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面瘫”临床表现与治疗原则

合集下载

面瘫 治疗 方法

面瘫 治疗 方法

面瘫治疗方法面瘫(Bell's palsy)是一种突然发生的面部肌肉麻痹,多数情况下是由于面神经的炎症或损伤导致的。

这种疾病常常造成面部表情不对称,给患者带来身体和心理上的困扰。

面瘫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下面我将详细介绍一些常用的治疗方案。

1. 药物治疗:在面瘫早期,医生通常会建议患者口服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来减轻炎症和肿胀,促进神经的修复。

此外,还可以使用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来抑制病毒复制,缩短病程。

2. 物理治疗:物理治疗是面瘫康复的重要一环。

常用的物理治疗手段包括热敷、按摩、电疗等。

热敷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减少肌肉痉挛和疼痛;按摩可以放松紧张的肌肉,改善神经功能;电疗可以通过电流刺激面部肌肉,促进神经再生和肌肉收缩。

3. 针灸治疗:针灸是中医传统疗法中的一种治疗面瘫的方法。

通过在面部特定穴位插入针刺,可以调节体内气血运行,促进面神经的修复。

针灸治疗是一种相对安全、无副作用的治疗方法,且在临床上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4. 草药治疗:中草药在面瘫的治疗中也有一定的应用。

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的理论,选用适宜的草药配方,可以调整人体阴阳平衡,改善气血循环,从而缓解面部肌肉麻痹的症状。

5. 手术治疗:对于一些严重的面瘫患者,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可能无法达到满意的疗效。

此时,可以考虑进行手术治疗。

常用的手术方法包括面神经重建术、面神经吻合术等。

手术治疗需要经过专业医生的评估,判断手术的可行性和风险。

除了上述的治疗方法外,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采取一些自我护理措施来帮助康复:6. 保持面部肌肉活动:尽量保持面部肌肉的活动,可以通过自我按摩和面部运动来刺激肌肉和神经。

7. 控制情绪压力:面瘫患者常常因面部不对称而感到困扰和自卑,情绪压力也会影响康复效果。

因此,保持积极的心态,避免情绪波动非常重要。

8. 避免刺激:避免暴食辛辣食物、饮酒、吸烟等刺激性物质,以免加重病情。

9. 注意保湿:面瘫患者的面部肌肤容易出现干燥和皲裂,因此应注意保持面部的湿润,可以使用保湿霜或植物油进行护理。

面瘫治疗方案

面瘫治疗方案
2.注意面部保暖,避免受凉、感冒等诱发因素。
3.遵医嘱用药,不得随意更改药物种类和剂量。
4.定期复诊,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5.康复训练需长期坚持,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七、总结
本方案为面瘫患者提供了一套全面、科学、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患者需积极配合治疗,长期坚持,以实现症状缓解、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提高。在治疗过程中,如有任何疑问,请及时与医生沟通,共同为患者的康复努力。
(2)生活习惯指导:教育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保持心情愉悦等。
五、治疗周期与评估
治疗周期根据患者病情、年龄、体质等因素而定。急性期通常为1-2周,恢复期为4-6周,后遗症期可能持续数月甚至更长时间。治疗期间,定期对患者进行评估,调整治疗方案。
六、注意事项
1.治疗期间,患者应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第2篇
面瘫治疗方案
一、疾病概述
面瘫,医学上称为面部神经麻痹,是一种因面部神经受损而导致的肌肉功能障碍。本方案旨在为患者提供全面、科学、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促进患者康复。
二、治疗目标
1.缓解面部疼痛、肌肉僵硬等症状。
2.提高面部神经功能,促进肌肉功能恢复。
3.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
三、治疗原则
1.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2.综合治疗与个体化治疗相结合。
3.长期随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四、治疗方案
1.药物治疗
(1)急性期:使用抗病毒药物、糖皮质激素、改善神经代谢药物等,以减轻神经水肿、炎症反应。
(2)恢复期:逐步减少糖皮质激素剂量,加用神经营养药物、活血化瘀中药,促进神经修复。
(3)后遗症期:根据症状调整用药,必要时进行神经痛治疗。
(2)生活习惯指导:教育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保持心情愉悦等。

