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家乡“草莓种植实践”的研究初探开题报告

合集下载

大学生草莓种植实践活动

大学生草莓种植实践活动

一、前言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大学生参与农业实践活动已成为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草莓作为一种营养丰富、市场需求旺盛的水果,近年来在我国各地得到了迅速发展。

为了让学生深入了解农业生产的实际过程,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我校组织了一次大学生草莓种植实践活动。

以下是本次实践活动的详细报告。

二、实践背景与目的1. 实践背景草莓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具有很高的市场价值和经济效益。

近年来,草莓产业在我国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同时也面临着品种退化、种植技术落后等问题。

为了提高草莓产业的竞争力,培养具备现代农业科技知识的人才,我校决定开展大学生草莓种植实践活动。

2. 实践目的(1)让学生了解草莓的生长习性、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2)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4)为我国草莓产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三、实践内容与过程1. 实践内容本次实践活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草莓品种选择与种植技术培训;(2)草莓种植基地的规划与建设;(3)草莓的栽培与管理;(4)草莓病虫害防治;(5)草莓采摘与市场销售。

2. 实践过程(1)前期准备在实践活动开始前,学校组织了一次草莓种植技术培训,邀请了相关领域的专家为学生讲解草莓的生长习性、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

同时,学生们还参观了草莓种植基地,了解了基地的规划与建设情况。

(2)种植基地规划与建设根据培训内容和实地考察结果,学生们共同制定了草莓种植基地的规划方案。

主要包括:土地整理、温室建设、灌溉系统搭建、施肥技术等。

(3)草莓栽培与管理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们开始了草莓的栽培工作。

包括:草莓品种选择、种植时间、种植密度、土壤处理、浇水施肥等。

(4)病虫害防治为了确保草莓的正常生长,学生们学习了病虫害防治知识,并采取了相应的防治措施,如合理施肥、及时修剪、喷洒农药等。

(5)草莓采摘与市场销售当草莓成熟时,学生们进行了采摘活动。

草莓种植调研报告

草莓种植调研报告

草莓种植调研报告草莓种植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为了掌握当前草莓种植的现状,了解市场需求和竞争情况,以及分析种植草莓的收益与风险。

二、调研方法1. 网上调研: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数据和市场报告来收集信息。

2. 实地考察:走访当地的农户和草莓种植基地,了解他们的种植方式和经营状况。

三、调研结果1. 市场需求:由于草莓的营养丰富,口感鲜美,深受消费者喜爱,市场需求日益增长。

尤其是在某某城市,草莓销售火爆,市场需求潜力巨大。

2. 竞争情况:由于草莓种植技术相对简单,进入门槛较低,导致市场竞争激烈。

但是,由于草莓的质量要求较高,种植者的技术和经验会直接影响草莓的产量和品质。

3. 种植收益:根据我们收集的数据和走访的农户,草莓的种植收益较高。

一亩草莓种植面积可带来约X万元的纯利润,而且种植周期短,投资回报周期相对较快。

4. 种植风险:草莓种植面临的主要风险包括天气变化导致的病虫害风险和草莓品质下降风险。

此外,由于市场竞争激烈,价格波动大,市场风险也需要引起重视。

四、建议1. 技术培训:鉴于草莓种植技术对草莓品质和产量的影响较大,建议种植者加强技术培训,提高自身技术水平,以提高草莓的质量和竞争力。

2. 市场研究:了解市场需求,掌握草莓市场的波动情况,对草莓的生产量和销售周期进行合理规划。

3. 风险管理:加强草莓病虫害的防治,做好天气的监测和应对措施,以及合理管理草莓的产前、产中和产后环节,降低种植风险。

五、总结通过调研,我们了解到草莓种植市场需求大,竞争激烈,但也带来了较高的收益。

同时,草莓种植也伴随着一定的风险,需要种植者具备一定的技术和管理能力。

因此,我们建议种植者加强技术培训、市场研究和风险管理,以期获得更好的经营效益。

草莓种植技术的调研报告

草莓种植技术的调研报告

草莓种植技术的调研报告近年来,广东省揭阳市磐东镇的草莓园吸引了众多居民及外来人士。

当地草莓园规模虽不大,但产量高。

从视觉美得角度来看,草莓叶色浓绿,果实鲜红,心形红果美丽诱人。

从营养角度来看,草莓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营养价值高。

亲自下田去采摘草莓,已成为一种时尚有趣又意义的活动方式、相聚方式。

当地的草莓园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亲身体验摘草莓乐趣的好去处,也让农民体会到丰收的喜悦以及它带来的经济利益。

