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道路工程材料试验报告

合集下载

道路工程试验报告

道路工程试验报告

试验一路面平整度检测平整度是路面施工质量与服务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它是指以规定的标准量规,间断地或连续地量测路表面的凹凸情况,即不平整度的指标。

路面的平整度与路面各结构层次的平整状况有着一定的联系,即各层次的平整效果将累积反映到路面表面上,路面面层由于直接与车辆接触,不平整的表面将会增大行车阻力,将使车辆产生附加振动作用。

这种振动作用会造成行车颠簸,影响行车的速度和安全及驾驶的平稳和乘客的舒适。

同时,振动作用还会对路面施加冲击力,从而加剧路面和汽车机件损坏和轮胎的磨损,并增大油耗。

而且,不平整的路面会积滞雨水,加速路面的破坏。

因此,平整度的检测与评定是公路施工与养护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平整度的测试设备分为断面类及反应类两大类。

断面类实际上是测定路面表面凹凸情况的,如最常用的3m直尺及连续式平整度仪,还可用精确测定高程得到;反应类测定路面凹凸引起车辆振动的颠簸情况。

反应类指标是司机和乘客直接感受到的平整度指标,因此它实际上是舒适性能指标,最常用的测试设备是车载式颠簸累积仪。

现已有更新型的自动化测试设备,如纵断面分析仪,路面平整度数据采集系统测定车等。

常见几种平整度测试方法的特点及技术指标比较见表8。

国际上通用国际平整度指数IRI衡量路面行驶舒适性或路面行驶质量,可通过标定试验得出IRI与标准差σ或单向累计值VBI之间的关系。

平整度测试方法比较(一)3m直尺法3m直尺测定法有单尺测定最大间隙及等距离(1.5m)连续测定两种。

两种方法测定的路面平整度有较好的相关关系。

前者常用于施工质量控制与检查验收,单尺测定时要计算出测定段的合格率;等距离连续测试也可用于施工质量检查验收,要算出标准差,用标准差来表示平整程度。

1.试验目的和适用范围用于测定压实成型的路基、路面各层表面的平整度,以评定路面的施工质量及使用性能。

2.测试要点(1)在测试路段路面上选择测试地点①当为施工过程中质量检测需要时,测试地点根据需要确定,可以单杆检测;②当为路基、路面工程质量检查验收或进行路况评定需要时,应首尾相接连续测量10尺。

同济道路工程材料试验报告

同济道路工程材料试验报告

?道路工程材料?实验报告L ENGINEERING专业:土木工程年级:大三理论课教师:孙大权姓名:XXX学号:XXX实验日期 2021 年 5 月 17 日实验名称:细集料表观密度实验〔容量瓶法〕姓名: XXX 学号 XXX1实验目的用容量瓶法测定细集料〔天然砂、石屑、机制砂〕在一定温度下的表观密度。

本方法适用于含有少量大于2.36mm局部的细集料。

2仪器和材料称量1kg、感量1g的天平,500mL的容量瓶,能使温度控制在105℃±5℃范围的烘箱,另有枯燥器、浅盘、料勺、温度计和500mL烧杯等。

3 实验步骤(1)试样准备将缩分至650g左右的试样在105℃~110℃的烘箱内烘至恒量,并在枯燥器内冷却至室温,分成两份备用。

(2)试验步骤①称取烘干的试样300g m0,装入盛有半瓶蒸馏水的容量瓶中。

②摆转容量瓶,使试样在水中充分搅动以排除气泡,塞紧瓶塞,静置24h左右,然后用滴管向瓶内添水,使水面与瓶颈刻度线平齐,再塞紧瓶塞,擦干瓶外水分,称其总质量m2。

③倒出瓶中的水和试样,将瓶的内外洗净,再向瓶中注入温差不超过2℃的蒸馏水至瓶颈刻度线,塞紧瓶塞,擦干瓶外的水分,称其总质量m1。

在砂的表观密度试验过程中应测量并控制水的温度,试验中的各项称量可以在15~25℃的温度范围内进行。

从试样加水静置的最后2h起至试验结束,其温差不应超过2℃。

4 数据计算和分析表1试验数据质量m0m1m2℃300g细集料的表观密度计算公式为:式中:——细集料的表观密度,g/cm3;——试样的烘干质量,g;水和容量瓶总质量,g;试样、水和容量瓶总质量,g;水在4℃时的密度值,1g/cm3;试验时水温对水相对密度影响的修正系数,按照表2取值。

