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花食记

合集下载

《桃花源记》复习

《桃花源记》复习

2.通假字
便要还家( 同“邀”,邀请 ) 3.一词多义 (1)为
武陵人捕鱼为业( 动词,作为) 不足为外人道也( 介词,对,向) (2)舍 便舍船,从口入( 动词,舍掉) 屋舍俨然( 名词,房屋 ) (3)之 忘路之远近( 助词,的) 渔人甚异之(代词,指见到的景象 ) 具答之(代词,指问题 )
(4)志 处处志之( 动词,做记号) 寻向所志( 名词,标记,记号 )
(渔人)出来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旧路(回去),(沿途)处处做魏晋。
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就更不必说魏 晋了。
8.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渔人把自己听到的事一一向(桃花源中人)详细地说出,他们都 感叹惋惜起来。
9.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有人就邀请他到自己家里去,摆酒杀鸡做饭来款待他。 10.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9)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类 ) (10)阡陌交通( 田间小路 ) (11)鸡犬相闻( 可以互相听到 ) (12)悉如外人( 全,都 ) (13)黄发垂髫( 旧说是长寿的特征,用来指老人 )
( 垂下来的头发,用来指小孩 ) (14)见渔人,乃大惊( 于是,就 ) (15)具答之( 详细 ) (16)便要还家( 同“邀”,邀请 ) (17)咸来问讯( 全,都 ) (18)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妻子儿女 )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它是记载、描写事物的文 字,主要通过记事、记物、写景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 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想一想,我们学过哪些“记”?
《桃花源记》《小石潭记》《核舟记》《岳阳楼 记》《醉翁亭记》……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 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2017广东中考必考24篇文言文

2017广东中考必考24篇文言文

2017广东中考必考24篇文言文2017广东中考必考24篇文言文1.《论语十则》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lè)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学而》)2.曾子曰:“吾(wú)日三省(xǐng)吾(wú)身:为(wèi)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chuán)不习乎?”(《学而》)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yǐ) 。

”(《为政》)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wǎng),思而不学则殆(dài)。

”(《为政》)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雍也》)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9.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张》)1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罕》)12.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2.《伤仲永》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

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

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

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江苏省常州市第二十四中学(天宁分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江苏省常州市第二十四中学(天宁分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江苏省常州市第二十四中学(天宁分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填空题1.把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和加点汉字的拼音依次分类填在横线上。

无论是巍巍青山yì_____立,还是浩浩江水流shì_____,当有一天,它们遇到了一双诗人的慧眼,山水便有了悲喜境界,恒久立意。

让我们一起漫步“古诗苑”,跟随诗人的眼睛,走进青山绿水,去欣赏草木méng _____发、姹紫嫣红的春;去品读北雁南飞、衰草连天的秋……在流光溢._______彩的文字中,追溯._______美好的时光,探寻诗意的心灵。

二、选择题2.下列关于《经典常谈》的说法不正确的两项是()A.《经典常谈》共13篇,按我国古代经、史、子、集分类法的顺序介绍了《周易》《史记》《资治通鉴》等经典著作,并把《诗经》放在了首篇。

B.汉代学者所传习的有三种经和无数的“记”,“记”很多,但流传到现在的只有三十八篇《大戴记》和四十九篇《小戴记》。

C.诸子都出于职业的“士”。

到了春秋战国之际,“士”成了有才能的人的通称,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现象,代表人物有儒家孔子和孟子,道家老子和庄子,法家韩非子等。

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统于一尊。

D.“六书”中的“指事”发源于图画,描摹物形的大概,如“上”“下”;“象形”是用抽象的符号,指示那无形的事类,如“日”“月”。

等到汉武帝用小篆统一了文字,便只存在书体的演变了。

三、名著阅读3.阅读下面《经典常谈》选段,完成问题。

他们..凭他们的智谋和辩才,给人家画策,办外交;谁用他们就帮谁。

他们是职业的,所图的是自己的功名富贵;帮你的时候帮你,不帮的时候也许害你。

翻覆,让他们看来是没有什么的。

本来呢,当时七雄分立,没有共主,没有盟主,各干各的,谁胜谁得势。

他们自己没有理想,没有主张,只求揣摩主上的心理,拐弯儿抹角投其所好。

昆虫记读书笔记_24

昆虫记读书笔记_24

昆虫记读书笔记昆虫记读书笔记1读了《昆虫记》的《蝗虫》一篇,使我知道了: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

