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批判现实主义文_外国文学课件

《人间喜剧》的思想内容
2、提供了一部资产阶级的 罪恶发家史。 《高利贷者》中的高布 赛克是早期资产者,借高利 贷聚敛财富,富有而吝啬。 《纽沁根银行家》中纽 沁根是金融资产阶级的典型, 不仅懂得怎样获得高利润, 还会制造谣言、造假象等。
《人间喜剧》的思想内容
3、揭露金钱的罪恶和资 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 冷酷的金钱关系。 《夏倍上校》中妻子 为吞没丈夫的财产,企图 把他关进监狱。 《欧也妮· 葛朗台》 中葛朗台不让女儿爱破了 产的查理。
“人生三课”
——拉斯蒂涅的堕落
拉斯蒂涅是来巴黎读书 的外省破落贵族子弟,他通 过关系得以出入鲍塞昂夫人 的沙龙,与上流社会的人物 交往。贵族府第的灯火辉煌 与自己住的伏盖公寓的寒酸 形成了鲜明对比。使他急于 摆脱贫寒的处境。这时,高 老头,伏脱冷,鲍塞昂夫人 给他及时地上了人生三课。
鲍塞昂夫人的第一课 ——极端利己主义哲学
《红与黑》中于连形象分析
2、正是由于这种 极度自卑和极度自尊的 心理往复,使得于连身 上具有非常可贵的反抗 性,但他又是一个反抗 与妥协的矛盾统一体, 他的一生经历了反抗 妥协 - 再反抗的曲折轨 迹。
《红与黑》中于连形象分析
3 、归根结底,于连是 一个个人主义者,是那个 时代的英雄。他的奋斗是 为了自我价值的实现。实 现自我价值这是他的奋斗 的目标。他属于资产阶级 上升时期那种精力弃沛, 敢作敢为,具有顽强意志 和冒险精神的类型。
巴尔扎克和《人间喜剧》
“今年写了十六本 书,编写了二十幕戏, 还不足以应付,赚得十 五万法郎还不能给我安 宁。” “为了生活和还债, 我只有我的笔杆,我只 相信我那雄狮般的勇气 和坚韧不拔的劳动。”
巴尔扎克和《人间喜剧》
《人间喜剧》是巴 尔扎克自编作品总集的 名称,由91部小说组成。 《人间喜剧》描写 了2400多个人物,展示 了19世纪前期整个法国 的社会生活,被称为 “社会百科全书”。
简述批判现实文学主义的主要特征

简述批判现实文学主义的主要特征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是20世纪初期兴起的一种文学流派,主要特征是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和揭露。
它以对社会现象的深入观察和分析为基础,通过对社会问题的呈现和讽刺来反映社会的丑陋和不公。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对社会现象进行深入观察和分析。
它通过对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揭示社会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
通过对社会现象的深入观察,批判现实主义文学能够准确地反映社会的真实面貌,使读者更好地认识社会现实。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以对社会问题的呈现和讽刺为手法。
它通过对社会问题的真实揭示和讽刺让读者深刻地认识社会的丑陋和不公。
通过对社会问题的呈现和讽刺,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不仅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还能够使读者对社会问题产生思考,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关注个体命运与社会命运的关系。
它通过对个体的命运进行深入剖析,揭示个体与社会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认为个体的命运受制于社会的制度和环境,个体与社会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
通过对个体命运的关注,批判现实主义文学能够使读者更好地认识自己的处境和命运。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强调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和反思。
它通过对社会问题的深入思考和反思,使读者对社会问题有更加全面和深刻的认识。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认为社会问题的解决需要全社会的努力,而不仅仅是个体的努力。