为了满足大家对草莓的好奇,以及让大家更深入的了解草莓,方便大家自己种植草莓,现在,我就走进草莓园,向园主讨教讨教!据园主介绍,他一家每年到草莓丰收时节,总是幸福快乐的,这种幸福快乐来源于,草莓的产量一年比一年可观,来摘草莓的人也越来越多,他的草莓园越来越受人们的喜爱,每一次看到人们满脸笑容,带着自己采摘的草莓去称,他也露出满足的笑容,请客人吃免费草莓,和客人谈笑风生。

客人摘得高兴,主人更是开心!园主豪不吝啬的给我细心介绍了如何种植草莓,我不得不感叹种草莓的技术也如此讲究!具体步骤及方法如下:草莓露地栽培可采用1年1栽或多年1栽两种方式,前者每年栽培收获后与其他怍物轮作,这种制度下,草莓生活力强,果实品质好,成熟早,病虫害少。

但关键技术在培育3片以上叶片、根系发达的壮苗,可适当密植。

1次栽植,多年采收,秋季移栽,翌年5月收获。

3年后,利用匍匐茎苗更新1次一.整地施基肥草莓根系浅,宜生长于通透性好富含有机质的壤土或沙壤土。

前茬作物以小麦、豆类、瓜类及蔬菜为宜。

也可与高杆作物套作。

提早深翻土地,亩施入3000kg充分腐热的粪肥基肥,晒垈。

整地时再施入磷酸二铵25kg。

氯化钾10kg。

定植前灌1次小水。

二.定植移栽前选有5-6片复叶,植株健壮,根系完整的秧苗,在阴天或傍晚定植于大田。

栽植密度为(20-25)cm×(25-30) cm,栽植秧苗以浅不露根,深不埋心为度,定植后即灌1次透水,水干后及时检查秧苗情况,松土、培土或补苗。

种植区草莓实验报告(3篇)

种植区草莓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科学种植技术,研究草莓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生长情况,探讨影响草莓生长的关键因素,为草莓种植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二、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1)草莓品种:选用我国优良的四季草莓品种,如欧洲四季红、长虹2号、83-38等。

(2)种植容器:选用径口在20-30厘米的陶瓷盆。

(3)土壤:选用腐殖质含量较高的土壤。

(4)肥料:采用兽蹄、鱼骨、家禽内脏、豆饼等有机肥,加水腐熟发酵后制成液态肥水或追施复合肥。

2. 实验方法:(1)种植时间:选择秋季进行园地起苗上盆。

(2)种植方法:选择健壮秧苗,起苗时多带土,摘除老残叶,将苗木根系剪留10厘米左右,让根系舒展栽入盆土中。

栽植深度以不露根、不埋心为原则,土要按实,固定苗位,使土面与盆口保持3-4厘米距离。

(3)肥水管理:四季草莓1年多次开花结果,营养消耗多,要加强养分补充。

一般每星期追肥一次。

室外盆栽,每天早晚各浇水1次。

浇水时,应事先将水晒暖再用,切忌直接用井水或自来水浇灌。

(4)苗木管理:适时疏蕾、摘叶、摘除匍匐茎,去除老叶、残叶、病叶和多余匍匐茎,以减少养分消耗,提高果实质量。

架果造形,用铁丝或竹签做成不同形状的果架,放入花盆将果穗架起,促使果穗通风透光,果实着色均匀。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栽植时间对草莓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秋季栽植的草莓生长情况较好,果实成熟期较早,产量较高。

这与秋季气候适宜、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等因素有关。

2. 土壤对草莓生长的影响实验中发现,腐殖质含量较高的土壤有利于草莓的生长。

这是因为腐殖质土壤具有肥力高、保水性好、透气性佳等特点,有利于草莓根系生长和养分吸收。

3. 肥水管理对草莓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合理的肥水管理对草莓生长具有重要意义。