说到蝗虫,蓝色的翅膀,突然象扇子一样张得大大的。

它们的腿带锯齿,有力的蹬踏地面。

粗粗的后腿像弹簧一样,可以让它跳得很高。

但是蝗虫总是和偷庄稼、危害人类联系在一起,在我们人类的心中是一个十恶不赦的大坏蛋,但是在法布尔的心中任何昆虫都是那么可爱。

我觉得法布尔想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蝗虫平时啃庄稼,但是没有它,我们就会失去鲜美的食物。

农民家里养了许多鸡,偶尔有几只肥美的、鲜嫩的母鸡,这些母鸡之所以肥美、鲜嫩,那是因为他们生活中的主食就是蝗虫。

因此可以看出,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这样的例子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例如:网络虽然可供人们学习,但有的人玩游戏,废寝忘食,整天沉迷与网络中,有的小朋友年纪很小就戴上眼镜,有的耽误了学习,还有的因为网络学坏。

喝少量酒对人身体有好处,如果喝多了的话,对身体有很大害处,尤其是司机叔叔和多了酒,会伤害很多无辜的人,那可害人不浅呀!总之,一切事物都有它的好坏之分,我们只有知道它的好与坏,就能知道怎么做!昆虫记读书笔记2我从小便生活在县城,昆虫并没有见过许多,也从来不了解它们,甚至有时连蚂蚱和蝈蝈都分不清,而且我也是很讨厌昆虫的,因为总觉得它们的样子很让我害怕。

但在我强忍着恐惧读完了《昆虫记》后,反而觉得它们变得可爱了。

作者法布尔将昆虫鲜为人知的生活和习性透漏给了人类,人类因此更加了解了昆虫的真实生活。

法布尔的细心观察,对昆虫细致的描写让我们对昆虫有了更深的了解。

竹蜂和采脂蜂的居住之所颇为有趣,它们是住在遗弃的蜗牛壳里。

那些爱捉弄蜗牛的朋友们小心了,如果你倒霉的话,正好拿到已经居住了采脂蜂的蜗牛壳,那就只能逃之夭夭了。

有时候,采脂蜂筑巢的时候,会因为一个小疏忽而造成下一代的悲剧。

如果采脂蜂在一个蜗牛壳中筑巢,但它却不知道蜗牛壳已经有了主人,等巢里的蜂长大了,它们咬破了胶膜,冲破了放线,想解放自己。

四年级语文上新课堂同步学习与探究答案

四年级语文上新课堂同步学习与探究答案

四年级语文上新课堂同步学习与探究答案4秋天自学站2写景诗7秋天向日葵、野菊花、苹果,葡萄、玉米、高粱等对话窗1迷人景色丰收景象2(1)拟人丰收(2)比喻秋风梳子秋光汗珠3秋天有红红的苹果紫红的葡萄雪白的棉花碧绿的白菜秋天有成熟的玉米高粱大豆练功房1桂花酒歌柔韧梳子烦恼2红红的苹果紫红的葡萄金黄的玉米悄悄的珍藏甜蜜的微笑飞速的奔跑红得可爱甜得像蜜香得诱人3高高兴兴快快乐乐干干净净整整齐齐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平平安安反反复复安安静静步步为营、彬彬有礼、楚楚动人、草草了事、草草收兵、代代相传多多益善、耿耿于怀、昏昏欲睡、、九九归一斤斤计较、炯炯有神、津津有味大手大脚、呆头呆脑、多才多艺、独来独往、谢天谢地、人山人海、十全十美、全心全意4鸭梨嚷着冷了,要穿黄衣露珠如同晶莹的珍珠,闪闪烁烁在草叶上打滚四年级语文上新课堂同步学习与探究答案5我给江主席鲜花自学站2秩序井然欣喜若狂情不自禁3东方之珠199771对话窗1等待献花兴奋激动1——78——112(1)我手捧鲜花在雨中等待江主席兴奋激动(2)①我对江主席由衷的爱戴②和蔼慈祥③香港祖国(3)不重复首尾照应,强调这是难忘的一天。