通过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和反思,批判现实主义文学能够激发读者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参与。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以对社会现象的深入观察和分析为基础,通过对社会问题的呈现和讽刺来反映社会的丑陋和不公。
它关注个体命运与社会命运的关系,强调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和反思。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对社会现实进行了深入批判,还对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名词解释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名词解释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是指对现实主义文学进行批判和分析的一种学术观点和方法。
现实主义文学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兴起的一种文学流派,强调真实、客观地描写社会现实,关注社会问题和人类命运。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旨在探讨现实主义文学的局限性和缺陷,并提出对其进行批评和改进的观点。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名词解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拓展:1. 反对现实主义的批判:批判现实主义的一大观点是其过于片面地描绘社会现实,忽略了人类的内在情感和精神层面。
现实主义文学往往将现实的表象作为主要关注点,但忽视了个体内心世界和情感体验的复杂性。
批判现实主义倡导将现实主义的描写与更广阔的主题和更深刻的内涵相结合。
2. 社会批判的深化:批判现实主义文学还反思并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对社会问题的描绘方式。
现实主义文学常常以强调社会问题和人类命运为基础,但其描写方式往往过于表面和简化,无法真正深入探讨社会问题的本质。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倡导更加深入的社会批判,关注社会问题的根源和背后的结构性问题。
3. 叙事形式的创新:批判现实主义文学还关注现实主义文学中叙事形式的限制和局限性。
现实主义往往采用传统的线性故事叙事方式,而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则倡导对叙事形式进行创新和实验。
通过采用多重叙述视角、非线性叙事结构等手法,批判现实主义文学试图呈现更加多样和复杂的现实世界。
4. 后现实主义的崛起: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观点和方法也为后现实主义文学的崛起提供了思想基础。
后现实主义文学试图超越现实主义的局限性,将现实主义文学的批判观点与其他文学流派和理论相结合。
后现实主义文学更加注重对权力、语言、身份和认同等问题的探讨,以及对叙事形式和文学语言的反思和创新。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目的并不是要否定现实主义文学的价值和意义,而是在对其进行批判和分析的基础上,探索更加多样和丰富的文学表达方式,以及更加深入的社会批判和思想探索。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Critical Realism
高尔基说:批判现实主义的伟大创造者, “都是本阶级的叛逆,‘浪子’,被资产 阶级毁灭了的贵族,或者是从本阶级的窒 息人的氛围里突破出来的小资产阶级子弟 。”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产生
西欧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巩固 俄国专制农奴制的危机 资本主义内部矛盾的日益尖锐化 唯物主义哲学思潮的影响(科学因素) 空想社会主义的推动 “理性王国”的破灭(恩格斯的论述) 前期现实主义文学的继续与发展
《马蒂奥·法尔戈纳》
