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威海行政区历史沿革

合集下载

地名来历渊源话说威海

地名来历渊源话说威海

地名来历渊源话说威海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的标记,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的符号,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的名字。

那么我们今天就来谈一谈“威海”的历史渊源。

“”倒峡千寻山泽通,岠嵎名胜海门东。

梨花历历秋容冷,环佩珊珊明月空。

淡冶白云疑出岫,依稀素练岂追风。

高山流水深人仰,不借胭脂一树枫”,写的正是威海的美景。

威海,是山东省地级市,位于山东半岛东端,北、东、南三面濒临黄海,北与辽东半岛相对,东与朝鲜半岛隔海相望,西与山东烟台接壤。

东西最大横距135公里,南北最大纵距81公里,总面积5797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777平方公里。

海岸线长985.9公里。

辖环翠区、文登区、荣成市、乳山市。

威海是中国大陆距离日本、韩国最近的城市、中国近代第一支海军北洋海军的发源地、甲午海战的发生地,甲午战争后被列强侵占并回归祖国的“七子”之一。

威海是“三海一门”之一。

1984年,威海成为第一批中国沿海开放城市。

1996年被建设部命名为国家园林城市。

威海市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变化和季风进退都较明显。

与同纬度的内陆地区相比,具有雨水丰富、年温适中、气候温和的特点。

威海市位于山东省胶北断块隆起的东端,其南侧与胶莱坳陷的东部边缘接壤。

威海市的海岸线,东起牛鼻嘴(北纬37°25′12″,东经122°17′40″),西至双岛港(北纬37°25′42″,东经121°58′21″),长达95公里。

沿海有大小岛屿20个,岛岸线长29.2公里。

海岸线绵延曲折,岬湾交错,地形复杂,多为天然良港。

那么,“威海”的名字怎么来的呢?我们一起来聊聊。

威海原为滨海渔村,汉初时,威海叫“石落村”,是一个偏僻的小村,后来又称为“落柑村”,据后人推测,之所以改为这个名字可能是因为这里遍地布满了柑橘树的缘故,至于是否如此,无从考证。

到了元代,改为“清泉夼”。

改名原因无从知晓,但从字面看“清泉”是“清清的泉水”的意思,作为威海这样一个沿海而多薄山的地方来说可以想见水的重要;“夼”是洼地的意思,可能也有因卫城在北棉花山南佛顶山西古山环绕之下而得名,依这样理解这个名字是依地势而取的名字。

威海历史文化

威海历史文化

刘公岛在威海城区东部,威海湾口中央。据旧志记载,元代名刘岛, 亦名刘家岛。大约在明代始名刘公岛。 关于刘公岛名称的由来,还有一段传说。 相传在数百年以前,有一条来自江南某地的商船,在海上突然遇到了 大风,狂风卷起巨浪,无情地扑向商船。船上的人们奋力地与风浪搏 斗,祈望能找到一处可以躲避风浪的地方。然而船正航行在大海之中, 四周没有陆地,也不见岛屿,到哪里去找可以避风的地方呢?人们失 望了,纷纷祷告苍天保佑。但无济于事,风越来越猛,浪越来越大, 船在风浪中颠簸,一会儿被掀到浪峰之上,一会儿又被抛入浪谷之 中……就这样,一天过去了,又一天过去了,……几天几夜过去了, 风浪仍不见停息。船上的桅杆被风吹折了,舵也被浪打歪了,船失去 了控制,象一片树叶在海面上漂浮。船上的淡水用光了,食物也没有 了,艄公们筋疲力尽,垂头丧气地倚在舱板上,任凭船只随波逐流。 天色又渐渐地黑了,月亮渐渐升了起来,只见天海间漆黑一团,伸手 不见五指,只有风浪依旧在夜幕中呼啸着。 突然,在绝望中,不知是谁惊叫一声:“看,前面有火光!”众人忙 起身寻找,果然在黑暗的前方有一点微小的火光闪烁,在风浪中时隐 时现。有火光,就有人,就有希望。众人顿时精神抖擞,忘记了饥饿 和疲劳,拼力将船
• 北洋海军提督署 • 丁汝昌纪念馆 • 威海水师学堂 • 铁码头 • 炮台 • 龙王庙
北洋海军提督署
北洋海军提督署建于1887年,占地17000平方米,又称“水师衙门”,是北 洋海军的指挥中心,当年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就在这里谋划指挥军事事宜。 北洋海军提督署系清代砖木举架结构建筑,古朴典雅,稳重大方。整体建筑 按中轴线建前、中、后三进院落,每进有中厅、东西侧厅和东西厢房。前、 中、后院中厅分别为礼仪厅、议事厅、祭祀厅。各厅厢院落廊庑相接,雕梁 画栋,结构严整。院内东南角有演武厅一座,其建筑融中西风格于一体,屋 宇高阔,厅内宽广,内有挑檐式舞台一座。1891年,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 鸿章到威海巡阅北洋海军,曾在此处观礼,并在厅前检阅舰队操演。北洋海 军提督署正面大门上方,悬挂李鸿章题“海军公所”匾额。两侧边门,分别 绘有秦琼、敬德神像,描金点漆,肃穆威严。大门外东西两侧各置乐亭一座, 为庆典、迎宾的鸣金奏乐之所。乐亭前面,建有东西辕门,样式恰似古典牌 楼。门前广场对称竖立旗杆两支,青龙军旗迎风猎猎,颇壮军威。西辕门以 西20米处,建二层了望楼一座,登楼远眺,港内舰船活动尽收眼底.

