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漆检测标准
油漆光泽度检测标准

油漆光泽度检测标准油漆光泽度是指油漆表面所反射的光线的强度和方向,是评价油漆表面光泽度的重要参数。
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油漆光泽度的检测对于产品质量的控制和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制定和遵守油漆光泽度检测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一、检测原理。
油漆光泽度的检测原理主要是利用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
当光线照射到油漆表面时,一部分光被吸收,一部分光经过表面的反射和折射后返回,形成反射光。
通过测量反射光的强度和方向,可以得到油漆光泽度的参数。
二、检测方法。
1. 视觉比较法,利用人眼对不同光泽度的油漆进行目测比较,根据视觉判断油漆的光泽度。
这种方法简单直观,但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不够准确。
2. 光泽度计测量法,使用专业的光泽度计进行测量,通过测量仪器的读数来确定油漆的光泽度。
这种方法准确性高,但需要专业设备和操作人员,成本较高。
三、检测标准。
油漆光泽度的检测标准主要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三个层面。
国家标准是指由国家相关部门制定的,具有强制性的标准,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的油漆光泽度检测。
行业标准是指由行业协会或组织制定的,适用于某一特定行业的油漆光泽度检测。
企业标准是指由企业自行制定的,适用于企业内部的油漆光泽度检测。
四、检测要求。
1. 检测环境,油漆光泽度的检测应在干燥、清洁、无尘的环境中进行,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2. 检测设备,应选择合适的光泽度计进行检测,确保仪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3. 检测操作,操作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熟练掌握光泽度计的使用方法,按照标准操作程序进行检测。
4. 检测周期,根据产品的要求和生产工艺确定油漆光泽度的检测周期,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五、检测记录。
对油漆光泽度的检测结果应当进行记录和归档,包括检测时间、检测人员、检测设备、检测方法、检测数值等信息,以备日后查阅和分析。
六、检测评定。
根据检测结果和相应的标准要求,对油漆光泽度进行评定,确定产品的合格和不合格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车身油漆检验技术条件(3版)

车身油漆检验技术条件(3版)引言车身油漆是新车制造过程中的必要工艺,它能够为汽车提供保护、美化和增加价值的作用。
因此,对车身油漆的性能、质量和工艺有一个标准化的检验体系非常重要。
本文旨在总结车身油漆的检验技术条件(3版),从而帮助检验人员更好地判定汽车油漆的合格性。
一、检验技术条件1.1 检验项车身油漆的检验主要考核以下项目:1.颜色:检查油漆颜色是否与车身统一。
颜色变化不能超过色差5%2.亮度:使用亮度计测定车身各部位亮度,应在85%以上。
3.光泽度:采用针对横向和纵向的20度几何角反射测量仪或60度几何角反射测量仪进行检测,孔径应为9mm以上。
