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五《高考作文:如何写得简练》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五作文《高考作文题目与开头技巧》

2、引经据典
采取拿来主义,直接引用与话题相关的俗语、名言、诗词、 故事等。进行联想、发挥,通过引申、揭示其现实意义,从而提 出论点,快速切题。好处是:自然深刻,有文采,简单易操作。
写作时,只要有了话题,首先可以寻找与话题相关的或者能 够体现话题的名言警句、歌词俗语,然后引出论点即可。
在平日有意识的积累一些常见的精彩的名言警句,避免书到 用时方恨少。
3、巧用修辞
比喻:开头设喻,以引起读者对要说明的事物或道理的兴趣。
对比:采用对比开头,可以加强文采,有力的突出主题。正反对 比,辩证说理。
设问:设问开头,铺排文气,先声夺人。
排比:排比开头,句式整齐,语势铿锵,促人欣赏。
2016年天津卷 享受纸卷
纸卷,是底蕴,是作者倾注的心血;纸卷,是沉
淀,是历史遗留的沧桑;纸卷,是精华,是读者心中 的感动。手捧纸卷,欣享的是延展数千年的文化,是 纵横数万里的风景。纸卷,让我的青春阅读与众不同。
2、引用(化用)拟题法
此法指的是引用或者化用大家熟悉的诗词、歌词、名言、俗语、书名、 影视剧名等作为文章的题目。文学名著的书名有广泛的知名度和号召力, 其标题往往熔铸了作家许多智慧和心血,如能化用实属借他山之石,何乐 不为?
如:高考作文题“掀起你的盖头来” 高考作文题“问世间情为何物”
如:“思念”主题“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理解”主题“对面的老师看过来”
2016天津卷 我的青春阅读:“深”入“浅”出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这是一代文宗 欧阳修的名言,谈到了读书的重要性。处在这样一个知识爆 炸的年代,各类信息汹涌而来,阅读的方式趋于多元化,传 统的书本阅读、新颖的多媒体阅读和便捷的网络阅读比比皆 是。面对多种多样的阅读方式,处于青春期的我们,不但要 多读书,还要巧读书。我的青春阅读体验是将深阅读与浅阅 读有机结合,“深”入“浅”出地阅读。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五《高考作文写的有文采》 (2)

主体:
解析分论点 例证分析
引申挖掘 结尾: 回应开头,再点观点,收束全文
高考语文冲刺——作文增分策略
增分要点:
(1)品评范文,回顾归纳高分秘诀。
(2)启用适合自己的模版, 灵活运用材料, 写好开头。
(3)构建好适合自己的模式, 举一反三,带入模版,写好全篇。
高考语文冲刺——作文增分策略
增分重点之一 写好开头
江苏省扬州大学附中学生徐砺寒在骑车上 学途中,不小心碰坏了一辆宝马车的后视镜, 他在原处等待了近半小时后,留下一张表达歉 意和联系方式的纸条,表示承担责任。受损车 主知情后深受感动,当即放弃索赔。当地一家 汽车修理公司获悉后,表示愿意免费修理受损 车辆。
请围绕以上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 章,谈谈自己的认识和感悟,文体自选(诗歌 除外)。
5、 在这喧嚣的信息时代,能混淆人们感官 的假苹果越来越多,生活在这种目迷五色的社 会里,你要成就一番大事业,那就必须坚持自 我。
高考语文冲刺——作文增分策略
妙用修辞,引出材料,展示观点
6、 太阳每天东升西落,行人每天匆匆而过,我 们都在看似平静的生活里奋力拼搏。若说诗意的 生活,在我看来并非海明威仰望乞力马扎罗之雪 时的浪漫,不是梭罗独居瓦尔登湖畔的寂寞。而 是在纷繁现世之中,丢掉蜡做的苹果,留一方净 土种理想,坚持个人的思维独立,直至收获人生 一片金黄麦田。
高考语文冲刺——作文增分策略
开头模版示例
1、点明要点,分析要点,展示观点。 2、简述材料,简析材料,展示观点。 3、展示观点,总结材料,强化观点。 4、引用名言,描绘材料,展示观点。 5、摆出现状,联系材料,展示观点。 6、妙用修辞,引出材料,展示观点。
高考语文冲刺——作文增分策略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五《高考作文拟题技巧》教学设计

点亮文眼------作文拟题技巧课前导入:我们如果把文章比作一个风姿绰约的少女,那么题目便是少女的双眸。
俗话说:“花香蝶自来,题好一半文。
”一个精彩的题目能给全文增色添彩,能充分调动全文的敏感神经。
文章要创新,首先要拟好题,从而达到“一题惊人”,进而产生先入为主的效果。
正所谓“繁华似锦迷人眼,明眸善睐百媚生”,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作文拟题技巧。
(学生听到我的导入,立刻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一.学习目标,重点,难点:1.学习拟题技巧并学以致用。
