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长安大学道路勘测设计实习
道路勘测设计生产实习报告

道路勘测设计生产实习报告一、实习背景与目的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道路工程作为交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勘测设计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更好地理解道路勘测设计理论,提高实践操作能力,我参加了为期两周的道路勘测设计生产实习。
本次实习旨在让我们深入了解道路勘测设计的基本流程、方法和技术要求,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工程相结合,提高我们的综合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
二、实习内容与过程1. 实习前的准备在实习开始前,我们参加了实习动员大会,了解了实习要求、实习地点、实习内容等信息。
同时,我们还学习了道路勘测设计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术要求,为实习打下了理论基础。
2. 实习过程中的主要工作(1)道路勘测队的组队与分工我们按照实习要求,组成道路勘测队,并明确了各成员的职责。
队内分工包括测角组、水平组、中桩组、地形组、横断面组等,我负责的是测角组的工作。
(2)实地勘测在实地勘测过程中,我们遵循了道路勘测设计的基本流程,依次进行了选线、测角、水平测量、断面测量、横断面测量等工作。
在测角组的工作中,我负责使用全站仪进行角度测量,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3)内业整理与设计实地勘测完成后,我们将测量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并根据设计要求进行道路布局、线路设计等内业工作。
我负责整理测角组的数据,并参与道路布局的设计。
3. 实习成果通过本次实习,我们完成了实际道路工程的勘测任务及部分设计工作。
我深入了解了道路勘测设计的基本流程、方法和技术要求,掌握了测角组的基本操作,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三、实习收获与体会1. 理论联系实际通过本次实习,我将所学的道路勘测设计理论知识与实际工程相结合,加深了对道路勘测设计方法的理解,提高了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2. 团队合作与沟通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充分发挥团队合作精神,明确了各自职责,共同完成了实习任务。
同时,实习过程中的沟通交流,使我们更加熟练地掌握了道路勘测设计的技术方法。
3. 培养实践能力本次实习让我们亲身参与了道路勘测设计的各个环节,培养了我们的实践能力,为今后从事道路工程勘测设计及施工奠定了基础。
2023勘测实习报告3篇

2023勘测实习报告3篇勘测实习报告篇1道路勘测设计实习报告书(一) 前言道路勘测设计是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学生完成专业必修课的学习,结合建筑工程测量进行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其目的是使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并应用已学知识,对勘测现场进行调查分析研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通过学生在勘测现场亲自参与劳动,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
本组设计是从____________一食堂至学校前面约360m的间距范围。
设计一条四级公路,设计速度为40km/h。
路基宽度采用8.5m。
要求填挖方平衡,且特殊建筑物要保证其完整性(如食堂)。
专业班级:道桥工程09级1班实习地点: ____________实习时间: 11月7日 11月14日(二) 实习目的通过对____________实地实习勘测,使同学对公路的规划、勘测、设计以及其它公路相关设施的设计与布置,有了一次全面的感性认识,加深了我们对所学课程知识的理解,使学习和实践相结合。
(三) 实习内容:1. 踏勘选线踏勘选线在本组设计中占具了极为重要和关键的一环。
不仅是因为一般概念的选区线的了地理学决定因素着后续工作能否顺利的进行,而且道路的质量、造价及施工难易都与选线有关。
在本设计中为了回避特殊建筑而进行的踏勘更是不容易的,所以本组选线历时4天半。
