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探访古代文明》说课稿

合集下载

6 探访古代文明(第一课时)(说课稿)-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部编版)

6 探访古代文明(第一课时)(说课稿)-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部编版)

6 探访古代文明(第一课时)(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本课程涉及的教材为《道德与法治》(部编版),是适用于2022-2023学年的六年级下册教材。

本课程主要通过探访古代文明,帮助学生了解古代文明的发展历程,以及古代人们的思想观念与价值观,通过对比现代文明,帮助学生认识现代文明对于我们社会生活的影响以及珍惜现代文明。

二、教学目标1.了解古代文明的发展历程,包括人类的起源,古代文明的诞生,以及古代文明的扩展和交流;2.认识古代人们的思想观念与价值观,包括宗教信仰、道德伦理、政治观念等;3.通过对比现代文明,帮助学生认识现代文明对于我们社会生活的影响以及珍惜现代文明;4.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文化自信,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师需要详细介绍古代文明的发展历程,让学生对于人类文明的发展有一个宏观的认识;2.教师需要通过案例分析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古代人们的思想观念与价值观;3.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反思现代文明的现状,以及我们应该如何珍惜现代文明;4.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

四、教学准备1.教师需要准备相关的PPT和教案,方便学生跟随教学内容;2.教师需要准备相关资料,让学生了解古代文明的历史背景;3.教师需要准备相应的案例分析,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古代人们的思想观念与价值观;4.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设备和教具。

五、教学内容与步骤第一步:导入教师通过相关PPT和教案,介绍今天的教学内容,并引入探访古代文明的话题,调动学生的兴趣。

第二步:了解古代文明的发展历程教师通过PPT和相关资料,向学生讲解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包括古代文明的诞生、扩展和交流,让学生对古代文明有一个初步认识。

第三步:案例分析古代人们的思想观念与价值观教师通过案例分析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古代人们的思想观念与价值观,包括宗教信仰、道德伦理、政治观念等,并引导学生思考现代文明的现状。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探访古代文明》说课稿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探访古代文明》说课稿

最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探访古代文明》说课稿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探访古代文明》。

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分析、教法及学法、教学过程等方面来谈谈我这节课的设计思路。

一、说教材(一)教材分析本课是最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6课。

本单元主要从古代文明的主题出发,引导学生了解人类的文明史是由世界人民共同创造的。

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发祥地是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在搜集资料及交流中感悟古代劳动者的智慧。

同时,在了解世界文化遗产的同时学会珍惜领悟和传承古代文明遗迹,为中华民族灿烂文化感到自豪。

了解各种不同的生活环境造成了不同的自然景观,尊重不同的文化并宣传中国文化。

(二)教学目标1.懂得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创造了人类文明,保护文明世界的文化遗产,形成开放的国际视野。

2.初步了解古代早期文明发祥地;知道古代中国是世界文明发祥地之一,明白古代中国对人类文明的贡献,珍视祖国的历史与文化。

3.初步掌握收集、整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初步了解古代早期文明发祥地;知道要保护文明世界的文化遗产。

教学难点:如何保护文明世界的文化遗产。

二、说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己经初步具备了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所以课前的准备是课堂交流的重要过程。

学生通过了解早期文明发祥地,知道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位于大河流域,包括我国的文明发祥地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

在文物故事的搜集过程中,无论是古埃及文明还是古印度,都对人类文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学生通过交流文物故事,在故事中感悟文物保护的重要性。

懂得对不同国家的生活习惯、不同的文化习俗,持宽容、欣赏和尊重的态度。

同时知道世界上的各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民族信仰、文化习惯和节日习俗。

初步了解对世界影响较大的几个主要节日及其文化内涵,并从中感受人类文化传播及其传承,感受文化的多元性。

三、说教法和学法1. 教法:启发式和讲授式相结合、小组合作探究法、游戏法2. 学法:自主学习探究、亲身实践法四、说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1.谈话。

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探访古代文明》教案设计

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探访古代文明》教案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6 探访古代文明》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帮助学生了解古代文明的特点、成就和价值,理解古代文明对世界的影响。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和归纳资料的能力,提高其在探究古代文明过程中的自主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古代文明的敬畏和热爱之情,树立尊重历史、珍视文明成果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了解古代文明的特点和成就。

理解古代文明对世界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古代文明的价值和意义。

如何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真正体验和感悟古代文明的魅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情境导入)教师活动:通过多媒体展示一组古代文明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是什么文明?它们有哪些特点和成就?对世界产生了哪些影响?学生活动:观察图片或视频,独立思考后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古代文明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本课主题的兴趣,为后续的教学做好铺垫。

