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超标危害大,七种食物千万吃不得
食品伴“铝”你还敢吃吗

食品伴“铝”你还敢吃吗作者:暂无来源:《环境与生活》 2013年第5期季天也3月15日,国家卫生部(现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征求意见稿)的编制说明,进一步限制含铝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以改善低年龄组和高食物消费量人群膳食铝摄入超标的现状。
世界卫生组织综合多项研究称,尽管铝的急性毒性微乎其微,但依然不能排除它诱发阿尔茨海默失智症的嫌疑。
除了早餐常吃的油条,我们身边还有哪些伴“铝”食物呢?年轻的金属元素铝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约8%,仅次于氧元素和硅元素,是含量最丰富的金属元素。
它的化学性质活泼,能与多种元素形成各式各样的化合物,地表、水体乃至空气中都有它的形迹。
金属铝呈银白色,质地轻,有良好的延展性、导电性和导热性,能与其他金属合成性能优秀的合金。
比起铜、铁、铅等人类用了数千年的金属,铝“入行”晚得多,但在短短的近200年里,它不论是在生活用品中还是在电力、冶金和航天等领域,都混得不错。
金属铝表面与空气中的氧气接触后,会很快结合成坚固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使其很难继续与氧气发生反应,所以铝也被称为“不怕生锈”的金属。
不过,金属铝很容易被酸性溶液“吃掉”,变为无色的铝离子(化学符号Al3+)进入溶液中。
这种离子可在水溶液中形成吸附性很强的氢氧化铝胶体,能捕捉水中悬浮的色素和固体杂质,并把它们沉淀下来,澄清水质。
氢氧化铝是一种无毒的弱碱,性情温和,曾一度作为治疗胃酸过多或胃溃疡的热门药物。
膨松酥脆铝有功在食物中,铝是“明星”元素。
用明矾(硫酸铝钾或硫酸铝铵)加上小苏打(碳酸氢钠)制作面食,是铝元素很常见的应用方式。
国家卫生计生委表示,面粉和面制品是我国居民膳食铝的主要来源。
在含水环境中,明矾释放出的铝离子与小苏打中的碳酸氢根离子,会互相促进对方与水发生化学反应,使碳酸氢根产生的二氧化碳比单用小苏打时多一倍。
这样不仅能使面团膨胀得更快,还能获得酥脆的口感,金光四溢的油条就是这么炸出来的。
铝含量超标的法律后果(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受到广泛关注。
其中,食品中铝含量超标问题尤为突出。
铝作为一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加工过程中被广泛使用。
然而,长期摄入铝含量超标的食品,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本文将从法律角度分析铝含量超标的法律后果,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二、铝含量超标对人体的危害1. 脑功能损害:长期摄入铝含量超标的食品,可能导致大脑细胞受损,引起记忆力减退、认知功能障碍等症状。
2. 肾脏损害:铝在人体内积累过多,可损害肾脏功能,引起蛋白尿、血尿等症状。
3. 骨骼系统损害:铝可干扰人体钙、磷代谢,导致骨质疏松、骨折等症状。
4. 免疫功能下降:铝含量超标可降低人体免疫功能,使人易患感冒、肺炎等疾病。
5. 增加患癌症风险:研究表明,长期摄入铝含量超标的食品,可能增加患癌症的风险。