练功房1启迪地毯秩序井然频繁耻辱欣喜若狂2彩——采清——情框——眶颁——频3(1)现场秩序井然,同学们当真地听着校长的讲话。

(2)邻居小李一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就满面春风地跑回家让爸妈知道。

学习与探究答案6 天安门广场自学站2 中心最宽广最壮观天安门3 宽广壮观对话窗1 6 位置特点方位天安门2 (1)无数盆鲜花组成一个个大花坛,把广场装点得犹如五彩缤纷的大花园。

广场大花园天安门广场五彩缤纷的景象。

(2)鲜花彩灯礼花五彩缤纷热闹非凡练功房1 仪式庄严政府宣告沸腾雕梁画栋2 雕梁画栋雄伟壮丽格外挺拔遥遥相对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翩翩起舞五彩缤纷描写建筑的:雕梁画栋雄伟壮丽形容花草树木的:花团锦簇姹紫嫣红五彩缤纷3(1)一个个大星座犹如群星闪烁的夜空。

2024年云南省初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题(三)

2024年云南省初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题(三)

2024年云南省初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题(三)(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1~5题,每题2分,第6题6分。

共16分)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1~4题。

(A)读厚一本书,要下笨功夫,要有“学海无涯苦作舟”的精神与劲(jìng)头。

在知识与信息让人眼花缭(liáo)乱、应接不瑕....的时代,如何我们日益下降的阅读率,我们认识世界、反思自我的能力,美国埃默里大学教授马克·鲍尔莱恩在《最愚蠢的一代》书中提醒,把时间都花在社交网络、埋头于手机的年轻人,还得保留一个“与历史、与艺术、与公民理念相遇”的生命空间。

不可否认,技术的发展为知识的获取提供了便利,但我们还是应该放下手机多读书,而不是于网络化的浅阅读。

我们要学习知识,特别是系统学习一种理论和专业知识,研究某一领域的问题,唯有老老实实地捧起书本啃,方能形成系统的思维和独到的见解。

(B)读厚一本书,最重要的是要多读。

一个人的阅读史决定着他的精神长相。

一个热爱阅读的人,心中自有丘壑..,眼里必有远方,这些东西是长年累月的阅读所带来的。

作家三毛说:“(C)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jīn).里,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里。

”总有人抱怨现在这么忙,哪还有时间读书?其实,没有时间看书的人恰恰是那些有时间也不会看书的人,最终只会落得个“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慨叹..。

读厚一本书,要敢于走出舒适区,读自己不感兴趣的书——(D)读理论书籍、读难读的书,发扬钉钉子,深掘一口井,不挖到钻石誓不罢休,真正把一本书读懂读透。

要相信“做难事必有所得”,而不是浅尝辄止....、,老是在低层次徘徊(.huái).而不自知。

1.文中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劲(jìng)B.缭(liáo)C.襟(jīn)D.徊(huái)2.文中加点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应接不瑕B.丘壑C.慨叹D.浅尝辄止3.文中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救济改善沉醉功亏一篑B.救济提高沉湎半途而废C.拯救改善沉醉功亏一篑D.拯救提高沉湎半途而废4.文中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A.读厚一本书,要下笨功夫,要有“学海无涯苦作舟”的精神与劲头。

高考语文真题分项汇编专题(2021-2023年)语文文字运用专题06补写句子(含答案)

高考语文真题分项汇编专题(2021-2023年)语文文字运用专题06补写句子(含答案)

专题06 补写句子(2023·全国甲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事有凑巧,在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地方,我听见过三位老师讲“破釜沉舟”这个成语。

