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酸碱平衡紊乱的综合判断

合集下载

常见酸碱失衡的判断与处理

常见酸碱失衡的判断与处理

常见酸碱失衡的判断与处理酸碱失衡是各种重危急症的严重并发症之一。

正确认识与及时处理酸碱失衡,对于提高重危患者的救治成功率,改善其预后有重要意义。

1 常用考核酸碱失衡的指标pH和氢离子浓度([H+]):是反映体液总的酸碱度的指标,受呼吸和代谢两个因素影响,正常动脉血pH 为7.35~7.45,[H+]为40±4 nmol/L;静脉血pH较动脉血低0.03~0.05。

pH是[H+]的负对数。

pH 7.4时,[H+]为40 nmol/L;在pH 7.1~7.5的范围内,pH每变动0.01单位,[H+]即向相反的方向变化1 nmol/L。

如pH 7.35,[H+]即为45 nmol/L;pH 7.46,[H+]则为34 nmol/L。

pH和[H+]这种关系,可用于核算血气分析报告有否误差。

PCO2:系指血浆中物理溶解的CO2所产生的压力,是反映呼吸性酸碱紊乱的指标。

正常动脉血PCO2 35~45 mmHg (1 mmHg=0.133 kPa,下同),平均40 mmHg;静脉血PCO2较动脉血高5~7 mmHg。

若PCO2<35 mmHg,则为呼吸性碱中毒(呼碱)或代谢性酸中毒(代酸)的呼吸代偿;若PCO2>45 mmHg,则为呼吸性酸中毒(呼酸)或代谢性碱中毒(代碱)的呼吸代偿。

HCO3-:实际碳酸氢盐(acute bicarbonate,AB),指隔绝空气条件下实际测得的HCO3-值,是反映代谢性酸碱紊乱的指标。

动、静脉血HCO3-基本相等,正常值22~27 mmol/L,平均24 mmol/L。

HCO3-<22 mmol/L,可见于代酸或呼碱代偿;HCO3->27 mmol/L,可见于代碱或呼酸代偿。

SB:标准碳酸氢盐(standard bicarbonate,SB),指标准条件下测得的HCO3-值,其意义和AB相同。

正常时AB=SB。

若AB>SB,见于代碱或呼酸代偿;AB<SB,则为代酸或呼碱代偿。

分析判断酸碱平衡紊乱的方法

分析判断酸碱平衡紊乱的方法
4Βιβλιοθήκη 3. 肺心病患者:例题
pH 7.35, HCO3- 36mmol/L, PaCO2 66mmHg, Na+ 140mmol/L, K+ 4.5mmol/L, Cl- 75mmol/L。
4. 糖尿病人:
pH 7.47, HCO3- 20mmol/L, PaCO2 28mmHg, Na+ 140mmol/L, K+ 4.0mmol/L, Cl- 98mmol/L。
(1)有原发性呼吸性酸碱失衡时,以代偿范围为标准
(2)无原发性呼吸性酸碱失衡时,以HCO3- 正常值 (22-27mmol/L)为标准
五、综合判断酸碱失衡情况
1
pH ∝
[HCO3-] [PaCO2]
不需用代 偿公式计

HCO3-、PaCO2反向改变:都是原发改变
HCO3-、PaCO2同向改变:需判断何为原发改变
△AG=△HCO3- ,△AG=29-12=17 则 缓冲前HCO3- = 36+17=53,>>33.1±3 代碱 结论: 呼酸+AG增高型代酸+代碱
6
4.糖尿病人: pH 7.47, HCO3- 20mmol/L, PaCO2 28mmHg, Na+ 140mmol/L, K+ 4.0mmol/L, Cl- 98mmol/L。
5
3.肺心病患者:
pH 7.35,HCO3- 36mmol/L, PaCO2 66mmHg, Na+ 140mmol/L,K+ 4.5mmol/L, Cl- 75mmol/L。
1. AG=140-(75+36)=29 AG↑型代酸
2. PaCO2 ,肺心病 3. 代碱?

