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莞惠合并

合集下载

城市合并

城市合并

“城市合并”再成广东两会热议话题:深莞惠应该合并2014年省两会正式拉开大幕,在政协广东省第十一届二次全体会议上,致公党广东省委提交提案,建议不但合并深惠莞,更可合并广州佛山、潮州汕头、湛江茂名等,“只有这样,广东才能一方面大幅度降低行政成本,另一方面,又为广东未来发展增强后劲,缩小区域发展差异。

”“城市合并”再成广东两会热议话题,致公党广东省委提案建议:深莞惠应该合并,避免“大马拉小车”2013年1月广东两会上,深圳选出的省人大代表提出了深惠莞合并的建议,一石激起千层浪。

昨天下午,2014年省两会正式拉开大幕,在政协广东省第十一届二次全体会议上,致公党广东省委提交提案,建议不但合并深惠莞,更可合并广州佛山、潮州汕头、湛江茂名等,“只有这样,广东才能一方面大幅度降低行政成本,另一方面,又为广东未来发展增强后劲,缩小区域发展差异。

”广东地级市过多规模过小“目前广东省共有2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排名全国第一。

”致公党广东省委在《关于优化广东行政区划设置的建议》中认为,问题在于这21个城市中,广州、深圳、佛山、东莞4市经济总量(GDP)占全省的比重就高达63.155%、常住人口所占比重为36.844%,其它城市经济总量、人口数量偏低,17个地级城市平均每个城市经济总量(GDP)为1196.825亿元,每个城市常住人口为390.267万人,其中7个城市经济总量(GDP)不满1000亿元,7个城市常住人口不满300万人。

在城市管理幅度上,广东平均每个地级及以上市管辖县级行政区为5.76个,即使不计东莞、中山(没有所辖县级行政区),其余19个城市平均管辖县级行政区也只有6.37个,而江浙鲁等沿海发达省份均达到8个以上。

之所以广东地级城市过多和规模过小,致公党广东省委分析,主要是20世纪80、90年代短时间批量设置地级市所致,“城市化进程时间短、缺乏严密论证、行政主导等,今后广东行政区划优化设置决策应以此为鉴。

大都市区规划信息平台构建探讨——以深莞惠三市规划信息共享探索为例

大都市区规划信息平台构建探讨——以深莞惠三市规划信息共享探索为例
为国 内大 都市区 的区域规划管理 和区域规 划信息平 台
自 由流动 、 资源共享,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形成了集 域规划信息 平台, 以更好地服 务于大都市 区的规划 管 竞争 力 08年 1 月,国务院颁布实施了 。2 0 2 江三角
洲地 区改革发展规 划纲要 ( 0 8— 2 2 ) ( 20 0 0 》 以下简称 觎 c 划纲要 功,将珠江三角洲地 区分为 广佛肇 ( 广州 、佛
标准等) 。 3I . 2规 划成果 信息
并依据规划
各自开展规划管 工 理 作,而经济发展 区 域 是跨行政区域的, 就造成了 这 规划 的 功能 分区和 实际的经 济功能分 区在空 间上不 相 致。 规划的属地 篙理导致 噜 管 —边” 的现象 出现, 造成相邻地 区的 规划冲
的 “ 洼坩 ,缺乏强有力的 ’ 推进。当前, 三 市邻 近 区的 发展基本上 以劳动 密集型 地 产业和城市厌恶性基础设施为主。 ( 区 2 域性基 础设施规划布局难以达 ) 到最优 ,无法 实现区域 内重大基 础设施
的共建共 享。
规划成 果信息 主要是 指规划 部门为 了更好 地指导规 划管理 ,依据各 级政府 要求组 织编制的 法定或者 非法定 的规划 成果。包括 : 层次规划成果 以及各市 、 上
[ 关键词] 规划信息平台;大都市区:规划管理;浑莞惠 [ 文章编号]0 6 0 2 2 1 ) 10 6 — 4 [ 1 0 —0 2(02 0 — 0 60 中田分类号] U8 [ T 9 1 文赫标识码] 8
E t bihn e 'D Ia r a Ura ln igIf r ain S a igPlt m : sa l igM bo 0i nA e b n Pa nn nom t h r af s t o n or

