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园林植物分类学基础知识
园林植物分类

(2) 哈钦松系统
是英国植物学家哈钦松于1926年在《有花植物科志》一书 中提出的。是在边沁—虎克的分类系统以及美国贝西 (Bessey)的系统为基础发展而成。为毛茛学派,即真花学 说的代表。
他认为: ①两性花比单性花原始;花各部分分离、多数的, 比连合、定数较为原始;花各部螺旋状排列的,比轮状排列 的为原始;木本较草本为原始。 ②他还认为被子植物是单 元起源的,双子叶植物以木兰目和毛茛目为起点,从木兰目 演化出一支木本植物,从毛茛目演化出一支草本植物,认为 这两支且平行发展的; ③无被花、单花被则是后来演化过 程中蜕化而成的;柔荑花序类各科来源于金缕梅目。 ④单 子叶植物起源于双子叶植物的毛茛目。
单花被的葇荑花序类(如胡桃目、山毛榉目) --→ 二层花被的离瓣花类(如毛茛目、蔷 薇目等) --→ 花瓣连合的合瓣花类(如柿目、 杜鹃花目等)。
将无被花、单被花和离瓣花类归入“原始花被 亚纲”,而合瓣花类为“后生花被亚纲”。
• 认为单子叶植物单独起源于假想的原始被子植 物,因而起初把单子叶植物放于双子叶植物之 前。但以后经多次修订,已将单子叶植被移到 双子叶植物后。
(5) 藤木类(攀援垂直绿化树类)
指各种缠绕性、吸附性、攀缓性、钩搭性等茎枝 细长难以自行直立的木本植物。
Parthennocissus tricuspidata
(6) 植篱及绿雕塑类(绿篱树类) 植篱又称绿篱、树篱
按观赏特点可分为
▪花篱 Rosa chinensis ▪果篱 Pyracantha fortuneana ▪刺篱 小檗、火棘 ▪彩叶篱
(2)庭荫树 又称绿荫树
以遮荫为目的
Planatus acerifolia
Cinnamomum camphora
第一章园林树木的分类(学时

总论第一章园林树木的分类自然界的植物约有50余万种,人们为了研究和应用上的方便,常将其按不同标准分成若干类。
总的来说,这些分类方法可分成两类:自然分类系统:根据植物界的亲缘关系和由低级到高级的系统演化关系分类。
多在理论学科中使用。
人为分类系统:根据人为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着眼于人们使用时的方便。
多用于应用学科中。
在园林树木学课程中,这两类分类方法都要用到,下面将分别作一下简要介绍。
第一节植物自然分类法的基本知识植物分类学是植物学中一门基础学科,主要研究不同植物类群的起源、发展和进化的规律。
依据植物的系统进化关系,将植物分门别类,便于研究,也便于识别和应用。
一、植物自然分类的方法自然分类的方法,一般采用如下一系列分类单位:界、门、纲、目、科、属、种。
有时也设亚门、亚纲、亚目、亚科、亚属、亚种和变种等。
其中“种”为基本单位,然后集中相近的种为属,相近的属为科,相近的科为目等等,最后形成一个完整的自然分类系统。
本课程中经常用到的是其中的“科”、“属”、“种”、“亚种”、“变种”、“变型”等。
下面再明确一下这几个基本概念:“种”(Species):是在自然界中客观存在的一种类群,这个类群中的所有个体都有着极其近似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生态特性,个体间可以自然交配产生正常的后代而使种族延续,它们在自然界又占有一定的分布区域。
客观存在一类群,形态特性极相近。
个体交配延后代,自然地域有区分。
“种”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它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长期的种族延续中,它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所以在同种内会发现一些具有相当差异的集团,按照差异的大小,又可分为:亚种(Subspecies):除了在形态构造上与原种有显著不同的特点外,在地理分布上也有一定较大范围的地理性分布区域。
变种(Variety):虽然在形态上有显著变化,但没有明显的地带性分布区域。
变型(Form):是指在形态特征上变异比较小的类型。
如花色的不同、刺的有无等。
种虽具有稳定性,种下变异也发生。
唐明--园林植物分类基础-绪论

园林植物分为木本园林植物和草本园林植物两大 类。此外还包括蕨类、水生、仙人掌多浆类、食虫 类等植物种类。 其中:
木本性质的称观赏树木或园林树木(举例)。 草本习性的泛称花卉(举例)。
3 园林植物的作用
• 美学功能 • 生态作用 • 经济作用
美学功能:
构成主景、完善作用、统一作用、强调作用、识别 作用、软化作用、框景作用。
是相对于动物而言的。目前没有一条独立的标准可 用来将一切植物与一切动物划分开来,但若干特征 综合起来却可作为划分这两大类生物的一般基础:
(1)多数植物固定生活,而动物具移动能力,但是,低等 植物则可以运动。
(2)多数植物具有相当坚固的纤维素结构的细胞壁。 铁木
(3)多数植物具有丰富、持久而活跃的胚性组织。 蝴蝶兰组培快繁
3. 类型丰富
环境复杂,气候多变,众多的变异类型
杜鹃花(Rododendron)
世界总数:900种 中国总数:530种 中国种占世界:58.9%
牛皮杜鹃—10-25厘米
大树杜鹃—可达25米
映山红
水红杜鹃
露珠杜鹃
大白杜鹃
爆仗杜鹃
团花杜鹃
腋花杜鹃
4. 品质优良、特色突出
遗传多样性丰富,奇异品种多,品质优良
五、软化作用
植物的枝叶呈现柔和的曲线,不同植物的质地、色彩在视觉感受上有着 显著差别,园林中经常用柔质的植物材料来软化生硬的几何式建筑形体,如 基础栽植、墙角种植、墙壁绿化等形式。一般体型较大、立面庄严、视线开 阔的建筑物附近,选干高枝粗、树冠开展的树种;在玲珑精致的建筑物四周, 选栽一些枝态轻盈、叶小而密致的树种。
目的: 通过园林植物分类基础的学习,在了解本
课程的一般理论基础上,重点掌握分类学方 法,培养鉴定树种的实践经验和能力,为学 习风景园林打下好的专业基础。
风景园林师《园林植物与生态》(第一章 园林植物基础知识)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园林植物基础知识●第一节园林植物的生长发育●一、园林植物生长发育的三个阶段●种子及种子萌发时期——从卵细胞受精开始到种子萌发以前的时期。
●受精以后●受精卵→胚胎●胚珠→种子→(经过休眠后)(适宜的环境:水分、温度、氧气等)→萌发成幼苗●※休眠的长短与萌发的具体外界条件各不相同●营养生长——从幼苗生长开始到花芽分化以前的时期。
●种子萌芽后形成具有根、茎、叶的幼苗。
●初期——生长量小、速度快、对土壤水分和养分吸收的绝对量不多,但要求严格。
●中后期——进入根茎叶的旺盛生长期。
●生殖生长——从花芽分化开始到种子形成的时期。
●一段时间的营养生长后→内部因素(激素)+外界环境(温度、光照)的诱导→植物体茎间的分生组织形成花芽→经过开花、传粉、受精作用→产生新一代种子●二、园林植物生长发育的规律性●生长特点——慢-快-慢“S”形曲线规律变化●年周期表现最明显的是——生长期和休眠期●一年生花卉:春天萌发后,当年开花结实后死亡。
年周期即为生命周期●二年生花卉:秋播后,以幼苗越冬休眠或半休眠●多年生宿根和球根花卉:开花结实后,地上部分枯死,地下贮藏器官进入休眠●园林树木:多以冬芽休眠。
●三、园林植物生长的相关性●1、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依赖——根深叶茂、本固枝荣●地下部分依赖于地上部分的光合产物+生理活性物质●地上部分依赖于地下部分吸收的水分、矿质元素及合成的细胞分裂素等●制约——旱长根、水长苗●缺水——地下部分照常生长;地上部分生长受到抑制●水多——土壤透气性差,地下根的生长受到抑制;地上部分旺盛●2、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依赖——互为基础●制约——营养物质的争夺●3、顶端优势●顶端优势——一般来说,植物的顶芽生长较快,而侧芽的生长侧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主根和侧根之间也有类似的现象。
这种顶端生长占优势的现象叫做顶端优势。
●顶端优势的强弱——与植物种类有关:松杉柏等裸子植物强,形成宝塔形。
●调节植物株型●松杉柏:保持顶端优势。
园林植物学复习资料

园林植物学复习资料名词解释:1园林植物:园林树木和花卉的总称。
指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适用于室内外装饰,美化环境,并丰富人们生活的植物。
2园林树木:凡栽植应用于园林中的木本植物,包括乔木,灌木和藤木.3(网)花卉:指具有观赏价值的草本植物外,还包括草本或木本的地被植物,开花乔木或盆景的总称。
4一年生花卉:生活在一年之内,当年播种,当年开花结实。
当年死亡。
5二年生花卉:生活期跨越两个年份,一般是秋季播种,到第二年春夏开花,结实直至死亡。