酸碱平衡失调的判断与处理

酸碱平衡失调的判断与处理
2、曲线左移: PH ↑ 、PCO2 ↓ 、体温↓ , 2,3- DPG ↓ 3、其他因素:Hb与O2的结合还受其自身性 质影响,二价铁经氧化成三价铁,即失去 运O2能力,CO与Hb结合,使曲线左移,不 利O2解离,且妨碍Hb与O2的结合。
2、血浆中离子平衡原则
• 正常机体各部分体液中所含阴阳离子数的总和相 等,并保持电中性。 • 在血浆中,阳离子主要是钠离子,其次:钾、概、 镁等,阴离子主要是Cl-,其次: HCO3- 、HPO4-、 SO42-及有机酸等。 • 绝大多数电解质在体液中呈游离状态,与体液PH 值密切相关,电解质与酸碱平衡关系密切,临床 上常互为因果,即电解质紊乱可导致酸碱失衡, 酸碱失衡也可以伴随着电解质紊乱,主要因受电 中性、等渗定律即生理规律的控制,故临床上血 电解质与血气分析同时测定分析可协助诊断。
BB、BE/BD
• BB(缓冲碱):碳酸氢盐、血红蛋白、血浆蛋白、 磷酸盐等起缓冲作用的全部碱量总和,总共4455mmol/L,平均50。BB↓酸中毒,BB↑碱中毒。 • BE(碱剩余/碱藏); BD(碱缺乏) 在标准条件下,将血液标本用酸/碱滴定至PH7.4 时所消酸量BE/碱量BD。 BE说明BB ↑用+表示,BD说明BB↓用-表示,正常值 0±3。BE>3→ HCO3- HCO3- HCO3-↑,BE<3 → HCO3- ↓/H+ ↑。不受呼吸因素影响。
2.呼酸并代酸
• PaCO2>45,AB= HCO3- <24+0.35△PaCO2 -5.58。 • 特点:往往伴有低氧、缺氧,常见于严重2型呼吸 衰竭患者伴有休克、肾功能不全、糖尿病时, (故同时测葡萄糖、尿酮体、肾功能对诊断原发 病极有价值)。此型临床不常见,但一旦出现, 多预后不佳,PH<7.1时,病死率在65%,因此 早期发现,注意维护肾脏功能,及早纠正缺氧, 纠正休克、酸血症尤为重要。

酸碱平衡判断血气分析六步法

酸碱平衡判断血气分析六步法

评估手术风险
对于手术患者,通过血气 分析六步法可以评估手术 风险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率。
在预后评估中的应用
预测生存期
血气分析六步法的结果可 以预测患者的生存期,如 肺癌患者的生存期与血气 分析结果密切相关。
评估复发风险
对于某些肿瘤患者,通过 血气分析六步法可以评估 其复发风险。
指导康复治疗
对于康复期的患者,通过 血气分析六步法可以评估 其康复程度及制定相应的 康复计划。
酸碱平衡对机体的影响
酸碱平衡失调会对机体造成一系列的影响,如影响细胞代谢、神经肌肉兴奋性等,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
04
临床应用
呼吸系统疾病
支气管哮喘
患者多有过度通气,呼气时pCO₂降低,pH升高;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时,由于 缺氧、CO₂潴留,pH降低。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由于长期通气不足,CO₂潴留,pH降低;合并感染后,由于过度通气,pH可能 升高。
2023
酸碱平衡判断血气分析六 步法
目 录
• 引言 • 血气分析六步法 • 酸碱平衡与血气分析 • 临床应用 • 血气分析六步法的实际应用 • 结论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血气分析是用于判断机体酸碱平衡状态、呼吸功能和血液中 氢离子浓度的方法,对于危重病人的抢救、手术和药物治疗 具有重要意义。
血气分析的六步法是一种常用的判断方法,其通过六个步骤 的连续分析,可以更加准确、快速地判断病人的酸碱平衡状 态,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
7.45。
PH值计算公式
PH=(-lg[H+])+24。
PH值解读
PH正常表示酸碱平衡,PH降低 表示酸中毒,PH升高表示碱中
毒。

酸碱失衡的判断方法

酸碱失衡的判断方法

酸碱失衡的判断方法
酸碱失衡是人体内酸碱平衡失调的情况,通常会导致一系列健康问题。

了解如
何判断酸碱失衡对于维护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判断方法,帮助你及时发现并纠正酸碱失衡。