表2 不同水温下的温度修正系数水温〔℃〕15 16~17 18~19 20~21 22~23 24~25 计算得细集料表观密度为:5 结论试验测得该试样细集料表观密度为。

实验名称:细集料堆积密度和空隙率试验姓名: XXX 学号 XXX1实验目的测定砂自然状态下堆积密度、振实密度及空隙率。

同济大学路基工程实验报告

同济大学路基工程实验报告

路基工程实验报告(册)姓名:冯孝涛学号: 1150746教师:黄琴龙二〇一六年五月承载板测定土基回弹模量试验一、实验目的1. 本方法适用于在现场土基表面,通过承载板对土基逐级加载、卸载的方法,测出每级荷载下相应的土基回弹变形值,经过计算求得土基回弹模量。

2. 本方法测定的土基回弹模量可作为路面设计参数使用。

二、实验内容和要求1. 通过承载板对土基逐级加载、卸载的方法,测出每级荷载下相应的土基回弹变形值,经过计算求得土基回弹模量。

2. 土的回弹模量由三个平行试验的平均值确定,每个平行试验结果与均值回弹模量相差应不超过5%。

三、实验主要仪器设备和材料1. 加载设施:载有铁块或集料等重物、后轴重不小于60kN的载重汽车一辆,作为加载设备,在汽车大梁的后轴之后约80cm处,附设加劲小梁一根作反力架,汽车轮胎充气压力0.50MPa。

2. 现场测试装置,如图1-9所示,由千斤顶、测力计(测力环或压力表)及球座组成。

3. 刚性承载板一块,板厚20mm,直径为30cm,直径两端设有立柱和可以调整高度的支座,供安放弯沉仪测头。

承载板安放在土基表面上。

4. 路面弯沉仪两台,由贝克曼梁、百分表及其支架组成。

5. 液压千斤顶一台(80~100kN),装有经过标定的压力表或测力环,其量程不小于土基强度,测定精度不小于测力计量程的1/100。

6. 秒表。

7. 水平尺。

8. 其他:细砂、毛刷、垂球、镐、铁锹、铲等。

四、实验方法、步骤及结构测试1. 准备工作(1)根据需要选择有代表性的测点,测点应位于水平的路基上,路基土质均匀,不含杂物。

(2)仔细平整土基表面,撒干燥洁净的细砂填平土基凹处,砂子不可覆盖全部土基表面,避免形成一层。

(3)安置承载板,并用水平尺进行校正,使承载板处于水平状态。

(4)将试验车置于测点上,在加劲小梁中部悬挂垂球测试,使之恰好对准承载板中心,然后收起垂球。

(5)在承载板上安装千斤顶,上面衬垫钢圆筒、钢板,并将球座置于顶部与加劲横梁接触。

道路工程试验报告

道路工程试验报告

试验一路面平整度检测平整度是路面施工质量与服务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它是指以规定的标准量规,间断地或连续地量测路表面的凹凸情况,即不平整度的指标。

路面的平整度与路面各结构层次的平整状况有着一定的联系,即各层次的平整效果将累积反映到路面表面上,路面面层由于直接与车辆接触,不平整的表面将会增大行车阻力,将使车辆产生附加振动作用。

这种振动作用会造成行车颠簸,影响行车的速度和安全及驾驶的平稳和乘客的舒适。

同时,振动作用还会对路面施加冲击力,从而加剧路面和汽车机件损坏和轮胎的磨损,并增大油耗。

而且,不平整的路面会积滞雨水,加速路面的破坏。

因此,平整度的检测与评定是公路施工与养护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平整度的测试设备分为断面类及反应类两大类。

