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E2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病理生理作用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的功能和应用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的功能和应用刘珠果;陈红星;邓继先【期刊名称】《生物技术通讯》【年(卷),期】2008(19)1【摘要】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是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重要调节分子,它在控制心血管和血压的正常生理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此外,ACE2作为SARS病毒的受体,对于病毒的入侵起关键作用.目前ACE2已经被用于高血压和心血管相关疾病的药物靶标设计和基因治疗,随着研究的深入,ACE2在临床上的应用将更加广泛.【总页数】3页(P105-107)【作者】刘珠果;陈红星;邓继先【作者单位】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北京,100071;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北京,100071;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北京,10007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555【相关文献】1.SARS-CoV功能性受体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在灵长类动物肾脏上皮细胞的表达[J], 杨秀红;秦川;陈云新;朱华;黄澜;刘亚莉;马春梅;张连元;杨方2.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与原发性高血压及心功能的关系 [J], 李晶;曹鸿雁;秦玲3.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在SARS-CoV感染中的功能(第2部分)--SARS-CoV在ACE2表达细胞中的复制和ACE2基因敲除对小鼠SARS-CoV感染的保护作用 [J],秦川;鲍琳琳;邓巍;张连峰;Yasuhiro Yoshikawa4.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在SARS-CoV感染中的功能(第1部分)--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基因剔除小鼠的建立 [J], 秦川;刘先菊;沈洁;董伟;张扬清;宋明晶;邸冉;张连峰5.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基因型与厄贝沙坦改善高血压患者左室重构及功能的关系[J], 张曹进;陈富荣;单志新;符永恒;衣文君;陈东骊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ACE2过表达对大鼠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影响的开题报告

ACE2过表达对大鼠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影响的开
题报告
研究背景:
心肌梗死是许多心血管疾病的常见并发症,会导致心室功能受损和
心脏重构。
ACE2(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是一种在心脏血管系统中广泛
表达的酶,具有调节血压和心肌保护的作用。
但目前对于ACE2在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方面的作用尚不清楚。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究ACE2过表达对大鼠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影响。
研究内容:
本研究将分为以下两个方面:
1.构建ACE2过表达的大鼠模型:采用腺病毒载体将ACE2基因导入心肌细胞中,制造ACE2过表达的大鼠模型。
2.观察ACE2过表达对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影响:将大鼠分为两组,一组为ACE2过表达组,另一组为对照组。
对两组大鼠进行左前降支冠状动脉结扎模型,即心肌梗死模型。
并于梗死后1、2、4、8周分别检测大鼠心室内径、心肌重量、心室壁厚度、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心脏指标,并进行心脏病理学检测。
研究意义:
本研究旨在探究ACE2在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中的作用。
一方面可以为心肌梗死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另一方面也可以为ACE2作为心脏保护的靶点提供更多的研究基础。
最终的目的是为保护心脏健康和减
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做出贡献。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血管紧张素(1—7)—Mas轴在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的作用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血管紧张素(1—7)—Mas轴在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的作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血管紧张素(1-7)-Mas[ACE2-Ang(1-7)-Mas]为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新成员,ACE2通过水解血管紧张素Ⅰ(AngⅠ)或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而产生Ang(1-7),Ang(1-7)可以通过缓激肽、一氧化氮合酶(NOS)及一些信号通路发挥扩张血管、抗心室重塑、抗心律失常、抗炎、抗增生等作用,达到保护心血管及神经系统的效果。
本文将对ACE2-Ang(1-7)-Mas 在心血管及神经系统中的分子机制展开综述。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通过调节肾脏、心血管功能活动而维持体液平衡。
在RAS中,血管紧张素Ⅰ(AngⅠ)被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转化为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其与血管紧张素1型受体(AT1R)结合后收缩血管使血压升高、并通过肾脏和中枢维持电解质和体液的平衡。
