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莞惠及粤东六市棚户区改造专题研究
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东莞市产城融合区建设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东府办〔2015〕104号

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东莞市产城融合区建设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正文:----------------------------------------------------------------------------------------------------------------------------------------------------关于印发《东莞市产城融合区建设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东府办〔2015〕104号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府直属各单位:《东莞市产城融合区建设工作指导意见》业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5年10月23日东莞市产城融合区建设工作指导意见为贯彻落实《中共东莞市委、东莞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决定》的要求,实现东莞建设“国际制造名城、现代生态都市”的发展目标,我市将在“一中心四组团”的新型城镇化格局下,大力推进产城融合区规划建设。
为有序推进该项工作,特制定本指导意见。
一、工作目标以产城融合推动我市新型城镇化建设,提升统筹发展、集约发展、融合发展水平,全力构建具有明确产业定位、复合社区功能、优良环境品质的市、组团、镇三级产城融合区,使其成为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市集中力量开发建设的重点地区和各级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工作重心,成为我市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城市功能提升的重要抓手、承载东莞制造2025发展目标的重要载体和推进产城融合的重要示范,促进我市产业空间优化、发展要素集聚和区域功能提升。
二、指导思想(一)统筹兼顾。
以产业规划为依据,立足各镇街现有产业基础和近期发展趋势,在“一中心四组团”的城市框架下,将产城融合理念落实到城市空间,构建与城镇体系相对应的、层级分明的产业布局体系,促进东莞高水平崛起。
(二)突出重点。
改变以往相对平均用力、缺乏重点的资源配置模式,将重大产业平台、组团中心地区、战略节点地区、轨道枢纽地区作为产城融合区,打造产业发展新载体,集聚优质发展要素,提升区域竞争力。
珠江三角洲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规划

珠江三角洲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规划珠江三角洲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规划(2009—2020年)目录前言一、发展现状(一)主要成效(二)存在问题二、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一)总体要求(二)发展目标三、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一)统一规划轨道交通网(二)统筹推进公路网建设(三)提升拓展港口功能(四)加强交通枢纽规划建设(五)推进运输服务一体化四、推进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一)构建一体化智能电网(二)优化电源结构和布局(三)完善一体化油品输送管网)(四)建设天然气“全省一张网”(五)推进能源管理一体化五、推进水资源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一)推进水资源开发利用一体化(二)推进水资源节约保护一体化(三)推进水资源调度管理一体化(四)推进城乡水利防灾减灾一体化六、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一)统筹规划建设信息网络(二)率先推进“三网融合”(三)推进信息服务一体化七、推进粤港澳基础设施更加紧密合作(一)推进交通领域合作(二)加强能源领域合作(三)强化水资源领域合作(四)深化信息领域合作八、保障措施(一)完善