威海:东部沿海的一颗璀璨明珠

威海:东部沿海的一颗璀璨明珠
维普资讯

__
…_
一 _曩一 | - 。

≥零
。 \ 罐 , _ _: 来自目 维普资讯
威海市辖荣成、 文登、 乳山三市和环翠区, 设两个国家级开发区。总面积59 平 『 68
方公里 ,总 人 F 2 9 ,其 中中心 市区面 积 7 9 14万 6 平方公里 ,人 口 6 万 。 1 j
历史积淀深厚 明洪武 3 年为防倭寇侵扰,在此设卫屯兵, 1 取威震海疆之意,始 1
称 成海 卫。1 8 年 清政府 以刘公岛为基地 建立 了北 洋水师 , 84 88 19 年成为 甲午海战主战 场 。19 年被英 国强租 ,13 年南京政府收 回, 88 90 设成海卫特 别行政 区。14 年设成海 95
造船、设港的优 良海湾 ,有 3个国家一类 开放海港 ;正在建设的以福文化为主题的幸
福海岸线 , 山海 岛滩林泉城 串联在 一起 , 把 将使成海成为 中国北方极具吸 引力的旅游
度假 基 地 。
产业基础较好 加 工制造 、旅游度假 、以海产品为重点的农副产品加工三大基地建 设初具规模 ,运输 设备、电子信息 、机 电工具 、轻纺服装、食品医药五大产业群蓬勃发 展, 轮胎、渔具 、地毯 、 术工机械产量居全 国首位,重点培育的造船、汽车及零部件、医 疗器械、海洋生物技术等新兴产业发展势头 良好 。臼前 , 全市五大产业增加值 占全部工 业 8%以 上,销售收入过亿元企业近 6 0 0 0 家。
卫市 ,15 年改称威海市,18 年6 91 97 月建立地级市。

区位优势突 出 地处 山东半 岛最东端 ,三面环海 ,扼京津 门户,锁海运要 冲。最
近处距韩 国 9 海里 ,空港至韩 国 5 分钟航程 , 6 3 0 有 条海上 至韩 国的客货及集装箱航 f

威海历史

威海历史
击) • 戚延龄(蓟州知州) • 孙竹庭(整骨医生) • 李 标(威海卫守备) • 黄承宗(保定府庆都县知县)
• 孙万林(将军) • 丛禾生(教育家) • 邓世昌(将领) • 王士任(福建巡抚、都察院右副都御史) • 刘衡三(教育家、建筑工程师) • 刘荆山(抗英斗争的主要组织者和领导者) • 丁汝昌(北洋水师提督) • 毕懋第(作家) • 毕树棠(民盟成员)
• 于 镛(教员、爱国志士) • 刘步蟾(将领) • 陶 易(清朝江苏布政使) • 王 悦(明朝作家) • 李 璞(抗日烈士) • 谷生琰(川北守备、松潘都司、贵州都匀协右营游
后来,欧洲巨起。中国与欧洲的较 量拉开了帷幕……
• 中日甲午战争中,清军在山东半岛抗击日本陆海军侵犯 威海。1894年11月,日军进攻山东半岛,海陆配合妄图 攻占威海。