请教过多位老师。
本设计的测设最大的障碍是视距不通,食堂与前面的澡堂是选区线要回避的关键控制点。
加上食堂至移动营业厅路段是车辆及学生的通行要道。
对于事先水准点的勘察也一个困难的角色。
既要考虑到视距要求,又需使测设工作不至于太复杂。
本组讨论综合设计后,最后综合采用大量填方和拆除部分楼房方案。
本组设计因高差和地形复杂,采用水准点间距小于80m为要求,选取水准点6个、3个交点。
分配成三个直线与圆曲线直接相连并且半径控制在30m以上.。
2. 测角量边测角采用闭合导线测量,使用经纬仪。
本设计视距导线测量采用盘左盘右回测法。
完全采用《建筑工程测量》的闭合导线测量,完全满足要求。
长安大学:道路勘测设计 实习大纲

《道路勘测设计》实习教学大纲适用学期:第7学期实习周数:4实习学分:4 实习地点:长安大学太白校区实习基地实习形式:教学实习一、实习的性质、目的和任务1.实习的性质《道路勘测设计》教学实习是公路学院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公路工程)、交通工程专业的重要实践环节,是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针,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认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措施,也是发扬我院学生动手能力强、业务素质高的优良传统。
在学生学习了《测量学》、《道路勘测设计》和《路基路面工程》等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并经《道路勘测设计》的一周课程设计教学实践之后,根据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为学生集中安排的具体工程实践性教学环节。
2.实习的目的《道路勘测设计》教学实习是对学生进行公路设计的基本训练,其目的是:①加深学生对《道路勘测设计》及相关课程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初步掌握公路勘测设计的程序、方法和步骤。
②培养学生灵活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作出正确的分析与判断,合理解决问题的基本技能。
③养成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刻苦钻研、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具有一般工程技术人员应有的基本素质。
④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对一般常规仪器和工具能够熟练运用,精密仪器和设备学会基本操作。
⑤训练学生综合性的专业能力,工程与技术相结合,掌握正确的设计思想和理念,初步具备专业技术工程师的业务素质。
⑥加强学生工程实践的环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经过严格的训练,使学生步入工作岗位后能尽快地适应工作。
3.实习的任务根据路线起终点之间的具体地形、地物等自然条件,学生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专业课教师的指导下,完成1.5~2KM的外业勘测实习和内业设计任务,并提交公路一阶段施工图设计。
二、实习的基本要求通过道路勘测实习,应使学生达到下列基本要求:1.了解公路勘测设计的外业组织安排及程序;2.熟悉平原区或山岭区越岭线公路选线的基本原则、方法和步骤;3. 掌握公路勘测设计外业选线组、中桩组、水平组、横断面组、地形组和调查组的有关测设内容、精度要求和计算方法;3.熟练掌握一般常见水准仪、经纬仪的具体操作步骤,熟悉一种或两种全站仪的使用方法,了解GPS的基本工作原理;4.理解并掌握公路勘测内业设计的内容、步骤、方法和计算,独立完成路线的平面、纵断面、横断面和有关工程结构物的设计;5.全面掌握公路路线设计的一般步骤、方法和计算,具备公路一般工程技术人员应有的基本技能和业务素质。
道路勘测设计实验仿真实习报告

道路勘测设计实验仿真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本次道路勘测设计实验仿真实习是为了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道路勘测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高我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我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通过实习,使我们能够熟练使用相关仪器和软件,掌握道路勘测设计的基本流程,为未来从事道路工程勘测设计及施工奠定基础。
