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新闻稿
支教活动新闻稿

欢声笑语中体会支教乐趣
—记阳光志愿者育才小学支教活动
为延续和传承机电学院“志愿服务快乐奉献有你有我有大家”的服务精神,机电学院阳光志愿者于5月7日上午再次前往育才小学进行支教服务,体现出了对农民工子弟成长的关爱之心,进一步增强了同学们服务社会的责任感。
我们机电学院6名志愿者早晨8:30从学校出发,前往育才小学。
到那之后志愿者们各自找到自己所报课程的教室,协助老师做好上课准备,如教材、座椅、音乐及舞蹈器材等的准备。
上课期间,志愿者们不仅帮助老师做好课堂纪律的维护,而且还参与到教学中去,极大激发了学生的上课热情。
课间休息时间,我们与孩子们玩在一起,有说有笑,建立了良好的情谊。
志愿者们认真负责的态度得到了学校老师的一致好评。
志愿者积极热情的服务不仅让孩子们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而且也培养了自己对社会需要帮助之人的关爱之心。
本次育才小学支教服务为今后更多志愿者的加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我们会一如既往地做好每一次志愿活动。
供稿:林玉冬。
暑期支教活动新闻稿

暑期支教活动新闻稿“携手播种希望——2024暑期支教活动纪实”引言夏日炎炎,暑期的到来带来了期盼已久的假期。
然而,对于某些偏远山区的孩子们而言,暑假并不仅仅是休息的时间,更是希望的时光。
为了响应社会对教育扶贫的号召,我们的支教团队在这个暑期踏上了支教之旅,带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对孩子们的关怀,走进了某偏远山区的小学,为孩子们带去了知识的光芒和爱的温暖。
今天,我们将通过这篇新闻稿,与大家分享这次充满挑战与感动的支教经历。
一、动员与筹备——支教之路的起点支教活动的筹备工作是非常繁琐而又至关重要的。
为了确保支教活动的顺利进行,我们在活动开始前进行了充分的准备。
从人员选拔到课程设计,从物资筹备到后勤保障,每一个环节都经过精心策划和反复讨论。
我们的支教团队由来自不同高校的大学生志愿者组成,他们不仅在学术上有一定的造诣,还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在确定支教地点后,我们与当地教育部门和学校进行了详细的沟通。
了解到该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孩子们的学习条件和生活环境也较为艰苦,我们决定在支教活动中,除了教授知识,还要关注孩子们的生活情况,尽力改善他们的学习环境和生活条件。
二、走进课堂——点亮求知的灯塔在经过长途跋涉后,我们终于抵达了支教地点的学校。
这所小学虽然不大,但却充满了活力和希望。
学校的校园环境朴素而整洁,孩子们的笑容纯真而灿烂。
尽管学校的设施条件有限,但孩子们对学习的渴望和对知识的热爱让我们深感振奋。
我们在支教活动中安排了丰富的课程,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
为了让课堂更加生动有趣,我们设计了多种教学活动和互动环节。
例如,在语文课上,我们通过讲故事和角色扮演,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数学课上,我们组织了“数学挑战赛”,通过趣味竞赛的形式,提高孩子们的数学能力;在英语课上,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英语口语训练和互动游戏,帮助孩子们提升英语表达能力。
课堂上的互动和参与让我们感到非常欣慰。
孩子们积极回答问题,踊跃参与活动,他们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深深感染了我们。
大学生支教新闻稿范文

