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行政区划的演变_特点与教育

中国行政区划的演变_特点与教育
中国行政区划的演变_特点与教育

通,面积小,海水浅,其水文特征受周围大陆影响,如渤海、波罗的海。

领海,内海完全处于所有国的主权下,非经该国允许他国船舶不得进入。其上空是领空的一部分,受该国主权管辖。外国飞机和其他航空器非经许可不得在其领空飞行,外国飞机特别是军用飞机,侵入一国领空是对该国主权的侵犯。

美机肇事后,未经中方许可闯入中国领空并降落中方机场,是极其严重的对中国主权和领空的侵犯。

51专属经济区

是领海以外并邻接领海,具有特定法律制定的区域,其宽度自领海基线量起不超过200海里。在这种法律制度下,沿海国家享有对该海域的自然资源勘探、开发、养护的主权,并享有在海域进行海洋科学研究、海洋环境保护、人工岛屿与其他设施的建设和使用的管辖权。其他国家则享有在海域航行、飞越、铺设海底电缆和管道的自由。

至1996年全世界有80个国家宣布了200海里专属经济区,中国沿海也申请有专属经济区。美军用侦察机撞毁我军用飞机在中国沿海专属经济区上空。虽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所有国家在一国的专属经济区享有飞越自由,但该公约同时规定,在行使此自由时,应顾及和尊重沿海国的权利。美军侦察机的侦察行为明显违反该规定,早已超越了“飞越自由”的范畴。因此,美军无论是闯入我领空的事实还是在我专属经济区上空的非法行为,都是对中国主权的严重侵犯,更不要说在此范围内撞毁我军用飞机的嚣张霸道行径了。]

中国行政区划的演变、特点

与教育

□张言顺(江苏省溧水县中学 211200)

一、中国行政区划的演变

(一)奴隶社会时期

夏朝时,国家表现为囊括诸侯与方国的一种国家联盟,诸侯与方国中是一些城邦及其附属的村落组成的小国,是拥有相当大独立性的政治实体。

商朝时,商王直接统治区域称内服,即王畿所在地,诸侯统治区域叫外服。外服诸侯与商王是一种君臣关系,因此该地方行政是一种二元统治体制,其中势力强大的外服诸侯称“方伯”。

西周时实行分封制度,是一种天子向诸侯、诸侯向卿大夫“授民授疆土”以建立邦国的政治制度,并有宗法制、礼乐制等相配套。地方基层行政区划则实行乡遂制:在国都内及其近郊划分若干乡,乡下设五州一乡、五党一州、五族一党、四闾一族、五比一闾、五家一比;在边远农村地区实行遂制,遂下设五县一遂、五鄙一县、五赞阝一鄙、四里一赞阝、五邻一里、五家一邻。通过乡遂制,形成层层控制的网络系统。其影响直至春秋前期的地方行政体制———国鄙制,即在都城(国)实行乡制、在鄙野(鄙)按遂制组织。

以上奴隶社会时期,出现了中央管理地方的最初原则———分封制。封疆之内,由于各诸侯、邦国相对独立,政区间的层级关系并不明晰,各政区之间缺乏明确的分界线,因此是不完善的,为我国行政区划体制的初创时期。而西周时地方基层行政体制即乡遂制则具有积极的历史意义,成为后世基层组织的蓝本。

(二)封建社会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转型期,诸侯争霸,各国相继形成本国的君主专制集权制,郡县制逐渐形成。县出现于秦、晋、楚等国,由君主直属;郡出现于春秋晚期的晋国,主要设在边地,地位比县要低。战国时期,各国交往频繁,边境之地“郡”的地位陡然上升,并在郡下设县,县下设乡、里,里下按什伍组编居民。

郡县制与中央集权制相适应,深刻影响了秦朝一统时期。秦郡共36个,西汉中期郡数目超过100个,于是汉武帝设立了监督郡守相的州刺史,并将全国分为13个部州。从东汉末年起,州由监察区变为行政区,地方行政区划从而演变为州、郡、县三级。州的设立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了中央集权要求、成为地方割据

?

3

2

?

 中国地理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01No.7~8 

网络信息★★ 石嘴山市确定“十五”环保目标 今后石嘴山市将以治理大气污染为着力点,提高污染治理整体水平,重点解决工业结构性污染等突出问题。在全市实施“蓝天”、

“清水”、

“绿色”三大环境保护工程,共98个子项目。力争用5年时间使城市环境质量和自然生态环境面貌有明显改善,用10年时间建成全国环保模范城市。

 

的隐患。与县同级的还有分封的“侯国”,以及

皇后、公主食封之地“邑”,少数民族与汉族杂居区的“道”等等。

魏晋时期,由于长期战争,地方行政体制混乱,并呈现出军政合一的特点。同时州、郡滥置,导致机构重叠,行政效率低下,加剧了政局的动荡。

隋统一后,地方行政层级裁减为州(郡)、县二级。管理层级减少,中央管理幅度大增,为了沟通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于是有了“道”的设置。唐太宗依山川形势分全国为10道,但道制仅有监察区划性质,不是一级行政区。隋唐州、郡同级,在建都之地设府,与州同级;在少数民族区设羁縻府州,具有地方自治性质,后来少数民族又纷纷建起小王国,既附属唐朝,又有本民族特点,如南诏、吐蕃。

五代十国,藩镇林立,地方行政体制基本沿袭唐朝,但十分混乱。宋朝为加强中央直接统领州府,增设“路”一级行政区,从而形成路、州、县三级区划体制。其中州与府、军、监同级,州是主要组织形式,府设于首都、军政要冲之州,军设于边境或关隘要地,监设于盐铁、马匹产地。县、乡之间设镇、寨或巡检司。

辽、金、元时期的地方建制具有各民族不同的特征,因俗而治。譬如,辽代以五京为中心将全国分为五道,其中的上京、中京二道是契丹等游牧族区,实行部族统治,另三京道行州、县二级地方制;金代在长城以南行中原路、府(州)、县三级制,长城以北实行女真旧制:路———猛安———谋克———村寨。

元朝在全国设了10个省,北京周围地区作为中央特区。行省的确立是中国行政区划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行省以下为路、州(府)、县,行省与路之间设宣慰司作为省派出机构。在边远省区招安少数民族首领,设招讨、安抚诸司,影响了明代土司制度的形成。

明代时取消了宣慰司,而在省的派出机构,将元代的某些大州升为府,散州变为直隶州,与府平级,故州其实已成为低于或属于府的特殊行政区。在南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土司制度。在市镇、关隘或距县城较远处设巡检司,在乡村行里甲制。

清军入关前实行八旗体制:每旗下设五甲喇,每甲喇下辖五牛录。入关后行省、道、府、县四级地方行政区划。其中顺天府(北京)与奉天府(沈阳)为特殊行政区,相当于省;道制沿袭明代,以地域划分叫“守道”,为省、府之间的一级行政区。厅属知府管辖,相当于县,少

