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节气PPT课件
合集下载
二十四节气ppt

秋分是表征季节变化的节气。秋分这天,阳光几乎直射赤道,昼夜几乎 等长。
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巴山夜雨涨秋池”的名句,生动形象地描绘出秋 分多夜雨的气候特色。
古代把露作为天气转凉变冷的表征。
仲秋白露节气“露凝而白”,至季秋寒露时已是“露气寒冷,将凝结” 为霜了。
此时我国有些地区会出现霜冻,北方已呈深秋景象,白云红叶,偶见早 霜,南方也秋意渐浓,蝉噤荷残。
我国阴历有“九九”的说法,用来计算时令。计算的方法是从冬天的 冬至日算起,第一个九天叫“一九”。第二个九天叫“二九”,依此 类推,一直到“九九”。即第九个九天,这时冬天已过完,春天来到 了。
我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春季的开始。还曾一度被认为是新的 一年的开始
时至立春,人们明显地感觉到白昼长了,太阳暖了。
小雪表示降雪的起始时间和程度。雪是寒冷天气的产物。 小雪和雨水、谷雨等节气一样,都是直接反映降水的节气。
“大雪”表明这时降雪开始大起来了。
大地白雪皑垲,绿树披银饰玉。“瑞雪兆丰年”,是中国广为流传的农 谚。在北方,一层厚厚而疏松的积雪,象给小麦盖御寒的棉被。雪中所 含的氮化合物比雨水多4倍,积雪慢慢融化后渗入土中,能增加土壤中 的氮素,易被农作物吸收利用。
这时,气温回升较快,长江流域大 部地区已渐有春雷
日照时数也有比较明显的增加
春分是反映四季变化的节气之一。中国古代习惯以立春、立夏、立秋、立 冬表示四季的开始
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则处于各季的中间。春分这天,太阳光直射赤道 ,地球各地的昼夜时间相等
春分后,中国大部分地区越冬作物进入春季生长阶段。
明是表征物候的节气,含有天气晴朗、草木繁茂的 意思。
绿树浓荫,时至小暑。 暑,表示炎热的意思,小暑为小 小暑养生热,还不十分热。 意指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全国大部分地区基本符合
24节气ppt课件

二十四节气的民俗活动
1 2 3
春社和秋社
春社和秋社是古代农民祭祀土地神的节日,也是 农民们欢庆丰收和祈求来年丰收的时刻。
龙抬头和寒食节
龙抬头是农历二月初二,是祭祀龙神的节日;寒 食节则是冬至后的105或106天,是古代民间禁 火和祭祖的节日。
中秋节和重阳节
中秋节是农历八月十五,是家庭团聚和赏月的节 日;重阳节则是九月初九,是登高望远和祭祖的 节日。
确定。
以春分和秋分为界,将一年分为 四个季节,每个季节有六个节气
,每个节气约间隔半个月。
每个节气的命名都蕴含着其对应 的自然现象或特点,如春分表示 春季的中点,夏至表示夏季的极
点。
02
二十四节气详解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立春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的第一个节气, 标志着春天的到来,此时万物复苏 ,开始进入一个新的生长周期。
谷雨
谷雨是雨水较多的节气,有利于谷 物和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立夏
立夏是夏季的开始,气温逐 渐升高,人们开始穿上夏装
,进行各种夏季活动。
芒种
芒种表示有芒作物已经成熟,需要尽快收 割,同时也要进行插秧等农事活动。
夏至
夏至是夏季的中间阶段,也是一年中白天 最长的一天,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冬至
冬至是冬季的中间阶段,也是一年中夜晚最长的一天, 此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小寒
小寒是冬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此时气温继续降低,天气 变得更加寒冷。
大寒
大寒是冬季最冷的节气,也是一年中最冷的时期之一, 人们需要进行各种防寒保暖措施。
03
二十四节气与农业
二十四节气对农业的影响
二十传统节气立夏介绍课件PPT模板(图文)

感谢大家的聆听!
