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校本课程
五年级校本课程教案

五年级校本课程教案一、课程名称:五年级校本课程二、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对校本课程的兴趣和参与意识。
2. 通过校本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校园文化认知学习学校的校史、校训、校风等文化内涵。
参观校园,了解学校的布局和功能。
2. 第二单元:心理健康教育学习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
培养学生的情绪管理和心理调适能力。
3. 第三单元:环保教育学习环保知识,提高环保意识。
参与校园环保实践活动,如垃圾分类、节能减排等。
4. 第四单元:传统文化体验学习中国传统节日、习俗等文化知识。
参与传统手工艺制作,如剪纸、泥塑等。
5. 第五单元:体育与健康学习体育运动的基本技能和规则。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讨论、实践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结合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利用校园资源,进行实地考察和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学习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
2. 学生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实践活动成果。
3. 学生对校本课程的满意度和改进建议。
六、第六单元:科学探索1. 教学内容: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如观察、实验、推理等。
开展科学实验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2.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观察、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七、第七单元:信息技术教育1. 教学内容:学习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如计算机操作、网络使用等。
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演示、实践等方式进行教学。
引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
八、第八单元:艺术欣赏与创作1. 教学内容:学习艺术欣赏的基本方法,如音乐、美术、戏剧等。
开展艺术创作活动,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创新能力。
2.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演示、实践等方式进行教学。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艺术创作活动,提高学生的艺术表达能力。
五年级校本课程教案

五年级校本课程教案一、教案概述本教案是针对五年级学生的校本课程设计的,旨在匡助学生全面发展各方面的能力,并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教案内容涵盖了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和社会等多个学科,以及综合实践活动。
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和教学资源,旨在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力和合作精神,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目标1. 语文a.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b.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和文学素质。
2. 数学a. 匡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运算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b.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思维能力。
3. 英语a. 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b.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全球意识。
4. 科学a.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和实验能力。
b. 培养学生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论。
5. 社会a. 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b. 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和合作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1. 语文a. 教学内容:阅读理解和写作- 阅读一篇短文,回答相关问题。
- 写一篇关于自己假期生活的作文。
b. 教学活动:- 分组阅读和讨论短文,学生互相提问和回答问题。
- 学生个别完成作文草稿,然后互相交流修改意见,最后完成作文。
2. 数学a. 教学内容:四则运算和实际问题- 计算两个三位数的加减乘除。
- 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购物、旅行等。
b. 教学活动:- 学生分角色进行购物对话,摹拟实际购物场景。
- 学生小组合作解决旅行相关的数学问题,如计算路程、时间和费用等。
3. 英语a. 教学内容:听力和口语- 听并理解一段对话,回答相关问题。
- 进行日常生活对话练习,如问路、购物等。
b. 教学活动:- 学生小组合作进行听力练习,互相提问和回答问题。
- 学生分角色进行日常生活对话练习,摹拟真实场景。
4. 科学a. 教学内容:科学实验和科学知识- 进行简单的科学实验,如水的沸腾点、植物的生长等。