马蒂奥·法尔戈纳是科西嘉岛上一个强悍粗犷的农 民,为人豪爽,重侠义,在当地有神枪手的美誉,同乡 人都钦佩他。同岛上其他居民一样,他认为法律和官府 不讲公平与正义;他同情那些因犯了案而逃到丛林里躲 避的所谓“强盗”。有一天,他有事外出,只留下他的 10岁的儿子在家。一个被官兵追捕受了伤的“强盗”到 他家要求避难,孩子得了“强盗”的钱就将他藏了起来 。官兵赶到,用一只金表引诱其说出“强盗”的躲藏处 。“强盗”被捕了。马蒂奥·法尔戈纳回家后得知这事, 为了伸张正义,亲手处死了自己唯一的儿子。
反映普法战争
• 《羊脂球》 • 《菲菲小姐》 • 《米隆老爹》 • 《蛮子大妈》 • 《两个朋友》
反映资产阶级社会的风俗
• 《项链》 • 《遗产》 • 《我的叔叔于勒》 • 《珠宝》 • 《伞》
反映下层人民的苦难,歌颂劳动人 民品德的高尚
《瞎子》 《散步》 《归来》 《西蒙的爸爸》
• 巴尔扎克
转向阶段:对客观、科学原则的强化
• 福楼拜
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
批判现实主义的发源地;理论与创作上的奠基作 皆出于法国。
一定时期内与浪漫主义并行不悖,互为融合。 批判封建贵族和大资产阶级,反映了贵族阶级的
概述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概述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从19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英国一跃而居世界首位,被称为“世界工场”,成为一个强大的“日不落帝国”。
但是随着工业资产阶级对封建阶级斗争的胜利,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发展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30、40年代爆发的著名的宪章运动,列宁称之为“世界上第一次广泛的、真正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1.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1)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开始出现于30年代,40、50年代达到了它的高峰期。
(2)狄更斯是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他的笔锋几乎触及英国社会各个领域。
(3)萨克雷的代表作《名利场》,对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关系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尖锐的嘲讽,成功地塑造了一个不择手段地发财致富和往上爬的女冒险家和冷酷无情的伪善者蓓基·夏泼的形象。
(4)盖斯凯尔夫人的《玛丽·巴顿》、《北与南》,从正面反映劳资矛盾和工人反抗斗争.但也宣扬了阶级调和的观点。
(5)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爱米莉·勃朗特的《呼啸山庄》,安妮·勃朗特的《艾格妮丝·格雷》和《野岗庄园的房客》等,也都各具特色。
2.宪章派诗歌
宪章派诗歌是最早的无产阶级文学,著名的代表作家有厄内斯特·琼斯、威廉·林顿和杰拉尔德·梅西。
琼斯的《未来之歌》、梅西的《红色共和党人抒情诗》等以其鲜明的政治倾向性、强烈的战斗性、广泛的群众性和国际主义精神,在早期无产阶级文学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
外国文学史之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概述

外国文学史之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概述一、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1、思想特征:⑴首先,现实主义把文学作为分析和研究社会的手段,为人们提供了特定时代丰富多彩的社会历史画面,具有很高的认识价值。
19世纪自然科学和历史科学的成就,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科学主义成为一种时代风尚,作家们都以研究与分析社会为己任,把广阔真实地反映时代的风俗史作为文学创作的最高理想。
⑵其次,现实主义以人道主义思想为基本的价值取向。
现实主义作家倡导“自由”、“平等”、“博爱”的人道主义理想,要求维护人的尊严与价值,对由金钱孽生出的社会恶德败行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并对下层人们的困难表示同情,希望统治阶级以仁爱为怀,改善与被压迫者之间的关系。
