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八)(附答案与范文)

合集下载

初二期末考语文试卷附答案

初二期末考语文试卷附答案

初二期末考语文试卷附答案推荐文章潍坊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热度:高一语文月考考试卷及答案热度:高二语文下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热度: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带答案热度: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测试试卷及答案热度:初二的期末考试就要到了,这次期末考的语文试卷大家有信心吗?没信心考前就该做份语文试卷。

下面由店铺为大家提供关于初二期末考语文试卷附答案,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初二期末考语文试卷选择题一.积累与运用(满分3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琐屑(xuè) 阻遏(è) 驻足(zhù) 锐不可当(dǎnɡ)B.寒噤(jìn) 取缔(tì) 镂空(lòu) 巧妙绝伦(luén)C.拂晓(fú) 克扣(kè) 藻井(zǎo) 风雪载途(zài)D.荒谬(miù) 推崇(chǒnɡ) 胚胎(pēi) 气息奄奄(yā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A.藩篱烦燥张皇失措因地治宜B.焦灼狼籍消声匿迹荡然无存C.维幕掳走微不足道物竟天择D.塌败肃穆长腿跋涉穷愁潦倒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这篇文章立意明确,论述周到、深刻,真可谓天衣无缝。

B.这个孩子天生胆小,在大庭广众下更不敢说话了。

C.在作文大赛中,我校多名学生的作品以别具匠心的构思和丰富鲜活的内容获得一等奖。

D.在上学的路上,他把昨天看到的故事惟妙惟肖地讲给我听。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近日我国大部分沿海地区发生洪涝灾害,究其主要原因,是因为各大台风的影响。

B.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

C.市文明办开展与策划“文明城市”的活动,得到很多市民的热烈响应。

D.了解并保护我国的传统文化,是每个中国人义不容辞。

5.结合语境补写句子,使之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卷附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卷附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卷1.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亘古(gèn)曲折(qǔ)迸裂(bìng)深恶痛绝(wù)B. 豁亮(huò)镐头(gǎo)晌午(shǎng)锋芒毕露(lòu)C.愧怍(zuò)取缔(dì)殷红(yīn)锲而不舍(qì)D. 呜咽(yè)谰语(lán)污秽(huì)苛捐杂税(kē)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典藉独裁抱歉鞠躬尽瘁B. 荒僻深霄斑澜大庭广众C. 楷体疏懒淋漓情有可原D. 泥桨救济高标一反继往3. 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 这些危难时刻挺身而出的中华儿女,是这场战“疫”中当之无愧的英雄。

B. 清洁工人的衣服脏了,手黑了,面如土色,但他们走过的地方都干净了。

C. 他的演讲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D. 有的东西不翼而飞,还有的东西被莫名其妙地弄坏了,所有的东西都不在原来的位置了。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中国不仅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倡议者,更是负责任的参与者,有担当的行动者。

B. 《青春之歌》这部小说出色地塑造了共产党员卢嘉川、江华等人的英雄事迹。

C. 在学校开设的各种社团课当中,同学们尤其更喜欢那些体验性强、新鲜有趣的课程。

D. 在老师的耐心辅导和同学的无私帮助下,使我的各科成绩都有了很明显的提高。

5. 对下面文段中有关修辞手法和词性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人为什么要读书呢?书,可以唤醒沉睡的心灵,可以引领迷惘的灵魂。

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崭新的世界。

读艾青的诗歌,我坚定了不断前行的信念;读史铁生的散文,我鼓起了直面人生的勇气:读托尔斯泰的小说,我充满了对精神家园的憧憬……读书,就像用麦管吮吸甘露,让人欣喜,让人着迷。

啊!还有什么比读书更能产生令人陶醉的内心体验呢?A. 文段开头运用设问,自问自答,强调了书对人的思想的启迪和引领作用,有助于启发读者的思考。

七年级下册第一次月考语文作文范文

七年级下册第一次月考语文作文范文

七年级下册第一次月考语文作文范文全文共7篇示例,供读者参考七年级下册第一次月考语文作文范文1今天,是我上初一年级的第一次月考,月考、月考,就是检阅同学们在这一个月中的学习情况。