三、铝含量超标的法律后果1. 违反食品安全法律法规:食品生产、经营者生产、销售铝含量超标的食品,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2. 责令召回:监管部门可责令食品生产、经营者召回铝含量超标的食品,防止危害消费者健康。
3. 罚款:监管部门可对食品生产、经营者处以罚款,罚款金额根据违法行为的严重程度而定。
4. 责任追究:食品生产、经营者因生产、销售铝含量超标的食品造成消费者损害的,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5. 刑事责任:在严重情况下,食品生产、经营者可能面临刑事责任。
四、应对措施1. 加强监管:监管部门应加大对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监督检查力度,严厉打击铝含量超标违法行为。
2. 提高食品安全意识:消费者应提高食品安全意识,关注食品中铝含量,选择合格的食品。
3. 加强食品添加剂管理:监管部门应加强对食品添加剂的管理,严格控制铝含量标准。
4. 完善法律法规:完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明确铝含量超标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
5. 加强科普宣传:加强对食品中铝含量危害的科普宣传,提高公众对铝含量超标问题的认识。
老年人少吃7种食物

龙源期刊网
老年人少吃7种食物
作者:施峰
来源:《保健与生活》2011年第07期
1油条老年人应少吃油条,因油条在制作过程中需加入一定量的明矾,这是一种含铝无机物。
据分析,每50克油条含铝10~12毫克。
体内铝含量过多,对脑组织和智力有明显的损害,造成记忆力减退、痴呆、行动紊乱等症。
另外,体内铝过多,还会降低对钙的吸收,导致骨质疏松,易引起骨折。
2腌制品在腌制鱼、肉、蔬菜时,容易使加入的食盐转化成亚硝酸盐,亚硝酸盐在体内遇到胺类物质,经酶的催化作用,易结合成亚硝酸胺类物质。
亚硝酸胺类物质是世界上公认的强致癌物。
如果常吃腌制品,形成亚硝酸胺的机会就多,致癌的危险性自然就高。
再则腌制品比较咸,老人食过咸的食物,会增加循环血液量和钠的滞留,引起血管收缩,使血压升高,造成脑血管障碍。
3油炸食品老年人不宜多吃油炸食品,如油炸鸡、鸭、鱼、肉等,因为在高温食物表面,会生成不同含量的亚硝酸胺类致癌物。
人们经常食用这些食物,就易患食管贲门癌、胃癌、大肠癌等癌症。
4松花蛋在制作松花蛋的过程中,要加入一种含铅的化学物质,致使松花蛋内含铅量很高,如经常食用,会引起铅中毒。
5方便面方便面中不完全具备人体所必需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若长期食用会造成某些营养素的缺乏,致病。
6烤羊肉串在烤制羊肉串时,会产生一种致癌物,易诱发食管癌、胃癌、肠癌等癌症。
另外,烤羊肉串,常常是外面焦里面不熟,极易传染上其他疾病。
警告:千万不要再吃这4种食物了,因为它们含有大量金属物—铝!

警告:千万不要再吃这4种食物了,因为它们含有大量金属物—铝!立足科学理念,传播营养健康,又到了和友们说健康的时刻,今天要和友们分享的健康话题说含铝食物,对于铝,友们或多或少有听说过,但是您对铝真的了解吗?摄入多了有什么危害,您清楚吗?到底哪些食物含有大量的铝?今天一并告诉友们。
铝对人体的危害铝是一种金属元素,具有低毒性,虽不会导致人体急性中毒,但人体摄入铝后仅有10%-15%能排泄到体外,大部分会在体内蓄积,时间长了铝在体内蓄积到一定量,会影响钙的吸收,造成骨质疏松和软骨病;更严重的是会对神经系统造成影响,使人智力降低,甚至发展成老年痴呆。
尤其对孩子的危害更大,这是因为儿童摄入的铝不像成年人那样主要积存于骨骼,而是进入体内组织,因此铝超标对儿童的危害更大。