6多年生花卉:个体寿命超过两年,能多次开花结实。
7(网)气生根:指生长在地面以上空气中的一种变态根。
8园景树:凡是在园林中应用的作为园林局部的中心景物,形成特殊景观效果的树9、庭荫树:指栽培在园林绿地中,取其绿荫,兼顾观赏是树木。
10行道树:栽植在街道两旁,为人和车辆提供遮阴,同时美化街景的树木。
行道树是城乡绿化的骨干树,能统一组合城市景观,体现城市与道路特色,创造宜人的空间。
11(网)草本植物:一年生、二年生或多年生的结种子的草质的或保持草质的植物。
12(网)木本植物:木本植物是指根和茎因增粗生长形成大量的木质部,而细胞壁也多数木质化的坚固的植物。
13(网)节与节间:(节间:茎的节与节之间的部分)14叶序:叶在茎或枝条上的排列方式叫叶序。
15花序:花序是指花在花序轴上的排列方式。
16孤植:要求树种姿态优美,或具有美丽的花朵或果实。
17对植:用两株或两丛相同或相似的树按一定的轴线关系有所呼应地在构图轴线的两边栽植。
18列植:将植物按一定的株行距进行种植,如行道树、绿篱、林带的树木栽植,树种要求单一,突出植物的整齐之美。
19宿根花卉:地下部分正常不发生变态的花卉植物.20(网)园林植物的配植:园林植物是园林工程建设中最重要的材料。
植物配置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园林工程的质量及园林功能的发挥。
园林植物配置不仅要遵循科学性,而且要讲究艺术性,力求科学合理的配置,创造出优美的景观效果,从而使生态、经济、社会三者效益并举。
(完整)园林绿化基础知识

园林绿化基础知识一、园林植物分类园林植物材料包括木本和草本。
木本植物即常指的“树木";草本植物即常指的“花卉”和草坪植物。
(一)树木的生长类型分类1。
乔木类:树体高大(通常6m至数10m),具有明显的高大主干。
又可依其高度而分为伟乔(31m以上)、大乔(21-30m)、中乔(11—20m)和小乔(6-10m)等四级.本类又常依其生长速度而分为速生树(快长树)、中速树、缓生树(慢长树)等三类。
2。
灌木类:树体矮小(通常在6cm以下),主干低矮,不明显,有时基部处发出数个干。
3.藤本类:能缠绕或攀附它物而向上生长的木本植物。
依其生长特点又可分为绞杀类、吸附类、卷须类等。
4.匍地类:干、枝等均匍地生长,与地面接触部分可生长出不定根而扩大占地范围,如沙地柏等。
(二)园林树木按用途分类1.独赏树又称独植树、孤植树、赏形树或标本树。
2.庭荫树又称绿荫树,是指植于庭院和公园中以取其绿荫,为游人提供遮荫纳凉为主要目的的树种。
3。
广义行道树是指在城乡道路系统两侧栽植应用的树木.历史沿袭的行道树的概念是狭义的,和是指为行人提供遮阴纳凉的行道树,栽植高大的乔木。
4群丛是指数株到十几株乔灌木丛植或群植组合而成的植物景观。
大型的群丛乔灌木的总数可达20-30株之多。
5。
片林是指在城市风景区较大范围的成片、成块大量栽植乔灌木所构成的森林景观.6.藤本植物是指茎长而细弱,不能独立向上生长,必须缠绕或攀缘他物才能伸展与空间的植物,如葡萄、紫藤、爬山虎等.7.绿篱就是指利用树木密植,代替篱笆、栏杆和围墙的一种绿化形式,主要起隔离维护和装饰园景的作用.8。
绿篱的种类很多,从形式来分,有自然式和规则式两类,依观赏性质来分,有花篱、果篱、刺篱和普通绿篱等:按高度来分,有高篱、中篱和矮篱之别.绿雕塑又称造型树.即根据认为的创意,通过攀扎和修剪的手段,将观赏树木整姿为动物或特定含义的景物,如龙、鸡、鹤、虎、迎客松等的形态,以追求象形之美。
1-1_园林树木的分类

★2种以上的观赏特性,其一为主。 1 花木类-观花树种:
花朵秀美,以观花为主要目的。 如月季-樱花-玉兰。
2 果木类-观果树种: 果实色泽鲜艳-果形奇特-挂果期长。 如佛手-柑橘-火棘。
二、按观赏特性分类
3 叶木类-观叶树种: 叶形、叶色美丽。 如叶形:龟甲冬青、马褂木、羊蹄甲。叶色:春叶—石楠;秋叶—
第一章 园林树木分类
平行检索表举例(注意:每个数字只能出现2次) 1. 单叶………………………………………………2 1. 复叶………………………………………………4 2. 花单生……………………………………………3 2. 花多朵排成花序………………………………香樟 3. 花白色………………………………………白玉兰 3. 花紫色………………………………………紫玉兰 4. 一回羽状复叶……………………………… 香椿 4. 二至三回羽状复叶………………………… 苦楝
