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有限元法_本科课程综合改革与实践_徐建全

合集下载

郑州轻工业学院第六批教改项目总结验收情况统计表

郑州轻工业学院第六批教改项目总结验收情况统计表

可编程控制器系统类课程的综合改革
大规模可编程逻辑器件实验的设备制作与教学实践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拓宽自动化专业领域教学体系的探索与研究 电工电子技术教学改革与实践 电工电子技术多媒体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电机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研究型电路理论课程教学体系的构造 传感检测技术系统类课程改革及综合实验的开发
郑州轻工业学院第六批教改项目总结验收情况统计表
立 序号 院系 立 项 课 题 名 称 负责人
34 外语 44 外语 60 外语 73 外语 84 外语 85 外语 29 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33 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35 信息与计算 9 信息与计算 51 信息与计算 13 学生处 48 学生处 14 研究生处 8 艺术设计 43 艺术设计 46 艺术设计 57 艺术设计
普通高校体育教育课程创新体系的实践与研究 大学英语实践教学创新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英语专业口语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姜军凤 闻英 樊宁 王良文 王红卫 李月琴 周文玉 邵建敏 段红杰 张建伟 张杰 包空军 吴强 黄敏 常同钦 袁道强 楚春颍 韩庆林 管洲 王文 景建洲 卫军 晁文 刘凤珠 李向东 余爱菊 陈文凯
基于学分制的网络化教务管理系统的研制 素质教育与经管类人才培养相关问题探讨 企业资源计划(ERP)实战模拟教学探索 基础会计学课程的整体优化与研究 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食品与生物工程系实习基地建设与运行模式研究 开放式焙烤实验室管理模式的研究
生物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基于网络环境的过程控制系统课程多媒体教学的研究
检测技术与仪表课程的教学法研究 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的研究与实践 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内化成学生素质的机制、途径和方法研究

国家开放大学石油和化工学院召开课程标准建设推进会

国家开放大学石油和化工学院召开课程标准建设推进会

国家开放大学石油和化工学院召开课程标准建设推进会国家开放大学石油和化工学院教育教学部韩连权为贯彻落实国家开放大学关于课程建设的相关要求,充分发挥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主渠道作用,着力提升教师课程建设能力和水平,确保3月底在湖北宜昌召开的课程建设会议精神落地落实,9月18日至19日,国家开放大学石油和化工学院(以下简称“石化学院”)在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举行课程标准建设推进会,石化学院副院长于红军、陈炳和出席了会议,来自29所全国知名院校和6家行业龙头企业的课程开发教师参加了会议。

石化学院教务处丁敬敏处长以《成人教育课程开发设计思考与探索》为题作辅导讲座,着重围绕课程开发理念、开发原则、开发策略、开发设计及标准编制等核心内容,为全体课程开发教师做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和培训。

丁敬敏教授指出,专业课程开发时,要围绕成人学员学习认知规律,坚持针对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系统性与逻辑性相结合,借鉴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法思想,构建金字塔型课程结构,理顺课程上下层之间、同层之间的关系。

课程要遵循整体到局部、简单到复杂、已知到未知、具体到抽象的内容序化原则,课程内容要贴近石化产业对专业技术产业工人的知识、技能和素质要求,将课程内容与企业生产问题相结合,激发学生内生学习动力,增强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质量。

学院副院长陈炳和教授以“科研人员TRIZ技术创新方法应用培训”课程为例,对该课程开发实施方案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并提出具体的修改意见。

陈炳和教授强调,课程资源建设时要根据企业在职职工的“形象思维能力较强、实践经验较为丰富、学习时间宝贵”等学习特征,充分考虑专科起点的化学工艺与工程专业学员的学习基础,运用理实一体的教学方法,注重丰富、生动、具体的工程应用或实际案例,引入相关知识的学习,引用“图片、视频、动画”等丰富的素材来加强课程内容的感性认知,将抽象的内容变得生动形象,方便学员理解,乐于接受;要坚持问题导向、理实一体的原则,为每门课程开发配套的以时长不超过10分钟微课为主体的、以4个左右的微课组成1个学时的网络课程资源,方便学生时时学习、处处学习,构建信息化背景下的泛在学习生态系统;要以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师作为课程开发负责人,并聘请相应的企业专家共同组成课程开发团队,积极引入企业资源,根据人才培养方案,校企共同设计和开发课程标准和课程资源,实现校企协同育人。

建构主义与发现教学.