伴着铃声,监考老师拿着试卷走进来,打开数学试卷,分为几份,发了下去,然后,说:“同学们都拿到试卷了吧,先写上班级、姓名和考试座位号,再进行答卷.”我拿到试卷,先进行5分钟浏览一下,然后开始答卷。

直到监考老师说:“收卷!”这两个字,我从试卷上抬起头来。

我初一年级的第一次月考第一科结束了。

考试过后,鸦雀无声的教室立刻沸腾起来,大家想着各题的答案。

教室里炸开了锅,大家有的为自己因为题目漏做而惋惜;有的为自己的失误而垂头丧气;有的因为自己做对而激动……这时这班监考老师的走进来,说:“第一科已经考完了,大家不要讨论了,如果没有考好,争取在下一科中把分挽救回来。

”第二科考语文,由于语文有作文,自己心里总感觉时间有些紧张,恨不得赶紧把前面的`题做完,好写作文。

一紧张,就难免出错误,等我写完一检查,发现了好几处错误,我思考了很长时间,才改正过来。

下午考英语,伴着音乐的下课铃声,我结束了初一年级的第一次月考。

通过这次考试,我感受很深,我觉得学得比较不错的知识,在试卷上也不觉得透彻,有些力不从心。

所以我以后要把知识学的透彻,不耻下问,还要拓展知识面。

还有一个月就要期中考试了,我要做到学习、预习、复习和温习,只要做到这四个“习”,学习成绩会有一个很大的飞跃!七年级下册第一次月考语文作文范文2今天,是我们上六年级的第一次月考,月考、月考,就是检阅同学们在这一个月中的学习情况。

伴着铃声,监考老师拿着试卷走进来,打开数学试卷,分为几份,发了下去,然后,说:“同学们都拿到试卷了吧,先写上班级、姓名和考号,再进行答卷.”我拿到试卷,先浏览一下,然后开始答卷。

直到监考老师说:“收卷!”这两个字,我从试卷上抬起头来。

我们六年级的第一次月考第一科结束了。

考试过后,鸦雀无声的教室立刻沸腾起来,大家讨论着各题的答案。

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附答案)

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附答案)

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附答案)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0分)1.默写。

(10分).(1)愿为市鞍马,。

(《木兰诗》)(2)不畏浮云遮望眼,。

(王安石《登飞来峰》)(3),则极为神速。

(沈括《活板》)(4),夜泊秦淮近酒家。

(杜牧《泊秦淮》)(5)人们在探讨学问、研究问题时,往往会有这样的情况:山回路转、扑朔迷离,出路难寻。

于是顿生茫茫之感。

但是,如果锲而不舍,继续前行,忽然间眼前出现一线亮光,再往前行,便豁然开朗,发现了一个前所未见的新天地。

这种情境正如陆游在《游山西村》中所写“,”。

(6)刘禹锡的《陋室铭》中作者以古代贤人自况,同时暗示了陋室不陋的句子是“,”。

(7)吊古伤今,很多诗人借此抒发孤独遗世、独立苍茫的落寞情怀,就像唐代的陈子昂中《登幽州台歌》中“,”把这种孤傲高耸的悲情渲染到极致,把个人的无力感放到最大,让人唏嘘。