2.自主搜集,整理,积累好的作文题目。
二.高考考纲规定:不拟文题扣2分,拟题不当扣1分。
“自拟题目”是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的一个重要写作要求。
它是学生经过审题、确定立意、选定文体等环节后必须面对的另一个环节。
提醒学生们:必须明白拟题的重要性有一位摄影爱好者,拍摄了一幅某少女在树林里撑着伞的镜头,画面、色彩和角度都不错,起名《晨曦》,此稿投向多个杂志社,结果都被退稿。
后来有一位专业人士建议作者把题目换为《有约》。
结果不但见诸报刊,还获得了三等奖。
(1)标题是文章内容和读者情感心理之间的第一个接触点;(2)标题是让阅卷老师慧眼为之一亮的第一点。
三.目前我们拟题存在的问题:评价下面围绕“我的爱好”话题而拟的题目:1 《我的爱好》2《我爱写作》3 《读书和写作是我的爱好我的第二生命》4《与“笔”共舞》拟题存在的问题:1、题目偏离材料的限定。
2、题目过大、宽泛,没有针对性。
3、标题过长,显得松散。
4、题目与内容不符,文不对题。
最无语的是:不拟题!四.方法探究:材料作文拟题常用的三种模式:第一种模式:保守拟题法(1)、看关键词这种拟题方法一般就是以“材料中的关键词”为题目。
人生在世,很多时候都需要我们“放手”,例如事情成功与否有时不受自己控制时,就应承认自己有所不能,这时需要放手;不把现成的答案提供给别人,而是让他从错误中学到东西时,需要放手;为了从失败中成长,为将来积极策划时,需要放手;放手,不比坚持来的容易,它需要直面艰难抉择的勇气,以及权衡得失的智慧、刹那取舍的决断。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五作文《高考议论文写作之如何有效运用素材》

“妙用技法,激活素材”详案——议论文写作素材升格训练教学目标:激活现有的写作素材教学重点:学习几种激活议论文写作素材的技法教学难点:议论文写作素材升格训练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教学过程:一、引出目标法国作家布瓦罗有言:“一句漂亮话之所以漂亮,就在于所说的东西是每个人都想到过的,而所说的方式却是生动的、精妙的、新颖的。
”我们知道,议论文写作离不开素材,从某种意义上讲,作文就是一门调动素材的艺术。
但并不是什么素材都可以成就精彩。
那么,在高考即将到来之际,在我们无暇积累更多的素材之时,如何才能将现有的、甚至是每个人都想到过的素材,转换成大多数人想象不出的“生动的、精妙的、新颖的”语言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将立足于四月调考的作文,共同总结出一些激活素材的技巧方法,以期大家运用到作文实践中。
首先,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四月调考的考题。
二、考题回放四年前,由来自浙江大学、浙江工商大学、中国科学院的三位研究人员组成跨学科团队,开始了一项叫作“‘石头剪刀布’中的社会循环与条件响应”研究,以期解释“石头剪刀布”的制胜原理。
但这项研究被有的人讥讽为“吃饱了撑的”研究。
日前,该项研究被评为“麻省理工学院科技评论2014年度最优成果”,成为中国首次入选该奖项的社科领域成果。
这项成果已多次成为博弈论、微观经济学、优化算法理论和计算机科学领域本科教学的参考内容。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和感悟,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自定,标题自拟。
要求:立意明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接下来请看这次作文的审题立意。
为什么要作这个回顾呢?今天课堂上涉及到的素材都将围绕着它来展开和阐述。
立意回顾——一、从“石头剪刀布”的角度1. 小可见(寓)大,小游戏蕴含大道理。
2. 科研与生活二、从研究团队的角度1. 坚定执著、不畏人言(走自己的路,让被人说去吧)2. 善于观察、发现三、从“有的人”的角度1. 普遍联系的观点。
2. 正确看待新生事物。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五《高考作文学习写得有文采》

阅读下面小诗,根据要求作文 游人 从千里之外 前来观风景
我们 从千里之外 前去观风景
生在风景中 不见风景 总是风尘仆仆地 追寻
议论文开头的要求:
• 1.“明”,开头必须与全文的主要内容、中心 思想紧密相联,为突出中心服务。即文章开头首 先要亮明中心论点。
点点地积累,才有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壮 丽;毅力,是春蚕吐丝一缕一缕的环绕, 一丝一丝地坚持,才有破茧而出重见光明 的辉煌;毅力,是远航的船的帆,有了帆 ,船才可以到达成功的彼岸。
思考:下面作文的开头运用了什么方法?