建构主义与发现教学.
现代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 ---建构主义与发现教学
上海市彭浦中学 徐启全
一。我国教育的基本情况
1。强调知识与结果的记忆;
2。重视提高所有学生学习成绩;
3。对能力采取相对评价的方法;
4。试卷考试为评价的主要方法;
5。以教师为主体进行知识传授;
6。学生是被动地接受知识。
二。国内外几种教学模式
义教学理论(三个如何): A、教些什么 B、什么时候教 C、如何教 即:A、如何选择教学内容? B、如何把握教育时机? C、如何有效地使学生掌握教育内容, 促进智力发展?
2。建构主义的理论基础
认为人所认识的社会现象是没有秩序的,
(1)建构主义哲学----即建构主义方法论:
要达到有序的认识就需要掌握现象的结 构。认识掌握现象的结构不能通过经验 的概括达到,只能通过理论模式来认识。 结构:结构主义认为,现象由成分组成, 成分之间的关系就是结构。分为深层结 构和表层结构。即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
1。结构主义与发现教学模式;
2。掌握学习与掌握学习模式;
3。范例教学理论与模式;
4。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5。教学与发展理论;
6。暗示教学法;
7。六课型单元教学法;
8。六步教学法;
9。自学辅导教学法;
10。情景教学法;
11。活动课的理论与方法;
12。创造教育理论与方法。
1。几种教学流派的教学思想:
他提出了“三任何”假设: 任何学科都能够用在 智育上是诚实的方式, 有效地教给任何发展阶段 的任何儿童。 A.早期学习的可能性: 只要教学内容的编排符合儿童观察和解释外部 世界的方式(动作的、表象的、逻辑的),儿 童就能掌握相应的知识;

基于研究性教学的理论知识与能力素质藕合教学模式——以《国际金融》为例

基于研究性教学的理论知识与能力素质藕合教学模式——以《国际金融》为例
特征, 相应 的考 核 方 式 也 要 改 变 传 统 的 以 期 末 卷 面 考 试 为 主 的考 核 方 法 , 法支撑这种教学模式的开展 , 需要教 师对教学方案进行精 细设计。同 时由
建立形成 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 合的考核办 法。《 国际金融》 程 的考 于研 究 性 教 学 开 放 性 的 特 征 , 富 的教 学 资 源 的 提 供 也 是 该 教 学模 式 成 攻 课 丰 核评价可 由三部分组成 : 期末闭卷考试、 研究性学 习” 题研究评价 、 时 的 关键 。 “ 课 平 成绩。在期末闭卷考试方面 , 重实际应 用 , 加运用基 本原理分 析现 实 注 增 第三 , 考核方式的改革是该教学模式 的内在要求。研究性 学习重视教 热点问题 的试题 比重 , 出对能力的考查 。增加对 “ 突 研究性学 习” 课题研究 学过程 , 重视学生是否真正参与了教学过程 , 是否满怀兴趣或好 奇在思考 、
的考核评 价 , 生参与研 究性学 习的情况作 为评价依 据 , 求考核研 究 在 探 索 、 分 析 , 不 应 过 分 重 视 学 生 理 解 了 多 少 知 识 , 住 了 多 少 知 识 。 以学 要 在 而 记
小 组 要 相 互考 核 成 员 的参 与 情 况 , 师 也 要 通 过 多种 途 径 关 注 学 生 参 与 的 因 此传 统 的 以试 卷 考 试 为 主 的终 结 性 评 价 无 法 全 面 评 价 学 生 的 学 习效 果 。 教 过 程 , 而 加 强研 究 小 组 过 程 的 自控 和 监 控 。 从 三 、 于研 究 性 教 学 的 理 论 知 识 与 能 力 素质 藕 合 教 学 模 式 的 经 验启 示 基 基 于研 究 性教 学 的理 论 知 识 与 能 力 素 质 藕 合 的 教 学 模 式 是 解 决 目前