然而过度激活AT1R,则会增加机体炎症、细胞肥大、组织纤维化的发生,导致疾病发生病理生理学改变。
Ang(1-7)发挥着与AngⅡ拮抗的生物学效应,不断有研究者对Ang(1-7)的分子机制及其在心血管及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作用机制进行探究。
ACE2、Ang (1-7)和Mas组成了RAS的新的另一通路称为ACE2-Ang(1-7)-Mas轴[1-2]。
ACE2作为一种羧肽酶裂解缩血管物质,可以将血管紧张素Ⅰ(AngiotensinⅠ,AngⅠ)水解为血管紧张素1-9(Ang1-9),也可以使AngⅡ羧基末端的苯丙氨酸产生舒血管肽血管紧张素1-7(Ang(1-7))。
Ang(1-7)与其唯一的G蛋白偶联受体Mas结合,可发挥与AT1R激活产生的生物学效应相反的作用,在一些心脑血管疾病的病理变化过程中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
迄今为止,陆续有研究证明Ang(1-7)与其受体结合后通过某些分子通路或抑制某些炎性介质的生成而发挥着心脑血管疾病的保护作用[3]。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与心血管疾病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与心血管疾病杨俊平;方五旺【摘要】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是与心血管系统疾病密切相关的一个重要环节.RAS调整着心脏、血管和肾脏的生理功能的平衡,对机体血压、血流以及内环境的调节具有重要意义.作为RAS系统中又一关键调节因子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近年来备受关注,ACE2与心血管系统相关疾病的研究也有了突破性的进展,为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现将缺血性心肌病、原发性高血压、心率失常等疾病与ACE2基因表达的相关内容作一综述.%Renin-angiotensin system (RAS)is involved in the disease of cardiovascular system , which plays a very important effect on blood pressure,blood flow,and the environment within the body ,and has an important balance regulation role of physiological function in heart,blood vessels and kidneys. In recentyears ,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2 (ACE2) as another key regulatory factors in the RAS system has made great progress with the related diseases of 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 ,which also provides a new approach for the treatment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This review summarizes gene expression of ACE 2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ischemic cardiomyopathy , hypertension and cardiac arrhythmias.【期刊名称】《安徽医药》【年(卷),期】2013(017)005【总页数】3页(P861-863)【关键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基因学;缺血性心肌病;原发性高血压;心率失常【作者】杨俊平;方五旺【作者单位】安徽省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安徽,芜湖,241000【正文语种】中文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angiotensin system,RAS)是人体重要的循环调节系统,通过对心脏,血管和肾脏的调节以维持机体生理功能的平衡。
ACE2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病理生理作用

ACE2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病理生理作用【摘要】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新发现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与ace是同源物,ace2可能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中有拮抗血管紧张素ⅱ(angii)介导的多种病理生理作用,与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以及心力衰竭等疾病的发生关系密切,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是ace2水解angii并产生ang(1-7),ang(1-7)可以通过其自身受体在功能上与angⅱ生物学作用相互拮抗。
本文就ace2与心血管疾病的相互作用关系做一综述。
【关键词】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ng(1-7);心血管疾病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13.095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nin-angiotensin system,ras)是人类生理功能调节的一个重要机制,它通过对心脏、肾脏和血管等的影响,维持着机体的血压稳定与水盐的平衡。
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ii,angⅱ)是ras中的重要产物,也是ras的中心调节者,其生成除经典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ace)途径外,还有非经典的旁路途径。
近十余年间,人们又相继发现了其他血管紧张素片断,如ang(1-7)、ang(1-9)和ang(2-8)等,其中以ang (1-7)最为重要并且其生物学作用与ang ⅱ相拮抗,这一发现为ras调节开辟了新的通道。
2000年donoghue 等[3]和tipnis等[4]分别所属的研究机构几乎同时发现了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2,ace2),它可以将部分angii转化为ang(1-9)或者ang(1-7)。
由于ace2及其产物的发现以及对它们在心血管系统中的具体作用研究,使得ras较以前研究所报道的结果更为复杂,从此也极大地扩展了ras的范围,使人们对ras有了新的认识。
疼痛科研笔记|令人“头痛”的COVID-19真的会引发头痛,潜在机制是什么?