- 学习有关植物、动物和天气等科学知识。
五年级校本课程教案

五年级校本课程教学计划及教案一、教材分析校本课程的评价,要反映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各方面的个性表现。
不但要关心学生学会了哪些知识、掌握了哪些技能,更要关心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和变化,关心学生合作与交往能力的提高,关心学生社会化的发展。
评价的内容应该包括学生在活动中的行为、情感反应、参与程度、合作程度等。
要引导学生对自己在校本课程中的各种表现进行“自我反思评价”,充分挖掘和发展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关注每个学生在已有水平上发展和个性化表现,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使他们获得学习成功的乐趣。
二、学生分析:五年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实践能力,但对校本课程课程却并不了解,因此要逐步培养学生一些探究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能够从生活和学习中挖掘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主题,能够试着和同学展开小组合作学习,在有效的活动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创新的潜能。
五年级校本课程要培养学生对生活、学习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具备一定的交往合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要让他们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方法以及研究探索的方法;使学生形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成为创新生活的小主人。
三、教学目标1、通过调查讨论,开展主题活动,理解学习行为的含义,了解良好的学习行为对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的重要性,从而指导自己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
2、通过调查、访问,查阅资料,实践操作,了解饮食与健康的重要性。
在活动中,让学生更多的发展能力。
3、通过调查我们身边的电和交通工具,让我们用实践行动为保护环境做贡献。
4、通过调查、采访,使学生初步了解到人与家庭、社会的关系,引发学生的思考,从而增强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四、具体措施1、教师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活动过程,对整个活动操作做到心中有数。
2、努力创设活动情境,引导学生在活动时有所创造,有所收获。
3、利用现代化媒体,提高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兴趣。
五年级校本课程教案

五年级校本课程教案一、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对校本课程的兴趣和参与热情,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
2. 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学科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校本课程简介1. 课程意义:让学生了解校本课程的背景、目的和意义,培养学生对校本课程的兴趣和参与热情。
2. 课程内容:介绍校本课程的起源、发展以及我校校本课程的特点和设置。
第二单元:学科知识普及1. 语文: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2. 数学: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英语: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英语知识,提高他们的听说读写能力。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2.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实际案例,提高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评价他们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和合作精神。
2. 结果性评价:通过测试、作业等方式,评价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校本课程教材、学科知识教材。
2. 教辅:练习册、参考书。
3. 教学工具:黑板、投影仪、电脑、打印机等。
六、教学安排:1. 第一单元:校本课程简介(2课时)2. 第二单元:学科知识普及(语文、数学、英语各2课时)3. 第六单元:实践活动(4课时)4. 第七单元:传统文化学习(2课时)5. 第八单元:心理健康教育(2课时)6. 第九单元:安全教育(2课时)七、实践活动:1. 参观校史馆:了解学校的发展历程和校本课程的起源。
2. 学科竞赛:组织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竞赛,提高学生的学科能力。
3. 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公益活动,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协作精神。
八、传统文化学习:1. 中国传统节日:介绍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习俗和意义,让学生了解和传承传统文化。
五年级上册语文校本

五年级上册语文校本五年级上册语文校本课程大纲一、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掌握五年级上册语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等方面。
2.提高语文素养,增强语文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