追肥可以补充草莓生长过程中所需的养分,浇水则有利于草莓根系吸收水分和养分。

4. 苗木管理对草莓生长的影响适时疏蕾、摘叶、摘除匍匐茎,去除老叶、残叶、病叶和多余匍匐茎,有利于提高果实质量。

采草莓社会实践活动教研(3篇)

采草莓社会实践活动教研(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领域也在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社会实践活动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草莓作为一种常见的水果,不仅味道甜美,而且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因此,开展采草莓社会实践活动,不仅能够让学生亲近自然,体验农耕文化,还能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动手实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对采草莓社会实践活动进行教研分析,以期提高此类活动的实效性。

二、活动目标1. 认知目标:了解草莓的生长特点、营养价值以及种植过程。

2. 技能目标:掌握采摘草莓的技巧,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劳动成果的情感。

4. 社会目标: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提高沟通能力。

三、活动准备1. 场地选择:选择交通便利、环境优美、草莓种植面积较大的草莓园。

2. 时间安排:根据学校课程安排和学生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日期和时间。

3. 物资准备:准备采摘篮、手套、帽子、防晒霜等防护用品。

4. 人员安排:成立活动筹备小组,负责活动的策划、组织和实施。

四、活动实施1. 知识讲座:邀请草莓种植专家为学生讲解草莓的生长特点、营养价值、种植过程等知识。

2. 采摘实践: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学生分组进行草莓采摘实践。

3. 交流分享:学生分享采摘过程中的趣事,交流采摘技巧和感受。

4. 总结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活动中的收获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五、活动效果评价1. 学生评价: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学生对活动的满意度、收获和改进建议。

2. 教师评价: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如参与度、合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3. 家长评价:通过家长会、家访等方式,了解家长对活动的看法和建议。

六、教研反思1. 活动设计:在活动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使活动更具趣味性和实效性。

2. 教师引导:教师在活动中应扮演引导者的角色,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草莓栽培研究报告

草莓栽培研究报告

草莓栽培研究报告草莓栽培研究报告一、引言:草莓是一种常见的水果,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著名的草莓香气,备受人们的喜爱。

本次研究主要针对草莓的栽培方法和技术进行了探索和总结,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好的产量和质量。

二、材料与方法:本次研究选择了品种良好、生长状态良好的草莓苗进行试验。

在试验中,我们采用了有机肥料进行施肥,并保持土壤湿润。

同时,采用了保温棚的方法,控制了温度和湿度,以提高草莓的生长速度和品质。

三、结果与讨论: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实验,我们获得了一些重要的结果和结论。

首先,施用有机肥料对草莓的生长有显著的影响。

有机肥料中的营养物质能够提供草莓所需的养分,促进草莓生长和果实的发育。

其次,保持土壤湿润对草莓的生长也非常重要。

草莓对水分的需求较大,保持土壤湿润可以确保草莓正常吸收水分和养分。

最后,保温棚对草莓的生长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保温棚可以提供稳定的温度和湿度环境,减少外界环境的影响,有利于草莓的生长和发育。

四、结论:通过本次研究,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适当施用有机肥料、保持土壤湿润以及采用保温棚栽培方法,可以有效提高草莓的产量和质量。

这些研究结果对于草莓的栽培和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五、展望:尽管本次研究取得了一些有益的结果,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例如,我们在施肥和浇水方面的方法和时间还有待进一步优化。

另外,保温棚的设施也可以进一步改进,以提高环境的稳定性和草莓的生长水平。

希望在未来的研究中,能够对这些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六、参考文献:[1] 刘长江, 张宇杰, 等. 草莓栽培技术研究[J]. 草莓科学,2017(06): 14-18.[2] 张亮, 杨凯, 等. 有机肥料在草莓栽培中的应用研究[D]. 温州大学, 2019.注:本报告仅为示例,具体内容和字数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科学研究性学习初探 ——以课题草莓种植实践”为例的研究