第一位教师是这样讲的:“‘破釜沉舟’表示坚决的意思。

做事一定要坚决。

无论做什么,只要是正当的、应该做的事,就必须抱定只许前进而不许后退、只许胜利而不许失败的决心,只有这样才能得到成功。

如果(),工作还没开始就准备下失败的退路,那样一定不会成功。

①当然,②前进的目的必须正确。

③在这一点上,④我们不能跟古人相提并论。

由于时代的局限,古人,尤其是封建统治阶级的人,做事的目的在今天看来很多是成问题的,下定决心做好事是应当的,如果坚决做坏事,那就不应当了。

”第二位教师是另一种讲法,他说:“‘釜’就是锅,‘舟’就是船。

‘破’和‘沉’都是动词。

‘破釜’是‘使釜破’的意思,也就是把锅砸碎;‘沉舟’是‘使舟沉’的意思,也就是把船凿沉。

这样用法的动词叫作‘使动词’。

同是做饭的工具,古代叫‘釜’,现代叫‘锅’;同是水上运输工具,古代叫‘舟’,现代叫‘船’;这是古今词汇的演变。

像古代叫‘冠’,现代叫‘帽子’,古代叫‘履’,现代叫‘鞋’,都是这种情形。

曹植《七步诗》里有‘豆在釜中泣’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这里的‘釜’和‘舟’跟‘破釜沉舟’里的‘釜’和‘舟’意思相同。

”第三位教师讲得比较简单,话说得比较少。

他这样讲:“项羽渡河进攻秦朝的军队,渡河之后,把造饭的锅砸碎,把船凿沉,断了自己的退路,以示有进无退的决心,终于把秦军打败了。

后来大家就用‘破釜沉舟’这个成语表示下定最大的决心,不顾任何牺牲的意思。

”19.请在横线处仿照上句补写恰当的句子,要求内容正确贴切,语意完整连贯。

【答案】19.示例一:柳宗元《江雪》里有“孤舟寰笠翁”的句子示例二:寓言里有“刻舟求剑”的故事示例三:“刻舟求剑”的成语【解析】19.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花食花事

花食花事

苏州 人腌渍 的玫瑰 酱 , 必须要摘 取色 泽鲜艳 、 花瓣肥 厚 、 香 味浓郁 的 玫瑰花 , 经过梅 卤的腌 制 , 保持原有 的色和香 , 再经 混合砂 糖 , 捣烂 成
酱, 成为质地细而润 滑的玫 瑰酱 , 味道 酸甜 , 玫瑰香 气芬 芳 , 这酱可 以 用来 制作糕点 、 涂抹馒 头 、 蘸食粽子 , 足 见苏州人对玫瑰 香味 的喜 爱。 而苏州酱菜 里竟然还有种玫瑰大 头菜 , 把玫瑰花瓣腌进 了芜 菁 中。据
便 开始 了。玉兰花早于辛夷 , 花开九瓣 , 色 白微 碧, 香 味似 兰。一树 的 白色花朵 , 看 不到叶子 , 只见那粉妆玉琢 的层层花苞 。 但凡 下场 雨 , 满
开 的万蕊 白花就被打 落 , 树下满是 残雪般 的落花 。这 时 , 苏州 的巧手
厨 娘们会拾取 花瓣 , 和 以粉面蔗 糖 , 在 油锅 里轻煎 一下 , 称 为玉 兰花
s H A N G × 卜 F E N G T u I赏 析 ・ 风 土
花食
● 殳俏
■ ■ ■ ■
苏J , I { 人 善制花食 , 一年 四季 的鲜花 , 都会依 着季 节 , 被 闺阁 中的 烹饪 高手 化为趣 致的美味。自农历二月初玉 兰花开 , 苏, J t 1 的花食 季节
说是 先要把芜菁剥皮 后入窖腌制 , 之后切 削整形 , 要切 成片 片缀连 不
断, 然后再 用甜 面酱 、 白糖及玫 瑰花瓣 浸 渍一段 时间 , 方得 到这玫 瑰
味道 的传 统酱菜 。一大早 , 来碗 白粥配玫 瑰大 头菜 , 让 胃袋在花香 怡
人中醒来, 也不错。 曩
71・ G L t O X t _ j E
其液, 可以代替蔷薇露。 也可用做 面脂 , 泽发润肌 , 香 留不去。 吾家常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花食
田一洁
杭州是桂花栽种比较多的城市,大街小巷,一到桂花时节,桂树多的地方是明香浇头,桂树少的地方暗香浮动,这时节光鼻子过瘾也不行,桌上也有桂花的影子。