首先,观察身体症状。

酸碱失衡可能会导致疲劳、头痛、消化不良、肌肉疼痛
等症状。

如果你经常感到疲惫,头痛不止,或者出现其他不适症状,就需要考虑可能存在酸碱失衡的问题。

其次,检测尿液酸碱值。

通过使用酸碱试纸或电子酸碱检测仪,可以测量尿液
的酸碱值。

正常情况下,尿液的酸碱值应该在特定范围内,如果偏离了这个范围,就可能存在酸碱失衡的情况。

另外,衡量饮食结构。

饮食中过多的酸性食物,如肉类、乳制品、糖类等,会
使体内酸性负担增加,导致酸碱失衡。

因此,合理的饮食结构对于维持酸碱平衡至关重要。

建议多摄入碱性食物,如蔬菜、水果、坚果等,减少酸性食物的摄入。

此外,关注情绪状态。

长期的焦虑、紧张、压力大都会导致体内酸碱失衡。

因此,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情绪对于维持酸碱平衡也至关重要。

最后,定期进行血液检测。

通过检测血液中的酸碱值,可以更准确地了解体内
酸碱平衡的情况。

如果怀疑自己存在酸碱失衡问题,建议定期进行相关的血液检测,以便及时调整饮食和生活方式,恢复酸碱平衡。

总之,了解酸碱失衡的判断方法对于维护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通过观察身体症状、检测尿液酸碱值、衡量饮食结构、关注情绪状态以及定期进行血液检测,可以帮助你及时发现并纠正酸碱失衡,保持身体健康。

希望这些方法能对你有所帮助,祝你身体健康!。

如何快速判断酸碱平衡紊乱

如何快速判断酸碱平衡紊乱
PaCO2 (85.8)↑,呼酸,与pH变化吻合。 3、肺心病史,可造成呼吸性酸中毒。 判断: PaCO2 ↑为原发,选用慢性呼酸代偿公式。
例 4. 肺 心 病 , pH7.28 , PaCO2 85.8mmHg , HCO337.8 mmol/L,Cl - 90mmol/L, Na+ 140 mmol/L
一、计算AG:鉴定是否有AG↑型代酸
AG=Na+-(Cl- + HCO3-) =140-(90+37.8)=12.2<17,无AG↑型代酸
二、HCO3-与PaCO2旳变化方向
HCO3-与PaCO2呈同向变化,则需要判断原发、继发 原因,且需要经代偿公式计算。
1、pH(7.28)↓,酸中毒 2、HCO3-(37.8)↑,代碱,与pH变化冲突。
预测HCO3-=24+(PaCO2-40)×0.1±5
=24+(80-40)×0.1±5=28±5
实测HCO3-为27,在代偿范围内,未合并代谢性酸 碱失衡。
四、无AG↑型代酸,不需要作碱补偿:略
五、综合判断酸碱失衡情况
最终判断为:
单纯型呼吸性酸中毒
例3.糖尿病,pH7.30,PaCO2 34mmHg,HCO316mmol/L血,Na+ 140mmol/L,Cl- 104mmol/L
缓冲前AB=AB+△AG=20+(22-12)=30>20.5,(因有 呼吸性酸碱失衡,故与代偿范围比)超出代偿范围之上 限,合并代谢性碱中毒。
五、综合判断酸碱失衡情况 最终判断为:呼碱+AG↑型代酸+代碱
例7.金葡菌肺炎,pH7.61,PaCO2 32mmHg,HCO3-28mmol/L, Na+ 141mmol/L,Cl– 94mmol/L

酸碱紊乱判断例题

酸碱紊乱判断例题

一)方法一1.基本原则:本方法的基本思路是从难到易,层层剔除,即①是否有三重酸碱失衡?→②是否有二重酸碱失衡→③单纯性酸碱失衡。

(1)计算AG值:计算AG是判断是否有三重酸碱失衡的不可缺少的指标。

AG计算公式为:AG=Na+-(HCO3-+Cl-)如果计算AG为正常,则不会有三重酸碱失衡,如此一来,我们就只要考虑二重以下的酸碱失衡了;相反,如果计算AG高于正常(AG>16 mmol/L)则表明有高AG型代谢性酸中毒,同时提示有发生三重酸碱失衡的可能,需要继续关注。