车身油漆的光泽度应在85%以上。
4.附着性:使用胶带进行检验,贴上去后迅速撕下,检查漆膜是否撕下或有裂纹现象。
5.硬度:使用铅笔做硬度测试,检查漆膜是否被刮伤。
6.耐污性:使用带有污渍的棉布,擦拭油漆表面,检查是否会划伤或起泡。
1.2 检验仪器车身油漆的检验需要使用专业仪器,包括:1.色差计:检测颜色差异。
2.亮度计:测定车身各部位亮度。
3.反射测量仪:测光泽度。
4.胶带:用于附着性测试。
5.铅笔:用于硬度测试。
6.污渍棉布:用于耐污性测试。
二、检验流程2.1 样品准备取车身各部位标准色板与待检车辆做对照,在同一光线下进行检测。
2.2 检验步骤1.颜色检验:取3个样品进行检测,按顺序放在色差计上,检测色差值是否在标准范围内。
2.亮度检验:使用亮度计进行测量,注意在同一光线下检测各部位的亮度。
3.光泽度检验:使用反射测量仪进行测量,注意测量角度,避免误差。
4.附着性检验:使用胶带进行测试,贴上胶带后,迅速撕下,检查油漆漆膜是否撕下或有裂纹现象。
5.硬度检验:使用铅笔进行测试,检查油漆表面是否有刮痕。
6.耐污性检验:使用带有污渍的棉布擦拭,检查是否会产生划痕或泡沫。
2.3 结果判定根据检测结果,依据《车身油漆检验技术条件》标准确定车身油漆是否合格,记录检测因素的数据,判断是否符合标准。
油漆成分检测标准

油漆成分检测标准一、成分含量检测1.目的:确保油漆产品符合规定的配方要求,保证产品质量和性能。
2.检测方法:采用化学分析方法,对油漆中的各个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3.检测仪器:分光光度计、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等。
4.注意事项:成分含量检测需在标准环境下进行,避免温度、湿度等因素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二、粘度检测1.目的:判断油漆的粘稠度是否符合工艺要求,以保证涂装效果。
2.检测方法:采用粘度计进行测量,常用的粘度计有旋转粘度计和落球粘度计等。
3.检测仪器:旋转粘度计、落球粘度计等。
4.注意事项:粘度检测需在恒温条件下进行,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三、固体含量检测1.目的:确定油漆中不挥发物的含量,反映油漆的成膜物质多少。
2.检测方法:将油漆涂在已知质量的滤纸上,经过干燥后称重,计算差值。
3.检测仪器:电子天平、烘箱等。
4.注意事项:固体含量检测需在标准环境下进行,避免温度、湿度等因素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四、酸碱度检测1.目的:判断油漆的酸碱性质,以保证产品性能和涂装效果。
2.检测方法:采用酸碱指示剂或pH计进行测量。
3.检测仪器:酸碱指示剂或pH计。
4.注意事项:酸碱度检测需在标准环境下进行,避免温度、湿度等因素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五、细度检测1.目的:判断油漆中颜料和填料的颗粒大小,以反映涂膜的平整度和光泽度。
2.检测方法:采用刮板细度计或离心细度计进行测量。
3.检测仪器:刮板细度计或离心细度计。
4.注意事项:细度检测需在标准环境下进行,避免温度、湿度等因素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油漆喷涂产品检验标准

油漆喷涂产品检验标准产品外观检验标准一、目的该标准旨在定义喷粉、油漆产品的外观要求,并确立允收/拒收标准。
二、适用范围该标准适用于公司外购和自制的所有喷粉和油漆产品。
三、表面定义1.A级面:常见表面,如面板、机箱上表面和直接向客户提供的零件等;2.B级面:不经常见到的表面,如机箱侧面和后面等;3.C级面:只有在移动或打开时才能看到的表面,如机箱底面、内部零件表面等。