不仅如此,现实主义文学还普遍关心社会文明发展过程中人的生存处境问题,反映了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历史进程中出现的种种反人性的弊病,揭露了资本主义条件下人的异化,表现出深度意义上的人道主义精神。
2、艺术特征:⑴首先,现实主义文学强调客观真实的反映生活,注重细节的真实。
现代主义作家认为,应该“按照生活本来的样子去反映生活”,使作品的文本内容具有同构性,从而使文学具有科学真理的准确性。
为了使创作达到真实的艺术效果,他们反对在作品中直露的表现“自我”,从而让作者的思想与情感在具体的情节描写与人物塑造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
为了达到细节的真实,他们常常作实地考察,收集大量准确无误的真实材料。
⑵其次,现实主义文学注重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的描写,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现实主义作家认为人是社会环境的产物,主张从人物所处的社会历史环境中刻画人物性格,真实地揭示人物和事件的内在联系,通过对典型环境中典型性格形成过程的描写,全面真实的展示现实生活及其本质特征,反映整个时代的风貌。
现实主义文学在人物塑造方面大大超越了以前的西方文学,为世界文学史创造了一系列不朽的典型形象。
二、法、英、俄等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及其代表作品:1、法国:法国是欧洲现实主义文学的发源地。
简述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艺术特征

简述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艺术特征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是20世纪后半叶欧美文学的一种流派,它通过对社会现实的剖析与批评,揭示其中的种种问题和不公正,以期引起读者的关注和思考。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艺术特征主要包括现实主义叙事风格、社会批判性、反叙事性和文学形式的多样性等。
首先,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叙事风格强调以客观、真实的方式描绘社会生活,使读者感受到现实的压迫和困境。
这种叙事风格常常采用第一人称或多人称的叙述方式,通过描述主人公的独白或多个角色的对话来展现社会现实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同时,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也注重对细节的描写,通过描述生活的琐碎和平凡之处,使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和代入感。
其次,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是一种明显的社会批判性的文学流派。
它通过讲述社会弱势群体的故事,揭示社会不公和阶级矛盾,从而启发读者对现实世界的思考和反思。
这种批判性的描写形成了文学作品与社会生活的紧密联系,不仅具有文学的审美价值,更富有时代的社会意义。
其次,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注重反叙事性,通过打破传统叙事结构和线性的时间轴,模糊事件的发生顺序,来传达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思考。
这种非线性的叙事方式以一种突破常规的方式将读者带入作者的思维空间,使读者参与到文学作品的创作过程中,进一步加深了读者对社会现实的认识和理解。
最后,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艺术特征还包括丰富的文学形式和表达手法。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不局限于传统的小说形式,也可以是长篇报告文学、纪实文学、短篇小说、剧本等多种文学形式和创作手法的结合。
作品中常常使用象征和隐喻的手法,通过物象的隐含意义来传达作者对现实的思考。
同时,它还注重对语言和叙述形式的实验,运用多种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来体现不同文化背景和社会身份的多样性。