深圳拟延伸地铁12号线 打通深莞惠大动脉

深圳拟延伸地铁12号线 打通深莞惠大动脉

深圳拟延伸地铁12号线打通深莞惠大动脉龙岗作为深圳东北部唯一连接东莞与惠州的地区,如何发挥自身优势,以落实《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和《深圳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为契机,如何与惠州市惠阳区、大亚湾区、东莞凤岗镇、坪山新区等周边区域建立紧密协作机制,以“一体化”、“同城化”为目标,如何全面实现对接,打造深莞惠“黄金地带”,12月4日,国家发改委首席经济学家常修泽、中央政策研究室经济局副局长白津夫、中央党校研究室副主任周天勇等著名经济学家、区域合作专家聚集龙岗,为龙岗区区域合作把脉。

现在虽在边缘未来就是中心“今年以来,国家先后颁布了《珠三角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深莞惠合作框架协议》,为5地合作创造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龙岗区区长张备在致辞中认为,举办区域合作专家论坛,开展区域合作就是落实珠三角一体化和深莞惠紧密合作的举措,龙岗、惠阳、凤岗、大亚湾和坪山新区5个地区作为深莞惠三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天然的合作基础,但同时这5个地区都属于各自城市的边缘地带,与各自城区的中心区相比,经济社会发展还相对滞后,管理上也存在着一些真空,但同时一个城市的边缘往往是最容易出问题的,也是最活跃的地区,如何进一步解放思想打破行政的界限,破除体制机制的障碍,成为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的课题。

“龙岗是在深圳的长期发展过程中属于边缘的地区,但是实际上如果把这个边缘和周边区域整合起来看,它恰好又是处在比较核心的范围,如果把这个边界地区做一个整体规划的话,它又变成了中心。

”深圳市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谭刚则认为,首先龙岗是整个深圳市几个辖区里面唯一一个跟东莞和惠州相衔接的城区,这样的特点也就使得龙岗的区位条件在深莞惠区域合作的背景下是非常独特的。

另外在整个珠江口东岸城市里面,跟香港的合作,或者香港跟珠江口东岸城市合作里面,龙岗处在比较核心的区域。

而且龙岗处在珠江口东岸城市圈和环珠三角城市圈的中心。

在珠三角发展纲要的背景下,在深莞惠合作的背景下,龙岗的区域发展要怎样依托区域节点的优势进一步增强,不断地增强在区域、城际合作的节点功能,进一步推进龙岗作为深圳的重要的门户,参与深莞惠一体化发展的作用。

竞合发展赢取未来——深莞惠携手共促一体化

竞合发展赢取未来——深莞惠携手共促一体化

竞合发展赢取未来——深莞惠携手共促一体化
实施《纲要》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期刊名称】《广东经济》
【年(卷),期】2009(000)011
【摘要】@@ 为贯彻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积极推进深莞惠经济圈建设,惠州市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的部署,与深圳、东莞紧密合作,联合召开了三次联席会议,认真落实联席会议签署的各项协议、计划,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快与深圳、东莞的对接和合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总页数】4页(P20-23)
【作者】实施《纲要》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作者单位】(Missing)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深莞惠一体化协调发展的状况、问题及提速对策 [J], 吴二娇
2.深莞惠经济一体化下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和特点 [J], 董辉
3.深莞惠一体化:构建“四位一体”区域发展新模式 [J], 余彬
4.深莞惠都市圈一体化发展历程回顾与推进策略研究 [J], 周轶昆;
5.论都市圈经济协同联动发展的机理与路径——以深莞惠都市圈经济一体化为例[J], 刘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深莞惠谋一体化打造珠三角发展新引擎

深莞惠谋一体化打造珠三角发展新引擎
日程 。 !络 。
事 寅上 , 莞 惠 三 佃 城 市 在 地 理 深 上 互相 接 壤 t 史 上 都 属 惠 地 匾 。 屋
深 圳 市 委 害 到 玉 浦 此 前 曾指
出 ,“ 高效 便 捷 的交 通 系统 是 匾域 缝
深 圳人 置 柴 束 莞 、惠 州 的超 势 早 已 颞 漕 一髅 化 的勤 胍 。”他 税 , 莞 惠 三 深 耆 露 , 到 深 圳 寻 找 项 目和 资 金 、 聘 市 “ 前 要重 黠 加快 建 毅 城 隙 轨 道 交 而 招
的 核心 城 匾 , 柬莞 、 州 第 一 圈 以 惠 唇 , 深莞 惠 紧 密合 作 精 基磋 , 以 辐射
带 勤 整 倜珠 江 口束岸 地 匾骚 展 。”
交 通 互 建 是 深惠莞 一髓化突破 口
髓化”不是行政厦童词整 J I
深莞惠 一髓化 的网键 是什麽 ? 吴
深 莞 惠 一 髓化 逯 是珠