3.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二、课程内容本课程内容包括:1.课文阅读:精选适合五年级学生的优秀课文,包括现代文、古诗、文言文等。
通过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水平。
2.写作训练:结合课文内容,设计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表达能力。
3.语文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如朗诵比赛、写作比赛、戏剧表演等,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创新精神。
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介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如古代诗词、书法、绘画等,让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三、课程实施本课程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包括:1.课堂讲解:教师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主题和思想内涵。
2.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阅读心得和思考,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自主学习:布置课外作业,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巩固所学知识。
4.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视频、音频、图片等,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课程评价本课程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包括:1.平时成绩: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进行评价,占总评成绩的30%。
2.期末考试:组织学生进行期末考试,测试学生对本学期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占总评成绩的70%。
五年级诵读《三字经》校本课程纲要

东湾中心学校五年级诵读《三字经》校本课程纲要(必修课开设一学期总计18课时)第一课:《.三字经》教学内容: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诵读句子,熟读成诵。
2.、初步了解《三字经》的主要内容。
教学方法:诵读法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1、教师介绍《三字经》的主要内容。
2、让学生听《三字经》朗读录音二.诵读新句三.简单讲解句子四.诵读、总结。
第二课《.三字经》教学内容: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
教五子,名俱扬。
教学目标:1、了解古时候孩子是怎样孝敬父母的。
2、知道孟母三迁,五子登科的故事。
3、背诵本课所主要内容教学方法:诵读法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新课二、诵读新句。
1、教师范读,学生跟读。
2、指名领读。
3、自由读。
三、大致了解句子意思四、拓展。
第三课《.三字经》教学内容:养不教,父之过。
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
幼不学,老何为。
教学目标:1、了解句子的主要意思。
2、知道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背诵本课所学主要内容教学方法:诵读法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二、诵读句子。
1、教师领读,学生跟读。
2、学生领读。
3、自由读。
4、分角色读。
三、理解句子。
四、总结第四课《三字经》教学内容: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
亲师友,习礼仪。
教学目标:1、学生能熟读成诵本课所学内容。
2、理解句子的含义。
3、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方法:诵读法教学过程:一、设疑激趣引课:二、诵读新句。
1、教师领读,学生跟读。
2、指名领读。
3、分角色读。
三、理解句子。
四、展示。
1、一起诵读前八句。
2、教一教你身边的小伙伴第五课《三字经》教学内容:香九龄,能温席。
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
弟于长,宜先知。
教学目标:1、熟读成诵本课所学的内容。
2、能说出句子的主要意思。
3、让学生受到传统道德教育,懂得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关心他人。
五年级校本课程教案

五年级校本课程教案第一章:课程介绍1.1 课程背景校本课程是为了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丰富学校课程体系而设立的一种课程形式。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2 课程目标通过校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2)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3)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1.3 课程内容本课程内容包括:学习方法指导、团队协作训练、创新思维训练、社会实践等方面。
第二章:学习方法指导2.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2.2 教学内容(1)学习计划的制定与执行;(2)时间管理技巧;(3)阅读与笔记方法;(4)思维导图的应用。
2.3 教学活动(1)讲解学习方法的理论知识;(2)示范操作,引导学生实践;(3)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4)总结评价,反馈改进。