疼痛科研笔记|令人“头痛”的COVID-19真的会引发头痛,潜在机制是什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是调节血管紧张素II(Ang II)的关键酶,参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血管收缩和氧化应激。
ACE2可以降解Ang II而产生七肽——Ang1-7。
而Ang1-7具有抵消ACE/Ang II/AT1受体轴(AT1R轴)的功能,从而发挥包括心血管保护、血管舒张、抗氧化应激、组织保护和抗伤害感受等作用。
当前研究认为,ACE2是SARS-CoV-2进入细胞的宿主受体。
与SARS-CoV-2结合后,ACE2的活性会下调,从而使Ang II/AT1R的作用失衡。
与COVID-19相关的头痛机制的第一种可能性可能是SARS-CoV-2直接侵袭鼻腔中的三叉神经末梢。
在大脑中,主要在神经元中检测到ACE2的表达,并非众所周知的心血管分布,ACE2/Ang1-7/MasR轴失调与中风、认知能力下降、阿尔茨海默氏病和帕金森氏病以及疼痛有关。
在大鼠和人背根神经节(DRG)的神经元中局部产生Ang II,并与P物质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共同定位,这可能表明Ang II参与和调节伤害感受。
人和大鼠三叉神经节中血管紧张素系统的存在进一步支持了这一理论。
然而,尽管在其他与嗅觉和味觉有关的颅神经中检测到了ACE2的表达,但尚未在外周三叉神经末梢显示跨膜ACE2作为病毒结合的必要成分。
此外,Ang II增加了CGRP的循环水平,这是一种偏头痛的关键神经肽。
最近在偏头痛中进行的全基因组范围的大规模关联研究已经发现了40多种常见的DNA序列变异,显示出与偏头痛的牢固关联,令人惊讶的是,它们不仅与血管和神经元机制有关,而且还与“金属离子稳态”有关。
这个相当出乎意料的发现实现了这样一个假设,即金属离子稳态的紊乱可能导致偏头痛的易感性。
鉴于事实,即ACE2是金属蛋白酶之一,而且ACE抑制剂可以作为降低偏头痛发生率的有效预防剂,似乎有必要计划进一步研究ACE2在头痛病理生理中的作用。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对心脏作用的研究进展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对心脏作用的研究进展
徐梦丹;戴秋艳;孙宝贵
【期刊名称】《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年(卷),期】2007(007)002
【摘要】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作为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新成员,对心脏功能及心脏节律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缺乏ACE2会造成心功能的下降,原因可能是心肌慢性缺氧、血管紧张素Ⅱ水平的提高、血管紧张素(1-7)对心脏保护作用的缺失以及其他肽类底物的增加.但同时ACE2的过度表达又会引起心脏传导紊乱和致死性的心律失常.因此,ACE2精确的生理作用有待进一步明确,但调节ACE2的活性可能为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提出了新的思路.本文主要介绍了ACE2的分布与特性,及其对心功能及心脏节律的影响.
