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检验工培训资料(doc 26页)
食品检验员食品检验基础知识培训

第一节 样品的采集、制备与保存
1、液体、浆体或悬浮液体 将样品摇匀,充分搅拌 玻璃搅拌棒、电动搅拌器
2、互不相溶的液体(如油与水的混合物) 将不相溶的成分分离,再分别进行采样
3、 固体样品 粉碎法:水分含量少、硬度较大的固体样品(谷物) 匀浆法:水分含量较高,质地软的样品(果、蔬) 研磨法:韧性较强的样品 粉碎机、组织捣碎机、研钵
按杀菌锅取样,每锅检取1罐,但每批每个 品种不得少于3罐 袋、听装奶粉
按批号采样,自该批产品堆放的不同部位采 取总数的1‰,但不得少于两件,尾数超过500 件者应加抽一件。
第一节 样品的采集、制备与保存
(四)采样数量
考虑分析项目的要求、分析方法的要 求及被检物的均匀程度三个因素。
样品一式三份,分别供检验、复检、备查 每份样品不少于0.5kg。检验掺伪物的样品 取样数量要一些平均样品:“四分法”
无包装的散堆样品
划分若干等体积层,每层的四角和中心点取得 检样
第一节 样品的采集、制备与保存
○ 组成不均匀的固体食品(如肉、鱼、果品、 蔬菜等)
这类食品其本身各部位极不均匀,个体大小及成 熟程度差异很大,采样更应注意代表性
肉类 从不同部位取样,混合后代表该只动物; 从一只或很多只动物的同一部位取样,混合后 代表某一部位的情况 水产品 小鱼、小虾可随机多个取样,切碎、混匀后分 取缩减到所需数量 个体较大的鱼,可从若干个体上切割少量可 食部分,切碎混匀分取,缩减到所需数量
第一节 样品的采集、制备与保存
4、罐头 水果罐头在捣碎前须清除果核; 肉禽罐头应预先清除骨头; 鱼类罐头要将调味品(葱、辣椒及其它)分出
后再捣碎。 高速组织捣碎机
食品检验工培训

食品检验工培训
47. 测定水的酸度时,把水样煮沸,除去溶于水中的
二氧化碳,以酚酞作指示剂,测得的酸度称为( C )。
(A)总酸度
(B)酚酞酸度
(C)煮沸温度的酚酞酸度 (D)甲基橙酸度
48. 二乙硫代氨甲酸钠比色法中测铜含量,下列试剂
中( D )与之无关。
(A)EDTA (B)柠檬酸铵 (C)四氯化碳 (D)乙醇
食品检验工培训
43. 食品中食盐的测定,通常选用的指示剂是( C )。
(A)溴甲酚兰
(B)溴甲酚绿—甲基红
(C)铬酸钾
(D)重铬酸钾
44. 硫酸不能作为基准物质,是因为其( C )。
(A)易挥发、酸性太强 (B)相对摩尔质量小
(C)纯度达不到99.9% (D)不好保存
45. 实验室做脂肪提取实验时,应选用下列( D )组玻璃
(A)产品标准号 (B)批号 (C)配料表 (D)保质期或保存期
16. 下列试剂在薄层色谱法测苯甲酸含量过程中未采用
的是( C )。
(A)乙醚 (B)氯化钠 (C)无水亚硫酸钠 (D)无水乙醇 食品检验工培训
17. 双二硫腙光度法测Pb,选用波长为( A )。
(A)510nm (B)440nm (C)660nm (D)540nm
20. 分光光度计打开电源开关后,下一步的操作正确的
是( C )。
(A)预热20min (B)调节“0”电位器,使电表针指“0”
(C)选择工作波长(D)调节100%使电表指针至100%
21. 万分之一天平称取100mg(不含100mg)以下样品时,
为( B )位有效数字。(A)食四品检(验B工)培三训 (C)二 (D)一
食品检验工培训
食品质量检验员培训资料

3
标准物质与标准溶液
标准物质的作用 1、用于仪器的校准 2、用于评价分析标数准据物的质准使确性
用时要注意 3、用于方法确认其及有测效量期不、确定度评定 4、用于质量控制不溯。确源定性度。和
4
标准物质与标准溶液
标准溶液
直接配制法即准确称取