总的来说,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艺术特征主要包括现实主义叙事风格、社会批判性、反叙事性和多样化的文学形式表达。
这些特征使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成为一种既具有现实意义又富有艺术感的欧美文学流派,引导读者去思考和探索社会现实的不公和矛盾。
外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第七章19世纪文学(二)(批判现实主义文学)19世纪文学是指法国“七月革命”(1830)到“巴学)黎公社革命”(1871)。
这一时期文学包括:浪漫主义文学、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主流)、早期无产阶级文学。
理解后简答题19世纪文学的主流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它有以下基本特征:1客观、真实地描绘现实生活。
注重反映现实生活的整体、本质、真实、更注重细节描写的真实性。
2批判性、暴露性、改良性。
特别注重社会底层社会及“小人物”的悲剧命运。
对社会现实的强烈批判在客观上表达了广大人民群众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满和抗议,是从改良资本主义制度出发的,他们的思想武器是人道主义,政治主张是改良主义。
3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文学发展状况:无产阶级的萌芽:英国宪章派文学和德国工人革命诗歌是最初成就。
术语解释宪章派文学:1是世界文学史上第一次出现的无产阶级性质的文学,19世纪三四十年代英国宪章运动的产物。
主要成就:诗歌2作品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性和强烈的战斗性、广泛的群众性。
3最有名的宪章派诗人:琼斯和林顿。
德国工人诗歌(19世纪40年代):维尔特(最著名的无产阶级诗人):加入“共产主义同盟”成为了一个出色的无产阶级歌手。
恩格斯称他“德国无产阶级第一个和最重要的诗人”。
批判现实主义:一法国文学代表人物及作品:梅里美:19世纪法国极富艺术魅力的作家。
常常从道德的角度“研究人的心灵”发掘未经现代文明“洗礼”的自然状态下雄伟顽强的原始生命形态。
《卡门》:(极富浪漫主义色彩的爱情悲剧)主人公卡门是一个“拥有娇小而出色的姿态,热情如火的大眼睛中不时射出凶暴的眼神”的奔放而浪荡的、吉卜塞女郎。
福楼拜:19世纪法国一位承前启后的作家。
创作中偏重于客观写实和精雕细刻,以“客观而无动于衷”的美学原则精致的艺术风格为后来的自然主义和唯美主义奠定了基础。
《包法利夫人》中的主人公爱玛是一个在贵族资产阶级社会的腐蚀和逼迫下堕落毁灭的妇女形象。
二英国文学代表作家及作品:被马克思称为“现代英国的一批杰出的小说家”的有:狄更斯、萨克雷、盖斯凯尔夫人、勃朗特姐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概述继19世纪初期的浪漫主义文学之后,从19世纪30年代到19世纪末,整个欧美文学的主流是现实主义文学。
现实主义文学的主要成就是小说,主要特征是叙写人情风俗史,强调客观真实性,描写典型环境,描写普通人。
重要作家有司汤达、巴尔扎克、福楼拜、萨克雷、夏洛蒂·勃朗特、艾米丽·勃朗特、狄更斯、果戈理。
一、形成的原因1.政治经济结构变化--资本主义制度确立2.特定的社会心理--冷静、务实3.自然科学的大发展和实证主义哲学盛行--细胞学说、能量转化学说、进化论、孔德4.自身发展规律--“模仿说”、人文主义作家、启蒙文学、浪漫主义文学二、发展20世纪高尔基发明“批判现实主义”一词。
19世纪50年代,“现实主义”一词出现,指称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
这一名词在欧洲影响不大,同时有“写实主义”、“自然主义”等等称呼。
不平衡,可以以1871年巴黎公社斗争为界,分为前后两期。
法国是发源地,是浪漫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许多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都曾经经历过浪漫主义创作时期。
《欧那尼》和《红与黑》都在1830年出版。
40年代达到高潮。
50-60年代以福楼拜为主的创作已经略逊一筹。
最精确的现实主义。
•艺术上比较成熟,尤其是结构方面堪称典范,长于探索,较少因袭传统。
英国在40年代出现,已经开始出现劳资矛盾。
人道主义和改良主义色彩较浓。
