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化因子及其受体的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趋化因子及其受体与冠心病关系研究进展

趋化因子及其受体与冠心病关系研究进展

体外实验表明,趋化因子至少参与白细胞浸润的3个
阶段:(1)趋化因子与白细胞表面的趋化因子受体结 合后,触发整合素和黏附分子的表达和活化,使白细胞 与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增强;(2)引导白细胞穿越血管, 进人间质,沿趋化因子浓度,向靶部位定向移动; (3)促进白细胞增殖及分泌炎症介质。除了在炎症 和血管疾病中协助白细胞募集的作用外,趋化因子还 能够调节心肌梗死后的炎症应答,影响心肌的修复和 瘢痕形成¨吲。 迄今发现的趋化因子近50种,成为目前最大的细 胞因子亚家族。趋化因子最令人兴奋的生物学领域之 一是对心血管疾病的作用。尤其是大量的证据表明这 些炎症介质在AS中起主要作用。其中与冠心病联系 紧密的是C-X-C和C—C亚族。
・312・



Modern Medical Journal
’…’ 学2010,Jun;38(3):312-316
。。…‘”
・综
述・
趋化因子及其受体与冠心病关系研究进展
黄尧矗1,汤成春2
(1.东南大学医学院,江苏南京210009;2.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心内科,江苏南京210009)
[摘要]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痛(冠心痛)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炎症反应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 展及其并发症的产生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而趋化因子及受体在炎症反应中起关键作用;提示趋化因子及其 主要受体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综述了趋化因子及其受体的来源和生物学特征,以及与冠心 痛关系密切的趋化因子及其受体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梗死;缺血再灌注损伤;趋化因子;趋化因子受体
黄尧矗,等.趋化因子及其受体与冠心病关系研究进展 症细胞的浸润,在此过程中趋化因子不仅介导了白细 胞的募集,而且参与了辅助性T细胞的分化和树突状 细胞的成熟。在白细胞移动的过程中,循环的白细胞 通过趋化因子受体和血管内皮细胞以及细胞外基质表 面的趋化因子相互作用;这些相互作用最终导致白细 胞的黏附、迁移和趋化;白细胞在趋化因子的诱导下, 可顺着趋化因子的浓度梯度趋化到特定的炎症部位。

趋化因子及其受体对卵巢癌发生发展的作用的研究进展

趋化因子及其受体对卵巢癌发生发展的作用的研究进展

2020年第9期广东化工第47卷总第419期 · 129 ·趋化因子及其受体对卵巢癌发生发展的作用的研究进展向雨,张泽宇,辛华*(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佳木斯154007)[摘要]卵巢癌是常见的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由于卵巢癌发病早期多无症状,死亡率占各类妇科肿瘤之首。

因此,寻找早期诊断卵巢癌的标志物意义重大。

趋化因子是一类炎症介质,它们能够在多种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本篇综述报道了趋化因子对卵巢癌发生发展的作用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卵巢癌;趋化因子;肿瘤标志物[中图分类号]TQ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865(2020)09-0129-02Research Progress on the Role of Chemokines and Their Receptors in theDevelopment of Ovarian CancerXiang Yu, Zhang Zeyu, Xin Hua*(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Jiamusi University, Jiamusi 154007, China)Abstract: Ovarian cancer is one of the common malignant tumors of the reproductive system. Because ovarian cancer is mostly asymptomatic in the early stages, the mortality rate is the highest in all types of gynecological tumors. Therefore,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find markers for early diagnosis of ovarian cancer. Chemokines are a class of inflammatory mediators, and they can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many tumors. This review reports the research progress on the role of chemokin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ovarian cancer.Keywords: ovarian cancer;chemokine;tumor markers1 引言上皮性卵巢癌是妇科肿瘤死亡的最常见原因。