规划衔接机制(二)推进标准体系建设(三)加强智能化管理(四)加大改革力度(五)完善协调机制九、重大工程(一)交通工程(二)能源工程(三)水资源工程(四)信息化工程附表:珠三角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重大项目表附图1: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布局规划图附图2:珠三角高快速路布局规划图附图3:珠三角港口与内河航道布局规划图附图4:珠三角综合交通枢纽布局规划图附图5:珠三角电源电网布局规划图附图6:广东省输油管道线路规划图附图7:广东省天然气管网规划图附图8:珠三角水资源一体化规划图前言国务院批准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将加快推进珠江三角洲地区(以下简称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作为重大战略和重要内容。
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突破点,也是区域内各方开展合作的重要基本条件。
深圳城市更新工改工专题研究报告

深圳城市更新工改工专题研究报告一、引言深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在经历了几十年的高速发展后,土地资源日益紧张。
为了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升产业竞争力,城市更新中的“工改工”项目逐渐成为了深圳城市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
二、深圳城市更新工改工的背景与意义(一)背景随着深圳经济的快速发展,原有的工业用地逐渐无法满足产业升级的需求。
早期建设的工业园区存在着产业低端、土地利用效率低下、配套设施不完善等问题。
同时,深圳面临着土地资源紧约束的困境,城市发展需要通过更新改造来释放土地潜力,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二)意义1、推动产业升级工改工项目能够为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提供高品质的产业空间,促进产业的转型升级,提升深圳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
2、优化城市空间布局通过对旧工业区的更新改造,可以重新规划和整合城市空间,实现功能分区的合理化,提高城市的整体运行效率。
3、增加土地供应将低效利用的工业用地进行改造,提高土地容积率,增加建筑面积,从而在有限的土地上实现更大的产出。
4、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吸引高端产业和创新型企业入驻,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税收,推动深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深圳城市更新工改工的政策环境深圳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工改工的政策,包括《深圳市城市更新办法》、《深圳市工业区块线管理办法》等。
这些政策在土地出让、规划审批、产权确认等方面给予了优惠和支持,为工改工项目的推进提供了政策保障。
同时,政府对工改工项目的产业导向、开发强度、配套比例等方面也进行了严格的规定,以确保项目的实施符合城市发展的整体规划和产业布局。
四、深圳城市更新工改工的主要模式(一)拆除重建类将原有旧工业区全部拆除,重新规划建设新的产业园区。
这种模式能够彻底改变旧工业区的面貌,但实施难度较大,周期较长。
(二)综合整治类在不改变原有建筑物主体结构的基础上,对旧工业区进行外立面改造、内部装修、完善配套设施等。
综合整治类模式实施难度相对较小,成本较低,但改造效果相对有限。
汕尾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全面开展综合交通大会战的实施意见