由于儿童的血脑屏障尚未健全,铝更易透过血脑屏障,对大脑发育造成永久性损伤。
不要再吃这4种食物了,因为它们含有大量金属物——铝!1、膨化食品膨化食品是以含水份较少的谷类、薯类、豆类等作为主要原料,它们经过加压、加热处理后使原料本身的体积膨胀制成,比如薯片、虾片等,膨化食品往往加入含铝膨松剂,让质地更为松脆,孩子们很爱吃,妈妈要注意控制。
2、香甜松软的蛋糕、油条大部分蛋糕在制作时要加入“泡打粉”,从而使蛋糕蓬松柔软。
“泡打粉”则是用明矾和小苏打及少量香料制成的。
少部分蛋糕中的铝含量比油条还要多。
ps:明矾是含有结晶水的硫酸钾和硫酸铝的复盐。
3、粉条类食品粉条、粉丝、粉皮、凉粉、凉皮等在制作时也常被加入明矾。
经过明矾的絮凝作用,粉条、凉粉会变得很筋道,在开水中不易被煮烂。
ps:很多人吃麻辣烫或者涮火锅时都喜欢加点粉条,尤其是宽粉,吃的时候感觉特别有嚼劲,那么它的这种Q弹顺滑的口感大多是得益于明矾,经过明矾浸泡的粉条韧性很大,甚至可以提起30斤的重物,显然这样的食物是有问题的。
对于粉条类食品,如何区分它加了明矾呢?方法很简单,将买到的粉条放入水中浸泡1分钟,拿出来伸拉一下,弹性很大,韧劲很足的大多是加入了明矾,这样的粉条最好不要食用。
宝宝需远离7种含铝食物

宝宝需远离7种含铝食物1. 蛋糕类食品蛋糕是许多宝宝喜爱的食品之一,但很多蛋糕类食品中含有铝盐用作防腐剂。
这些食品包括蛋糕、饼干、糕点等。
长期摄入含铝的食物会引发铝中毒,对宝宝的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2. 方便面和速食品方便面和速食品是快节奏生活中经常选择的食品之一。
然而,这些食品中常含有铝盐作为稳定剂。
长期摄入大量含铝的方便面和速食品可能导致宝宝体内铝元素积累,增加患上铝中毒的风险。
3. 制备肉类的调料许多肉类食品的调料中含有铝盐,这些调料常用于制备肉类食品,如午餐肉、熏肉等。
宝宝长期摄入这些含铝调料制备的肉类食品会导致体内铝元素的积累,给健康带来潜在风险。
4. 饮料和罐装果汁许多饮料和罐装果汁中含有铝盐作为稳定剂。
宝宝长期大量摄入含铝盐的饮料和罐装果汁,会增加体内铝元素积累的风险。
因此,宝宝饮用饮料和果汁时应尽量选择不含或含铝量低的产品。
5. 海鲜海鲜是许多人喜爱的食品之一,然而有些海鲜中含有较高的铝含量。
宝宝长期摄入含有高铝含量的海鲜可能导致体内铝元素积累,给健康带来潜在危害。
因此,在给宝宝准备海鲜时,应选择含铝量较低的海鲜品种。
6. 食用盐和调味品一些食用盐和调味品中含有铝盐用作增加食品的口感和稳定性。
长期摄入含有铝的食用盐和调味品可能导致体内铝元素积累,给宝宝的健康带来潜在风险。
因此,在选择食用盐和调味品时,应尽量选择不含或含铝量较低的产品。
7. 熟食熟食类食品如火腿、培根等常常添加铝盐作为防腐剂。
宝宝长期摄入含有铝盐的熟食可能增加体内铝元素的积累,对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因此,在给宝宝准备熟食时,应尽量选择不含或含铝量低的产品。
如何保护宝宝的健康?为了保护宝宝的健康,家长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尽量选择新鲜、健康的食品,避免给宝宝食用加工食品;•注意阅读食品标签,避免选择含有铝盐的食品;•尽量让宝宝饮用自制果汁,避免罐装果汁中的铝盐;•定期给宝宝做体检,确保体内的铝元素积累不超过安全范围;•饮食均衡,提供多样化的膳食,减少对某些食物的过度依赖。
四大伤脑食品 千万别吃危害大!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四大伤脑食品千万别吃危害大!