面瘫的中医辨证和治疗思路

面瘫的中医辨证和治疗思路

面瘫的中医辨证和治疗思路面瘫是一种以患侧面部表情肌瘫痪、额纹消失、口眼歪斜、眼裂不能闭合或者闭合不全、不能皱额蹙眉等为主要表现的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疾病,多由面神经血管受压、颅内肿瘤、脑血管病、脑外伤、潜伏在面神经感觉神经节的病毒被激活、炎症等因素引起,好发于工作强度大者,可对患者颜面美观性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故需要积极探寻有效方案对患者进行治疗。

对该疾病,西医临床多采用皮质类固醇激素、阿昔洛韦等药物治疗,虽有一定的效果,但整体疗效欠佳。

我国中医善于辩证施治,且治疗效果显著。

下面小编就来说说面瘫的中医辨证和治疗思路。

1.风寒袭络型风寒袭络型面瘫主要因经脉空虚、外邪乘虚而入面部经络,导致面部气血运行不畅、营卫不和所致,发病后,可导致患者出现面部表情动作消失、口眼喎斜、口角下垂、额纹消失、眼裂扩大、鼻唇沟变浅、耳后疼痛或流口水等症状,舌淡苔白,脉浮紧,受风寒的影响,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咽痛、恶寒、发热、无汗、周身酸痛、小便短赤等症状,对该型患者治疗的关键在于祛风散寒、疏经通络,可采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治疗,组方为:丝瓜络15g、防风15g、麻黄6g、附子(先煎)12g、细辛6g、酒当归20g、酒川芎18g、制全蝎(冲服) 9g,上药以清水600ml煎取300ml,二煎以清水300ml煎取200ml,两煎合剂500ml分三次饭后温服,一日一剂。

2.风热袭络型风热袭络型面瘫主要因经热邪侵淫、致使筋脉肌肉驰纵不收,病毒趁机侵袭而发病,除会引发患者出现上述相同主症外,还可引发患者出现外耳道疮疹、耳下红肿、耳鸣重听、耳部明显疼痛、发热、头痛、咽干口苦、尿黄等症状,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治疗该疾病的关键在于祛风散热、疏经通络,可取银翘散合牵正散加减治疗,组方为防风15g、荆芥15g、薄荷30g、黄芩15g、栀子12g、僵蚕12g、丝瓜络15g、全蝎(冲服) 6g、当归20g、川芎18g、甘草6g、白附子(先煎) 15g,上药以清水600ml煎取300ml,二煎以清水300ml煎取200ml, 两煎合剂500m1分三次温服,一日一剂。

面瘫治疗方法

面瘫治疗方法

面瘫治疗方法面瘫,又称为面肌痉挛,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主要症状是面部肌肉麻痹,导致面部表情失常。

面瘫不仅会给患者的外貌造成影响,还会影响到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社交活动。

因此,面瘫的治疗方法备受关注。

本文将介绍面瘫的治疗方法,希望能够帮助患者及时有效地进行治疗。

首先,面瘫的治疗需要根据病情的轻重来选择合适的方法。

对于轻度面瘫患者,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来缓解症状。

常用的药物包括肾上腺皮质激素和抗病毒药物,这些药物可以帮助减轻面部肌肉的炎症和肿胀,从而改善面部肌肉的功能。

对于中度和重度面瘫患者,可以考虑进行手术治疗。

面瘫手术的主要方式是通过神经重建术或肌肉移植术来修复受损的面部神经或肌肉,恢复面部肌肉的功能。

手术治疗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患者在手术后需要进行一定的康复训练,以加快康复进程。