是指含有某一特定浓一稀度定释的的到纯一参先物准粗数质确略的,体地溶积溶称解,取液并根一。
标准溶液的配制
据计算求定出量该物溶质液或的量准取 确浓度。一定体积溶液,
配制成接近于所
1、直接配制法
需要浓度的溶液
,再用基准物质
2、间接配制法
或已知浓度的标 准溶液来确定其
准确浓度。
5
标准物质与标准溶液
标准溶液的标定 1、用基准物质标定 2、用已知准确浓度的标准溶液标定
6
第二单元 样品前处理
食品的成分十分复杂,既含有大分子的有机化合 物,也含有各种无机元素。这些组分有的以复杂 的结合状态或络合形式存在,有的被其他组份包 裹。同时样品中存在着许多对测定有干扰的组分。 因此必须使用物理的、化学的或其他方法将被测 组分提取出来,并采取适当的净化方法,消除干 扰组份的影响。另外当被测组分含量极低时,通 常在测定前要通过浓缩手段进行富集。在测定前 对样品进行的预处理,称为样品前处理。正确的 前处理,对于微量、痕量组分的测定尤为重要。
1、显色反应及显色条件的选择: 在进行光度分析时,首先要把待测组分 转变成有色化合物,然后进行比色或光 度测定。将待测组分转变成有色化合物 的反应叫显色反应,与待测组分形成有 色化合物的试剂称为显色剂。在分析工 作中选择合适的显色反应并严格控制反 应条件是十分重要的。
21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量条件的选择
食品检验员基础知识培训

食品检验员培训
1、有机物破坏法
主要用于食品中无机元素的测定
食品中的无机元素,常与蛋白质等有机
物质结合,成为难溶、难离解的化合物,从而失
去其原来的特性。欲测定这些无机成分的含量,
需要在测定前破坏有机结合体,释放出被测组分。
通常采用高温,或高温加强 氧化条件,使有机物质分解, 呈气态逸散,而被测的组分 残留下来。根据具体操作条 件的不同,又可分为干法和 湿法两大类。
代表性法:随时间、空间和位置等变化采集代表 相应的样品。如分层、定期和根据生产环节取样 等。
食品检验员培训
(1)均匀固体物料(如粮食、粉状食品)
• 按不同批号分别采样,同一批号的产品采样点数由
下式确定: S= (N/2)1/2
N:检测对象数目; S:采样点数;
• 按采样点数用取样器具在袋的上中下部位采样,并
一部位采样,混合后代表该部位的质量。
• 水产品:小鱼等可随机多个取样,切碎、混匀后,分取缩减至
所需量;大鱼等可从若干个体上切割少量可食部分,切碎后混 匀,分取缩减。
• 果蔬:先去皮、核,体积小的随机多个取样(豆,枣、葡萄
等),切碎、混匀后,分取缩减至所需量;体积大的(如冬瓜、 茄子等),按成熟度及个体的大小比例,选取若干个个体,对 每个个体单独取样,以消除样品间的差异,取样方法:从每个 个体生长轴纵向剖成4份或8份,取对角线2份,再混合缩减; 体积膨胀型蔬菜(如生菜、菠菜等),应由对个包装分别抽取 一定数量,混合后做成平均样品。
微波消解法
微波消解通常是 指利用微波加热封闭 容器中的消解液(各 种酸、部分碱液以及 盐类)和试样从而在 高温增压条件下使各 种样品快速溶解的湿 法消化。
食品检验员培训
3、去离子水
食品企业检验人员培训材料

符合以上要求并可以完成全部出厂检验项目的企业, 可以确定为企业具备出厂检验能力。如果有一项或一项以 上的检验项目不能检验,则该厂不具备自行出厂检验能力。
2实验室设计原则
• 2.1关于食品分析和化验的实验室的设计及构 造的建议
☺ 1. 首先确定所要检测的项目及指标:比如使用的化学试剂 是常规的还是有风险的,特别是高危或管控试剂,需了解 在何种实验中如何操作,操作所需要的环境如何控制及安 全防护。再比如微生物的检测,微生物的培养及种子实验 所需要用的仪器和设备,所处理的微生物是否存在致病或 高危感染的可能。