第三章:团队协作训练3.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团队凝聚力。
3.2 教学内容(1)团队意识的培养;(2)沟通协作技巧;(3)团队角色定位;(4)团队冲突解决。
3.3 教学活动(1)团队建设游戏;(2)角色扮演,模拟团队协作场景;(3)小组讨论,分享团队协作经验;(4)总结评价,反馈改进。
第四章:创新思维训练4.1 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4.2 教学内容(1)创新思维的定义与重要性;(2)头脑风暴法;(3)逆向思维训练;(4)创新实践案例分析。
4.3 教学活动(1)讲解创新思维的理论知识;(2)头脑风暴练习;(3)创新项目设计;(4)总结评价,反馈改进。
第五章:社会实践5.1 教学目标5.2 教学内容(1)社会公德心培养;(2)志愿者服务实践;(3)环保意识教育;(4)关爱弱势群体。
5.3 教学活动(1)社会实践基地参观;(2)志愿者活动组织;(3)社会现象讨论;(4)总结评价,反馈改进。
第六章:科学探究与实验6.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五年级上册校本课程教案

五年级上册校本课程教案教案标题:《五年级上册校本课程教案》教案目标:1. 理解并掌握五年级上册校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目标。
2. 设计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教学活动,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3. 提供有效的评估方法,以评估学生对校本课程的掌握程度。
教学内容:五年级上册校本课程包括以下主题:1. 爱国主义教育:学习国家历史、地理、文化和传统,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和自豪感。
2. 安全教育:学习基本的安全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3. 美育教育:学习绘画、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4. 健康教育:学习健康饮食、运动和卫生习惯,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5. 社会实践教育:参观社区、企业等场所,了解社会和生活的实际情况,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引发学生对主题的兴趣,激发学习的积极性。
2. 知识讲解:向学生介绍相关的知识和概念,确保学生对主题有一定的了解。
3. 学习活动:设计针对性的学习活动,如小组讨论、实地考察、角色扮演等,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4. 总结归纳:通过让学生总结所学内容,巩固他们的学习成果。
5. 评估:设计合适的评估方式,如小测验、作业、项目等,以评估学生对主题的掌握程度。
教学资源:1. 教材:根据校本课程的教学大纲,选择合适的教材和教具。
2. 多媒体设备:使用多媒体设备展示相关的图片、视频等,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直观性。
3. 实地考察场所:安排学生参观社区、博物馆等场所,提供实践和体验的机会。
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参与度和表现,评估他们对主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作业评估:布置与主题相关的作业,通过批改和评分,评估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3. 项目评估:组织学生进行小组项目,评估他们在实践和合作中的表现和成果。
教案扩展:1. 教学延伸: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兴趣,提供更深入的学习内容和拓展活动,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校本课程
第一周
名人名言(读书篇)
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孔子
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愈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
4、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朱熹
5、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
——荀子<劝学篇>
6、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
7、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
——李苦禅
8、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伴侣和导师。
——高尔基
9、与其用华丽的外衣装饰自己,不如用知识武装自己。
——马克思
10、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
——毛泽东
11、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面。
——歌德
12、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
——托尔斯泰
第二周
猜字谜
1、此花自古无栽,一夜北风遍地开,近看无枝又无叶,不知何处长出来。
(雪)
2、两横有长有短,两竖有高有低.。
止)
3、上八不像八,下八才是八,十字当中站,生命需靠它。
(米)
4、旁边两个人,十月初四生,若要仔细看,只有一条心.。
德)
5、虽有十张口,只有一颗心,要想猜出来,必须动脑筋。
(思)
6、一根木棍,吊个方箱,一把梯子,搭在中央。
(面)
7、一边是红,一边是绿,一边喜风,一边喜雨。
(秋)
8、三口重叠,莫把品字猜。
(目)
9、有手怀抱里,有脚想溜掉,有火点就跑。
(包)
10、门里阳光照,门外雨飘飘。
(涧)
与“多”有关的成语
观众多(座无虚席)贵宾多(高朋满座)
人很多(摩肩接踵)兵马多(千军万马)
事物多(林林总总)色彩多(五彩缤纷)
类别多(千差万别)困难多(千辛万苦)话儿多(滔滔不绝)读书多(博览群书)见识多(见多识广)变化多(千变万化)
走得多(走南闯北)花样多(五花八门)
第四周
三字俗语
1、(变色龙)立场不稳,见风使舵的人。