除了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外,面瘫患者还可以通过物理治疗来改善症状。

常见的物理治疗方式包括针灸、推拿、理疗等。

这些物理治疗可以帮助促进面部血液循环,缓解面部肌肉的疼痛和痉挛,从而改善面部肌肉的功能。

在进行物理治疗时,患者需要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和专业的医生进行治疗,以确保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

此外,面瘫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还需要注意一些生活细节,以帮助改善症状。

例如,患者可以通过热敷或冷敷来缓解面部肌肉的疼痛和痉挛;可以通过按摩来促进面部肌肉的放松和恢复;可以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减少面部肌肉的刺激。

此外,患者还可以进行一些面部表情训练,如微笑训练、眨眼训练等,以帮助恢复面部肌肉的功能。

总之,面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治疗方法多样化,可以根据病情的轻重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在进行治疗时,患者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同时注意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细节,以帮助改善症状。

希望本文所介绍的面瘫治疗方法能够帮助患者及时有效地进行治疗,恢复面部肌肉的功能,重拾自信的笑容。

中医面瘫诊疗规范

中医面瘫诊疗规范

中医面瘫诊疗规范面瘫是一种以口、眼向一侧歪斜为主要表现的病症,中医认为是因为病邪阻滞面部经络,导致手太阳和足阳明经筋功能失调,西医则相当于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本文将介绍面瘫的临床表现、中医证候分型和疾病分期。

中医临床表现包括:起病突然,口眼歪斜,面颊、耳内、耳后完骨处可能有疼痛或发热,病侧面肌板滞、麻木、瘫痪,肌肉失于约束,不能皱眉、闭眼、露齿、鼓颊等,病程迁延日久可能出现面肌痉挛,肌电图检查表现为多相波减少。

西医临床表现包括:起病急,病侧面部表情肌突然瘫痪,口角下垂,眼裂不能闭合,鼻唇沟变浅,伴有多泪等。

中医证候分型包括:风寒袭络、风热袭络、风痰阻络和气虚血瘀。

疾病分期分为急性期和恢复期,急性期为发病15天以内。

面瘫的治疗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中西医结合,包括针灸、中药、物理治疗等。

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病情观察和病情分析,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疗效。

面瘫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主要表现为面部肌肉的瘫痪。

根据发病时间和症状分为三个阶段:急性期、恢复期和联动期和痉挛期。

中医和西医都有鉴别诊断的方法。

中医鉴别诊断主要是与中风病和口僻进行区分。

中风病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口舌歪斜、半身不遂、言语蹇涩、偏身麻木等;而口僻则会伴有耳后疼痛。

西医鉴别诊断主要是与周围性和中枢性面瘫进行区分。

面肌瘫痪明显者容易鉴别,但轻微的瘫痪则需要依靠表情运动、颏反射和其它体征来判定。

针灸是中医治疗面瘫的一种有效方法。

第一套治疗方案主要是循经取穴,包括四肢和头部外周的穴位,以及头部和面部外周的穴位。

在急性期,采用祛风驱邪、通经活络的方法;在恢复期,采用活血化瘀、培补脾胃、荣肌养筋的方法。

第二套治疗方案则以面颊局部和足阳明经腧穴为主,可疏调局部经筋气血,活血通络,平补平泻。

加减可根据症状进行调整。

除了针灸外,还有其它疗法可以治疗面瘫。

但需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1.电针治疗适用于面肌萎软瘫痪的患者,通常选取阳白-太阳、下关--巨髎、颊车—地仓作为穴位。

面瘫病(面神经炎)的中医护理科普教育

面瘫病(面神经炎)的中医护理科普教育

面瘫病(面神经炎)的中医护理科普教育面瘫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疾病,其主要特征是面部肌肉的麻痹无力,导致面部表情不自然。

这种疾病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同时也给医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中医护理作为一种独特的治疗方法,在面瘫病的管理和康复中显示出了显著的效果。

中医护理注重促进人体的整体平衡和健康,通过调整气血运行的方式,改善面部肌肉的功能,并促进肌肉的恢复和再生。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面瘫病患者的中医护理有哪些内容吧。