●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 ✓ 分9个亚种,我国5个。叶片着生方式、腺鳞颜色、果实形
状、枝刺等不同;各自具有较大分布区。 ✓ 中国沙棘(ssp. sinensis)产西北、华北至四川西部; ✓ 云南沙棘(ssp. yunnanensis)产云南西北部、西藏拉萨以东
以及四川宝兴、康定以南; ✓ 中亚沙棘(ssp. turkestanica)产新疆以及塔吉克、吉尔吉斯
冷杉
B光
a喜光树种(阳性树种):马尾松、合欢 b耐荫树种(阴性树种):云杉、冷杉、铁杉 c中性树种:榆树、朴树、七叶树
C 水分 a旱生树种:相思树、木麻黄、山槐、合欢 b湿生树种:水松、落羽杉 c中生树种
合欢
园林必备知识点总结大全

园林必备知识点总结大全一、植物学知识1. 植物分类学(1) 植物的分类标准:植物的形态、生活史和遗传特征(2) 植物的分类等级:门、纲、目、科、属、种(3) 主要的植物分类:如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的分类等2. 植物形态(1) 植株的形态特征:生长习性、树干、叶片、花朵、果实等(2) 植物的习性:如灌木、乔木、攀援植物等3. 植物生理学(1) 光合作用(2) 呼吸作用和气体交换(3) 植物的水分运输和营养吸收4. 植物生活史(1) 植物的生命周期:种子发芽、幼苗生长、开花授粉、结果结实(2) 植物的繁殖方式: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5. 植物生态学(1) 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如碳循环、氧气释放、水循环(2) 植物的生态适应性6. 常见园林植物(1) 常见树木树种:如柳树、白蜡树、槐树、法国梧桐、水杉等(2) 常见草本植物:如牵牛花、鸢尾花、地被植物等二、土壤学知识1. 土壤的组成和性质(1) 土壤的颗粒组成:砂土、粉土、壤土等(2) 土壤的孔隙结构:大孔隙和小孔隙(3) 土壤的肥力:有机质含量、养分含量等2. 土壤理化性质(1) 土壤的颜色和质地(2) 土壤的酸碱度:PH值(3) 土壤的肥力和持水性3. 土壤生物学(1) 土壤中的微生物(2) 土壤中的动物:如蚯蚓、蝼蛄等4. 土壤改良(1) 土壤的施肥和施药(2) 土壤的翻耕和松土(3) 土壤的保护和恢复5. 土壤与园艺栽培(1) 土壤对植物生长的影响(2) 土壤肥力对植物品质的影响三、园林设计1. 园林设计基础知识(1) 园林设计原则:自然、艺术、实用(2) 园林设计方案:平面布局、植物配置、景观构建等2. 园林设计元素(1) 园林的空间构成:景观、庭院、树林、水体、建筑等(2) 园林的景观特色:如中式园林、西式园林、现代园林等3. 园林植物配置(1) 植物的选材原则:环境适应性、景观效果、经济性等(2) 园林植物的布局和构图4. 园林水体设计(1) 水景设计:喷泉、人工湖、溪流、水塘等(2) 水生植物配置5. 园林灯光设计(1) 园林照明的原则:照明方式、照明区域、灯光配色等(2) 园林夜景的设计6. 园林材料及构造(1) 园林石材:石阶、石桥、石台面等(2) 园林木材:木栈道、木亭、木栏杆等(3) 园林的金属构造:铁艺门、铁艺栏杆等7. 园林施工和养护(1) 园林施工工艺:浇水、翻土、栽植、修剪等(2) 园林养护管理:植物修剪、草坪修剪、植物病虫害防治等四、园艺学知识1. 园艺栽培知识(1) 园艺作物的选种和育种(2) 园艺作物的栽培技术:如施肥、浇水、修剪等2. 园艺设施(1) 棚室的构造和作用:温室、冷棚、蔬菜大棚等(2) 园林设施的管理和维护3. 园艺技术(1) 园艺技术的研究和应用(2) 新型园艺技术:如水培、空中园艺、绿墙技术等五、园林生态学1. 生态环境保护(1) 园林对生态环境的影响(2) 生态园林的建设原则2. 生态景观(1) 生态景观设计原则(2) 生态公园建设3. 生态修复(1) 土壤污染治理和修复(2) 生态植被的修复六、园林管理1. 园林规划(1) 园林用地规划(2) 园林景观规划2. 园林公园管理(1) 公园绿化管理(2) 公园设施和设备的维护3. 园林绿化(1) 城市绿化规划和实施(2) 园林建设项目的管理和维护4. 园林景区管理(1) 景区植被的维护和管理(2) 景区环境的整治和保护七、园林美学1. 园林文化(1) 园林的历史渊源(2) 不同地域的园林文化特色2. 园林艺术(1) 园林设计艺术(2) 园林植物艺术3. 园林规划(1) 园林规划的审美要求(2) 园林设计的美学原则以上所提及的园林必备知识点是园林工作者所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园林工作者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相关理论和技术,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为园林设计、建设和管理工作提供更好的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讲园林植物分类学基础知识
