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浅析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节奏训练培训课件.doc

合集下载

音乐教学节奏练习PPT

音乐教学节奏练习PPT
提高音乐感知能力
通过节奏练习,学生可以更准确 地感知音乐中的强弱、快慢等变
化,提高音乐感知能力。
增强音乐表现力
良好的节奏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 掌握音乐作品的风格特点,从而更 准确地表达音乐作品的情感内涵。
促进身心协调发展
节奏练习需要学生手、眼、耳、脑 等多个器官的协调配合,有助于提 高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和反应速度。
1 2
感受不同节奏风格
通过现场演示和模仿,让学生感受不同音乐风格 的节奏特点,如摇滚、爵士、流行等。
实践基本节奏型
引导学生亲自实践基本节奏型,如四分音符、八 分音符、十六分音符等,加深对节奏的理解。
3
跟随音乐打拍子
播放不同速度的音乐,让学生跟随音乐打拍子, 锻炼听力和节奏感。
学生自主创作简单音乐作品展示
节奏在音乐作品中的运用案 例分析
古典音乐作品中的节奏运用
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
通过强烈的附点节奏和切分音,表现出与命运抗争的坚定意志。
莫扎特的《土耳其进行曲》
运用明快、规整的节奏,展现了土耳其军队行进时的威武气势。
肖邦的《降E大调夜曲》
采用自由节奏和rubato的处理方式,表达了深沉而富有诗意的情 感。
初中阶段:系统化训练
节奏感知与表达
01
通过专业的音乐理论课程,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节奏的本质和表
达方式。
复杂节奏型训练
02
针对复杂的节奏型进行专门的训练,如切分音、连音符等,提
高学生的节奏掌控能力。
多声部合奏练习
03
引导学生进行多声部的合奏练习,学习如何在复杂的音乐作品
中保持节奏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05
03节奏练习方法与技巧来自拍打法双手拍打

小学教育ppt课件教案音乐节奏感培养与歌曲节拍练习

小学教育ppt课件教案音乐节奏感培养与歌曲节拍练习

01
不同民族和地区的民间歌曲具有独特的节奏型和节拍特点。
典型歌曲分析
02
《茉莉花》、《康定情歌》等,通过歌曲欣赏和节拍练习,让
学生了解不同民族民间歌曲的节奏特点。
节拍练习方法
03
结合民族舞蹈动作或民族乐器演奏,跟随歌曲节奏进行节拍练
习,深入体验民族民间歌曲的节奏感。
05
音乐节奏感培养实践活动 设计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拍手练习注意事项
拍手时要保持双手的协调 ,力度适中,同时要注意 节拍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脚踏练习法
脚踏法基本概念
通过双脚的踩踏来模拟歌曲的节拍,增强学生对 节拍的感受力。
脚踏练习步骤
教师先示范歌曲节拍的脚踏方式,然后引导学生 跟随教师一起踩踏,逐渐掌握歌曲的节拍。
脚踏练习注意事项
踩踏时要保持双脚的协调,力度适中,同时注意 节拍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于欢快的歌曲中。
附点型节奏
音符后带有附点的节奏,如 “X.X”等。这类节奏带有一定 的推动力节奏
将均分型节奏中的某个音的时值 切分,如“XX.X”或“X.XX” 等。这类节奏打破了常规的节奏 重音规律,使音乐产生摇曳不定
的感觉。
音乐中强弱规律认识
• 强弱规律定义:在音乐中,音的强弱程度叫做力度。力度在音乐表现中非常重要,与乐曲的内容密切相关。音乐中的强弱 规律通常由力度记号来表示,如f(强)、p(弱)等。
抒情歌曲风格节拍运用
1 2
3/4拍抒情歌曲风格特点
节奏柔和、优美,具有舞蹈性。
典型歌曲分析
《让我们荡起双桨》等,通过歌曲欣赏和节拍练 习,让学生感受3/4拍抒情歌曲的节奏特点。
3
节拍练习方法