四、检测条件1.检测时必须在40w荧光灯下进行,并与产品使用时的环境相仿;2.检测过程中不能使用放大镜,检测表面和人眼呈45°角;3.A级面在检测时需移动,以获得最大反光效果;4.B级面和C级面在检测时不移动,如示意图所示。
五、外观标准1.允收总则1.1 所有等级面应喷涂完好,且满足颜色、光泽度、厚度、附着力等方面的要求;1.2 喷涂表面允许补漆,但补漆后的表面应符合下列允收表中A级面、B级面和C级面的允收标准;1.3 缺陷允收定义了1250平方毫米区域内各类缺陷的最大允收数量。
对于大于1250平方毫米的零件表面,缺陷允收数量与之成正比例。
同时,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缺陷不能相连。
2.缺陷定义2.1 杂质:喷涂表面的外来物;2.2 凹痕:基本材料压痕造成的喷涂面局部凹陷;2.3 掉漆:局部表面喷涂物的缺失;2.4 刮痕:浅底的沟槽;2.5 橘皮:喷涂因涂料附着力差而导致起皱;2.6 流挂:喷涂涂料过多且不均匀使表面产生的流痕;2.7 气泡:表面有气泡或无附着力的喷涂区域;2.8 污迹:由于基本材料缺陷或不干净而导致零件喷涂表面有污迹或颜色不规则。
3.缺陷允收表缺陷类型A级面B级面C级面杂质不允收≤3个,直径≤1毫米,高度≤0.25毫米,两个缺陷距允收离≥50毫米≤3个,直径≤1毫米,高度≤0.25毫米,两个缺陷距允收离≥50毫米凹陷不允收不允收允收掉漆不允收不允收允许补漆,但不得露底刮痕不允收不允收不允收橘皮不允收不允收不允收流挂不允收不允收不允收气泡不允收不允收不允收污迹不允收不允收不允收。
油漆检测标准

制定:品管部审核:批准:油漆测试方法:1 附着力测试:测试标准:选择10m/m区域,百格刀划1mm2方格100个,使用3M600(20mm)附着牢固并90度迅速拉起。
判定标准:不允许10%脱落,允许5%脱落。
2 耐磨测试:测试标准:1mm厚,1cm长棉布,加1000g力,行程30cm,摩擦500次。
判定标准:不允许退色,脱落,水泡。
3 铅笔硬度:测试标准:选择2H硬度铅笔,加1kgf,延45o方向,行程6-7mm。
判定标准:不允许有划伤痕迹。
4.涂装后,产品表面不允许有流挂、桔皮、起皱、针孔、气泡、咬底、漏喷等现象。
5.色泽 --- 除指定色板上下限外,不可掺杂色与脱落目测6 光泽 --- 按设计指定并不可有不均现象目测7 油渍、污渍 --- 不可有目测喷涂件的检验规范:喷涂检验标准1 目的明确公司产品的表面喷涂质量标准,以使生产和检验有章可循。
2 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所有的喷涂产品检验。
3 外观标准3.1等级面划分标准:A 级面:装配后经常看到的外表面,如QH-1200B/1200A/1200C的后背,小太阳的吸风罩和包圈,QH-1200B的面板的四周侧面,常人可视顶面与不需弯腰可视底面。
B 级面:不经常看到,但在一定条件下能看到的面。
如打开后看到的内附件、加强筋、QH-1200F的左右档板内侧面等。
C 级面:一般看不到,或只有在装配过程中才能看到的面。
如底板与底座的接触面等。
3.2 检验条件a 目测距离:A级面为300mm,B等级面为500mm;C等级面为1000 mm。
3.3 检验标准按光源标准要求区分产品的等级面,所有等级面涂膜应无基材露底、剥离等缺陷,所有表面应无划痕、起泡、起皱、针孔,积粉等不良等现象。
在眼睛距离等级面的标准处,以3m/min速度扫描检查。
备注:黑色粗线方框内的数值为判定标准,如“2”表示在规定的条件下,不允许超过2处。
5 性能标准5.1 喷涂色板制作A、在烘烤时,每一炉均需制作2件色板,以备性能测试需要。
实木家具油漆检验标准

实木家具油漆检验标准一、引言。