浅谈以能力为本位的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课程体系改革

浅谈以能力为本位的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课程体系改革

以职业 岗位( 为 目标 ,以职 业能 力培 养 为 群)
的需要 ,是 中职 教师 的一项 重要 工作 。 本文 相 关知 识是 为拓 宽知 识面 、增 强适 应性 所需 主 线 ,以理 论应 用为特 征 ,采用 模块 化、综 试 就 中职 教 育工业 与 民用建 筑专 业以 能力为 的专 业知识 、 职业 知识和产业知识 , 如高层建 合 化 课 程 形 式 。 本位 的课 程体 系构建 进行 论述 和 探讨 。 筑 施工技术 、 工程监理 、 建筑法规 、 建筑 设备 、
知识 是指适应职 业岗位( 要求 所必需的专业 在 一定 的专业 领域 内具 有可 持续 学习和 发展 群)
取得 了很大 成绩 。以 课程改 革 为核心 带动 中 技 术知识 。如建筑工程 测量、建筑结 构 、 施工 的能 力。 因此 ,构建 中职课 程体 系应 当贯彻 等职业 学校 教学 改革 的全面 深化 ,使 中等 职 组 织设计 、 建筑 施工技术与设备 、 工项 目管 “ 需 、够 用 ” 的原 则 ,要 以 就 业 为导 向 , 施 必 业教 育更好 地适 应社 会经济 发展 和劳 动就 业 理 、建筑施 工工艺 、工程概预 算与招投标 等。

Sci ence and Techn og nn ol y I ovaton i He r
创 新 教 育
浅谈以能力为本位的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课程体系改革
安德锋 ( 苏省徐 州技师学院 江苏徐 州 2 1 0 ) 江 2 0 0 摘 要 :本 文论述 了中等职业教 育工 业 与民用建 筑专业 的毕 业生应 具有 的知 识 能 力情 感结构 。 在此 基础上 ,提 出了以能 力为本 位的 模块 化 形式构建 中职工业 与民 用建 筑 专业课 程体 系的整体 框架 。 关键词 :中职教育 知识能 力情 感结构 模 块化课程

江苏省教育厅文件

江苏省教育厅文件

江 苏 省 教 育 厅 文 件苏教高〔2007〕23 号省教育厅关于公布 2007 年江苏省高等学校 精品教材建设遴选结果的通知各高等学校: 根据我厅 《关于认真做好 2007 年高等学校精品教材建设工作的通知》 (苏教高 〔2007〕 6 号),在学校推荐基础上,经组织专家评审、结果公示、我厅审定,共确定 201 部江苏 省高等学校评优精品教材和 203 部立项精品教材。

现予公布(名单附后),并就有关事项 通知如下: 一、 江苏省高等学校精品教材是我省经教学改革实践检验效果显著的教材, 反映了当代 课程建设与学科发展最新成果,体现了现代教育思想、区域特色与学校特点。

各高等学校要 积极推进精品教材资源共知、共建和共享,规范教材评价选用机制,优先选用精品教材,确 保高质量教材进课堂。

入选的精品教材也要继续加强建设,紧跟科技进步,瞄准国际水平, 更新教学内容,确保教材的领先地位。

二、各高等学校要高度重视精品教材建设工作,将其纳入学校质量内涵建设总体规划, 编写精品教材必须充分发挥团队作用, 通过老教师的传帮带, 帮助青年教师得到锻炼和提高, 其中重点立项建设的精品教材,必须组织跨校协作编著,力争形成一批国家级精品教材;要 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 创新教育教学理念, 充分反映国内外课程改革和学科建设的最新成果 和最高水平,注重素质教育、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要进一步强化品牌意识,充分整 合全省其他高等学校的专业优势与教材资源, 高起点统筹规划教材建设架构, 以高质量的教 材为建设教育强省奠定厚实的基础。