记着有句话曾这样说过:“旅行的迷人 之处正是在这里,扛着不轻不重的今生,到 处浏览自己的前世与来生。”听上去有几分 诗意,像是在不断寻找着自己。但这样的奔 波,只是为了那或许不存在的前世来生,却 忽略了扛在肩上的,被遗忘的今生。
• 2、“简”,即语言文字要简约,精巧,且不拖 沓,最好是开门见山,一般字数控制在150字以 下。
• 3、“美”,文章开头的美是指要有一定的文采 、思想或是技巧,能吸引他人眼球。
方法一:概引材料法
许多人的一生都在追逐别处的风景,翻山 越岭,于千里之外,去探寻那一抹美。(概引 材料关键内容)殊不知,最美的风景就在身边, 就在眼前,与其奔走于千里之外,不如寻找身 边的美。(议论)熟悉处,也有风景。(提出 中心论点)
——《发现》
方法三:巧用修辞法
天真烂漫的小孩喜欢在乐园中看风景;意 气风发的青年迷上了长江黄河的雄奇壮丽;身 负重任的成年人投身于职场的风景;而暮气沉 沉的老人只愿观望身边的风景,他们不再奔波, 而是驻足,经历了人生的风雨,他们想知道: 这一生是不是会错过身边的美好呢?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五《高考作文拟题技巧》

《竞争不是无情物》 《道德苦旅》 《桃花源祭》 《都是答案惹的祸》
夸张:
例:
《世界很小是个家》 《一书一世界》 《贪心不足蛇吞象》
对偶:
例:
《积蓄正能量,疏导负能量》 《欣赏他人,挑战自我》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张开双臂,选择博爱》 《信心是帆,意见是船》
呼告:
例:
《让正能量爆发吧》《让“正能量” 芳香四 溢》
第三种模式:创新拟题法
这种拟题方式的操作方法:
在材料作文中,先从材料中提炼出关键词、 关键句,再围绕主旨意思发挥想象和联想能 力利用各种手法拟题。
中心话题:正能量 创新拟题:
修辞
创意
修辞
• 根据特定的语言环境、文体 和内容,灵活巧妙地使用修辞手 法,能避免一览无遗,让文题生 动形象,精练紧凑,含蓄隽永, 使文章锦上添花。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 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实战演练
据此,可以从以下角度立意: ①美存在于有爱心的行动中; ②再小的善举也能显示出博大的爱心; ③要善于滋养自身的真善美; ④向善、行善、扬善。 ⑤平凡中也有伟大的力量; ⑥不畏代价,追求高尚;
2、拟人:
例:
《与“正能量”同行》 《携“正能量”一起飞 翔》
《“诚信”的自白》 《我和幸福有个约定》 《请别践踏亲情》 《天空的期盼》 《低素质,再见》 《谁来为亲情“扶贫”》
3、反问:
例:
《生活岂能无“正能量”?》
《生活怎能缺少赞美\竞争?》
《亲情岂可漠视?》 《诚信岂可抛?》 《岂以亲疏辨好恶?》《怎一个“情”字了得?》
在材料作文中,直接以从材料中提炼出 来的中心话题作为作文的题目。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五作文《高考作文拟题》

(2)找关键句:
例2:有个国王清早到花园散步,惊讶地发现 所有的花都枯萎凋谢了,探问之下才知道:橡树 自怨没有松树高大俊秀所以厌世,松树又恨自己 不能像葡萄多结果子,也不想活了,所有的植物 都因为恨己不如人而全无生机。而在花园的某个 角落,却有一株小小的安心草,在暮气中开着灿 烂的花朵。国王欣喜地问它为何可以如此?它说: “因为我知道你种我,就是要我做安心草。所以, 我就快乐地做好我自己。”
小结2:引用化用法
引用或者化用大家所熟悉的诗词、歌 词、名言、俗语、书名、影视剧名等作 为文章的题目。这种方法可使文章标题 显得新颖别致,产生独特的魅力。
(3)设置悬念
《那始终让我感到惭愧的》 《那让我心动的潜台词》 《心中那杆秤》