2、讲授新课活动一:了解古代文明的特点和成就教师活动:请学生分小组讨论,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探讨自己所了解的古代文明(如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古中国文明等)的特点、成就和价值。

小组代表发言后,教师进行总结和补充。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积极发言。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古代文明的特点和成就,培养其搜集、整理和归纳资料的能力。

3、活动二:理解古代文明对世界的影响教师活动:通过多媒体展示古代文明对世界的影响,并与学生一起探讨古代文明对现代社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现代社会中传承和发展古代文明的优秀成果。

学生活动:听讲、思考、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讲解和讨论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古代文明对世界的影响,提高其在现代社会中传承和发展文明成果的意识。

4、活动三:体验和感悟古代文明的魅力教师活动:设置互动环节,引导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模拟导游等方式,亲身体验和感悟古代文明的魅力。

点评学生的表现,总结古代文明的独特价值和意义。

【精品】最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探访古代文明》说课稿

【精品】最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探访古代文明》说课稿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目录最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探访古代文明》说课稿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探访古代文明》。

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分析、教法及学法、教学过程等方面来谈谈我这节课的设计思路。

一、说教材(一)教材分析本课是最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6课。

本单元主要从古代文明的主题出发,引导学生了解人类的文明史是由世界人民共同创造的。

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发祥地是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在搜集资料及交流中感悟古代劳动者的智慧。

同时,在了解世界文化遗产的同时学会珍惜领悟和传承古代文明遗迹,为中华民族灿烂文化感到自豪。

了解各种不同的生活环境造成了不同的自然景观,尊重不同的文化并宣传中国文化。

(二)教学目标1.懂得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创造了人类文明,保护文明世界的文化遗产,形成开放的国际视野。

2.初步了解古代早期文明发祥地;知道古代中国是世界文明发祥地之一,明白古代中国对人类文明的贡献,珍视祖国的历史与文化。

3.初步掌握收集、整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初步了解古代早期文明发祥地;知道要保护文明世界的文化遗产。

教学难点:如何保护文明世界的文化遗产。

二、说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己经初步具备了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所以课前的准备是课堂交流的重要过程。

学生通过了解早期文明发祥地,知道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位于大河流域,包括我国的文明发祥地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

在文物故事的搜集过程中,无论是古埃及文明还是古印度,都对人类文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学生通过交流文物故事,在故事中感悟文物保护的重要性。

懂得对不同国家的生活习惯、不同的文化习俗,持宽容、欣赏和尊重的态度。

同时知道世界上的各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民族信仰、文化习惯和节日习俗。

初步了解对世界影响较大的几个主要节日及其文化内涵,并从中感受人类文化传播及其传承,感受文化的多元性。

三、说教法和学法1. 教法:启发式和讲授式相结合、小组合作探究法、游戏法2. 学法:自主学习探究、亲身实践法四、说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1.谈话。

6 探访古代文明 第2课时 (说课稿)-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

6 探访古代文明 第2课时 (说课稿)-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

6 探访古代文明第2课时(说课稿)-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一、教材分析1.1 教材背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是专门为小学阶段道德与法治课程而编写的教材,本次教学对应的是六年级下册。

本节课与上节课呼应,介绍了商代的王朝更替、殷商王室的掌权过程以及先民们的文化生活。

1.2 教学目标1.知道商代王朝的更替历史。

2.知道商朝王室的掌权过程。

3.了解商代先民的文化生活。

4.培养学生对古代文明的探究兴趣,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1.3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商朝王室的掌权过程和先民们的文化生活。

•难点:掌握商代更替历史,分析商朝王室的掌权过程。

1.4 教学方法•讲授法:通过PPT和讲解向学生介绍商代王朝更替历史、掌权过程以及先民们的文化生活。

•活动法: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深入探究商代文化。

二、教学内容与过程2.1 教学内容1.商朝的更替历史2.商朝各时期的王朝和重要人物3.商代先民的生产生活和文化生活2.2 教学过程时间教学环节活动形式活动内容5min感知导入教师讲解通过图片和视频向学生介绍商代的壁画、器物、文字等展现的文化特色15min新知导入PPT讲解介绍商朝的更替历史和各时期的王朝和重要人物20min探究活动小组合作小组合作分析商朝王室的掌权过程及其对商朝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10min梳理归纳教师讲解和提问结合小组讨论内容进行梳理性归纳,并进行检验15min拓展延伸教师讲解和提问介绍商代先民的生产生活和文化生活,进行问题提问讨论和互动2.3 教学手段•图片:适当地用图片来丰富讲解的内容。