狄更斯、萨克雷、盖斯凯尔夫人。
有劝善、道德说教、温情脉脉的特点,同时关注下层人民、小人物。
俄国批判现实主义20-30年代萌芽,独特主题是批判农奴制。
•一开始就和浪漫主义搅在一起,叫做“自然派”。
作家大多是贵族出身。
人物也多是贵族。
挥之不去的哀愁。
沉重感、历史感,气势庞大,巴黎公社后俄国批判现实主义逐渐占主导地位。
三、特征思想武器是以人性论为基础的人道主义。
社会政治主张是改良主义。
创作理论的哲学依据是唯物论的反映论。
1、比较广阔、比较真实地展示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对现实矛盾的揭露具有相当的深度。
2、着力于暴露社会的黑暗,批判现实的罪恶。
3、人道主义的新特点,既反对封建贵族,也反对大资产阶级,博爱特征,同情下层人民。
“爱的呓语”。
4、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5、长篇小说空前繁荣,使之成为文学中一种十分重要的类型。
法国现实主义文学法国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是描写城市生活现象与心理,善于展示资产阶级取代封建贵族的历史进程,描写资产者的发家史和城市平民的个人奋斗史,肯定金钱。
19世纪法国中期文学的主要作家有司汤达、巴尔扎克、梅里美、小仲马、福楼拜、波德莱尔。
一、发展轨迹1.30/40年代--封资矛盾,资内部矛盾斯丹达尔《拉辛与莎士比亚》《红与黑》--形成巴尔扎克《人间喜剧》--成熟梅里美--具有浪漫色彩的现实主义作家--《嘉尔曼》--一个追求“绝对自由”的女性形象2.50年代以后--转向纯客观的冷静的精确的描写和分析,强调“科学精神”小仲马《茶花女》都德《最后一课》《柏林之围》1.梅里美(Merimee,1803——1870)19世纪法国现实主义作家,由于他的小说独具一格,人称小说家中的“怪杰”,是最有艺术魅力的作家之一。
著名的中篇小说有《塔曼果》(1829),《马第奥·法尔哥纳》(1829),代表作是《高龙巴》(1840)和《嘉尔曼》(1845)。
《嘉尔曼》塑造了法国文学人物画廊中最鲜明突出的女性形象嘉尔曼。
嘉尔曼具有自由粗犷的强悍个性,以“恶”的方式来蔑视和反抗文明社会。
她思想独立,性格豪放,身上最突出的特点是热爱自由和忠于自己,不受任何道德原则、习俗偏见的限制。
她说:“我明明看出你要杀我,这是我命该如此,可是你不能叫我让步。
”“嘉尔曼永远是自由的”。
2.福楼拜(Flaubert, 1821-1880)是19世纪中叶继巴尔扎克之后最重要的现实主义作家。
他继承了19世纪前期现实主义的传统,又为19世纪后期的自然主义作家所师承,成为承上启下的大作家,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
福楼拜忠实于现实主义艺术观,遵循现实主义创作方法。
他在致乔治·桑的信中说:“我认为伟大的艺术家,应该是科学的、客观的、努力设想自己处于小说中人物的地位,这是必要的,但是不能使小说中的人物来迁就自己”。
福楼拜认为,作家在创作中应始终如一地保持客观态度,不要介入作家个人的观念,因为“这是使艺术具有自然科学严格方法论和精神性的时代了”。
《包法利夫人》--精确的“批判现实主义”从文化角度来解释爱玛走上绝路的根源:修道院的寄宿生活造成两方面的精神压抑--清规戒律的束缚和读骑士小说所产生的不着边际的幻想。
贡献:A.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大胆接触到了女性性心理描写的小说。
B.明确提出“创作客观化”原则。
C.为法国自然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3.小仲马(AlexandreDumas fils,1824—1895),法国小说家、剧作家。
代表作是小说《茶花女》(Camille,1848)4.巴黎公社文学内容:公社诞生前后的关于公社革命的作品诗歌代表人物、作品--鲍狄埃《国际歌》5.斯丹达尔一、自称“米兰人”的作家仇恨父亲意大利情怀格言:“不自由,毋宁死”追随拿破仑从定居米兰,使用司汤达笔名主要作品重要论文:《拉辛和莎士比亚》和《论爱情》《阿尔芒斯》(1827)被称为《红与黑》的“前奏曲”《法尼娜·法尼尼》(1829)《红与黑》(1830)《吕西安.娄万》《帕马修道院》(1839)《意大利遗事》二、性格主要风貌是坚毅的独立精神身上有两种热情,热爱战争和热爱女人,具体化为崇拜拿破仑(代表战争)和意大利女人。
怀疑人类理性特质三、美学思想司汤达的美学思想主要表现在他的文艺论集《拉辛和莎士比亚》(1823)和《意大利绘画史》中。
首先是唯物的文艺史观。
他在《海顿、莫扎特、梅达斯太斯的生平》中指出,时代不同,人有变化,文学也应该随之变化。