大学生支教新闻稿范文大学生支教新闻稿。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积极参与支教活动,他们放弃了暑假的休闲时光,选择到偏远地区的学校,为贫困地区的孩子们带去知识和关爱。
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成为社会的一道靓丽风景。
今年暑假,来自XX大学的志愿者团队来到了XX省的一个偏远山区,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支教活动。
这个团队由20名大学生组成,他们分成了教学、心理辅导、体育活动等小组,为当地的孩子们提供全方位的帮助。
在教学小组中,志愿者们每天都会为孩子们上课,教授他们语文、数学、英语等知识。
由于当地的教育资源匮乏,孩子们的学习条件很艰苦,但志愿者们却用心耐心地教导他们,让他们在知识上有所收获。
同时,心理辅导小组也为孩子们开展了一系列的心理活动,帮助他们树立自信,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此外,志愿者们还组织了各种各样的体育活动,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增强体质。
他们和孩子们一起踢足球、打篮球,一起玩各种游戏,让孩子们感受到了大学生的热情和关爱。
在支教活动的最后一天,志愿者们为孩子们举办了一场精彩的毕业典礼,表演了精彩的节目,为孩子们送上了精美的礼物。
孩子们纷纷表示,这一个月的支教生活让他们收获颇丰,不仅学到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了感恩和奉献。
支教活动结束后,志愿者们纷纷表示,这一个月的支教生活让他们收获颇丰,不仅学到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了感恩和奉献。
他们表示,将会把这份爱心传递下去,让更多的人参与到支教活动中来,让更多的孩子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关爱。
支教活动不仅让大学生们学会了奉献和友爱,也让他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
他们表示,将会把这份爱心传递下去,让更多的人参与到支教活动中来,让更多的孩子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关爱。
同时,他们也呼吁社会各界人士一起关注偏远地区的教育问题,共同为贫困地区的孩子们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
大学生支教活动不仅让孩子们受益匪浅,也让志愿者们在奉献中得到了成长。
助学支教志愿服务活动新闻稿

助学支教志愿服务活动新闻稿本报讯近日,由某大学学生会主办的助学支教志愿服务活动在该校圆满落幕。
此次活动旨在关注农村地区教育发展不平衡问题,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帮助贫困地区学生解决学习困难。
活动从某月某日开始,历时一个月,共有来自不同学院的100名大学生参与。
志愿者们在活动期间,分为若干小组深入到贫困山区的小学进行支教活动。
他们不仅为学生们上课,还帮助学校组织各类文体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为了更好地开展活动,组织方提前与当地教育局取得联系,了解了该地区的教育资源和需求情况。
志愿者们随后进行了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包括准备教材、课件等教学资料,并制定了具体的教学计划。
在支教过程中,志愿者们面临了不少挑战。
由于地处偏远山区,交通不便,志愿者们需要徒步走上数小时才能到达学校。
同时,学校的教学条件也相对简陋,缺乏教学设备和教学资源。
面对这些困难,志愿者们始终保持着积极的工作态度,用心教书育人。
活动期间,志愿者们不仅传授学生们知识,还注重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和综合素质。
他们组织了各类课外活动,如趣味运动会、绘画比赛等,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
此外,志愿者们还积极联系社会资源,为学生们筹集了图书、文具等物资,改善学习环境。
该活动得到了当地学校和学生家长的高度赞扬和支持。
学校领导表示,志愿者们的到来为学校带来了新鲜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对学生们的学习产生了积极影响。
家长们纷纷表示,感谢志愿者们的辛勤付出,让孩子们有了更好的学习机会和学习环境。
通过此次助学支教志愿服务活动,不仅提高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协作能力,也为贫困地区的学生们带去了希望和改变。
组织方表示,将继续开展类似的志愿服务活动,促进城乡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助力贫困地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三下乡支教新闻稿(精简版)

三下乡支教新闻稿三下乡支教新闻稿三下乡支教活动不仅让孩子们享受到丰富的教育资源以及给志愿者们提供一个广阔的教学平台,三下乡支教新闻稿怎么写,我为大家整理了两篇范文。
本篇三下乡支教新闻稿文章由管理资料下载站分享提供。
三下乡支教新闻稿一:为使广大同学将理论运用于实践,服务奉献于社会,推动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接受多方面教育,提高自身能力,为社会做出贡献。
7月日,潍坊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活动走进了潍坊市临朐县海尔希望小学,开始了以为祖国勤学修德以实践明辨笃实为主题的全国大中专学生暑假社会实践活动。
在见面会上,为了增进大家的了解,志愿者们做完介绍后又让孩子们介绍了自己。
可能是过于羞涩,有个孩子在介绍自己时都紧张的快哭了。
随后的见面会气氛异常活跃,志愿者们和孩子们很快打成一片。
下午的影视欣赏课,小老师们给孩子们放映了《千与千寻》。
这节课设置的目的不仅仅是休闲娱乐,更多的是他们在这里面学到的教育意义不能只为自己,要会为他人着想。
时间稍纵即逝,支教的第一天就这么快过去了,没有之前的担心,没有之前的困难。
在聆听到他们的心声之后,相信之后的支教活动会更加丰富多彩。
七月,骄阳似火,恰似我们那颗怀揣着青春与梦想的心在灼热的燃烧着,激情的跳动着。
希望我们的工作能在永远跟党走青春献祖国的伟大事业中竖起一面旗,激励着那些踏上三尺讲台的支教队员,和所有为三下乡付出实践努力的志愿者们,期待着他们能够在这次活动中继续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用行动回报社会,用实践感恩社会。
三下乡支教新闻稿二:有哥哥姐姐给我们上趣味课和开展拓展活动,这个暑假一点都不孤单。
放暑假了,长沙县金井镇观佳小学和惠农小学的孩子们又迎来了湖南师范大学树达学院的大学生哥哥姐姐们。
今年是他们第二次来到金井镇进行下乡支教,用行动关爱农村留守儿童。
湖南师范大学树达学院学社联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是在树达学院团工委的组织下成立的一支支教团队,团队成员共20名。
杭州支教新疆的新闻稿