三、对获选的精品教材,我厅将颁发证书,并给予一定的经费资助。

各高等学校要切实 加强对立项建设教材的管理, 安排相应的配套建设经费, 并对立项教材建设情况进行年度检 查,协助做好出版工作,确保按期高质量完成建设任务。

附件:1.2007 年江苏省高等学校评优精品教材遴选结果 2.2007 年江苏省高等学校立项精品教材遴选结果二○○七年七月十九日附件一 2007 年江苏省高等学校评优精品教材遴选结果(以教材所属学科排序)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申报教材名称 劳动经济学 流通经济学:过程、组织、政策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证券投资学 国际经贸教程 行政法学 刑法学(总论、各论)(第二版) 现代社会调查方法(第三版) 道路交通管理教程 军事理论教程 现代教育技术 教育学 球类运动—篮球 运动生物化学 运动生理学实验指导 体操 大学研究型课程专业系列教材·中 国语言文学类 中国古代文学史 唐诗宋词鉴赏立体化系列教材 新编实用写作教程 挑战日语口语系列 20 世纪英国文学史 英语修辞学 征服韩国语(上,下) 法语阅读理解 主编姓名 胡学勤 徐从才 李济广 曹家和 贝政新 陈丽珍 刘旺洪 刘艳红 风笑天 汤三红 张政文 陈 琳 丁锦宏 王家宏 张蕴琨 孙 飙 童昭岗 周 宪 申报学校 扬州大学 南京财经大学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 河海大学 苏州大学 江苏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东南大学 南京大学 江苏警官学院 河海大学 徐州师范大学 南通大学 苏州大学 南京体育学院 南京体育学院 扬州大学 南京大学 南通大学 东南大学 淮阴师范学院 淮海工学院 南京大学 淮阴师范学院 扬州大学 南京大学 教材适用 类型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周建忠 王步高 胡 赵 健 平王守仁 何 宁 张秀国 文英子 许 钧序号申报教材名称主编姓名 刘成富申报学校教材适用 类型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篆刻教程》 《和声基础教程》 动画概论 城市景观形象的视觉设计 艺术原理 影视写作教程 高等师范院校美术专业教程 文科高等数学基础教程 数学方法论简明教程 数值计算 微积分 解析几何 最优化方法 物理与艺术 激光原理技术及应用 化学教学论实验(第二版) 物理化学核心教程 无机化学实验与指导(第二版) 无机及分析化学系列配套教材 有机化合物结构分析 生物科学图像处理与分析 生物化学 ArcCIS 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实 验教程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与 C++语言(第 二版) 计算机信息安全技术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导论(第二版) 大学生心理素质训练 选煤工艺设计与管理 测量学(第 3 版) 岩土钻掘工程学 金属材料学 材料科学基础黄惇南京艺术学院 南京艺术学院 南京视觉艺术职业学院 江南大学 三江学院 南京师范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徐州师范大学 盐城师范学院 淮海工学院 南京财经大学 苏州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南京大学 中国药科大学 江南大学 苏州大学 南通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南京邮电大学 淮阴工学院 东南大学 南京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 江苏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乔惟进 刘小林 过伟敏 顾永芝 沈国芳 李向伟 周明儒 章士藻 石瑞民 张从军 周建伟 孙文瑜 施大宁 李相银 李广洲 陆 真 沈文霞 曹凤歧 倪静安 邹建平 汤乐民 丁 斐 杨志敏 汤国安 杨 昕 杨 庚步山岳 马 光 吕锡武 桑志芹 邓旭阳 匡亚莉 高井祥 李巨龙 戴起勋 陶 杰 姚正军 薛 烽序号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申报教材名称 液压与气压传动(第 2 版) 画法几何及水利工程制图(第五版)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 汽车发电机原理 《机械 CAD/CAM 技术》 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 