2. 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1)—(4)题。

(8分)尼摩船长还没有出来,小艇先载了康塞尔和我,把我们送到陆地上去。

地上的土质跟前面一样,是火山形成的。

到处都是火山喷发物,火山岩,玄武岩的遗迹,但我没有看见喷出这些岩石来的火口。

这里跟前面一样,有无数的鸟类给南极大陆这一部分添了生动活泼的气象。

但同时跟我们一齐领有这块土地的,还有一大群海中哺乳类动物,这些动物拿它们的温和眼光盯着我们。

(1)以上文段中的“我”叫,身份是。

(2分)(2)请把文中画线句子改为被动句:(2分)(3)请结合原著回答:①文段中“哺乳动物”指什么?②这些“哺乳动物”为什么“拿它们的温和眼光盯着我们”?(4分)3.某学校开展“杜绝浪费,节俭养德”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

(12分)(1)下面是德育处郭主任在本次活动动员会上的讲话片段,请你根据要求完成题目。

(8 分),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一个没有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甲】的;一个没有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社会是难以【乙】的;一个没有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同样,【丙】一个没有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企业是难以持续进行的。

山东省潍坊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卷(附答案)

山东省潍坊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卷(附答案)

山东省潍坊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卷(附答案)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30分)一、(8分,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角.色/角.逐兴.奋剂/兴.冲冲和.颜悦色/曲高和.寡B.背.包/背.弃开小差./差.旅费寡廉鲜.耻/屡见不鲜.C.纤.夫/纤.维人行.道/行.业语横.冲直撞/飞来横.祸D.提.纲/提.防冠.心病/冠.名权调.虎离山/陈词滥调.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帷幕仰慕临摹蓦然回首B.脉络奶酪烙印恪尽职守C.精湛勘探斟酌不堪设想D.瞭望缭草嘹亮星火燎原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贾平凹在谈到他的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秦腔》时说,书中多个人物的是他老家棣花街的村民,乡村是他生命苦恋的花园②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我国2009年开始实施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已初见成效,还面临一些较为突出的矛盾和问题,需进一步深化。

③“最美女教师”——黑龙江省中学教师张丽莉的英雄事迹已传遍大江南北,她在危急时刻舍己救人的壮举让许多人地留下了热泪。

A.原形虽然……但是……不由自主B. 原型即使……也……不由自主C. 原型虽然……但是……情不自禁D. 原形即使……也……情不自禁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句子,语序恰当,语意连贯的一组是。

缁鲁为什么没有土地呢?;。

①鸟粪经过长期的化学变化,形成了厚达10米左右的磷酸盐层,因而全国没有一寸可供作物生长的泥土②原来自古以来,栖息于此的数不清的海鸟在岛上留下了厚厚的鸟粪,完全掩盖了土地③地处太平洋上的瑙鲁共和国,是一个面积狭小、人口稀少的鸟国,被称为“无土之国”④瑙鲁的经济以开采和出口优质磷酸盐为支柱,粮食、果蔬以及各种日用商品都依赖进口A.③④①②B.③②①④C.④②①③D.④③②①二、(12分)5.请填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内容。

(①--⑤小题必做,第⑥小题选填一空)(6分)①,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②,欲上青天览明月。

2024年福建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4年福建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4年福建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23分)1.根据语境,补写出古代诗文名句。

(8分)(1)《〈论语〉十二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意是说“时光像流水一样,日夜不停”。

(2)郦道元《三峡》中描写山势起伏、绵延不断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崔颢《黄鹤楼》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直接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4)杜牧《赤壁》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史事写自身,发议论,抒感慨。

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9分)科技创新是生产力,文化创意也是生产力。

尤其是进入信息时代之后,人们的文化需求越来越复杂多元。

而文化创意几乎可以改变一切,可以(),“文化+”也就()了。

当然,文化是需要用创意的方式①(zuò)加法的,与科技创新有着不尽相同的规律和要求。

更重要的是,今天的文化创意和科技创新有着无法割裂、()的关系,一旦实现真正的融合发展,将会爆发出巨大的威力,②(shèn)至成为颠覆性的创新力量,改变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意要成为发展新动能的双引③(qíng),科技和文化要真正融合发展,最大的挑战和最关键的瓶颈还是人的问题。