1、中医面瘫病的中医理论解析(1)中医面瘫病的病机分析中医认为面瘫病是由于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第一外感风邪侵袭,导致了面部经络的阻塞,从而影响了面部的神经功能。

第二情志不畅,例如长期的情绪压抑、忧虑或过度劳累等,会导致肝气郁结,进而影响面部的血液循环和神经传导。

第三饮食不当、不良生活习惯以及体质虚弱也会增加患面瘫病的风险。

(2)中医面瘫病的辨证施治原则中医对于面瘫病的辨证施治有一套独特的原则。

从辨证方面来看,中医强调了“辨证论治”的基本思想。

对于面瘫病的辨证,中医主要从病因、病程、病机以及脉象等方面进行全面综合的辨证分析,以确定病情的性质和病机的所在。

另外,中医注重“标本兼治”的治疗原则。

在治疗面瘫病时,中医既要针对病症表现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又要从根本上调理人体平衡,以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这意味着中医治疗面瘫病时,不仅要缓解症状,还要调整体质,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和恢复能力。

除此之外,中医还强调“治病须宜调气血”的原则。

在面瘫病的治疗中,中医认为气血的运行与调理是十分重要的。

因此,中医常常通过调理气血来改善面瘫病的症状。

具体而言,中医可采用针灸、草药疗法以及推拿按摩等手段来调理气血,促进血液循环,增加氧气和营养物质的供应,从而促进面部肌肉的恢复和重新激活。

中医还注重“因病施治”的原则。

面瘫病的治疗需要因人而异,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中医强调了个体差异的重要性,不同的病情需要针对性的治疗方法。

面瘫

面瘫
《针灸学》第七章 治疗各论--内科病症

试讲人

陶 静
内 容:
一、概述
二、病因病机
三、诊断、鉴别及辨证分型
四、治疗
五、注意事项
六、调摄护理
教学目标与要求:
1.掌握面瘫的临床表现、治疗原则、针灸 处方、配穴及方义。 2.熟悉面瘫的病因病机,针刺操作方法; 周围性面瘫与中枢性面瘫的鉴别。 3.了解面瘫的概念;面瘫的其他疗法,面 瘫的注意事项。
六、面瘫的护理调摄
1、面部避风寒、必要时戴口罩、眼罩;眼睑闭 合不全,灰尘容易侵入,每日点眼药水2-3次, 以防止感染。 2、每晚给温水湿热敷1次,可促进血运以疏通经
护 理 调 摄
络。
3、指导病人经常对着镜子进行面部肌群的功能
回复训练,多练习鼓腮、吹气、闭目、扬眉等表
情和动作,以促进面部肌群功能的恢复。 4、注意锻炼身体,加强体质。 5、治疗期间忌食辛辣、香燥、温热、滋腻之品。
一、概 述
西 医 范 畴
1.面神经的分布路线: 面神经从桥脑(面神 经核)发出后,经内 听道及面神经管,由 茎乳孔出颅腔,分布 于面部表情肌。
一、概 述
2.面神经在面神经管的主要分支 (1)岩大神经: 支配泪腺(自膝状神经节处分出); (2)镫骨肌神经: 支配镫骨,收缩耳膜(膝状N节与鼓索 之间分出); (3)鼓索神经: 支配舌前2/3味蕾及下颌腺分泌(在面神 经出茎乳孔上方约6mm处分出)。
遗症,(瘫痪肌肉的挛缩、面肌抽搐或连带
运动)并影响容貌。
一、概 述
另外,面瘫又可能是一些危急生命的 神经科疾病的早期症状,如脊髓灰白质炎
或Cuiilian—barre综合症,如能早期诊断,
可以挽救生命。针灸治疗面瘫历史悠久, 效果肯定,疗效多在90%以上。

面瘫的症状

面瘫的症状

面瘫的症状面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性疾病,其主要症状是面部肌肉的麻痹和功能丧失。

