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合集下载

批判现实主义文_外国文学课件

批判现实主义文_外国文学课件

《人间喜剧》的思想内容
2、提供了一部资产阶级的 罪恶发家史。 《高利贷者》中的高布 赛克是早期资产者,借高利 贷聚敛财富,富有而吝啬。 《纽沁根银行家》中纽 沁根是金融资产阶级的典型, 不仅懂得怎样获得高利润, 还会制造谣言、造假象等。
《人间喜剧》的思想内容
3、揭露金钱的罪恶和资 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 冷酷的金钱关系。 《夏倍上校》中妻子 为吞没丈夫的财产,企图 把他关进监狱。 《欧也妮· 葛朗台》 中葛朗台不让女儿爱破了 产的查理。
“人生三课”
——拉斯蒂涅的堕落
拉斯蒂涅是来巴黎读书 的外省破落贵族子弟,他通 过关系得以出入鲍塞昂夫人 的沙龙,与上流社会的人物 交往。贵族府第的灯火辉煌 与自己住的伏盖公寓的寒酸 形成了鲜明对比。使他急于 摆脱贫寒的处境。这时,高 老头,伏脱冷,鲍塞昂夫人 给他及时地上了人生三课。
鲍塞昂夫人的第一课 ——极端利己主义哲学
《红与黑》中于连形象分析
2、正是由于这种 极度自卑和极度自尊的 心理往复,使得于连身 上具有非常可贵的反抗 性,但他又是一个反抗 与妥协的矛盾统一体, 他的一生经历了反抗 妥协 - 再反抗的曲折轨 迹。
《红与黑》中于连形象分析
3 、归根结底,于连是 一个个人主义者,是那个 时代的英雄。他的奋斗是 为了自我价值的实现。实 现自我价值这是他的奋斗 的目标。他属于资产阶级 上升时期那种精力弃沛, 敢作敢为,具有顽强意志 和冒险精神的类型。
巴尔扎克和《人间喜剧》
“今年写了十六本 书,编写了二十幕戏, 还不足以应付,赚得十 五万法郎还不能给我安 宁。” “为了生活和还债, 我只有我的笔杆,我只 相信我那雄狮般的勇气 和坚韧不拔的劳动。”
巴尔扎克和《人间喜剧》
《人间喜剧》是巴 尔扎克自编作品总集的 名称,由91部小说组成。 《人间喜剧》描写 了2400多个人物,展示 了19世纪前期整个法国 的社会生活,被称为 “社会百科全书”。

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有什么发展

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有什么发展

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有什么发展从19世纪30年代开始,英国的浪漫主义文学作为一种文学运动已经衰落,代之而起并取得重要成就的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四五十年代,英国出现了一批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们被马克思称为现代英国一批杰出的小说家,包括狄更斯、萨克雷、盖斯凯尔夫人和勃朗特姐妹等。

他们从人道主义立场出发,揭露社会压迫,同情小人物的命运,希望改良社会以解决资本主义的社会问题。

19世纪70年代以后,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有梅瑞狄斯、哈代、肖伯纳等。

这时期的作家进一步揭露和批判了开始形成的英国垄断资产阶级。

如梅瑞狄斯在《利己主义者》中刻画了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利己主义者形象;哈代的威塞克斯小说系列反映了资本主义经济入侵农村后小农破产的悲惨命运。

基本特征1、最先描写劳资矛盾,揭露资本家对工人的残酷剥削和政治欺骗,正面描写工人的生活和斗争。

2、善于描写小人物的命运,在改革中表现小资产阶级的痛苦挣扎和个人奋斗。

3、具有温和的人道主义和浓厚的改良主义倾向。

4、女性文学异军突起。

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和作品盖斯凯尔夫人(伊丽莎白盖斯凯尔,18101865)是欧洲文学史上最早反映劳资矛盾的作家。

她一生主要创作了6部长篇小说:《玛丽巴顿》、《克兰福德》、《露丝》、《北与南》、《西尔维亚的恋人》和《妻子与女儿》。

这些小说直接描写了工人阶级的悲惨生活和斗争,在英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此外,还写了一部优秀的传记作品《夏洛蒂勃朗特》,真实而生动地记录了夏洛蒂勃朗特的一生。

萨克雷威廉萨克雷(18111863)是与狄更斯齐名的英国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