趋化因子及其受体与免疫细胞关系研究进展

趋化因子及其受体与免疫细胞关系研究进展
1678 综 述
陕西医学杂志 2008 年 12 月第 37 卷第 12 期
趋化因子及其受体与免疫细胞关系研究进展
青海大学附属医院血液科 ( 西宁 810001 ) 冀林华综述 任汉云 3 审校
在 初次免疫 应答中, 携带 抗原的 树突 状细胞 从外周 组织 迁移到富含 T 细胞的淋巴结, 与 na iveT 细胞相 互作用, 引导 它 们的增殖和分化, 产生的效应 T 细胞具有迁移到外周炎症组织 的能力 。 在炎症条件下, 非淋 巴组织中大多数炎症 性趋化因子是增 多的, 能募集 活化的效应 T 细胞, 在二级淋巴组 织效应 T 细 胞 的产生过程中, 能结 合炎症性趋化因子的 受体也增多。 趋化因 子与其免疫 细胞群表达 受体结 合指导相 应免疫 细胞的 迁移和 活化。 一些组织的上皮细胞特异性分泌的趋化因子可以募集淋 巴细 胞到 相 应的 部 位, 如小 肠 中 的 T EC K � CCL 25, 皮肤 中 的
dc在体内进行抗原呈递是一个动态的迁移过程dc的体内迁移能力与其成熟状态有关westerstranswell系统中研究发现ifn2il21il26和pge2诱导dc成熟并增强其迁移能力提示体内局部炎性因子的分泌可为dc提供成熟的环境有利于dc诱导炎性反应和在体内迁移树突状细胞在淋巴细胞的迁移中发挥关键性作用
T 细胞向炎症损 害区的有效 募集还需要 效应 T 细胞与 炎
能衰减 Th1 型应答。
3 趋化 因子及其 受体 与树突 状细 胞 (Dendritic cell, DC )
DC 在体内 数量较少, 分 布于全身。 具有不同的 亚型和生物 学功能, 具有摄取、 加工和提呈抗原, 并激活 T 细胞的作用, DC 是最有效的抗原提呈细胞, 是体内唯一能激活初始型 T 细 胞的 抗原提呈细胞。 在激活 静止的 T 细胞和启动 T 细 胞依赖的 免 疫应答中起特殊作用 。DC 启动免疫反应 的能力取决于它们特 异的游走和向组织汇集的特点。DC 在体 内进行抗原呈递是一 个动态 的迁 移过程, DC 的体 内 迁移能 力 与其成 熟 状态有 关,

趋化因子家族及其受体基础研究进展

趋化因子家族及其受体基础研究进展

趋化因子家族及其受体基础研究进展趋化因子(Chemokine)是一类小分子碱性蛋白,主要的功能是能够趋化细胞定向移动。

目前已经发现的趋化因子有50多种,随着研究的深入,趋化因子及其受体的结构、功能及在体内的作用已经被众多的研究者发现。

趋化因子及其受体的相互作用,可以参与多种生理功能,比如细胞的生长、发育、分化、凋亡和分布等,在病理过程中也具有重要作用,如炎症反应、病原体感染、创伤修复及肿瘤形成和转移等。

趋化因子一般由70-125个氨基酸组成,分子量较小(6-14KD)。

按照一级肽链结构特点,其N端半胱氨酸残基的位置和数目可将趋化因子分为4个亚族:CC、CXC、C和CX3C(C为半胱氨酸,X为任意氨基酸)。

四类趋化因子结构相似性较高,氨基酸序列具有一定的同源性。

根据趋化因子的表达方式以及其在免疫系统中的作用,可以将他们分为两类:内环境稳定性趋化因子和炎症性趋化因子。

内环境稳定性趋化因子主要在归巢场所表达,有着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功能,并且对淋巴细胞归巢及成熟有着明确的作用。

炎症性趋化因子由受到刺激的细胞表达,如炎性细胞因子的诱导、细菌毒素或其它破坏内环境稳定的因素的刺激,主要功能是募集效应细胞,在协调天然和获得性免疫反应中起重要作用。