酒酿圆子端上来,里头一层黄黄的桂花,桂花糕也出来了,方方正正一碟。

桂花糯米藕也常见,只是它本来就甜得不得了,上面还浇几溜桂花蜜,吃当然好吃,我个人无福消受,只消一筷子,就感觉这甜味蜜意上了头,再吃就要让它给闷翻了。

说起吃花,其他的花也吃过,比如南瓜花。

有一回去同学家,她妈妈见我们去了很热情,很快就进灶间给我们张罗吃的。

那时候家里也没什么好吃的,她妈妈把土豆切成了小丁,爆香了姜蒜后放了一小点肉,加土豆丁炒了炒,接着放了一锅水,水开后,用细细的玉米面搅成一锅糊糊,她安排同学不停地搅,自己出去了。

不一会儿,她拿着一把南瓜花进来了。

那时吃南瓜花的人家倒少,农村人家讲究饱肚子,花一类的东西轻飘飘的,不实在。

同学的妈妈撕掉南瓜花表面的细茎,在水里冲了冲,用手撕成几大块扔进了锅里,大片的南瓜花像一片片黄色的小舟飘进了锅里,搅了两下,我们便开饭了。

那糊糊相当好吃,南瓜花什么味,我现在不记得了,有点猪八戒吃人参果的意思,不过现在仍觉得她妈妈心思巧,那南瓜花让不太容易的日子活色生香起来。

后来也吃过凉拌的南瓜花,也吃过南瓜花鸡蛋汤,都觉得不错,听一个朋友说,他家乡也吃南瓜花,挑不能结瓜的谎花吃。

为什么称不能结瓜的花叫谎花,大至是人们认为开了花却不结果,是占了坑不办实事,糊弄群众,不是撒谎是什么。

我倒是替南瓜花鸣不平,结不出果只是没有授粉成功,咱都要吃人家了,就不要给人扣一顶不好的帽子了。

还有黄花菜,小时候田坎下小溪边上便有几枝,大概是气温太低,长不成气候,永远就那么几枝,茎长,顶着几个苞几枝花,风一吹晃得厉害,楚楚可怜的样子,我常没来由地觉得有句“水边黄花”就是在说它。

当时我们也不知道这是黄花菜,只到有一天,家里来了个远房的亲戚,是个货真价实的大吃货,说这玩意儿好吃呢,伸手掐了几朵回来,又遗憾地说,鲜的有毒,今儿是吃不成了,晒晒就是“金针菜”,挺好吃。

我父亲受了他那种特别想吃,好像特别好吃神情的感召,费了大劲把那花移到了院子前的花台角上,想着精心照顾着,有朝一日就可以吃上这花了。

没想到的是,这花在院子里也不生发,也就那么几枝,而且这种花特别招虫子,尤其是花枝的顶端,常期被密密麻麻灰色的蚜虫盖满,也不吃花,就停在那里。

由于花少虫多,花开花谢了一年又一年,到今天,我们家也没吃上自家种的黄花菜。

当再一次拨弄着碗里那几条黄花菜,爱吃不吃的时候,听说原来被人叫的那么文艺的“忘忧草”就是这黄花菜,而且诗经里也说“北堂幽暗,可以种萱”,这种萱草,也是黄花菜,那么还是趁热,心怀敬意地吃了吧,不然黄花菜都凉了。

还吃过茉莉炒鸡蛋,蒸愧花,裹了鸡蛋清油炸的愧花,吃火锅时点过菊花清凉锅,也吃过菊花沙拉等等,要说味道,我个人认为都是意思大于味道,不过我们再也不是求吃饱的时代了,吃得精、雅,菜里有几个意思也顶好顶好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