•视频:通过视频展示生动、直观的商代文化特色,来增加学生的感知和记忆。

•PPT:适当安排PPT,梳理教学重点难点,形象生动地陈述授课要点。

•小组合作: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集体协作和部分集体智慧的进步。

三、教学反思本次教学通过讲解、PPT、小组合作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逐步了解商代王朝更替历史、掌权过程和先民们的文化生活,培养学生探究古代文明的兴趣和能力。

六年级统编版道德与法治《探访古代文明》教案

六年级统编版道德与法治《探访古代文明》教案

六年级统编版道德与法治《探访古代文明》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古代文明的发源地和主要成就,感受古代文明的魅力。

2.认识古代文明对人类发展的重要贡献,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

3.激发学生对世界历史文化的兴趣,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古代文明的主要成就和影响。

2.难点:理解古代文明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多媒体展示法、实地考察法(如果条件允许)。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播放一段古代文明遗迹的视频或展示一些古代文明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

提问学生:你知道这些地方是哪里吗?它们代表了什么文明?引出课题“探访古代文明”。

2.古代文明的发源地知识讲解:介绍世界古代文明的主要发源地,如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和中国。

讲解每个文明发源地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历史发展。

多媒体展示:利用地图、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展示古代文明发源地的风貌和特色。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古代文明发源地的共同特点和差异。

各小组推选代表发言,分享讨论结果。

3.古代文明的主要成就分别介绍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和中国古代文明的主要成就,如建筑、文字、科技、艺术等方面。

建筑成就:介绍古埃及的金字塔、古巴比伦的空中花园、古印度的泰姬陵和中国的长城等古代建筑的特点和历史意义。

文字成就:讲解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古巴比伦的楔形文字、古印度的梵文和中国的汉字等古代文字的发展和影响。

科技成就:介绍古代文明在数学、天文学、医学等方面的科技成就,如古埃及的几何学、古巴比伦的天文学、古印度的医学和中国的四大发明等。

艺术成就:展示古代文明的艺术作品,如古埃及的壁画、古巴比伦的雕塑、古印度的舞蹈和中国的绘画、书法等,讲解古代艺术的特点和价值。

多媒体展示: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展示古代文明的主要成就,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古代文明的魅力。

4.古代文明的影响讨论交流:组织学生讨论古代文明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如文化传承、科技发展、艺术创新等方面。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6课《探访古代文明》优秀教学设计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6课《探访古代文明》优秀教学设计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6课《探访古代文明》优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6课《探访古代文明》,主要介绍了古代四大文明古国的文明成果,包括古埃及、古印度、古中国和古巴比伦。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文字和地图,帮助学生了解这些文明古国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教材还引导学生思考古代文明对现代社会的影响,激发学生对历史和文化的兴趣。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对古代文明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古代文明的理解可能比较片面,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加深对古代文明的认识。

此外,学生对古代文明的学习兴趣浓厚,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探究和学习。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古代四大文明古国的文明成果,认识它们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古代文明的博大精深,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对历史和文化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古代四大文明古国的文明成果及其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2.教学难点:古代四大文明古国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地图、视频等,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直观地了解古代文明。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搜集和处理信息,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3.合作探究法:分组讨论,共同探讨古代文明的特点和联系,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古代文明案例,让学生深刻理解古代文明的成果和影响。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6课《探访古代文明》。

2.课件:图片、地图、视频等教学资源。

3.学具:笔记本、彩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古代文明古国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古代文明?你们对古代文明有什么了解?从而激发学生对古代文明的兴趣。

(精品)最新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6.探访古代文明》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精品)最新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6.探访古代文明》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精品)最新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6.探访古代文明》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 教材分析《6.探访古代文明》是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一课。

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和特点,通过探究历史人物、事件和文化遗产,使学生感受中华民族的伟大,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古代文明的起源、科技发明、文化艺术、哲学思想等方面。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古代文明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在深度和广度上还有待提高。

学生对历史人物、事件和文化遗产的认识较为表面,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加深对其背后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的理解。

此外,学生对古代文明的探究欲望较强,乐于参与实践活动,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和特点,认识历史人物、事件和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中华民族的伟大,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和特点,掌握历史人物、事件和文化遗产的基本知识。

2.教学难点:深刻理解古代文明背后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营造生动的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能力。