杭州支教新疆的新闻稿在祖国西北边陲的新疆阿克苏市天杭实验学校的校园里,活跃着一支优秀援疆支教团队,杭州市茅以升实验学校的数学老师袁小红就是这个优秀团队中的一员,她用智慧和汗水,在天山南麓谱写了一曲动人的援疆支教之歌。
一年半以来,小红老师扎根在课堂一线,担任2个班数学教育教学工作,在这里,小红老师推行素质教育,努力做到轻负高质,让杭州美好教育在天杭数学课堂上开花结果,让孩子们爱学、乐学、会学就是小红老师最大的动力,孩子们的进步,家长看在眼里,喜在心上。
援疆路上师徒结对累计7人,线上线下听课110节,线上教研8次,线下教研50余次,把江干“幸福天天课堂”带到天杭,小红老师在全市做了《空间与图形》的观点报告,《数学课堂拓展知多少》专题讲座,让更多的数学人享受数学幸福。
参与指导学校数学组的新教师课堂教学、微课、命题、作业设计、说课、教学论文等多项评选活动,30人次获得自治区奖项,20人次获得地区级奖项,30人次获得市级奖项小红老师在杭州做了17年的工会主席,在杭州支教团也担任工会主席,为援疆之行增添了一抹浓绿。
到疆后疫情观察期里,小红老师组织支教团工会通过钉钉线上开展活动,推出“蓝老师带你一起学书法”和“徐老师带你画画啦”等一系列工会活动,老师们满怀热情地跟着“艺术”云体验,在“美好”处相遇。
在疆期间,作为工会主席的她,一心扑在老师们身上,组织了节日慰问、集体生日、社团活动、包饺子、包粽子、吃月饼赏月等各种别开生面又热烈团圆的活动,让远离家乡的支教老师多一份温暖。
在援疆的一年半时间里,小红老师虽然错过了儿子的高考,但是小红老师觉得自己的“支教梦”儿子的“大学梦”同时践行,意义更大。
对于之后的打算,袁小红老师表示:援疆之路已经接近尾声,马上就要回杭州了。
带着对新疆阿克苏的留恋与不舍,我将继续以饱满的热情去实践自己的援疆初心、教育初心,不忘记自己的援疆使命,教育使命,多学习,多做事,将援疆精神辐射出去、延续下去。
艺术童伴支教活动新闻稿

艺术童伴支教活动新闻稿
艺术童伴支教活动在全国多地正式开展,为青少年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支教机会。
本次活动是由教育部组织的,旨在促进青少年文化交流和精神成长。
在这次支教活动中,艺术童伴们与当地的孩子们一起参加了各种活动,包括艺术表演、游戏互动、文化交流等。
艺术童伴们不仅带来了精彩的表演和活动,还与孩子们分享了他们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并且帮助孩子们纠正了一些不良的学习习惯和行为。
除了为当地孩子们提供一系列有趣和富有教育价值的活动,艺术童伴们的支教活动还倡导了家长、学生和教育工作者之间的沟通。
艺术童伴们还与当地的青年志愿者团队合作,促进了青少年之间的友谊和文化交流,鼓励孩子们积极参与社区和公益事业。
同时,艺术童伴支教活动还鼓励孩子们加强体育锻炼,注重健康生活方式,提高生命质量。
艺术童伴们还带来了让孩子们非常喜欢的小礼物,让孩子们更有动力和兴趣参与支教活动。
此外,艺术童伴支教活动的开展还得到了当地政府和社区居民的大力支持和赞赏。
大家纷纷表示,希望未来继续开展这样有意义的活动,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和文化交流做出更大的贡献。
这次艺术童伴支教活动的圆满成功,不仅为当地孩子们带来了难得的体验和收获,也为广大志愿者提供了一个可以为社会作出贡献的
平台。
我们相信,通过这样有力有心的支教活动,青少年们定会在文化、健康、积极进取等方面得到更好的开发和提升,为自己和社会的未来奠定良好的基础。
大学生支教新闻稿范文800字