由省 委 各主 要 领 牵 弭 负责 一 项重 大
拥 研 髁题 , 束 省 委 副 害 、 圳 市 廑 深
委 害 到玉 浦 负 责 “ 一 步 襞择 深 圳 连
中心城 市 的辐 射 带 勤 作用 ” 题 , 在 逭 倜裸 题 胡研 中 ,割玉 浦 害 提 出以 深港 合 作 基 磋 , 造 圜 隙大 都 市 圈 打
“ 哥 ”载 客 入 深遭 千 元重 詈 被 断 通 规 割 重 新 謇 祝 , 通 纲 络 密度 、 的 i j, 交 便 财路的敷百名束莞本地 “ 的哥 ”遂 接 捷 程 度 都 要 求 比 遇 去 有 很 大 提 高 。” 遵 畿 次 在 莞 深 交 界庭 堵 截 深 圳 的 士 。
封面喜题
深莞惠 一髅化 打造珠三角鼗展新引擎

信息化潮起深莞惠“东岸都市圈”

信息化潮起深莞惠“东岸都市圈”
t者 通过 东 莞 经 贸 局 r , 联 甯 解 在
打击扰乱正常经济秩序的违法行为, 共 同髅话 专门赚取 I } 让利润 偷逃税散, 恶意 父薪的公司企 业。 共同打击跨境违 法犯罪活砒 『时针对部分群众就业难 可 问题 , 三地应采取联台行动. 建立统一 的企业招聘信息平 台. 推动兰地问劳动 人员的台理流动与分配。 埘于很多生活、工作在两地的 “ 两
适度霍型化.l j 化三地科技合作,联 台 j 5
建设 共 2 0 年东莞、 09 惠州和深圳三市正式 开展科技攻 荧和共建创新平台 .
推进球缸口东岸地区紧密合作 章的产业公共服务平台与主撑体系。 台 成为经济增长的 签署了《
球 经 济 格 局 演化 嘲的 发展 商临 新 一
框架协议》 .共建珠江 口东岸地区的目
} 都市圈 与“ 广佛 行 了讨沧和安排。 觉赛”同台演鲜.
三 深 圳 委 经
息 进
台 情 务 息 展 展 霓
接。 是私 搬推动珠江 J岸地 区电于商 ; ] 务的快速发展 凹是推动三市政务信息 资源目录体 系和交换体 系的互诖互通。 豇足推进区域内智能 的对接和互通公
2 2 ), 00} 统肄 _珠缸东岸地区规划 发 阍
展的重要前提 . 为推进三市柱其他领域
的全面深入龠作、 实现深莞惠经济一体 化铺平了道路。 据了解, 。 体化”后 ,三市将接 ‘ 台资源.夫力发腱生物工程 , 新材料等 产业. 推进永岸地区产业 发展持续化和
携手 推进城市化 一体化
、 、 先试” 打破行政 划》 淋凳惠赫础设施一体化规划》 .
机 制 ,共创 “ 岸 寐
合作开 创值息化 一体化
根据《 潍圳l 莞市惠州m贯彻落 I 练

从清朝的惠州府到今后的深圳市?看惠州行政区域图演变

从清朝的惠州府到今后的深圳市?看惠州行政区域图演变

从清朝的惠州府到今后的深圳市?看惠州行政区域图演变
从清朝的惠州府到今后的深圳市?看惠州行政区域图
演变“合并深莞惠,成立深圳直辖市,如何?”今年“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黄扬略提交提案,建议从国家战略出发,在全国适时启动行政区划调整试点,将深圳、东莞、惠州三市所辖行政区域合并,设立新的深圳直辖市。

有利于加快“深港大都会”建设
对于这个提案,黄扬略进行了大量的调研和准备。

他认为,目前合并深莞惠设立直辖市已很有必要。

“将深圳、东莞、惠州所辖行政区合并设立深圳直辖市,对于在新形势下促进香港繁荣稳定,推动华南沿海地区、珠三角地区经济社会优化发展,进而带动全国新一轮改革开放具有重要意义。


黄扬略说,深港国际大都会,这是深圳与香港未来合作的共同目标,但深圳与香港相比,行政级别太低,客观上导致沟通协调有时难度较大,直接影响了深圳与香港的一体化衔接,而成立深圳直辖市后,将有利于加快深港大都会建设。