2、(笑面虎)笑脸相迎,两面三刀的人。
3、(地头蛇)强横无赖,称霸一方的人。
4、(铁公鸡)一毛不拔,吝啬钱财的人。
5、(哈巴狗)趋炎附势,百依百顺的人。
6、(替罪羊)代人受过,替人挨揍的人。
7、(井底蛙)孤陋寡闻、知识不广的人。
8、(孺子牛)鞠躬尽瘁、为民造福的人。
9、(千里马)得才兼备,大有作为的人。
10、(纸老虎)比喻外强中干的人。
与三国故事有关的歇后语
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
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张飞贩私盐——谁敢检查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
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关公射黄忠——手下留情
蒋干盗书——上了大当
吃曹操的饭,想刘备的事——人在心不在董卓进京——来者不善
周瑜打黄盖——两厢情愿
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
关公进曹营单——刀直入
第六周
与气象有关的谚语
鱼儿出水跳,风雨就来到。
水缸穿裙,大雨淋淋。
雨后生东风,未来雨更凶
雨前有风雨不久,雨后无风雨不停。
日落胭脂红,非雨便是风。
炸雷雨小,闷雷雨大。
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穿上棉。
喜鹊枝头叫,出门晴天报。
早晨下雨当日晴,晚上下雨到天明。
天上鱼鳞斑,晒谷不用翻
名人名言(爱国篇)
1、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
——司马迁
2、位卑未敢忘忧国。
——陆游
3、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
4、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源泉。
——周恩来
5、祖国如有难,汝应作前锋。
——陈毅
6、为祖国而死,那是最美的命运啊!——大仲马
7、我有我的人格、良心,不是钱能买的。
我的音乐,要献给祖国,献给劳动人民大众,为挽救民族危机服务。
——冼星海
8、我无论做什么,始终在想着,只要我的精力允许我的话,我就要首先为我的祖国服务。
——巴甫洛夫
9、热爱祖国,这是一种最纯洁、最敏锐、最高尚、最强烈、最温柔、最有情、
最温存、最严酷的感情。
一个真正热爱祖国的人,在各个方面都是一个真正的人。
——苏霍姆林斯基
10、我爱我的祖国,爱我的人民,离开了它,离开了他们,我就无法生存,
更无法写作。
——巴金
第八周
猜字谜
1、昨日不可留,猜一字答案是:乍
2、值钱不值钱,全在这两点,猜一个字答案是:金
3、真心相伴,猜一字答案是:慎
4、部位相反,猜一字答案是:陪
5、斩草不除根,猜一字答案是:早
6、眼看田上长青草,猜一字答案是:瞄
7、雷而无雨,猜一个字答案是:田、
8、离别(分手),猜一字答案是:扮
10、樱桃小嘴,猜一个字答案是:如
10、学子远去,又见归来,猜一字答案是:觉
第九周
成语之最
(一日三秋)最短的季节。
(一字千金)最贵的稿酬。
(一本万利)最赚钱的生意。
(一日千里)跑得最快的马。
(一尘不染)最干净的地方。
(一掷千金)最浪费的行为。
(一身是胆)胆最大的人。
(一目十行)最快的阅读。
(天涯海角)最远的地方。
(顶天立地)最高的个子。
(十全十美)最完美的东西。
(无可救药)最重的疾病。
(晴天霹雳)最反常的天气。
(一柱擎天)最长的棍子。
(气吞山河)最大的嘴。
(无孔不入)最尖的针。
(一言九鼎)最重的话。
(一览无余)最宽的视野。
(脱胎换骨)最大的手术。
(取之不尽)最多的资源。
第十周
与学习和做人有关的谚语
1、用宝珠打扮自己,不如用知识充实自己。
2、蜂采百花酿甜蜜,人读群书明真理。
3、手怕不动,脑怕不用。
4、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5、谦虚的人学十当一,骄傲的人以一当十。
6、人要忠心,火要空心。
7、灯不拔不亮,理不辩不明。
8、金钱如粪土,人格值千金。
9、要打当面鼓,不敲背后锣。
10、为人不做亏心事,半夜打门心不惊。
11、天山不是堆的,好名声不是吹的。
12、人让你一寸,你让人一尺。
第十一周
与“想”有关的成语
苦苦地想(冥思苦想)静静地想(静思默想)
想得周全(深思熟虑)想得混乱(胡思乱想)
想象丰富(浮想联翩)想得很多(左思右想)
想得荒唐(痴心妄想)想得离奇(异想天开)
第十二周
与尊师有关的名人名言
1、一日之师,终身为父。
——关汉卿
2、为学莫重于尊师。
——谭嗣同
3、君子隆师而亲友。
——荀子
4、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
——吕不韦
5、国将兴,心贵师而重傅。
——荀子
6、师者,人之模范也。
——杨雄
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
8、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韩愈
第十三周
与农业生产有关的谚语
四月南风大麦黄,才了蚕桑又插秧。
种子年年选,产量节节起。
棉怕八月连天阴,稻怕寒露一朝霜。
人在屋里热得跳,稻在田里哈哈笑。
秋禾夜雨强似粪,一场夜雨一场肥。
种地不上粪,等于瞎胡混。
水利修得好,收成才能保。
霜降拔葱,不拔要空。
第十四周
与《红楼梦》有关的歇后语
贾宝玉的丫环——喜(袭)人
王熙凤害死尤二姐——心狠手毒
刘姥姥进大观园——眼花缭乱
林黛玉葬花——自叹命薄
刘姥姥出大观园——满载而归
贾宝玉住在小西屋——到哪儿说哪儿
大观园里哭贾母——各有各的伤心事
红楼梦里的贾府----大有大的难处
第十五周
名联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北京潭柘寺联
人从宋后羞名桧;
我到坟前愧姓秦。
—清初秦涧泉
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
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山海关孟姜女庙联
佛脚清泉,飘飘飘飘,飘下两条玉带;
源头活水,冒冒冒冒,冒出一串珍珠。
—济南千佛山趵突泉联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蒲松龄座右铭联
第十六周
巧破字谜(在括号中填成语)
痛——捅(谜底:手到病除)记——认(谜底:舍己为人)沙——砂 (谜底:水落石出 ) 禽——擒(谜底:手到擒来)感——喊 (谜底:有口无心 ) 弼——百 (谜底:左右开弓 ) 迁——迈(谜底:千变万化) 脆——胺(谜底:转危为安) 记——认(谜底:推己及人) 土——二(谜底:一去不回)
编写:汤丽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