(2)判断原发因素与继发因素:判断原发因素与继发因素是指在HCO3-/PaCO2的变化过程中,哪一个为原发因素,哪一个为继发因素。

如果HCO3-/PaCO2的变化方向相反,即一个升高,一个下降,则可以判定为两个独立因素分别引起了体内酸碱平衡紊乱,两个都是原发因素,可称为双发。

这种情况说明病人发生了二重酸碱失衡。

例如:HCO3-↓/PaCO2↑,则可判定为代谢性酸中毒合并呼吸性酸中毒。

而HCO3-↑/PaCO2↓,则可判定为代谢性碱中毒合并呼吸性中毒。

如果HCO3-/PaCO2变化方向一致,即同步升高或同步下降,则需要判断HCO3-和PaCO2这两个因素哪一个是原发因素,哪一个是继发因素。

可从三个方面来判断:①看pH:pH的变化反映机体酸碱状态,而其变化方向有助于判别HCO3-和PaCO2两者的变化,哪一个占主导地位;②看HCO3-和PaCO2的变化哪一个与pH变化相适应。

③看病史:患者的发病经过对判断原发因素与继发因素起决定性作用。

当pH、HCO3-/PaCO2以及病史三方面相一致时,可以较明确的判定出哪一个因素为原发因素;当pH、HCO3-/PaCO2以及病史三方面相冲突时,以病史变化为准。

因为pH和HCO3-/PaCO2这些指标有可能不十分准确。

当判断出原发因素后,可采用相应的代偿公式进行计算。

(3)用代偿公式计算:如计算结果显示代表继发因素的指标数值在代偿范围之外,则说明患者有二重酸碱失衡存在,可判定为二重酸碱失衡;相反,代表继发因素的指标数值在代偿范围之内,则说明患者只有单纯性酸碱失衡。

酸碱平衡紊乱的分类及判断-精品资料

酸碱平衡紊乱的分类及判断-精品资料

、单纯性酸碱平衡紊乱表8-5酸碱紊乱分类及参数单一酸中毒应有以下三种机制之一:①附加酸增加;②酸排泌减少;③碱的丢失增加;单一碱中毒应有以下机制之一:①附加碱增加;②碱排泌减少;③酸丢失增加。

表5-2成人血气分析参数值及临床意义(一)代谢性酸中毒代谢性酸中毒(原发性CHC03缺乏)时很容易检测出血浆CHC03的降低或负的细胞外液碱剩余(ECF-BE),原因包括:1 •有机酸产生超过排出速度(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乙酰乙酸和B -羟丁酸,乳酸酸中毒的乳酸)。

2•酸(H+)排泌减少,如肾衰、肾小管酸中毒,因酸堆积消耗CHC03-3. CHC03过多丢失,因肾排泌增加(减少肾小管重吸收)或十二指肠液过多丢失(腹泻),这种血浆CHC03的降低会伴随阴离子(CL-)的升高或钠的降低。

当这些情况存在时,cHC03-/cdC02匕例因CHC03的减少而降低,其结果是下降的pH刺激呼吸代偿机制,使呼吸加强,降低PC02从而使pH升高。

实验室检查:CHC03浓度可用来估计pH和PC02估计pH时,测得CHC03浓度加上15得到pH值的小数点后估计值,如一病人测得CHC03为10mmol/L(10+15=25)即可估计pH为7.25。

估计PC02mmH)以下列公式:PC02土2=1.5 (CHC03- +8PCO2=2± 2该公式的临床含义是给出的PC02值与代谢性酸中毒程度相适应或者应考虑混合性酸碱紊乱。

另一常用于代偿的估计是PCO值等于pH的后两位数。

如果一个呼吸性酸中毒叠加到已有的代谢性酸中毒上,该PC02值将高于这些估计值。

(二)代谢性碱中毒代谢性碱中毒(原发性CHC03过剩)可由剩余碱增加或酸性液体丢失而发生,原发性CHC03过剩,cHCO3-/cdCO2t匕值>20/1。

病人将以换气不足使PCO旺高,pH由此又逐渐恢复正常。

实验室检查:血浆CHC03- cdC02 PC02和总CO2均增高,cHCO3-/cdCO2>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液酸碱平衡紊乱的综合判断
此法结合病史,血气及电解质测定,通过酸碱平衡紊乱预计代偿公式以及电中与原理进行
综合分析。