【总页数】3页(P303-305)
【作者】徐梦丹;戴秋艳;孙宝贵
【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上海,200080;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上海,200080;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上海,20008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331.3
【相关文献】
1.冠状病毒感染过程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作用的研究进展 [J], 郭俞利; 卜敬华
2.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对胰岛β细胞脱分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J], 乔晶;王彦
3.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发病机制及治疗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J], 杨吕;何庆
4.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在SARS-CoV-2感染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J], 王荟;吕巧怡;赵杨静;吴皓杰;邵启祥
5.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对儿童2019冠状病毒病的作用研究进展 [J], 刘婧;陈国倩;卫丽;焦富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血清ACE2结合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血清ACE2结合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刘淼; 牛锁成; 管文娟; 郭彦普【期刊名称】《《中国CT和MRI杂志》》【年(卷),期】2019(017)003【总页数】3页(P27-29)【关键词】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 冠心病; 诊断价值【作者】刘淼; 牛锁成; 管文娟; 郭彦普【作者单位】河南省濮阳市人民医院心内二科河南濮阳 457000; 河南省濮阳市人民医院放射科CT室河南濮阳 457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冠状动脉动脉粥样硬化或血管痉挛将导致冠脉狭窄或阻塞,引起冠脉循环障碍,进而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即为冠心病(CHD)[1]。
随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近年CHD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早期诊断和治疗对疾病预后有重要意义。
目前,冠状动脉造影(CAG)仍是国内外专家学者公认诊断CHD的金标准,但其存在为有创、可重复性差等缺点[2]。
随着CT技术的发展,冠脉CT血管成像(CTA)作为一种具备扫描速度快、分辨率高、无创等特点的检查方式,在心血管疾病诊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3]。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则被证实与CHD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联合CTA可能对提升诊断效果有一定帮助[4]。
对此,本研究观察血清ACE2联合冠脉CTA在CHD诊断中的应用情况,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对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116例拟诊为CHD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纳入标准:患者均接受冠脉CTA检查,检测血清ACE2水平,并在3个月内接受CAG检查;年龄30~80岁者;自愿签订知情同意书者。
排除标准:临床情况不稳定者,包括严重心肺功能不全、心源性休克、血压不稳定(收缩压<100mmHg)等;严重心脏瓣膜病变,左心房内血栓形成或左心室室壁瘤形成者;临床资料不全者。
其中男72例,女44例;年龄45~78岁,平均(55.21±10.74)岁;病程2~10年,平均(5.7±1.1)年;合并高血压61例,糖尿病53例,高血脂32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CE2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病理生理作用【摘要】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新发现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与ace是同源物,ace2可能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中有拮抗血管紧张素ⅱ(angii)介导的多种病理生理作用,与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以及心力衰竭等疾病的发生关系密切,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是ace2水解angii并产生ang(1-7),ang(1-7)可以通过其自身受体在功能上与angⅱ生物学作用相互拮抗。