汕尾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全面开展综合交通大会战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汕尾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1.03.23•【字号】汕府〔2021〕18号•【施行日期】2021.03.2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交通运输综合规定正文汕尾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全面开展综合交通大会战的实施意见汕府〔2021〕18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为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关于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促进全省区域协调发展的意见》《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交通强国建设纲要〉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着力建设汕尾市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打造沿海经济带靓丽明珠,结合汕尾实际,制定以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批示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决策部署和李希书记对汕尾工作的指示要求,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贯彻落实《交通强国建设纲要》的实施意见和《交通强国建设广东试点实施方案》的指导思想,立足汕尾实际,紧抓当前机遇,聚焦建设大通道、振兴大港航、发展大物流,全面推进全市综合交通大会战,加快建设“发展的交通”“人民的交通”,更好发挥先行官作用,力争到2025年初步构建“外联内畅、立体多元、绿色智慧”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汕尾建设沿海经济带靓丽明珠提供有力支撑,为汕尾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对接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提供强有力保障。
(二)主要目标1.规划引领,融入湾区。
明确建设“发展的交通”和“人民的交通”战略方向,科学系统谋划,发挥东承西接区位优势,围绕融入“双区”,强化与深圳都市圈、潮汕都市圈的深度衔接、一体联动,聚焦重点区域、战略通道,聚焦体系重塑、纵横贯通,加快打造内畅外联、功能完善、立体高效、多元互补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高速通达周边城市、便捷联通组团和乡村、有力支撑产业发展,着力提升汕尾的城市承载力、影响力和竞争力,实现对外大联通,畅通对内大循环。
深莞惠合并

有关深莞惠合并信息惠州与东莞、深圳合并,并吸纳原汕尾管辖一些县区;将“广佛”、“珠中江”、“汕潮揭”也各自合并……致公党将在今年的广东省两会提交的上述建议近日引爆舆论。
南都民调数据实验室与网媒针对1782名网友的联合网调结果显示,超50%的受访者认为惠州受益最大,深圳、东莞次之。
64%的受访者支持三地合并,但惠州学院教授、惠州学院三角战略发展研究所所长刘薰词认为,合并必将带来房价上涨和环境恶化压力,他个人并不支持。
广州市社科院研究员彭澎也不看好这一建议,他称,合并后东莞和惠州若像深圳一样不用向省里交税,广东省恐没法接受。
参与本次调查的受访者中,年龄在30岁以上的超过7成,在深莞惠居住超过3年的也超过7成。
#建议回顾#此次即将向广东省两会提出“深莞惠合并”内容提案的是致公党广东省委。
据报道,相关提案认为,广东如果不优化行政区划设置,势必影响广东城镇化进程,从而影响未来10年经济发展。
广东现地级市数量21个对比江苏(13个)、浙江(11个)、山东(18个)偏多,存在“大马拉小车”现象,珠三角中心城市所辖区域面积过小,不能充分发挥其经济中心城市功能。
提案除深莞惠合并外还有另外七方面建议,一是粤东的汕头、揭阳、潮州三市合并,建立潮汕市,拆分汕尾地级市;二是粤西的云浮市合并到肇庆市;三是珠海、中山、江门三市合并建立珠江市,吸纳阳江部分所辖县市;四是湛江、茂名合并建立粤西市,阳江分拆,吸收阳江部分管辖县市;五是河源和梅州合并;六是清远分拆,部分并入广州,大部分并入韶关;七是广州、佛山合并,吸纳清远少部分县市。
[专家观点]环境压力会更大,要反对惠州学院教授、惠州学院珠三角战略发展研究所所长刘薰词昨日向南都记者介绍,他个人反对深莞惠合并的建议。
他称,即使深莞惠能改善现在三城之间的交通规划现状,但势必将带来更多的环境恶化压力和房价上涨压力。
刘薰词以横跨深莞惠三城的淡水河治理举例称,这条淡水河治理现状可证深莞惠一体化现在并不尽如人意。
房地产尽调