小结3:设置悬念法
即在拟题时设置一个诱人的悬念, 或表明一个异乎寻常的结局,从而紧 紧抓住读者的心,激起读者急于探求 内容的强烈愿望,引导读者去追寻。
来)
二、好标题的作用
1、结构作用 2、心理作用 3、评分作用
评价围绕“我的爱好”话题而拟的 题目
1.《我的爱好》
2.《读书和写作是我的爱好我的第二生命》
3.《我爱读书》
4.《诱人的墨香》
5.《与“笔”共舞》
三、目前我们拟题存在的问题:
1.扣题不准确,脱离材料。 2.照抄话题,误把话题当题目。 3.题目过大、宽泛,没有针对性。 4.标题过长,显得松散。 5.题目没新意,落入俗套。
直接将材料中的关键词句当成题目
(适用于带有观点句或关键词的材料作文)
(1) 看关键词:
例1:人生在世,很多时候都需要我们“放手”,例 如事情成功与否有时不受自己控制时,就应承认自己有 所不能,这时需要放手;不把现成的答案提供给别人, 而是让他从错误中学到东西时,需要放手;为了从失败 中成长,为将来积极策划时,需要放手;放手,不比坚 持来的容易,它需要直面艰难抉择的勇气,以及权衡得 失的智慧、刹那取舍的决断。放手,是选择,不是放弃; 是乐观,不是悲观;是在人生路途中转一个弯,甩掉不 必要的包袱,轻装上阵。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五《高考作文议论文开头写法》

---------议论文开头方法例谈
• 分析习作,研究探讨
•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有一位富商在 散步时与一位卖旧书的年轻人卖了几本书, 说他同样是商人,两年后这位年轻人成了 一位年轻书商,并对这位富商十分感激, 只因他尊重了他。 • 正是这位富商尊重了年轻人,给了他这 笔巨大的财富——尊重,他才拾回了自信, 做出了一番成绩。我想尊重是无价的。 • ---------《尊重无价》
• 法四:抒发情感法 • 抒发情感法读者。 • 例四:
•
• 我是一片绿,假如我不够参天,那么就让我为你遮风 挡雨;假如我不够茂密,那么就让我在枝头缀满千红万 缕;假如我不够繁花似锦,那么就让我为你青草如茵; 假如……但,我始终是一片绿,可以为你光合作用,制造 氧气。—————————黑龙江考生《一片绿的告白》
作者借助欧拉和斯坦梅茨两个小故事开头,既引出了文章的中 心论点“偶然来源于必然”,又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河南考生《偶然?必然!》
• • • • • •
议论文开头常用方法有: 一、开门见山法 二、名言发端法 必须扣题 文字精简 三、运用修辞法 讲求形式美 四、抒发情感法 五、故事导入法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
本例优势:作者引用林微因的名言开头,既顺势引出 “心美,一切都美”这一中心论点,又彰显出作者丰厚 的文化底蕴,一箭双雕,美不胜收。
•
•
注意点:引用的名言要与要写的主题保持高度的一致,
不要引用与主题无关的名言,引用一两个即可,要点题。
• 法三:运用修辞法 • 排比、对偶、比喻都是开头常用的手法,这样使得
简洁明快,一目了然
——安徽一考生《改动是绝对的》
法二:名言发端法
名言发端法就是在文章的开头引用名言警句入题,从 而增强文章的意蕴,引人遐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句式可用
“如果……怎会……”
“假如……就不会……”等
3.反问强化
呼唤善良
当地震来临,谭千秋用双臂紧紧护住课桌下的学生时,难道你还怀疑善良?当李剑英为了人民的生命财产不受损失,放弃逃生,将飞机迫降在远离村庄的田野时,难道你能否定善良?当郴州遭受雪灾,唐山十三农民自发去支援素不相识的人们时,难道你会拒绝善良?