二、实习内容实习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外业勘测和内业设计。
外业勘测主要包括道路勘测仪器的使用、测点布置、数据采集等;内业设计主要包括数据处理、道路线形设计、平纵面设计、横断面设计等。
三、实习过程在实习过程中,我们按照指导书的要求,分组进行道路勘测设计实验仿真。
首先,我们学习了道路勘测仪器的基本使用方法,如全站仪、水准仪等。
接着,我们进行了实际道路的勘测工作,包括测点布置、数据采集等。
在数据采集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利用勘测仪器进行精确测量,并记录相关数据。
随后,我们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道路线形设计、平纵面设计、横断面设计等。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将采集到的数据转换为道路设计所需的数据,并利用相关软件进行道路设计。
最后,我们将设计结果进行汇总,完成道路勘测设计报告。
四、实习收获通过本次实习,我们对道路勘测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们学会了如何使用勘测仪器进行实际道路勘测,掌握了数据采集和处理的基本方法。
同时,我们学会了如何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道路线形设计和横断面设计,提高了我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此外,我们还学会了如何将实际勘测数据应用于道路设计中,掌握了道路设计的基本流程。
通过本次实习,我们对道路工程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为未来从事相关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五、实习总结本次道路勘测设计实验仿真实习让我们亲身体验了道路勘测设计的实际操作,提高了我们的实践能力。
实习过程中,我们不仅学会了使用勘测仪器和软件,还学会了如何将实际数据应用于道路设计。
这将为我们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提供很大的帮助。
公路勘测设计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和任务本次实习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参与公路勘测设计工作,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技术水平。
实习任务是参与一条公路的勘测设计工作,包括路线勘测、地形测量、高程测量和交叉测量等。
二、实习内容和过程在实习期间,我参与了公路勘测设计团队的各项工作。
首先,我们进行了路线勘测,通过实地考察和测量,确定了公路的基本走向和线路方案。
接着,我们进行了地形测量,通过测量仪器收集了地形数据,为后续的设计工作提供了基础。
在测量过程中,我学习了如何使用测量仪器和工具,掌握了测角、测水平和测高程等基本测量技术。
我还参与了交叉测量工作,测量了公路与其他道路或障碍物的交叉点,以确保公路设计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三、实习成果和收获通过本次实习,我不仅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还加深了对公路勘测设计工作的理解。
我学会了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掌握了测量仪器和工具的使用方法,并了解了公路勘测设计的基本流程和步骤。
此外,我还学会了与团队成员合作和沟通的重要性。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团队紧密合作,共同完成了各项任务。
通过相互协作和交流,我们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增加了对勘测设计工作的认识和理解。
四、实习反思和展望通过本次实习,我认识到公路勘测设计工作的重要性,它不仅需要精确的测量技术,还需要对地形、交通和环境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我意识到自己在某些方面还存在不足,需要继续学习和提高。
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勘测技术。