断面类实际上是测定路面表面凹凸情况的,如最常用的3m直尺及连续式平整度仪,还可用精确测定高程得到;反应类测定路面凹凸引起车辆振动的颠簸情况。

反应类指标是司机和乘客直接感受到的平整度指标,因此它实际上是舒适性能指标,最常用的测试设备是车载式颠簸累积仪。

现已有更新型的自动化测试设备,如纵断面分析仪,路面平整度数据采集系统测定车等。

常见几种平整度测试方法的特点及技术指标比较见表8。

国际上通用国际平整度指数IRI衡量路面行驶舒适性或路面行驶质量,可通过标定试验得出IRI与标准差σ或单向累计值VBI之间的关系。

平整度测试方法比较(一)3m直尺法3m直尺测定法有单尺测定最大间隙及等距离(1.5m)连续测定两种。

两种方法测定的路面平整度有较好的相关关系。

前者常用于施工质量控制与检查验收,单尺测定时要计算出测定段的合格率;等距离连续测试也可用于施工质量检查验收,要算出标准差,用标准差来表示平整程度。

1.试验目的和适用范围用于测定压实成型的路基、路面各层表面的平整度,以评定路面的施工质量及使用性能。

2.测试要点(1)在测试路段路面上选择测试地点①当为施工过程中质量检测需要时,测试地点根据需要确定,可以单杆检测;②当为路基、路面工程质量检查验收或进行路况评定需要时,应首尾相接连续测量10尺。

道桥专业道路建筑材料实验报告

道桥专业道路建筑材料实验报告

开封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道路建筑材料》实验报告专业:班级:姓名:实验成绩:试验时间:指导教师:实验小组:试验一建筑材料基本性质试验报告一、试验内容:二、主要仪器设备及规格型号:三、试验记录(一)、密度测试试样名称:试验日期:室温:湿度:(二)、表观密度测试试样名称:试验日期:室温:湿度:(三)、堆积密度测试试验日期:室温: 湿度: 1、细骨料堆积密度2、粗骨料堆积密度试验二水泥性能测试一、试验内容二、主要仪器设备及规格型号三、试验记录水泥品种:强度等级:产地厂名:出厂日期:(一)、水泥细度测试试验日期:室温:湿度:1、负压筛吸法(二)、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测试(标准法)试验日期:室温:湿度:(三)、水泥安定性测试(代用法)1、试饼有无裂缝、弯曲:2、安定性结论判定:(四)、水泥胶砂强度测试(ISO)法1、时间成型日期:2、测强日期:年月日龄期:(天)3、抗折强度测定:加荷速度N/S4、抗压强度测定:加荷速度N/S5、确定水泥标号:根据标准该试样强度等级为。

实验三混凝土用骨料性能测试报告一、试验内容二、主要仪器设备及规格型号三、试验记录(一)砂的筛分析试验试验日期:气温/室温:湿度:结果评定根据M该砂样属于砂;x级配位于区,级配情况:。

(二)碎石或卵石筛分析试验试验日期: 气温/室温: 湿度:结果评定最大粒径:mm ; 级配情况: 。

(三)碎石或卵石表观密度测试试验日期: 气温/室温: 湿度:(四)砂的表观密度测试试验日期: 气温/室温:湿度:试验四普通混凝土基本性能测试报告一、试验内容二、主要仪器设备及规格型号三、试验记录(一)混凝土拌和物和易性测试试验日期:气温/室温:湿度:坍落度法粗骨料最大粒径:mm。

混凝土初步配合比为水泥:水:砂子:石子= 。

和易性调整后的混凝土配合比为:水泥:水:砂子:石子= 。

(二)混凝土拌和物表观密度测试试验日期:气温/室温:湿度:混凝土配合比为水泥:水:砂子:石子= 。

同济道路工程材料试验报告

同济道路工程材料试验报告

《道路工程材料》实验报告专业:土木工程L ENGINEERING年级:大三理论课教师:孙大权姓名:XXX学号:XXX实验日期2014年5月17日实验名称:细集料表观密度实验(容量瓶法)姓名:XXX学号XXX1实验目的用容量瓶法测定细集料(天然砂、石屑、机制砂)在一定温度下的表观密度。