本模板有完整的逻辑框架,内容详实,稍作修改可直接使用
授课人:XXX
时间:201X年X月
22
立夏
--陆游
赤帜插城扉,东君整驾归。 泥新巢燕闹,花尽蜜蜂稀。 槐柳阴初密,帘栊暑尚微。 日斜汤沐罢,熟练试单衣。
立夏的诗词
日忆京师诸弟
--韦应物
改序念芳辰,烦襟倦日永。 夏木已成阴,公门昼恒静。 长风始飘阁,叠云才吐岭。 坐想离居人,还当惜徂景。
立夏的诗词
立夏
--左河水
南国似暑北国春,绿秀江淮万木荫。 时病时虫人撒药,忽寒忽热药搪人。
夏 是
烹冷人春大经大
食 嫩 蚕 豆 的 习 俗 。
饮 来 消 暑 。 立 夏
远 去 , 名 为 饯 春 。
的 伤 感 , 故 备 酒
好 的 春 光 明 媚 过
直 立 长 大 了 。 江
的 意 思 , 是 指 春
迎 夏 仪 式
尝新活动
如苏州有“立夏见三新”之谚,三新为樱桃、青梅、麦子, 用以祭祖。在常熟,尝新的食物更为丰盛,有“九荤十三 素”之说,九荤为鲫、咸蛋、螺鰤、熄(即放在微火上煨 熟;一种烹调方法,用多种香料加工而成为熄鸡)鸡、腌 鲜、卤虾、樱桃肉;十三素包括樱桃、梅子、麦蚕(新麦 揉成细条煮熟)、笋、蚕豆、矛针、豌豆、黄瓜、莴笋、 草头、萝卜、玫瑰、松花。在南通,则吃煮鸡、鸭蛋。。
立夏的三候
立夏的三候
二候蚯蚓出 蚯蚓阴物,感阳气而
出
立夏的三候
立夏的三候
三候王瓜生 王瓜色赤,阳之盛也
立夏的三候
03 立夏的习俗
立夏的习俗
“ ”“”“”
日 , 江
立 夏 日
食 为 欢
去 了 ,
二十四节气完整介绍PPT

树 树 秋 声 山 山 寒 色
秋 季
八 月 八 日 十 一 月 八 日 ~
祭兽
菊
霜降
树 树 秋 声 山 山 寒 色
立秋
八 月 八 日 十 一 月 八 日 ~
敬 社 神
寒露
秋 季
处 暑
丹桂
秋 分
鬼门
白露
玄 程 鸟 酒 归
祭兽
菊
霜降
树 树 秋 声 山 山 寒 色
立秋
八 月 八 日 十 一 月 八 日 ~
的 概 念 。 随 后 根 据 月 初 、 月 中 的 日 月 运 行 位
春 秋 战 国 时 期 , 人 们 就 有 了 日 南 至 、 日 北 至
二 十 四 节 气
春 日 迟 迟 卉 木 萋 萋
春 季
二 月 三 日 五 月 六 日
~
清 明
青团
谷雨
雨前茶
立 春
句 芒 神
五辛盘
竖蛋
春 分
春 日 迟 迟 卉 木 萋 萋
萤
夏 至
小 满
芒种
煮梅
麦秋
安苗
蚓 出 ︔ 三 候 王 瓜 生 ︒ ”
雨 分 为 三 候 ︓ “ 一 候 蝼 蝈 鸣 ︔ 二 候 蚯
物 至 此 时 皆 假 大 也 ︒ ” 我 国 古 代 将 谷
“ 四 月 节 ︐ 立 ︐ 建 始 也 ︔ 夏 ︐ 假 也 ︐
立 夏
小满
“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 我国古代将小满分为三候: “第一候苦菜秀, 第二候靡草死, 第三候小暑至。”
春 季
二 月 二 日 五 月 六 日
~
祭白虎
惊 蛰
罐罐肉
雨水
清 明
24节气ppt课件

总结词
节气最早起源于黄河流域,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在长期实践中不断积累和总结出来的,有着悠久的历 史。
详细描述
节气最早起源于黄河流域,是古代中国人民在长期实践中不断积累和总结出来的。随着时间的推移, 节气的知识和应用逐渐传播到全国各地,成为指导农业生产的重要依据。节气的具体时间在不同的年 份可能会有所偏差,但总体上能够反映气候变化的特点,为农业生产提供指导。
立秋、处暑、白露
立秋
立秋是秋季的开始,气温逐渐降 低,植物开始进入成熟收获期。
处暑
处暑时节,虽然气温还较高,但 已经不再像夏季那样炎热潮湿。
白露
白露时节,夜间温度降低,空气 中的水汽凝结在植物叶片上形成
露水,是秋季的第二个节气。
秋分、寒露、霜降
秋分
秋分是秋季的中点,此时昼夜平分,气温逐渐降 低,植物生长速度减缓。
节气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总结词
节气是指导农业生产的重要依据,每个节气都有其特 定的气候特点和农事建议。
详细描述
节气是指导农业生产的重要依据,每个节气都有其特定 的气候特点和农事建议。例如,春分是春季的中间点, 气温逐渐升高,适合种植春季作物;立夏之后气温升高 ,雨水增多,适合种植夏季作物;秋分时气温逐渐降低 ,适合收获秋季作物。根据节气的特点,农民可以合理 安排农事活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在现代农业中,虽 然科技的发展使得农业生产不再完全依赖于节气,但节 气仍然是重要的参考依据之一。