导语:想要拥有健康聪明的头脑,那么在生活当中正确的选择食物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很多时候你在无意识当中吃的一些食物,其实对于脑部的健康会带来
想要拥有健康聪明的头脑,那么在生活当中正确的选择食物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很多时候你在无意识当中吃的一些食物,其实对于脑部的健康会带来不利影响,所以想要做个高智商的人,下面这些伤脑的食物要尽量远离。
伤脑部的食物1、含铝的食物
医学已证实,铝与老人失智症有关。
铝製品很容易在烹调过程中,如热炒、添加醋、酱油、酒、咸菜、发酵粉、牛奶、果汁煮食时,或是其他操作不当时,将氧化铝溶在食物当中,日积月累下,人体内含铝量增高,不但记忆力会渐渐减退,思考力降低,甚而诱发失智症。
伤脑部的食物2、含过氧化脂质的食物
过氧化脂质会制造老化色素破坏脑细胞、促使脑部早衰,形成痴呆。
常见于煎炸烹调时,油温超过200度的食物中,及长时间在阳光下曝晒的食物,如花生米、虾米、熏腊制等。
伤脑部的食物3、高盐的食物
持续吸收过量的盐,其中的钠会危害健康。
在脑部损伤方面,摄入过多的钠会使得脑细胞呈缺血、缺氧状态,加速老化,形成痴呆。
应当限制每人每天盐摄取量在6公克以内,饮食力求清淡,限制食用加入过量盐的食品,如腌腊制品、咸鱼等。
伤脑部的食物4、酒精饮料
据国外科学家研究调查报告指出,长年习惯性饮酒,酒精会使得大生活中的小知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少吃含铝食品等11则

龙源期刊网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少吃含铝食品等11则作者:来源:《家庭百事通·健康一点通》2014年第07期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少吃含铝食品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近日举办“控铝”开放日活动。
开放日中,评估中心副研究员马宁表示,按照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制定的铝的“暂定每周耐受摄入量”为2毫克每公斤体重。
对于我国的高食物量消费者、爱吃面食的北方地区居民和膨化食品食用量较大的14岁以下儿童,这三类人群通过摄入含铝添加剂食品已导致铝摄入量超过临界值,具有较高的健康风险,需予以重点关注。
研究显示,铝可导致运动和学习记忆能力下降,并会影响儿童智力发育。
据介绍,食物中的铝主要来源于含铝食品添加剂,包括作为膨松剂用于面制品,作为固化剂用于海蜇加工,作为抗结剂用于面粉中等。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铝含量较高的食品可能包括海蜇、油条、油饼、粉条、麻花、馒头等使用含铝添加剂制作或加工的食品。
在购买食品时,消费者也可通过阅读外包装的标签,了解食品中是否添加了含铝添加剂。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不要海外代购抗癌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近日发布消费提示:抗癌药均为处方药,禁止通过互联网销售。
消费者不要盲目购买使用,以免上当受骗,威胁生命健康。
近期部分商家在互联网上宣称通过海外代购向国内低价销售印度版“易瑞沙”等抗癌药。
经查,这类药品未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批准,均为假药。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提示消费者,抗癌药均为处方药,根据规定,互联网禁止销售处方药。
如需在互联网上购买非处方药,应选择经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批准的具有网上销售非处方药资质的208家药品零售企业,详情名单可以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官网“数据查询”栏目查询。