本方法适用于含有少量大于2.36mm部分的细集料。

2仪器和材料称量1kg、感量1g的天平,500mL的容量瓶,能使温度控制在105℃±5℃范围的烘箱,另有干燥器、浅盘、料勺、温度计和500mL烧杯等。

3实验步骤(1) 试样准备将缩分至650g左右的试样在105℃~110℃的烘箱内烘至恒量,并在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分成两份备用。

(2) 试验步骤①称取烘干的试样300g m0,装入盛有半瓶蒸馏水的容量瓶中。

②摆转容量瓶,使试样在水中充分搅动以排除气泡,塞紧瓶塞,静置24h左右,然后用滴管向瓶内添水,使水面与瓶颈刻度线平齐,再塞紧瓶塞,擦干瓶外水分,称其总质量m2。

③倒出瓶中的水和试样,将瓶的内外洗净,再向瓶中注入温差不超过2℃的蒸馏水至瓶颈刻度线,塞紧瓶塞,擦干瓶外的水分,称其总质量m1 。

在砂的表观密度试验过程中应测量并控制水的温度,试验中的各项称量可以在15~25℃的温度范围内进行。

从试样加水静置的最后2h起至试验结束,其温差不应超过2℃。

4数据计算和分析表1试验数据质量m0m1m2水温23.1℃300g 642.3g 839.2g细集料的表观密度计算公式为:式中:——细集料的表观密度,g/cm3;——试样的烘干质量,g;水和容量瓶总质量,g;试样、水和容量瓶总质量,g;水在4℃时的密度值,1g/cm3;试验时水温对水相对密度影响的修正系数,按照表2取值。

表2不同水温下的温度修正系数水温(℃)15 16~17 18~19 20~21 22~23 24~250.002 0.003 0.004 0.005 0.006 0.007计算得细集料表观密度为:5结论试验测得该试样细集料表观密度为。