• 平面设计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1、安全通道 2、人性化的操作空间设计 3、专业学科功能 4、实验室工作人员总人数; 5、仪器设备布局;
• 单台结构功能设计系统
不同专业采用不同实验室专用基础配套 装备,共分五大部分:
A、实验台部分; B、仪器台部分; C、功能柜部分; D、仪器设备部分; E、输出系统部分;
28类QS认证食品
小麦粉、大米、食用植物油、酱油、食醋、 肉制品、乳制品、饮料、调味品(糖和味 精)、方便面、饼干、罐头食品、冷冻饮 品、膨化食品、速冻面米食品、茶叶、糖 果制品、葡萄酒及果酒、啤酒、黄酒、酱 腌菜、蜜饯、炒货食品、蛋制品、可可制 品、焙炒咖啡、水产加工品、淀粉及淀粉 制品。
• QS由三个制度组成: a)对食品生产企业实施生产许可证制度
QS认证与实验室建设
1 什 么 是 QS 认 证
QS是食品“质量安全”(QualitySafety)的英文缩 写,带有QS标志的产品就代表着经过国家的批准所有的食 品生产企业必须经过强制性的检验,合格且在最小销售单 元的食品包装上标注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并加印食品质量 安全市场准入标志(“QS”标志)后才能出厂销售。
食品检验行业培训资料

在线监测技术
实现在线监测是食品检验技术的 重要发展方向,通过实时监测生 产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确保食
品安全和质量。
食品检验行业的挑战与机遇
挑战
食品种类繁多,成分复杂,对检验技术的要求不断提高;同 时,食品安全事件频发,对检验行业的监管和公信力提出严 峻挑战。
机遇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质量的关注度不断提高,食品检验行 业市场需求持续增长;此外,政府加大对食品安全领域的投 入,为检验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检验过程中的质量保证措施
样品管理
确保样品的采集、保存、运输和 处理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避免
样品污染和变质。
检验方法选择
根据检验需求和样品特性选择合适 的检验方法,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 性和可靠性。
检验过程监控
对检验过程进行全程监控,确保检 验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检验结果的评价与报告
结果评价
结果报告
根据检验结果和相关标准对样品进行评价 ,判断其是否符合质量要求。
将检验结果以书面形式进行报告,包括样 品信息、检验结果、评价结论等内容。
结果复核
结果反馈
对检验结果进行复核和确认,确保报告的 准确性和可靠性。
将检验结果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和人员, 以便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CHAPTER 05
食品检验行业发展趋势与展 望
03
检验步骤
04
样品前处理→色谱条件设定→质 谱条件设定→标准品与样品测定 →数据分析与结果判定。
注意事项
在样品前处理过程中,需充分提 取肉制品中的瘦肉精残留;色谱 和质谱条件设定时,要确保分离 效果和检测灵敏度;数据分析时 ,要注意排除基质干扰和假阳性 结果的干扰。
THANKS FOR WATCHING