实木家具在现代家居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油漆作为实木家具的重要表面处理工艺,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家具的外观和使用寿命。
因此,建立科学的实木家具油漆检验标准对于保障家具质量、提升产品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外观检验。
1.色泽,实木家具油漆的色泽应均匀、明亮,无色差和色斑。
2.光泽,应具有一定的光泽,不应出现泛白、发灰等现象。
3.平整度,油漆表面应平整光滑,无凹凸不平、麻点、气泡等缺陷。
4.附着力,使用剥离试验仪进行附着力测试,油漆应牢固附着在木材表面,无脱落现象。
三、物理性能检验。
1.硬度,使用硬度计对油漆表面进行硬度测试,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2.耐磨性,进行耐磨试验,油漆表面应具有一定的耐磨性,不易产生磨损和划痕。
3.耐污染性,进行污染试验,油漆表面应具有一定的耐污染性,易清洁、不易沾染污渍。
四、化学性能检验。
1.耐酸碱性,进行酸碱性试验,油漆应具有一定的耐酸碱性,不易受酸碱腐蚀。
2.耐腐蚀性,进行腐蚀试验,油漆应具有一定的耐腐蚀性,不易受化学物质侵蚀。
3.环保性,进行有害物质含量检测,油漆应符合环保标准,不含有害物质。
五、其他检验。
1.干燥时间,测试油漆的干燥时间,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2.包装检验,检验家具包装是否完好,避免在运输过程中发生损坏。
六、结论。
建立科学的实木家具油漆检验标准,有利于规范生产工艺、提高产品质量,对于消费者而言也能提供更加安全、环保的家具产品。
同时,企业也能通过严格执行检验标准,提升产品竞争力,赢得消费者的信赖和好评。
七、参考文献。
1.《实木家具油漆检验标准制定与质量控制》。
2.《实木家具油漆质量检验技术规范》。
3.《家具油漆检验技术要求》。
以上就是实木家具油漆检验标准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对相关行业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油漆产品性能检验标准

7
色差
用产品平面对准色差仪测色孔不可漏光,点击确定后读数,银粉之涂料:△E≦1.0;△L≦±0.7;△a≦±0.5;△b色差仪
8
膜厚
在被测产品上选择一块没有瑕疵的平面区域并擦拭干净,面积大于2cm2,将膜厚测试仪探头垂直接触于被测面进行测量。
15um±3um,
防指纹
人造指纹液浸泡(涂抹)产品,待其干燥后放置在40℃RH95%的环境中48小时
无脱落
无裂开
无起泡
脱落
裂开
起泡
13
防油测试A
用甲醇(99%)擦干净产品表面以后,用手霜(kanebosericeous或者xaonivea系列)、玻璃清洁剂、橄榄油、逐一抹在产品表面,然后放在室温下5分钟,再用纯棉布在300g/cm2的力度下来回擦拭30次
无脱落
无裂开
无起泡
甲醇
手霜
橄榄油
脱落
裂开
起泡
14
防油测试B
用甲醇(99%)擦干净产品表面以后,用手霜(kanebosericeous或者xaonivea系列)、玻璃清洁剂、橄榄油、逐一抹在产品表面,然后放在室温下5分钟,然后清洁干净,最后放在40℃RH95%的溶器里240小时
无脱落
无裂开
无起泡
甲醇
手霜
橄榄油
脱落
裂开
起泡
干燥条件:65°±5°×30分钟,静置72H后进行检测性能
序号
检验项目
检验方法
检验标准
检验设备
缺点描述
1
喷涂外观
手喷除油后铝镁片目视外观
无外观不良
目视
不光滑
有瑕疵
2
耐酒精(醇)
在压力是1000g /cm2的条件下用沾有95%以上乙醇的纯棉布或棉花棒往返擦拭20次
聚氨酯面漆检测标准

聚氨酯面漆检测标准一、外观检验1. 观察油漆的颜色、光泽度、均匀度等外观质量指标,应符合产品说明书和施工要求。