感受音乐节奏的魅力小学生音乐节奏运动教学案例分享ppt课件教案

感受音乐节奏的魅力小学生音乐节奏运动教学案例分享ppt课件教案
感受音乐节奏的魅力 小学生音乐节奏运动 教学案例分享ppt课件 教案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音乐节奏基础知识 • 小学生音乐节奏感培养方法 • 教学案例分享:快乐节拍课堂实践 • 教学效果评估及反思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目的
通过音乐节奏运动教学,培养小学生的音乐节奏感,提高其身体协调性和创造 力。
身体运动法
身体律动
引导学生跟随音乐的节奏,通过身体的摆动、拍手、踏步等 动作,感受音乐的节奏变化。
舞蹈练习
通过学习简单的舞蹈动作,让学生用身体去感受音乐的节奏 和韵律,培养节础的打击乐器演奏方法,如鼓 、铙、钹等,通过演奏实践培养节奏 感。
键盘乐器
学习简单的键盘乐器演奏,如钢琴、 电子琴等,通过演奏乐曲培养对节奏 的把握能力。
节奏重要性
节奏是音乐的骨架,是音乐表达情感 和塑造形象的重要手段。
常见节奏形式与特点
01
02
03
均分型节奏
各音符时值相等,平稳、 安详。
前紧后松型节奏
先密集后疏松,形成紧凑 感。
前松后紧型节奏
先疏松后密集,形成收束 感。
音乐中节奏运用实例
舞曲节奏
典型舞曲节奏使音乐富有 动感,如圆舞曲、探戈等 。
音乐与体育
体育中的动作和节奏有着密切的联系,将音乐节奏融入体育教学中 ,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动作的节奏和协调性。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跨学科融合
未来音乐节奏教育将与其他学科领域进行更紧密的融合, 如心理学、教育学、舞蹈等,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拓展延伸:如何将音乐节奏融入其他学科领域
音乐与数学

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节奏训练

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节奏训练

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节奏训练一、通过模仿声音,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如果学生对音乐知识怀有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根据低年级好动,模仿力强的特点,将节奏与日常生活中熟悉的物品相结合,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激发了,节奏学习起来就容易、有趣多了。

二、利用小时后熟知的词句进行节奏训练。

音乐与语言有密切的关系,语言的本色和你就含有生动、丰富而又美妙的节奏。

儿歌、诗歌不仅有优美的词句、真挚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而且有和谐的韵律和鲜明的节奏,使人读起来朗朗上口。

通过对儿歌、诗歌中学生熟悉的词句的朗读来进行节奏训练,有助于培养儿童的情感,提高他们的感受力。

三、运用诗歌朗诵训练节奏。

诗词不仅词句优美,而且饱含深情,还能够使人产生丰富的想象。

对诗词的朗诵,本身就必须把握一定的节奏,所以小学音乐中节奏的训练还可以用朗诵诗词这一方法。

教师可以找一些学生熟知的诗词,饱含深情地朗读或者带读,增强学生对歌曲的感受力。

要注意的是,在朗读诗词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随着朗读的节奏,用手拍打出节奏,让学生更形象、更直观的感受到节奏。

比如:. ― | .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 ― | .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学生在朗读自己熟悉的诗词中,不仅强化了学生对节奏的形象把握,又提高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还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协调能力。

四、结合律动进行节奏训练。

律动教学是动的艺术,是通过身体各种韵律动作来体验和感受音乐,从而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根据低年级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让学生用身体简单的律动来表达自己的歌曲的理解,伴随着节奏练习,不仅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也能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如教学律动《西风的话》时,可利用歌曲每一句相同的节奏,让学生跟着音乐拍节奏,并通过走节拍来稳定速度。

具体方法:听着音乐,边按节拍在教室的空间内自由行走,边做以下声势:手手拍胸拍腿拍手打开,拍手打开。

还可以采用自己改编一些声势来表现节奏。

小学教育ppt课件教案音乐中的旋律与节奏配合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

小学教育ppt课件教案音乐中的旋律与节奏配合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

旋律与节奏的配合
通过巧妙的配合,使旋律 和节奏相互映衬,增强音 乐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
学生自主分析实践
选择音乐作品
让学生自主选择一首感兴趣的音 乐作品进行分析。
分析旋律与节奏
引导学生分析作品中的旋律和节奏 特点,探讨它们在作品中的作用。
分享交流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分析结果和感 受,促进彼此之间的交流和启发。
旋律与节奏配合
引导学生在掌握旋律和 节奏的基础上,将两者 有机结合,进行完整的
歌曲演唱。
器乐教学中旋律与节奏配合方法
乐器选择
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选择 合适的乐器进行教学。
节奏感培养
通过乐器演奏,训练学生的节 奏感,使其能够准确地把握音 符的时值和强弱关系。
演奏技巧
教授学生正确的演奏姿势、手 型和指法,确保音准和音色的 准确性。
协同配合
在音乐创作中,需要根据作品的需要来协同配合旋律和节奏,以达到最佳的音乐效果。通 过合理的旋律与节奏配合,可以增强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提高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 水平。
03 音乐作品欣赏与分析
CHAPTER
经典音乐作品介绍
01
02
03
《欢乐颂》
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 中的经典合唱曲目,旋律 优美,节奏明快,易于引 起学生共鸣。
音乐感知能力的培养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了解了如何通过倾听、 分析和表演等多种方式来提高自己的音乐感知能 力。
学生在本课程中收获体会分享
增强了音乐理解能力
学生表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他们更容易理解和欣赏不 同类型的音乐作品,对音乐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提高了演奏技能
学生普遍认为,在掌握了旋律与节奏的配合技巧后,他们 的演奏水平有了明显的提升,能够更好地表达音乐的情感 和内涵。