立夏
立夏是夏季的开始,人们会吃立夏饭、称体重 等习俗,以祈求身体健康。
小满
小满节气标志着麦子成熟,人们会进行收割活动 ,庆祝丰收。
芒种
芒种节气是夏季最重要的节气之一,人们会进行播 种活动,希望获得好收成。
节气最早起源于黄河流域,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在长期实践中不断积累和总结出来的,有着悠久的历 史。
详细描述
节气最早起源于黄河流域,是古代中国人民在长期实践中不断积累和总结出来的。随着时间的推移, 节气的知识和应用逐渐传播到全国各地,成为指导农业生产的重要依据。节气的具体时间在不同的年 份可能会有所偏差,但总体上能够反映气候变化的特点,为农业生产提供指导。
立秋、处暑、白露
立秋
立秋是秋季的开始,气温逐渐降 低,植物开始进入成熟收获期。
处暑
处暑时节,虽然气温还较高,但 已经不再像夏季那样炎热潮湿。
白露
白露时节,夜间温度降低,空气 中的水汽凝结在植物叶片上形成
露水,是秋季的第二个节气。
秋分、寒露、霜降
秋分
秋分是秋季的中点,此时昼夜平分,气温逐渐降 低,植物生长速度减缓。
节气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总结词
节气是指导农业生产的重要依据,每个节气都有其特 定的气候特点和农事建议。
详细描述
节气是指导农业生产的重要依据,每个节气都有其特定 的气候特点和农事建议。例如,春分是春季的中间点, 气温逐渐升高,适合种植春季作物;立夏之后气温升高 ,雨水增多,适合种植夏季作物;秋分时气温逐渐降低 ,适合收获秋季作物。根据节气的特点,农民可以合理 安排农事活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在现代农业中,虽 然科技的发展使得农业生产不再完全依赖于节气,但节 气仍然是重要的参考依据之一。
立夏
立夏是夏季的开始,人们会吃立夏饭、称体重 等习俗,以祈求身体健康。
小满
小满节气标志着麦子成熟,人们会进行收割活动 ,庆祝丰收。
芒种
芒种节气是夏季最重要的节气之一,人们会进行播 种活动,希望获得好收成。
立夏节气PPT

节气文化
Part 06
节气诗词
《初夏》 唐·李世民 一朝春夏改,隔夜鸟花迁。 阴阳深浅叶,晚夕重轻烟。 弄莺犹响殿,横丝正网天。 珮高兰影接,绶细草纹连。 碧鳞惊槕侧,无燕舞檐前。 何必汾阳处,始复有山泉。
《首夏呈诸邻》 宋·司马光
首夏木阴薄,清和自一时。 笋抽八九尺,荷生三四枝。 新服裁蝉翼,旧扇拂珠丝。 莎径热未剧,晨昏来往宜。
立夏三候
第二侯:蚯蚓出
蚯蚓是地地道道的阴物, 生活在潮湿阴暗的土壤 中,当阳气极盛的时候, 蚯蚓也不耐烦了,出来 凑凑热闹。
Par爬藤植物,在立夏时节 快速攀爬生长,于六、 七月更会结红色的果实。
02
典籍记载 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夏季的第一个节 气,立夏,是标示万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
节气习俗
Part 03
迎夏仪式
在立夏的这一天,古代帝王要率文武百官到京城南郊去迎 夏,举行迎夏仪式。君臣一律穿朱色礼服,配朱色玉佩, 连马匹、车旗都要朱红色的,以表达对丰收的祈求和美好 的愿望。宫廷里“立夏日启冰,赐文武大臣”。冰是上年 冬天贮藏的,由皇帝赐给百官。
在民间,立夏日人们则喝冷饮来消暑。立夏日,江南水乡 有烹食嫩蚕豆的习俗。有的地方还有立夏日称人的习俗。
坚持睡午觉
立夏后我们最好养成午睡的习惯。但午睡 的时间不宜太长,一般以半小时到1小时为 宜。对于中午不能午休的人来说,最好以 听音乐或闭目养神的方式代替午休。
节气养生
饮食养生
Part 05
常食葱姜以养阳
立夏以后人们要顺应气候变化,每天晚上睡 觉时间可比春季稍晚些,以顺应阴气的不足; 早上应早点起床,以顺应阳气的充盈。
节气养生
Part 05
中医认为:“暑易伤气”“暑易入心”。立夏时节,自然 界阳气渐长、阴气渐弱,相对人体脏腑来说,肝气渐弱, 心气渐强。因此,夏季养生要以“养心”为主。
中国二十四节气PPT课件

.