大多数的趋化因子属于CC和CXC两个亚族族。

其中CC亚族有28个成员(CCL1-CCL28),主要对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肥大细胞、树突细胞、NK细胞、T和B淋巴细胞等具有强大趋化活性,比较重要的有: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CCL2)、巨噬细胞炎症蛋白(MIP/CCL3)、正常T细胞表达和分泌,活化时表达下降的因子(RANTES/CCL5)等;CXC亚族有17个成员(CXCL1-CXCL17),CXC亚家族主要作用于中性粒细胞,这个亚族比较重要的趋化因子有:白细胞介素-8(IL-8/CXCL8)、γ干扰素诱生的单核因子(Mig/CXCL9)、γ干扰素诱生蛋白10(IP-10/CXCL10)、基质细胞来源因子1(SDF-1/CXCL12)等。

趋化因子及受体与胚胎植入研究进展

趋化因子及受体与胚胎植入研究进展
不 同 的 趋 化 因 子 。在 趋 化 因 子 中 都 有 2个 保 守 的 半 胱 氨 酸 () c 。根 据 靠 近 分 子 氨 基 端 ( N端 ) 的 前 两 个 c问 是 否 插入 其 他 氨 基 酸 ,将 它 们 分 为 4个 亚 类 : C C类 ( 入 1 氨 X 插 个 基酸 残 基 ) ,亦 称 类 趋 化 因 子 , 如 白 细 胞 介 素 一 8 ( t l k 一8 L一 ) c类 ( 插入 其 他 氨 基 酸 ) Iee i n r u n ,I 8 ;c 不 ,又 称
化 因子结合 的受 体则 分别被称为 c类和 C 3 X C类受体 。这些
受 体 通 常 表 达 于 免 疫 细 胞 、 内皮 细 胞 等 的 细 胞 膜 上 , 大 约 由 30个 氨 基 酸 组 成 的 G P一蛋 白耦 联 的 跨 膜 受 体 ,7个 跨 2 T 膜 区将 分 子 分 成 细 胞 外 自 由的 N一端 、3个 细 胞 外 环 、3个
B类 趋 化 因 子 , 如 单 核 细 胞 趋 化 蛋 白 一 1 ( ooy M nce ee otat t rtn ,M P一1 ;C 3 hm ar a o i一1 C te n p e ) X C类 插 入 3个 其 他
氨 基 酸 ,如 (L ) c类 ( FK ; N端 仅 1个 c)如 L m hm f y po en i
张 绪 东 综述 徐 键 审校
中 图 分 类 号 :R 2 . 3 13
文 献 标 识 码 :B
文 章编 号 : 10 9 1 (0 7 405 -3 0703 20 )0 - 40 0
胚 胎 植 入 是 指 胚 胎 进 入 子 宫 腔 后 与 子 宫 内膜 黏 附 、并 且 埋植 于 其 中 的 过 程 。 胚 泡 发 育 与 子 宫 内 膜 必 须 协 调 同 步 , 并 于 子 宫 内 膜 着 床 窗 开 放 时期 相 互 识 别 ,着 床 才 会 成 功 。 调 控胚 胎着 床 的 机 理 十 分 复 杂 ,与 之 相 关 的 因 素 较 多 ,包