音乐中节奏的训练PPT

音乐中节奏的训练PPT
音乐中节奏的训练
zz职业技术学院 学前教育系 zz
节奏
节拍
节奏是 无处不在的
抽象
音乐中与时 间有关的所
有因素
具体
强拍和弱拍 的组合规律
由拍号和小 节线标记出 来,一目了 然
一、节奏型的练习
常见基本节奏型
均分型
XXXX
附点型
X. X
切分型
XXX
带休止型
0X XX
节奏型的模仿
•教师领学生合 •学生领学生合 •接龙式模仿
简单节奏型听写
•符如组四合分八分音 •难易穿பைடு நூலகம்进行
增加节奏型难度
•各类节奏型均 可出现
原则
单一型向综 合型过渡, 基本节奏向 较难节奏过 渡。
组合节奏型训练 增加节奏型长度
•类 模可节 仿充奏 、分型 听运进写用行等各
•逐由渐两成小长倍节数一增组
二、节奏感的练习
节奏朗诵
将语言融入音 乐中
声势
用身体作为乐 器,通过身体 动作发出声响
节奏朗诵
• 有节奏的朗读诗歌
× × × × × | × × × × ×—|
白日 依山尽 黄河 入海
× × × × × | × × × × ×—|
欲穷 千里
更 上 一 层 楼。
• 即兴创编话语
××|×××|×× ××|×0| 我是 大熊猫 圈黑黝 黝。
三、体态律动
如:旋律进行时迈步 走,而遇到休止符则
立即停止
如:火车 的声音
××××|××××| 卡擦卡擦 卡擦卡擦
串成一排模仿火车的 样子,边走边读节奏
根据音乐做 动作
模仿声音并 做动作
将节奏带 入游戏中
根据音乐元素 设计游戏或者

最新1音乐教学中的节奏训练课件PPT

最新1音乐教学中的节奏训练课件PPT
3/4 ×× ×× × |×× ×× × ‖
大山 有多 大,一点 小饼 干。
大西瓜
2/4 ×× × |×× × |×× ××|×× × |3/4 ×× ×× × |
大 西 瓜, 圆 又 圆,切 开 变 成 两 大 碗。
你 吃 一 大 碗,
×× ×× × |2/4 × × |× × |×× ×‖
我 吃 一 大 碗,
26
1.3 项目文件材料立卷归档执行标准
科学技术档案案卷构成的一般要求 (GB/T11822-2008) 交通运输部《关于印发公路工程竣(交)工验 收办法实施细则的通知》(交公路发【2010】 65号交通部《交通文件材料立卷归 档办法》(交 办发[1992]100号) 交通部《公路建设项目文件材料立卷归档管理 办法》(交办发[2010]382号)
24
项目文件材料的分类
根据基本建设程序及工程建设各个阶段文件 材料的特点, 项目文件材料分为:立项审批文件、设计审 批文件、招投标文件、征地拆迁文件、工程 管理文件、施工文件、监理文件、计量支付 文件、试运行及交竣工验收文件
25
1.2 项目文件材料收集的范围
项目文件材料具体收集范围按照交通运输部 《关于印发公路工程竣交工验收办法实施细 则的通知》(交公路发[2010]65号)中附件2 《公路工程项目文件材料归档范围》的规定 执行
1音乐教学中的节奏训练
建筑是音乐,音乐乃流动的建筑。 节奏是音乐的脉膊,是组成音乐的七大要素之一。
2、八分节奏
八分节奏是一种平稳节奏, 将一拍分成二份。
舒缓、平和。
3、十六分节奏
十六分节奏是一种平稳节奏, 将一拍分成四份。
一般在速度稍慢、歌词密集 的抒情歌曲中较为常用。
4、前十六(后八)节 奏