公路工程材料检测实训报告册

公路工程材料检测实训报告册

公路工程材料试验检测实训报告册专业:班级:学号:姓名:指导教师:实训时间:年月至年月公路工程管理系目录学生实训报告填写的具体要求 (3)第一章结构工程材料 (4)第一节普通水泥混凝土组成材料水泥试验 (4)试验一水泥细度检验 (4)试验二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 (5)试验三水泥胶砂强度检验 (8)第二节普通水泥混凝土组成材料细集料试验 (10)试验一细集料筛分试验 (10)试验二细集料表观密度试验 (13)试验三细集料堆积密度及紧装密度试验 (14)试验四细集料含泥量试验 (17)试验五细集料泥块含量试验 (17)试验六细集料有机质含量试验(选做) (18)试验七细集料云母含量试验(选做) (18)试验八细集料三氧化硫含量试验(选做) (19)第三节普通水泥混凝土组成材料粗集料试验 (22)试验一粗集料的筛分试验 (22)试验二粗集料密度及吸水率试验 (24)试验三粗集集料堆积密度及空隙率试验 (26)试验四粗集料含泥量及泥块含量试验 (28)试验五水泥混凝土用粗集料针片状颗粒含量试验(规准仪法) (30)试验六粗集料坚固性试验 (32)试验七粗集料压碎值试验 (34)试验八粗集料磨耗试验(洛杉矶法) (36)第四节普通混凝土技术性质的试验方法 (38)试验九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38)试验十水泥混凝土拌和物稠度试验(坍落度法) (40)试验十一水泥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 (42)第五节钢筋技术性能检验 (44)试验一钢筋强度检验 (44)试验二钢筋伸长率检验 (44)第二章路基土 (46)第一节路基填料的试验检测 (46)试验一烘干法测土的含水率试验 (46)试验二酒精燃烧法测土的含水率试验 (46)试验三颗粒分析试验 (48)试验四界限含水率试验 (50)试验五土的击实试验 (52)试验六土的承载比(CBR)试验 (54)第三章路面(底)基层材料--无机结合料稳定土 (57)第一节水泥稳定土组成材料试验检测 (57)试验一土的颗粒分析(试验方法同路基土)(选做) (46)试验二集料混合料的筛分试验 (55)试验三土的液限和塑性指数(试验方法同路基土)(选做) (43)试验四土的击实试验(试验方法同路基土)(选做) (45)第二节无机结合料稳定混合料的试验检测 (59)试验一标准击实试验方法 (59)试验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方法 (65)试验三水泥或石灰剂量测定方法 (65)第四章路面材料—热拌沥青混合料 (58)第一节沥青混合料组成材料的试验检测 (58)试验一石油沥青的针入度试验 (69)试验二石油沥青的延度试验 (70)试验三沥青软化点试验(环球法) (70)试验四沥青与矿料的粘附性试验 (72)试验五细集料砂当量试验 (74)第二节热拌沥青混合料的试验检测 (76)试验一沥青混合料矿料组成设计 (76)试验二沥青混合料试件制作方法(击实法) (78)试验三压实沥青混合料密度试验(表干法) (80)试验四沥青混合料马歇尔稳定度试验 (82)试验五沥青混合料沥青用量选定 (84)试验六沥青混合料中沥青含量试验(离心分离法) (86)试验七沥青混合料的矿料级配检验方法 (87)学生实训报告填写的具体要求一、实训报告基本信息1、实训项目:为每次需要完成的检测项目。

同济大学混凝土试验报告适筋梁受弯

同济大学混凝土试验报告适筋梁受弯

《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试验课程作业COLLEGE OF CIVIL ENGINEERING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试验报告试验名称适筋梁受弯实验试验课教师赵勇姓名王xx学号1xxxxxx手机号188xxxxxxxx任课教师李方元日期2014年10月24日目录1. 试验目的 (2)2. 试件设计 (2)2.1 材料和试件尺寸 (2)2.2 试件设计 (2)2.3 试件的制作 (4)3. 材性试验 (4)3.1 混凝土材性试验 (4)3.2 钢筋材性试验 (5)4. 试验过程 (6)4.1 加载装置 (6)4.2 加载制度 (7)4.2.1单调分级加载机制 (7)4.2.2承载力极限状态确定方法 (8)4,2.3具体加载方式 (8)4.3量测与观测内容 (8)4.3.1 荷载 (8)4.3.2 纵向钢筋应变 (8)4.3.3 混凝土平均应变 (9)4.3.4 挠度 (9)4.3.5 裂缝 (9)4.4 裂缝发展及破坏形态 (10)5. 试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10)5.1 试验原始资料的整理 (10)5.2 荷载-挠度关系曲线 (10)5.3 弯矩-曲率关系曲线 (13)5.5 正截面承载力分析 (15)5.6 斜截面承载力分析 (16)5.7 构件的承载力分析 (17)6 结论 (17)1. 试验目的(1)观察并掌握适筋梁受弯破坏的力学行为和破坏模式; (2)掌握构件加载过程中裂缝和其他现象的描述和记录方法; (3)掌握对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方法;(4)学会利用数据分析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尤其是与理论预期有较大偏差的现象; (5)通过撰写实验报告的过程,加深对混凝土结构适筋梁构件受弯性能的理解。

2. 试件设计2.1 材料和试件尺寸(1)钢筋:纵筋HPB335、箍筋HPB235 (2)混凝土强度等级:C20(3)试件尺寸(矩形截面):b ×h ×l =120×200×1800mm2.2 试件设计(1)试件设计的依据根据梁正截面受压区相对高度ξ和界限受压区相对高度b ξ的比较可以判断出受弯构件的类型:当b ξξ≤时,为适筋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路工程材料》实验报告L ENGINEERING专业:土木工程年级:大三理论课教师:孙大权姓名:XXX学号:XXX实验日期2014 年 5 月17 日实验名称:细集料表观密度实验(容量瓶法)姓名:XXX 学号XXX1实验目的用容量瓶法测定细集料(天然砂、石屑、机制砂)在一定温度下的表观密度。