趋化因子研究进展

趋化因子研究进展
57
(二) CCL21/SLC,CCL19/ELC和CCR7、CXCL13/BCA-1/BLC和CXCR5 协助T、B、DC细胞在周围免疫器官中正确定位并相互作用
T: CCR7; DC:CCR7; B: CCR7 、CXCR5; TFH:CXCR5
T区HEV:SLC、ELC; B滤泡区HEV:BCA;
36
37
(三)、趋化因子受体的表达
1、CKR有其相对特异的表达谱: CXCR4: Neu、Mo; CCR3: Eos、Bas; DARC:RBC
38
趋化因子受体、配体及靶细胞
39
2、CKR的表达具有时、空特异性: (1)在Th细胞的不同阶段,表达不同的CKR:
Naïve Th:CCR7, CXCR4; Th0: CCR7, CCR5, CXCR3 Th1: CCR5, CXCR3; Th2:CCR3,4,8, CXCR4
(3)其它具有趋化活性的细胞因子 IGF-1,FGF,HGF等细胞因子具有趋化活性,但它们 的主要作用不是趋化作用,不列为CKs。
23
(四)趋化因子的共同结构特点
1、CKs分子量小,在8-12KD之间; 2、蛋白质一级结构上具有同源性,CXC与CC 成员之
间:20%-30%;
24
3、多数CKs含有4个保守的Cys ,1,3位Cys、 2,4位 Cys形成功能必须的两对二硫键;
…ELRCXC……C……C… CXCL8/IL-8 等, 趋化Neu,不能趋化Mo;促进血管的生成。
非ELR CXC趋化因子:
…CXC……C……C… CXCL12/SDF-1等, 趋化Lymphocyte或HPC;抑制血管的生成。
同源性: CXC家族CK之间 :25%-90%。 染色体定位:

CXC趋化因子亚族及其受体与乳腺癌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CXC趋化因子亚族及其受体与乳腺癌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 K e y Wo r d s 】 C h e m o k i n e s ; C h e m o k i n e r e c e p t o r ; C X C s u b t r i b e ;B r e a s t c a n c e r
乳腺癌 已成为女性最常见 的恶性 肿瘤之一 , 常发生 包括 骨、 肺、 脑和肝脏等部位的远处转移 , 严重危 害女性 的身 心健 康, 影 响生存质量 。在乳腺癌 的发 生 、 进 展和转移 中, 肿 瘤细 胞与基质细胞的相互作用不容小视 , 而这一 过程的发生 离不
W A N G Y u n x u a n , Z H A O H o n g , Z H A N G Q i n g y u a n .D e p a r t m e n t o fI n t e r n a l Me d i c i n e , A f il f i a t e d T u m o r H o s p i t a l f o
开趋 化 因 子 的 介 导 。趋 化 因 子 是 一 组 对 白细 胞 有 趋 化 作 用
E L R+的 C X C趋化因子能直接吸引内皮细胞刺激血 管生成 ,
这 是 癌 症 发 生 的关 键 环 节 , 而E L R 一的 C X C趋 化 因 子 在 血
管生成 、 肿瘤进展中的作用则相对复杂 。趋化 因子受体属七 次跨膜转运 G蛋 白偶联受体超家族 , 是介导相应趋化 因子发 挥生物学功能 的关 键受体 。目前人们 已发 现至少 2 0种趋化 因子受体 , 依 据其 结合 的配体不 同可分为 C X C R、 C C R、 C R和 C X 3 C R 4类。一种 趋化因子受体 可结 合多个趋化 因子 , 一种 趋化 因子也能与多个趋 化 因子受体 相结 合。C X C趋化 因子 亚族及其受体在癌症发生 、 发展及转 移中的重要作用 使其在 肿瘤复发转移及预后的相关研究 中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

CXCL8及其受体在肿瘤细胞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CXCL8及其受体在肿瘤细胞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①广东医科大学 广东 湛江 524000通信作者:吴华CXCL8及其受体在肿瘤细胞中的作用研究进展陆贵伟① 吴华① 【摘要】 CXC 趋化因子8(CXCL8)是一种具有趋化作用的小分子分泌型炎症性细胞因子,属于CXC 趋化因子家族的成员,又名白细胞介素-8(IL-8)。

近年研究发现体内多种细胞如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内皮细胞,角质形成细胞,肿瘤细胞等都具有分泌CXCL8的能力。

CXCL8与其相应受体CXCR1结合后,除了对中性粒细胞有趋化和诱导其脱颗粒外,还可以通过促进血管形成,影响肿瘤细胞增殖,转移及侵袭,在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