通信电子电路立体化教材 电路原理 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现代网络技术及应用 供配电技术 微波技术与天线(第二版) 数据结构—使用 C++语言描述 电工电子实验技术 微特电机及系统 天线理论与微带天线(英文版) 数字图像处理 交换技术 电机学(第二版) 交直流调速系统与 MATLAB 仿真 数字电路逻辑设计 自动控制原理(第二版) TCP/IP 网络与协议 人工智能教程(第 2 版) 电工技术基础 工程造价 钢结构设计 土力学(第二版) 水文预报(第三版) 废水生物处理新技术——理论与应 用(第二版) 安全心理学 火药装药设计原理与技术 有机化学 船体制图主编姓名 王积伟 章宏甲 殷佩生 吕秋灵 刘极峰 陈立德 吴建华 王隆太 吉卫喜 于洪珍 孙玉坤 陈晓平 肖金球 常晋义 唐志平 刘学观 陈慧南 吕曙东 孙宏国 程 明 方大纲 胡学龙 糜正琨 牛维扬 李祖明 周渊深 朱正伟 田玉平 兰少华 王士同 黄锦安 姜 慧 赵风华 卢廷浩 包为民 沈耀良 邵 辉申报学校 东南大学 河海大学 南京工程学院 金陵科技学院 淮阴工学院 扬州大学 江南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 江苏大学 苏州科技学院 常熟理工学院 常州工学院 苏州大学 南京邮电大学 盐城工学院 东南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扬州大学 南京邮电大学 南京工程学院 淮海工学院 江苏工业学院 东南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江南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徐州工程学院 常州工学院 河海大学 河海大学 苏州科技学院 江苏工业学院 南京理工大学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 江苏科技大学教材适用 类型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王泽山 贾洪斌 杨永祥序号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申报教材名称 食品工程原理 纺织品染整工艺学(第二版) 食品微生物学(第二版) 固体火箭发动机气体动力学 毒物与微量物证分析学 植物学 园艺通论(第 2 版) 森林生态学 数量遗传与动物育种 动物保护概论(第 2 版) 人体解剖学 生理学 人体结构学 医学遗传学 医学统计学(第二版) 医患沟通学(第 2 版) 麻醉解剖学(第 2 版) 临床基础检验学 温病学(七年制) 中医诊断学 内科护理学 生物制药工艺学(第二版) 药物代谢动力学 药理学(第二版) 生药学 管理信息系统(第二版) 管理信息系统(第二版) 预测方法与技术 企业信息资源管理 会计英语 审计学原理(第三版) 审计学原理(第三版) 会计学 会计学(第二版) 土地经济学(第二版)主编姓名 冯 骉申报学校 江南大学 江南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江苏警官学院 南京农业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 南京林业大学 扬州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 南通大学 南通大学 南京医科大学 徐州医学院 南京医科大学 南京医科大学 徐州医学院 江苏大学 南京中医药大学 南京中医药大学 南京中医药大学 中国药科大学 中国药科大学 中国药科大学 中国药科大学 南京审计学院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河海大学 金陵科技学院 南京审计学院 盐城工学院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教材适用 类型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范雪荣 江汉湖 武晓松 刘景宁 周亚红 强 胜 马 凯 侯喜林 薛建辉 王金玉 陆承平 顾晓松 邱一华 韩群颖 蔡绍京 于 浩 王锦帆 张励才 许文荣 杨 进 吴承玉 徐桂华 吴梧桐 王广基 刘国卿 李 萍 张金城 刘思峰 杜 葛 栋 军李凤鸣 沈友娣 刘益平 曲福田江 苏 省 教 育 厅 文 件苏教高 [2005] 26 号省教育厅关于公布 2005 年江苏省高等学校 精品教材建设遴选结果的通知各高等学校: 根据我厅《关于启动江苏省高等学校精品教材建设工作的通知》(苏教高〔2005〕17 号),在学校推荐基础上,经组织专家评审、结果公示、我厅审定,共确定 144 部教材为江 苏省高等学校精品教材,同时确定 49 部教材为重点立项建设精品教材、101 部教材为立项 建设精品教材。