数属直隶厅,与府相当。在少数民族地区,蒙古族行盟旗制度,盟仅是旗的监察机构;新疆地区行伯克制度,大小城池即大小伯克,由朝廷派大臣统辖,设总理回务扎萨克郡王一人统辖伯克;东北行军事统治;西藏行政教合一;南方少数民族区行土司制度。晚清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控制,1884年设新疆省,1885年在台湾建立行省。清末还进行了精简机构的地方行政体制改革。

中国封建社会时期地方行政区划的演变实际是围绕中央集权与地方割据这一矛盾展开的,且主要发生在连接中央与地方的中介组织这一层级,如汉之州、隋唐之道、宋之路、元明清之行省。(见表一)其发展趋向是中央对地方集权的逐步深化。而地方政务管理的基本层级及其基层组织从未对中央构成威胁,相反,权力过分集中于中央倒是束缚了地方积极性的发挥,使地方政权失去了活力。表一 我国封建社会时期的主要行政区划体制历史时期地方行政区划秦郡———县

汉州—郡—县、侯国、邑、道

隋唐州、郡、府———县宋路—州、府、军、监—县元行省—路—州、府—县

明行省—府(总管府、散府)、直隶州—县、属州

省—“守道”—府、直隶州—县、属州

(三)近代民主革命时期

清王朝瓦解后,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但地方行政机构很不一致。首都设南京府,其他各地分省军政府、军政府分府与县三级。袁世凯上台后,正式确定省、道、县三级地方行政管理体制,在行省之外的京师和边疆地区设特别行政区。在反袁称帝时,地方行政体制变为省、县两级。

1928年国民党训政后,将直隶省改为河北省、北京市改为北平市、奉天省改为辽宁省、并将热河、察哈尔、绥远、西康、青海等特别区改为省,全国计有28个省,2个特别行政区(东三省、威海卫),2个民族地方政府(蒙古、西藏),6个特别市(南京、上海、北平、天津、青岛、西安),共38个省级行政单位。1947年,《中华民国宪法》公布施行,地方行政体制主要是省、县二级,地方自治。

在民族民主革命的十年内战时期,苏区地

?42?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01No.7~8 中国地理

★★

网络信息

长江防洪能力明显加强,防洪体系初见雏形 1999年国家对长江的防洪投入达到118亿元,去年也投入了100多亿元,大大超过了1984年到1997年间总共27亿多元的投入,加强了长江的堤防、分蓄洪区、防洪水库的建设和河道疏通工作,构建起长江防洪的预警、决策和指挥系统。长江防洪工程防御洪水的能力得到明显加强。 

方政府层级有两种类型:一是中央苏区及连成一片的其他苏区采取省、县、区、乡四级,以乡为基层,二是未与中央苏区连成一片的苏区采取省、县、区、乡、村五级建制,以村为基层。抗战爆发后,中共在抗日根据地设立边区、县、乡(村)三级政权机构。解放战争时期,在抗日边区基础上发展成大解放区,共形成西北、华北、东北、中原、华东等五大解放区,大区下辖省,省下设专署、县、区、乡。另外中共早在“二大”时就提出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民族区域自治,1947年5月1日,第一个少数民族区域自治政府———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正式成立。

综观这半个世纪的行政史,服从于民族民主革命需要是地方行政体制演变的主要原因。全国并未形成一个稳定统一的行政区划体制。

二、现行行政区划的特点与改革

新中国成立后对全国行政区划的调整主要考虑以下四条原则:一是有利于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治原则。各级行政区划都要便于人民群众参加管理国家和监督国家机关工作。二是行政区与经济区相协调的经济原则。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为了更好地组织和管理经济活动,行政区划必须充分考虑与经济区的一致性。三是社会原则。尊重各民族的历史、文化、民俗等传统,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的繁荣。四是自然、生态原则。我国国土辽阔、自然条件复杂、生态环境的地区差异大。因此,各级行政区划应有利于国土资源的开发、保护和环境的综合整治,以实现区域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982年制定的宪法第30条对我国政区作出明确规定:“(一)全国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二)省、自治区分为自治州、县、自治县、市;(三)县、自治县分为乡、民族乡和镇。直辖市和较大的市分为区、县。自治州分为县、自治县、市。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都是民族自治的地方。”因此,我国现行行政区划基本为省、县、乡三级,在有自治州的省区为省、自治州、县、乡四级。内蒙古为“自治区———地区、盟———旗、自治县、市———乡、自治乡、镇”四级。目前,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其中1997年3月,重庆市由省辖市升格为直辖市;7月1日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成立澳门特别行政区。

行政区划的首要原则是政治原则。因此,现行行政区划体制存在的问题实质是国家权力在中央和地方之间的配置问题,与现行行政组织体制有关。

目前,我国行政区划是三级制,但实际上普遍设置的是四级制,加上地区和区公所两级派出机构,有五级或六级管理层次。管县的市虽未被法律认可,但实际上是一级行政单位。因此层级过多,必然会带来机构重叠、管理低效等问题,有必要进行精简。

撤县建市和推行镇制是乡村社会走向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必由之路,对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市镇建制如一哄而上,则弊大于利。如一个县级市的升格一般需5亿元的投资,占地约330多公顷,5年时间不能稳定,在人财物三方面都不利于经济建设。故宜积极而稳步推进,同时处理好工农关系以及城乡关系。

另外,某些省区范围偏大,不利于上下沟通;省级机构庞大,易助长官僚主义作风。

因此,我国现行行政区划改革的任务是:一要减少行政层级、精简机构;二是科学规划、统筹布局、积极而稳步地发展市镇建制;三要调整部分省区幅度、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三、行政区划的几个教育问题

(一)政区知识是学生必备的基本知识。中国政区是学习中国经济地理的基础。在中国区域地理中,政区是四大分区的基本单元。行政区划兼顾社会、经济和自然地理等因素,所以政区与自然、经济区划又有适当结合的可能,如东北地区、青藏地区。所以学习区域地理,政区知识应予以重视。

(二)政区教学应体现出地理教学的特色

①运用地图,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概念以及地理事物的相对位置关系,是地理教学“图”的特色。②教学中结合乡土地理内容,启发学生讨论市镇建制的利与弊,以培养学生关注生活、联系实际的学风,体现出地理教学“土”的特色。③行政区划内容常新,尤其是近年来特别行政区的设立、直辖市的增设、市镇建制等热点内容,体现了地理教学“新”的特色。④组织学生进行拼图游戏、填图竞赛等活动,让学生在参与、愉快的气氛中学习知识,并营造出生动活泼的地理教学特色。

(三)政区教学担负着重要国策的教育任务

我国实行的三级行政区划体制是国体、政体教育的素材;结合自治区、进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教育;结合特别行政区,进行“一国两制”教育;结合乡土地理市镇建制内容,进行国家对城市发展方针政策的教育。]

?

5

2

?