本文就ace2与心血管疾病的相互作用关系做一综述。
【关键词】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ng(1-7);心血管疾病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13.095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nin-angiotensin system,ras)是人类生理功能调节的一个重要机制,它通过对心脏、肾脏和血管等的影响,维持着机体的血压稳定与水盐的平衡。
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ii,angⅱ)是ras中的重要产物,也是ras的中心调节者,其生成除经典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ace)途径外,还有非经典的旁路途径。
近十余年间,人们又相继发现了其他血管紧张素片断,如ang(1-7)、ang(1-9)和ang(2-8)等,其中以ang (1-7)最为重要并且其生物学作用与ang ⅱ相拮抗,这一发现为ras调节开辟了新的通道。
2000年donoghue 等[3]和tipnis等[4]分别所属的研究机构几乎同时发现了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2,ace2),它可以将部分angii转化为ang(1-9)或者ang(1-7)。
由于ace2及其产物的发现以及对它们在心血管系统中的具体作用研究,使得ras较以前研究所报道的结果更为复杂,从此也极大地扩展了ras的范围,使人们对ras有了新的认识。
1 ace2的概述1.1 ace2基因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对染色体基因组的认识与研究,有研究在人心力衰竭互补脱氧核糖核酸(cdna)文库中发现了一个与ace相关的羧肽酶,并且命名为血管紧张素酶2,该基因的cdna序列在基因库中的编号为af291820;同年另一个独立的研究小组从人淋巴瘤cdna文库中也发现这种酶命名为aceh[4],亦测得相同的cdna序列,在基因库中的编号为af241254。
craekower等[6]发现ace2基因位于染色体xp22(5),包含18个外显子,其前12个外显子与ace基因前l1个外显子的大小相同,与其功能相关的锌结合片断hexxh 序列位于ace2基因的外显子9,而在ace基因则位于外显子8。
加之两者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有42%相同,61%相似,这些特点都提示它们由同一个祖先基因演变而来。
除了上述的相似点外,ace与ace2又有许多不同之处。
首先,ace 有两个催化活性区域,而ace2仅有一个,在这一点上ace2更接近于ace的另一个同源类似物。
1.2 ace2分子结构 ace2具有膜结合型和溶解型两种存在形式。
tipnis等[4]在稳定表达ace2的中国仓鼠卵巢细胞的培养基中检测到了有活性的溶解型ace2,这提示溶解型ace2亦由膜结合型ace2经蛋白裂解反应而生成。
溶解状态的ace2分子量为120 kd,进一步去糖基化后,分子量变为85 kd。
人类的ace2蛋白质由805个氨基酸组成,其中包括一个由17个氨基酸组成的n-末端的信号肽区,一个含单一的氨基酸序列hexxh(第374~378位氨基酸残基)的锌结合区和一个锚定在细胞膜上的c-末端的膜锚定区域以及由42个氨基酸组成的细胞质短区域。
种系发生学研究证实,ace2和ace具有高度同源性。
ace2的催化区域与体细胞型ace的n-端以及c-端任一个催化区域有42%的等同性及56%的相似性,而与睾丸型ace的n-端催化区域的等同性为33%。
以上研究均提示ace2与ace起源和分子结构都具有高度相似性。
1.3 ace2的组织学分布 ace的表达广泛分布于整个循环系统以及局部组织器官中,而ace2的表达具有高度的组织特异性,在受检的23处人类组织中,仅在其中的心脏、肾脏和睾丸组织中发现ace2的表达[3-4],而其他组织器官及血液中未发现它的存在。
进一步研究显示,ace2在心脏中主要表达于冠状动脉内皮及平滑肌细胞中;肾脏主要分布于肾血管内皮及平滑肌、肾小管上皮细胞、肾小球壁层上皮细胞及近球细胞刷状缘;在睾丸中则选择性表达于睾丸间质细胞内;harmer等[9]研究发现人类胃肠系统有相对高水平的ace2表达,特别是在回肠、十二指肠、空肠、盲肠、结肠。
1.4 ace2的生物学活性 ace2的发现使传统ras代谢途径变得更为复杂。
ace2作为一种单羧基肽酶,不能被传统的ace抑制剂所抑制。
huang等[10]研究发现ace2抑制剂通过混合性竞争抑制和非竞争性抑制,dx512是第一个人工合成的ace2抑制剂,能明显抑制ace2的生物学活性。
分别给清醒的大鼠静脉注射dx512和dx510(安慰剂,对ace2无抑制作用),结果发现,注射dx512组出现药物剂量依赖性血压下降,表明ace2抑制剂可能有抗高血压作用,但也有研究发现,ace2敲除小鼠的血压并没有发生相应的改变,其具体作用机制尚未明确[11-12]。