XX项目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尽职调查报告(报告完成日期:2011年05月30日)目录1项目背景与交易结构概述1 1.1项目背景1 1.2交易结构概述1 2融资人资信情况2 2.1融资公司基本情况2 2.2融资公司经营情况2 2.3融资人财务状况2 2.4融资人银行贷款及对外担保情况3 3项目概况和建设情况4 3.1项目基本情况4 3.2项目建设条件5 3.3项目建设实施进度5 3.4项目的设计、施工、监理情况5 4项目市场情况7 4.1项目投资环境7 4.2项目分析及市场情况14 4.3项目租售情况预测18 5项目财务效益评估19 5.1房地产项目总投资预测19 5.2项目资金来源情况20 5.3项目损益预测21 5.4项目有关财务效益指标22 6信托方案与风险防范措施22 6.1交易结构安排及信托计划摘要22 7意见及建议23 8项目资料错误!未定义书签。
1项目背景与交易结构概述1.1 项目背景2004年12月07日,XX有限公司通过置换方式取得位于广东省惠州市仲恺高新区20号小区面积为42,229.2平方米的国有建设用地(下称“项目土地”)使用权,并获准在项目土地上开发房地产项目(以下简称“合作项目”)。
为了合作项目的顺利开发,XX公司向XX信托申请融资,由XX信托依法设立并发行信托计划,募集资金对XX公司进行股权投资,专项用于合作项目的开发和经营。
1.2 交易结构概述1.2.1 本项目的信托结构融资方式:股权投资融资总成本%/年。
融资人要求信托资金到位时间:2011年6月30日信托期限:2年公司收入:保管人保管费: %/年,以保管合同的约定为准。
受益人的预期收益:待定项目发行计划(适用于集合类项目):1.2.2 项目现状合作项目位于广东省惠州市仲恺高新区,项目土地的使用权系通过竞拍、项目公司股权转让的方式取得,XX公司系专门开发合作项目的项目公司。
项目土地占地面积为42,229.2平方米,规划的总建筑面积为330,724平方米,项目土地总价为30,405万元,折合楼面地价为919元/平方米。
公共服务设施配套规定专题研究

第三部分城市更新项目公共设施保障研究目录第一章综述 (81)1.1 研究背景 (81)1.1.1 政策背景及要求 (81)1.1.2 城市发展背景及要求 (82)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83)1.2.1 明确配套公共服务设施的比例和核算方法 (83)1.2.2 明确配套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和产权移交程序 (83)1.3. 研究思路 (83)第二章中山市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总体情况分析 (84)2.1 现状公共服务设施基本情况 (84)2.1.1公共服务配置种类 (84)2.1.2 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数量情况 (84)2.1.3 公共服务设施用地规模情况 (84)2.1.4 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分布情况 (85)2.2. 医疗卫生服务资源配置情况 (87)2.2.1 医疗卫生服务设施类型和数量情况 (87)2.2.2 医疗卫生服务设施用地及空间分布情况 (87)2.2.3 医疗服务资源需求情况 (89)2.2.4 医疗卫生服务设施存存问题 (90)2.3 教育服务资源配置基本概况 (91)2.3.1 各教育阶段资源数量及学生人数情况 (91)2.3.2 教育资源用地及空间分布情况 (92)2.3.3 教育资源需求情况 (92)2.3.4 教育服务设施现存问题 (93)2.4 当前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存在问题 (94)2.4.1 重点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实施问题 (94)2.4.2 建设项目公建配套设施的实施问题 (94)2.4.3 三旧改造(城市更新)公服配套的实施问题 (96)2.5 未来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方向 (97)第三章三旧改造(城市更新)项目的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情况分析 (99)3.1 西区马山片区改造项目 (99)3.1.1 项目基本情况 (99)3.1.2 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情况 (100)3.1.3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情况评价 (101)3.2 石岐员峰片区改造项目 (102)3.2.1 项目基本情况 (102)3.2.2 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情况 (103)3.2.3 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情况评价 (104)3.3 石岐南下片区改造项目 (104)3.3.1 项目基本情况 (104)3.3.2 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情况 (105)3.3.3 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情况评价 (107)3.4 项目小结 (107)第四章城市更新中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的经验借鉴 (109)4.1 广东省的城市更新政策要求 (109)4.2 其他城市更新政策文件 (109)4.2.1 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种类 (110)4.2.2 公共服务设施配套计算方法 (110)4.2.3 公益性用地或公共设施用地布局合理化调整 (111)4.2.4 配套设施建设实施与移交程序 (111)4.3 案例对中山的启示 (113)4.3.1明确中山市城市更新项目的公共设施配套价值取向 (113)4.3.2 借助用地布局优化调整公益性用地 (114)4.3.3 明确配套公益性设施的类型 (114)4.3.4 明确更新项目中的公建配套用地比例 (115)4.3.5 进一步明确设施交付和接收时序 (115)第五章城市更新项目的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政策建议 (116)5.1 公共服务设施实施建议 (116)5.1.1 以A、S、G、U四大类用地为公益性用地计算基础 (116)5.1.2 公益性用地占符合相关政策要求 (116)5.1.3 按改造项目规划计容总建筑面积测算规划人口、核算设施配套 (116)5.1.4 公共服务设施整合布局和统筹配置 (117)5.1.5 设置公服设施配套容积率奖励标准 (117)5.2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与移交建议 (119)5.2.1 现阶段中山市公建配套设施建设和移交要求 (119)5.2.2 提出“50%完成建设、80%完成移交”原则 (119)第一章综述1.1 研究背景1.1.1 政策背景及要求2013年,国土资源部批复同意广东省“三旧”政策长期有效,“三旧”改造政策从临时政策转变为长期政策,城市更新成为我省城市发展的新常态。
对东莞市2023年“三旧”改造新政的解读与思考

对东莞市2023年“三旧”改造新政的解读与思考2013年1月,东莞市政府印发了《关于聚集先进制造打造高品质空间全面加快“三旧”改造的实施意见》的通知,作为新一轮“三旧”改造(城市更新)工作的纲领性文件,《通知》就近年来东莞市存在的博弈空间较大、改造布局分散、项目品质参差、时间成本过重、补偿预期攀高、产业空间被挤压等问题,从“总体要求,强化规划引领、重点改造、规则透明、机制创新、实施保障”等六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和方向性措施。
从开发商/前期服务商、拆迁户/村集体、镇府角度对新政做出如下思考:一、对于开发商/原前期服务商来说1.如何协调将意向项目划入大中小圈(考虑指标、用地规划等);如华润置地参与深圳片区统筹规划。
结合市场、资金流、成本和政策变化,要视新政(公开招引实施主体、地价计收、平衡系数、联动改造等具体要求)出台时间、具体内容研判项目可实施性,是否还扎钉“大中小圈”的优质项目或寻求服务合作。
国企和央企在政策和资金方面更具有优势。
2.镇府公开招引专业技术机构,具体要求如何?是打包招引或单项招引?专业对口的服务有哪些?费用如何结算(预计招拍挂成交后支付)?原前期服务商发展方向如何(会是多项业务融合成新的服务公司吗),业务和人员是否需要重新整合?3.要约收购时,拆迁户可能提出更高的补偿要求或变相补偿,与前期工作时镇府协商结果不符,倒逼收购方增加收购成本、重新算账、重新谈判。
4.开发商和政府的开发思路、算账方式有所差异,且若收购方开展权益要约收购时补偿成本与前期预期相差过大,可能影响项目落地实施时间和实施可行性(规划调整、重新算账问题)。
5.拆迁户若不接受新的补偿安置成本核算谈判,则项目实施难度大,结合目前市场情况,需要较长的时间过渡;待普遍实施度高时,可以降低补偿预期和开发成本。
6.解决了单元划定与后续控规调整不一致问题,加之审批制度的改革,减少了成本和时间,提高了效率。
7.提出了境外权益人签约及产权注销、下落不明权益人或无主房屋财产代管,公有资产处理的思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粤东九市棚改现状——惠州
2017年,惠州市新开工城市棚户区改造1700套(户),其中货币 化安置857套(户),开工率为103.03%,货币化安置占新开工比 例的50.4%。惠州货币化安置集中在惠阳、仲恺、惠东和惠城。
深莞惠及粤东六市棚改货币化专题研究
2018.9
1 2017-2018年广东省棚改规模
2017年-2018年,广东省棚改规模仅3万套左右,规模较小;且棚改货币化安置比例仅为21%,各省中处于末位。