这一问题的解决,需要在全社会针对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加强科学普及、文化普及和艺术普及的工作力度,还需要提高全社会尊重科技创新、热爱文化创意的意识。

这样双管齐下,才是养护人才和市场的两全之策。

(1)根据拼音,依次写出①②③处相应的汉字(正楷字或行楷字)。

(3分)(2)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无所不知水到渠成相辅相成B.无所不在水落石出相反相成C.无所不在水到渠成相辅相成D.无所不知水落石出相反相成(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某个动词和宾语搭配不当,请写出这个动词并修改,但不得改变句子原意。

语文试卷分析报告范文

语文试卷分析报告范文

语文试卷分析报告范文一、试卷内容。

(一)积累与运用(25分)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 确凿(záo)脑髓(suǐ)气氛(fèn)倜傥(tì tǎng)B. 殷红(yīn)骊歌(lí)讪笑(shàn)炽痛(zhì)C. 澎湃(pài)屏障(zhàng)诧异(chà)祈祷(qí dǎo)D. 崎岖(qū)污秽(suì)深邃(suì)荒谬(miù)2. 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3分)A. 锋芒必露妇孺皆知心会神凝彷徨。

B. 一反既往慷慨淋漓惹人注目重荷。

C. 博学多识一拍既合鞠躬尽瘁仰慕。

D. 杂乱无章潜心贯注契而不舍踌躇。

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A. 他在大会上的即兴讲话逻辑严密、语无伦次,博得了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

B. 正因为他具有海誓山盟的崇高理想,才在工作中取得了出色的成绩。

C. 它们发现自己陷入了峰回路转的绝境,一片惊慌,胡乱蹦跳。

D. 学生的学习水平是参差不齐的,因此教师的教学要尽可能做到因材施教。

4. 古诗文默写。

(8分)5. 名著阅读。

(4分)6. 综合性学习。

(4分)在“少年正是读书时”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学校准备开展一次“走进名著”的读书活动。

请你为这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

(2分)如果你是这次活动的主持人,请你设计一段开场白。

(2分)(二)阅读理解(45分)(一)文言文阅读(15分)1. 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4分)不亦说乎()吾日三省吾身()传不习乎()温故而知新()2. 翻译下列句子。

(4分)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 孔子认为什么样的人可以做老师?(3分)(二)现代文阅读(30分)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

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 期末检测语文试卷 附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 期末检测语文试卷 附答案.

期末测试卷(时间:120分钟总分:120分)一、积累运用。

(30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D)(3分)A.执着.(zhuó)吞噬.(shì)拯.救(zhěng) 鲜.为人知(xiān)B.累赘.(zhuì) 忏.悔(chàn)猥.琐(wèi) 悲天悯.人(mǐn)C.譬.如(pì) 恍.然(huǎng) 服侍.(sì) 毛骨悚.然(sǒng)D.拖沓.(tà) 迸.溅(bèng)幼稚.(zhì) 仙露琼.浆(qióng)(解析:A.“鲜”应读作“xiǎn”;B.“猥”应读作“wěi”;C.“侍”应读作“shì”。

)2.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D)(3分)A.透过十五倍的放大镜,才能看到针孔中的两只大熊猫,微雕艺术令人叹为观止....。

