肌梗塞,都属于血管并发症。
一、常见症状糖尿病患者出现的脑梗塞症状与单纯的脑梗塞症状相同,根据发病部位和轻重程度不同,表现为语言障碍、肢体障碍、意识障碍等。
轻度的脑梗塞仅表现为头晕、思路不清晰等,容易被忽视,症状比较严重的脑梗塞表现为瘫痪、说话不流利、昏迷等。
(1)主观症状头痛、头昏、头晕、眩晕、恶心、呕吐、运动性和(或)感觉性失语甚至昏迷。
(2)脑神经症状双眼向病灶侧凝视、中枢性面瘫及舌瘫、假性延髓性麻痹,如饮水呛咳和吞咽困难。
(3)躯体症状肢体偏瘫或轻度偏瘫、偏身感觉减退、步态不稳、肢体无力、大小便失禁等。
二、如何预防对于任何一种糖尿病并发症,最好的治疗方式就是做好预防,不并发就是最好的手段:1、糖尿病患者要严格控制饮食,坚持降糖治疗,使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糖尿病患者血压应控制在≤130/85mmHg;2、高血压患者应长期药物治疗,定期测血压,使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3、高血脂患者应进行降脂治疗;4、定期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查,血粘稠度过高者,需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5、定期心脏检查,特别注意心功能变化及心律失常,改善心脏供血,防治冠心病;6、对突发头痛、头昏、眩晕、记忆力力减退、反应迟钝、遗忘、视物不清、面部发麻等症状,应提高警惕,尽早到医院做头颅CT,以便早发现早治疗。
三、糖尿病并发脑梗塞时如何应对1、一旦发现身体有不适感,应该立刻去医院检查。
确诊并发脑梗死后,首先,要把血糖控制好;其次,多运动、控制好体重、戒烟、戒酒等。
2、诱发脑梗塞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年龄、性别、是否合并其它疾病,比如糖尿病等。
其中年龄、性别等因素无法改变,但若是本身有糖尿病,我们则需要调整的我们的血糖,尽力保持血糖的平稳,不发生大的波动和严重低血糖的情况。
老年糖尿病性脑梗塞患者临床分析

老年糖尿病性脑梗塞患者临床分析[摘要]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与脑梗塞发病的影响情况。
方法选择72例老年糖尿病性脑梗塞患者,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同时给予扩血管、降低血粘度和对症处理。
结果两组患者梗塞面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治疗前后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20 mm)30个,多个梗塞灶(发生2个以上梗塞灶)21个。
同时诊断为糖尿病。
其中男44例,女28例,年龄66~83岁,平均72.8岁,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头痛、头昏、恶心、呕吐、肢体麻木等症状。
其糖尿病病程在1~25年,平均12.3年,入院时血糖水平为:7.56~50.3 mmol/l,平均12.8 mmol/l。
同时选择同期收治的72例非糖尿病脑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其中男43例,女29例,年龄65~81岁,平均71.6岁。
1.2 方法所有患者均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同时给予扩血管、降低血粘度和对症处理。
1.3 糖尿病诊断标准①空腹血浆葡萄糖(fpg):fpg<6.0 mmol/l(110 mg/dl)为正常,≥6.0~<7.0 mmol/l(≥110~<126 mg/dl)为空腹血糖受损(ifg),≥7.0 mmol/l(126 mg/dl)为糖尿病,需另1 d再次证实。
②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中2 h血浆葡萄糖(2hpg):2 hpg<7.8 mmol/l(140 mg/dl)为正常,≥7.8~<11.1 mmol/l(≥140~<200mg/dl)为igt,≥11.1 mmol/l(200 mg/dl)为糖尿病,需另1 d 再次证实。
③糖尿病的诊断标准:糖尿病症状+随机血糖≥11.1 mmol/l(200 mg/dl),或fpg≥7.0 mmol/l(126 mg/dl),或ogtt 中2 hpg≥11.1 mmol/l(200 mg/dl)。
症状不典型者,需另1 d再次证实[1]。
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的临床特点及预后的关系探讨

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的临床特点及预后的关系探讨作者:陈兰燕来源:《中外医疗》 2014年第1期陈兰燕洛阳市第二中医院,河南洛阳471003[摘要] 目的探讨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的临床特点以及预后关系,为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选取该院所收治的65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入院的65例未患有糖尿病的脑梗塞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影像资料、临床特点、治疗以及预后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就影像学方面而言,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在梗塞多发性、预后情况、病情的进展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具有病情较重、病情易进展、致残率相对较高,糖尿病作为一种引发急性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在对脑梗塞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一定要对其血糖水平进行有效地控制,确保患者的血糖水平始终处于一个较为正常的范围内。
此外,在对脑梗塞患者进行治疗时,还必须对患者给予高脂血症、降低血液粘稠度、控制血压等常规治疗,此类治疗对脑梗塞的预防以及治疗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糖尿病;脑梗塞;临床特点;预后情况[中图分类号] R58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1(a)-0044-02随着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糖尿病已经逐渐成为了继肿瘤、脑血管病之后对人类的生命健康存在严重威胁的第三类危害疾病[1]。
糖尿病的患者人数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2]。
为了对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的临床特点以及预后情况有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探讨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的临床特点以及预后关系,该院选取2011年4月—2013年5月期间收治的65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以及65例未患有糖尿病的脑梗塞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该院所收治的65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作为观察组,其中有女23例,男42例,所有患者的年龄为46~83岁,平均年龄为(52.4±7.9)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糖尿病与非糖尿病性脑梗塞的临床对照分析
发表时间:2016-08-04T14:55:56.333Z 来源:《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年第2卷第4期作者:黄铁梅