该病的发病原因复杂多样,常见的原因包括感染、颅脑外伤、中风、神经炎和肿瘤等。

面瘫的症状可以表现为面部一侧肌肉的麻痹,面部表情失常,口角歪斜等。

首先,面瘫患者通常会出现面部一侧的肌肉麻痹现象。

正常情况下,人的面部表情主要是通过面部肌肉的收缩和放松来实现的。

然而,当面瘫发生时,受到影响的面部神经会导致相应的肌肉麻痹,从而使得面部表情不再协调。

比如,患者会出现眼睛无法完全闭合和眉毛无法抬起的情况,这会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很大的不便。

其次,面瘫还会导致面部肌肉的功能丧失。

除了表情失常外,面瘫还会使患者在咀嚼和说话方面受到影响。

面部肌肉的麻痹会影响患者的咬合力和嚼食物的能力,从而造成进食困难。

此外,面瘫还会影响患者的说话能力,因为口腔肌肉的麻痹会导致发音不清晰和口齿不清。

此外,面瘫还可以表现为口角的歪斜。

由于面瘫导致的面部肌肉麻痹,患者的口角会向一侧下垂,造成不对称的表情。

这种症状可能会使患者感到尴尬和自卑,影响他们的社交和心理健康。

除了以上症状之外,面瘫还可能伴随着其他一些不适。

例如,患者可能会感到面部麻木和刺痛,这是由于面部神经的受损造成的。

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耳鸣、眼干、流泪和头痛等不适症状。

针对面瘫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

药物治疗可以帮助减轻炎症和神经痛,从而促进面部肌肉的恢复。

康复训练则通过物理疗法和运动疗法来恢复面部肌肉的功能。

此外,一些病例中可能需要手术来修复或重建面部神经。

在日常生活中,面瘫的患者也可以通过一些自我管理的方法来改善症状。

例如,患者可以保持面部的清洁和皮肤的保湿,以预防感染和皮肤干燥。

同时,患者还可以学习一些面部肌肉的放松和按摩方法,来促进血液循环和肌肉的恢复。

总之,面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性疾病,其症状主要包括面部一侧肌肉的麻痹和功能丧失。

这种疾病会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很大的困扰,影响他们的外貌、说话和吃饭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面瘫”临床表现与治疗原则
面神经麻痹(面神经炎,贝尔麻痹,俗称“面瘫”,“歪嘴巴”、“吊线风”),是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常见病。

一般症状是口眼歪斜。

它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它不受年龄限制。

患者往往连最基本的抬眉、闭眼、鼓嘴等动作都无法完成。

临床表现:多数患者往往于清晨洗脸、漱口时突然发现一侧面颊动作不灵、嘴巴歪斜。

病侧面部表情肌完全瘫痪者,前额皱纹消失、眼裂扩大、鼻唇沟平坦、口角下垂。

病侧不能作皱额、蹙眉、闭目、鼓气和噘嘴等动作。

鼓腮和吹口哨时,因患侧口唇不能闭合而漏气。

进食时,食物残渣常滞留于病侧的齿颊间隙内,并常有口水自该侧淌下。

由于泪点随下睑外翻,使泪液不能按正常引流而外溢。

其中周围性面瘫发病率很高,而最常见者为面神经炎或贝尔麻痹。

部分患者可有舌前2/3味觉障碍,外耳道疱疹等。

检查:肌电图的面神经传导速度测定,对鉴别面神经是暂时性传导障碍还是永久性失神经支配有帮助,可以一定程度地判定神经功能恢复得快慢。

治疗原则:促进局部炎症、水肿及早消退,并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如为病毒感染可用抗病毒、营养神经、糖皮质激素、B族维生素等药物。

理疗针灸;保护暴露的角膜及预
防结膜炎,可用眼罩,滴眼药水、眼药膏等;患者自己对镜子用手按摩面瘫面肌,每日数次,每次5~10分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