 中国地理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01No.7~8 

网络信息★★ 珠穆朗玛峰旅游持续升温 近年来,前往珠峰自然保护区的国内外登山者和旅游者人数逐年上升,据统计,去年已达到1.4万人。珠峰所在的西藏定日县,去年200多万元财政收入中,有一半来自珠峰保护区。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演变知识讲解

历史专题一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的演变 中国古代的行政区划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五个时期:萌芽时期(先秦)、郡县制时期(秦、汉)、州制时期(魏晋南北朝、隋)、道(路)制时期(唐、宋)、行省制时期(元、明、清)。 1.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机构的发展演变 (1)秦:郡县制。 (2)汉:由郡、县两级制变成了州、郡、县三级。 (3)隋:州、县两级制。 ⑷唐:道、州、县三级。 宋:道(或称路)、州(或称府)、县三级制。 ⑹元:行省之下设路、府、州、县。 ⑺明:承宣布政司(习惯仍称行省)以下设府、县。 ⑻清:省、道、府、县 2. 演变特点: (1)由虚入实;监察机构行政化;变化多发生在混乱时期;一级行政区变化较大;次级行政区变化不大。 (史实:由虚入实,监察机构行政化史实:东汉时期的刺史制度逐渐演化为州一级行政机构。发生在政权交替混乱时期的史实:唐朝的藩镇;元朝的行省制。一级行政区变化大,次级行政区变化不大史实:一级行政区秦汉为郡,元为行省;县级基本未动。) (2)原则:山川形便;犬牙相入;依经济和人口变化不断调整。元代以前与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或山川形便);元代以后受政治因素影响较大(或犬牙交错)。 (元以前:与经济区、自然区和文化区相吻合;元后:“犬牙交错”原则, 避免行政区与经济区、自然区和文化区的吻合。各自的优点:与经济区、自然区和文化区相吻合:顺应了封建社会的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有利于促进区域内部经济的交流发展和形成独立的经济体;有利于形成文化认同。“犬牙交错”原则:有利于削弱地方经济实力和文化认同感;有利于防止地方割据的出现,强化中央集权。不利于地方经济发展和抗御自然灾害;对内部交通、文化交流产生了不良影响。) (3 )深层特征:中央集权逐步加强,地方主动性与能动性越来越受到压抑。地方权力越来越集中到中央。 (4 )整体特征:二级三级制是古代地方管理制度的主体;局部而言:县是中国历史最稳定的一级政区;州的地位不断降低。 3. 对地方行政机构演变的整体评价: ⑴积极:有利于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便于征发徭役、兵役,征收赋税,管理地方治安;有利于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评述:以政治为目的为主,加强中央集权,遏制地方割据;维护了农耕经济的稳定和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思想上

中国教育发展历程及改革

中国教育发展历程及改革 摘要: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明中形成了一部深厚的教育史。我国古代以四书五经为教育内容;近代引进西方先进思想,中国的教育步入近代化轨道;当今教育愈加完善,但仍存在着许多弊端;展望中国教育前景,在社会的呼吁和教育学专家的努力下进行教育革新。高考制度亟待革新,学生学习需要民主自由,高校教育需要进一步改革。 关键字:中国教育制度发展现状弊端改革方向教育民主 一、中国教育制度的发展 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杨贤江在《新教育大纲》一书中曾指出:“教育的发生就根植于当时当地的人民实际生活的需要,它是帮助人经营社会生活的一种手段。......自有人生,便有教育。因为自有人生,便有实际生活的需要。”原始人的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是从制造工具开始的,在学习制作工具的经验和技术,传递经验中产生了原始教育。 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经济条件成熟;社会事务日渐复杂,需要专门的管理人员,政治条件具备;文字不断产生,文化积累增加,文化条件形成。在这个背景下,学校作为一种专门的教育场所产生。 西周官学制度产生,国学和乡学作为两种主要的学校形式。当时以六艺为教育内容,《礼记·王制》记载:“春秋教以礼乐,冬夏教以诗书。”当时教育管理的特点是学在官府政治上实行分封制,等级制度森严;思想上强调以礼治国。这些决定了西周统治者对教育的高度

重视和垄断,形成了“学在官府”的局面。 封建官学教育在汉代正式确立。汉代实行独尊儒术的政策,太学确立,以四书五经为教学内容。与此同时以儒家“人学”为理论基础形成中国教育思想,此后经过一代代儒学家的改造和发挥,融合其他学派的教育思想,发展成中国独特的教育学思想体系。提出以“修身为本”的主题思想,追求人格境界,即个人与家庭、国家、社会的和谐,注重教导人自觉修养人格,强调理性自觉原则。采用以学习和修养为基础的教育方法,主要包括:启发诱导,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由“教事”至“穷理”安排合理的顺序,及师生共同研讨。 封建教育制度和思想在大一统制度的影响下,形成教育的国家化、政治化和伦理化的传统特色造成了以圣人之是非为是非的权威主义的教育传统,存在着弊端,禁锢了学生的思想自由和创造性。 近代以来我国的教育发生重大转变,先是从欧美输入,后又学习苏联。洋务教育开始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中国教育开始近代化进程。“五四运动”后,在中共的领导下,教育开启新的历程,为革命培养了先进人才。在输入赫尔巴特学派的教育学后,我国教育界人士创编了自己的教育学,先后出现了蔡元培、陶行知等著名教育家,为中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做出突出贡献。蔡元培提出教育独立的思想,他在《教育独立议》中指出“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所以教育事业当完全交与教育家,保有独立的资格,毫不受各派政党或各派教会的影响”于人类文化上能进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的器具,给抱

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历史

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历史 夏朝:中国最早的学校产生于夏。庠、序、校。 商朝:最早的小学。 西周:国学、乡学 教育内容:;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以礼、乐为中心。 大艺小艺 特点:学在官府、官师合一。(唯官有书、而民无书) 因为生产力的制约,只有官府才有财力人力制作书籍。Eg:“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辩志……”是《学记》对西周考试制度的描述。 春秋:私学兴起、官学衰微。 战国:私学兴盛。稷下学宫(官家举办、私家主持) 学术自由,包容百家,待遇优厚,“不治而议论”是齐国君主给予他们的政治待遇。诞生了第一个学生行为守则《弟子职》 两汉:官私并行。教育内容是儒家经典。 选士制度:察举制和征辟制 官学有:太学、鸿都门学 太学建立的标志:为五经博士招收弟子 太学的建立标志着:以经学教育为基本内容的中国封建教育制度的正式确立。 董仲舒的三大建议以及汉武帝的对应措施:

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立五经博士 2、兴太学以养士--------开设太学 3、重视选举任贤使能-------察举制制度化 魏晋南北朝:国子学。教育内容广博、性质多元。 选士制度:九品中正制/-----等级性。“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 隋唐:六学二馆(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弘文馆、崇文馆) 重振儒术、三教并重。 选士制度:科举制(605—1905年) 隋唐以后的科举制度使得政治与教育更加紧密,对破除门阀等级制度起到积极作用,社会流动更加合理。 宋元:书院盛行。教育内容是四书五经。选士制度:科举制。 书院始于唐朝,兴盛于宋朝。特点是学术自由,自由讲学。教育教学于学术研究并重,二者相得益彰。书院盛行讲会制度,提倡百家争鸣,形成一种宽松的学术氛围。注重发展学生个性,提倡教学相长,采用师生论辩式的教学模式。人格教育与知识教育并重。 明清:教育内容是四书五经。1905年废科举兴学堂。 中国古代学校的三种性质类型: 1、官学:夏朝产生,西周开始分为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 2、私学:兴于春秋,盛于战国,从此官私并行。 3、书院:兴于唐朝,正式形成于宋,衰于明清。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22课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课标内容】 (1)知道轮船、火车、电报、照相和电影等在中国出现的史实。 (2)以《申报》、商务印书馆等为例,了解大众传媒对近代社会生活的影响。 (3)了解民国以来剪发辫、易服饰、改称呼等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 【教学目标】 一、知识能力 (1)通过分析《红楼梦》片段材料,初步培养学生阅读、分析信息的能力。 (2)讨论西方社会习俗对中国的影响,使学生逐步了解分析和判断的逻辑方法,初步形成在思考、讨论的基础上与人合作、共同得出结论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感知中国近代社会在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等领域的变化的原因,理解这些变化是适应近代社会发展的结果,对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2)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的方法以及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收集、处理信息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逐步了解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是西方工业文明对中国产生影响的结果,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2)了解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对中国社会所产生的影响,学习吸收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逐步形成面向世界的国际意识。 【重点和难点】 重点:(1)交通、通讯工具的变革;(2)大众传媒的影响 难点:西方生活习俗对我国的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方法】方法一:表格教学法 方法二:图片教学法 【课时】 1课时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方法一:表格教学法 [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反映中国社会生活的顺口溜: 交通基本靠走; 通讯基本靠吼; 传媒基本靠手; 见面就是叩头。 提问:近代中国的社会生活有没有发生改变呢?如果有,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教师展示下表,由学生阅读教材,自主探究完成: 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简表

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2[2019全国卷Ⅲ,44,15分] 材料甲午战后①,以康有为为代表的维新派主张开议院。随着维新运动的高涨,康有为认为“民智未开”,开议院为时过早。1898年①,康有为在《应诏统筹全局折》中提出:设制度局,负责“审定全规,重立典法”,“撰叙仪制官制诸规则”,甚至“酌定宪法”;制度局议定章程之后,交由法律局、税计局、学校局、农商局等12个专局来负责执行;制度局成员由皇帝擢拔,对皇帝负责;议事程序是“派王大臣为总裁,体制平等,俾易商榷,每日值内,同共讨论”,最终由皇帝裁决②。开制度局的建议得到了光绪皇帝的重视和支持,但遭到保守势力的反对,最终未能实现。 ——摘编自《戊戌变法档案史料》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康有为从主张设议院转向开制度局的原因③。(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康有为所设计的制度局的特点。(9分) 本题通过档案史料考查戊戌变法的内容,凸显时空观念①、史料实证②、历史解释③等学科核心素养。 第(1)问,依据材料中“康有为认为‘民智未开’,开议院为时过早”可得出其自身认识的转变;依据材料中“开制度局的建议得到了光绪皇帝的重视和支持”可得出争取光绪皇帝的支持;结合所学知识从保守派的态度予以完善。第(2)问,依据材料中有关制度局地位的信息可得出其是变法的核心机构;依据材料中“制度局成员由皇帝擢拔,对皇帝负责”以及“最终由皇帝裁决”可得出其注重维护皇帝权威;通过制度局的职能可得出其具有议院的性质。 (1)减少变法的阻力;争取光绪皇帝的支持;自身认识的转变。(6分) (2)变法的核心机构;注重维护皇帝权威;一定程度上具有议院的性质。(9分) 解题反思 评价改革的原则及对改革规律性的认识 1.原则 (1)要把每次改革放在它所属的特定历史环境中加以评价。首先分析当时的历史条件、历史要求,再看这些改革在多大程度上适应或者违背了这一历史要求。据此,对改革作出基本的肯定或否定的评价。 (2)一场改革的成败,不是看改革者个人的结局如何,而是看改革是否顺应历史潮流。具体从以下两个方面看:一是改革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二是改革是否被中断。改革达到了预期目标,有利于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同时不管改革者处境怎样,都能继续下去的改革才是成功的改革。 2.规律性认识 (1)改革是革除弊政、促进国家富强的重要手段。每一个国家或民族要发展进步,都必须与时俱进,敢于改革。 (2)改革必然会因损害某些人或集团的利益而遭到其反对,因而具有艰巨性和复杂性,不会一帆风顺,这就需要改革的措施必须行之有效,改革过程中要用人得当,改革家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3)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与时俱进,是改革能否成功的根本原因。 (4)分析改革成败的具体原因要看改革派与保守派双方力量对比是否有利于改革,要从改革的阻力和支持改革的力量两方面去分析。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岳麓版(2001)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2课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教案 【课标内容】 ①知道轮船、火车、电报、照相和电影等在中国出现的史实; ②以《申报》、商务印书馆等为例,了解大众传媒对近代社会生活的影响; ③了解民国以来剪发辫、易服饰、改称呼等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火车、轮船、汽车、飞机逐渐成为时尚的交通工具;近代邮政的开办,电 报和电话的使用;照相、电影、交际舞等成为娱乐新时尚;大众传媒的影响;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习俗的变化。 通过阅读、分析、讨论,培养学生阅读、分析和判断的逻辑方法,初步形 成在了解信息、讨论的基础上与人合作、共同得出结论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感知中国近代社会在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等领域的变化,了解产生这 些变化的原因,理解这些变化是适应近代社会发展的结果,对中国的近代化进 程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的方法以及通过多种途径和方 式收集、处理信息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初步了解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是西方工业文明对中国影响的结果,是历 史发展的要求。 ②树立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和面向世界的国际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交通、通讯工具、大众传媒等变革的背景、影响。 ●难点:正确认识西方生活习俗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教学过程】 一、课前引导

我们知道,中国古代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在很长一段时间领先世界水平,但是,由于闭关锁国政策的推行,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随着列强的入侵,紧闭的国门被迫打开,中外交流日益频繁,中国社会习俗也发生了变化。 二、学习新课 (一)交通、通讯和娱乐新时尚 1、显示幻灯片杜牧《过华清池》“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引导学生思考。 中国古代最快捷的交通和通讯工具是什么?请你估算一下当时用这种工具 从广州到西安最快要多久才能把荔枝或者军情送到。 学生体验后,教师指出:到了清末,这种状况有了改观,新的交通工具、通讯 工具开始出现。 2、自学课文,说说近代出现了那些新的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 3、学生讨论归纳:新的交通工具、通讯工具比传统交通、通讯工具的优势。给近代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讲解:中国古代自古以来就使用驿站和民信局作为传递信息的机构。这种 传递方式就普及程度而言都远不如西方邮政。工业革命后,交通工具的变革带 来邮运工具的革命,使得近代邮政发展更为迅速。尤其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后, 电报和电话等通讯工具的使用,为快速传递信息提供了方便。新型通讯工具能 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大大提高了信息传递的速度、容量和范围,因此,对 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幻灯片明确:新的交通、通讯工具更快捷,也更能为大众服务。它的出现,便利了各地区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与联系,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中 国近代化进程,人们的生活方式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 4、新的娱乐方式 ①设置问题,比较分析。你知道中国传统的娱乐方式有哪些?近代又出现了那些新的娱乐方式?这些变化对近代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②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随着中外交流的增多,人们的娱乐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娱乐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今天的绝大多数娱乐方式在近代中国已经出现,并逐步成为新的时尚。 (二)大众传媒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演变资料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 划演变