威地。日军为避开从威海港正
面进攻,1月20日晨,日“山东作战军”,于荣成湾龙
• 境内属魏东莱郡地,设昌阳县。 • 晋初,省昌阳县并入长广县,属长广郡,今市境南部属
之,郡治在今海阳市发城(一说驻不其,在今青岛市城 阳区城阳村北)。同时改东莱郡为东莱国(都掖县,今 莱州),市境北部属之,为牟平县地,县治在今烟台市 福山区古现。惠帝元康八年(298年),又析长广县复 置昌阳县,设治于今莱阳市照旺庄,仍属长广郡。自晋 至北齐间,昆嵛山以东不再有县治。 • 后赵在牟平县析置东牟郡东牟县,今市境北部属之,郡 治、县治均在今烟台市牟平区。境南部仍属长广郡,为 昌阳县地。前燕、前秦、后燕、南燕四代相沿未改。
海、牟平、海阳等县发动和领导了农民武装 起义。胶东起义虽然失败了,但起义保留 下来的一支30多人的游击队,在于得水、 王亮的带领下,辗转昆嵛山区,继续坚持 斗争。
• 天福山距文登市区20公里,地处文登、荣成、环翠区交 界处,海拔110米。这里群山拱卫,林木茂盛,山泉甘 冽,环境幽雅,自古有“天赐福地”之称,故名天福山。 抗日战争时期,中共胶东特委在此举行了威震胶东的抗 日武装起义——天福山起义。胶东特委书记理琪根据北 方局的指示,利用天福山的有利地形和周围良好的群众 基础,经过周密组织,于1937年12月24日,发动了天福 山起义,打响了胶东抗日战争的第一枪。

行政区划概况——山东威海

行政区划概况——山东威海

行政区划概况——山东威海
威海是山东省地级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山东半岛区域中心城市、重要的海洋产业基地和滨海旅游城市。

威海市下辖2个区、代管2个县级市,总面积5797平方千米,人口283万。

威海市位于中国华东地区、山东半岛南端,北、东、南三面濒临黄海,北与辽东半岛相对,东与朝鲜半岛隔海相望,西与山东烟台接壤。

威海取威震海疆之意,别名威海卫。

威海是中国大陆距离日本东京、韩国首尔最近的城市,同时也是甲午海战的发生地。

威海市行政区划:
威海市下辖2区2市,分别为环翠区、文登区、荣成市、乳山市。

设有威海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高区)、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经区)、威海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3个行政功能区。

共48个镇、23个街道、2453个村、430个社区。

威海市行政区域内高等院校:山东大学(威海)、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北京交通大学威海校区、哈尔滨理工大学荣成校区、山东交通学院威海校区、威海职业学院、威海海洋职业学院等。

旅游风景区:威海是一座美丽的海滨城市,旅游资源丰富,有海岛海岸、城市园林、历史遗迹、民俗风情等是多种类型。

主要的景点有:刘公岛、海驴岛、华夏城、昆嵛山、威海公园、海上公园、天后宫、石岛赤山、高区威海第一国际海水浴场、威海定远舰、仙姑顶、甲午战争陈列馆等等。

威海概况

威海概况

威海概况位于山东半岛的最东端,三环海一面依山,北与辽东半岛隔海相望。

从它重要的地理位置来看,素有的“首都的钥匙和门户”之称。

总面积5436平方公里,人口248万左右,其中市区面积731平方公里,人口52多万。

威海历史:早在 7000 多年以前,威海这个地方就已经有人类居住了,那时候呢叫“石落村”,只是一个海边小渔村。

在明初,我国沿海受到海上倭寇不断侵袭,当时日本武士勾结中国商人、海盗经常骚扰我国东南沿海(由于中国古代称日本为倭国,所以把劫掠中国的日本人称为“倭寇”),在明洪武三十一年,也就是朱元璋执政的最后一年公元 1398 年,为了防止倭寇侵袭,明政府在东南沿海设威海、靖海、宁津、成山四卫,(卫为明代驻兵的地方),威海取名威震海上倭寇的意思。