本文对CXCL8及其受体相关叙述、CXCL8/CXCR1的讯息轴、CXCL8及其受体在肿瘤中的作用进行总结,期望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趋化因子 CXC 趋化因子8 CXC 趋化因子受体1 肿瘤 doi:10.14033/ki.cfmr.2023.26.0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805(2023)26-0177-05 Research Progress on the Function of CXCL8 and Its Receptors in Tumor Cells/LU Guiwei, WU Hua. //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 2023, 21(26): 177-181 [Abstract] CXC chemokine 8 (CXCL8) is a small molecule secreted inflammatory cytokine with chemotaxis function, belonging to the CXC chemokine family, also known as interleukin 8 (IL-8). In recent years, research has found that various cells in the body, such as monocytes, macrophages, endothelial cells, keratinocytes, tumor cells etc, have the ability to secrete CXCL8. After binding to CXCL8 and its corresponding receptor CXCR1, in addition to chemotaxis and inducing degranulation of neutrophils, CXCL8 can also affect the proliferation, metastasis and invasion of tumor cells by promoting angiogenesis, and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occurrence, development and metastasis of tumors. In this paper, we summarized the related description of CXCL8 and its receptor, the message axis of CXCL8/CXCR1, and the role of CXCL8 and its receptor in tumor, hoping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related studies. [Key words] Chemokine CXC chemokine 8 CXC chemokine receptor 1 Cancer First-author's address: Guangdong Medical University, Zhanjiang 524000, China 趋化因子亦称为趋化性细胞因子,是一种由细胞分泌的信号蛋白,能使肿瘤的方向发生变化[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趋化因子及其受体的研究进展摘要:趋化因子( chemokine)是一类一级结构相似小分子细胞因子,能够趋化细胞定向移动的,而且在免疫细胞和器官的发育、免疫应答过程、炎症反应、病原体感染、创伤修复及肿瘤形成和转移等方面发挥广泛的生理和病理作用。

本文综述了对趋化因子及其受体的结构、分类和生物学功能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细胞因子;趋化因子;趋化因子受体;趋化作用Abstract:chemokine is similar to the primary structure of a class of small molecule cytokine, chemokine cell directional movement, but also in the development of immune cells and organs, immune response, inflammatory response, pathogen infection, wound healing andplay a wide range of physiological and pathological roles of tumor formation and metastasis. This paper reviews the progress on the study of the structure, classification and biological function of chemokines and their receptors.Keywords: cell factor; chemokines; chemokine receptor; chemotactic effect免疫细胞的定向迁移是集体免疫应答发生和完成的必须条件。

趋化因子是一类控制细胞定向迁移的细胞因子。

其功能行使由趋化因子受体介导。

趋化因子与其受体的相互作用控制着各种免疫细胞在循环系统和组织器官间定向迁移,使之到达感染、创伤和异常增殖部位,执行清除感染源、促进创伤愈合和消灭异常增殖细胞,维持组织细胞的平衡的功能。

因此,趋化因子系统在免疫系统功能行使的各个环节中处于关键地位,并由此在病原体的清除、炎症反应、病原体感染、细胞及器官的发育、创伤的修复、肿瘤的形成及其转移、移植免疫排斥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以趋化因子及其受体为控制靶点,通过激活或拮抗趋化因子受体的信号传导来调控趋化因子系统的功能,可望用于控制和治疗相关疾病[1]。

1 趋化因子与趋化因子受体趋化因子是一类能趋化细胞定向移动的小分子分泌蛋白,由70至100个氨基酸组成。

至今已发现了40多种人的趋化因子,属细胞因子中的最大家族。

当成纤维细胞、内皮细胞、表皮细胞等组织细胞和免疫细胞在受到刺激物如生长因子、干扰素、病毒产物及细菌产物的诱导时可分泌出不同的趋化因子。

在趋化因子的分子中都有4个保守的半胱氨酸(C)。

根据靠近分子氨基端(N端)的前两个C间是否插入其它氨基酸,将它们分为4个亚类:CXC类(插入1个氨基酸残基),亦称为A类趋化因子,;CC类(不插入其它氨基酸残基),又称为B类趋化因子,;CX3C类(插入3个其它氨基酸), C类(N端仅1个C)。