ace作为一种双羧基肽酶,可使无活性的十肽血管紧张素i去掉羧基末端的二肽残基形成有活性的八肽血管紧张素ii,而ace2是一种单羧基肽酶,它仅水解一个氨基酸残基,使angⅱ转变成ang(1-7),在ace或其他肽酶水解下,ang(1-9)也可以降解形成ang(1-7),vickers等[13]研究表明ace2催化angii的效率是angi的400倍,表明,ace2的主要作用是转化ang ⅱ为ang(1-7),ang(1-7)在体内对心血管疾病具有调节血压、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改善心功能等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ace2通过降解angii、升高ang(1-7)水平而实现多对抗angii所介导的多种病理生理学作用,但ang(1-7)具体如何发挥对抗作用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另有研究表明,ace2除了作用于上述2种底物以外,ace2还可以高效地催化apelin-13和apelin-36的水解,ace2也可以水解缓激肽类似物-去精氨酸9缓激肽(des-arg9-bradvkinin)、神经降压肽(neurotensin)和脑腓肽(enkephalin)等多肽[14-18]。
这些肽类物质在局部组织损伤、炎症和血管舒张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ace2不仅可以通过经典的ras途径,而且可以通过对相关活性肽的作用而实现对心血管系统的调节。
2 ace2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2.1 ace2对血压的影响原发性高血压的病因是多因素的,包括了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的共同作用。
ras系统是血压动态平衡的主要参与者,并且显著地影响着高血压的病理生理。
有研究表明,ace2可能是ras系统的负向调控因子,它通过ras和其他调节肽途径共同作用从而对血压产生影响。
craekower等[6]研究发现,在高血压大鼠肾脏中,ace2 mrna与ace2蛋白水平明显下降,并与血压升高呈负关联,相关分析显示,分别与盐敏感大鼠ss-x qtl、自发性高血压大鼠bp3 qtl、自发性高血压有卒中倾向大鼠bbxs qtl相重叠,揭示了ace2基因即为x染色体上这一位点的候选基因。
同时,控制高血压易感性的几个数量性状位点(quantitative trait locus,qtl)的染色体图谱位置也已经被鉴定出来。
ace2对血压调节的可能机制,主要考虑是ace2通过降解angii并且增加ang(1-7)的生成来参与对血压的调节。
然而,近来也有人报道,原发性高血压似乎与ace2无明显关联。
因此,关于ace2对血压调节的确切分子机制仍不明确,有待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
2.2 ace2对心功能的影响 crackower等[6]通过基因敲除等方法已从不同方面证实ace2是一个极其关键的心脏功能调节因子。
首先,他们敲除小鼠的ace2基因(ace2-/-mice),直接观察ace2是否在心血管疾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结果发现ace2的缺如能影响心脏功能,使左心室稍变薄,心肌收缩力极度减弱,并且发现大量的冬眠心肌和抑顿心肌,同时发现有缺氧基因bnip-3和pai-1的上调,推断ace2缺失可能经由冠脉收缩、微循环功能紊乱、冠脉血液的分流而引起心肌营养血供的减少,继而使心肌出现类似于冬眠/顿抑的收缩功能的下降,以上结果提示ace2缺失可能介导心肌缺血缺氧。
ishiyama等[19]报道,在冠脉结扎28 d后,心肌中ace2mrna的表达大约可增加3倍,提示ace2具有改善心肌收缩的功能,并且在ace2基因敲除的小鼠体内发现angii水平升高,提示ace2可以对抗angii的作用,从而削弱其介导的促进心肌细胞增殖及纤维化等不良作用。
loot等[20]研究也发现在心力衰竭时心脏的ace2mrna水平明显增加,同时其水解产物ang(1-7)在心力衰竭患者心室中高度聚集。
zisman等[21]发现在原发性心肌病时,心脏ace2活性也表现为升高。
以上研究均提示ace2参与了心功能的改变并且在其中发挥重要的病理生理作用。
santos等[23]进一步研究发现,g蛋白耦联受体mas是具有高度亲和力的ang(1-7)的功能受体,然而ace2在心力衰竭过程中发挥相应作用的具体分子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但至少可以提示通过增加ace2活性的方法可以改善心脏功能。
2.3 ace2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动脉粥样硬化与血管内皮损伤密切相关。
研究发现在ace2缺失小鼠中,其血浆和心脏angⅱ水平增高,angⅱ刺激内皮细胞和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和烟酰胺腺嘌呤磷酸二核苷酸氧化酶减少,进而分解内皮细胞的no和产生氧化亚硝酸盐,从而减弱血管的舒张功能[22-26]。
higashi等[27]研究表明,血浆中ang(1-7)水平的降低以及潜在的内皮保护作用受损可能会加强angii对血管内皮的损害作用。
综上所述,由于ace2的减少会导致angii的升高和ang(1-7)的减少,从而会加剧内皮的损伤和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
2.4 ace2与心律失常的关系近年来,对于ace2的研究发现,ace2及其产物ang(1-7)具有拮抗angii介导的多种心血管病理生理作用,但有研究表明,ace2过表达后对心律失常的影响则表现为负面作用[28]。
如donoghue等[5]通过对心肌细胞中ace2高表达的转基因小鼠研究发现,随着ace2蛋白表达水平的增高,可导致心脏发生严重的传导阻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和致死性的心室纤颤等致死性室性心律失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