1888年北洋海军成军,仅7 年的时间便在甲午海战中全军覆没。

1898年威海被英国强租, 1930 年收回,长达 32 年之久。

大家都知道香港被英国强租了 100 年,这段屈辱的历史每一个中国人都不会忘记但是威海也曾被英国强租 32 年,1938 年又被日本强占三年之久,也许这段历史不是每个人都知道。

99年澳门回归时,有一首歌唱遍大江南北,它就是闻一多先生所写的七子之歌。

他用拟人的手法把被帝国主义强行瓜分的七块领土比喻成无法回到妈妈怀抱的七个孩子,用小孩子的口吻哭诉它们被迫离开母亲的怀抱、受尽异族欺凌蹂躏的悲痛,表达了重回母亲怀抱的渴望。

那大家能不能说出七子是哪七个地方?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 (今广东湛江) 九龙、旅大(再让我看守着中华最古的海,这边岸上原有圣人的丘陵在。

母亲,莫忘了我是防海的健将,我有一座刘公岛作我的盾牌。

快救我回来呀,时期已经到了。

我背后葬的尽是圣人的遗骸!母亲!我要回来,母亲!)直到 1949 年威海卫正式更名为“威海”,直到今天。

在1987 年 6 月以前威海还是烟台的一个县级市, 1987 年 6 月以后正式独立为一个地级市,市辖三个市,三区。

威海及高新区简介

威海及高新区简介

威海市基本情况威海市地处山东半岛最东端,三面环海,一面接陆。

现辖荣成市、文登市、乳山市、环翠区和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两个国家级开发区。

总面积5698平方公里,常住总人口280万,其中市区面积76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2万。

威海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

7000多年前,这里就有人类繁衍生息。

2000多年前,秦始皇两次东巡都到过威海。

明洪武31年即公元1398年,在这里设卫屯兵,取“威震海疆”之意,始称威海卫。

1888年,清朝政府在刘公岛设立了中国近代第一支海军北洋水师。

1898年,威海卫与香港新界一起被英国强租,成为闻一多先生笔下的“七子”之一。

1930年被国民政府收回,设威海卫特别行政区。

1945年解放后设威海卫市,1951年改称威海市。

1987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设为地级市。

威海是一个海洋特色鲜明的城市。

拥有近千公里海岸线,占全省的1/3、全国的1/18。

海产品产量一直在200万吨以上,连续多年居全国地级市首位。

有17个商用港口,其中国家一类开放港口3个。

有造船及配套企业90家,去年造船能力达到80万载重吨,造船完工量占全省的一半。

威海是一个生态旅游城市。

年平均气温12℃,森林覆盖率达到38%,市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6.4%。

有旅游景区(点)80多处,其中4A级景区6处。

是第一个国家卫生城市,第一个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群、全国优秀旅游城市群,获得了联合国人居奖、国家森林城市等荣誉。

正在依托千公里海岸线,以刘公岛为龙头,以福文化为主题,充分发挥山、海、岛、滩、湾和温泉等优势,着力打造旅游休闲目的地。

威海是一个开放度较高的城市。

与197个国家或地区开展了经贸往来,有9个省级以上开发区,有2100多家外资企业。

是中国与韩国海上距离最近的城市,目前有到韩国的海上航线13条、空中航线2条,利用韩资占全市利用外资的56%。

是改革开放30年全国18个典型地区之一。

威海是一个新兴工业城市。

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68家,形成了以运输设备、电子信息、机电工具、轻工纺织、食品医药五大产业群为主体、区域特色鲜明的工业体系。