3.合作探究法: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案例分析法:以具体的历史人物、事件和文化遗产为例,深入剖析其背后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参等相关资料的准备。

2.历史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的收集。

3.学生分组及角色分配。

4.教学课件的制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中国古代文明的图片,如长城、故宫等,引导学生关注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探访古代文明》说课稿
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探访古代文明》。

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分析、教法及学法、教学过程等方面来谈谈我这节课的设计思路。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最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6课。

本单元主要从古代文明的主题出发,引导学生了解人类的文明史是由世界人民共同创造的。

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发祥地是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在搜集资料及交流中感悟古代劳动者的智慧。

同时,在了解世界文化遗产的同时学会珍惜领悟和传承古代文明遗迹,为中华民族灿烂文化感到自豪。

了解各种不同的生活环境造成了不同的自然景观,尊重不同的文化并宣传中国文化。

(二)教学目标
1.懂得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创造了人类文明,保护文明世界的文化遗产,形成开放的国际视野。

2.初步了解古代早期文明发祥地;知道古代中国是世界文明发祥地之一,明白古代中国对人类文明的贡献,珍视祖国的历史与文化。

3.初步掌握收集、整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初步了解古代早期文明发祥地;知道要保护文明世界的文化遗产。

教学难点:如何保护文明世界的文化遗产。

二、说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己经初步具备了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所以课前的准备是课
堂交流的重要过程。

学生通过了解早期文明发祥地,知道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位于大河流域,包括我国的文明发祥地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

在文物故事的搜集过程中,无论是古埃及文明还是古印度,都对人类文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学生通过交流文物故事,在故事中感悟文物保护的重要性。

懂得对不同国家的生活习惯、不同的文化习俗,持宽容、欣赏和尊重的态度。

同时知道世界上的各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民族信仰、文化习惯和节日习俗。

初步了解对世界影响较大的几个主要节日及其文化内涵,并从中感受人类文化传播及其传承,感受文化的多元性。

三、说教法和学法
1. 教法:启发式和讲授式相结合、小组合作探究法、游戏法
2. 学法:自主学习探究、亲身实践法
四、说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谈话。

同学们,放眼世界,人类拥有的很多文明成就。

在中国和世界其他地区
都发现了古代遗迹,这些古代遗迹的发现告诉我们人类的文明史是由世界人民共同创造的。

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古代文明。

2.板书课题:探访古代文明
(二)讲授新课。

活动一:早期文明发祥地
(一)看图发现规律。

1.观察p44“大河流域文明发祥地图”。

2.说说:人类早期文明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
3.发现:
我发现这些早期文明都位于大河流域。

我发现……
(二)阅读,做一个考古学家。

1.阅读p45图文材料。

2.想象与思考:
在中国历史上,位于长江流域的河姆渡人,距今约7000年和位于黄河流域的半坡人(距今约6000年。

)早期开始了定居生活。

他们的房屋是如何建造的,他们使用什么样的工具,他们的生活又是怎样的呢?
3.考古发现:收集更多的资料,从住、食、用等方面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话题,尝试去做个小小“考古学家”吧。

(三)查找资料,比一比。

1.收集资料:为了更好的了解早期文明,同学们还查找到不同的资料。

2.比一比:你还有哪些发现?
我发现这些早期文明区域都有文字的出现,他们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二)讲授新课
活动二:文明世界的文化遗产
(一)阅读感悟,查找资料。

1.读p47“阅读角”:殷墟。

2.感悟:殷墟的发现说明了什么?
3.查一查,讲故事:
你还知道哪些惊动世界的考古发现吗?请说说有关他们的故事。

4.出主意,交流:
你还知道哪些震惊世界的中国文化遗产?今天我们又该怎样保护他们?
(二)探究金字塔。

1.收集资料:了解金字塔。

2.探究问题:
在没有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的古代,古埃及人是怎样建成如此巨大而精美的金字塔的?
这些不同形状的巨石是怎样雕刻成形的?
金字塔是用来做什么用的?
木乃伊又是如何制作的?
……
(三)阅读,查找资料。

1.读p48阅读角:《汉谟拉比法典》
2.收集资料:
除了前面的古代文明成就外,你还知道哪些古代文明成就,请收集相关资料。

3.讲故事交流:和同学去讲讲他们的故事。

4.感悟:
你从这众多国家创造的灿烂文明中感受到了什么?
课堂总结。

五、说板书设计
6.探访古代文明
早期文明发祥地
文明世界的文化遗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