24
大雪:12月6-8日交节 说明: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积雪。
.
25
冬至:12月21-23日交节 说明:寒冷的冬天来临。
.
26
小寒:1月5-7日交节 说明:气候开始寒冷。
.
27
大寒:1月20-21日交节 说明: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
28
.
பைடு நூலகம்
8
清明:4月4-6日交节 说明:天气晴朗,草木繁茂。
.
9
谷雨:4月19-21日交节
说明: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时, 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
.
10
立夏:5月5-7日交节 说明:夏季的开始。
.
11
小满:5月20-22日交节 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
.
12
芒种:6月5-7日交节 说明: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
.
1
.
2
二十四节气指二十四时节和气候,是中国古 代发明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历法。
它以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一个周期作为一个
轮回,基本概括了一年中不同时节太阳在黄 道上位置的不同,寒来暑往的准确时间,降 雨降雪等自然现象发生的规律,以及记载了 大自然中一些物候现象的时刻。 因此二十四节气是一部反映太阳对地球产生
.
18
白露:9月7-9日交节 说明:天气转凉,露凝而白。
.
19
秋分:9月23-24日交节 说明:昼夜平分。
.
20
寒露:10月8-9日交节 说明:露水以寒,将要结冰。
.
21
霜降:10月23-24日交节 说明:天气渐冷,开始有霜。
.
22
立冬:11月7-8日交节 说明:冬季的开始。
二十四节气ppt课件

总结词
养生保健的时机
详细描述
雨水时节气温逐渐上升,但仍然会有些寒冷的天气,此时 人们应该注意保暖,同时饮食上应以清淡为主,多吃新鲜 蔬菜和水果。
惊蛰
总结词
春雷乍响,生机勃勃
01
总结词
昆虫苏醒的时刻
03
总结词
传统文化的体现
05
02
详细描述
惊蛰时节,春雷乍响,万物复苏,大自然呈 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详细描述
处暑是秋季的第二个节气,通常在每年的8月22日或23日。处暑的意思是“出暑 ”,意味着夏季的结束。此时,气温开始明显下降,天气变得更加凉爽,白天和 夜晚的温度差异也进一步加大。
白露
总结词
白露标志着气温进一步下降,天气逐渐 转凉。
VS
详细描述
白露是秋季的第三个节气,通常在每年的 9月7日或8日。白露的意思是“露出”, 此时气温进一步下降,天气变得更加凉爽 。此时,地面的水汽凝结形成露水,夜晚 的温度甚至可能低于10℃。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二十四节气ppt课件
目 录
• 二十四节气的概述 • 春季节气 • 夏季节气 • 秋季节气 • 冬季节气 • 特殊节气
CHAPTER 01
二十四节气的概述
二十四节气的定义和起源
定义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农耕文明的产物,是中国传统历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概念。它 是以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为基础,将一年分为24个节气,每个节气约相隔15天。
秋分
总结词
秋分标志着秋季的一半,昼夜时间相 等。
详细描述
秋分是秋季的第四个节气,通常在每年的 9月22日或23日。秋分的到来意味着秋季 已经过了一半,此时昼夜时间相等,白天 和夜晚各占12小时。随着秋分的到来,气 温继续下降,天气变得更加凉爽。
养生保健的时机
详细描述
雨水时节气温逐渐上升,但仍然会有些寒冷的天气,此时 人们应该注意保暖,同时饮食上应以清淡为主,多吃新鲜 蔬菜和水果。