我还计划参加更多的实践活动,积累更多的实际工作经验,为将来的公路勘测设计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本次实习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经历。
通过参与公路勘测设计工作,我不仅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还加深了对公路勘测设计工作的理解。
我将继续努力学习和提高自己,为将来的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
最新道路勘测社会实践报告

最新道路勘测社会实践报告在本次社会实践活动中,我们专注于最新道路勘测技术的实地应用与评估。
通过对先进勘测设备的操作实践和数据分析,我们旨在提升道路勘测的精确度和效率,同时探索在不同地理环境下的应用可能性。
首先,我们对目前市场上的主流勘测设备进行了深入研究,包括但不限于全站仪、GPS接收器、激光扫描仪等。
通过与行业专家的交流,我们了解到这些设备在提高测量速度和减少人为误差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实地操作中,我们对设备的设置、数据采集和后期处理流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接下来,我们选择了城市和乡村两种不同类型的地区进行道路勘测实践。
在城市地区,我们面临了建筑物密集、交通繁忙等挑战,这要求我们在保证数据准确性的同时,还要考虑到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通过使用无人机进行空中勘测,我们成功地解决了这些问题,并收集到了高质量的地理信息数据。
在乡村地区,我们遇到了地形复杂、信号覆盖不足的困难。
为此,我们采用了卫星导航和地面控制点相结合的方法,确保了勘测数据的准确性。
此外,我们还对当地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进行了考察,以确保道路规划能够与当地的发展需求相适应。
在数据分析阶段,我们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了整合和分析。
通过三维建模和模拟,我们评估了不同道路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此外,我们还考虑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因素,提出了一系列环保型道路建设的建议。
最后,我们总结了本次社会实践的经验教训,并对未来道路勘测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我们相信,随着遥感技术、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技术的不断进步,道路勘测将变得更加智能化和精准化,为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善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长安大学测量学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本次测量学实习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巩固和深化课堂上学到的测量学理论知识,提高实际操作技能,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增强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实习,我期望达到以下目标:1. 熟练掌握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等测量仪器的操作方法。
2. 理解并运用测量平差理论处理测量成果。
3. 提高独立从事测绘工作的计划、组织与管理能力。
4. 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实习设备本次实习所使用的设备包括:- 水准仪- 光学经纬仪- 塔尺- 三脚架- 盘尺- 半圆仪- 测钎- 直尺- 图纸等三、实习任务与内容本次实习的主要任务是测绘一张图幅200m×200m,比例为1:500的地形图。
具体内容包括:1. 水准测量:根据已知水准点的高程,测量其他水准点的高程。
2. 导线测量:通过测角和量距,求出各导线点的坐标。
3. 碎步测量:根据控制点,测定碎步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
4. 绘图:根据测量数据绘制地形图。
四、实习步骤1. 准备工作:熟悉实习区域地形,了解测量任务要求,准备所需测量仪器和工具。