在《意大利绘画史》中,他批评古典主义“只按古代的美行事”,而19世纪则应该追求符合当代人趣味的新的美,并明确提出了和古典主义对立的文艺创作纲领:“十九世纪将以它对人类准确而热烈的描绘,与过去一切时代的文学区分开来。
”在《拉辛和莎士比亚》中,他提出了文学要表现自己时代的口号。
他把历史上那些表现了自己时代的作家看作“浪漫主义”,专门模仿古人的称为“古典主义”。
他说:“浪漫主义是为人民提供文学作品的艺术。
这种文学作品符合当前人民的习惯和信仰,所以它们可能给人民以最大的愉快。
古典主义恰好相反。
古典主义提供的文学是给他们的祖先以最大的愉快的。
”第二,现实主义创作原则。
主张文学应该反映现实生活。
在《意大利绘画史》中说过:“文学就是社会的表现”。
在《阿尔芒斯》和《红与黑》的序中,他都谈道“小说应该是一面镜子”。
在《红与黑》中说:“小说,原来是生命旅途中的一面镜子。
”(13章)“小说好像一面镜子,摆布大路上。
有时它照出的是蔚蓝的天空,有时照出的却是路上的泥沼。
而怀着这面镜子在他行囊里的人,有时却被你们加以不道德的罪名!当他的镜子照见污泥的时候,你又会骂这面镜子。
我们不如去责备这泥泞的大路,或者去责备检查这条大路的人,为什么让水滞留下来形成了泥潭?”(49章)第三,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的区别。
主张艺术真实,认为艺术真实和生活真实是有区别的,区别在于虚构。
他在《拉辛和莎士比亚》谈到艺术真实时,使用了“幻想”这个术语。
艺术真实指的就是舞台幻想,戏剧幻想。
他说:“戏剧上的幻想是指一个人真的相信舞台上发生的事物存在这样一种行为。
”第四,喜剧性因素。
在论述笑的本质时谈到喜剧性的两个条件,一目了然和出乎意料。
只有具备了这两个条件,才能引发出喜剧的笑。
他还谈到喜剧必须具有娱乐性。
他说:“喜剧性一如音乐,它的美的意义并不是持久不变的。
……我到剧院去,是寻求娱乐,我希望得到狂热的想象,像一个小孩似地笑个不止。
”(《拉辛与莎士比亚》)第五,反对三一律。
他在《拉辛与莎士比亚》中提出:“关于拉辛和莎士比亚的全部论争,归结起来就是:遵照地点整一律和时间整一律……我认为遵守地点整一律和时间整一律实在是法国的一种习惯,根深蒂固的习惯……这种整一律对于产生深刻的情绪和真正的戏剧效果,是完全不必要的。
”传记小说特色 1. 司汤达小说在叙述方法上,基本上是按照传记的规则来写小说的,叙写个人生活史,对主人公的一生作较为详尽的叙述。
它以个人经历组织故事,安排情节,尽可能地描写人的性格、气质。
1.轶事特点司汤达把握人生的特质,从日常生活的细节中去描写人物的性格特征。
作者善于在轶事中刻画人物。
勃兰兑斯说:“轶闻掌故实在是司汤达思想的自然形式;他就是用轶闻掌故进行思索的。
”(《十九世纪文学主流·法国的浪漫派》)2.英雄性格司汤达的传记小说是“英雄”传记。
他以英雄的模式来塑造人物,刻画人物的英雄性格和英雄气概。
于连、法布利斯、吕西安、奥克塔夫等,虽然各具特色,但他们都属于作家塑造的英雄人物,具有英雄性格,充满力的热情。
可以说,他们都是力的英雄。
勃兰兑斯谈道:“他们有着某种真正的、虽被歪曲了的英雄主义,有着某种振奋情绪的渴望的力量;而在经历考验的时刻,他们却表现出比大多数人有更高贵的感情和更坚强的心灵。
”(《法国的浪漫派》)3心理描写达擅长心理描写,这是他塑造人物的一大特点,也是他的人物成功的一大因素。
丹纳说,司汤达是这个时代和任何时代里最伟大的心理作家。
法国近代文学史权威朗松说,司汤达是一位人类心灵的观察家。
司汤达的心理描写是显意识层的心理思维,只限于头脑和感情的理性分析,没有涉及到弗洛伊德潜意识层的生理状态的反映。
因而,他的心理描写都是非常冷静和理智的,充满逻辑和理性,由此显出人物性格的力的特点和现实态度。
司汤达心理描写不同于现代心理描写的第二个特点是,人物的心理活动被限制在叙述人物的生活史与社会环境中,小说体现的是人物行动的因果关系,从行动追溯到内心动机,而不是像现代心理描写那样,把人物的意识活动直接展示给读者。
司汤达的心理描写形式是传统的,他所表现的心理紧张是现代的。
司汤达的心理描写在内容上分两个层次,一是社会心理,一是爱情心理。
社会心理表现为时代的普遍心理状况和精神面貌,它是主人公性格发展的陪衬和背景意识。
司汤达擅长描写爱情心理。
他的男女主人公都具有力的热情和热烈的爱,司汤达把他们爱情心理的微妙变化和发展进程分析得十分细致、深刻。
4政治倾向司汤达的小说在思想内容方面的一大特点是具有鲜明、突出的政治倾向,这是司汤达与别的作家创作的一大区别。
司汤达小说的政治倾向主要表现为批判封建残余势力,反对封建复辟倒退,揭露封建专制社会。
《红与黑》里写道:“若是你的人物不谈政治,那就已经不是1830年的法国人了,你的书也就不再是一面镜子,像你所要求的了。
”他的小说,从书名、副标题到小说内容,都充满政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