他继承了斯威夫特、菲尔丁的现实主义传统,在为数不多的小说创作中,运用讽刺等艺术手法,塑造了为数众多、绚丽多姿的人物形象,成为当代欧洲作家里的第一流的大天才,维多利亚时代一位犀利而无情的讽刺家。

他出色的讽刺才能,对社会丑恶的辛辣抨击以及挖苦嘲笑的幽默风格,使他在英国文学史上占据特殊的地位。

外国文学史19c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外国文学史19c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一、十九世纪文学主流在30年代之后,批判现实主义文学逐渐取代浪漫主义,成为文学主流。

批判现实主义是资本主义确立、发展时期的产物。

七月王朝。

里昂工人起义。

1848年六月起义。

宪章运动。

科学共产主义。

空想社会主义。

二、产生是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的产物。

“理性王国”的破灭,社会矛盾的深刻化、明朗化,使得“人们终于不得不用冷静的眼光来看待他们的生活地位,他们的相互关系”。

浪漫主义文学已经不能满足时代的要求,代之而起的是真实表现现实生活、深刻揭示社会矛盾的现实主义文学。

作家从狂想转入冷静,从积极呐喊转为深沉思索。

人们希望看到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

作品中小人物增多,普通人受到关注,决定了欧洲小说越来越贴近现实。

同时,欧洲叙事传统为它奠定了基础,客观性、分析性、唯物性增多,主观性引退,总体上是叙事文学。

这股文学潮流,由于它对现存秩序的鲜明、强烈的揭露和批判,而被后人称为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大多出身于中小资产阶级,改良主义。

继承和发展启蒙运动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上形成的。

三、发展20世纪高尔基发明“批判现实主义”一词。

19世纪50年代,“现实主义”一词出现,指称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

这一名词在欧洲影响不大,同时有“写实主义”、“自然主义”等等称呼。

不平衡,可以以1871年巴黎公社斗争为界,分为前后两期。

法国是发源地,是浪漫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许多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都曾经经历过浪漫主义创作时期。

《欧那尼》和《红与黑》都在1830年出版。

40年代达到高潮。

50-60年代以福楼拜为主的创作已经略逊一筹。

最精确的现实主义。

•艺术上比较成熟,尤其是结构方面堪称典范,长于探索,较少因袭传统。

英国在40年代出现,已经开始出现劳资矛盾。

人道主义和改良主义色彩较浓。

狄更斯、萨克雷、盖斯凯尔夫人。

有劝善、道德说教、温情脉脉的特点,同时关注下层人民、小人物。

俄国批判现实主义20-30年代萌芽,独特主题是批判农奴制。

•一开始就和浪漫主义搅在一起,叫做“自然派”。

第八章 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俄罗斯)

第八章  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俄罗斯)

4、赫列斯达可夫:出身乡村地主的纨绔少爷,也是
官僚机构的产物。
(1)愚蠢自私、夸夸其谈,生活的目的是享乐:
(2)浅薄无聊的集中表现 :吹牛撒谎 ;玩弄爱情
‚我们的司长跟我交情很深,有一回,人们 甚至把我当作总司令,士兵们都从卫兵室里 跳起来,对我举枪致敬‛,‚我每天都进宫, 明天我就要升为元帅。我走过的时候,所有 的人都像树叶似地发抖。‛ “我吃的西瓜一个值七百卢布,锅里的汤是直 接用轮船从巴黎运来的。‛
的攻击,认为他只写黑暗不写光明,是对俄国现实的
“诽谤”,并轻蔑地称之为“自然派”; 别林斯基 强调“自然派”的特点是真实地描写和批判了农奴制
社会的黑暗面,它以下层人为主人公,着重反映其贫
困和屈辱。
(四)别林斯基(1811-1848)
(五)赫尔岑(1812-1870): 《谁之罪》:开创“问题小说”先河;别里 托夫是奥列宁、毕巧林和罗亭的中介人物。
第八章 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 文学(俄罗斯)
第一节 概述
与欧美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不同: 1、批判重点:西欧主要针对资本主义,对 社会持改良态度;俄国则针对封建农奴制和 蒙昧制度,到19世纪后期才有所改变。 2、整体风格悲怆沉郁:包含民族苦难和生 命力,这与社会状况、文化传统、民族特质 和宗教有关。
‚死就死吧,对世界又不是什么大损 失,况且我自己也过得腻透了。我好像一 个在舞会上打哈欠的人,不回去睡觉,只 因为他的马车还没有来接她,如今马车来 了……别了!从此以后还值得苦苦活下去 吗?‛
(三)果戈理(1809-1852):自然派盟主
“自然派”: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流派,因为果 戈理的创作锋芒直指农奴制和专制制度,遭到反动者
二、代表作:《死魂灵》1842