唐岱(教授)
西南林业大学园林学院*************
绪论
•植物识别方法:
1、植物学知识(植物形态学;植物分类学)
2、实践经验(看、摸、嗅、尝、比)。
•需掌握的植物学知识——植物外部形态学知识。
•主要参考书:
•1、植物学(形态学部分);
•2、园林植物分类学;植物分类学;园林树木学(分类学部分)
一、植物的种和品种
1.种的概念与特征
种是植物分类学上的基本单位,是具有相同的形态学,生理学特征和一定自然分布区的植物群(种群)。
同种个体间有相同的遗传性状,都能彼此传粉交配产生后代。
不同的种个体则一般不能传粉交配产生种子,即杂交产生后代(在植物中人工和自然杂交,特别人工杂交常有发生)。
2.品种
品种(Cultivar,缩写成cv.)是栽培植物的基本分类单位。
(1)品种概念
品种是人工为一专门目的而选择,具有一致而稳定的明显区别特征,而且采取适当的方式繁殖后,这些区别特征仍能保持下来的一个栽培植物分类单位。
园艺栽培的往往是品种而不是种。
(2)品种的一般属性
品种不存在于野生植物中,是人们通过人工育种方法所获得的栽培植物的性状一致的经济植物类型。
作为生产资料,凡栽培越久,分布越广,经济价值越高的植物,品种就越多。
例如现代月季、菊花理论上有上万个品种。
二、园林植物分类方法
1.分类的必要性与基本方法
(1)必要性:
•从研究和认识、生产和消费的角度,都需要对纷繁复杂的园林、园艺植物进行归纳分类。
研究、识别、繁育、应用植物的基础。
•统一概念,避免植物同物异名、同名异物的混乱。
•便于国际交流和行业内交流
(2)植物分类基本方法:总体上,植物分类方法有两个基本体系。
一是植物学分类法,二是实用分类法。
2、植物学分类法
(1)植物分类法与植物分类系统概念与特征
植物学分类法:又称自然分类法,是根据植物之间的亲缘关系进行分类的方法。
植物分类系统:按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等级单位组成的植物分类系统。
(2)分类的方法
植物分类学家以种作为分类基本单位和分类的起点,根据相似程度大小和亲缘关系远近。
集合相近的“种”于一属。
将特征类似的“属”集合为一“科”。
将类似的“科”集合为一“目”。
类似的
1
“目”集合为一“纲”。
再集“纲”为“门”,集“门”为“界”。
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由界、门、纲、目、科、属、种等级单位构成的植物学分类系统。
植物分类系统反映植物界的亲缘关系。
•现以梅、杏、梨为例进行说明分类上的各级单位。
•梅的植物学分类地位
•中名(English) 拉丁名(学名)
•植物界(Kingdom) Plantae
•被子植物门(Division) Angiospermae
•双子叶纲(Class) Dicotylendoneae
•蔷薇目(Order) Rosales
•蔷薇科(Family) Rosaceae
•李属(Genus) Prunus
•梅(种-Species)Prunus mume
•
•杏与梅属于同科、同属、不同种植物
•蔷薇科(Family) Rosaceae
•李属(Genus) Prunus
•梅(种-Species)Prunus armeniaca
•
•梨与梅属于同科不同属、不同种植物
•蔷薇科(Family) Rosaceae
•梨属(Genus) Pyrus
•梨(种-Species)Pyrus pashia
•(3)植物分类系统等级单位含义
•1、科(Family)
•每科植物在花、果上有共同的模式,即同科植物具有共同的基本特征。
在识别、鉴定植物时“科”是首先要掌握的分类单位。
•2、属(Genus)
•属内各个种间最直接亲缘关系。
同属植物在形态结构上往往有全面的相似性。
•3、种(Species)
•“种”是植物分类的基本单位。
种内个体之间有相同的形态学、生理学和遗传学特点,而种间则有可区别的差异和界限.