运用点例排比要注意的问题:
(1)所排比的事例之间要有内容上的某种相关性,这是运用点例排比的基础,要与主题密切相关。
(2)要注意在分述事例时,尽可能保持语言句式相似,从而形成排比,彰显气势与文采。
(3)在事例并列中,要注意事例的排列顺序。一般可以采用从古到今,先中后外的顺序。先写重要的,后说次要的;先写典型的,后说普通的;先写有名有据的,后写无名无据的。这样思维才顺畅。
句式可用
“当……难道……”
“……怎能……”等
4、判断强调
示例:讲诚信
诚信不是被东郭先生所救,反过来又要吃掉东郭先生的那头狼的恩将仇报;诚信更不是烽火戏诸侯的周幽王的荒唐行径。诚信是季布的“千金一诺”;诚信是“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诚信是王充所说的“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诚信是孔子所持的“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句式可用:
“因为……所以……”
“之所以……是因为……”
或者单用“因为”“所以”“因此”等皆可。
2、假设关系示ຫໍສະໝຸດ :真正的友谊不受时空的影响(观点)
如果王勃因杜少府的远离就淡薄了友谊,怎会吟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诗句?如果元稹和远方的白居易没有真情,怎会有“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的举动?如果王维与董大计较距离的远近,怎会有“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劝慰?……
一、导入:
从来文章都提倡简练,而繁冗拖沓为作文病忌。这诚然是不错的。然而,文章的繁简又不可单以文字的多寡论。言简意赅,是凝练、厚重;言简意少,却不过是平淡、单薄。……看文学大师们的创作,有时用简:惜墨如金,力求数字乃至一字传神。……
——《简笔与繁笔》(周先慎)
二、自主学习
思考:本文在用例上有什么特点?(2015年满分作文《绝知此事要躬行》)
明确:事例丰富,繁例、点例相结合。
三、学习点例排比
1.什么是点例排比?
2.点例排比有哪些作用?
3.点例排比的组合形式
明确:因果关系
假设关系
反问强化
判断强调
正反对比
四、点例排比举例
1、因果关系
示例:善于发现(论点)
道尔顿之所以发现色盲症而填补医学空白,是因为他善于在异常中发现;瓦特之所以发明蒸汽机而推动工业革命,是因为他善于在平常中发现;牛顿之所以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引起科学革命,是因为他善于在偶然中发现。要想取得不凡的成就,需要我们睁开犀利的双眼,去探索和发现。
六、课堂练习
【巩固练习】
有一个孩子,伸手到一个装满榛果的瓶里去,他尽其所能地抓了一把榛果,当他想把手收回来时,手却被瓶口卡住了。他既不愿放弃榛果,又不能把手缩回来,不禁伤心地哭了起来。
一个旁边的人对他说:“你知足些吧!只拿一半,让你的拳头小一些,那么你的手就可以很容易地拿出来了。”
在生活中,有时候只有放弃才能得到,但许多人却不明了二者的辩证关系,一味地想要获得,不想放弃,结果却什么也得不到。
句式可用
“……是……”
“……不是……”等
5、正反对比
示例:学会变通(论点)
伯夷不知变通,拒食周粟,落得个饿死首阳的下场;韩信知道变通,甘受胯下之辱,终于成帅封侯。清政府不知变通,闭关自守,最终丧权辱国;新中国的领导人知道变通,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终于带领中国走向富强。故曰: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五、归纳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