其判断规则为:
1、病史从病史中了解酸碱平衡紊乱的诱发原因,估计就是由于呼吸因素还就是代谢
因素引起,并以此作为判断原发紊乱的优先条件。

发病时间用作选择慢性代偿公式,原发性呼吸性酸中毒与呼吸性碱中毒分别以>72h与>48h作为选择慢性代偿公式的依据。

2、单纯性酸碱平衡紊乱的判断
当pH、PCO2、cHCO3-以及A、G值均在参考范围内时,可认为机体尚无酸碱紊乱发生。

(1)、一般判断下列有关数据就是诊断酸碱平衡紊乱的依据之一。

PCO2<35mmHg(4、66kPa),考虑呼吸性碱中毒;
PCO2>45mmHg(5、99kPa),考虑呼吸性酸中毒;
cHCO3-<22mmol/L,考虑代谢性酸中毒;
cHCO3->27mmol/L,考虑代谢性碱中毒;
A、G>16mmol/L,考虑代谢性酸中毒。

其结果与临床症状一致,可考虑单纯性酸碱平衡紊乱。

(2)、评价若临床症状不明显而pH异常,则可从PCO2(mmHg)与cHCO3-(mmol/L)变化程度进行区别,其方法如下:
pH<7、4,cHCO3-×PCO2>1000,考虑呼吸性酸中毒(因PCO2↑↑↑及cHCO3-↑);
pH<7、4,cHCO3-×PCO2<1000,考虑代谢性酸中毒(因PCO2↓及cHCO3-↓↓↓);
pH>7、4,cHCO3-×PCO2<1000,考虑呼吸性碱中毒(因PCO2↓↓↓及cHCO3-↓);
pH>7、4,cHCO3-×PCO2>1000,考虑代谢性碱中毒(因PCO2↑及cHCO3-↑↑↑)。

3、二重酸碱平衡紊乱的判断凡判断有原发酸碱平衡紊乱者均存在二重酸碱平
衡紊乱的可能性。

二重酸碱平衡紊乱涉及机体代偿问题,需借助代偿预计公式判断。

此处采
用Carrol公式(表7-6)。

表7-6 酸碱平衡紊乱预计代偿公式
原发性类型
预计代偿计算公式
代偿时限
代偿极限
代谢性酸中毒
PCO2=40-(24- cHCO3-)×1、2±2
12~24h
10mmHg
代谢性碱中毒
PCO2=40+( cHCO3--24)×0、9±5
12~24h
55mmHg
呼吸性酸中毒急性
cHCO3-=24+(PCO2-40)×0、07±1、5 几分钟
30mmol/L
慢性
cHCO3-=24+(PCO2-40)×0、4±3
3~5d
42~45mmol/L
呼吸性碱中毒急性
cHCO3-=24-(40- PCO2)×0、2±2、5 几分钟
18mmol/L
慢性
cHCO3-=24-(40 -PCO2)×0、5±2、5 2~3d
12~15mmol/L
注:表中PCO2单位为mmHg;cHCO3-单位为mmol/L
在确定原发紊乱后,将相应测定值带入相应公式计算。

若测定结果落在代偿范围内,为单纯性酸碱平衡紊乱。

如果低于或超过预计代偿范围,表示存在混合性酸碱平衡紊乱。

如原发
性代谢性酸中毒时,实PCO2测超过代偿值上限,判为合并呼吸性酸中毒;低于代偿值下限,判为合并呼吸性碱中毒;在该范围内,则判为单纯性代谢性酸中毒。

4、三重酸碱平衡紊乱的判断要作三重酸碱平衡紊乱的判断,需在血气分析的同
时测定电解质,计算A、G。

若能根据病史与血气测定判出呼吸性酸中毒伴代谢性碱中毒或呼
吸性碱中毒伴代谢性酸中毒时,如A、G>16mmol/L,可相应判为呼吸性酸中毒或呼吸性碱中毒
三重酸碱平衡紊乱。