质量技术监督局的食品检验工培训

对食品中可能存在的危害因素进行监测和评 估,及时发现和预警食品安全风险。
食品生产经营许可制度
要求食品生产经营者取得相应的许可证后方 可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
食品安全监督抽检
对市场上销售的食品进行随机抽检,确保食 品质量安全。
不合格食品召回与处置制度
对不合格食品进行召回和处置,防止问题食 品流入市场。
掌握报告编写的基本规范和技巧,如 语言表达、图表制作等。
掌握报告归档和保存的方法和要求。
食品检验质量保证
熟悉食品检验质量保证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了解食品检验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方法。
掌握食品检验质量控制的技术和方法,如质量控制图、 过程能力指数等。
掌握食品检验中的不符合项处置和纠正预防措施的制定 和实施方法。
培训方式
理论授课
通过专业教师讲解,使 学员掌握食品检验的基
本知识和技术。
实践操作
案例分析
考核认证
通过实验、操作等实践 环节,使学员熟练掌握
食品检验技术。
结合实际案例,提高学 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考核认证,确保学 员具备从事食品检验工 作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02
食品检验基础知识
食品检验概述
01
测分析。
操作三
检验员进行检测分析,根据食品 检验标准和技术要求,采用合适 的检测方法和技术手段,如化学 分析、仪器分析等,对处理后的
样品进行检测分析。
食品检验经验分享与交流
经验一
检验员在食品检验过程中要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和严谨的工作态度, 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经验二
检验员应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食品检验技术和方法,提高自身的专 业水平和技能水平。
食品检验工培训大纲()

食品检验员培训大纲1.质量技术监督基础(0.5天)1.1标准及标准化1.2计量基础知识1.3质量管理与质量认证1.3质量监督与质量检验2.食品微生物检验(1天)2.1微生物类群、结构和分布2.2食品中微生物的污染和消长2.3微生物检验室2.3微生物检验常用仪器设备2.5消毒与灭菌技术2.6微生物基础实验2.7食品卫生细菌的检验2.8食品中病原菌的检验2.9食品中真菌的检验2.10常见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2.11发酵食品的微生物检验3.食品检验技术(1.5天)3.1食品检验基本知识3.1.1溶液的配制(1)实验室用水的要求(2)化学试剂和标准物质(3)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4)溶液的配制3.1.2常用理化分析的基本方法(1)称量分析(2)滴定分析3.1.3样品的采集与制备(1)样品的采集与保留(2)样品的制备3.1.3常用分析仪器及基本方法(1)阿贝折射仪及手提折射计(2)电热恒温干燥箱(3)灰化炉(4)压力蒸汽消毒器(5)天平(6)酸度计(7)分光光度计3.1.5实验结果数据处理及检验报告(1)有效数据及数字修约规则(2)极限数值的表示方法及判定(3)实验结果的数据处理(4)原始记录及检验报告3.1.6实验室的安全要求(1)食品实验室安全守则(2)意外事故的处理和急救3.2各类食品的食品检验技术(根据学员专业讲授3-4个典型检验技术)3.2.1肉蛋及其制品、罐头、水产品3.2.2粮油及制品、酒类、调味品、酱货腌制品3.2.3乳及乳制品、饮料、茶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检验工培训资料(doc 