2 2017-2018年广东省棚改分布
2017年-2018年,粤东九市中,深圳棚改规模最大,汕尾、潮州、东莞、揭阳几无棚改。
金平区(合计4000套)
乌桥岛棚户区改造项目二期(2000套) 乌桥岛棚户区改造项目一期(2000套)
潮阳区(合计210套)
城南街道南中路西片区三英宫、长春 园片区(210套)
澄海区
潮阳区
金平区 龙湖区 濠江区
潮南区
南澳县
4 总结
1 广东棚改量小,货币化安置比例低。
2
粤东九市棚改集中于深圳、梅州,几无棚改的城市有东莞、揭阳、潮 州和汕尾。
3000 2000 1000
2568 2093 2000 1532 1397 1198 1000
0
3 粤东九市棚改现状——深圳
2018年6月1日,《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棚户区改造工作的实施意见》,棚户区改造项目在满足基础设施 及公共服务配套设施要求的基础上,其住宅部分除用于搬迁安置住房外,应当全部用作人才住房和保障性住房, 以租为主,租售并举,统一由人才住房专营机构运营管理。
博罗县(合计215套)
龙华镇(91套) 罗阳镇(64套) 园洲镇(50套)
龙门县
区县
惠城 惠阳 仲恺 大亚湾 博罗县 惠东县 合计
其中 2017开工改造量(套)
实物安置(套) 货币安置(户)
800
633
167
275
0
275
194
0
194
89
60
29
165
150
15
177
0
177
1700
843
857
仲恺区(合计244套)
7000 6000
6529
2017-2018年深圳棚改规模
5000 4000
4000
3000 2000 1000
0
罗湖区
南山区
2568
2000
1198
644
400
250
宝安区 光明新区 龙岗区 龙华新区 坪山新区 福田区
棚户区改造搬迁安置补偿采取货 币补偿、产权调换以及货币补偿和产 权调换相结合等方式。
江东新区和平花园棚户区(373套)
东源县
新城区 老城区 高新区 江东新区
紫金县
和平县(合计44套)
和平县大地家园(24套) 和平县聚景家园(20套)
龙川县(532套)
龙川县桐木岭片区棚户区(263套) 陈屋径片区棚户区(239套) 梅子坑片区棚户区(30套)
3 粤东九市棚改现状——汕头
汕头市棚户区改造主要集中在金平乌桥岛片区,合计4000套。
3
货币化安置比例高的重点关注惠州(惠城、仲恺、惠阳、惠东)、梅 州(梅江、梅县、五华),每个区县大约200套左右。
4 由于数据获取的难度,汕头和河源无法获取货币化安置比例,但重点关注汕头金平、 河源源城及龙川棚改,棚改计划开工量超过500套。
0
110
0
20
3088
704
3 粤东九市棚改现状——河源
河源棚户区改造主要集中在源城区和龙川县,棚改量超过500套。
连平县(合计100套)
连平县南街棚户区(50套) 连平县东街东门路棚户区(50套)
连平县
和平县
龙川县
源城区(合计882套)
源城区城南棚户区(500套) 源城区江源棚户区(382套)
江东新区(合计373套)
2017-2018年合计(套)
20000 17589
16000
12000
8000 4000
0
5171 4210 2697 1931 236 13 0 0
深圳 梅州 汕头 惠州 河源 汕尾 潮州 东莞 揭阳
2017-2018年粤东九市棚改规模前十区县
7000 6529
6000
5000 4000
4210 4000
3 粤东九市棚改现状——梅州
梅县新城、葵岗、雁洋、工业园区扩 容、松源圩镇扩容、大沙棚改项目
(900套)
叶塘安置区项目 (902套)
金辉园棚改项目(20套)
梅州市货币化安置集中在五华县、梅江、梅县、大埔。
江北宜居城乡建设改造项目 (198套)
其中
区县
2017开工改造量(套) 实物安置 货币安8
0
198
梅县区
1019
863
156
水寨镇、河东铺背岭 项目(214套)
兴宁市 五华县
1603 842
1597 628
6 214
琴江新城棚改项目 (214套)
宁新安置区C区项目 (701套)
锦绣京华项目 (110套)
梅兴新村安置区改造项目 (119套)
大埔县 蕉岭县 合计
110 20 3792
陈江街道观田村(90套) 惠环街道中星区(40套) 沥林镇罗村村、英光村(27套) 潼湖生态智慧区(27套)
惠阳区(合计325套)
南站新城拆迁项目(275套) 秋长西湖拆迁项目(50套)
大亚湾区(合计129套)
澳头猴仔湾(55套) 桥背村搬迁安置项目(40套)
博罗县
仲恺区
惠城区
惠阳区
大亚湾区
惠东县
惠城区(1532套)
惠城区江北望江片区(547套) 龙丰街道小新村棚户区改造项目(453套) 上东平片区棚户区改造项目(229套) 市民公园拆迁安置项目(78套) 连接路(棚改)拆迁安置房项目(68套)
惠东县(合计227套)
平山街道原粮食局住宅楼改造项目(62套) 平山街道城西社区沙坝尾地段(40套) 水泵厂“三旧”改造项目(38套) 边防大队家属楼改造项目(20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