2. 水准测量:- 确定水准路线,布置水准点。
- 使用水准仪进行水准测量,记录数据。
- 根据已知水准点的高程,计算其他水准点的高程。
3. 导线测量:- 确定导线点位置,布置测站。
- 使用经纬仪进行角度观测,记录数据。
- 使用全站仪进行距离测量,记录数据。
- 根据观测数据,计算各导线点的坐标。
4. 碎步测量:- 根据控制点,确定碎步点位置。
- 使用全站仪进行碎步测量,记录数据。
- 根据测量数据,计算碎步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
5. 绘图:- 根据测量数据,绘制地形图。
- 检查地形图,确保绘图准确无误。
五、实习心得与体会通过本次测量学实习,我收获颇丰:1. 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实习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理论知识的重要性,同时也明白了理论知识在实际操作中的应用。
2. 团队协作精神:实习过程中,我学会了与团队成员沟通协作,共同完成任务。
2024年路勘测设计实习报告(二篇)

2024年路勘测设计实习报告实习目的:本次实习旨在通过实地考察西柞高速公路、永咸高速公路,全面了解高速公路路基处理、沥青路面施工、道路设计、公路桥梁设计与施工以及其他公路相关设施的设计与布局,从而深化对课程理论知识的理解,实现学习与实践的有效结合。
实习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至____年____月____日实习地点:西柞高速公路、永咸高速公路部分施工工地。
其中,西安至柞水高速公路起始于西安绕城高速公路南段曲江互通式立交,终点位于柞水县九里湾,全长____公里。
永寿至咸阳公路是国家级西部大通道银川至武汉高速公路在陕西境内的重要部分,也是陕西省公路主骨架的关键组成,被列为全国____条公路勘察设计典型示范工程之一。
该项目的凤翔路口至永寿高速公路向东延伸段正在建设中,西安至咸阳高速公路向西延伸段已建成,途经西安咸阳国际机场。
实习内容:1. 路基部分:实习主要在永咸高速公路部分施工工地进行,包括地基处理、路堤、桥涵等内容。
(1)路基处理:该路段位于湿陷性黄土地区,采用换填土法进行处理。
具体方法是将路床范围内多余土层挖除,分层回填素土和沙粒。
但由于沙粒遇水易下渗,影响路基稳定性,因此对原设计进行了调整,增加了全段碾压和石灰土层。
对比冲击碾压和强夯法后,选择强夯法进行处理。
对于结构物,采用大吨位机械强夯,确保结构物安全。
路堤处理采用碾压夯实法,通过调整土粒组合和压实,提高土体密实度和稳定性。
(2)桥涵:高速公路因等级高、全线封闭、立交及跨越河谷等特点,桥梁众多。
实习涉及咸阳机场高架桥和双星沟大桥两段。
咸阳机场高架桥全长____米,采用预应力组合箱梁和现浇梁,单梁跨度为____米。
双星沟大桥为2____米T型钢构桥,采用挂篮悬臂浇筑法,桥墩设计高度为____米,桩基深度达____米。
2. 路面部分:路面实习主要集中在西柞高速公路工地,采用厂拌法热拌沥青混合料路面施工工艺。
路面由面层、基层、底基层组成,材料包括改性沥青、粗细集料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路勘测设计实习说明书目录1. 实习说明 (4)1.1 实习时间 (4)1.2 实习地点 (4)1.3 实习内容 (4)1.4 实习感想 (5)2. 外业勘测 (6)2.1 实习路段自然条件 (6)2.2 路线设计依据与设计标准 (6)2.3 路线布局方案 (8)2.4 实地定线 (9)2.4.1 实地定线步骤 (9)2.4.2 选线原则与依据 (10)2.4.3 选线步骤 (12)2.5 纸上定线 (13)2.6 路线方案比选 (14)2.6.1 路线方案比选应考虑的因素 (14)2.7 各作业组工作内容 (14)2.7.1 中桩组 (14)2.7.2 中平组 (15)2.7.3 横断面组 (15)3.内业设计 (16)3.1 平面设计 (16)3.1.1直线在平面设计时长度的限制 (17)3.1.2圆曲线最小、最大半径及超高 (18)3.1.3 缓和曲线设计依据 (19)3.1.4平曲线线形设计 (20)3.2 纵断面设计 (21)3.2.1 纵坡设计的一般要求 (21)3.2.2纵断面设计方法与步骤 (21)3.2.3 纵断面设计最小纵坡和最大纵坡 (22)3.2.4坡长限制 (23)3.2.5 平、纵曲线组合 (23)3.2.6竖曲线 (25)3.3.横断面设计 (25)3.3.1横断面设计原则与基本要求 (25)3.3.3横断面设计步骤 (26)3.3.4 线性组合(平曲线、纵断面、横断面)线形组合设计原则 (27)3.4.土石方数量计算 (27)3.5 设计成果 (28)1. 实习说明1.1 实习时间2016年4月7日— 2016年4月17日1.2 实习地点陕西省宝鸡市眉县汤峪镇长安大学太白实习基地1.3 实习内容本次道路勘测实习是在学习完成《道路勘测设计》课程,结合《测量学》课程中相关知识,参考相关规范细则在太白校区进行设计、实地勘测并最终提交一个合格,可行的设计。