目前所发现的趋化因子主要属于A类和B类。

在分子结构上,皆通过二硫键折叠成以自由的N-端、三个反向折叠的B-片层和A螺旋的羧基端(C-端)为特征的二级结构。

趋化因子受体是一类介导趋化因子行使功能的GTP-蛋白偶连的跨膜受体(GPCR),通常表达于免疫细胞、内皮细胞等细胞膜上[2]。

分子由约330个氨基酸组成。

7个跨膜区将分子分成细胞外自由的N-端、3个细胞外环、3个细胞内环和C-端几个部分。

胞内第二环是与异三聚体G-蛋白偶连的部位,有特征的天门冬氨酸-精氨酸-酪氨酸盒(DRY box)氨基酸序列。

与趋化因子受体偶连的异三聚体G-蛋白的A 亚基为GiPo,对百日咳毒素敏感。

按趋化因子的分类,将同CC类趋化因子结合的受体称为CC类受体(CCR),同CXC类趋化因子结合的受体称为CXC类受体(CXCR),同样有C和CX3C受体[3]。

趋化因子N-端氨基酸残基的缺失突变体不能与其受体结合,证实了趋化因子的N-端序列在与受体结合及引起信号转导中的关键作用。

C-端能够极大地增强N-端肽段的信号转导功能。

1st-beta-片层结构能够和血管内皮细胞上的氨基葡聚糖GAG结合,可使其附着并富集于血管内皮细胞上。

趋化因子受体胞外区的N端及一个以上的胞外环参与其配体的结合,而且N端的序列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受体对趋化因子的特异选择性。

趋化因子受体的C端(胞内部分)大都为富含丝氨酸和苏氨酸残基的片段,其磷酸化可能参与受体活化后的信号传导和内化。

在配体-受体结合实验中,可以看到趋化因子与受体间结合的冗余现象,即一个趋化因子可与数个趋化因子受体结合,一个趋化因子受体可与数个趋化因子结合。

因此,在体外趋化实验中表现为,一种趋化因子可以趋化表达不同趋化因子受体的免疫细胞做定向迁移,一种免疫细胞可以为多种趋化因子所趋化[4]。

正是这种趋化因子及其受体相互作用的冗余才使趋化因子系统在体内的精细调控成为可能。

在体内,各种趋化因子通过它们在组织中不同时相的表达和分布差异,以及趋化因子受体在不同免疫细胞类群上不同时相的表达和分布差异,调控着不同免疫细胞的定向迁移和相互作用,并由此决定了趋化因子与其受体作用的特异性。

2 趋化因子对免疫细胞的趋化作用趋化因子的基本功能就是对表达有相应趋化因子受体的细胞的定向趋化作用。

目前认为,免疫细胞克服血管内皮细胞屏障,在体液和组织间穿行包括4个步骤,即细胞随体液流动、细胞被稳固黏附到血管内皮上、细胞穿过内皮细胞间隙、细胞迁移到特定组织中。

在此过程中,趋化因子控制着渗出细胞的选择性以及被选择细胞的稳固黏附。

体外实验已证实趋化因子能使在血流速度下的淋巴细胞黏附在固相支持物上,不同的趋化因子特异地引导表达相应趋化因子受体的淋巴细胞的附着[5]。

免疫细胞由于所表达的选择素与血管内皮细胞上的选择素受体的相互作用,与血管内皮有瞬间的非选择性的可逆性黏附,因此免疫细胞在血流中沿血管壁做滚动前行。

局部组织中血管内皮细胞所分泌的趋化因子通过内皮细胞上的GAG被富集在血管内皮表面。

表达相应趋化因子受体的免疫细胞在滚动前行中由于与血管内皮上趋化因子作用而促使免疫细胞整合素的上调,整合素与内皮细胞上的黏附分子的相互作用导致免疫细胞不可逆地黏附到血管内皮表面[6]。