概述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概述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概述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从19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英国一跃而居世界首位,被称为“世界工场”,成为一个强大的“日不落帝国”。

但是随着工业资产阶级对封建阶级斗争的胜利,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发展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30、40年代爆发的著名的宪章运动,列宁称之为“世界上第一次广泛的、真正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1.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1)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开始出现于30年代,40、50年代达到了它的高峰期。

(2)狄更斯是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他的笔锋几乎触及英国社会各个领域。

(3)萨克雷的代表作《名利场》,对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关系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尖锐的嘲讽,成功地塑造了一个不择手段地发财致富和往上爬的女冒险家和冷酷无情的伪善者蓓基·夏泼的形象。

(4)盖斯凯尔夫人的《玛丽·巴顿》、《北与南》,从正面反映劳资矛盾和工人反抗斗争.但也宣扬了阶级调和的观点。

(5)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爱米莉·勃朗特的《呼啸山庄》,安妮·勃朗特的《艾格妮丝·格雷》和《野岗庄园的房客》等,也都各具特色。

2.宪章派诗歌
宪章派诗歌是最早的无产阶级文学,著名的代表作家有厄内斯特·琼斯、威廉·林顿和杰拉尔德·梅西。

琼斯的《未来之歌》、梅西的《红色共和党人抒情诗》等以其鲜明的政治倾向性、强烈的战斗性、广泛的群众性和国际主义精神,在早期无产阶级文学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

十九世纪其他国家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十九世纪其他国家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白雪皇后》 白雪皇后》
晚期
晚期童话比中期更加面对现实, 晚期童话比中期更加面对现实,着力描写底层 民众的悲苦命运,揭露社会生活的阴冷、 民众的悲苦命运,揭露社会生活的阴冷、黑暗 和人间的不平。作品基调低沉。代表作有《 和人间的不平。作品基调低沉。代表作有《柳 树下的梦》、《她是一个废物》、《单身汉的 树下的梦》 她是一个废物》 睡帽》 睡帽》、《幸运的贝儿》等。 幸运的贝儿》
19世纪北欧现实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义文学 世纪北欧现实主义文学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易卜生
第一节
概述
一、波兰 二、丹麦 三、挪威
一、波兰
1、显克微支(1846-1916) 、显克微支( - )
波兰十九世纪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波兰十九世纪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出身于贵族 家庭。 家庭。 1872-1882年短篇小说创作期:《灯塔看守人》是其 年短篇小说创作期: 灯塔看守人》 年短篇小说创作期 中的名篇。 中的名篇。 十九世纪八十年代起, 十九世纪八十年代起,显克微支转向长篇历史小说的 创作。 创作。1882—1886年,根据十七世纪波兰人民反抗 年 异族侵略的史料,写成长篇历史小说三部曲: 异族侵略的史料,写成长篇历史小说三部曲:《火与 洪流》 渥洛杜耶夫斯基先生》 剑》、《洪流》、《渥洛杜耶夫斯基先生》。1896 年,发表描绘古罗马基督教徒悲惨生活情景的长篇历 史小说《你往何处去? 年发表的《 史小说《你往何处去?》。1900年发表的《十字军 年发表的 骑士》更为他赢得了1905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骑士》更为他赢得了 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主要“社会问题剧” 主要“社会问题剧”
《青年同盟》最早的一部 青年同盟》 四大社会问题剧: 四大社会问题剧: 社会支柱》 《社会支柱》 社会问题剧的特点: 社会问题剧的特点:题材极尽 玩偶之家》 《玩偶之家》 变化,思想艺术保持统一。 变化,思想艺术保持统一。 群鬼》 《群鬼》 思想的统一: 思想的统一:“精神反 人民公敌》 《人民公敌》 反对资产阶级拜物教。 叛”,反对资产阶级拜物教。 艺术的统一: 艺术的统一:创造并发展 了现代悲剧。 了现代悲剧。