历史专题一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的演变 中国古代的行政区划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五个时期:萌芽时期(先秦)、郡县制时期(秦、汉)、州制时期(魏晋南北朝、隋)、道(路)制时期(唐、宋)、行省制时期(元、明、清)。 1.中国古代地方行政机构的发展演变 (1)秦:郡县制。 (2)汉:由郡、县两级制变成了州、郡、县三级。 (3)隋:州、县两级制。 ⑷唐:道、州、县三级。 宋:道(或称路)、州(或称府)、县三级制。 ⑹元:行省之下设路、府、州、县。 ⑺明:承宣布政司(习惯仍称行省)以下设府、县。 ⑻清:省、道、府、县 2.演变特点: (1)由虚入实;监察机构行政化;变化多发生在混乱时期;一级行政区变化较大;次级行政区变化不大。 (史实:由虚入实,监察机构行政化史实:东汉时期的刺史制度逐渐演化为州一级行政机构。发生在政权交替混乱时期的史实:唐朝的藩镇;元朝的行省制。一级行政区变化大,次级行政区变化不大史实:一级行政区秦汉为郡,元为行省;县级基本未动。) (2)原则:山川形便;犬牙相入;依经济和人口变化不断调整。元代以前与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或山川形便);元代以后受政治因素影响较大(或犬牙交错)。 (元以前:与经济区、自然区和文化区相吻合;元后:“犬牙交错”原则,避免行政区与经济区、自然区和文化区的吻合。各自的优点:与经济区、自然区和文化区相吻合:顺应了封建社会的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有利于促进区域内部经济的交流发展和形成独立的经济体;有利于形成文化认同。“犬牙交错”原则:有利于削弱地方经济实力和文化认同感;有利于防止地方割据的出现,强化中央集权。不利于地方经济发展和抗御自然灾害;对内部交通、文化交流产生了不良影响。) (3)深层特征:中央集权逐步加强,地方主动性与能动性越来越受到压抑。地方权力越来越集中到中央。 (4)整体特征:二级三级制是古代地方管理制度的主体;局部而言:县是中国历史最稳定的一级政区;州的地位不断降低。 3.对地方行政机构演变的整体评价: ⑴积极:有利于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便于征发徭役、兵役,征收赋税,管理地方治安;有利于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评述:以政

中国近代教育

洋务运动时期 1,教会学校:近代中国第一所教会学校是1839年在澳门创办的马礼逊学堂 2,早期教会学校的特点:第一,在课程上传播圣经的同时也传授儒学,自然科学也是重要教育内容;第二,规模较小,文化教育起点低;第三,缺乏科学性、系统性、第四,引入了较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对中国传统教育产生了强大的冲击 3,洋务学堂的类型:方言学堂(外国语学堂);军事学堂;技术学堂【1862年在北京设立 4,福建船政学堂(1866年左宗棠建立)。学堂分前后两堂,前堂学习法文,训练造船技术; 后堂学习英文,又称“英国学堂”,训练驾驶技术。课程除外文及专业技术科外,还讲授儒经并兼习策论。福建船政学堂为中国近代培养了一大批军事人才,加强了中国的海军力量 5,洋务派派遣留学:幼童留美以及派遣留欧(容闳是发起者);洋务派派遣留学生是中国第一次官费留学,开中国近代留学之风,有一定贡献:一是培养了一批中体系统的洋务人才;而是留学生一经接触西方文明,学到了一些近代自然科学和生产技术知识,并把这些知识介绍到了中国;三是传播了西方社会的政治学说和哲学思想,促进了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

维新变法时期 维新学堂:万木草堂(康有为创办于广州,变法派第一所学校,并撰有《长兴学记》为学规)、时务学堂(谭嗣同等创办于长沙,中西学并重,分经史子和西学几类,功课分作普通课和专门课两大类。学完普通课后,再根据每人的志愿和特长,分别学习各种专门性的课程,以充实专门知识 维新运动中的教育改革和维新运动家的教育思想(见下页) 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 颁布学制、废科举(1905年废除;废科举标志着封建教育在形式上的结束,推动了新教育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各地纷纷开始兴学;标志着天下士子所以来入仕的途径不复存在,使中国知识分子的出路发生巨大变化;去掉了知识分子思想上的紧箍咒,为新思潮传播奠定基础)和建立行政体制(1905年清政府效仿日本建立学部,作为中央教育行政机构。1966年,在地方设劝学所,管辖当地学务;至此,从中央到基层的教育行政体制遂告建立)制定教育宗旨(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留学教育(庚款兴学与留美教育;留日教育) 中国近代学制的比较(见下页) 民国初年的教育改革 1,制定教育方针: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教育部颁布了新的教育方针,“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基本体现了蔡元培五育并举的教育观点。 2,颁布课程标准: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颁布《普通教育暂行课程之标准》,规定了中小学课程总的科目,还具体规定了各级学校各学年的科目及相应教学时数,颁行了各级学校的暂行课程表。 教会教育的扩张与收回教育权运动 1,教会教育的扩张:自20世纪初开始,教会教育不仅进入了较快发展时期,而且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第一产生了一批教士教育家;第二教会学校数量和学生数都有增加;第三学校层次的提高。 收回教育权运动:特指20世纪20年代的反对欧美传教士在中国所办教会教育的运动

中国教育史

中国教育史 关于本课程的几点说明 1、本课程的性质与设置目的 中国教育史,是教育学的重要分支学科,它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研究中国自古至今教育制度和教育思想发生、发展、演变的过程,总结不同历史阶段教育的经验、教训及其特点,作出科学的评价,探求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的一门科学。作为中国的教育工作者,只有学习和总结我国的教育历史,了解中国教育的昨天和前天,才能更深刻地认识中国教育的今天。 学习中国教育史,了解教育制度和教育思想的源流,将有助于树立唯物辩证的教育发展观,扩大教育知识眼界,激励献身教育事业的精神。批判教育历史上封建专制落后黑暗的一面,发扬民

主科学进步光辉的一面,也将增强中华中族的自尊心,鼓舞人们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创建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科学的自信心。 2、学习本课程的具体目的和要求 (1)了解和掌握中国教育发生、发展和演变的过程,明确不同阶段教育制度和教育思想的表现及特点。 (2)明确掌握有代表性的教育家及其教育著作、他们的主要观点及其在教育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3)学习历史上杰出教育家热爱教育、重视教育的优良传统和忠诚教育、教书育人的精神。 (4)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和研究教育科学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并通过该门课程的考试,取得规定的学分。 导论:关于中国教育史 “中国教育史”是什么?这个问题