2012年山东省教改立项名单

2012年山东省教改立项名单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初福民 桑培东 许崇海 徐同文 李景芝 宋旭红 王衍安 孙建迎 胡继连 王汉忠 滕佳林 王益光 王滨 司传平 刘培玉 王宝山 戚万学 安利国 马茂祥 禹继国 代尊峰 刘炳范 孙晋海 苏昕 张红凤 唐家路 韩延明 朱松涛 林金娇 李伟 祝瑞花 任淑芹 陈红康 饶君华 王爱华 刁洪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杜守建 徐建明 董传民 王建良 厉建欣 冯新广 宋健 曹庆景 韩磊 温金祥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项目名称
金融数学交叉复合型人才培养中的实验平台建设 工科及经管类大学数学课程支撑体系研究 面向计算思维培养的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改革与建设 临床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基于山东省口腔临床技能培训中心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多模式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研究与实践 欧美文学“细读”式教学方法研究 高等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思想及应用意识的构建教学与实践 国际化专业建设视野下的《外国考古学》双语教学研究 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究 海洋地质特色专业课程体系重构与实践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研究——以山东省高校人才培养为例 研究性大学通识教育实践与研究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平台的构建 以学生为中心”的本科教育变革路径探索——基于NSSE-China的调查与分析 基于SAAS的山东省高校教学评估与质量保障信息化平台研究与开发 打造优质教学资源平台,提升石油主干专业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基于分类培养理念下的大机械类专业创新与工程教育综合改革 油气勘探工科背景下地质学理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构建“三三三”本科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高校服务区域战略规划和经济发展的研究 中国古代文学文化素质教育类系列课程建设研究与实践 大学生文化素质达标研究与实践 以学科竞赛为载体,全方位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理科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 材料类专业高素质工程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基于双语情境的合作教学模式研究 地方本科院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建构研究与实践 基于绿色教育理念的地方大学绿色教学管理体系改革与建设研究 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线,构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平台 高等院校卓越教师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地方高校内部专业评估长效机制的构建与实践——以“三个符合度”为核心 基于中外合作办学的电气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基于产学研合作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研究 基于会计职业能力培养的财、会、审一体化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企业环节的校企合作培养机制研究与实践 地方理工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构建内容体系 创新组织模式 强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 山东省高等学校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计划研究与实践 政产学研融合,培养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 注重内涵,强化特色,系统开展高校教学督导工作的研究与实践 基于卓越工程师教育计划的实践教学体系与创新能力培养新模式 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应用型工业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基于校企合作的建筑电气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公布2011年度市教委重点课程建设立项名单的通知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公布2011年度市教委重点课程建设立项名单的通知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公布2011年度市教委重点课程建设立项名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公布日期】2011.09.29•【字号】沪教委高[2011]48号•【施行日期】2011.09.2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等教育正文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公布2011年度市教委重点课程建设立项名单的通知(沪教委高〔2011〕48号)各有关高等学校:根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做好2011年度市教委重点课程立项工作的通知》(沪教委高〔2011〕25号)的要求,各高校组织开展了重点课程的申报推荐工作。

我委经审核研究,同意上海海事大学《工程热力学》等601门课程为2011年度市教委重点课程立项项目,现将立项名单予以公布(见附件1、2)。

2011年度市教委重点课程项目建设周期一般为两年。

凡市教委部门预算单位,其课程建设经费根据项目建设进度在学校2012和2013年度部门预算中安排,非市教委部门预算单位重点课程建设经费由所在高校自筹解决。

希望各高校按照《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上海高等教育内涵建设“085”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沪教委高〔2009〕2号)和《上海市属普通高等学校市教委重点课程建设管理办法》(沪教委高〔2005〕34号),参照教育部和我委关于精品开放课程的目标要求,切实加强对立项课程建设的领导和管理,做好中期检查和验收工作,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建设任务和目标。

附件:1.2011年度市教委部门预算单位重点课程建设立项名单2.2011年度非市教委部门预算单位重点课程建设立项名单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二○一一年九月二十九附件1:附件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6期
机电技术
135
作者简介:徐建全(1977-),男,讲师,硕士,湖南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计算机辅助工程分析,汽车车身结构与设
计理论,汽车技术与产业发展研究。

《有限元法》本科课程综合改革与实践
徐建全 陈铭年 林大同
(福建农林大学,福建 福州350002)
摘 要:论述了农林院校本科有限元法课程进行改革的必要性,介绍了综合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和内容。