26页)(5)氢氧化钠溶液C(NaOH)=0.1 mol/L(参见白酒中总酸的标定)4、操作(1)5%固体曲浸出液的制备按量计算,称取相当于5.00克绝干曲的试样量,置于250毫升烧杯中,加90毫升水及PH=4.6的醋酸—醋酸钠缓冲溶液10毫升,摇匀。
置烧杯于35℃恒温水浴中保温1小时,保温间隔15分钟搅拌一次。
浸出液用脱脂棉或多层纱布过滤,滤液尽快测定。
(2)糖化吸取25.0毫升20g/L淀粉溶液于50毫升容量瓶中,将容量瓶置于35℃水浴中保温10分钟。
加入5.00毫升固体曲浸出液,立即混匀计时。
准确于35℃保温1小时,迅速加入15毫升C(NaOH)=0.1 mol/L氢氧化钠溶液,终止酶解反应。
冷至室温后,用水定溶50毫升,摇匀得到糖化液。
(3)空白实验吸取25.0毫升20g/L淀粉溶液于50毫升容量瓶中,将容量瓶置于35℃水浴中保温10分钟。
先加入15毫升C(NaOH)=0.1 mol/L氢氧化钠溶液,然后再准确加入5.00毫升固体曲浸出液,用水定溶至50毫升,摇匀。
(4)测定吸取斐林氏甲液、乙液各5毫升于150毫升三角瓶中,加入5.0毫升制备好的糖化液,自滴定管中加入一定量1.0g/L的葡萄糖标准溶液(使随后滴定时其用量不超过1毫升),于电炉上加热至沸腾,保持沸腾2分钟,在沸腾下继续用1.0g/L葡萄糖标准溶液以每秒1滴的速度滴至蓝色刚好消失,溶液呈浅黄色。
此滴定操作需在1分钟内完成。
其消耗的1.0g/L的葡萄糖标准溶液应控制在1毫升内。
记录消耗糖液的体积。
同时作一空白试验。
空白试验吸取斐林氏甲掖、乙液各5.0毫升于三角烧瓶中,加入5.0毫升制备好的空白液,以下操作同试样的测定。
5、计算固体曲糖化力的定义:在35℃,PH=4.6时,1克绝干曲1小时内酶解可溶性淀粉为葡萄糖的质量。
X=(V0-V)ρ/(m*5/100*5/50*t)式中:X——糖化力,葡萄糖mg/g.h;V0——标定斐林氏溶液时消耗葡萄糖标准溶液的体积,毫升;V——测定试样时消耗葡萄糖标准溶液的体积,毫升;ρ——葡萄糖标准溶液的浓度,克每升;m——试样的取样量,克;t——酶解时间,小时。
第四节液化力的测定液化力是指大曲中多种酶对淀粉水解的综合能力。
主要是α—淀粉酶的作用,大曲的液化力主要α—淀粉酶的含量,α—淀粉酶能首先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然后其他淀粉酶进一步将其水解,促进曲的糖化,测定大曲的糖化力有助于评定大曲的质量。
其过程示意图:淀粉——双糖——葡萄糖1、原理液体型淀粉酶又称α—淀粉酶,能水解淀粉中的α—1,4葡萄糖糖苷键切断,成为糊精及少量麦芽糖和葡萄糖。
在PH=4.6缓冲溶液中,用试样浸出液在35℃酶解至淀粉对碘的蓝紫色反应逐渐消失,根据所需时间计算1克绝干曲1小时液化淀粉的质量表示为液化单位。
2、试剂(1)PH=4.6醋酸—醋酸钠缓冲溶液同糖化力的测定(2)20g/L淀粉溶液称取2.00g淀粉预先于100℃~105℃烘干2小时的可溶性淀粉,加入约10毫升水调匀,倾入约80毫升煮沸的蒸馏水中,继续煮沸至透明,冷却后用水稀释至100毫升。
(3)碘液C(1/2)=0.1mol/L称取11克碘,22克碘化钾,置于研钵中,加入少量研磨至碘完全溶解,用水稀释至500毫升。