本次实习我们的前十天我们先在太白校区完成外业部分,即1)纸上定线,给出合理可行的路线设计方案,并且进行答辩选出路线最合理的方案用来进行下一步测量。
纸上定线是根据给定路线的等级、设计速度和相关的技术指标以及路线的起终点,结合数字地形图和地形、地物等现场条件,确定路线方案,利用纬地道路设计软件定出路线的交点、确定曲线参数,完成路线的平面设计。
2)实地放线,将纸上定线定好的路线利用GPS技术敷设中桩,再根据已敷设到地面上的中桩,利用全站仪测得路线的精确纵断面高程数据,再利用卷尺和手水准来测得横断面地形数据。
回校后转入内业进行详细的施工图设计,得出平面图、纵断面图、横断面图、直曲转角表、逐桩坐标表、路基设计表、土石方计算表等图表。
1.4 实习感想这次在太白山的道路勘测实习还算顺利,由于在来实习之前我们已经做过道路勘测课程设计,同时大一的时候还进行过测量实习,这为我们此次的太白山实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所以面对这回的现场设计大家还是不会太陌生,虽然先前也做过类似的课程设计,但是当真正来到现场的时候,才知道以前的很多理想的方法和理论都是纸上谈兵,在实际中我们要考虑到很多因素,同时也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
在实习中我们遇到了很多问题,比如选线的时候由于有的地方高差较大,同时树木也比较茂盛,所以在相邻的两个交点间的视线经常不能通透,这给我们的测量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麻烦;如何充分利用原有道路,使衔接顺畅;如何克服起终点间的高差,同时还要满足最大纵坡要求,诸如此类的问题还有很多。
但是正是由于这些种种问题的出现,才不断的激励着我们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原因所在,最后想尽办法解决问题。
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我们不仅对《道路勘测与设计》和《测量学》这两门课程学到的部分理论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巩固,更重要的是锻炼了我们的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这为我们将来适应工作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2. 外业勘测2.1 实习路段自然条件长安大学太白山实习基地地处宝鸡市,位于秦岭西部,基地占地面积212亩,山地157亩,山地以土壤为主,其土壤性质根据地理位置分区可判断为褐色黄土,岩石性质老师已提前告知为泥质页岩。
综其特点是对水分的敏感性,干燥时的土强度较高、稳定性好,在潮湿地区土基稳定性差,强度低,在雨季易造成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必须认真处理。
沿路线从起点到山下铁门处地形较平缓,可以不着重考虑路线纵坡问题,主要考虑尽量避免校园中水池,房屋建筑等地物和线性的美观。
从铁门到山顶平台和山顶平台到终点处两段山坡的坡度都较大,应着重考虑路线纵坡。
实习基地气候条件属典型内陆季风气候,该区冬季寒冷干燥,降水偏少;夏季气候炎热,湿润;春秋季属冬夏季过渡区,气候变化较大;该区四季分明。
7-9月降水量较多,约占全年降水量50%,有利于植物生长。
山地中草木茂密,多属灌木,在测量过程中易造成不通视、打桩困难等问题。
2.2 路线设计依据与设计标准本次设计的目标是一条能克服较大高差的设计时速为30km/h 的三级盘山公路。
设计依据为《道路勘测实习指导手册》、《规范》。
以下表格为该公路的设计标准。
2.3 路线布局方案这次路线我们选择了邓越同学的线路作为最终选择。
他的路线布局大概为以下。
路线起点为K0+000,(36000,6000),终点为K2+130.742(35475.04, 6204.63)。
其中校园内全长358m,由山门处入山。
入山后基本沿匀坡线展线并尽量使曲线首尾相接以减少短直线。
在K0+582—K0+685处为第一个回头曲线克服高差,半径为20.42m基本达到了极限值,此处路线因为不想脱离匀坡线过远所以拆掉了沿边界的一处树林。
在K0+866—K0+941处仍然为自然展线但采用了回头曲线的设计标准(曲线半径为21.967m)来克服高差,使用线形为单焦点曲线。
在K1+285—K1+382处为第二个回头曲线,半径为20.0265达到了极限值,基本沿匀坡线展开故纵断面地面线起伏不大。
在K1+571—K1+667处为第三个回头曲线,半径为23.934m,因为第三个回头处已经进入平台,所以半径可以适当大些,同时在平台边缘保证路线在平台上侧没有跌下去。