实践表明,通过教学改革,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

关键词:有限元法;教学改革;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801(2011)06-135-03
1 《有限元法》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有限元法是计算机辅助工程分析的主要方法之一,是工程结构(包括机械结构,汽车结构,建筑结构,航天航空结构等)设计不可缺少的先进方法。

是否掌握有限元法已成为工程设计人员业务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高等学校《有限元法》课程是机械、土木等工程专业的重要选修课之一(个别学校已作为必修课),对于培养高素质、高质量的高级专门人才有着重要作用。

有限元法涉及的理论较深,对数学和力学基础要求较高,对本科生而言,特别是农林院校的本科生而言,有一定难度,并不是人人通过自学都可以学会的。

因此,有限元法课程的教学好坏就显得特别有意义。

目前各校讲授的《有限元法》课程及所编教材,大多以大量篇幅和课时讲授有限元法和各种单元的力学原理,在课堂花费很多时间进行数学力学推导。

而用很少时间讲授应用,并一般不讲授实验验证方法。

实践表明,这样的教学效果使得多数学生感觉深奥难懂,枯燥乏味且不懂应用。

极少数学会有限元法的学生也不懂实验验证。

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教师对本科生有限元法课程的教学应以应用为主这一点缺乏足够的认识;其次是选修课学时少,一般只有30学时。

在力学学时普遍压缩的情况下,加上一些学生的数学和力学基础较薄弱,这么少的学时使学生学会有限元法有一定难度;最后是缺少适用的应用教材或实验条件。

因此,改革《有限元法》课程的教学,在有限的学时中,减少繁琐的推导,加强应用教学是很有必要的。

而且,由于计算机使用的便利,有限元软件的具备,以及实验室条件的改善,已为有限元法的教学改革提供了可能。

2 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和内容
几年来学校在车辆工程专业进行了有限元法课程综合改革的尝试,改革的指导思想是,农林院校车辆工程本科有限元法课程的教学应以应用为主[1]。

改革的目标是在有限的学时内,使学生学会有限元法的基本理论,懂得有限元的应用和验证。

改革的内容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材料和实验教学[2]。

2.1 教学内容改革
改革后本科《有限元法》选修课为30学时,教学内容和学时安排如下:
第一章:结构力学基础(2学时),主要介绍结构的分类,结构几何不变性,超静定,自由度,约束,对称结构的概念和性质等。

第二章:平面杆系结构分析(6学时),主要介绍有限元法的基本原理,单元力学特性分析,坐标变换,结构整体分析。

这一章是教学的重点,通过平面杆系教授有限元法的基本原理,学生学会基本原理后,对后续空间杆系的学习才会理解。

因此对平面杆系结构分析进行详尽讲解是很有必要的。

第三章:空间杆系结构分析(3学时),是将二维杆系结构分析的结果推广到三维。

这一章着重介绍梁的空间坐标,空间梁单元的分析和应用。

第四章:平面问题的有限元分析(6学时),主要介绍平面应力、应变问题,弹性体的离散化,位移模式的选择,收敛准则和实施步骤,平面单元的应用。

其中位移模式是本章重点讲解内容。

第五章:轴对称单元、等参单元、板壳单元和实体单元等(3学时)。

机电技术2011年12月136
第六章:有限元软件ANSYS上机练习(8学时)。

第七章:实验验证(2学时)。

很多院校《有限元法》的授课首先是从弹性力学入手开始讲解,采用虚位移原理讲解单元刚度方程。

而对于农林院校,太多弹性力学知识让学生普遍产生了畏难情绪,所以笔者采取从平面杆系结构分析入手,用直接法推导平面桁架的单元刚度矩阵,它所用的基础知识是在大二刚上过的《材料力学》,学生可以轻松理解,教学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