“三地合并为新直辖市后,经济总和与香港去年GDP大致相当,这将对香港经济发展起到更大支撑作用,更有利于两地合作消除障碍,从而推进深港国际大都会建设,保障香港长期稳定。

”。

惠州融入深圳都市圈的发展路径思考

惠州融入深圳都市圈的发展路径思考

52January 2021 /广东经济区域·聚焦AREA 黄忠平 胡嘉峰《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发挥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带动作用,建设现代化都市圈。

都市圈是城市群内部以超大特大城市或辐射带动功能强的大城市为中心、以1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的城镇化空间形态。

包括深莞惠河汕在内的深圳都市圈,极核带动能力强、产业协作配套好、城市功能互补、发展阶段各异、交通联系日益紧密,发展有量、创新有质、融合有动力,建设现代化都市圈的前景可期。

惠州作为粤港澳大湾区东岸战略腹地、枢纽门户和新兴工业城市,在对接深莞、辐射河汕中扮演重要角色,可望由深莞惠经济圈的外围城市一跃成为深圳都市圈的工业枢纽。

本文在系统梳理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新思路以及深圳所需、惠州所能的基础上,就惠州如何积极融入深圳都市圈、借力借势加快自身发展提出对策思考。

惠州有条件成为深圳都市圈新增长极深莞惠河汕历史上都曾属于惠阳地区管辖,1979年3月撤销宝安县、设立深圳市,1988年1月惠阳地区拆分为惠州、河源、东莞、惠州融入深圳都市圈的发展路径思考汕尾4个地级市。

在市场引力和政策推动下,5市正从行政区划的“分”再次走向同城化发展的“合”。

放眼全球,每个超级都市背后都“自带一个圈”,像涟漪一样向外扩散,纽约、东京、首尔、深圳,莫不如是。

这个进程中,惠州凭借区位、空间、产业等优势,有条件成为深圳都市圈新的增长极。

(一)国家区域发展政策的优化让惠州优势更加凸显城市规模的决定是个人、企业和政府互动的过程,其基础是企业和居民的选址行为,是市场主体权衡利弊的结果。

企业选址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

个人选址反映的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人口向着收入更高、就业机会更多和综合生活质量更好的地方迁移。

改革开放40多年来,资本冲着湾区来、人才跟着资本走,成就了深圳世界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发展的奇迹,并辐射带动东莞、惠州等周边城市联动发展,为国家和广东发挥重要价值创造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关深莞惠合并信息惠州与东莞、深圳合并,并吸纳原汕尾管辖一些县区;将“广佛”、“珠中江”、“汕潮揭”也各自合并……致公党将在今年的广东省两会提交的上述建议近日引爆舆论。

南都民调数据实验室与网媒针对1782名网友的联合网调结果显示,超50%的受访者认为惠州受益最大,深圳、东莞次之。

64%的受访者支持三地合并,但惠州学院教授、惠州学院三角战略发展研究所所长刘薰词认为,合并必将带来房价上涨和环境恶化压力,他个人并不支持。

广州市社科院研究员彭澎也不看好这一建议,他称,合并后东莞和惠州若像深圳一样不用向省里交税,广东省恐没法接受。

参与本次调查的受访者中,年龄在30岁以上的超过7成,在深莞惠居住超过3年的也超过7成。

#建议回顾#此次即将向广东省两会提出“深莞惠合并”内容提案的是致公党广东省委。

据报道,相关提案认为,广东如果不优化行政区划设置,势必影响广东城镇化进程,从而影响未来10年经济发展。

广东现地级市数量21个对比江苏(13个)、浙江(11个)、山东(18个)偏多,存在“大马拉小车”现象,珠三角中心城市所辖区域面积过小,不能充分发挥其经济中心城市功能。

提案除深莞惠合并外还有另外七方面建议,一是粤东的汕头、揭阳、潮州三市合并,建立潮汕市,拆分汕尾地级市;二是粤西的云浮市合并到肇庆市;三是珠海、中山、江门三市合并建立珠江市,吸纳阳江部分所辖县市;四是湛江、茂名合并建立粤西市,阳江分拆,吸收阳江部分管辖县市;五是河源和梅州合并;六是清远分拆,部分并入广州,大部分并入韶关;七是广州、佛山合并,吸纳清远少部分县市。