3、操作(1)试样前处理同糖化力的测定(2)液化吸取25.0毫升20.0g/L淀粉溶液和5毫升 PH=4.6缓冲溶液于100毫升试管中于35℃水浴中保温10分钟后,加入5.00毫升固体曲浸出液,充分摇匀,开始计时。
继续于35℃保温,定时取出一滴反应液于加有碘液的白瓷点滴板空穴内,观察颜色变化。
当碘液颜色不再改变时即反应终点,立即记录液化时间。
4、计算固体曲液化力的定义:在35℃,PH=4.6,1克绝干曲1小时液化可溶性淀粉的质量。
X=25.0*0.020*60/(0.25t)式中:X——液化力(可溶性淀粉,g/g.h);25.0——可溶性淀粉用量,ml;0.020——可溶性淀粉溶液的浓度,g/mL;0.25——5毫升试样浸出液相当的绝干试样量,g;60——换算成1小时液化可溶性淀粉的系数;t——液化时间,min。
第五节酒化力、酯化力的测定一、酒化力的测定《酿酒》2004年3期泸洲老窖沈才洪等人、《中国酿造》2006年第八期丰谷酒夜杜礼泉等人提出了酒化力的测定:大曲粉的用量为大米重量的20%,以三角瓶为发酵密封容器,在(30±1)℃条件下发酵15天,发酵完成后,将发酵醪拌和均匀,取50克发酵醪于250毫升圆底蒸馏烧瓶中,并添加125毫升水将其清洗,一并倒入250毫升的圆底烧瓶内,直接蒸馏取前馏分50毫升,采用比重瓶称量查表法测得20℃时的乙醇含量即为大曲中所含乙醇的百分比,也为大曲的酒化力。
二、酯化力的测定大曲在泸型大曲酒酿造中的作用,除具备将酿酒原料中的淀粉转化为乙醇,表现出大曲的产酒能力(酒化力)外,传统泸型大曲酒酿造离不开大曲参与发酵的奥秘就是大曲的生香(生酯0能力。
具备将己酸(窖泥功能菌代谢)与乙醇(糟醅体系代谢)缩合生成己酸乙酯(泸型大曲酒主体香味物质)的功能,表现出大曲的生酯能力。
1、试剂和溶液(1)0.1 mol/L NaOH(2)0.05mol/L H2SO4(3)1%乙酸的20%(体积分数)乙醇溶液,准确吸取1毫升(AR级)于100毫升容量瓶中,用20%乙醇溶液稀释至刻度。
2、测定方法取100毫升1%己酸、乙醇溶液于250毫升的蒸馏烧瓶中,加入相当于5克绝干曲的曲量,摇匀后用塞子塞上,置于30—32℃恒温箱内保温酯化100小时,然后加水50毫升。
蒸馏,接受流出液100毫升,化学分析法测定馏出液中己酸乙酯的含量(同白酒总酯的测定)。
3、计算酯化力(毫克/克)=(C1V1-C2V2)*144/(m*50/100)式中:C1、C2——分别为氢氧化钠和硫酸的浓度(mol/L);V1、V2——分别为氢氧化钠和硫酸标准溶液的体积(毫升);m——干曲的质量(克);50/100——从馏出液100毫升中取出50毫升测酯;144——己酸乙酯的换算系数。
4、用气相色谱分析己酸乙酯的含量吸取5毫升馏出液,加0.1毫升2%内标物,进样0.5-1微升。
酯化力(毫克/克)=m1*1000/(m*50/100)式中:m1——色谱测定值(毫克/100毫升);m——干曲质量(克);50/100——从馏出液100毫升中取出50毫升测酯。
第六节大曲发酵力的测定大曲中含有的酵母菌能将原料中的可发酵糖发酵,生成酒精和二氧化碳。
大曲发酵力是评价其质量的重要指标。
发酵力高则用曲量就低,出酒率高,降低了生产成本。
因此,测定大曲发酵力十分必要。
一、发酵力指在规定操作条件下,1克绝干曲发酵糖化液产生酒精的质量,测定方法为测定酒精生成量计算发酵的方法。
1、原理将试样接入一定条件下制备的糖化液,在30℃发酵一段时间,在大曲试样中的酵母菌将糖化液中可发酵糖生成酒精和二氧化碳,然后将发酵液中的酒精蒸出,测定其含量,计算发酵力。
2、仪器(1)三角瓶:250毫升(2)酒精蒸馏装置(3)酒精计3、试剂(1)碳酸钠(2)10g/L酚酞指示剂(3)碘液C(1/2 I2(碘))=0.1 mol/L(4)糖化剂:米曲、麸曲、糖化酶4、操作(1)糖化液的制备将原料1分(大米、玉米面、高粱粉或薯干粉),加5分水,蒸煮1-2小时,待呈糊状后冷却至60℃。