本方法适用于含有少量大于2.36mm部分的细集料。

2仪器和材料称量1kg、感量1g的天平,500mL的容量瓶,能使温度控制在105℃±5℃范围的烘箱,另有干燥器、浅盘、料勺、温度计和500mL烧杯等。

3 实验步骤(1) 试样准备将缩分至650g左右的试样在105℃~110℃的烘箱内烘至恒量,并在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分成两份备用。

(2) 试验步骤①称取烘干的试样300g m0,装入盛有半瓶蒸馏水的容量瓶中。

②摆转容量瓶,使试样在水中充分搅动以排除气泡,塞紧瓶塞,静置24h左右,然后用滴管向瓶内添水,使水面与瓶颈刻度线平齐,再塞紧瓶塞,擦干瓶外水分,称其总质量m2。

③倒出瓶中的水和试样,将瓶的内外洗净,再向瓶中注入温差不超过2℃的蒸馏水至瓶颈刻度线,塞紧瓶塞,擦干瓶外的水分,称其总质量m1 。

在砂的表观密度试验过程中应测量并控制水的温度,试验中的各项称量可以在15~25℃的温度范围内进行。

从试样加水静置的最后2h起至试验结束,其温差不应超过2℃。

4 数据计算和分析表1试验数据细集料的表观密度计算公式为:式中:——细集料的表观密度,g/cm3;——试样的烘干质量,g;水和容量瓶总质量,g;试样、水和容量瓶总质量,g;水在4℃时的密度值,1g/cm3;试验时水温对水相对密度影响的修正系数,按照表2取值。

表2 不同水温下的温度修正系数水温(℃)1516~1718~1920~2122~2324~250.0020.0030.0040.0050.0060.007计算得细集料表观密度为:5 结论试验测得该试样细集料表观密度为。

实验名称:细集料堆积密度和空隙率试验姓名:XXX 学号XXX1实验目的测定砂自然状态下堆积密度、振实密度及空隙率。

2仪器和材料(1) 密度测试仪由标准漏斗和容量筒组成,如图2所示。

容量筒的内径108mm,净高109mm,筒壁厚2mm,筒底厚5mm,容积约为1L。

(2) 其他称量5kg、感量5g的台秤,能控温在105℃±5℃范围的烘箱,铝制料勺,直尺和浅盘。

3 实验步骤(1) 试样制备用浅盘取试样约5kg,在温度105℃±5℃的烘箱内烘干至恒温,取出冷却至室温,分成大致相等的两份备用。

(2) 试验步骤①堆积密度将试样装入漏斗中,使试样流入容量筒中,漏斗出料口距容量筒口应为50mm左右,试样装满并超出容量筒筒口后,用直尺将多余的试样沿筒口中心线向两个相反方向刮平,称取质量m1。

②振实密度取试样一份,分两层装入容量筒,装完一层后,在筒底垫放一根直径10mm的钢筋,将筒按住,左右交替颠击地面各25下,然后再装入第二层。

第二层装满后用同样方法颠实,但筒底所垫钢筋的方向应与颠实第一层的放置方向垂直。

第二层装完并颠实后,加料直至试样超出容量筒筒口,然后用直尺将多余的试样沿筒口中心线像两个相反方向刮平,称其质量m2。

4 数据计算和分析容量筒体积筒质量松装质量紧装质量1L224.1g1690.79g1818.02g集料的堆积密度m1、振实密度m2以及空隙率m计算公式为:式中:容量筒的质量,g;——容量筒和堆积体积集料的总质量,g;容量筒和振实体积集料的总质量,g;V——容量筒的体积,cm3;砂的堆积密度或振实密度,g/cm3;砂的表观密度,g/cm3。