2. 表面应无明显杂质、颗粒、气泡等缺陷,涂膜应平整光滑,无明显不平整现象。
3. 包装桶内油漆量应足够,应无泄漏、分层等现象。
二、物理性能测试1. 粘度:采用涂-4杯粘度计测量,聚氨酯面漆的粘度应在适宜的范围内,以保证良好的施工性能和成膜效果。
2. 细度:采用刮板细度计进行测量,聚氨酯面漆的细度应符合产品说明书和施工要求。
3. 硬度:采用硬度计进行测量,聚氨酯面漆的硬度应符合产品说明书和施工要求。
4. 耐冲击性:采用冲击试验器进行测量,聚氨酯面漆的耐冲击性应符合产品说明书和施工要求。
5. 耐磨性:采用摩擦试验器进行测量,聚氨酯面漆的耐磨性应符合产品说明书和施工要求。
三、化学性能测试1. 耐水性:按照标准方法进行测试,聚氨酯面漆在水中浸泡一定时间后,应无明显变化和脱落现象。
2. 耐碱性:按照标准方法进行测试,聚氨酯面漆在碱性溶液中浸泡一定时间后,应无明显变化和脱落现象。
3. 耐酸性:按照标准方法进行测试,聚氨酯面漆在酸性溶液中浸泡一定时间后,应无明显变化和脱落现象。
4. 耐溶剂性:按照标准方法进行测试,聚氨酯面漆在有机溶剂中浸泡一定时间后,应无明显变化和脱落现象。
四、环境适应性测试1. 耐候性:按照标准方法进行测试,聚氨酯面漆在自然环境下经过一定时间的风吹日晒后,应无明显变化和脱落现象。
2. 耐高温性:按照标准方法进行测试,聚氨酯面漆在高温环境下放置一定时间后,应无明显变化和脱落现象。
3. 耐低温性:按照标准方法进行测试,聚氨酯面漆在低温环境下放置一定时间后,应无明显变化和脱落现象。
五、安全性能测试1. 闪点:采用闪点试验器进行测量,聚氨酯面漆的闪点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以确保使用安全。
2. 气味:采用人工嗅觉法进行测量,聚氨酯面漆的气味应符合产品说明书和施工要求,以确保使用过程中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任我通汽车用品有限公司
制定:品管部审核:批准:
磷化底漆
油漆测试方法:
1 退色测试:
测试标准:不透光纸板遮住测试漆面的一半,UV light (波长2800-3000A,15w)照射72小时,灯管据测试面距离25cm。
判定标准:不允许退色。
2 附着力测试:
测试标准:选择10m/m区域,百格刀划1mm2方格100个,使用3M600(20mm)附着牢固并90度迅速拉起。
判定标准:不允许10%脱落,允许5%脱落。
3 耐磨测试:
测试标准:1mm厚,1cm长棉布,加1000g力,行程30cm,摩擦500次。
判定标准:不允许退色,脱落,水泡。
4 高温测试:
测试标准:温度40+/-3oC,湿度90-95%,48小时。
判定标准:不允许退色,脱落,水泡。
5 铅笔硬度:
测试标准:选择2H硬度铅笔,加1kgf,延45o方向,行程6-7mm。
判定标准:不允许有划伤痕迹。
6 酒精测试:
测试标准:纱布沾96%酒精溶液,加500g/cm2,来回摩擦30次。
判定标准:不允许变色脱落。
7 盐雾测试:
测试标准:5%NaCl, 100%Humidity,35+/-1oC,24小时连续喷雾。
判定标准:不允许腐蚀,氧化,脱落。
8 膜厚测试:
测试标准:膜厚仪。
判定标准:湿膜 30-60um,粉底涂装 40-100um。
喷涂件的检验规范:
喷涂检验标准
1 目的
明确公司产品的表面喷涂质量标准,以使生产和检验有章可循。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所有的喷涂产品检验。
3 外观标准
等级面划分标准:
A 级面:装配后经常看到的外表面,如QH-1200B1200A1200C-1200F300mm500mm1000 mm3m 缺陷种类规格值(mm)面积限度(平方毫米)检查工具
100以下 100-300 300以上
A B C A B C A B C
1 磨伤
擦伤