在K1+458m处切割等高线过多,所以选择架一座50m的桥梁。
在K1+915—K2+010处展开最后一个回头曲线,这个回头为了避开陡坎,整个曲线没有沿匀坡线展开,在K2+130.742处达到高程710m结束。
2.4 实地定线2.4.1 实地定线步骤(1)定导向点在选线布局确定的控制点间,根据平原、微丘区路线布设要点,通过分析比较,确定可穿越、应趋就和避绕的点和活动范围,建立一些中间导向点。
(2)试定路线导线参照导向点,试穿出一系列直线并交出交点,或这届将导向点作为交点,试定出路线导线。
(3)初定平曲线读取交点坐标计算后直接两测转角和交点间距,其中纸上定线转角须用正切法量测计算,初定圆曲线半径和缓和曲线长度,计算平曲线要素。
(4)定线检查和技术之比是否满足标准要求,以及平曲线线位是否合适,不满足时应调整交点位置或圆曲线半径或缓和曲线长度,直到满足为止。
2.4.2 选线原则与依据选线是根据路线基本走向和技术标准,结合地形、地质条件,考虑安全、环保、徒弟利用和施工条件,以及经济等因素,通过全面比较,选定路线中线的过程。
它是道路建设的基础工作,面对的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自然化境和社会经济条件,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
为了保证选线和勘测设计质量,降低工程造价,必须全面考虑,由粗到细,由轮廓到具体,逐步深入,分阶段分步骤分析比较,进行多方案必选,才能定出合理的路线。
选线的原则为以下几点:1.多方案选择:在道路设计的各个阶段,应运用各种先进手段对路线方案作深入、细致的研究,在多方案论证、比选的基础上,选定最优路线方案。
2.工程造价与营运、管理、养护费用综合考虑:路线设计应在保证行车安全、舒适、迅速的前提下,做到工程量小、造价低、营运费用省、效益好,并有利于施工和养护。
在工程量增加不大时,应尽量采用较高的技术指标,不要轻易采用极限指标,也不应不顾工程大小,片面追求高指标。
3.处理好选线与农业的关系:选线应注意同农田基本建设相配合,做到少占田地,并应尽量不占高产田、经济作物田或穿过经济林园(如橡胶林、茶林、果园)等。
4.路线与周围环境、景观相协调:通过名胜、风景、古迹地区的道路,应注意保护原有自然状态,其人工构造物应与周围环境、景观相协调,处理好重要历史文物遗址。
5.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的影响:选线时应对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进行深入勘测调查,弄清它们对道路工程的影响。
对严重不良地质路段,如滑坡、崩坍、泥石流、岩溶、泥沼等地段和沙漠、多年冻土等特殊地区,应慎重对待,一般情况下应设法绕避。
当必须穿过时,应选择合适位置,缩小穿越范围,并采取必要的工程措施。
6.选线应重视环境保护:选线应重视环境保护,注意由于道路修筑,汽车运营所产生的影响和污染,如(1)路线对自然景观与资源可能产生的影响;(2)占地、拆迁房屋所带来的影响;(3)路线对城镇布局、行政区划、农业耕作区、水利排灌体系等现有设施造成分割引起的影响;(4)噪音对居民以及汽车尾气对大气、水源、农田所造成的污染及影响。
7.对于高速路和一级路,由于其路幅宽,可根据通过地区的地形、地物、自然环境等条件,利用其上下行车道分离的特点,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合理利用上下行车道分离的形式设线。
2.4.3 选线步骤选线的任务就是在众多方案中选出一条复合设计要求、经济合理的最优方案。
选线一般按工作内容分为三步:1.路线方案选择路线方案选择主要是解决起终点间路线的基本走向问题。
通常是在小比例尺地形图上从交大面积范围内找出各种可能的方案,收集各种可能方案的有关资料,进行初步评选,确定数条有进一步比较价值的方案;然后进行现场勘察,通过多方案的比选选出一个最佳方案。
当没有地形时,可采用调查或踏勘方法现场搜集资料,进行方案评选。
2.路线带选择在路线基本走向选定的基础上,按地形、地质、水文等自然条件选定出一些细部控制点,连接这些控制点,即构成路线带。
这些细部控制点的取舍,仍通过比选的办法确定。
3.具体定线定线是根据技术标准和路线方案,结合有关条件在有利的路线带内进行平、纵、横综合设计,具体定出道路中线的工作。
具体定线有纸上定线和实地定线两种方法。
2.5 纸上定线纸上定线是在大比例尺地形图上确定道路中线的具体位置,再将纸上路线通过实地放线敷设到地面上,供详细测量和施工之用。
纸上定线的工作对象是地形图,控制点容易确定,平、纵线形及其组合可反复试线修改,数字地图的应用使设计更加方便。
但纸上定线适用于各种等级、各类地形条件的路线,对技术标准高,地形、地物复杂的路线必须采用纸上定线,以提高定线的质量。
在这次实习中,纸上定线过程是在已测得的1:2000校园地形图上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