外国文学史之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概述

外国文学史之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概述

外国文学史之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概述一、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1、思想特征:⑴首先,现实主义把文学作为分析和研究社会的手段,为人们提供了特定时代丰富多彩的社会历史画面,具有很高的认识价值。

19世纪自然科学和历史科学的成就,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科学主义成为一种时代风尚,作家们都以研究与分析社会为己任,把广阔真实地反映时代的风俗史作为文学创作的最高理想。

⑵其次,现实主义以人道主义思想为基本的价值取向。

现实主义作家倡导“自由”、“平等”、“博爱”的人道主义理想,要求维护人的尊严与价值,对由金钱孽生出的社会恶德败行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并对下层人们的困难表示同情,希望统治阶级以仁爱为怀,改善与被压迫者之间的关系。

不仅如此,现实主义文学还普遍关心社会文明发展过程中人的生存处境问题,反映了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历史进程中出现的种种反人性的弊病,揭露了资本主义条件下人的异化,表现出深度意义上的人道主义精神。

2、艺术特征:⑴首先,现实主义文学强调客观真实的反映生活,注重细节的真实。

现代主义作家认为,应该“按照生活本来的样子去反映生活”,使作品的文本内容具有同构性,从而使文学具有科学真理的准确性。

为了使创作达到真实的艺术效果,他们反对在作品中直露的表现“自我”,从而让作者的思想与情感在具体的情节描写与人物塑造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

为了达到细节的真实,他们常常作实地考察,收集大量准确无误的真实材料。

⑵其次,现实主义文学注重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的描写,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现实主义作家认为人是社会环境的产物,主张从人物所处的社会历史环境中刻画人物性格,真实地揭示人物和事件的内在联系,通过对典型环境中典型性格形成过程的描写,全面真实的展示现实生活及其本质特征,反映整个时代的风貌。

现实主义文学在人物塑造方面大大超越了以前的西方文学,为世界文学史创造了一系列不朽的典型形象。

二、法、英、俄等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及其代表作品:1、法国:法国是欧洲现实主义文学的发源地。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 2、以人道主义为思想基础,扩大了文学题材, 反映底层生活,同情被压迫阶级。人道主义 作为辨别善恶、解释社会矛盾的最高标准。 他们描写底层阶级,反映小人物的思想和遭 遇,同情弱者,批判暴力、强权。底层人物 成为主角,主张不以暴力抗恶,反对一切暴 力,抹杀了革命与反革命的区别。同情任何 意义上的倒霉者,既同情劳动者又同情没落 贵族。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既是批判的动力也 是前进的羁绊。
❖ 3、注意从人物和环境的联系中塑造典型形象。两 层:典型本身价值,如何塑造典型的方法。于连、 拉斯狄涅是个人奋斗的典型,简爱是小资产阶级 新女性要求平等地位的典型,还有个人野心家的 典型,都是共性与个性的结合。反映通过个性表 现了这个时期这类人物的共性。
❖ 塑造的方法:“除了细节的真实外,还要塑造典 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使人物和环境达到高度 统一,个人不是孤立的抽象物,是社会关系的总 和。古典现实主义不能把握人与环境的关系,批 判现实主义意识到性格是环境的产物,把人物性 格的产生发展放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注意环境 本身的典型性。作品中的环境往往是社会矛盾聚 集点的城市,即使是农村,也表现了农村的阶级 斗争。
❖ 2、思想基础:辩证法、唯物主义哲学、空想社会主义 学说,以及自然科学的新成就,都对其产生有影响。特 别是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细胞学说、能量转化、进化 论),是一项伟大的自然科学革命,直接结果,从根本 上否定了上帝创世说,确立了唯物唯物主义的发展。费 尔巴哈(德)以唯物主义为武器冲击了德国唯心主义的 古典哲学,为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奠定了基础,他 们的唯物主义又叫“人学”,他研究的对象一个是人, 一个是自然。把上帝现实化、人化,把神学融解到人类 学中,用人代替神,把文艺复兴以来的人文主义思想哲 学化,使得资产阶级民主派用人道主义作为思想武器, 唯物论和人道主义哲学思想是批判现实主义的有力武器。 使得作家们用唯物的、整体联系的观点去观察、分析、 研究社会,追求真实性、客观性和准确性,写人物与环 境的关系(真实、逻辑、严密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中国语言文学类1003班 1703100311 于慧
就西欧说,现实主义文学是从文艺复兴到19世纪这一特定时期形成的一种文学思潮和创作方法,也是西欧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以及确立政治统治时期出现的一种文学现象。