看似简单,实则并不简单。要回答“中国教育史”是什么,须先从“历史是什么”说起。 在西方, “历史”一词源于希腊文,最初的含义是询问调查,后引申为“作为询问结果而获取的知识”。中国古代无“历史”一词,汉语“历史”这个名词出现在中国近代。中国古代称历史为“史”,甲骨文、金文中的“史”,原意指史官。许慎《说文解字》云:“史,记事者也。”清人吴大徵说:“史,记事者也,象手执简形。”以后引申为对社会发展过程的记述,如《十七史》、《二十四史》……等等。耐人寻味的是,中西文字中“历史”一词在源头上含义相同,即都指记事者及其记事活动与结果。这一本义也深刻地影响了后世人们对“历史”一词的理解。 由于历史与史官的联系,因此人们

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

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 一、中国近代社会习俗变迁的原因及特点 1.原因 (1)变迁之根源——社会的变异性:鸦片战争以后,西方文明进入中国与中国传统文化呈现冲突与融合之势、新旧事物的摒弃与吸收之势。 (2)变迁之趋向——政治的导向性:一方面政治导向和政府政策直接引导社会习俗的变迁,另一方面在政府的有力推动下,以风俗改良为宗旨的社会团体应时而出,它们的宣传与政府的政策遥相呼应,促进社会习俗的变迁。 (3)变迁之催化——商业发展的趋利性:鸦片战争以后, “重商”政策开始推行,世人重商一度成为引领潮流的时尚,出现唯利是图、讲排场、比豪华、及时行乐和攀比等现象。 (4)变迁之前奏——思想的革新性:西方文明中新的文化价值观成为中国近代社会习俗嬗变的至关重要的思想基础;在资产阶级的这些自由、平等、博爱思想的浸润下,一种崭新的社会风俗开始出现。 (5)变迁之诱发——传教士的引导性:教会和教堂不仅成为传教士宣传宗教的圣地,也成为他们传播近代科学文化知识的殿堂。他们往往通过出版书刊、开办学堂、育婴堂、孤儿院、救济院和鸦片吸食者收容所等机构,来引导人们反对迷信、宣传科学,并对各种陋习加以批评,鼓励人们劝诫鸦片、提倡天足,并反对纳妾。除此之外,洋货输入、传教灌输、租界展示、出洋考察以及民众的接受和传播,都在不同程度、不同层次中推动着近代民俗的变迁。 2.特点 (1)地域差异大:由于受到列强侵略的影响,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最早出现于各通商口岸和沿海城市,并逐渐向内地渗透;最早开始于革命党人和社会的开明上层人物,并逐渐向一般的平民百姓转移。表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

(2)过程缓慢:由西方引进。具有较强的殖民色彩,中西方社会习俗经历了由冲突到相互融合的过程,近代时期中西方文化,新旧文化并存、相互影响和渗透。 (3)水平不尽相同:断发易服运动较为迅速和彻底,不缠足运动起步早,但进展缓慢,沿海地区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较快,但广大农村仍处于封闭、落后的状态,传统的风俗习惯坚如磐石。 (4)动力多种多样:每一次社会习俗的变化都与当时社会运动的影响息息相关,部分上层人物的倡导也起到了一定的社会示范作用,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及西方生产、生活方式的变迁和向中国的渗透是主要的外部因素。 二、近代民俗变迁的符号象征意义 就近代民俗象征符号而言,多样性与融合性、近代性与古代传承性、世界共同性与民族性,构成了转型时期民俗象征符号体系的时代特征。 1.近代民俗象征符号的多样性、融合性特征体现了近代社会转型时期的开放性和多元性。多样性指的是民俗象征符号样式的多样性,不仅有中国传统民俗的象征符号,而且又有西方民俗的象征符号;融合性则指近代民俗象征符号中的中西融合、传统与近代共生的特征。这典型地反映了近代社会转型期的多元性、开放性和包容性等特点。 2.近代民俗象征符号的近代性、世界共同性特征体现着近代转型期的社会进步。这种进步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社会由封闭走向开放。二是西方近代工业文明逐渐在中国生根发芽。三是近代市民社会崛起,近代市民群落大规模出现。 3.近代民俗象征符号的民族性特征,体现了近代社会转型期民族文化传统的顽强延续性。民族性特征,指的是民俗象征符号的内容、式样都是中华民族所固有的、从先辈那里传承的那部分内容。中国传统文化适应了近代世界环境,而且其核心内容并没有因为适应而被丢掉,反而形成了中国文化的“世界化”、世界文化的“中国化”。

我国教育目的的历史演变

---------------------------------------------------------------最新资料推荐------------------------------------------------------ 我国教育目的的历史演变 我国教育目的的历史演变我国教育目的的历史演变及其发展规律提要从教育史的发展角度看,我国的教育目的经历了一个十分复杂的演变过程,具有三个鲜明的特点: 强调德育; 突出反映了社会本位论思想; 自然科学教育未被重视。 我们应充分把握教育目的的演变规律,认真贯彻教育方针,实现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 关键词中国教育发展史教育目的教育规律教育方针教育目的是贯穿教育的一条主线,无论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还是社会教育,都要围绕这一条主线进行,只要偏离这一条主线,将给教育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也必将影响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因此,了解教育目的的发展演变,认识其发展的规律性,对于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教育目的的历史演变关于教育目的的论述,是我国教育论著中比较丰富、比较深刻的一个部分。 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中国教育思想之渊源,在他的论著中,就非常明确地论述过他的教育目的思想,他认为:教育就是要通过个人的修养,培养修己以安人,修己以治人的士成君子,即封建社会的统治人才,除此以外,教育无其它目的,所以,当他的学生樊迟请教他如何种庄稼,如何种菜时,他 1/ 15

很生气,甚至骂樊迟是小人,显然,樊迟请教的内容与他的教育目的的思想是相违背的。 孟子提出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妻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这一教育目的思想的提出,也反映出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统治者,但作为统治阶级的一员来说,道德和政治修养是很重要的。 《大学》总结了春秋战国以来的儒家思想,把教育的目的概括为: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就是要求修己,通过修己来明人伦,最终达到个人在道德和政治修养上的至善至美,这也是培养统治者的标准。 宋代理学家朱熹发扬光大了孔孟思想,他在为白鹿洞书院拟定的教规中,将封建社会的教育目的条理化,系统化为明五教,这五教是: 父子有序,君巨有义,夫妻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在朱熹的教育目的的思想中,已经反映了封建社会最基本的道德教育准则三纲五常思想,这一教育目的的论述,是中国古代教育宗旨的最完整的概括和体现,朱熹被奉为圣贤,他的思想在明、清时代占有不可替代的位置,是封建社会统治阶级进行统治的思想依据,甚至科举考试都不得有违朱熹的四书集说,朱熹对教育的目的的论述,为中国古代教育目的的思想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虽然一些非儒家正统思想的其它学派和教育家对教育目的提出