3、实用分类法
•(1)实用分类法与人为分类系统
•实用分类法(人为分类法):出于专门的应用目的,选择植物的一或几个特点作为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实用分类系统(人为分类系统):以植物的“种”或人工培育的“品种” 为基础,人为依据植物在生产、习性、形态、用途、分布等少数几个特点进行分类后组成的园林植物应用分类系统。
•例如园林树木根据不同应用概念有不同分类系统:
•按生长习性分类:乔木类(针叶、阔叶;常绿、落叶);灌木类;藤蔓类;草花类;草坪类。
•按主要观赏性状分类:观叶类;观花类;观果类;观茎类;芳香类等。
•按园林用途的分类:风景林木类;.行道树类;孤散植类;垂直绿化类;绿篱类;地被类;花
2
坛类;盆花类;水生花卉类;切花类。
•园林、果树、蔬菜等都有行业上结合形态、习性、生态、分布、功能应用综合考虑的实用分类系统。
观叶-红枫;观姿-苏铁;观花-马缨丹;观果-佛手
•(2)品种类型分类
•品种分类是结合植物学和人为分类方法,按照适当的分类标准,将某种(某类)栽培植物的品种划分成若干类,每一类又包含许多品种。
•比如现代月季品种的园艺分类,可分为香水月季,丰花月季,微型月季,藤本月季,灌木月季,地被月季不同类型,每一类又包含许多品种。
三、园林植物的命名
植物的名称:学名;普通名;地方名;品种名
(一)植物学的命名——植物学名
1、植物学名概念:
❖按照《国际植物命名法规》,用拉丁文(或拉丁化的文字)进行命名,这样的植物名叫作学名。
其它任何文字所命的名称都不能称作学名。
2、双名法(Binomial Nomenclature)
❖用于对种(species)一级植物命名。
❖植物种名(双名法)书写表达形式为:属名+种加词+种命名人名字或缩写
(1)组成公式:属名+种加词+命名人姓氏(缩写)
❖桑树Morus alba L.( Morus + alba + L.)
❖月季Rosa chinensis Jacq.(Rosa + chinensis + Jacq.)
(二)园林栽培植物及品种的命名
1.栽培植物命名注意事项:
❖野生引入栽培的植物命名:保留与植物学分类相同学名和地方名。
不称为品种。
❖人工选育品种根据国际栽培植物命名法规命名。
2.品种命名方式:
❖品种的命名是在植物双名法为基础上制定的。
一般表达方式为:属名+种加词+品种名称❖或者:属名+品种名称
四.不同分类方法的实践意义
1、植物学方法
(1)分类层次关系严谨,一般不会有交叉重复的问题,文献检索、查找方便,。
(2)表明各种植物间系统上的亲缘关系,在相关实际工作中有指导意义。
(3)专业性太强,较难普及与熟悉,不熟悉也就难于利用其优点;
(4)有时单纯的植物学分类在具体行业工作中的操作指导性不如实用分类法。
2、实用分类方法(人为分类法)
(1)不需要过多地去考虑植物学分类的等级、形态特征,简单明了,行业性操作指导强,方便行业应用与交流。
不同的人为分类,所用的标准和体现的意义各有侧重,应用意义也不同。
(2)植物间分类关系不如植物学分类严谨,往往会出现植物分类地位交叉、变化现象,常造成植物分类地位的多样性与不唯一性。
(3)大多情况下不能反映植物的亲源关系,在认识植物的性质和植物鉴别上局限性。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