(1)堆积密度:空隙率:(2)振实密度:空隙率:5 结论该细集料试样堆积密度为,空隙率49.31;振实密度为,空隙率45.17。

实验名称:细集料的筛分试验姓名:XXX 学号XXX1实验目的测定细集料(天然砂、人工砂、石屑)的颗粒级配及粗细程度。

对水泥混凝土用细集料可采用干筛法,如果需要也可采用水洗法筛分;对沥青混合料及基层用细集料必须采用水洗法筛分。

2仪器和材料(1) 标准筛孔径为9.5mm、4.75mm、2.36mm、1.18mm、0.6mm、0.3mm、0.15mm和0.075mm的方孔筛,筛盖和筛底盘各一个。

(2) 摇筛机(3) 其他称量1000g、感量不大于0.5g的天平,能控温105℃±5℃的烘箱,浅盘和软、硬毛刷等。

3 实验步骤(1) 试样准备将取来样品筛大于9.5mm的颗粒,在潮湿状态下充分拌匀,用四分法缩分至每份不少于550g的试样两份,在105℃±5℃的烘箱内烘干至恒量,冷却至室温备用。

(2) 试验步骤①准确称取烘干试样m1 500g ,精确至0.5g。

②将试样置于一个洁净容器中,加入足够的洁净水,使细粉悬浮在水中,但不得有集料颗粒从水中溅出。

用1.18mm筛和0.075筛组成套筛,仔细将容器中混有细分的悬浮液徐徐倒出,经过套筛流入另一容器中,但不得将集料倒出。

重复这个步骤,直至倒出的水洁净为止。

③将容器中的集料倒入搪瓷盘中,用少量水冲洗,使容器上粘附的集料颗粒全部进入搪瓷盘。

将筛子反过来,用少量水将筛内的集料冲洗进搪瓷盘中。

将搪瓷盘连同集料一起置于105℃±5℃的烘箱内烘干至恒量,称取干燥试样质量m2,准确至0.1%。

m2与m1之差即为通过0.075mm筛的粉料质量。

④将已经洗去0.075mm颗粒的干燥集料至于套筛的最上面一个筛中,一般为4.75mm筛,按照筛孔大小顺序在清洁的搪瓷盘上逐个进行手筛,直至每分钟的筛出量不超过试样总质量的0.1%时为止,将筛出的颗粒并入下一号筛,并和下一号筛中的试样一起过筛。

按此顺序进行,直至各号筛全部筛完为止。

称量出各号筛的筛余试样的质量,准确至1g。

所有各筛的分计筛余量与底盘中剩余量的总量与筛分前的试样总量相比,相差不得超过1%,否则须重新试验。

4 数据计算和分析(1) 各号筛的筛余试样的质量记录各号筛的筛余试样的质量数据如表3所示。

表3细集料筛分试验数据记录表(2) 计算级配参数计算各号筛的分计筛余百分率m m、累计筛余百分率m m和通过百分率m m,准确至0.1%,得到结果如表4所示。

表4细集料级配参数计算表筛孔孔径mm 4.75 2.36 1.180.60.30.150.075<0.075分计筛余百分率m m %2.44 5.5711.7916.2842.8017.473.040.61累计筛余百分率m m%2.448.0119.8036.0878.8896.3599.39100通过百分率m m %97.5691.9980.2063.9221.12 3.650.610(3) 绘制级配曲线根据各筛通过百分率的平均值绘制筛分曲线图,如图1所示。

图1细集料筛分曲线图级配曲线平顺圆滑不间断,因而可以判断,该集料由大到小且各级粒径的颗粒都有,各级颗粒按照一定的比例搭配,故该集料属于连续级配。

(4) 计算集料的细度模数细度模数的计算公式为:因此,该细集料的细度模数5 结论该集料属于连续级配,且细度模数为2.33,属于中砂。

实验名称:石油沥青的针入度试验姓名:XXX 学号XXX1实验目的沥青针入度是在规定温度(25℃)和规定时间(5s)内,附加一定重量的标准针(100g)垂直贯入沥青试样中的深度,单位为0.1mm,通过针入度的测定掌握不同沥青的粘稠度以及进行沥青标号的划分。