稳固黏附的免疫细胞在其分泌的特殊酶的作用下,穿过内皮细胞间隙和基底膜,并在趋化因子浓度梯度的引导下,移行至特定组织中。

3 趋化因子在抗炎方面的作用大多数趋化因子在炎症中所扮演的角色是吸引特定的炎症细胞浸润于炎症部位参与炎症反应,其作用的发挥通过与其受体的结合来完成。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抑制炎症初期某些趋化因子的活动来减少有害的免疫应答,在这个观点的基础上,3种类型的拮抗剂已引起了关注。

第一,趋化因子受体的小分子抑制剂;第二,修饰的趋化因子或N-端肽;第三,抗趋化因子或趋化因子受体的中和的单克隆抗体。

前两点我们在上文已作说明,关于第三点,我们知道嗜酸性粒细胞和Th2细胞在过敏性疾病中起主要作用,这两种细胞都表达CCR3,并通过该受体对某些趋化因子如EOZXIN、RANTES产生应答。

Health[7]已经研制出CXCR3的一种单克隆抗体,它可以阻断由CCR3配基诱导的趋化吸引性和钙离子的流动。

此外,单克隆抗体在体内已被证实是有效的拮抗剂。

如用抗TNF-A抗体来治疗风湿性关节炎。

这种作用的发挥可能是通过中和病人关节处过多的TNF-A而抑制趋化因子的产生。

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某些细胞因子如IL-2,IL-4对CCR3在T淋巴细胞及趋化因子上的表达的影响来调节趋化因子在炎症反应中的作用[8]。

4 趋化因子受体与病原微生物的感染4.1 疟原虫受体疟原虫入侵红细胞是通过红细胞上的Duffy抗原受体介导。

DARC是红细胞上能够结合多种趋化因子的趋化因子受体,是发现的第一个可以和不同类趋化因子结合的趋化因子受体,但不能引发信号转导[9]。

在功能上可能是血液中的趋化因子池,以吸收并调节血液循环中过量的趋化因子。

4.2 HIV的辅助受体 HIV感染宿主细胞除需要细胞上的CD4为受体外,还需要趋化因子受体做为其辅助受体才能实现。

HIV首先与宿主细胞上的CD4结合,进一步与相应的趋化因子受体CCR5或CXCR4结合,最终导致HIV核酸穿膜进入宿主细胞。

主要的辅助受体是CCR5和CXCR4[10]。

由于分离时病毒所利用的辅助受体的差别,将HIV分为嗜巨噬细胞株(M-株)和嗜T细胞株(T-株),前者主要侵染细胞表面表达有CCR5的巨噬细胞,后者主要侵染细胞表面表达有CXCR4的T淋巴细胞。

通常在初始感染者上分离到的HIV都是M-株。

由于HIV的高变异性,在持续感染一段时间后,从感染者身上还可以分离到能够利用其它的趋化因子受体的HIV,如CCR2、CCR3、CXCR2等[11;12]。

参与辅助受体功能的结构主要是趋化因子受体的N-端、胞外区的一些部位,它们与其趋化因子结合区域有部分交叉重叠。

5小结总的来说,在过去的几年里,趋化因子及其受体已引起了广泛的关注,除了它们在HIV发病机制方面的作用以外,人们也认识到它们在自身免疫及炎症方面的影响,同时在正常的内环境稳定包括淋巴组织的发展及细胞转运方面它们也发挥重要作用。

此外,趋化因子及其受体还可能是免疫反应的主要管理者。

它们使不同的细胞网络之间产生相互作用,通过这些细胞产生的特异性趋化因子或表达的特异性趋化因子受体的模式来发挥作用。

因此,趋化因子及其受体在临床应用上有很大潜能,人们已经开始应用趋化因子及其受体治疗炎症性疾病,抗HIV感染及抗肿瘤治疗等。

同时,趋化因子及其受体也是对生物信息学和基因组学产生重要影响的最前沿的分子家族,我们期待着趋化因子领域的深入研究和发展能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