惊蛰
总结词
春雷乍响,生机勃勃
01
总结词
昆虫苏醒的时刻
03
总结词
传统文化的体现
05
02
详细描述
惊蛰时节,春雷乍响,万物复苏,大自然呈 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详细描述
处暑是秋季的第二个节气,通常在每年的8月22日或23日。处暑的意思是“出暑 ”,意味着夏季的结束。此时,气温开始明显下降,天气变得更加凉爽,白天和 夜晚的温度差异也进一步加大。
白露
总结词
白露标志着气温进一步下降,天气逐渐 转凉。
VS
详细描述
白露是秋季的第三个节气,通常在每年的 9月7日或8日。白露的意思是“露出”, 此时气温进一步下降,天气变得更加凉爽 。此时,地面的水汽凝结形成露水,夜晚 的温度甚至可能低于10℃。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二十四节气ppt课件
目 录
• 二十四节气的概述 • 春季节气 • 夏季节气 • 秋季节气 • 冬季节气 • 特殊节气
CHAPTER 01
二十四节气的概述
二十四节气的定义和起源
定义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农耕文明的产物,是中国传统历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概念。它 是以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为基础,将一年分为24个节气,每个节气约相隔15天。
秋分
总结词
秋分标志着秋季的一半,昼夜时间相 等。
详细描述
秋分是秋季的第四个节气,通常在每年的 9月22日或23日。秋分的到来意味着秋季 已经过了一半,此时昼夜时间相等,白天 和夜晚各占12小时。随着秋分的到来,气 温继续下降,天气变得更加凉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吃脚骨笋
立夏吃“脚骨笋”,是宁波特有的
习俗。最好是野山笋或者乌笋。吃
“脚骨笋”的重点在于形状,煮之
食“野 夏 饭”
前将笋拍扁,切成4厘米左右的一段, 形同脚骨,吃了才能“脚骨健健过”
杭人又有立夏食“野夏饭”之俗。
儿童少年成群结队,向邻里各家
乞取米、肉。地上的蚕豆、竹笋
任其采掘,然后到野地里去用石
头支起锅灶,自烧自吃,称为吃
古 第四诗 章话
立 夏
古诗话立夏
立夏 (左河水) 南国似暑北国春,绿秀江淮万木荫。 时病时虫人撒药,忽寒忽热药搪人。
立夏养生
“静养”消除烦躁不安 • 立夏养生还应重视的一点就是重视“静养”。立夏后人
们易感到烦躁不安,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人们极易烦 躁不安,好发脾气。 • 这是因为气温过高加剧了人们的紧张心理,使人们心火 过旺所致。因此立夏养生要做到“戒怒戒躁”,切忌大 喜大怒,要保持精神安静,情志开怀,心情舒畅,安闲 自乐,笑口常开。还可多做静一些的文体活动,如绘画、 钓鱼、书法、下棋、种花等。
“野夏饭”或“立夏饭”。
吃立夏蛋
立夏前一天,很多人家里就开 始煮“立夏蛋”了。茶叶蛋应 该趁热吃,吃时倒上好的酒, 内洒些许细盐,酒香茶香,又 香又入味。
立夏风俗-迎夏
• “立夏”的“夏”是“大”的意思,是指春天播种的植 物已经直立长大了。古代,人们非常重视立夏的礼俗。 在立夏的这一天,古代帝王要率文武百官到京城南郊去 迎夏,举行迎夏仪式。
此PPT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有内容) 教育学生,从爱出发,爱是一种特持久而深刻的感情。
上课啦
友情随时提问
01 立夏节气 02 立夏习俗 03 立夏养生 04 古诗话立夏
目 录
第立 一章夏
节 气
立夏节气
• 立夏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夏季的第一个 节气,表示盛夏时节的正式开始,太阳到达黄经45度时 为立夏节气。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 故名立夏也。
• 君臣一律穿朱色礼服,配朱色玉佩,连马匹、车旗都要 朱红色的,以表达对丰收的祈求和美好的愿望。宫廷里 “立夏日启冰,赐文武大臣”。冰是上年冬天贮藏的, 由皇帝赐给百官。