另外,增加了上机学时数,还特别增加了实验验证环节,让学生懂得如何通过实验来验证有限元模型的正确性。

2.2 教学方法
采用案例教学和启发式教学[3,4],各章的教学方法略有不同。

第一章结构力学基础,学时少,以介绍为主。

第二章平面杆系结构分析,以讲有限元法基本原理为主,本章授课结束安排一个大作业加以巩固。

第三章空间杆系结构分析,特别注意将二维概念推及到三维时,要给学生形象地说明。

第四章对平面应力问题,位移模式选择要加以重点讲解,让学生深刻理解有限元的精髓之一插值思想,其它则以说明概念为主。

第五章只进行简单介绍,重点讲解单元的基本特征及如何应用。

理论教学采取多媒体和板书(一些简单推导)相结合的方法,充分发挥两者的优点,并紧密结合实际工程分析实例,大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每一章理论授课结束,安排一次上机,通过上机操作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2.3 教学材料
编写了《有限元法应用》作为补充教材。

补充教材共分六章,约6万字。

第一章概述,包括前言,机械与汽车结构分析的过程,有限元程序,前、后处理;第二章机械与汽车结构的有限元计算模型,包括对计算模型的要求,机械结构的计算模型,支承与载荷;第三章有限元分析简单实例,包括分析步骤,平面刚架计算分析和空间刚架计算分析等;第四章ANSYS软件上机指南;第五章实验验证;第六章为车架综合实例。

2.4 实验教学
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上机实验,一部分为实验验证。

上机实验采用自编的ANSYS软件上机指南,包括桁架有限元分析、超静定粱有限元分析、平面支架有限元分析和连杆有限元分析等。

其中有部分实例作为选作题,以便有兴趣的学生做更深入的实践。

实验验证包括悬臂梁弯曲实验,L型结构的扭转实验如图1所示。

国内高校的有限元法课程教学中普遍仅有上机实验,而缺乏实验验证内容。

我们增加了实验验证内容,虽然仅有2学时的一次实验,但却使学生开拓了眼界,学到有限元法的实验验证方法和误差分析,这也是我们教改工作的主要特色。

为了更好的让学生真正掌握实际工程分析能力,作为拓展训练,老师给了一个实车车架(如图2所示),让学生进行车架建模和有限元分析。

通过真正的工程实例分析,增强了学生对有限元法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为今后理论的深入学习和应用能
力的进一步提高打下基础。

图1 L型结构的扭转实验图
图2 车架实例
3 教学效果
从学生答卷、网上评教和课堂教学的效果来看,改革后的有限元法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原理听得懂。

在平面杆系结构分析和位移模式选择中进行详尽的理论指导,都以讲清概念为主,减少了过多繁杂的推导,学生听得懂。

2) 方法会应用。

由于树立了车辆工程本科生
第6期徐建全等:《有限元法》本科课程综合改革与实践137
的有限元法教学应以应用为主的指导思想,编写了应用讲义的辅助教学材料,在教学中注重应用,学生的应用能力得到了培养。

也因为有应用,使得学生的兴趣大大增加。

3) 软件感兴趣。

教学中所使用的ANSYS软件具有良好的人工界面,增加了学生学习兴趣。

部分学生参加全国见习机械设计工程师资格认证考试,有限元上机操作部分平均通过率为98%。

4) 验证很直观。

对计算结果的验证采用理论公式验证和实验验证两种方法。

国内有限元法课程教学一般仅有上机实验而无实验验证内容,我们增设的实验验证内容在国内同类课程中属于领先。

总的来说,学生对有限元法课程教改是欢迎的,普遍反映听得懂、有兴趣、用得上。

4 结束语
通过几年来有限元法的综合改革与实践,学生初步掌握了有限元法的概念、基本原理和软件的操作,对有限元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学生的数值计算应用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为将来从事CAE相关研究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韦志林,尹辉俊,黄贵东.车辆专业有限元法课程的教学改革[J].中国科技信息,2008(3):225-226.
[2] 向家伟.机械类工程有限元法课程新体系的建设与实践[J].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8,28(2):150-152.
[3] 葛藤.《有限元法》本科教学改革探讨[J].科技信息,2010(13):116.
[4] 章泳健.面向应用的《有限元分析》课程的导入及教学实践[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9,23(6):116-11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