科学研究性学习初探 ——以课题草莓种植实践”为例的研究

案例展示2013-03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活动。

它的基本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永不满足、追求卓越的态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科学研究性学习的研究背景现行科学教材(朱清时主编,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在每一册中均安排了“研究性学习课题”,但现实教学中,几乎没有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研究,教材中的“研究性学习课题”也成了摆设。

究其原因,本人认为有以下几点:1.教材中的“研究性学习课题”编写过于简单,缺少指导性,因此可行性不强,研究不了。

2.广大农村初中科学教师缺少指导经验。

3.教学理念上认识不足,大多数教师认为“研究性学习课题”的研究费时、费力,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帮助不大。

4.学生对教材中的课题兴趣不大,不愿研究。

而本人认为研究性学习对于引导学生自主获得知识或信息,学会学习、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是初中科学学习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二、科学研究性学习实践过程本人利用省级立项课题《农村寄宿制初中科学实验教学的开放性探究》(编号SNQ8,其主题为“关于草莓种植的研究”)为平台,尝试了在初中科学学科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探索。

具体步骤如下:1.确定研究课题(1)了解学生兴趣,确定研究主题针对以上关于教材中的研究性学习课题难以实施的分析,本人认识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课题感兴趣,才能自主地研究。

在决定进行以“草莓种植”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后,本人在所任教的八(15)班中招兴趣小组成员时,全班50人,共有45人报名参加。

对此本人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下表:选项爱吃想知道草莓是如何长出来的对田间草莓大棚感到神秘想自己种些尝尝百分比%1004044.455.6问题问题:对“草莓种植”感兴趣的原因(可多选)从中不难看出学生的喜好与对事物的好奇心是研究性学习的动力。

(2)搭建研究平台,提供物质基础在省教科院的指导和学校的大力支持下,本人在学校行政楼的露台搭建了草莓种植实验室,种植了134棵草莓。

种出自己的草莓

种出自己的草莓

夏甸镇新村初中“种出自己的草莓”综合实践试验开发方案一、课题研究的背景与现状:为落实综合实践活动2015年工作要点,推进我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提升我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质量和水平。

基于我校的地理优势,我们拟定在臧家草莓基地开展“基地课程开发共同体”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验研究”研究的意义在于:通过研究,进一步建立新的课程概念,教师结合当地实际及现有条件进行课程资源开发和实验研究。

丰富我校研究性学习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建设的理论,为学校的研究性学习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评价、课程资源建设提供指导。

我们选定“种出自己的草莓”综合实践试验开发方案进行研究,以期利用乡土课程资源,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之成为新时代的建设者、接班人。

三、指导思想与研究原则四、课题研究的目标:1、从课程资源设计和学校课程资源扩展与开发的角度,通过对课程资源开发和设计进行理论开发和实验两方面的研究,探索具有规律性意义的课程资源开发的原则、方法和实践模式,获得和建立课程资源开发与设计的理论架构;2、通过以案例研究和实验设计的形式,对课程资源开发进行实验研究,为同类学校提供可以遵循的实践模式,建立开放的、动态的、发展的课程资源库。

3、一是通过课程资源开发与设计的理论架构、实践模式及开发出的物质资源直接促进学校和地方经济的发展;二是形成一批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校本课程教师队伍,提高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目的和内容开发与选择课程资源的能力,让教师成为学生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开发者,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4、深入开发课程教材内容,努力将教材中的教学内容延伸至生活实际。

以国酒文化、长征文化和民族文化为龙头的乡土文化,大力建设富有人文气息的校园文化。

开发系列校本课程资源,开展系列综合实践活动,围绕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三条线索,充分实现对社会资源的应用,使学生在体验与探究自然中不断成长,在参与和融入社会中不断成熟,在认识自我中不断完善,谋求学生自我、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家乡“草莓种植实践”的研究初探开题报告
金坛市岸头实验学校四(2)班
一、课题的提出
清朝末年,草莓随当地人的远洋经商被带到龙口,时称"洋莓果"、"高丽果"。

建国以后60年代开始大面积栽培,近年来引进了国内外诸多优良品种,在栽培技术上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与开发,引用了保护地栽培技术,有效提高了草莓的品质和产量。