作为文学的一个专门术语,现实主义最早出现在十八世纪德国的剧作家席勒的理论著作中。

但是,“现实主义”作为一种文学思潮和创作方法的名称则首先出现于法国文坛,法语中的 Realismse一词,来源于拉丁文中的Realists (现实,实际)。

“现实主义”这一名称的出现和这种文艺思潮的存在完全是两码事。

最初,由法国小说家商弗洛利用现实主义当作表现艺术新样式的名词,他于1850年在《艺术中的现实主义》一文中,初次用这个术语作为批判现实主义文学艺术的标志。

从19世纪30年代起,现实主义渐渐成为文学的主要潮流。

那时,古典主义几乎绝迹,浪漫主义则退居次要地位。

现实主义文学按事实描写生活,它因对现存秩序的强烈批判,又被称为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它详尽分析人类行为互相冲突的趋势,描绘个人在克服周围环境带来的挫折中所进行的斗争以及社会底层群众的真实生活,从而进一步揭示当时的社会矛盾。

很多现实主义者爱运用长篇小说这种形式,因此长篇小说的创作也就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

那么,为什么当时的社会上会出现批判现实主义这一文学思潮呢?首先,新制度的逐步确立与巩固以及实事求是的社会态度。

19世纪三四十年代,西欧资本主义制度在复辟与反复辟的斗争中得到确立和巩固,1831年和1834年法国里昂纺织工人的两次起义,1836年至1848年的英国的宪章运动,1844年法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的起义和1848年巴黎工人的六月起义等等,都反映了劳资矛盾的尖锐性,表明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而与此同时,社会各方面矛盾的激化与劳动人民生活的困苦则使一些知识分子初步意识到了社会矛盾的日益尖锐与社会现实的黑暗性。

资本主义现实的黑暗和丑陋,使人们终于不得不用冷静的眼光来看他们的生活地位、他们的相互关系,从而形成冷静务实的社会心理。

人们的文艺思想发生了变化,不再满足沉溺于主观幻想、抽象抗议、盲目追求的浪漫文学,而要求能够如实反映生活现状及其本质特征的、不以感情代替理智的文学。

于是现实主义作为一种新的文艺思潮便应运而生。

所以有人说:“在西欧,批判现实主义是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和巩固时期的产物,在东北欧和俄国则是封建制度溃灭、资本主义兴起时期的产物。

”其次,自然科学、唯物主义哲学、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长足发展则为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奠定了自然科学基础。

19世纪初期和中期,自然科学取得了许多重大成就,特别是细胞、能量守恒和生物进化三大发现更是举世瞩目。

自然科学尊重客观事实、重视观察和研究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特点,不仅有助于现实主义者形成冷静、客观、务实的态度,而且还改变了他们的思维定势,促使他们尊重客观事实,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去研究社会现实问题,这就为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提供了自然科学基础。

最后,自古以来的现实主义传统也进一步推动了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是在继承以往文学中的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上形成
的。

欧洲文艺复兴以来,文学中的现实主义倾向日趋强烈。

人文主义文学、古典主义文学、启蒙主义文学等无不在客观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本来面目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创作实践上形成了现实主义的传统。

在文学理论上,自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提出“模仿说”以来,许多文艺理论家对现实主义理论进行了探讨。

18世纪末,席勒系统地总结了西方文学发展中的两种基本倾向,首次提出“现实主义”概念,界定了再现现实的现实主义与表现理想的浪漫主义这两种基本的创作倾向。

19世纪20年代,斯丹达尔率先提出了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纲领。

以后,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等人进一步奠定和发展了现实主义的文学理论。

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继承了文学中的现实主义传统,创作出许多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暴露资本主义黑暗的优秀的现实主义作品,逐渐取代浪漫主义而汇成新的文学潮流。

那么,与古典浪漫主义等其他类型的文学作品相比,这一时期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又有什么特征呢?首先,它真实地描绘现实生活,揭露现实生活中的真实面貌与客观事实。