B.好的书需要多读,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让你觉得开卷有益....。

C.在辛苦劳顿、险象迭生....的探险路上,她像男人一样坚强。

D.大城市里有参差不齐的大街小巷....。

(解析:D.“参差不齐”的意思是物件长短、高低、大小不齐,用在此处不不合语境,可改为“纵横交错”。

)3.下面一段话中有两处语病,请找出来并写出修改意见。

(2分)①电信诈骗的泛滥和滋生使许多人成为受害者。

②电信诈骗不仅损害了公民权益,而且扰乱了社会秩序。

③开展防电信诈骗进校园,是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和维护社会秩序的需要。

(1)第①句,修改意见:将“泛滥”和“滋生”交换位置。

(2)第③句,修改意见:在“校园”后加“的活动”。

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句子,衔接恰当的一项是(D)(2分)“浅阅读”对我们增长学问、开阔眼界无疑起到促进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使知识向精、深、专的方向挺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八)(附答案与范文)一、积累运用(34分)1.(2分)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是()A.迸溅(bèng)修葺(qì)矜持(jīng)锲而不舍(qiè)B.炽热(zhì)祈祷(qí)毋宁(wú)怏怏不乐(yàng)C.亘古(gèn)愧怍(zuò)选聘(pìn)问鼎苍穹(qióng)D.哽咽(gěng)哺育(bǔ)卓越(zhuó)海市蜃楼(shèng)2.(2分)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是()A.对于作文中的错字和病句,很多同学不以为然,认为这些问题不必太较真。

B.张老先生已逾七十高龄,仍然血气方刚,坚持锻炼,精神矍铄。

C.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在一片辉煌的淡紫色中,我忍俊不禁地笑了。

D.贾平凹的作品为何引人入目?人们一直对此莫衷一是。

即使是同一个欣赏者,在不同的时间去看他的作品,感受似乎都有所不同。

3.(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这一可贵的品德。

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体谅父母,关心父母,孝敬父母。

B.《中国诗词大会》之所以受到学生喜爱,是因为其形式新颖、有内涵的原因。

C.通过中兴通讯这一事件,使我们更清醒地认识到“求人不如求己”。

D.董卿每天坚持阅读,“腹有诗书气自华”,她流畅的表达,她美丽的形象,深深地映照在观众的眼中。

4.(2分)下列解说正确的一项是()A.正走着,他突然指着前面叫了起来:“看,梨花”!解说:这句话的标点使用正确。

B.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

解说:这一句中“厄运”“毁灭”“高尚”的词性分别是形容词、动词和名词。

C.仙露琼浆生机盎然稳操胜券姗姗来迟解说:这四个短语的结构类型各不相同。

D.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解说:这两句诗(文)都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

5.(2分)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常识及内容的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孙权劝学》节选自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文中“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的“经”即儒家经典,其中“五经”指《诗》《书》《礼》《易》《论语》。

B.不管是追忆童年读书生活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还是怀念保姆长妈妈的《阿长与<山海经>》,都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C.彭荆风的散文《驿路梨花》通过发生在哀牢山深处一所小茅屋的故事,生动地展示了雷锋精神在祖国边疆军民中生根、开花、发扬光大的动人情景,歌颂了互帮互助的良好社会风貌。

D.《伟大的悲剧》是匈牙利作家茨威格创作的一篇传记,课文颂扬的是一种人类勇于探索的精神、为事业而奉献的崇高精神和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