草莓浆果鲜红艳丽,芳香多汁,甜酸可口,营养丰富,且兼具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
价值,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被视为果中珍品,有“水果皇后”之誉。

草莓适应性强,
具有结果早、周期短、见效快的优点,繁殖迅速、管理方便、成本低廉,是一种投资少、收
益高的经济作物。

我们的家乡金坛岸头是鱼米之乡,土壤肥沃,气候适宜,离城距离近交通便利,吸引了
很多的投资者种植。

草莓,现在成为地方特产之一,并以其良好的品质,精巧诱人的外形和
特有的营养价值,深受人们所喜爱。

班级中恰巧有同学的父母也是从外地来本地种植草莓的投资者,班级里很多同学很想去
调查走访、搜集、阅读有关介绍草莓文化的资料,亲自体验、感受、种植草莓,同时体验草
莓文化的博大精深。

“综合实践活动”,是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中增设的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
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
是以活动为主要形式、以实践为主要环节、以综合为主要特征、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
的实践性课程。

它以实践、创新、发展为主线,把学生在校内的学习同校外及其需要和兴趣
紧密结合,使学生通过综合性、开放性的实践,获得积极的、全面的发展。

由此,我们小组决定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开展--对家乡“草莓种植实践”的研究.
二、研究价值与意义
1、通过互联网、图书馆、调查访问等方式收集资料,了解草莓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
涵,了解草莓与健康、如何种植等知识,了解家乡的草莓与经济文化发展的关系,初步学会
如何种植草莓。

2 用分工合作形式,开展对有草莓文化的研究,通过多种途径收集有关资料,培养收集、
处理信息的能力。

通过自己的亲身参与,获得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的创造表现,发
挥自主性, 能将自己的研究成果通过不同的形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如制作PPT、
手抄报、如何种植、如何防治虫病,初步学会种植方法和技巧。

培养自己乐于探究、勤于动
手,敢于实践,具有创新能力的精神。

培养发现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促进自身综合实践
能力的发展。

3、了解学生的家乡金坛岸头产草莓历史悠久,激发自己的自豪感,从小立志如何将草莓文化的发展与当地的经济发展结合起来,为家乡的发展作出贡献。

4、通过合作小组的集体研究,对自己的成果有喜悦感、成就感,感受与他人协作交流的乐趣。

5、商品经济时代,掌屋市场行情,非常重要,了解家乡岸头草莓的生产销售情况,可为家乡经济的发展献计献策。

三、研究内容
1、了解草莓的发展史,了解岸头草莓的主要特点。

2、了解草莓的种植,开展地膜盖与不盖的研究。

3、了解放蜂与不放蜂的区别,对蜜蜂的生物习性进行观察研究。

4、开展盆栽草莓的研究,由学生研究小组分别栽2-4盆开展不同栽种方法或管理方式的研究,放寒假让学生带回家进行管理。

四、课题成员及分工:
五、研究方法
1、文献分析法:运用网络查阅草莓文化研究的有关内容。

了解和草莓有关的诗词和歌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2、调查法、访谈法:走访调查走访草莓农了解草莓与健康、如何种植等知识,了解家乡的草莓与经济文化发展的关系。

3、统计法:对问卷调查的有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六、课题研究的步骤和计划
1、上网查阅草莓的有关资料,查阅如何开展调查研究?如何写调查报告?如何写开题报告?为开展研究做理论准备。

拟写开题报告。

时间安排:2014.10.9——10.12
2、对资料进行学习研究和整理。

拟定走访调查和问卷调查内容。

时间安排:2014.10.20——10.30
3、学习研究和整理有关资料,进行走访调查和问卷调查内容。

时间安排:2014.11月-2015年元月
4、整理和统计走访调查和问卷调查成果,对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撰写写调查报告。

准备成果展示内容和方法,并进行创作和排练。

时间安排:3月1日——3月6日
5、在班级综合实践活动课上对研究成果进行汇报,对活动进行总结与反思。

时间安排:3月1日——3月7日
七、课题预期的成果与表现形式
1、通过查阅资料学会写实验报告,写一种植中的实验报告。

2、对草莓文化研究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制作成手抄报和课件。

3、在综合实践课堂上,向同学展示课件和手抄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