音乐教学中的节奏训练课件

音乐教学中的节奏训练课件
音乐教学中的节奏训练课件
contents
目录
• 节奏训练的重要性 • 节奏训练的方法 • 节奏训练的应用 • 节奏训练的难点与解决策略 • 节奏训练的实践与案例分析
01 节奏训练的重要性
音乐表现力的基础
节奏是音乐的核心要素之一,掌握好节奏是表现音乐的基础 。通过节奏训练,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音乐的韵律和 节奏感,从而在演奏或演唱时更加准确地表达音乐的情感和 意境。
节奏训练有助于学生在歌 唱中更好地表达歌曲的情 感和意境,增强歌曲的表 现力。
音乐记忆力的锻炼
通过节奏训练,学生可以 更好地记忆歌曲的旋律和 节奏,提高音乐记忆力。
在乐器演奏中的应用
演奏技巧的掌握
节奏训练有助于学生掌握乐器演奏的基本技巧,如节拍、速度和 节奏感的控制。
乐曲表现力的表现
通过节奏训练,学生在乐器演奏中能够更好地表现乐曲的情感和风 格,提高演奏水平。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节奏训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乐器演奏技巧。对于一些 需要配合节奏的乐器,如鼓、吉他等,节奏感的训练能够帮 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演奏技巧,提高演奏水平。
培养音乐感知能力
节奏训练能够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包括对音高、音 色、音量等方面的感知。通过节奏训练,学生能够更好地 分辨和感知音乐的细节,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感受音乐的美 妙之处。
音乐合作能力的提升
节奏训练有助于学生在乐队或合奏中与其他乐手更好地合作,提高 音乐合作能力。
在音乐创作中的应用
创作灵感的激发
节奏训练可以帮助学生激发创作 灵感,提供更多音乐创作的可能
性。
作品结构的把握
通过节奏训练,学生可以更好地 把握音乐作品的结构和层次,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节奏训练旋律是音乐的血肉,节奏则是音乐的骨架。

没有节奏,旋律就不能存在,音乐也就无法表达,所以节奏是构成音乐的第一要素。

节奏训练对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提高学生理解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因此,在音乐教学中必须重视节奏训练,尤其是从低年级最基础的节奏入手对学生进行音乐节奏训练。

在教学实践中,我借鉴了著名音乐教育家奥尔夫、柯达伊等教学经验,对低年级基础节奏教学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利用小时侯熟知的词句进行节奏训练
音乐与语言有密切的关系,语言的本色和你就含有生动、丰富而又美妙的节奏。

儿歌、诗歌不仅有优美的词句、真挚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而且有和谐的韵律和鲜明的节奏,使人读起来朗朗上口。

通过对儿歌、诗歌中学生熟悉的词句的朗读来进行节奏训练,有助于培养儿童的情感,发展想象力,增强他们对歌曲的感受力。

如: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
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另外,还可以边朗诵边用声势伴奏:
朗诵: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拍手:0 ××—|0 ××—| 0 ××—| 0 ××—||
跺脚:×0 0 0|×0 0 0|×0 0 0|×0 0 0||
让学生从自己熟悉的儿歌、诗歌中进行节奏训练,既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减少了学习节奏的困难,有利于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

二、结合律动进行节奏训练
律动教学是“动”的艺术,是通过身体各种韵律动作来体验和感受音乐,从而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针对低年级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通过简单的身体运动或启发儿童设计生活中熟悉的动作,伴随着音乐对学生进行节奏训练,不仅能满足儿童好动、好玩的特点,也能达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音乐素质的目的。

如教学律动《愉快的梦》时,让学生手拉手、背靠背、随着音乐节奏轻轻摇曳,体会音乐表现的意境,再创作一些简单的动作(如小碎步、波浪手等),对学生进行舒展、轻盈的三拍子韵律的训练。

还可以采用奥尔夫的声势教学如拍手、点头、耸肩、跺脚等动作,随音乐的节奏变化进行即兴表演。

既能训练学生的节奏感、韵律感,又能启迪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合表现力。

三、运用自制乐器进行节奏训练。

运用不同音色的打击乐器,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节奏感、想象力、表现力,也易于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作欲望。

在平时可以发动学生利用各种废旧的材料自制打击乐器。

用易拉罐装上碎石子制成沙球,用啤酒瓶盖做成串铃,用大小不同的玻璃瓶制成具有不同音色的打击乐器等,这样,学生对节奏训练的兴趣就高涨了。

如在唱熟歌曲《快乐的小木匠》后,把全班学生分成三部分,一部分学生边唱边拍节拍;一部分学生用乐器为歌曲伴奏;第三部分学生自己创编动作进行即兴表演。

学生主动地参与音乐实践,训练了学生的节奏感,增强了感受音
乐、表现音乐的能力,同时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创作的积极性,也培养了学生的协作能力。

四、通过简单的节奏创作,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

托尔斯泰说:“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结果是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他的一生永远是摹仿和抄袭。

”启发学生进行节奏创作是手段,而最终目的是通过音乐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1、听后拍出节奏。

先由老师拍出一组节奏,要求学生听后拍手摹仿出来。

再由个别节奏感较好的学生即兴拍出一组节奏,其它学生摹仿出来。

2、给出几组节奏型让学生进行创编。

例如:①××②×××③××④××××⑤×O ×O ⑥×—。

先要学生一一把节奏型边读边拍出来,然后给出拍号,让学生进行简单创编。

3、指导学生用语言来表示节奏。

例如:①我叫张小明,她叫王春红
②鞭炮声响噼里啪啦噼里啪啦
总之,节奏训练是音乐教学中最基础的训练,必须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从低年级抓起,选择有效的方法,有计划、有目的、循序渐进地进行训练。

只有这样,才能为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