中国行政区划的演变_特点与教育

通,面积小,海水浅,其水文特征受周围大陆影响,如渤海、波罗的海。 领海,内海完全处于所有国的主权下,非经该国允许他国船舶不得进入。其上空是领空的一部分,受该国主权管辖。外国飞机和其他航空器非经许可不得在其领空飞行,外国飞机特别是军用飞机,侵入一国领空是对该国主权的侵犯。 美机肇事后,未经中方许可闯入中国领空并降落中方机场,是极其严重的对中国主权和领空的侵犯。 51专属经济区 是领海以外并邻接领海,具有特定法律制定的区域,其宽度自领海基线量起不超过200海里。在这种法律制度下,沿海国家享有对该海域的自然资源勘探、开发、养护的主权,并享有在海域进行海洋科学研究、海洋环境保护、人工岛屿与其他设施的建设和使用的管辖权。其他国家则享有在海域航行、飞越、铺设海底电缆和管道的自由。 至1996年全世界有80个国家宣布了200海里专属经济区,中国沿海也申请有专属经济区。美军用侦察机撞毁我军用飞机在中国沿海专属经济区上空。虽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所有国家在一国的专属经济区享有飞越自由,但该公约同时规定,在行使此自由时,应顾及和尊重沿海国的权利。美军侦察机的侦察行为明显违反该规定,早已超越了“飞越自由”的范畴。因此,美军无论是闯入我领空的事实还是在我专属经济区上空的非法行为,都是对中国主权的严重侵犯,更不要说在此范围内撞毁我军用飞机的嚣张霸道行径了。] 中国行政区划的演变、特点 与教育 □张言顺(江苏省溧水县中学 211200) 一、中国行政区划的演变 (一)奴隶社会时期 夏朝时,国家表现为囊括诸侯与方国的一种国家联盟,诸侯与方国中是一些城邦及其附属的村落组成的小国,是拥有相当大独立性的政治实体。 商朝时,商王直接统治区域称内服,即王畿所在地,诸侯统治区域叫外服。外服诸侯与商王是一种君臣关系,因此该地方行政是一种二元统治体制,其中势力强大的外服诸侯称“方伯”。 西周时实行分封制度,是一种天子向诸侯、诸侯向卿大夫“授民授疆土”以建立邦国的政治制度,并有宗法制、礼乐制等相配套。地方基层行政区划则实行乡遂制:在国都内及其近郊划分若干乡,乡下设五州一乡、五党一州、五族一党、四闾一族、五比一闾、五家一比;在边远农村地区实行遂制,遂下设五县一遂、五鄙一县、五赞阝一鄙、四里一赞阝、五邻一里、五家一邻。通过乡遂制,形成层层控制的网络系统。其影响直至春秋前期的地方行政体制———国鄙制,即在都城(国)实行乡制、在鄙野(鄙)按遂制组织。 以上奴隶社会时期,出现了中央管理地方的最初原则———分封制。封疆之内,由于各诸侯、邦国相对独立,政区间的层级关系并不明晰,各政区之间缺乏明确的分界线,因此是不完善的,为我国行政区划体制的初创时期。而西周时地方基层行政体制即乡遂制则具有积极的历史意义,成为后世基层组织的蓝本。 (二)封建社会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转型期,诸侯争霸,各国相继形成本国的君主专制集权制,郡县制逐渐形成。县出现于秦、晋、楚等国,由君主直属;郡出现于春秋晚期的晋国,主要设在边地,地位比县要低。战国时期,各国交往频繁,边境之地“郡”的地位陡然上升,并在郡下设县,县下设乡、里,里下按什伍组编居民。 郡县制与中央集权制相适应,深刻影响了秦朝一统时期。秦郡共36个,西汉中期郡数目超过100个,于是汉武帝设立了监督郡守相的州刺史,并将全国分为13个部州。从东汉末年起,州由监察区变为行政区,地方行政区划从而演变为州、郡、县三级。州的设立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了中央集权要求、成为地方割据 ? 3 2 ?  中国地理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01No.7~8  网络信息★★ 石嘴山市确定“十五”环保目标 今后石嘴山市将以治理大气污染为着力点,提高污染治理整体水平,重点解决工业结构性污染等突出问题。在全市实施“蓝天”、 “清水”、 “绿色”三大环境保护工程,共98个子项目。力争用5年时间使城市环境质量和自然生态环境面貌有明显改善,用10年时间建成全国环保模范城市。

8.21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解析版)

第21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考纲要求】 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原因、表现及影响。 2.交通、通讯工具变迁的原因、表现及影响。 3.大众传媒发展的表现及影响。 考点一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基础落实】 一近代社会生活 1.原因 (1)外因:西方文化渗透和西方民主思潮的影响。 (2)内因:政治运动影响与国民政府的推动。 2.表现 (1)衣:鸦片战争以后,“洋布”“洋装”进入中国城市百姓生活;辛亥革命后,中山装受到新派人士的欢迎。 (2)食:鸦片战争后,西餐馆出现,吃西餐成为有钱人的一种时尚。 (3)住:中国官员和商人开始建起欧式洋房或中西合璧豪宅。 (4)社会习俗 1.改革开放前(20世纪50~70年代) (1)物质生活:国家对一些生活必需品凭票证供应,总体生活水平低。 (2)社会风尚:勤俭节约、无私奉献是社会风尚主流。 2.改革开放后 【考点深化】

1.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的特点 (1)地域:受列强侵略的影响,出现由通商口岸城市、沿海城市,逐渐向内地渗透的趋势,表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 (2)过程:经历了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学习、由冲突到相互融合的过程。中西合璧、土洋并存是其典型特征。 (3)水平:通商口岸、大城市变化较快较大,广大农村仍处于封闭、落后的状态,传统的风俗习惯坚如磐石。 (4)动力:社会运动的影响,上层人物的倡导、示范,工商业经济发展,西方文明的传入等。 (5)趋势:平等、民主、文明是其发展的主要趋势。 2.影响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的因素 (1)欧风美雨的潜移默化。西方殖民者的入侵,把西方的生活方式移植到了中国。通商口岸就是晚清社会近代化最早的发生地和近代文明的窗口,近代文明经通商口岸逐渐向中国内地辐射。这种影响是西方国家的侵略给中国带来的积极影响,是客观的,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 (2)中国近现代经济的发展。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新中国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飞速发展,为社会生活与习俗的变化奠定了经济基础。 (3)近现代革命思潮的兴起与思想解放运动。近代中国先进人士的倡导,如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都号召“断发易服”,新文化运动倡导民主与科学,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思想解放等,都不同程度地促进了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 (4)历届政府的重视、提倡促使社会生活发生重大变化。如民国政府颁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重视民生,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将实现全面小康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 【典例剖析】 典例1.下图是摄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的老照片,从中我们可以得出,当时中国服饰的典型特征是( ) A.坚持传统 B.崇洋媚外 C.中西合璧 D.洋为中用 【答案】C 【解析】男子有穿西装打领带的,有穿长袍马褂的,女子有的穿旗袍,有的穿裙子,说明近代服饰的特点是中西合璧,故C项正确。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十三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一、选择题: 1、新中国成立后,导致中国几千年来中国家庭生活重大变革的措施是: A、取缔卖淫嫖娼 B、查赌禁毒 C、取缔反动会道门 D、颁布《婚姻法》 2、中国社会“自油松片以至电灯,自独轮车以至飞机,自镖枪以至机关炮……都摩肩挨背的存在”反映了近代中国: A、近代化水平差别大 B、注重环保 C、注重保存传统文化 D、注意保护文物 3、中国航空事业开始的标志是: A、莱特兄弟发明飞机 B、冯如制成第一架飞机 C、科学院建立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4、中国铁路营运总里程跃居亚洲第一是在: A、20世纪初 B、20世纪五六十年代 C、20世纪七八十年代 D、“九五”期末 5、中国交通运输方式开始发生质的变革是指: A、运输货物开始商品化 B、运输动力发生变化 C、出现了专门运输的商人 D、南北方运输工具趋于相同 6、中国大地上最早的电话公司出现在: A、上海 B、南京 C、北京 D、广州 7、人类由信息封闭时代进入大众传播时代的标志是: A、语言的产生 B、新航路的开辟 C、报刊的诞生 D、互联网的开通 8、国庆、元旦等新节日的增添是在: A、新中国成立后 B、鸦片战争后 C、辛亥革命后 D、五四运动后 9、中国人民已基本上解决了过去几千年没有解决的温饱问题是在20世纪:70年代 B、80年代 C、90年代 D、60年代 10、建国后,随着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开始,国家实行统购统销的粮食政策,下列对其原因和作用描述不正确的是: A、城镇人口猛增,商品粮销售大幅度增加 B、一些投机商哄抬物价,粮食的购销矛盾尖锐