6.(4分)根据拼音写汉字。

(用正楷依次写在方格内)扬州即将进入“高铁时代”,对旅游爱好者来说,城市的距离不再难以yú越。

50分钟即可抵达南京,漫步梅花山,看花团锦cù;1小时即可直达上海,夜游黄浦滩,看历史cāng桑,阅都市繁华;4小时便能到达武汉,登黄鹤楼,俯kàn山川美景。

7.(8分)默写。

(1),寒光照铁衣。

(郭茂倩《木兰诗》)(2)草树知春不久归,。

(韩愈《晚春》)(3),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4)不畏浮云遮望眼,。

(王安石《登飞来峰》)(5),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6)黄梅时节家家雨,。

(赵师秀《约客》)(7)陆游《游山西村》中“,”两句诗,激励人们面对重重艰难险阻,只要勇于开拓,发奋前进,就会有一个充满光明和希望的崭新境界。

名著阅读。

8.(3分)根据图片配文字。

请参照示例,为祥子“三起三落”中的“第二落”配上文字,要求结合故事情节,用描写性语言表述画图,不超过60字。

图1 祥子“三起三落”中的“第一落”图2 祥子“三起三落”中的“第二落”示例:图1配文字:出了西直门,连一辆车、一个行人也没遇上,祥子知道事情要坏。

他刚要抄土路走,就连车带人被十来个乱军捉了去!图2配文字:。

9.(5分)阅读名著相关片段,按要求答题。

这头贪婪的畜生晃动了一下有力的尾巴,直向印度人冲去。

印度人往旁边一闪,躲过了鲨鱼的嘴巴,但却没能逃过它的尾巴。

他被鲨鱼的尾巴当胸扫了一下,便横躺在海底。

这恐怖的一幕仅仅持续了几分钟。

鲨鱼便掉转身体,卷土重来,正准备把印度人咬成两段。

说时迟,那时快,躲在我身旁的尼摩艇长哧溜一下站立起来,手持匕首,直向鲨鱼冲去,同鲨鱼展开了肉搏。

①该选段出自名著《》,作者是②请概括接下来发生的故事。

10.(4分)综合实践活动。

2018年9月28日,第十届江苏园林博览会将在仪征市枣林湾生态园举行,主题为“特色江苏,美好生活”。

(1)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园博会,学校团委决定以黑板报形式宣传园博会,让你为该黑板报拟两个栏目。

(每个栏目6个字以内)①②(2)为了营造全市人民喜迎园博会,人人参与园博会的浓厚社会氛围,组委会现征集户外宣传标语。

请你设计一个标语,要求对仗工整。

二、阅读理解.(53分)11.(5分)阅读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蜀中九日唐王勃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1)首句有什么作用?(2)从景和情的关系角度,赏析最后一句。

12.(15分)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杜处士好画宋代苏轼蜀中有杜处士①,好书画,所宝以百数。

有戴嵩②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一日曝书画,有牧童见之,拊③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

牛斗力在角,尾搐④入两股间,今乃掉⑤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

古语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

”不可改也。

【注解】①杜处士:姓杜的读书人。

②戴嵩:唐代画家,韩滉弟子。

③拊:拍。

④搐chù:收缩。

此指“夹”。

⑤掉:摆动。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

①所宝以百数:②尤所爱:③安敢轻吾射:④卿言多务,孰若孤:(2)下列句中“之”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有牧童见之A.何陋之有(《陋室铭》)B.其反击之力(《河中石兽》)C.睨之久而不去(《卖油翁》)D.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3)翻译句子。

①处士笑而然之。

②沿河求之,不亦颠乎?(《河中石兽》)③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爱莲说》)(4)结合文本,谈谈你读了本文后得到的启示。

13.(15分)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说兴趣梁衡①兴趣是什么呢?兴趣就是人追求完美事物的一种本能。