消费者如发现销售类似产品的行为,应及时向当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投诉举报。
中国营养学会:。
含铝的食物要少吃

南省油 条检测 均值 6 2 3 毫克 / 千克 。说 明整体降低
油条含铝量措施没有取得明显效果 。宝鸡市油条检
测铝含 量合格率 2 4 . 0 %,不 同类 别经 营单 位 之 间 差 异明显 。超市 、大型餐饮企业锅含量合格率达到
低 于全 国调查 均 值 4 2 9 . 7 毫克 / 手 克。最近 1 0 年
间 ,文献资料报告油条铝含量超标率一直在 8 2 %
1 0 0 %之间波动 ,下面列举全 国各地油条 的铝含量 均值 : 2 0 1 0 年 上海 、北 京 、广州 等 1 1个大 城市 均
头 、面条 、面包 、油饼 、发糕等米面制品 ,因为膨 松 的需 要 ,糕 点 、饼 干 、薯 片 、凉粉 、凉皮 、拉
何含铝食 品添加剂。
克/ 千 克 ,其 中早 餐 点油 条 铝含 量 均值 3 9 9 . 0 毫
酸性磷酸铝钠 、硫酸铝钾和硫酸铝铵都是膨松 克 / 千克。虽然铝含量超过标准 3—4倍多 ,但 仍 剂 ,可以让面制品膨松 ,在馒头 、油条中常用 ,可
以让这些食物的卖相又大又好看 ;硅铝酸钠是一种 抗结剂 ,可 以在和面过程 中,防止结块 ;辛烯基琥 珀 酸铝淀粉具 有乳 化和增 调作用 。除 了油 条 ,馒
9 2 . 3 %一1 0 0 %,食堂达 4 5 . 5 %,早 餐 点 则全 部 不 合格 [ 早 餐点 占本 次采样 6 8 . 8 %( 6 6 / 9 6 ) ] 。说明 监管效果明显 的是管理规范 、定点作业的单位 ,小
作坊仍是监管难点。
超过 8 . 5 7 1 毫克 ( 每周 1 毫克 / 千克 × 6 0 千克 ÷7 天 )的标准 ,居民每 日食用 0 . 0 5千克 ( 2 5 0克 ) 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铝超标危害大,七种食物千万吃不得
大家都知道,铝是一种金属,适量铝对人体有好处,但是如果铝的摄入量超标,对人体的危害就很大。
那么,哪些食物铝含量超标呢?
★铝含量超标的食物
1.海蜇。
凉拌海蜇是一道非常常见的夏日凉菜,但是海蜇在加工过程中需要加入明矾,一般被称为“三矾二水”工艺,比率合适的明矾也能较好地保证产品的口味,但太多的明矾会造成铝残留过高,有些不良商家会将没有完全处理的二矾海蜇产品作为成品销售。
2.油条。
油条是我国的传统食物,炸油条时放入明矾是为了让油条膨胀的更好,吃起来松脆,但也导致含铝过多,对健康不利,因而不建议儿童食用。
虽然如今很多商贩宣称没有添加明矾,但只要是膨胀得比较大的油条,多半都含有明矾。
3.麻花。
麻花跟油条类似,也用添加明矾做发泡剂,让麻花更加膨胀,吃起来更松脆。
当然也有不含明矾的麻花,但鉴于麻花属油炸食品,反复沸腾的油会产生苯并芘,苯并芘为致癌物质,因而不建议儿童食用。
4.粉条、粉丝等。
粉条、粉丝、粉皮、凉粉、凉皮等淀粉类食品在制作时常会加入明矾,主要作用是使成品在烹煮时有韧性,不易被煮烂,也就是常说的筋道,口感好。
不过,
用绿豆淀粉做的粉丝是不加或少加明矾的,加明矾多的通常是薯粉粉丝。
5.膨化食品。
膨化食品是以含水份较少的谷类、薯类、豆类等作为主要原料,它们经过加压、加热处理后使原料本身的体积膨胀制成,比如薯片、虾片等,膨化食品往往加入含铝膨松剂,让质地更为松脆,孩子们很爱吃,妈妈要注意控制。
6.馒头、包子等糕点。
很多商家在制作蛋糕、馒头、包子、发糕、玉米饼等糕点小吃时,会添加泡打粉,其成分就是碳酸氢钠和明矾。
建议妈妈给孩子食用自然发酵法或无铝膨松剂制作的馒头和糕点,鉴别的方法是不要太追求松软,因为纯酵母发酵和加明矾帮忙的产品相比,松软多孔的程度会差很多。
7.面条。
有的不良商家会在面条中加入明矾,用以提高韧性、降低成本。
因而,我们在吃面条时,不要过分追求“Q弹”的韧性口感,遇到久煮不烂的面食,更要担心其中的铝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