C、稳定了物价,保障人民基本物质生活的需要 D、解决了中国人尤其是农民的温饱问题 11、中国铁路诞生的标志是: A、19世纪70年代外国商人私自修筑的凇沪铁路 B、19世纪80年代初清政府修筑从唐山到胥各庄的铁路 C、詹天佑主持修筑的京张铁路 D、沪宁铁路 12、通讯工具的变迁和电讯事业的发展: 使信息的传递快捷简便②深刻地改变了人民的思想观念③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 D、①③ 13、交通工具的变化和交通事业的发展: ①推动了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②促进了信息的传播③开阔了人们的视野④加快了生活节奏,对人民的社会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14、下列关于近代中国通讯事业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午战争前,中国已经基本形成了四通八达的电讯网络 B、20世纪初,上海装置了无线电台,并设无线电报局 C、当时的有线电报和无线电报都是为了军事目的 D、中国第一家电话公司出现于19世纪80年代 15、1920年,一个乡下人到广州游玩,他不可能: A、看到有人穿中山装上班 B、随身带有粮票、油票 C、在西餐厅就餐庆祝国庆节 D、听到有人称呼他为“同志” 二、非选择题: 1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光绪六年岁末,刘铭传力请修筑铁路,李鸿章立足中外,比较支持刘铭传的倡议,其词曰:“处今日各国皆有铁路之时,而中国独无,譬犹居中古以后而摒弃舟车,其动辄后于人也必矣。”但更多的人却不但责骂刘铭传与李鸿章“直欲破坏列祖列宗之成法以乱天下”,而且宣言“铁路行之外夷则可,行之中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历史传统与基础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历史传统与基础 导语 中国教育有悠久的历史,丰富的遗产。中国教育既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古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不断创造、积累和传递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渠道。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教育是中华民族悠久教育历史的延续,优秀教育遗产的继承,又是对悠久的教育历史的更新和改造,对传统教育遗产的批判和清理。批判继承,推陈出新.是人类文化教育发展的根本规律,也是马克思主义对待历史文化教育遗产的根本指导原则和方针。毫无疑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教育是中华民族悠久的教育发展史的一次质的飞跃,然而质的飞跃,又不可避免地是在已有的基础上起步和前进的。因此,为了研究和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教育.就有必要认识一下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的原有基础。毛泽东曾经说过:“从很早的古代起,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劳动、生息、繁殖在这块广大的土地之上”,“中国是世界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中国已有了将近四千年的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中华民族的发展(这里说的主要地是汉族的发展),和世界上别的许多民族同本文有聪明益点博客:https://www.360docs.net/doc/264477217.html,/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样,曾经经过了若干万年的无阶级的原始公社的生活。而从原始公社崩溃,社会生活转入阶级生活那个时代开始,经过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直到现在,已有了大约四千年之久。 第一章 古代传晚教育的形成和发展中国教育从本质上说.具有多层面的文化内涵。然我们无法把传统教育与新中国的教育相提并论,然而,从深层的意义上说,当今教育的价值取向,包括学校教育的目标追求和全社会成员对教育的认识仍然显示出中国传统教育的特点.比如“学而优则仕”的观念.以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为主体的办学体制,以考试为主的人才衡量方式,以及诸如“独善其身”、“慎独”、“沽身自好”等修养方式.在当今中国教育界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因为.任何一个国家的教育无论进行了多么深刻的变革,或者受到其他文化的冲击有多大,都不可能彻底抛弃自己本民族的教育传统,所谓教育的民族性便体现于此。因此.中国的教育.首先是中华民族的教育.进而新中国的教育,既是旧中国传统教育的延续和发展,又是对传统教育的改造与更新.可以说,几千年的教育传统,是中国教育走向近代化的最深厚的文化基因.从总体上说,中国的本文有聪明益点博客:https://www.360docs.net/doc/264477217.html,/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中国近代社会的变迁

22课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课标内容] (1)知道轮船、火车、电报、照相和电影等在中国出现的史实。 (2)以《申报》、商务印书馆等为例,了解大众传媒对近代社会生活的影响。 (3)了解民国以来剪发辫、易服饰、改称呼等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 [教学目标] 一、知识能力 讨论西方社会习俗对中国的影响,使学生逐步了解分析和判断的逻辑方法,初步形成在思考、讨论的基础上与人合作、共同得出结论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感知中国近代社会在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等领域的变化的原因,理解这些变化是适应近代社会发展的结果,对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2)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的方法以及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收集、处理信息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逐步了解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是西方工业文明对中国产生影响的结果,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2)了解近代社会生活变迁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学习吸收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逐步形成面向世界的国际意识。 [重点和难点] 重点:(1)交通、通讯工具的变革;(2)大众传媒的影响 难点:西方生活习俗对我国的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寒假就快到了,寒假你们在家都做些什么呢? 生:。。。。。。 师:寒假时间短玩的不尽兴,那么暑假大家又是怎么过的呢? 生:。。。。。。 师:老师也想去上海旅游一下,大家能为老师提供一下出游的方式吗? 生:火车、汽车、飞机、轮船。。。。。。(幻灯片展示) 师:老师生活在21世纪的中国出行可以坐汽车、飞机、火车是非常方便、迅捷的,那么大家知道中国古代人们是如何出行的吗?能说出一些有关的诗句吗?(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杜牧/题柱虽乘驷马车,乘车谁买《长门赋》?马致远/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李清照/岸头危径窄,轿子莫人扶。杨万里) 生:马、马车、小船、轿子。。。。。。(幻灯片展示) 师:大家知道的还真不少呢?那大家知道我们现在做的火车、轮船、汽车和飞机是什么时候,在哪发明,又是什么时候传入中国的呢? (幻灯片展示) 火车:1814 英国史蒂芬孙19世纪晚期(李鸿章上海轮船招商局洋务运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