孩子对糖块有兴趣,姑娘对打扮有兴趣,老人对忆旧有兴趣。

人们对休闲、娱乐、美食、华服、好房子、好车都有兴趣,因为这样活着就舒服。

但只满足于此也不行,时间长了就要退步,要堕落。

于是人们对学习、开拓、创造也有兴趣。

这样人类才会活得更美好。

②有兴趣,有各种各样的兴趣,是人的天性,人要学会开发自己的天性,要发现兴趣。

这不用专门去教、去辅导,你只要不压抑、不干扰它就行。

就像水,一打开闸门就自然往下流;像烟,你一点燃就自然往上走。

信佛者到处拜佛,佛经上说,你不必拜,佛就是你自己,只要你想成佛,就能立地成佛。

如果你能发现自己内心深处对某种事物的强烈兴趣,你就能立地成佛,你想成为什么样子,就能成什么样子,这才是一个最厉害的秘密武器。

③老师、家长总是怕孩子不学习,总嫌孩子不努力,“新松恨不高千尺”,其实,你不要急,也不必“恨”,更不要那么“狠”,搞得孩子们眉头常皱,心存压力。

你只须细心地去发现他到底对什么有兴趣。

就像,发现落叶下的一根春笋,只须浇一点水,一回头,它就蹿高好几米。

园丁的作用不是用剪子把花草剪整齐,而是用锄头把杂草锄干净。

生物学、人才学研究已经揭示,基因决定了每一个人身上都有某种特殊的才能。

“天生我材必有用”,李白这句话是没有错的。

④兴趣是寂夜里飘着的萤火虫,常在你不经意时灵光一闪,有人及时捕捉到了自己的兴趣,有人却在兴趣敲门时木然无应,花自飘零,水自流,错过了机遇。

歌德的父亲安排歌德学法律,他却对文学、科学有兴趣;伽利略的父亲安排伽利略学医学,他却对物理、天文有兴趣。

每一届诺贝尔奖公布后,记者总要向得主提这样一个问题:“你为什么要从事这项研究?”大部分人的回答是:‘不为什么,就是因为对它感兴趣。

”⑤兴趣是人的天性,但要成就功德,还得将它转化为目标和毅力,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达尔文小时候对生物有兴趣。

一次他在野外看见一只未见过的甲虫,就用右手提住;又见一只,即用左手捉住。

这时又发现第三只,情急之下他将一只放入口中,腾出手来去捉第三只。

不想嘴里那只甲虫放出一种辛辣刺激的液体,他“哇”的一声,三只全跑了。

可以看出,这时他的兴趣还是一种孩童式的天性。

但是,由此出发,他后来毅然参加了贝格尔舰的环球考察,一走5年。

每到一地,他就采挖生物标本,托运回国。

5 年后他定居伦敦郊外潜心研究这些资料,冷板凳一坐就是20年。

1859年终于出版了《物种起源》,创立了进化论。

是目标和毅力巩固和延伸了他的兴趣。

⑥如果要想有更大的成就,兴趣还得转化为责任和牺牲。

特别是从事社会科学的人,必得担大责,才能有大成。

比如许多文学少年,当初只是因语言优美、情节曲折而对文学产生兴趣。

但真正要成为大作家,如鲁迅,如托尔斯泰,则非有为时代,为民众立言的责任心不可。

至于说到社会活动家更是要心忧天下,以身许国。

兴趣只有在注入了目标和责任之后才算成熟,才能抗风雨,破逆境,到达胜利的彼岸。

⑦总之,兴趣是成就人生的一粒种子,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有的人从一开始就没有弄清楚自已是瓜还是豆,或因环境所迫,瓜秧爬上豆架,满拧着长;有的人知道是瓜是豆,春风得意,却耐不过夏的煎熬,等不到秋天的丰收。

只有那些像达尔文一样,一开始就认定要收获一颗大瓜的人,栉风沐雨几十年,才能享受到秋收的喜悦。

(1)联系全文,说说该怎样做才能让兴趣帮助我们成功?(2)文章第⑤段列举达尔文成功的事例有何作用?(3)谈谈你对文章第⑦段划线句子的理解。

兴趣是成就人生的一粒种子,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4)作者认为“这不用专门去教、去辅导,你只要不压抑、不干扰它就行”,你对此有何认识?请结合生活体验,谈谈你的看法。

(80﹣100字)14.(18分)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寒夜里的那束灯光王桂秀①于小菲走进教室,发现今天的课堂出奇的安静。

她放下课本,转身去黑板写这节课的课题,却见黑板上密密麻麻画满了图案:大大小小姿态各异的鱼儿。

②“小飞鱼!”不知谁低低地喊了一句,整个教室就像听到口令似的,响起潮水般的哄笑声。

面对这阵阵潮声,于小菲这条小鱼却像被搁浅在沙滩上,呼呼地喘着粗气。

③于小菲是开学初新来的实习老师,高挑,白净,浑身洋溢着青春的气息。

于小菲打扮入时,性格却温柔得有些绵软,那些调皮的男生早就练就了火眼金睛,几堂课下来,就把年轻的于老师揣摩得透透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