[专家观点]环境压力会更大,要反对惠州学院教授、惠州学院珠三角战略发展研究所所长刘薰词昨日向南都记者介绍,他个人反对深莞惠合并的建议。

他称,即使深莞惠能改善现在三城之间的交通规划现状,但势必将带来更多的环境恶化压力和房价上涨压力。

刘薰词以横跨深莞惠三城的淡水河治理举例称,这条淡水河治理现状可证深莞惠一体化现在并不尽如人意。

即便有一些零星项目的合作,但总体来讲,三城之间的行政壁垒仍然十分明显。

刘薰词曾建议的深莞惠合作项目坪清新合作示范区,明显感觉到深圳方面有意将一些落后、即将要淘汰的产业转移到这个示范区。

他由此可推断,深莞惠一旦合并,深圳、东莞的先进产能并不会一下子来到惠州,自然而然的是一些落后的产业先转移过来。

这势必将给惠州带来更多环境恶化的压力。

刘薰词表示,现在深莞惠一体化尽管并不尽如人意,但“三城行政合并”这剂药方也并不一定对惠州是好事,因各个城市已有不同的文化特点。

一体化规划易操作难深莞惠涉利益步子难调摘要]“深圳最便宜的房子:4999元/平方米,40分钟车程可达深圳市中心……”这么诱人的房产广告在深圳街头经常被广泛散发,可是一打听,这些号称是位于“深圳东”的“靓房”,综述“深圳最便宜的房子:4999元/平方米,40分钟车程可达深圳市中心……”这么诱人的房产广告在深圳街头经常被广泛散发,可是一打听,这些号称是位于“深圳东”的“靓房”,要么在惠阳,要么在东莞。

别怪房地产商打广告夸大其词,2009年初,国务院颁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深莞惠”被连在了一起。

近几年来,无论从规划层面,还是实实在在的政策措施,三个城市的加速融合正在成为现实。

然而实施4年来,三地名合实分、表面商谈实际“只是轮流坐庄”等各种说法喧嚣尘上,坪新清经济圈变成深圳一家主导,东莞不愿“上桌”,连通三地的城轨的开工日期仍遥遥无期……深莞惠一体化多次被指动力不足,速度放缓,令一体化未来的走向变得有些模糊。

合作六次联席会议推进一体化在历史上深莞惠三市就有着很深的渊源,在1979年之前,都属于惠阳地区,1979年深圳成为中国首批特区城市,从惠州单列出来;1988年,东莞独立设市,与惠州分开。

广东省委常委、深圳市委书记王荣曾用“三个城市本来就是一家,只是因为加快发展而分开”来表示三个城市的渊源关系。

《纲要》颁布一个月后,2009年2月27日,三地最高党政领导首次聚首深圳,就一体化签署了一系列的框架协议。

尽管多少带着些许“被合作”的因素,但近年来,一体化的各项工作正在被迅速地推进。

迄今为止,由三地的政府高层出席的联席会议已连续举行了6次。

近期,第七次深莞惠三地联席会议也将在深圳举行。

据南都记者了解,从制度和合作机制层面,目前三地一体化通过三个方面来进行:一是三个城市的党政主要领导的联系会议制度;二是实施专责工作组和对口部门协调工作组,定期交流沟通;三是建立边界地区开发的合作机制。

以最被普遍关注的联系会议制度为例,最近的一次是2012年在惠州举行的第六次联席会议,会上除了商讨三地经济圈建设、联合治污、共建深莞惠三市劳动监察执法合作机制等,还签署了四项合作协议,涉及交通运输一体化、区域创新体系合作、农产品质量安全合作、三地文化联动合作等四个方面。

民生领域合作三地受惠4年多过去,通过6次联席会议以及一系列的协议的签订,一体化的政策正在交通、经济、产业、基础设施、环保、通信等领域逐一推进。

仅就交通方面,目前深莞惠三市确定的36项边界路网对接项目全部启动,惠州与深圳坪山新区间的3条市政“断头路”打通了;三市的年票互认互免顺利实施;深莞、深惠及莞惠之间的跨市公交也已经正常运营,三个城市之间的出租车实现了异地无障碍运输。

“惠民才是真正的落脚点”,四年来,多项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公共服务合作也在进行:建立跨区域的120急救体系、实行病历“一本通”、医保异地结算开始试点、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实现无障碍转接、老年人优待服务实现“一证通”。

“现在持老人证去东莞、深圳的公园景点都是免费的,而且免费乘坐两地的公交车。

”惠城区73岁的居民邓阿伯说。

而2013年,东莞将继续加大力度推进深莞惠的交通运输一体化,通过广深沿江高速、博深高速、丛莞高速的建成通车,使三地交通的联系更加紧密。

而随着道路、交通、通信、医疗等条件的改善,民间早已涌动的三地“半小时经济圈”的意愿更加凸显,催生了不少“钟摆族”:租东莞的房子,到深圳的工厂上班;以1/3的价格在惠州买房,将剩余的房款买辆小车,工作日租住在深圳的农民房,周末去惠州的大别墅里度假,日子何其悠哉。