大学生支教新闻稿范文
2021年7月20日
中国某地
大学生志愿者开展暑期支教活动
本周,一支由多位大学生志愿者组成的支教团队来到中国某地,开展为期一个
月的暑期支教活动。
这个活动由当地教育部门与志愿者团队联合举办,旨在改善农村地区的教育环境,提高农村学生的教育质量和学业成绩。
这支支教团队由来自不同大学的20名志愿者组成,他们中的大多数是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工作等专业的学生。
在接受了专业培训后,他们将分为几个小组,前往当地的几所农村小学开展教学活动。
本次支教活动的主要目标是提供质量高、多样化的教育资源,帮助农村学生充
分发展自己的潜能。
志愿者们将采用互动式的教学方法,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设计了一系列生动有趣的课程。
他们计划通过集体活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团队合作能力和社交技巧。
此外,志愿者们还将组织一些特色活动,包括艺术节、运动会和亲子活动等,
为学生们带来更多的快乐和惊喜。
通过这些活动的举办,他们希望能够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并促使他们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学习和生活中去。
据了解,这支支教团队将在当地村庄的学校住宿,并和当地群众一起分享生活。
他们将坚持每天与学生们一起吃饭、上下课,并定期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要。
大学生支教活动一直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支持,被认为是铺就教育公平道路
的重要一环。
这次支教团队的到来为农村教育注入了新的希望和活力,相信通过志愿者们的努力,农村学生们的教育水平将得到有效提升。
【注意】本篇文档为计算机生成的模拟文章,仅用于展示人工智能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筑梦月城为爱西行
“在四川的某个角落,有这么一群彝族孩子,他们没有城市的灯红酒绿,闪亮霓虹,亦无繁华的街道,车水马龙,可他们呼吸着喧嚣中最为干净纯粹的气息,守护着他们心中最美的梦。
”
7月10号至7月13号,共青团四川民族学院委员会西昌队携手四川师范大学青年志愿服务队总队赴西昌市小庙村小学中心校进行了三下乡支教活动。
本次支教得到合作高校认可的同时,被西昌市小庙村中心校领导高度赞扬。
本次支教以拓展课外知识,培养兴趣爱好为主。
对此,我院蒲公英计划服务队为小朋友们带去毛笔、宣纸、笔记本、彩色笔、油棒等学习用具。
此外,志愿者们带去书法教材和美术教材,毛笔从最简单的基础笔画入手,美术以生活物品为主要授课内容,对大家耐心讲解,悉心辅导。
小朋友更是用自己最满意的作品同小老师合影,以最淳朴的微笑留下大学生志愿者带给自己的难忘和感动。
支教结束的联谊汇演更是给所有人留下深刻印象:节目穿插游戏,学生和志愿者都带来不一样的精彩。
来自不同年级的同学排练的舞蹈《小苹果》,以不成熟却让人难忘的舞步跳出小朋友的天真淳朴;游戏“你比我猜”各年级小朋友积极参与,笑声不断;川师音乐学院志愿者李筱晴作为指导老师,带领小朋友准备了合唱歌曲《虫儿飞》,赢得观众一片掌声;游戏“乒乓比拼”中,各队队员为丰厚奖品奋力拼搏,大家都拿到志愿者带去的各种礼品。
此次汇演进一步拉近了志愿者与小朋友的关系,更是为支教划上圆满句号。
不能帮助所有人,却能播撒心灵希望。
蒲公英计划服务队队员每人与小朋友进行“结对子”项目,留下彼此联系方式,为做到长期性、持久性而努力,更是希望彝区小朋友能感受身边的温暖,以乐观的心态和感恩之心对待生活。
虽然本次支教志愿服务只有几天,但是志愿者为大家带去知识的同时,更是用行动为孩子们种下对未来的憧憬之梦,让大山里的孩子们坚定信念,为追逐梦想而不断努力。
陶茂兰
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