[导读] 对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应及时进行诊断,并根据诊断结果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梨园医院神经内科 430000
【摘要】目的对糖尿病与非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探讨。
方法以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47例非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作为对照组,以我院同期收治的51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作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观察组患者再发性梗塞、多发性梗塞、大面积梗塞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出血性梗塞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4.12%,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6.60%,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对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应及时进行诊断,并根据诊断结果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的病情风险,促进患者康复。
【关键词】糖尿病;非糖尿病;脑梗塞
[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5018(2016)04-083-01
近年来,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逐年升高,糖尿病人数逐年增多。
糖尿病病程较长,合并基础疾病复杂,给患者的健康及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威胁[1]。
脑梗塞为糖尿病常见性并发症,糖尿病患者缺血性脑梗塞的发生率高于血性脑梗塞,其中以多发性腔隙性梗塞最为常见。
针对上述情况,本文对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47例非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与51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进行随机对照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我院在2014年1月~2015年10月共收治47例非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26例,女21例;年龄为45~81岁,平均年龄为(68.4±6.3)岁。
以同期我院收治的51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男33例,女18例;年龄为41~84岁,平均年龄为(65.9±6.2)岁;病程为3~18年,平均年龄为(10.77±3.1)年。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检测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测量血压,在次日清晨空腹状态下行静脉采血,并行颅脑CT检查。
1.2.2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行抗血小板凝集、控制血压、降低血黏度、解痉、调脂、调整水电解质失衡及代谢紊乱等治疗。
根据患者的梗塞面积行消除脑水肿治疗。
观察组患者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胰岛素注射治疗或口服降糖药治疗,纠正酮症酸中毒,预防泌尿系统与呼吸道感染。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脑梗塞类型做好记录,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2]:显效:脑梗塞面积明显减少,各检查指标均恢复正常;有效:脑梗塞面积有所减少,各检查指标均有所改善;无效:脑梗塞面积及检查指标没有改善,甚至加重。
治疗有效率为显效率与有效率之和。
1.4统计学处理
将所得数据录入SPSS22.0软件包进行处理分析,对计数资料以X2进行检验,以例数百分比的形式表示,对计量资料已t进行检验,以X±S的形式表示,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脑梗塞类型比较
观察组患者再发性梗塞、多发性梗塞、大面积梗塞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出血性梗塞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如表1所示。
3讨论
糖尿病性脑梗塞为糖尿病常见性并发症,发生率居糖尿病并发症首位,临床研究指出,糖尿病患者脑梗塞的发生率比非糖尿病患者要高[3]。
因它们致病因素不同,临床症状、治疗及预后不同。
糖尿病和并脑梗塞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梗塞范围较小,经CT扫描检查大多患者存在多发性腔隙性脑梗塞,很多患者缺乏典型临床症状,或轻偏瘫。
高血糖为脑血管并发症、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高血糖会导致血液粘稠度升高,损伤内皮细胞,血小板于受损内皮细胞黏附聚集,导致血流速度缓慢,容易形成血栓,从而引发缺血性脑卒中。
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的临床特点主要为:脑梗塞面积较小,且多为中小梗塞,经CT检查显示大多患者为多发性脑梗塞。
糖尿病病情会随病程不断延长而加重,会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引发微小血栓,从而导致脑梗塞。
对上述患者,应以降糖药物治疗,或以胰岛素注射的方式控制血糖,并对基础疾病进行对症处理。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再发性梗塞、多发性梗塞、大面积梗塞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出血性梗塞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观察组患者的疾病类型具有多发性、再发性及大面积的特点。
在治疗有效率方面,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4.12%,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6.60%,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对脑梗塞患者及时诊断、科学处理具有重要价值。
综上所述,对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应对及时诊断病情,根据患者病情制定治疗方案,以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改善患者预后,促进患者康复。
参考文献:
[1]伍华.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和缺血性脑梗塞患者血脂水平的临床观察[J].淮海医药,2014,26(2):251-252
[2]邹继红,寿伟璋,史兆荣,等 2型糖尿病血小板活化物质表达与脑梗死的关系[J].实用老年医学,2013,16(5):103-104
[3]梁文龙,赵晓东,王淑娟.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的病变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19(8):184-185
作者简介:黄铁梅出生年月:1984-1 性别:女学历:本科职称:护师研究方向:护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