立夏风俗-饯春
• 家家户户煮好囫囵蛋(鸡蛋带壳清煮,不能破损), 用冷水浸上数分钟之后再套上早已编织好的丝网袋, 挂于孩子颈上。孩子们便三五成群,进行斗蛋游戏。
立夏养生
起居晚睡早起,避免贪凉 • 气候逐渐炎热,但是北方天气仍然不够稳定,还会出现
荫晴交替、冷暖变化的情况。 • 所以必须注意随时增减衣服。虽说夏季到来了,天气逐
渐炎热,温度明显升高,但此时早晚仍比较凉,日夜温 差仍较大,早晚要适当添衣。另外进入立夏后,昼长夜 短更明显,此时顺应自然界阳盛荫虚的变化。 • 睡眠方面也应相对“晚睡”、“早起”,以接受天地的 清明之气,但仍应注意睡好“子午觉”,尤其要适当午 睡,以保证饱满的精神状态以及充足的体力。
立夏三候
第一候:蝼蝈鸣 蝼蝈,蝼蛄也,适宜温暖潮湿的环境中,随 着蝼蛄的鸣叫,夏天的味道浓了。
第二侯:蚯蚓出 蚯蚓是地地道道的阴物,生活在潮湿阴暗的 土壤中,当阳气极盛的时候,蚯蚓也不耐烦 了,出来凑凑热闹。
第三侯:王瓜生 王瓜是华北特产的药用爬藤植物,在立夏时 节快速攀爬生长,于六、七月更会结红色的 果实。
• 蛋分两端,尖者为头,圆者为尾。斗蛋时蛋头斗蛋 头,蛋尾击蛋尾。一个一个斗过去,破者认输,最 后分出高低。蛋头胜者为第一,蛋称大王;蛋尾胜 者为第二,蛋称小王或二王。
立夏风俗-秤人
• 立夏吃罢中饭还有秤人的习俗。人们在村口或台门里挂 起一杆大木秤,秤钩悬一根凳子,大家轮流坐到凳子上 面秤人。司秤人一面打秤花,一面讲着吉利话。
赣东北有吃“立夏馃”的习惯, 就像清明吃艾、端午吃粽子、重 阳吃桂花酒一样,从老一辈那儿 流传下来。以讨个“春收富实”
的年成。
无锡民间历来有立夏尝三鲜的 习俗。三鲜分地三鲜、树三鲜、 水三鲜。其中以尝地三鲜最为
普遍。
吃乌米饭
杭州立夏日食乌米饭和乌饭糕。 据说能祛风败毒,不会疰夏,
防乌蚊子叮咬。
立夏食俗
立夏养生
• 立夏以后,天气转热,暑易入心。因此,人们要重视精 神的调养,加强对心脏的保养,要有意识地进行精神调 养,保持神清气和、心情愉快的状态,切忌大悲大喜, 以免伤心、伤身、伤神。
• 立夏之后,天气逐渐转热,饮食宜清淡,应以易消化、 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为主,大鱼大肉和油腻辛辣的食物要 少吃。平时多吃蔬菜、水果及粗粮。
• 秤老人要说“秤花八十七,活到九十一”。秤姑娘说 “一百零五斤,员外人家找上门。勿肯勿肯偏勿肯,状 元公子有缘分。”秤小孩则说“秤花一打二十三,小官 人长大会出山。七品县官勿犯难,三公九卿也好攀”。
第立 三章夏
养 生
立夏养生
饮食宜清淡忌油腻 • 中医认为“立夏”后阳气上升,天气逐渐升温,如果此时
•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立夏,四月节。立字解见春。 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 ”在天文学上,立夏表 示即将告别春天,是夏天的开始。人们习惯上都把立夏 当作是温度明显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 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
节律
名称:立夏 代表寓意: 告别春天,夏天的开始。 所属季节:夏季 时间点 :每年5月5或6或7日 太阳位置:太阳到达黄经45度 前一节气:谷雨 后一节气:小满 属 性: 农历二十四节气的四月节令
气候特点
• 立夏时节,万物繁盛,炎暑将临,雷雨 增多,不过进入雨期的多是江南地区, 连绵的阴雨天气可能会导致农作物的湿 害,还可能引发农作物病害流行。
• 西北、华北地区虽气温迅速回升,但降 水量却不多,春风蒸发又厉害,如果雨 水不足,最是影响北方的小麦灌浆。
第立 二章夏
习 俗
立夏食俗
尝三鲜
吃“立 夏 馃”
人们还多吃些油腻,或是易上火的食物,就会造成身体内、 外皆热,而出现上火的痤疮、口腔溃疡、便秘等病症。 • “立夏”以后饮食原则是“春夏养阳”,养阳重在“养 心”。养心可以多喝牛奶,多吃豆制品、鸡肉、瘦肉等, 既能补充营养,又可达到强心的作用。 • 平时多吃蔬菜、水果及粗粮,可增加纤维素、维生素C和维 生素B族的供给,能起到预防动脉硬化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