加入原料量15%的大曲粉或米曲及1分60℃温水,搅匀,在60℃糖化3-4小时,直至用碘液试验不呈蓝色为止,再加热至90℃,用纱布过滤待用。
取100毫升糖化液于250毫升三角瓶中,塞好棉塞,包好油纸,于灭菌锅中,在0.1MPa压力下蒸汽灭菌30分钟。
取出,待冷至30℃(瓶微温)时,在无菌条件下,接入粉碎的大曲粉0.5-1.0克(绝干曲计),于30℃保温箱中发酵72小时。
(2)酒精的蒸馏及测定将发酵液定量移入蒸馏烧瓶中,加50毫升水,2滴酚酞指示剂,用碳酸钠粉末中和至微酸性后,将酒精蒸馏装置安装好,进行蒸馏,用100毫升容量瓶接收,待馏出液达到95毫升时停止蒸馏,加水定容至刻度,摇匀,用酒精计或相对密度瓶测定馏出液的酒精度。
5、计算发酵力指在规定操作条件下,1克干曲发酵糖化液产生酒精的质量。
发酵力(酒精g/g)=100毫升蒸馏液中酒精的质量/所加曲粉(以绝干样计)质量6、说明(1)大曲粉的加入量和发酵时间应根据曲的品种和发酵力决定,发酵力大的可以少加曲,发酵时间也可以缩短。
发酵力小的则应多加曲粉,发酵时间也可以延长到96小时。
一般大曲加曲粉1克,发酵72小时即可。
但应注意统一条件,使测定结果有可比性。
(2)由于酒精度低,用酒精计法测得的酒精度误差较大,最好用相对密度瓶法测得。
二、发酵力指在规定的条件下,100克绝干曲发酵糖化液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以衡量曲的发酵力。
1、原理将试样接入一定条件下制备的糖化液,在25℃发酵一定时间,在大曲试样中的酵母菌将糖化液中可发酵、糖发酵生成酒精和二氧化碳,然后测定二氧化碳质量,计算发酵力。
2、仪器发酵瓶:带发酵栓,容量为250毫升3、试剂(1)硫酸溶液:5mol/L(1/2H2SO4)。
取浓硫酸14毫升,边搅拌边缓慢加入50毫升水中,用水稀释至100毫升。
(2)碘液C(1/2 I2)=0.1mol/L(3)糖化剂:米曲、麸曲、糖化酶4、操作(1)糖化液的制备将原料(大米、玉米面、高粱粉或薯干粉)50克,加250毫升水,混匀,蒸煮1-2小时,待呈糊状后冷却至60℃,加入原料量15%的大曲粉或米曲及510毫升预热到60℃的温水,搅匀,在60℃唐花3-4小时,直至用稀碘液试验不呈蓝色为止,再加热至90℃,用细布过滤,滤液备用。
(2)取150毫升糖化液于250毫升发酵瓶中,塞好棉塞,包好油纸,记录液面高度。
同时用油纸包好发酵栓,一起防入灭菌锅中,在98KPa压力下灭菌15分钟。
(3)发酵、测定取出,灭菌后的糖液冷却至25℃左右时,在无菌条件下,接入粉碎的大曲粉1.00克(绝干曲计),发酵栓中加入100毫升5mol/L(1/2 H2SO4)。
用石蜡密封发酵瓶,擦干瓶外壁,在千分之一的感量天平上称量。
然后,放入25℃保温箱中发酵48小时,取出发酵瓶轻轻摇动,使二氧化碳全部逸出,在同一天平上称量。
5、计算发酵力(以CO2的质量分数计,g/100g)=(m1-m2)*100/m式中:m1——发酵前发酵瓶加内容物质量(g);m2——发酵后发酵瓶加内容物质量(g);m——曲药质量(g)。
成品酒分析所谓成品酒是指企业包装出厂的酒,食品质量安全指标包括标准规定的理化指标、感官指标、卫生指标和标签标识,GB/T10346-2006(白酒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中规定白酒的出厂检验项目:甲醇、杂醇油、感官要求、酒精度、总酸、总酯、固形物、香型特征指标、净含量和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