2仪器和材料(1)针入度仪:凡能保证针和针连杆在无明显摩擦下垂直运动,并能指示针贯入深度准确至0.1mm都仪器均可使用。

针和针连杆组合件总质量为50g±0.05g,另附50g±0.05g砝码一只,试验总质量为100g±0.05g。

当采用其它试验条件时,应在试验结果中注明。

仪器设有放置平底玻璃保温皿的平台,并有调节水平的装置,针连杆应与平台相垂直。

仪器设有针连杆制动按钮,使针连杆可自由下落。

针连杆易于装拆,以便检查其质量。

仪器还设有可自由转动与调节距离都悬臂,其端部有一面小镜或聚光灯泡,借以观察针尖与试样表面接触情况。

当为自动针入度时,各项要求与此项相同,温度采用温度传感器测定,针入度值采用位移计测定,并能自动显示或记录,且应对自动装置的准确性经常校验。

为提高测试精密度,不同温度的针入度试验宜采用自动针入度仪进行。

(2)标准针:标准针由硬质淬火的不锈钢制成,洛氏硬度HRC54~60,表面粗糙度R a 0.2µm~0.3µm,针及针杆总质量2.5g±0.05g,针杆上应打印有号码标志,针应设有固定用装置盒(筒),以免碰撞针尖,每根针必须附有计量部门的检验单,并定期进行检验。

(3)盛样皿:金属制,圆柱形平底。

小盛样皿的内径55mm,深35mm(适用于针入度小于200);大盛样皿内径70mm,深45mm(适用于针入度200~350);对针入度大于350的试样需使用特殊盛样皿,其深度不小于60mm,试样体积不少于125mL。

(4)恒温水槽:容量不少于10L,能保持温度在试验温度的0.1℃范围内。

水槽中应设有一带孔的搁架,位于水面下不得少于100mm,距水槽底不得少于50mm处。

(5)平底玻璃皿:透明玻璃制的平底玻璃皿,容量不少于0.5L,深度不少于80mm。

内设一个不锈钢三脚支架,能使盛样皿稳定。

(6)其他:分度0.1s的秒表。

测温范围0℃~50℃、分度0.1℃的玻璃温度计。

熔化试样用的金属皿或瓷柄皿。

加热用电炉或砂浴、石棉网、三氯乙烯溶剂等。

3 实验步骤(1)准备工作○1将恒温水槽调节到试验要求的温度25℃,或其他需要的试验温度,保持稳定。

○2将预先除去水分的沥青试样在砂浴或密闭电炉上小心加热,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过热,加热温度不得超过预估的软化点100℃。

加热时间不得超过30min,用筛孔0.6mm的筛子滤除沥青中的杂质。

加热搅拌过程中避免试样中混入空气泡。

○3根据预计沥青的针入度选择盛样皿,保证试样在盛样皿中的高度超过针入度10mm。

将试样倒入盛样皿,使其在15~30℃室温冷却1.0~1.5h(小试样皿),在冷却过程中应防止灰尘落入试样皿。

然后将盛样皿移入维持在规定温度试验温度0.1℃的恒温水浴中,恒温时间1.5~2.0h。

○4调节针入度仪至水平状态,检查针连杆和导轨,以确认无水和其他外来物,无明显摩擦。

用三氯乙烯核其他合适的溶剂清洗标准针,用干棉花将其擦干,把针插入针连杆中插紧。

按试验条件放好砝码。

(2)试验步骤○1到恒温时间后,取出盛样皿,放入水温控制在试验温度0.1℃的平底玻璃皿中的三脚架上,试样表面以上的水层深度不少于10mm。

○2将盛有试样的平底玻璃皿置于针入度仪的平台上慢慢放下连杆,使针尖刚好与试样接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