但如只能先确定呼吸性酸中毒伴代谢性碱中毒或呼吸性碱中毒伴代谢性
酸中毒时,则应引入真实cHCO3-的概念。

在高A、G时体内部分cHCO3-被阳离子(有机阳离子)所中与。

根据电中与原理,cHCO3-的下降数等于A、G的上升数,真实cHCO3-=cHCO3测定-+ΔA、G。

如真实cHCO3-超过呼吸性酸中毒或呼吸性碱中毒预计代偿值上限,表示体内cHCO3-异常增高,高A、G代谢性酸中毒的同时有代谢性碱中毒存在,结合已经确定的呼吸性酸中毒伴代谢性碱中毒或呼吸性碱中毒伴
代谢性酸中毒可判为相应的三重酸碱平衡紊乱存在。

计算ΔA、G时以A、G正常均值为准,即ΔA、G=A、G测定-12。

另外,当原发性代谢性酸中毒时,若真实cHCO3-高于cHCO3-正常上限27mmol/L,可判为代谢性酸中毒伴代谢性碱中毒。

(三)临床实例
1、一病人胆道感染输用NaHCO3后,血气分析结果:
pH=7、47,PCO2=50mmHg(6、65kPa),cHCO3-=37mmol/L。

由pH>7、4,cHCO3-×PCO2=1850>1000,先判为原发性代谢性碱中毒。

代偿计算:PCO2=40+(37-24)×0、9±5=46、7~56、7mmHg(6、21~7、54kPa)。

因测得PCO2为6、67kPa(50mmHg)在该范围内,故PCO2的升高为正常代偿。

结论:代谢性碱中毒
2、一病人胃大部切除后胃肠减压3d,血气分析结果:
pH=7、36,PCO2=54、8mmHg(7、29kPa),cHCO3-=31mmol/L
由pH<7、4,cHCO3-×PCO2=1798>1000,故有呼吸性酸中毒。

根据呼吸性酸中毒代偿计算:
急性时:cHCO3-=24+(54、8-40)×0、07±1、5=23、5~26、5mmol/L。

慢性时:cHCO3-=24+(54、8-40)×0、4±3=26、9~32、9mmol/L。

表示有代谢性碱中毒存在。

但跟据病史应先有代谢性碱中毒。

再根据代谢性碱中毒代
偿计算:PCO2=40+(31-24)×0、9±5=41、2~51、3mmHg(5、5~6、8kPa)。

因测得PCO2高于该范围上限,表示有呼吸性酸中毒存在。

结论:代谢性碱中毒伴呼吸性酸中毒
3、某出血性休克病人,血气分析结果:
pH=7、16,PCO2=50mmHg,cHCO3-=18mmol/L。

由pH<7、4,cHCO3-×PCO2=900<1000,故有代谢性酸中毒。

代偿计算:PCO2=40-(24-18)×1、2±2=30、8~34、8mmHg(4、10~4、63kPa)。

测得PCO2高于该范围上限,表示呼吸性酸中毒存在。

结论:代谢性酸中毒伴呼吸性酸中毒。

4、一肾移植术后病人,血气分析结果:
pH=7、24,PCO2=37mmHg(4、92kPa),cHCO3-=16mmol/L
由pH<7、4, cHCO3-×PCO2=592<1000,故有代谢性酸中毒。

代偿计算:PCO2=40-(24-16)×1、2±2=28、4~32、4mmHg(3、78~4、31kPa)。

测得PCO2高于该范围上限,表示呼吸性酸中毒存在。

结论:代谢性中毒伴呼吸性酸中毒。

5、一病人慢性肺部感染,血气及电解质分析结果:
pH=7、34,PCO2=58、5mmHg(7、87kPa),cHCO3-=31、6mmol/L,Na+=138mmol/L,Cl-=84mmol/L。

因A、G=138-84-31、6=22、4>16mmol/L,故有代谢性酸中毒存在。

又因pH<7、4,cHCO3-×PCO2=1848、6>1000,故有呼吸性酸中毒。

再据真实cHCO3-=31、6+(22、4-12)=42,及由呼吸性酸中毒慢性代偿计算:cHCO3-=24+(58、5-40)×0、4±3=28、4~34、4mmol/L,证实合并有代谢性碱中毒。

结论:呼吸性酸中毒伴代谢性酸中毒伴代谢性碱中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