划伤长10,宽以下 0 2 2 0 3 3 1 4 4 游标尺
卷尺
目测
长10,宽以下 0 1 1 0 2 2 1 3 3
长15,宽以下 0 0 0 0 1 1 1 2 2
宽以上 0 0 0 0 0 0 0 1 1
2 异物
颗粒以下 1 2 3 2 3 4 3 4 5 游标尺
目测
以下 0 1 2 1 2 3 2 3 4
以下 0 0 1 0 1 2 0 2 3
3 缩孔φ以下 1 1 2 2 2 3 3 3
4 游标尺
φ以下 0 0 1 1 1 2 2 2 3
φ以上 0 0 0 0 0 1 0 0 2
4 黑点
白点
其它色点以下 1 2 2 2 3 3 3 4 4 游标尺
目测
以下 0 1 1 1 2 2 2 3 3
以上 0 0 0 0 1 1 0 2 2
5 折弯压痕长2,宽以下 2 3 3 3 4 4 4 5 5 游标尺
目测
长4,宽以下 1 2 2 2 3 3 3 4 4
长5以上 0 1 1 1 2 2 2 3 3
宽以上 0 0 1 1 0 2 0 2 3
6 色泽 --- 除指定色板上下限外,不可掺杂色与脱落目测
7 光泽 --- 按设计指定并不可有不均现象目测
8 油渍、污渍 --- 不可有目测
备注:黑色粗线方框内的数值为判定标准,如“2”表示在规定的条件下,不允许超过2处。
5 性能标准
喷涂色板制作
A、在烘烤时,每一炉均需制作2件色板,以备性能测试需要。
取与制品同材质的金属板,尺寸80×120,与产品正常条件下加工,出炉后标识好粉号、固化条件、日期与时间,并由QE签名经确认后编号命名登记管理。
一件测试用,一件存档。
B、制程喷粉色板有效期限为二年,保存在室温下,保存温湿度为70±15%,保存环境为无任何光线照射。
非破坏性检验检验项目
光泽:与色板比较无明显差异为检验合格。
色泽:颜色须符合设计图纸或与色板比较无明显差异。
破坏性检验
5.3.1附着力测试:
弯板试验法:喷涂后,取一随炉色板,将其弯曲180度,并使内弯园角等于厚度(r=t)或弯曲90度往复一次,涂层无脱落现象。
5.3.2硬度检验:用削尖的3H铅笔,与涂膜面呈45度角,沿直尺向前推划15-30mm,用橡皮把滑痕擦净后检查涂膜表面。
判定标准为:没有丝毫底材显露时为合格。
5.3.3耐溶剂性测试:用分析醇(%无水酒精)沾湿棉花棒,用1公斤的力来回擦拭涂膜面50回,合格标准为:外膜不得有任何剥落、变色、发涨现象,可以允许光泽度有少许变化。
5.3.4耐冲击试验:利用试验设备,用500克的重锤从500mm的高度自由下落,判定标准为:1/4的冲头正面冲击后,表面涂膜无开裂、掉膜现象。
6 包装防护与搬运标准
涂装后的成品应用无颜色软质气泡纸遮盖或缠绕包裹,以保证产品的表面清洁无尘。
箱体类产品应独立放置于地托板上,且地托板表面应无尖锐利物突起,板面应用软质材料铺垫;小体积类配件需集中堆放时,应独立包装并相互隔离,以防表面互相摩擦。
搬运应使用手动叉车,集中搬运的配件每次堆放的高度不高于1.0米。
钢结构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5—2001
14.1.4 本条规定涂装时的温度以5~38℃为宜,但这个规定只适合在室内无阳光直接照射的情况,一般来说钢材表面温度要比气温高2~3℃。
如果在阳光直接照射下,钢材表面温度能比气温高8~12℃,涂装时漆膜的耐热性只能在40℃以下,当超过43℃时,钢材表面上涂装的漆膜就容易产生气泡而局部鼓起,使附着力降低。
低于0℃时,在室外钢材表面涂装容易使漆膜冻结而不易固化;湿度超过85%时,钢材表面有露点凝结,漆膜附着力差。
最佳涂装时间是当日出3h之后,这时附在钢材表面的露点基本干燥,日落后3h之内停止(室内作业不限),此时空气中的相对湿度尚未回升,钢材表面尚存的温度不会导致露点形成。
涂层在4h之内,漆膜表面尚未固化,容易被雨水冲坏,故规定在4h之内不得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