单身女白领小苏就是典型的“钟摆族”的一员。

父母退休了想来深圳与她同住。

她在东莞买了一套两居室的房子。

每个周末小苏就会坐着“和谐号”去东莞陪父母。

“觉得很方便,就相当于在关外买个房子一样。

”小苏说,她已经不打算在深圳买房,希望继续享受这种“钟摆生活”。

分歧多个合作项目被取消或推迟一方是政府的积极合作,另一方面,各城市之间依然存在着竞争和利益博弈。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政府规划在实际操作中往往未能如期落实。

此前曾有多次消息称,深莞惠三地的区号将实现统一,被视为一体化的重大成果。

然而在最终公布方案时,仍未能统一。

对此,有关部门的解释称是由于“操作难度过大,耗费巨大”。

因此,通信一体化的方案出台,是通过包月的方式,享受取消漫游费的服务。

有分析认为,这是一个折中的方案,照顾了三方的利益,但实际上合作的效果大打折扣。

另一个被传搁浅或推迟的是珠三角城际轨道的建设。

根据规划,深莞惠三地将通过地铁16号线连接,但据珠三角城际轨道公司公布的城际轨道建设进展显示,在建的是莞惠线、穗莞深线,以及佛肇线,深圳地区将在地铁11号线的机场站设立接驳点。

深莞、莞惠未来将可通过城际轨道连接,而深惠则无法直接用地铁连通,三地之间“坐着地铁就到了”的意愿短时间内无法实现。

此外,被普遍评论为是“深莞惠一体化首次‘胎动’成果”的坪新清片区的规划开发,如今已悄然变身。

此前,三地提出要加强合作共建,并曾在联席会议上签署了《深莞惠边界地区坪新清片区规划开发的合作框架协议》,并成立了边界地区规划开发推进工作组,组织开展前期的调研。

而据记者了解,目前该片区中的深圳部分,已经建成了坪山国际低碳城。

值得一提的是,该低碳城为深圳一家主导建立,并未能实现此前协议中所提到的,由三家共同开发建设。

“从坪新清这个项目的变化可以看出,要真正实现跨区域的合作是很难的。

”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区域经济研究所刘国宏博士分析说。

涉及利益步调难一致作为三地一体化的主要工作方式:联席会议制度也被爆出“轮流坐庄,缺乏协调”。

据多次参与联席会议的深圳有关方面人员介绍,每一次会议都是三地各自的党政领导参加,省里面很少派( 资料图库团购点评 )能够真正起到协调作用的官员参加,以至于遇到敏感性的问题,也难以形成一致意见,只能通过折中的办法形成合作,但结果就是:能合作就合作,合作不了就没办法了。

深圳市政协曾组织《珠江口东岸城市群投资环境比较研究》课题,赴东莞、惠州、汕头等地进行了实地调研后认为,深莞惠三地合作仍存在较大的问题和障碍,表现在,惠州与东莞的合作呈现得紧锣密鼓,共建产业园与城际轨道工程已经奠基动工,而惠州与深圳的合作显得就没那么紧迫,产业转移与城际轨道对接尚处在洽谈阶段。

“三地合作牵涉到更多的利益和敏感因素,是否能步调一致、协调共进,值得高度重视。

”该报告说。

专家观点若缺乏政策保障合作恐将“夭折”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教授丁力认为,深莞惠一体化是珠三角一体化的组成部分,但是现在“一体化”的走向并不明确,如果没有获得上级领导及有关制度上的保障,一体化未来很可能夭折,地方政府不久将“各走各路”。

丁力认为,由于各个地方政府有着自己的责任和利益需求,因此不可能无原则地牺牲自己的利益去满足其他城市的合作需求。

因此合作机制建立了,但是城市之间仍有自己的盘算。

而他认为,真正的一体化应该由市场来推动,政府的根本是进行职能上的转变。

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区域经济研究所刘国宏博士则认为,深莞惠一体化需要上一级及省级层面进行强有力的推动和协调,深圳作为经济更为发达的城市,对其他城市形成辐射作用,是有着其历史使命的。

但是如果深圳的这种带头作用不给予一定的政策或者是制度上的保障,其他城市很难做到“完全紧紧跟随。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