现实主义作家偏重于对现实的描绘,把当代现实生活特别是城市的日常生活作为描写的主要对象,力图通过客观真实的生活画面,反映现实生活的本质。

他们并不局限于描写非凡的人物,杜撰非凡奇异的故事来吸引读者,而是冷静地观察和客观地描绘社会现实,抨击社会弊端和实证哲学,剖析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探索社会罪恶的根源,主张文学要像镜子那样如实地反映现实,力避主观性。

在注重反映现实生活的整体的、本质的、真实的同时,更注重细节描写的真实性,用具有典型性的细节来表现时代的或人物性格的本质特征,从而达到艺术的真实性并以此来感染人,从而,使读者如入其境,如见其人。

其次,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具有批判性、暴露性和改良性。

现实主义作家大多都是都是在启蒙思想的熏陶下成长起来的,他们继承了资产阶级的民主传统,用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思想去观察研究社会现实,以其“锋利的唯理主义和批判精神”,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利己主义的生活原则以及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利害关系;他们特别注意描写社会底层生活及“小人物”的悲剧命运。

同过去的文学相比较,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在批判的广度和深度上要更集中、更强烈、更尖锐。

这种对社会现实的强烈批判在客观上表达了广大人民群众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满和抗议。

“动摇资产阶级世界的乐观主义,不可避免地引起对于现存事物的永世长存的怀疑”。

当然,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对社会的批判,是从改良资本主义制度出发的,他们的思想武器是人道主义,他们的政治主张是改良主义。

因此,他们只能揭露社会罪恶,而不能真正地解决社会矛盾。

但这种真是揭露社会现实的勇气与精神在当时却显得尤为难得可贵。

最后,它塑造了各种典型环境中的各种典型性格。

题材特别强调当代性、真实性、客观性,比较广阔、比较真实地展示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对现实矛盾的揭示具有相当的深度,着力揭露社会的黑暗,批判社会的罪恶。

19世纪现实主义作家多是决定论者,认识到人是社会的产物,因而在创作中极重视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主张将人物性格放在特定的历史时代、社会环境和斗争情势中加以刻画,突出时代、环境对人物性格的影响。

在他们笔下,人物的思想、发生的事件、人物活动于其中的环境,都力求达到典型。

可以说典型性是现实主义的核心,是区别于自然主义的标志。

这种坚持典型化原则的态度和对一切偶然性和随心所欲的摒弃,使他们的创作达到了更大的真实性,从而较深广地反映了现实生活,反映出社会各阶级、阶层的精神面貌,并
揭示出时代的某些本质特征。

正如恩格斯所说:“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就其这些基本特征而言,我认为在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创作方面成就最大的国家是法国和俄国。

如法国的巴尔扎克,他善于暴露隐藏在人们心灵深处的行为动机,其巨著《人间喜剧》则展示了19世纪前半期整个法国社会主义的生活画卷;左拉的《卢贡--马卡尔家族》反映了19世纪后半期法国各方面真实的社会生活。

而在俄国,果戈里的小说《死魂灵》展示了农奴主的丑恶嘴脸,批判了腐朽的农奴制度;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反映了俄国社会大动荡的本质;《战争与和平》反映了1812年的卫国战争,描写了俄罗斯社会的整整一个时代的特征。

可以说,当时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不仅仅是人类在文学史上的重大成就与进步,它更是当时社会一面明镜,照出最真实的社会现实。

有人说,19世纪的批判现实主义思潮既是历史的继承,又是现实的创新。

它总汇了十八世纪以前各种文学类型的经验,补充了文艺复兴时期现实主义的不足,摆脱了古典主义的理性原则,并且克服了启蒙时代现实主义的说教成份和浪漫主义的主观随意性。

19世纪的批判现实主义仿佛是文艺复兴和启蒙时代现实主义特点的有机结合;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以发展。

它能从事物的运动和发展中,从人与环境的多种关系中去描写人及人类社会,特别是它在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再现社会生活的真实,直接分析社会的经济利益关系,对现实作出尖锐的揭露和批判方面,又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在世界文学史上,19世纪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成了欧洲资产阶级文学艺术发展的最高峰。

由此可见,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是人类文学史上成就最高,影响最广泛,意义最重大的文学类型,是外国文学史上的美丽奇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