威海历史2

威海历史2

玉虚观碑立于金宣宗 贞祐二年。龟趺座, 碑身高3.45米,宽 1.25米,厚0.285 米,通高5.66米。 正面楷书阴刻碑文 1600余字,记载金 世宗、金章宗召见 王玉阳问道、易庵 为观、碑阴刻“玉 阳宗派之图”,是 研究金代道教活动 的重要资料。
• 明代胶东沿海设立卫所,今威海地区设威 海、成山、靖海三卫,百尺崖、寻山、宁 津、海阳四所和多处军寨、烟墩,构成了 完备的沿海防御体系。 • 1888年,清北洋海军成军,以威海湾和 湾口内刘公岛为海军基地,在刘公岛、黄 岛、日岛、威海湾南、北两岸修建了提督 署、提督宅邸、水师学堂、前,这里就有人类 繁衍生息。西汉时,这里 是一个偏僻的小村,称为 “落柑村”,到了元代, 改为“清泉夼”,到了明 朝,在此设卫屯兵,取威 震海疆之意,始称“威海 卫”。清朝时北洋海军成 军,1895年北洋海军全军 覆灭后,被英国强租长达 32年,1938年又被日本侵 占三年,直到建国后才改 成威海市。


赤山法华院遗址位 于荣成市西车村。唐 代文宗朝,新罗人张 保皋出资在赤山村修 建佛院,取名“法华 院”。随后,日本京 都比睿山延历寺和尚 圆仁随遣唐使船队入 唐求法,两次滞留赤 山,所撰《入唐求法 巡礼行记》详细地记 录了赤山法华院的一 些情况。
• 圣经山摩崖位于文登西 于村北4500米。巨石高 5米,长15.6米,因状 如新月,俗称月芽石。 其阴面随石之凹凸起伏 阴刻《太上老子道德经》 上下两卷,全文每字大 小为6厘米左右,楷书。 月芽石西有“圣经山” 三字,
威海目前发现最早的古文化遗址大致在新石器 时代中期,距今约6500年。其主要特征表现为 沿海贝丘遗址(典型遗址有荣成河口遗址、北 蓝格遗址,乳山市的翁家埠遗址,威海市的义 和遗址),反映了这一时期渔猎和采集为主的 经济形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威海行政区历史沿革
1、夏商时期——夏朝无文字可考,殷商时地分九州,威海域属古青州。

2、周朝时期——初期,唐虞时为隅夷之区莱子国,周分封诸侯国齐国后,齐国统一疆土至渤海、黄海边,遂为齐国之属地。

3、秦朝时期——实行郡县制,境内为胶东郡陲县地。

4、汉朝及三国时期——西汉时属东莱郡不夜县(县治在今荣成境内);东汉初,省并不夜归昌阳县辖;三国时由曹魏统治,仍属昌阳县(县治在今文登宋东村)。

5、西晋至东魏时期——属莱国牟平县、东牟县(县治在今烟台福山区古现村);北齐时属文登县(县治在今文登县城)。

6、隋朝时期——境内属东莱郡文登县。

7、唐朝时期——唐初,属河道南登州,后改属莱州,再后复属登州(州治在今文登)。

麟德二年置牟平县,威海属之。

唐五代时期延续唐制。

8、宋朝时期——北宋时,境内属登州府;南宋属宁海州(治所在今牟平)。

9、金元时期——属宁海州。

10、明朝时期——属宁海州文登县。

1398年,设立威海卫,行政仍归属文登县。

11、清朝时期——乾隆年间,裁威海卫,卫城废。

初附新设之荣成县,继之划归文登县。

英人强租威海卫时,1898年,辟为自由贸易港。

1900年设威海卫行政长官公署,直属英国殖民部。

威海卫城内仍归文登县管辖。

12、民国时期——
⑴1930年,中国政府收回威海卫,设立威海特别行政区,直属国民政府行政院。

⑵1938年,日军占领威海卫,建日伪政权。

⑶1940年至1945年,属中共胶东行政公署。

⑷1945年设威海卫市(地专级),属胶东行政公署。

⑸1948年改为县级市,属东海专区。

13、建国以后——
⑴1950年、1951年先后改为威海县、威海市,属文登专区。

⑵1958年,属烟台专区。

⑶1983年,改为省辖县级市,由烟台市代管。

⑷1987年,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地级市,属山东省政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